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食髓知味gl》(纯百) > 第115章

第115章

多嘴!” 肃老王爷瞪一眼齐郡王,对齐郡王妃解释道:“皇帝如此安排,必有需要!皇族子弟有诏必出。” 肃老王妃点头,“你们父王说的对,身为皇家子嗣,享受皇家供奉,应该为朝堂做事。” 齐郡王妃阴阳怪气道:“之前怎么没有想到我们?” “之前世道安稳,如今风雨欲来。” 齐郡王沉吟道:“如今内忧外患,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 “宏宇说的对,盛轩让你们做什么,照做就是,不得有异议。” 齐郡王父子齐齐应是,肃老王爷这才满意的命人开席。 齐郡王妃偷偷的撇撇嘴,你们一心为皇帝想,能捞到什么好处? 墨云扬一个庶子都被封了郡王,我家云青还是个世子。 不过皇上的心头宠墨云策,也只是一个世子,想到此,齐郡王妃心里又平衡了一些。 可转念一想,墨云策是个残废,如何与她的云青相比? 不满的情绪让齐郡王妃的心情起起落落。 临近除夕。 芮锦博回来了,相府和王府聚在一起庆祝,墨云杰特意被叫来。 他一见到兰英,就冷潮热讽,“看着挺英气的,像个男人一样,居然会怕冷到足不出户。” 百花谷地处南方,四季如春,兰英从没有体会过北方的寒冷。 初来京城的头几天,还跟宣王妃逛了逛京城,之后再没有出过王府,整天抱着手炉窝在房里。 芮锦希训斥道,“不许笑话兰英,把你放到南方去,你也会受不了那里的热。” “堂嫂怎么知道南方很热?” “当然是(去过)从书上看到的。” 兰英冲墨云杰翻个白眼,“井底之蛙。” 两人跑到一边去斗嘴。 青松院,墨云策将芮锦博打量一番,“伤可好了?” “早好了,一点小伤不足挂齿。” 墨云策笑笑:“暗部对你的评价很高。” 芮锦博嘿嘿一笑,“妹夫,我可听说你才是最厉害的,十年前你还是个少年,就做到了顶级,让人无法超越。” “那也是十年前了。” “不,你现在也是暗部的神话。” 墨云策摇摇头,岔开话题,“你未来岳丈的事可有听说?” “昨晚归来,已听大哥说起,他还有机会回归朝堂吗?” “目前不行,只能委屈他待在府里。” 芮锦博点头,“能够保住性命已是万幸,我明日去探望,会劝说的。” 墨云策点头,“二哥,如今的局势令人堪忧,能够暂时避开朝堂,并非坏事。” “我明白,大哥已连夜为我讲解了当前的形势。” 墨云策对芮锦淳实在是太满意了,那个大舅哥,天生就是属于朝堂的。 “还要感谢妹妹和妹夫对狄家的照拂。” “我们将来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屋外响起了芮锦希清脆的声音,“二哥,快出来,看谁来了。” 芮锦博狐疑的挑起门帘,屋外除了自家妹妹,还有一个披着红色斗篷的姑娘。 俏生生的模样让芮锦博的心狂跳如雷。 “秋雯,你来了。” 笨拙的问话,欣喜的表情,亦如他走之前没有变化。 芮锦希无奈的推了一把木讷的二哥,“二哥,别傻站着呀!带秋雯去相府和王府转一转呀!” “哦!好的!” 看着两人离去的身影,芮锦希叹气,墨云策好笑的说道:“真是辛苦锦希了。” “哎,谁让我们没娘嘞。我这个做妹妹的就得多操点心。” 墨云策好奇的问道:“岳父没想过把柳姨娘扶正吗?” “世子爷,你怎么也会八卦了?” 芮锦希笑道:“我那个爹呀,和你皇伯不愧为君臣,情有独钟啊!” 第239章 当年的事(一) 除夕宫宴,皇后被破例允许参加,众大臣都是提心吊胆,只怕再次上演难以消化的戏目。 好在皇后太子这些爱找事的,吸取了经验教训,没有多说一个字。 这晚的宫宴在一片祥和中顺利度过。 半夜,养心殿的房顶上。 盛轩帝心情舒畅,“老崔啊!他们今儿怎么不闹腾了?朕颇有不适呀。” “皇上,还是消停点好。” “朕只觉得意外罢了,他们居然长了脑子。” “被教训多了,自然会长记性的。” “可朕瞧着锦丫头有些无聊呀。” “奴才可没瞧出来,世子妃挺忙的呀,又要照顾宣王妃,还要招呼兰姑娘,将宣王府和芮相府的众人照顾的面面俱到。” “锦丫头八面玲珑,人美心善,被家人团宠是应该的。” “皇上,要不,召宣王一家在宫中守岁吧?” 盛轩帝叹息道:“宫里有什么好的,人家在自己府上多自在。” 说话间,宣王府所在的位置响起了爆竹声,天空中释放着烟花。 “云策这个臭小子,挺会讨锦丫头高兴的嘛!” 崔福心里暗道:当年您也是这样讨瑜贵妃欢心的,可惜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啊! 宣王府。 芮相一家在宣王府放完烟花,吃完饺子,才从小门回到相府。 醉醺醺的芮相吩咐柳姨娘,“我宝贝闺女说了,要给锦博、锦琛多备些礼物,让他们去未来岳家时,不被人小瞧。” “都准备好了,老爷。” 柳氏温顺地回答,本想伸手帮他宽衣的,看到一旁的小厮又打消了念头。 临走前听到芮相嘴里念着顾氏的闺名。 小姐能被相爷寄情一辈子,不枉来人世一遭。 大年初一一早,皇家祭祀,盛轩帝带着众人前往皇庙祭奠。 太子趁机给胡月上了玉牒,请封了二品诰命。 盛轩帝念着他昨晚识趣,没有惹事生非,便顺了他的心,如了他的意。 即将离开时,石川跑到墨云策耳边低语,“世子爷,属下刚才无意间遇到了认识史安的人。” “哦?” 这可真是意外,宫内找了许久都没有消息,居然在皇庙遇上。 墨云策向宣王打了声招呼,便与石川一起离开人群。他们没有发现,人群中有双眼睛看了他们一眼。 石川推着墨云策走向皇庙,一处偏僻的角落,暗卫正守在一个白发老者旁边。 那人看上去身形佝偻,面容沧桑,穿着破旧的内侍服。 “世子爷,就是他,暗卫无意间掉落的画像被他拾起,他说认识此人。” 墨云策接过画像展开。指着上面的人像问道:“他是谁?” 老者沙哑的说道:“他叫史安,是王公公的义子。” “哪个王公公?” 老者回想道:“忘记了。” 他停顿了一会儿,又道:“只记得那个王公公被发配去守皇陵了。” “皇陵?” 墨云策的脑中闪过一丝亮光,正要细问时,一只小小的飞镖射进了老者的胸口。 暗卫和石川立刻警惕,向四周查看,有人追了出去。 墨云策托住老者的头,“王公公叫什么?” 老者的嘴蠕动了两下,垂下了头。 墨云策将老者慢慢放下,嘱咐道:“厚葬!” 一刻钟后,暗卫来报。 “世子爷,人跟丢了,应该是皇庙的人,对地形特别熟悉。” “将皇庙的人彻查。” 已在回宫路上的盛轩帝听到消息,让暗卫传话:“告诉世子,不必有顾忌,彻查到底。” 午膳时,墨云策回到了宣王府,众人都在等着他。 墨云策没有多说,只是招呼大家用餐。 饭后,墨云策和宣王特意拉上芮锦希一起进了宫。 养心殿。 盛轩帝早已等着不耐烦,看到墨云策急问,“可有收获?” 墨云策这才说道:“凶手自尽了,可以确定的是,不是炼魂阁的人,与英国公府没有关系。” 盛轩帝不吭声,等着他说下文。 “皇伯,我需要调阅皇宫二十年前的内侍记录,还有被发配到皇庙、皇陵的内侍名单。” 盛轩帝点头,“让崔福帮你找。” “皇伯,现在看来,盗墓案、镖师案、兵器案,还有那个妆盒,这些背后的人应该与皇家有关。” 墨云策紧盯着盛轩帝的脸,观察着他的表情,“皇伯可有怀疑的人选?” 盛轩帝默默摇头,“若说怀疑谁?除你父王外,其他人都值得怀疑。” 芮锦希疑惑道:“若是想谋权篡位,私造兵器,私募军队足以。” “为何要费劲的盗了一座空墓?还要刻意的售卖随葬品,还把凤冠留下了。” 若真是皇族人做的,盗墓岂不是多此一举? 盛轩帝等人也想不通,若不是查盗墓案,就不会发现幕后人私造兵器,笼络将士。 一番分析下来,好像盗墓才是重点。 芮锦希小心的问道:“瑜贵妃生前有仇人吗?” 这话墨云策之前也问过,皇帝没有回答,就在他以为会再次失望时,盛轩帝看了宣王一眼,宣王开口了。 “你们姨母与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伯一见钟情,你们皇伯对她相见恨晚,为了留住你们姨母,你们皇伯发誓,后半生会独宠她一人。” 当时还是太子的盛轩帝说到做到,并许诺将以天下为聘,待他登基时,立她为后。 后来,盛轩帝代先皇远征,正值瑜贵妃被人栽赃,污蔑之时。 两难之下,为了保护瑜贵妃,盛轩帝将她送去了皇庙,哪知有人造了假信,骗瑜贵妃回宫,途中遭遇行刺,就此失踪。 盛轩帝凯旋归来,得知消息,寻找多年无果,众人认为瑜贵妃早已身亡。 所有人都认为是皇后做的,可最后的证据指向的是陶嫔。 盛轩帝一怒之下赐死了陶嫔。封瑜贵妃为皇贵妃。而盛轩帝在瑜贵妃失踪后再未踏入后宫。 芮锦希为盛轩帝的专情动容,沉默片刻她突然道:“皇伯,你可曾想过陶嫔是冤枉的,而真正的凶手,你并未抓到。” 盛轩帝盯着芮锦希,只听她又说道:“盗墓的人一定是仇恨瑜贵妃的人,除了那个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有被冤枉了的陶嫔的家人。” 芮锦希的分析,让墨云策和宣王都觉得合理,盛轩帝的脸色特别难看。 第240章 当年的事(二) 夜晚,盛轩帝独自坐在黑暗中,思考着芮锦希的话。 不知过了多久,盛轩帝暗沉的说道。“掌灯。” 崔福立刻带着小内侍进屋点灯。 养心殿顿时亮堂起来,崔福让小内侍们都出去,他走到盛轩帝一旁,安静的等待。 良久,盛轩帝开口,“崔福,朕当年真的冤枉了陶嫔吗?” “皇上,奴才觉得没有,但她不是幕后主使。” 盛轩帝点头,“如今想来,她只是参与了。可惜,陶家一百多口被灭,此事已无从查起。” 崔福叹口气,突然说道:“皇上,陶家当初会不会有人躲过一劫?” “好像还真有可能,若真是这样,那就是陶家的人在报复吗?” “陶家被灭门与皇上无关呀。” “可世人却不这么认为,毕竟此案未破。” 宣王府。 宣王给芮锦希和墨云策讲述了当年陶家的灭门惨案。 墨云策问道:“此案不是皇伯做的吗?” “混账!你怎能怀疑你皇伯,他只是刺死了陶嫔,而陶嫔绝不无辜。” “此案悬而未决多年,世人皆议,是皇伯所为。” 宣王怒道:“那是愚人之见。” 芮锦希见宣王如此生气,赶忙道:“父王莫气,是我们想错了。” 墨云策说道:“陶氏一门被灭,与陶嫔被赐死仅隔两日,不得不让人怀疑。” 芮锦希这时说道:“如果陶嫔没有被冤枉,那她就是参与者,陶氏一门被灭,应该与幕后真凶有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栽赃给皇帝。” “对对对,”宣王顿时如醍醐灌顶,“锦丫头说的对,陶嫔的父亲是当时的户部尚书,陶氏被灭门,所有财物丢失,一度被认为是盗匪所为。” 后来一直未抓到盗匪,才被人怀疑是盛轩帝做的。 芮锦希说道:“这样就能解释通了,陶家一定有躲过那场劫难的后代,他们这是回来找皇帝报仇了。” 墨云策和宣王觉得眼前一亮。 墨云策说道:“这个躲过一劫的人,一定与皇族中的人有来往!” 芮锦希拿起笔来,将他们所知道的信息写到纸上,勾勾画画一番,思路图跃然纸上。 宣王稀奇的看着这一目了然的思维图,妙啊! 墨云策看过后,对着元聪吩咐道:“调阅陶家灭门的案卷,一个一个的查,找出陶家逃过劫难的人。” 墨云策几道指令下去,属下们大过年的就开始忙碌。 大年初二,芮锦希大包小包的从小门直接回了娘家,四个兄弟已等在小门后。 “妹妹。” “姐姐。” 芮锦希笑眯眯的给三个哥哥行了礼,一人递给她一个红包。 小锦祥抬起手,“姐姐,我要大红包。” 墨云策笑道:“要叫姐夫才有哦。” “姐夫新年好,红包拿来。” 墨云策乐呵呵的拿出一个大大的红包递给他。 芮锦希好奇道:“你还真准备了一个大红包!” “必须的!三位舅兄不需要给,这个小的一定要给个大的!” 墨云策将小锦祥抱到腿上,一行人穿过后院,到了前院正堂。 芮相四平八稳的坐在主位。 “爹,新年好!”芮锦希一个头磕下去,双手高高举起,手心朝上。 芮相笑呵呵的拿出大大的红封,放到她手上,“宝贝闺女快起来!” 墨云策也想磕头,被芮锦希阻拦,不想他暴露了已能走路。 墨云策只能抱拳在轮椅上弯腰一拜,“岳丈新年好,小婿给岳丈拜年了。” “嗯,免礼吧!”芮相傲娇的应了一声,对这个抢走宝贝闺女的男人没有好感。 墨云策感受到芮相的不喜,也不在意。 一家人其乐融融,为炉而坐,吃着团圆饭,说起了锦博,锦琛的婚事 “爹啊!娶媳妇没有主母,谁来操持?” “呃……”芮相一时想不出来,片刻后,“要不,请王妃帮忙?” “母妃一定会很乐意帮忙的。” 墨云策毫不犹豫的替王妃答应,遭了芮锦希的一记白眼,这才发现自己说错话了。 芮锦希说道:“爹啊!宣王会有意见的。” 芮相神情一顿,不知如何是好。 “宝贝闺女,你给爹出个主意。” “我说了,爹会采纳吗?” “当然!咱们家一直是以你的话为主

相关推荐: 切切(百合)   林峰林云瑶   删除她gl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一梦三四年   小人物(胖受)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摄春封艳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