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454章

第454章

子里冒了出来,使她感到陌生又熟悉,因此交织出奇妙的感觉。 三花娘娘扭头看向道士,又收回来,提着小竹杖却不拄,随着道人的脚步慢慢走过去。 石碑一面写着“逸州界”。 一面写着“栩州界”。 这是三花娘娘见过的第一面的州界碑,也是道人第一次教她认字的时候。 三花娘娘站在这里,凝视了它许久。 当时此处的场景好似潮水翻涌,跑到她的脑子里来,好像过去了很久,又好像就是前些天。 “那只蠢猫……” 三花娘娘不禁摇了摇头。 竟然不知道读书才能变强。 “小江寒莫要学她,等到回了道观,三花娘娘就亲自教你读书认字,要早些认字,才能变得像是三花娘娘……接近三花娘娘一样厉害。” “三花娘娘~” “笨……嗯你说得很标准,要是再多说点别的话就更好了。” “耗子~” 三花娘娘无意识的挥舞着手中竹杖,迈步往前走去,虽然好几次回头看,终究还是慢慢走远了。 前方右侧有一片空地。 一大群人在这里歇息。 这群人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部分:一部分占了大部分地盘,中间是几辆马车,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周围有十几名军人和更多的差役,还有一名身着官袍的人站在最前面,与另一部分人谈话;另一部分人便是宋游先前在念平古渡遇上结伴的那群商旅行人了。 看见宋游走来,这群商旅行人立马兴奋起来。 “来了来了……” “就是这位先生,与前方路上的山君是旧识,这才保了我们一条生路!” “岑公说的灵泉县阴阳山我们不知道,但这位乃是修道高人,不妨问问他试试看,说不准他会知道。” “……” 姓岑的官员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向山路上走来的道人。 听这群商旅行人说起他们方才的经历,若是在十几年前,怕是足以让他们惊得不敢相信的,可即使在妖精鬼怪频出的今天,这般经历也足以让任何人觉得神奇与幸运,可见他们的表情,却又不像说谎,官员难免便对他们口中这名修道高人兴趣浓厚。 等到道人走近,他便上前迎接,当先行礼问道:“在下岑星,字远广,见过先生了。” “在下姓宋,逸州道人,有礼了。” “方才听说先生与山间山君相识,又有安清燕仙的后代相随,定是有大神通大法力的高人,岑某向来仰慕这般高人。”官员颇有些年轻,也如大晏大多数官员士人一样,喜欢结交道人名僧,“却是不知先生在哪处仙山修行?” “不是什么仙山,只是小山小门,小道观罢了。” 宋游仍然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是什么人,要去寻自家道观做什么,因此也没有立马说明,免得惹来纠缠麻烦。 随即继续问道:“却是不知足下又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呢?” “我们从长京来,要往逸州拙郡去。”官员客客气气答道,“正好想请问先生,听说逸州拙郡有个灵泉县,灵泉县外有一座阴阳山,阴阳山上有一间道观,可我们在长京时就问了一些来自逸州的人,有人从未听说过这个地方,有人听说过这里,却没有听说过这山上有间道观,有人听说过这座山上有间道观,又听说很多人去找了,根本找不到……我等奉命前去此地,却不知先生是否听说过这间道观,到底有没有,我们若要去的话又要怎样才能找得到?” 官员一边说一边打量着道人与道人身边的女童,以及女童背后的女婴,却只见女童仰头直直盯着他,女婴也嗦着手盯着他看。 那名道人则是问道:“足下去此地为何呢?” “……” 官员一听便眼睛一亮,觉得他好像知道,却又犹豫了,不知该不该说。 最后也只是说道:“去送一样东西。” 却不料道人一听,便露出了微笑。 “原来是明德大典啊。” “啊?” 官员顿时一惊,睁大眼睛看着他:“道长如何知晓?果真是有大神通大法力、料事如神不成?” 周边其余人听了,也都惊讶。 “非也,只是在下姓宋名游,正好来自阴阳山伏龙观,多年前曾与崔公有一段缘分,知晓他在著作大典,会将之送来。”宋游说着,这才指着三花娘娘与他介绍,“这位是我家童儿,三花娘娘。” “真……真是宋仙师?” 姓岑的年轻官员顿时愣住了。 “自然。” “三花娘娘?”官员又指着旁边这名背着女婴的女童,颇有些不敢相信,“难道便是那位著作《天牝日记》的三花娘娘?” “足下曾看过?” “曾拜读过。” 所谓《天牝日记》,便是当年三花娘娘游历海外回来写的日记,投给阳州书铺后,书铺的人为它取了名字,叫天牝日记。 听说这部书在如今的大晏也慢慢开始流行起来,皆因在此之前,世间虽有志怪书,却很少有好的志怪书,更没有以亲身经历的角度、记载得如此详实的志怪书,而且在这部书中,海外奇异之事之景令人眼花缭乱,对于常人很少遇到、遇到也不敢看的海龙王,最近一些年海上与沿海之人才开始供奉的白犀神都有记叙,叙事角度也很奇异,又是以更为少见的日记行事,一时也让很多人为之喜欢。 在这部书中,无论是笔者自己的奇异角度,还是笔者眼中那名无所不能的无名道士,都能让不同人为之向往。 只是道人目前为止还没看过。 道人此时也只是笑笑,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而是问道:“崔公的明德大典已写完了吗?” “多亏朝廷鼎力支持,众多学士与崔公辛苦之下,前两年就写完了,当日长京天地都起了异象。后来又抄录了一份,便是这一份,崔公特地叮嘱我们要在今年过后送到逸州拙郡灵泉县阴阳山伏龙观去,否则若逢乱世,这部惊世大作恐怕很难保存下来。” “原来如此。”道人说着,又问他道,“不知崔公如今可好?” “崔公……” 年轻官员说到这里,不禁露出遗憾之色:“崔公在著书完成并且抄录结束后不久,就因在朝堂上指责国师专权,为此前俞相鸣不平,甚至写了诗和文章还骂国师,隐射陛下,被问罪了,没多久死在了狱中。” “唉……” 道人听到这里也不禁叹了口气。 “既然如此,便请诸位将大典留在这里吧,在下自会将之带回观中,妥善保存,若后世有用,便留给后世,诸位离去即可。” “……” 官员稍稍犹豫了下,还是决定不去怀疑道人的身份真假,连忙转身,指挥着众人将一个个箱子从马车上搬下来,放在原地。 光是从箱子的数量与重量便能看出,这部大典究竟有多庞大,又耗尽了多少人的心血。 “在下要在此停留片刻了,请足下帮忙将这群百姓送出这片荒山吧,也没有多远了。”宋游对他们说道,“若是此后不再用马车了,可以不必原路返回而是借由金阳道去长京,要近很多。” “岑某告辞。” 年轻官员恭敬行礼,带着一群面露狐疑之色的官兵官差与商旅行人离开此地。 走过一座山后,又过了一座山,早已经看不见身后之景了,忽然听见有风声鹤唳,回头一看,只见一只巨大的仙鹤振翅而起,扶摇直上,眨眼之间就从山中飞出,到了云端,往逸都方向去了。 “好大的仙鹤……” “看来那名道人是真的!” “岑公如何确定那道人真是来自灵泉县阴阳山,不是假的呢?” 众人都看向年轻官员。 只见年轻官员摇了摇头,却是不答。 崔公领他共事几年,亦师亦友,那部《天牝日记》便是崔公与他一同看的,崔公将此事托付于他后,他也问过几次那名道观有何稀奇,虽然崔公从未细说过道观中那名道人,但偶尔从旁说起一点,也在他心中留下了印记。 今日见了这名道人,与之相谈,他便知晓,这位道人大抵就是崔公心中那位。 第七百零一章 心中旧事起,静候故人归 白鹤将大典送回阴阳山伏龙观,宋游则在这片空地上休息了一夜,次日才继续出发。 此处已是逸州境内。 道人与三花娘娘一路往前,暮春时节已经十分暖和,哪怕是山中晚上,也并不寒冷,他们常常随便找个地方便露宿过夜。若是渴了,便寻山泉或路边人家讨一些水,若是粮食不够了,便在途径的城镇购买一些,或是向山中村民购买,也算方便,起码无需为此过多忧心。 逸州也变乱了。 道人一路往前,无论是受村民询问相请还是路上偶遇,除了不少作乱的妖魔。 当然,都是三花娘娘与燕子出力。 有时能得到一些银钱谢礼,有时能得到一顿好饭,有时能得到不少干粮水果,不管怎样,都算是收获。 因此也走得慢了许多。 尤其是有时山中妖魔邪鬼实在太多,宋游在一地停留吃喝、三花娘娘与燕子除妖,被村民热情款待,说什么也要停下来过夜吃顿酒席,最初还以为只是村民们淳朴的热情,可是一顿酒席吃饭,一夜睡醒,这才发现,隔壁村落的人昨晚就得到了消息,一大早就来排队相请了。 热情自然是热情,淳朴也淳朴。 时间却也消磨了不少。 好在道人早已无事一身轻,距离夏末秋初也还有很久,一点不急,满心都是闲情逸致,乐得多赏赏山水,也乐得替沿途村民除一些妖魔。 乐得消磨时间。 不知不觉,阳光便越来越耀眼了,正午下午时打在身上也多了几分滚烫,山林间开始响起了各种各样的蝉鸣声,吵闹之间富有生机。 三花娘娘时常走在路旁,往草丛里一伸手,便捉来一只指甲盖大小、青色的蝉,反手便拿给背后的小江寒玩,最初还会怂恿她吃,被宋游劝解几句之后她才改变了想法,变成晚上烧熟了再给小江寒吃。 林间每日都是斑驳,走在其中光影变换不停,有几分梦一般的感觉。 “已经夏天了啊……” 道人走在林间,不禁感慨一句。 “对的!虫子都变得越来越多了,叫鸡子,土狗子都出来了,晚上还有客妈,田里还有黄鳝,今晚上要是又在村子里面住,三花娘娘就带着小江寒和燕子去田里捉,捉到第二天早上我们就可以吃了。” “……” 道人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扑扑扑……” 头顶飞来一只燕子,落在树梢。 “先生,距离逸都只有三百里了,如果中间不耽搁的话,大后天晚上就可以走到,不过看最近的速度,可能还要七八天。” “不急……” 道人叹息着摇头说道。 不知不觉,又要到逸都了。 就在这时,远方山间忽然传来犬吠。 “汪汪汪……” 犬吠声在山林间回荡,久久不停。 道人不由停下脚步,竹杖转身,透过路旁行道树的间隙,顺着声音眺望远方。 却只见到一片茂密山林,不见屋舍。 山中藏有房屋啊…… 房屋被树林遮蔽得严实,倒也隐约可以辨别得出它在哪里—— 山中多是杂树,却唯有一片茂密竹林。竹子生长向来迅速,很适合用来遮挡房屋,加上竹子用途也多,还颇有几分雅致,自古隐居者,哪怕不用它来遮屋挡风也会种上一些,怎么都不是坏事。 加上细看山间,其实有一条不易被发觉的小路,估摸着也少有人走,从山下通往那方。 这年头的隐居者倒是越来越少了。 隐居很多时候也等同于独居,避世自然要避人。可哪怕在太平年间,若要隐居,没个好去处,不说山间妖精鬼怪、山匪贼人,就是山下村落中一些泼皮无赖与浑人,有时喝醉了酒,也得够你喝一壶,若是家中有女眷,那就更危险了。至于彻底远离人烟村落,也不太容易。 因此有些以隐士出名的山,山上隐士其实都是扎堆的。 真正敢于独居的隐士,大多是清修的孤家寡人,或是有本事傍身的。 如今这年头便更加混乱了。 宋游倒是有几分好奇。 “汪汪汪……” 犬吠又响了几声,便停了下来。 道人收回目光,继续往前。 只是走出没有多远,刚刚过了一个弯,便见两名农家青年沿着山路跑来,跑得汗流浃背,脸上既有慌忙也有惊恐。 这一路上遇见太多了。 道人一看便知晓是怎么回事了。 于是他拄杖让到路边,看似为两名慌忙赶路的青年让开道路,可在两名青年因为他的一身道袍朝他投来目光时,他便开口问道:“两位为何如此匆忙的在山间奔跑,可是遇到什么事了?” 两名青年对视一眼,还真停下了。 “回、回先生,我们村里昨晚闹了妖怪,正奉村正之命,要趁那妖怪还没跑回山中,要去前方山里请高人来除妖呢!” “先、先生可会除妖?” 两人都气喘吁吁,对他说道。 “在下精于除妖之道。”宋游谦虚的说道,“可去二位村中除妖。” “那妖怪可凶得很,房子都被它一下子就撞倒了,先生可不敢说大话!”一名青年脸上仍有惧怕之色,“若是先生不能除它,把它惊醒重新跑回山林都还是小事,恐伤了先生性命!” “是啊!不可大意啊!” “二位如此着急,在下怎敢欺瞒?”道人如是说道,“若是二位不信我们的本领,也可继续去请二位口中的高人,便有两重保险。” “……”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 这倒正合他们的意。 村正也是这个意思,多请几位高人。 “我们愿请先生相助,若先生真有本领,真能除妖,必有谢礼!只是那妖怪凶悍狡猾,机会难得,请让我们请上前方那名高人一同去。” “不是不信先生,实是那妖怪如今还在村外睡觉,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醒来,若它遁回山中,再找它可就难了。村正叫我们去请那位高人,若是没有请来那位高人而误了事,村里人定会责怪我们。” “应该的应该的。” 道人露出通情达理的笑容:“不知二位的村庄在哪个方向?” “在前边,距离这里还有二十几里,山路不好找,请先生在这里等我们,我们去去就回。” “既然如此,在下可否与二位同去呢?” “山路可不好走。” “无妨。” 两名青年并不多耽搁,方才是停下来和他说话,多找一位高人,也是停下来歇息喘气,也就歇息了一小会儿,便又慌忙的往前方跑去了。 一边跑一边往后看,总觉得奇异。 自己二人虽说不善奔跑,却年轻力壮,同时也已经奋力往前跑了,可身后的道人拄着竹杖,迈着不急不忙的步伐,却仍跟在自己身后。而他身边那名背着娃娃的女童看起来还没长大,竟也牢牢跟着他们,脸不红气不喘。 原来就在后方,山路边缘,连道人和三花娘娘也没有发现的位置,草林之下竟藏着一条小路,便是通往那山中隐舍的小路。 道人跟在后头,总觉得有些奇怪。 冥冥中仿佛有种感觉。 两名青年显然是知道路的,不过路也不算熟,小路又实在难以辨认,好几次都是走着走着路不见了才发现走错。 终于靠近那间隐舍。 隐舍也在竹林后显出了真容。 共有几间房子,都不算大,既有竹屋也有茅屋,建在一大片竹林中,屋前有鸡舍,也有一条守门黄狗。 “汪汪汪……” 黄狗一见他们就狂吠起来。 两名青年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好像快要晕倒了一样,可走近一看,每间屋舍的门都是关着的,只有黄狗狂吠不已。两人顶着黄狗的威胁,在门口问了几句家中可有人,却都没有得到回应。 道人则是左右查看。 屋舍之间建有鸡舍,竹林之中也散养着一大群鸡,多是肥硕的老母鸡,也有一只大红鸡公昂首挺胸、一身羽毛鲜艳多彩,站在鸡群中间。 竹林之间挡不

相关推荐: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痞子修仙传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误打误撞(校园1v1H)   突然暧昧到太后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