第425章
” “也许。” 篷然一声,三花娘娘又变回三花猫。 一阵小跑,跑到前面去。 “别的猫过了像是三花娘娘这么多年,都已经死掉了。就算不死,也早就变成一只老猫了。”三花猫在前面停下来,对他说道,涉及生老病死时她的语气总是随意,有一种神灵也难有的豁达,“不过猫儿很笨,就算变得很老了,也还是跟个小人儿一样。只是老了就变懒了,看见虫子飞过去还是想抓,却动不了,也抓不住了。” “还好三花娘娘长得慢。” “对的!”三花猫对他说道,“三花娘娘一直能抓住虫子!” “了不得……” “你又要去哪?三花娘娘带你去!” “想再去云州走一趟。” “云州哪里?” “坝树龙池。” “去那里做什么?” “龙池之中还有真龙留下来的灵韵,生机无限,是真龙借给我们的‘天地之力’之一,在下要去取来。”宋游耐心说着,顿了一下,“不过也不必直去坝树龙池,那样过于着急了,若能换个视角,再看看云州风景,那就更好了。” “三花娘娘带你去!” 三花猫的语气坚定,大有一种“无论你要去哪里都可以带你去”的感觉。 “多谢三花娘娘。” “不客气!” 随即迈着更加欢快的小碎步,走向行囊放置之处,还未走近,亦看不见她有任何动作,行囊中便有一面小旗子自动飞起。 篷的一声,满天黑云化成白鹤。 雪山之上,天云成线,白鹤展翅一飞,是世间难以见到的景象,天山画卷也多了几分仙气。 第六百五十七章 钓鱼奇遇记 云都城外,云池湖畔。 某公正在垂钓。 天也青青,湖也青青,头上白云小而凝结,一小团一小团的,被风吹得排成一串,倒映在湖中,风吹荻草,漂亮极了。 却似乎不是个钓鱼的好天气好地方,此公枯坐许久,鱼线涟漪不断,湖中动静不停,鱼却一条未上。 然而半天过后,忽有人来。 来者也是一个钓鱼人,模样却很奇怪。 看起来十来岁的年纪,脸蛋白嫩,纤尘不染,五官秀气,眼神灵动,就是知州府上的千金怕也养不到这么好。 而她身着三色衣裳,略有些泛旧褪色,绣花布鞋,十分合脚,拿了一根和她人差不多长的小钓竿,就在湖边随便捉了一只虫子为饵,整个人十分随意的在湖边石头上坐下来,将钩饵丢进水中。 并与此公闲谈。 如今世道很不安生,就连朝廷也有乱象,云都城内城外都有很多妖鬼传说,那些流传于民间、来自几百年前的故事开始在如今上演。 此公也听说过很多关于妖鬼的传闻,一见到这名小娘子,就觉得她不是常人。更何况此地寂静无人,远离村庄,寻常根本就没有人来,更别说这么一名看上去不简单却又年幼的小娘子了,来此必不寻常。又曾听闻,凶恶的妖鬼往往扮作老弱妇孺的样子,谋害人命,因此仅靠外表来判断善恶与否是万万不可的,于是心中越发忐忑。 只是小娘子率先开口,与他说话,他怕激怒于她,不敢不答,也不敢轻易离去,只好一边应付,一边思考着脱身之计。 小娘子先是与他闲谈,说起云都城中近两年风靡起来的石锅煮鱼,听起来似是十分喜欢,此公没有放下警惕,只如实告知她,是一个从西边来到云都茶马互市的商人带来的,因为便宜好用,湖边很多渔村渔民都纷纷效仿,渐渐也就传到了云都城中。 小娘子很感兴趣,问他哪里有卖石锅的,他强打起勇气回答,西市很多卖的,价钱因为石锅材质和雕刻技艺,高低不等。 小娘子则大喜,打算也雕几个,拿到西市上去卖。 正常人少有这么说话的。 谈话之际,小娘子已上鱼三条,两大一小,此公钓竿依旧平静。 此后小娘子又问起他,哪里有种甘蔗卖甘蔗的,纤凝的米线和酸辣鱼的做法可有传到这边来,说话奇怪,像是很有条理,起码正常人家十来岁的孩童是不如她的,但言辞间又很跳跃,不像是常人的思维,加上她年纪小小,突然出现,又去过城中又去过纤凝,还没有大人陪同,更加让此公觉得她绝不是正常人,表面上与她随意对答,实则暗自警惕,不肯轻易松懈。 小娘子却叫他不要害怕。 此公否认道:某来此钓鱼,因何害怕? 小娘子严肃答曰:人忧惧之时,都有味道,有些动物善于闻到这种味道。 此公大惊,险些掉了鱼竿。 小娘子却告知于他,自己不是坏人,也无恶意,只是也喜欢钓鱼,几年前曾来此钓鱼,如今旧地重游,见到也有一位钓鱼人,于是过来与他说说话请教他一些问题,如果他害怕,现在就可以离去。 此公将信将疑,不敢全信。 接着小娘子又告知于他,他鱼饵的高度不对,有些过于低了,湖中现在的这群鱼儿游得要高一些,都从他的鱼饵上面游过去了,因此湖中鱼儿来往不绝却都看不见他的鱼饵,自然钓不上鱼来。 近年来发藻,湖中一片碧绿,怎能见到鱼儿? 此公知她不凡,于是收回鱼竿,调整了一下浮漂,丢下不久,就已黑了漂,拉杆一看,果然上了鱼。 大喜之下,忧惧去尽。 随即二人相谈正欢。 小娘子语气纯真,眼神懵懂,神情又很严肃,自称自己远道而来,巡游天下,向他问起云都一地的妖鬼事情。 近些年来云都一地妖鬼之事越来越多,有的害人,有的不害人,据说有些地方,妖鬼频出,但因为并不害人,当地人确认这点之后,慢慢的甚至对此见惯不怪了,遇妖鬼如遇野兽,只将之呵斥赶走,并不会被吓破胆。 而若是有害人的妖鬼,自然也有除妖的人。 云都城内城外驱邪降魔者百八十人,有的是宫观寺庙的修行高人,有的是民间的奇人异士,有的是家传的本领,有的是拜师学来的,也有的是路过的神仙高人传授的。若说最勤快的,当属城中一人,几年前从路过神仙处得了本事,此后便靠降妖除魔为生,几年下来名声大噪,在民间口碑风评都算极好的,甚至有时有邪祟妖鬼作乱,当地百姓没有钱财,他也愿意前往。 两人谈得很是畅快。 直到过了许久,小娘子才提着许多鱼儿起身,对他说,自己要走了。 此公问她名字。 答曰:猫道人。 等到小娘子离去,此公独坐湖边,依然觉得奇异,回想今日经历,只觉像是年轻时听过的那些记载于志怪古书中的故事,可是世道一变,这种故事竟也开始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了自己身边。 直到湖边的风越发喧嚣,此公感觉到了些许凉意,看看自己的鱼篓,也足够换一顿酒钱了,这才起身往回走。 走到半路,这才忽然想起—— 云都传闻之中,那名城中青年从路过神仙处得了本事,被神仙叮嘱降妖除魔,为民除害,据说那个神仙身边,就有一个女童,喜好垂钓。 难道是神仙回来监察? 此公越想越觉得是,不由惊讶。 而今发生的事,谁又能知,几百年后不会也成为人们耳中听来久远的故事呢? …… 湖边夏日草林茂盛。 离湖远些的地方,草林被压平了,上面铺了一床很旧的毛毡,一名道人仰躺其上,盯着天上的白云,目不转睛。 此处能够吹到湖风,从脸庞划过时十分惬意,草林被风扰动,沙沙的声音亦使人心静,同时离湖有一段距离,又不至于被水边蚊虫所扰,在这里悠闲的躺着看云,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忽然草林一阵晃动。 拿着钓竿提着鱼儿的女童走了回来,看见道人,探头探脑的多看了他几眼,这才问道: “你在想什喵?” 这种话往常都是宋游问她。 “什么也没想。” “什喵也没想?” “只是觉得有些奇妙,有些不真实。” “怎喵不真实?” “昨天早晨,我们还在西域,天尽山的脚下,雪山辽阔,今天就到了云州云都,万里之遥,山水不尽,一下子就跨越了。” “唔……” 女童仍旧拿着钓竿,提着鱼儿,歪着脑袋把他盯着,似乎想说什么,又似乎因为他的话,也能够体会到一点奇妙恍惚之感,过了半晌,她才把头偏向另一边,语气严肃的对他说道: “三花娘娘的仙鹤很厉害!” “自然。”宋游对她说道,“万里天地一日还。三花娘娘法力越发精进了。” “万里天地一日还!” “是啊……” 道人转头对她笑道:“寻常妖怪,除了本身就有翅膀的,在修成大妖且精通遁术之前,即使比三花娘娘修行久得多,道行更高许多,也无法做到像是三花娘娘这样,一日之间横跨万里。” “是仙鹤厉害!” “三花娘娘的仙鹤……” “……” 三花娘娘盯着他看了会儿,眼光闪烁,随后岔开了话题:“三花娘娘刚刚按照你说的,去找人问了一下,那个人,以前云都那个人,现在还是经常在这个地方降妖除魔,只打害人的妖魔鬼怪,很听话,好像变得更厉害了,唔,肯定也变得更有钱了。” “多谢三花娘娘。” “不客气!” 三花娘娘走过来将鱼放下,看了看芦苇上站的燕子,又伸长脖子,看了看草林中不知哪里传来的动静,这才在道人脚边坐下,开始与他讲述自己刚刚去湖边钓鱼遇到那名钓鱼人,钓鱼人担忧害怕的模样和对谈中有趣的事,一同等待日落。 道人在这里待了几日。 一方面满足三花娘娘钓鱼的乐趣,一方面也去附近的山水美景中转一圈。 几日之后—— 步郡路川,坝树之上还有云池。 只是三花娘娘垂钓那个云池指的是云州云都城外的大湖,这个云池则是高山之上、群山围成白云蓄积起来的一个深坑,曾是真龙的居所。 原先真龙曾对他说,“在这天地之间借你几分力气”,宋游本以为指的只是已化作龙心的木行灵韵,离开坝树云池之时也感觉到了,真龙在云池龙池之中留下了不少灵韵,像是它当年吐出一口龙息,生机无限,能使千山复绿、大地来春。然而当时他只觉得,这只是真龙在池中生活久了自然而然留下的东西,就算是真龙特地留下,大抵也是留给这片天地山水,造福当地民众的。 现在想来,多半是特地留给他的。 是留给天地山水,却是留给更广袤的一片天地山水的,是造福民众,却是造福更多的民众。 真龙来自上古,年岁悠久,定然不至于不知道,天宫有位古神,名为天钟古神,又叫天钟帝君,天钟大帝,有一口死气钟。 这也是他借给道人的几分力气。 第六百五十八章 龙池取灵韵 “这里多了好多会说官话的人!” “三花娘娘已经用‘官话’这个词了呀?” “喵?怎么了?” “没怎么……”道人笑着摇了摇头,“就是以前三花娘娘都不这么说。” “你想的……回答的地方好奇怪!” “关注点。” “对对对!你的关注点好奇怪!” “也许……” 道人依旧穿着数年前那身旧道袍,拄着拄杖,走在梯田间的小路上。 身后仍旧跟着一只猫。 天上云中飞着一只燕子。 比起数年前,只少了一匹枣红马。 穿过村寨,走过田野,往坝树东边那面断崖绝壁走去。 这里已经很高了,往远处看去,再也看不见比这里更高的山,甚至看不见大地,视野被天空与白云充斥了大半,还有一小半,则被远方比这里更低些的群山所占据着,行走其中,宛如走在天上,心情自然辽阔。 一如当初。 只是这次再来到这里,却发现山上果然多了一些会说官话的人。 有些看起来像是山中隐士,有些则不像。 这些人住在村寨中,此时正是早晨,随着道人一同往断崖绝壁走,有的带着工具,有的扛着木头,似乎是从山下来的。 虽有三花娘娘的仙鹤作为坐骑,宋游却也没有直接飞到山顶,而是飞到半山坡,借宿一夜,今早天刚蒙蒙亮时,从半山腰走上来的。一路走来小路上也多了许多马蹄脚印,更多许多马粪,落了砖灰和瓦碎,像是山上在兴土木,有马队从山下驮了砖瓦上去。 如今看来,多半确实如此。 “敢问足下……” 道人叫住一名同样往断崖绝壁走去、看起来像是匠人打扮的人,行礼问道:“诸位不像是山上村寨中人,这是从哪里来,要做什么呢?” “道家先生?” 那名匠人打扮的人问道。 “确是一道人。” “可是山中隐士?” “刚从山下来。” “哦,先生有所不知,我们有些是从郡城来的,有些是从路川来的。都是被一个姓刘的大商请来的。”匠人对他也很有礼,拱手道,“那位刘公出资准备在山上修一庙宇,要按照大晏宫殿庙宇的制式来修,山上村寨都是土屋,也没人会修这种庙宇宫殿,而且刘公出资不少,似是打算在山中修一座较大的宫观庙宇,再把山中一些隐士请来主持。这山上的人修不了,所以都是从山下郡城县城请来的匠人工人。” “修一宫观庙宇?” “是,宫观庙宇。说来也是个道观,主供山上的真龙老爷。至于其余的,山上修道的隐士高人多,他们愿意供谁就供谁。” “什么时候开始修的?” “去年年末吧,刘公一掷千金,请了不少人,现如今都修了一大半了。” 匠人说着顿了一下,对宋游做了个手势,示意他继续往前走,随即一边走一边与他说: “说是早前好些年,山上的隐士高人们,还有村寨里的人就有这个想法了。山上隐居的道士多,村寨里信道的人自然也慢慢多了起来,然而却一直连个正经的道观也没有,烧香拜神都不知道去哪里。要是以前还好,而今世道乱,山上也多山精鬼怪,听说有个道观,天上那些管用的神仙多少会护持着一点,就算不护着,那些山精鬼怪自己见了也怕,再加上刘公愿意出资,自然就开始兴建了。” “刘公可是步郡路川那位?” “先生也认识刘公?” “曾是旧相识。” “那倒正好,刘公也常常来山上视察修建,只是刘公忙于布庄买卖,也不见得遇得上……” “看缘分了。” 宋游如是往前走着,已经看见了远方那片环山云池,恍惚之间,当日真龙从中腾起的震撼画面又浮现在了眼前。 断崖绝壁旁边,滚滚白云面前,离宋游原先露宿的那棵山桃树不远,梯田被挖平了一块,在此风景绝美、云雾深深之处,正在修建一座规模不算小而且较为讲究的道观,可以想见它建成后的风景。 “说来这里真是个好地方,风景好看,也很安静,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还有真龙,灵力龙气蕴养之下,住在这里怕是都要多活一些年。可惜今年立春没有看见真龙的踪影,听村里人说,这几年他们也都没有看见真龙。”匠人继续与他闲聊,“当今山下越来越乱,怕是,啧,怕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打仗,人们都说,这个道观也是刘公给自己修来晚年避世养老用的,要不是,唉,我都想搬到这山上来住。” “谁说不是呢……” 宋游比较客气的附和着说。 逐渐走近了那座修建中的宫观,果然修得十分讲究,院落里外三重。 听匠人说,这间宫观打算叫做青龙观,盖因山中真龙乃是一条青鳞神龙,中间大殿就用来供奉真龙,别的不供,在宫观修建的同时,刘公也请了顶好的雕塑匠人来,在山下隐士们的帮衬下,雕刻真龙神像。 二者同步进行。 “小人就要去忙了,先生若是有意,也可以去宫观中转一圈,看看哪里有不对的,可以指点一二。每天中午,村寨里的人会做好饭,用担子挑
相关推荐:
吃檸 (1v1)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误打误撞(校园1v1H)
蔡姬传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快穿]那些女配们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鉴昭行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