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睡完小妈的十六年后 > 第224章

第224章

风的衣服舍弃,换了身亮色的衣装,再把乌发用玉冠仔仔细细地束好。 他站在等身的镜子前打量自己。 ……好吧,这镜子黄兮兮的,根本照不出来他。 陶眠在镜子前沉默片刻,决定不管那么多,直接进京。 这是仙人第一次参加人间的婚宴。 若要他回忆,其实也记不清许多。只是感觉在那一天,到处都是笑颜,到处都是贺喜之声。红的喜字、红的灯笼、红的帷帐……他仿佛躺在一波暖融融的波浪之上。 和过年不一样,大婚之日,所有人都想方设法、卯足了劲地让这气氛炒得更热烈些,相熟的、不相识的,只要聚在这里,就会无意识地融入其中。 陶眠没穿官服,看着又年轻面生,来主动找他说话的没几个,蔡伯这小老头倒是很受欢迎。 陶眠听见有叫他先生的,大抵是他过去的学生。还有称他为相国的。 蔡伯在人群中周旋,如鱼得水。很难把此时的他,和那个因为老寒腿发作,疼得在床榻上哎呦叫唤的老头联系在一起。 陶眠的目光隔着人群望着蔡伯,嘴上也不闲着,咔嚓咬一口喜果。 什么都不能耽误他吃。 他当然也看到了被众星拱月的新郎官。 元日长大了,身形变得高挑劲瘦,肩膀能将喜服完全撑起来。他晒黑了点,眉眼深邃,眼眸被日光一晃,灼灼发亮,纯粹又坦荡。在和那些同朝为官的前辈面对面时,他看起来从容不迫、镇定自如。 自荣筝死后,已经过去五年。时光磨人,岁月煎寿。五年的光阴,让元日愈发成熟。 偶尔晃神的时候,陶眠都会想,眼前这个锋芒初露的青年,和当初在山里那个四处捣乱的小孩,是不是同一个人。 元日似乎察觉到了背后的目光。在陶眠啃着喜果默默嘀咕之时,他忽而转过身,对着重重人影外的陶眠,露出一个青涩含蓄的笑。 这一笑,又让陌生的新郎官,和陶眠记忆中熟悉的少年,重叠在了一起。 ……还是当年那副模样,收不了场了,就四处找陶师父。 陶眠猜他是不想再和这些人说无用的场面话,正琢磨着要怎么把元日捞出来—— 门外忽然传来了喧闹声,是喜轿来了。 站在院子里的人,都随着新郎官到门外去迎,一时间院子里空了不少,只剩下陶眠。 陶眠已经吃到第二个喜果了。 两只小纸人趁着其他人不注意,偷偷从门外溜进来。 高高的门槛挡住了它们的去路,小纸人叠罗汉,一个拉一个,跌跌撞撞地从门外翻进来,噔噔噔地跑到陶眠脚边,薄薄的手臂高高地举起,发出咿咿呀呀的尖细声音。 陶眠伸手,让它们钻到袖子里。 “一路辛苦了。” 这是他早早就放出去,用来护送新娘的纸人。 新娘子出轿、跨马鞍、步红毡,元日被捧花烛的小童请到喜堂,两个新人站在堂中,周围是笑容满面的宾客,一派喜气洋洋之色。 赞礼者一声高喝,新郎新娘一拜天地。 二人转过身,面朝着门,深深一拜。 二拜高堂—— 二人转回来,面对着堂上的三位老者,再拜。 拜高堂的时候,还闹出来一点小插曲。 陶眠自觉地站在了蔡伯旁边,又欣喜又欣慰地望着长大成人的元日。 这时旁边的青年拽了拽他的袖子。 “诶,你凑什么热闹!人家拜的是高堂。” “不,你不明白,”陶眠自顾自地感动,“我站在这里非常合理。” “……” 那青年咕哝一句“怎么净说些疯话”,强行把他拖到一边。 但这时身后突然有人叫他,他一转头,又回头,手里攥住的衣料不见,连着那人也一并消失得无影无踪。 青年纳闷地抱起手臂。 人呢? 陶眠其实仍然站在原地,只是为了不让别人阻拦他,开了一道结界而已。 不知道元日是否察觉到了。在伏身时,靴尖的方向是微微朝着他这边的。 夫妻对拜—— 终于到了最后一拜,新娘子缓缓地转着身子,盖头上的流苏随之摇曳。 元日却早就转过来等了,他深深地望着眼前的女子,从此刻起,他们就是夫妻,要不离不弃,直到死亡将他们分开。 那女子似乎感知到了元日的心,微微抬起了头,仿佛在隔着一道红盖头,回视这位要与她携手一生的伴侣。 他们面对着彼此,再一拜,无声地结下了誓言。 宾客们有起哄的,有庆贺的,还有两两把头碰在一起,笑谈着这对新人有多般配。 陶眠却觉得那些声音都离他远了,此时他眼中,只剩下这一高一低的两道身影。 他的心底有满溢的情思,他想如果荣筝能看见这一幕,也会像他一样,眼里含着热泪,嘴角却扬起笑容。 小花,你带上山来的那个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了,也找到了相伴一生的人。 陶眠也为元日和新娘子庆贺。和那些“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的贺语不同,仙人只祝他们三句。 要平安。 要康健。 要相守白头。 第288章 蔡伯 元日成亲之后刚满月,就带着新婚妻子回到桃花山。 当这对新婚夫妻穿着朴素的衣装,牵着手站在桃花山的山路口时,陶眠还有点不敢相信。 “元、元日?”仙人的神情顿时变得明丽,“怎么回来了?” 元日含笑上前,和他的夫人一起。 “陶师父,成亲那日只顾着忙活,没来得及与你好好说说话。晚烟催我好几次了,说来桃花山与您见个面。” 夏晚烟一袭水色长裙,如出水芙蓉。哪怕没有过多的点缀装饰,她的光华丝毫不减,是个十足的美人。 她生了一双笑眼,未语先笑,嘴角扬起的那一丝弧度,和元日还有点像。 两人是有夫妻相的。 夏晚烟身子孱弱,却不是内向腼腆的性格,和陶眠打招呼的时候也很热情。 “陶师父好。平时总是听元日念起您的名字,今日终于得以一见。果然是不染尘俗的仙人之姿。” 元日没有暴露陶眠的仙人身份,所谓仙人之姿,是夏晚烟见到陶眠的第一感受。 不像浸染在俗世之人,反而更像天边的仙。 陶眠笑着摇头,说哪里有什么仙人之姿,只是守在这山里久了,也没个人说话,来了客人就显得迟钝罢了,还让元日夏晚烟别介意他招待不周。 三人说笑着来到了道观中。夏晚烟虽然好奇心重,但教养还在。没有主人的同意,她不会乱走乱瞧。 倒是陶眠看穿了她的心思,让元日带他妻子在山中转转,不用拘谨。 正好留给他时间做晚饭。 元日本来是打算听从陶师父的安排,带妻子随处走走。一听陶眠要做饭,他赶忙留下了。 “陶师父,还是我来做吧。” “那晚烟,你就自己转转。这山里没什么危险,但也尽量别走得太远。” 夏晚烟“哎”一声,应下。主人家都答应了,她也就顺着自己的好奇心,四下逛逛。 其实没太走远,只是绕着道观,走了一小圈。 她看见了空荡荡的鸡笼,还有院子外,有一处拆到一半的栅栏。以前应该是围起来的,不知道养过什么。 卧房只有三五间,另外还有两三个房间上着锁。 窗子开着,夏晚烟匆匆一瞥,瞥见了许多古旧典籍,还有一些小孩子用的木剑、叠起来的道服、笔墨纸砚、单独成摞的话本子、一箱五彩的风筝、一条能套在手上的红绳,上面系着一个镂空的小球。 另外那间敞开窗子的房间,里面都是各类药草,还有摞得整整齐齐的两沓子药经。 这些应该都是故人的旧物。她记得元日与她说过,陶师父收过六个弟子。 她问相公,这些弟子如今身在何方,元日却只是沉默,避开了这个话题。 元日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夏晚烟猜到一些,并没有深究。 现在真正来到桃花山,看到这些东西,也算是印证不少她的想法。 这些属于故人的东西,她不敢多看,怕冒犯到其中安睡的魂灵,很快又回到了院中。 陶师父搬了个板凳,坐在伙房中间的空地上,点菜,看青年在他面前转来转去。 青年问他吃什么,陶眠也不客气,点了几样。 元日一一应下,脾气好极了。 除了陶眠点的,他还为自己的妻子,额外准备了两道爱吃的菜。 他们在桃花山流连三日才离开。 这三日都是陶眠陪着他们游山玩水。晨起在林中散步,傍晚踩着一地的落花归来。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天,夏晚烟都不想走了。 她还困惑着呢,怎么自家相公能舍得这样的神仙日子,非要想不开,去考取功名。 彼时元日正在削一颗土豆,坐在矮小的板凳上,两腿岔开,面前摆着一个装满水的水盆,里面是已经削好皮的两个土豆。

相关推荐: 失身酒   实习小护士   满堂春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小寡妇的第二春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薄情怀(1v1)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成瘾[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