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 姜湫抱着画册出来,还有几本唐诗宋词。梅哥儿跟虞澜意道别,带儿子坐马车。 梅哥儿总觉得姜湫在看他。 “怎么了?” 姜湫好奇的问:“阿爹喜欢梅花是不是因为阿爹姓梅啊?” 梅哥儿倒是很乐意跟姜湫说这些,“关注到梅花确实是因为我姓梅,但喜欢是真正喜欢梅花的品行和样子。” “阿爹喜欢梅花,那我也喜欢梅花。”姜湫说道。 晚上姜湫就把家里的腊梅摘下来送给梅哥儿,梅哥儿心疼腊梅。 姜兰礼在吏部忙了一阵,看着花瓶里插着腊梅,他笑了笑:“好啦好啦,我给姜湫说了一顿,他知道错了。” 梅哥儿只是有点郁闷,没生多大的气。 姜兰礼把一幅画送给梅哥儿,“这是我偷闲画的梅花,你看看怎么样了?” 梅哥儿把画接过来,仔细打量,点评道:“一般。” 姜兰礼听了也不见气。两个人都是出生书香门第,天性中带着浪漫。像是梅哥儿一到秋天看见落叶就要掉金豆子,姜兰礼懂他,不会觉得他矫情,反而觉得可爱。 “那你画一幅梅花送给我。”姜兰礼顺着竹竿往上爬。 当初他就是通过梅淮跟梅哥儿搭上的,梅淮对姜兰礼毫无戒备就被偷了家。 梅哥儿清清淡淡的颔首。 日子还长,姜兰礼打算收集很多梅哥儿画的梅花,锁在箱子里自己一个人慢慢欣赏。 “最近在吏部办事还是有些累,年后的官职有变动的不再少数,吏部跟户部都要忙,把官员的俸禄调正确。” 姜兰礼想到这些事头疼。 说来也是缘分,梅尚书从户部尚书变成吏部尚书,姜兰礼在吏部做事,这就是在老丈人手里当差。 姜兰礼在吏部更兢兢业业了。 他和他好友的这几个老丈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厉害着。 姜兰礼爬上床去抱梅哥儿的腰。 梅哥儿看了他一眼,重重的揉他的脑袋。 姜兰礼在家里郁闷,郑山辞对户部的事却不烦,官员的俸禄这事他早就吩咐范侍郎去做了,现在应该办完了。 郑山辞下值跟小平安打了雪仗把晚饭吃完,一家子窝到一起烤火。 炉火上面沏着果茶,晚上不适合喝茶叶,喝点果茶小平安也喜欢。 三个人今天吃饭都吃饱了,现在烤火后昏昏欲睡,虞澜意把脑袋靠着郑山辞,小平安看着虞澜意这么做,他把自己的脑袋也靠在郑山辞身上。 小平安先去睡觉了,他睡觉很快躺在床上就睡了。 虞澜意打了一个哈欠拉着郑山辞过去一起睡。晚上太冷,两个人都是抱得紧紧的睡下。 冬天的寒冷很快就过去了,天气回暖。边疆的将士们今年收到了户部寄过去的棉衣跟棉被,他们过了一个好年,新棉衣的材质很好,天气回暖时他们把棉衣好好的压在箱子底下。 “你说这郑大人真好啊,不愧是我们武将家的儿婿,做事就是细心还知道给他们送棉衣。”一个将士说道。 “以前哪个户部的官想起来我们边疆的人了,巴不得让我们这些人不吃不喝还能守边疆,一文钱都不想出。” 在他们眼里户部的官都抠,郑山辞做了户部尚书还想着他们,这让他们对郑山辞有好感,再加上长阳侯的关系,武将对郑山辞也没什么恶感。 他们呼出的气都变成了白气,在边疆这片不毛之地,没什么人气。他们每日都要起来晨练,而后去城墙上站岗。有蛮夷站在城墙下叫喊,士兵们已经习惯了,反正这个时节他们是不会打起来的,只当他们的话是耳边风。 蛮夷们看见大燕的士兵精神饱满的样子,心里犯怵不敢进攻。 边疆今年还是维持了稳定。 冬去春来,眨眼间就过去了两年。这两年的税收都保持在一千万两以上,从前费劲心思完成的清丈田地在今后的年岁里效果很明显,隐隐有大燕盛世的境况。 大燕有一段中兴之治,当年的税收就达到了一千万以上,但只有一年达到了一千万这就让皇帝跟朝中的官员欣喜。现今大燕已经连续三年达到了一千万两银子的税收,这样的好兆头让官员们也动了心思。 最近就有官员拜访魏首辅谈起俸禄的事。 “魏大人,从大燕立国开始,官员的俸禄就定下来没有上涨过。京城的物价都上涨了十几倍,我们还是拿着原来的俸禄。以前觉得朝廷有困难,大家都是咬牙挺着,现在国库里有银子了,我们这些官员的俸禄也要涨一涨吧,哪怕是涨一点也成。” 这不是第一个人跟魏首辅提出涨俸禄的事了,魏首辅叹气说道:“诸位的心思我都理解,户部这几年是赚了些钱,但每年花销得也多,我虽说是首辅,但户部内部的事还是郑大人更了解,你若想涨俸禄,我觉得你去找郑大人问问他的建议如何比较好。” 官员想了想,明白魏首辅这是把皮球踢到郑山辞身上,他点点头也想听听郑山辞怎么说。 郑山辞在内阁勤勤恳恳,把奏折改完后就被三名官员找上门。郑山辞看出来者不善,他让小吏送了三杯茶过来。 “三位大人坐下说吧。” 郑山辞神色温和坐在一处先抿了一口茶。 看见郑山辞这般起气定神怡,三位官员不由觉得自己矮了一头,本来气焰高涨,现今肚子里的火就跟见了水一样收敛起来,低眉顺眼的坐下来喝茶。 其中一个官员抿了一口茶开门见山把给魏首辅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郑山辞沉吟:“官员的俸禄低,我深有体会。这事我一定会放在心上,但是这笔钱陛下怕是另有他用,几位大人若是相信我,等以后户部多挣钱了,我一定上奏给陛下提高官员的俸禄。” 郑山辞说的是实话,武明帝早就想等国库充盈后对蛮夷动武,现今国库的银子再加上他私库的银子可以给蛮夷打上一阵,这是他的宏愿,自然不希望有人来阻碍。 三位官员一听涉及到武明帝,顿时态度就变得谨慎起来,跟郑山辞寒暄几句就匆匆离开了内阁。 “这事跟陛下有关,我们可不想闹到金銮殿上去,不然有我们好果子吃的。” “算了算了,以后再看吧,如今的日子勉勉强强也还能过下去。” “你们还能过下去,我确实有些困难了。”那六品官员苦笑一声。 挨饿倒不至于,每月还有禄米在,他们家里只有一个丫鬟家里什么都要做,车夫要养着,毕竟做官了还是要讲排面。不过现今把马车卖了,车夫辞去以后走着去皇宫也成。 郑山辞下值一般都是走着出行,下雨跟冬天才会坐马车回去。 节省点,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涨俸禄。他的这个官职在京城没什么油水可捞,又不是什么显赫的部门,京城中的官员众多,一个六品官旁人看不上。 三个人叹息各自散去。 郑山辞是有想过给官员们涨俸禄,俗话说高薪养廉,官员若是自己的生活都不能满足,他们难不保会去贪污受贿。就京城这个地界来说,寸
相关推荐: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在爱里的人
作恶(1V2)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和徐医生闪婚后
删除她gl
切切(百合)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