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某?大人远离朝堂三年余,早已不涉纷争,今日您若为柳大人开口求情,陛下因此赦免了柳大人,这个人情,究竟是柳大人欠您的,还是您欠陛下的?你我臣子之间,恩恩怨怨的,欠便欠了,可这帝王施舍的人情,又当怎么还呢?” “舒大人的意思,是柳大人怕苏某因他再次卷入朝堂纷争,是以不让苏某把话说下去?”苏晋道。 她顿了顿,忽地将语锋一转,“你怎么就知道,我当时是要为柳昀求情?他私动锦衣卫是真,包庇翟启光亦是真,论罪,处以极刑都不为过,你怎么不猜,我当时正是要请陛下罚得更重呢?” “舒大人,你太急躁了。”苏晋道,“你千方百计地想扳倒柳昀的首辅之位,屯田的案子,江家的案子,姚有材的死,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中作梗,你以为当真无人觉察吗?今日柳昀动用了锦衣卫,陛下竟不愿重惩他,是不是令你失望了?所以你来找到我,表面上说,柳昀是因为我才失去重返都察院的机会,实际上不过是为了提醒,我苏时雨究竟是因为谁才成为罪臣,才被流放。你想让我与你联手?” 舒闻岚听苏晋说着,眼底渐渐浮起一层阴翳,过了会儿,又像是想起什么有意思的事,笑出声来:“韩信与萧何之间尚有一死,关羽与曹孟德亦势不两立,柳大人与苏大人当初分道扬镳,对立成那个样子,原以为怎么着都该是个鱼死网破的结局,到了今日,竟像是谁也不愿谁落难一般。朝堂中,都说沈苏二位大人是至交,依舒某看,柳苏二位大人的关系才是极富意趣,最值得玩味才对。” 他说着,笑了笑:“罢了,听苏大人的意思,想必定不愿与舒某联手了。” 折转身,一步一步,慢悠悠朝衙门外走去,至匾额下,又回过头,“听说苏大人曾以当御史为志?大人当年离开都察院时,心里头是什么滋味?” 苏晋没答。 “可惜了,待明日天一亮,柳大人就不再是御史了,听说他此回来蜀中,为了屯田案,连绯袍都备好了。”舒闻岚摇了摇头,“好端端一身绯袍,废了。” 第250章 二五零章 翌日,苏晋很早就醒了, 她整夜没睡好, 坐在榻沿, 看朝霞为窗棂覆上一泓彤光,恍惚便想起梦里那抹萦绕不去的绯色。 好端端一身绯袍,废了。 苏晋记得,自己上一回穿绯袍,是景元二十四年的冬。 她领着翟迪、言脩与宋珏三名御史弹劾朱稽佑于奉天殿上。 朱色绯袍加身,意示天子赐权, 可无视品级,只求悬明镜于天下。 这一身每一名御史引以为傲的袍服, 苏晋知道,要将它彻底脱下有多难。 她昨夜已询过姚有材的死因了,眼下再仔细回想一遍,提笔伏案,写好一份供状,便要动身出门。 守在院外的武卫问:“苏大人, 您这是要去哪儿?”又道,“今日陛下巡完军,恐要召见,大人留在衙门等候传召是为最好。” 她是罪臣, 朱昱深明日就要摆驾回京, 怎么着也该给她一个处置了。 苏晋道:“我去接待寺, 不走远。” 接待寺这日人来人往, 大约是几位钦差明日要随陛下动身,有太多要务亟待处理,几名蜀地的官员瞧见苏晋,打揖行礼后退去一旁站班子,御史李茕迎上来道:“苏大人,您怎么来了?” 一边往她往寺里引,一边又道:“陛下一早传了行都司的指挥使田大人见驾,沈大人也赶过去了,眼下还没回来。” 田宥护朱南羡出川,朱昱深传召他,自是要问罪,沈奚赶过去是为保田宥,理所应当,但沈苏与柳昀不是一党的人,李茕是柳昀亲信,此事与他无关,本不该由他相告,平白透露个消息给苏晋,大约是盼着她也能帮帮自己这头。 除了想办法让柳朝明重回都察院,如今的苏时雨,还有什么能相帮的? 苏晋将李茕的意思听得明白,不置可否,只道:“我不是来寻青樾的,柳大人在寺里么?” “在、在。”李茕忙道,带着她折去了东院。 接待寺虽嘈杂,得入东院,反倒安静下来,李茕穿过回廊,顿在书房不远处,躬身道:“苏大人,柳大人便在里头了。” 苏晋点了一下头,正要上前叩门,不想李茕又唤了声:“苏大人。” 他眼中有伤惘之色,追上几步,低声道:“昨日陛下撤了大人的御史之职,大人回接待寺后,将绯袍与都察院的案宗整理好交给下官,一整晚没睡,在书房里坐到天亮,下官知道苏大人与柳大人之间尝有恩怨,还望苏大人能看在昔日同朝为官的份上,哪怕劝慰大人一两句也好。” 苏晋听了这话,沉默了一下,没应声,径自上前叩开了书房的门。 午后满室清光,柳朝明正自案前提笔写着什么,看到苏晋,淡淡问一句:“你怎么来了?” 苏晋将门掩上,道:“姚有材的死因时雨已问清了,是翠微镇江家的老爷江旧同做的,他意外得知昔日逃兵役的大公子已惨死狱中,罪魁祸首正是姚有材,是以失手杀之,翠微镇的镇民恨姚有材入骨,为给江旧同做掩护,与他一并逃出衙门。 “但我怀疑,江旧同为何会‘意外’得知自家大公子的死因?十多名镇民,为何能离开府衙而不被人觉察?这背后,应该有人从中作梗,其目的正是为了以此为饵,出动官差兵马,引大人带锦衣卫相阻。” 她说着,取出供状呈于柳朝明案前:“这是时雨写的状书,上附翠微镇民吴伯的画押证词。” 柳朝明笔头微微一顿,却没抬眼,只道:“我已不再是御史了,等回京后,此案会由刑部接手,他们会派钦差来蜀中,到时你可将状书与证据一并交予。” 苏晋听得那句“不再是御史了”,心中微微一拧。 “时雨将状书与证词交给大人,不是请大人审案的,而是请大人转呈给陛下,以陛下之明达,定能看出其中端倪。” 她抿了抿唇,续道:“陛下面上说,可赦大人妄动亲军之罪,其实那是假的,妄动亲军,罪同谋反,当诛九族,陛下是因想保大人的命,想留大人在朝当政,是以才这么说。可大人若能证明您昨日动锦衣卫是被迫为之,可举实证于陛下与文武百官面前,那么陛下或许就会准允大人重返都察院,重担御史一职。” “不必了。”柳朝明听苏晋说完,淡淡道,“你真以为陛下不知是谁作梗,不知这其中因果吗?” “他知道。”苏晋道,“但他还是这么罚了,因他在等这一份证据。” 她看着柳朝明:“还是大人不愿将这证据呈给陛下?那由时雨亲自去呈可好?” 柳朝明眉心微微一蹙,搁下笔:“你究竟想做什么?” “我倒想问问大人想做什么?”苏晋道,“昨日陛下降罪大人,曾问时雨的意思,大人分明知道若时雨为大人求肯,陛下或不会撤去大人都察院的职务,大人不让我说下去,是不想时雨再卷入这朝堂纷争?” 柳朝明道:“你既已离开,朝堂是非与你无干,我如何,亦与你无干。” 他将笔架在笔山,起身收拾纸墨:“再者说,我是动了锦衣卫,翟启光杀卢定则,我未及时处置,是有包庇之过,陛下的处置并无过错。” 苏晋上前两步,拾起镇纸压住白笺一头:“那大人为何要动锦衣卫?” “大人若觉陛下处罚得当,为何要备绯袍?” “大人此刻,又在写什么?” 她只手压住镇纸,分寸不移,抬眸,望入柳朝明的眼:“亦或让时雨来猜,白笺作函,大人是在给老御史写请罪书。” “苏时雨!”柳朝明声色一沉,“本官做事自有权衡,不需要你来多管闲事。” “什么样的权衡值得大人放弃毕生之志?” “大人当年拜入老御史门下,承他遗风,承柳氏家学,立志成为一名御史,至今已近二十年。数载行来不易,怎可说弃就弃?大人明知动锦衣卫是大罪,却还是要动,明知保时雨与做御史不可两全,却囿于诺还是要保。” “我知道,今日时雨说这话或许有些得了便宜又卖乖,但你柳昀不是心狠手辣吗?为何不一路心狠到底,当初将时雨软禁入书房未见你有丝毫心软,今日怎么不愿双手蘸血了?大人别忘了,你我手上,从前的血污还没洗净呢。” 柳朝明听苏晋说着,原本默然的神色忽地一瞬荡尽,唇角一勾,一下失笑出声:“苏时雨,你未免太高看你自己。你以为我不让你在陛下面前多言,就只是为了保你?你可知屯田制实行以来,朝政遇到多少险阻?宽民迁乡,虽是利民利政,可私底下,又伤害了多少商绅富户的利益,引起过多少动荡?安抚过后,又有多少官商勾结,欺民占田?” “所以大人就要私动亲军?”苏晋道,“变革从无一蹴而就,欲速则不达,大人让锦衣卫去各地清查欺民占田的案子原是好事,可未请过圣命,私用亲军,就是焚林而猎,涸泽而渔,大人目光深远,当初派下锦衣卫,难道料不到今日的后果吗?而今大人被革御史职,四十七桩屯田案无人来审,这就是大人想要看到的?” 第251章 二五一章 “可笑, 难道这天下所有的案子都该由本官来审不可?”柳朝明道:“四十七桩屯田案既已立案, 朝堂之中,自该有人接手。你之所言不错, 变革不可一蹴而就, 但连年战事, 国库空虚, 屯田范围一扩再扩, 若不在新政施行之初根除隐患, 日后必定沉疴深重。” “症结出在锦衣卫不是陛下所派, 而是大人派的!”苏晋道。 她看着柳朝明,语气渐沉渐缓:“其实我知道大人为何不向陛下请命就直接动了亲军,因为您是故意的。” “当初大随立朝,锦衣卫虽是亲军,更像特使,非但有审案之权, 更设下诏狱, 凌驾百官之上,相祸累累白骨,一半死在镇抚司。” “三年前, 朱昱深登极,最大的助力除了您与舒毓几名臣子,就是锦衣卫与宦官两个机构。” “古来新帝登基, 必要立威, 朱昱深这个皇位本就来得莫名, 势必要用锦衣卫与宦官做他耳目,铲除朝野异声,正如当年晋安陛下登基后,将金吾卫的地位一提再提,甚至无视军制,暂辖都督府的道理一般,这是帝王的惯性。” “但,您怕这样下去,锦衣卫与宦官在朝野的地位越来越重,事态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您利用屯田制,寻了个契机,让锦衣卫还听令于你的时候,派他们私查屯田案,立功的同时犯下不听天子号令的重罪。” “而锦衣卫这一动,也引舒闻岚露出马脚,他太想让朱昱深重用宦官,自以为抓住了您的把柄,不断在屯田案中作梗,谁知反噬其身。” “您一方面不愿舒闻岚得偿如愿,立宦官为臣,另一方面,亦不愿看到昔锦衣卫凌杀百官之景重现。” “所以,锦衣卫与舒闻岚两败俱伤,这个结果,才是大人最想要的是吗?” 苏晋道:“如今锦衣卫与舒闻岚的把柄已明明白白地摆在文武百官眼前,朱昱深日后就是想用他们,也要碍于此事作罢。大人是不是早在事态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寡妇门前桃花多
狂野总统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缠绵星洲(1v1虐爱)
倒刺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阴影帝国
小怂包重生记(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