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中倒卖东西,我们的人去看过了。家中被翻得一团乱,恐怕都已经被作为物证拿走了。” “先派人去看看,交银子能不能把徐先生弄出来吧。”元瑾道,“记住,圣旨之事半句不许提。” 倘若没发现,徐先生是去买那道圣旨的,那救他出来就简单。如果被发现了,肯定会引起好事之人的好奇,到时候徐先生恐怕不脱层皮都出不来锦衣卫了。 锦衣卫的刑罚手段有多残酷,元瑾也是知道的。 薛维又说:“这次恐怕有些难,我们已经塞过银子进去了,人家说这件案子是锦衣卫指挥使裴大人亲审的。他不点头,没有人敢放人。” 竟然还是裴子清亲审,好大的排场! 元瑾道:“你且先试试吧,不行再来说。” 薛维正要应喏去办。薛闻玉却突然皱眉,拦住他:“等等。” 元瑾看向薛闻玉,只见他对自己轻轻摇头,用唇型示意:“周围好像有人。” 元瑾心中一紧,有人? 她她朝周围看去,夜色中旁边不远处只有几丛小叶女贞。而她的耳朵是极好的。立刻就辨别出其中一丛,对着薛维示意了那边。薛维便将袖子撸起,悄悄地靠近那丛小叶女贞。 那树丛中的动静却突然大了起来。突然有个女声啊的一声,然后飞快地往远处跑。 果然有个人! 还竟然有人偷听了他们说话! 薛维很快地追了上去。那人又怎么可能跑得过薛维。很快就被扭了过来。然后被塞住了嘴巴喊不出来,被拉到了元瑾和闻玉面前。 夜色下她细白的面孔十分惊恐,张大了眼睛。 元瑾竟然认出这是个熟人,这不是旁人,是薛元珍在山西时候的贴身丫头,青蕊。 她怎么会在这里? 元瑾端详了她一会儿,才淡淡说:“我问你的问题,你要老实回答。告诉我,你怎么会在这里,可是一直等着我?” 这是回锁绿轩的必经之路,应该就是来找她的。而刚才并没有人靠近,若有人靠近他们肯定会知道。那只能是说,这丫头早就躲在这里。 青蕊犹豫了一下,看着薛维握起了拳头,很快点了点头。 “谁叫你来监视我的?”元瑾又问。“你的主子,薛元珍?” 这次青蕊却是摇头又点头。 元瑾便猜,恐怕薛元珍还是对顾珩的事不死心,见不能接近她。就让自己的丫头在这里等着她,想看看能不能让元瑾帮她。 元瑾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刚才我们说的话,你听到多少?” 青蕊一愣,然后立刻疯狂地摇头。 只是,为了保命说的话,很容易让人不信啊。 元瑾微微一叹:“你方才为何要在那里。” 为何要在暗中偷窥她,然后听到不该听的东西。 薛维道:“这事不劳烦二小姐,是我没发现,竟差点造成如此疏忽。”他正要去抓青蕊,她却突然挣脱,立刻疯狂朝着正堂的方向跑去。 薛闻玉的眼神却没什么波动,淡淡道:“除了吧。” 反正这个青蕊,当初没少帮着大房害他们,亦不算什么好人。 元瑾没有作声,默许了薛闻玉的吩咐,不管她是不是偶然听到,听到多少,这种纰漏都是不能留的。 片刻之后,她听到了落水的声音,想来,薛维已经让她出意外了。 “徐先生的事,实在不行,我去找裴子清就是。”元瑾告诉闻玉,“你回去好好歇息吧。” 虽然这么说,但元瑾还是觉得有点棘手。 可千万不能让人发现,徐先生和先帝的谕旨有关系。 第51章 薛元珍未着妆,面色很是憔悴。 周氏面对她坐着,拉着女儿的手叹了口气:“魏永侯家既不愿意,咱也别贴那冷脸。你如此样貌,又是定国公府小姐了,不愁没人娶。” 薛元珍却说:“可是这样叫旁人看了笑话,我如何甘心!那日分明就是徐家姐妹捣的鬼,她妹妹也是喜欢魏永侯爷的。可是我跟老夫人说了,她却让我放过算了。” 周氏心想女儿怎的看不穿。 当日之事已经死无对证,老夫人怎么可能为了她,去得罪徐家的人。 “你收整收整,别在想这事了。再这般自怨自艾下去,老夫人也要不喜欢你了!”周氏道,“薛元瑾眼看便要嫁给靖王殿下了,不想这小妮子竟有这般造化,你讨好她一些,日后少不了有好处。” 周氏想起这事,也是心中羡慕眼红。 她听说,薛元瑾在山西时,就在寺庙里结识了靖王殿下。那时候她不知道靖王殿下的身份,故有了这段相识,薛元瑾又生得那样的容貌,哪个男的会不动心。到了京城,靖王竟要娶她做正妻,实在是不得不让人感叹她运气好。 眼下薛家的哪个人不是巴着讨好薛元瑾,薛老太太老身子老骨的,也成日往定国公府来,说是要同老夫人一起商议元瑾的婚事。请什么亲戚,用什么请柬,在哪里摆宴席。至于花费,靖王府早派人过来说过了,一切由靖王府全出,定国公府只管花就是了。 “要是早知道靖王殿下那时候竟然住在崇善寺里,怎么着,也得让你去试试……”周氏自己说着这话,也觉得是痴人说梦。靖王殿下是什么身份,怎么可能随意让别人近身。她拉了女儿的手说,“我那里有个红蓝宝石嵌的孔雀开羽大金簪,你且拿了,做新婚贺礼送给她。” 薛元珍应了:“我原是想见见她的,但几次都不得碰见。昨个儿晚上,我叫青蕊去她那路上守着,却一直不见青蕊回来。找她一早了,不知这疲懒货去哪里躲清闲了!” 周氏道:“原在薛家的时候,她还算对你尽心。如今进了定国公府,见得多了,是心大起来了。” 两母女说着话,进来个丫头,屈了身:“小姐,奴婢有要事回禀!” 薛元珍点头:“你说罢。” 丫头道:“……我们找到青蕊姑娘了。” 薛元珍正是有些不耐烦的时候:“找到了便把她带回来,跟我说什么,叫她先去领一顿手板!” 那丫头却一顿:“小姐,青蕊姑娘恐怕回不来了。她在府中的池子里……溺毙了。” 薛元珍被溺毙二字一惊,霍地坐正了:“什么?你是说……她死了?” “是没了。”丫头说,“是早上被扫院子的婆子发现的,沉在水底,但隐约看得到个人影。婆子便叫人去打捞,果然是青蕊姑娘。婆子发现的时候,就赶紧告诉了国公爷,已经叫府里有经验的管事看了,说是溺毙的,怕是晚上失足跌下去的。” 府中只有一处池子,便是宴息处旁边那个。薛元珍脸色难看:“人怎么会突然淹死,国公爷说什么了吗?” “国公爷说,府上正是办喜事的时候,这样的事不能张扬,左不过是个丫头,便算了。您若是想去看看,那便看看,若是不看,就拉出去埋了。” 薛元珍觉得有些羞辱她,什么叫‘左不过是个丫头’,不过是因她在这定国公府不重要罢了,要是死的是薛元瑾身边的丫头,定国公怎么会轻易放过。 她告诉丫头:“先叫他们别动。”等丫头退下去了,她才抓了周氏的手跟周氏说:“娘,这事好蹊跷!” “平白无故淹死了,是有些不对……”周氏也很震惊。 薛元珍摇了摇头说:“您不知道,那池子周围遍种槐树,谁会走到那里无意跌落?青蕊也不是这般不小心的人。”她思索片刻,面色游移不定,“且我是让她去偷看薛元瑾的,她真的落水,难道薛元瑾听不到呼救声?可她却莫名其妙死了。娘您说,会不会和薛元瑾有关系?” 周氏被她这话吓了一跳,一股凉意蹿上心头,忙道:“你可莫要乱说!薛元瑾与个丫头无冤无仇的,能与她有什么关系?” “我也不知道。”薛元珍只是喃喃,“但是薛元瑾这人,从一个庶房出身走到今天,亦是心狠坚定之人。也或许,青蕊看到听到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东西……” “你越说越玄乎了!”周氏道,“眼下她如日中天,你可千万别提这个。丫头死了便死了,再买就是。” 薛元珍点头,她知道不该去想这个。 但青蕊陪了她这么多年,要说一点感情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白白死了个人,她能不多心么。 没人知道是她派了青蕊去偷看薛元瑾,所以也无人怀疑薛元瑾。 她还是有些放不下,想要打探打探:“娘,不如你随我去看看吧,我亦不做别的,只是好奇罢了。” 周氏自己也觉得蹊跷,便同意了女儿的话。叮嘱说:“见着她了可别胡乱说话。” 薛元珍应知道,收整了一番,带着周氏,一起去锁绿轩。 谁知等她走到锁绿轩外时,却被婆子拦了下来。 那婆子笑着告诉她:“大小姐回吧,二小姐今儿不在。” 薛元珍觉得是这些人拦着不让她见薛元瑾。皱了皱眉:“往常来时,你都告诉我不在。什么不在,不过是你们诳我罢了!” “奴婢怎敢诳您,今儿一早,宫里便来了人宣旨,说皇后娘娘要见二小姐,所以老夫人携着二小姐入宫了。”婆子不卑不亢,“怕是要傍晚才能回来了,不如您到时候再来看看吧。” 薛元珍无可奈何,只得道:“若她回来,派人来支会我一声。” 婆子含笑应喏。 元瑾今日,倒的确是随老夫人进宫了。 一早宫中就来人宣旨,她和老夫人只是稍作了修整,就立刻奉旨入了宫。 老夫人携着她在寿康宫拜见了皇后娘娘郑氏。郑皇后生得白净温柔,端庄柔和。她叫了两人平身,赐了坐。 “我还没得见过二姑娘,当真是个美人。”郑皇后说话行事都很客气,她笑着夸了元瑾几句,就进入了正题。“这些话本是太后娘娘要说的,只是这两日犯了头风,就托了我来说。自然我这做嫂嫂的,也要叮嘱你几句。” 元瑾道:“娘娘但说无妨。” 郑皇后便道:“太后娘娘叫我转达你,咱们靖王殿下是圣上同胞的亲兄弟。自十七岁就封了靖王,身份尊贵,又战功赫赫,这满朝野之中,也找不出几个高门贵女配得上他的。故平日生活中,你既要尊敬着他,又要恭奉他。日后照顾他,伺候他周全,替他料理琐事,方能圆满你为妻的本分。” 元瑾心道,这一听就是淑太后的原话。 她应喏。 郑皇后继续说:“还有便是,靖王殿下已近三十,仍未有一子半女。所以你若能为靖王殿下开枝散叶,也是大功一件。”郑皇后又换了个温和些的语气,“太后娘娘私底下跟我透了底风,说你若能生个女儿,便赏你三千金,你若生个儿子,便赏你五千金,加一套五进的大宅院,额外给你请个封号。” 元瑾听了觉得有些好笑,这位淑太后当真是个妙人儿。将她当成个侍妾在打赏一般。 她倒也没表现什么,继续应喏就是。 郑皇后接着叹了口气:“毕竟之前,靖王同镇远侯王保的女儿王嫱,也是夫妻伉俪,靖王待她极好。只可惜她害病去时,没能给靖王殿下留下个血脉……” 元瑾抬起头,其实郑皇后说这事是很不合宜的,如果是平常人家的嫂子,怎会在继室面前说原配的好。 且郑皇后提起这事,倒好像是故意说给她听,叫她心生妒忌一般。当然,元瑾只是很好奇,郑皇后意欲何为? 这个女人并不简单。单凭她从未诞育过皇嗣,却稳坐后位十余年,无人能撼动,便可见一斑了。 太后时常跟她讲:“皇帝身边,他那娘就是个天真蠢货。除了靖王之外,唯郑皇后一人得用。” 元瑾回了神笑笑:“臣女谨记娘娘教诲。” 几人正交谈着,外头有宫人通传:“娘娘,徐贵妃来给您请安了。” 郑皇后宣了进,片刻后,身着大红遍地金通袖绫袄,戴凤凰羽衔红宝石赤金簪、金钿宝花的徐贵妃走了进来。 徐贵妃先上前给皇后行了礼:“嫔妾见过娘娘。”又站正了,笑道,“原今儿有贵客来了,嫔妾说,老远就听到笑声了呢。” 郑皇后和徐贵妃一向和睦,皇后已年老色衰,以德侍君主,而徐贵妃以色侍君主,两者互不戗行。且徐贵妃形似张扬,实则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拿捏尺寸得恰到好处。宫中那么多女人,比徐贵妃不讨喜的多得是,郑皇后便反倒喜欢她。 抛开世仇的缘故,元瑾其实也很欣赏徐贵妃,眼看着她是爱皇帝吧,但无论皇帝去哪个宫,新纳了什么嫔妃,徐贵妃都从不妒忌。便是这样的态度,反倒让皇帝一直宠着她。在外人看来,贵妃这又是识大体、贤良淑德的表现。 “薛二姑娘再没几日,就要同靖王殿下成亲了。”郑皇后道,“太后和皇上便叫本宫传来,说说话。真真是个可怜见的美人
相关推荐:
镇痛
烈驹[重生]
天下男修皆炉鼎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取向狙击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盛爱小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