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说道:“我不亲了,是不是把你吓到了?” “没有,只是郑山辞你想把我的舌头都吞了。”虞澜意摇摇头:“你怎地这么贪婪。” 他贪婪?好吧,他贪婪。 “我贪婪,你善良。” 郑山辞把书放好去吹了蜡烛,爬上床这般说道。 “我当然善良了,我还长得好看,还身份尊贵。”虞澜意嘴角翘起,扬着下巴得意洋洋的。 郑山辞真想瞧见虞澜意现在的模样,只看他羞不羞。 郑山辞想到自己到了新奉县已有快三个月了,冬至马上也来了,今年过年他便在新奉县过了。虞澜意心里念着家人,郑山辞是想让他随着驻守在边境的士兵一起回去。长阳侯是武将,军中定有叔伯会保护好虞澜意。他要是回京城,动辄来返就需要五个月余,只能等任期三年后,看是任何职,再回京城。 两地相隔不好受,郑山辞心想虞澜意是该生活在盛京。 虞澜意找了一个舒服的角度,把头搁在郑山辞的胸膛上,手指攥着郑山辞的长发,仰面躺着呼呼大睡。 真的好像猫儿啊。 郑山辞摸了摸虞澜意的头。 郑山成他们越往新奉县走,天越冷。林哥儿已经把棉衣穿上了,郑山成和郑清音也穿上了。他们没有像郑山辞那样把路程估算好,所以时不时还会在荒野里度过,这个时候郑山成守上半夜,林哥儿、郑清音守下半夜。马夫虽说是镇上忠厚老实的人,郑山成跟林哥儿还是留了一个心眼。 郑清音的胆子小,林哥儿便说两个哥儿一同守下半夜,明早赶路时再到马车里补觉。 他们已经把路上把郑夫郎给他们备好的大饼跟肉脯吃完了,他们到了一处城镇就会去买些大饼跟肉脯备着,以防连续几日都是到了荒郊野外。 郑清音觉得风吹着有些冷,但他还是掀开了一点车帘,露出一只眼睛去看外边的景色,他高兴着眯着眼睛。 “清音,别看外边了,多冷。”林哥儿打了一个寒颤。 郑清音应了一声把车帘扯上了,他们这次出来花了不少银两,林哥儿的心在滴血。这走个亲戚,这般还是费银钱的。 不过林哥儿一想到郑山辞是县令了,心里就觉得这没什么了。 小郑:老婆家给的压力大,变成小郑了。 小虞:桀桀桀。 [40]达到 郑山成啃着馒头,想着在远处的郑山辞面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个笑。 他们还有半个月的路程就可以到达新奉县了,正好是在新年的前半个月,到了新奉县可以和郑山辞一起过一个好年。 郑清音越在路途中越觉得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他看见了许多不同人和不同的风景,郑清音笑了笑。 今天运气不错,他们晚上到达了一个客栈。郑清音单独一个屋子,郑山成跟林哥儿睡一起的。林哥儿洗漱后高兴的哼着水调,面上总是带着笑。 郑山成说道:“你这一路上一点脾气都没发,真是怪见。” 林哥儿躺在枕头上,舒服的扯上被褥:“你懂什么,你到底知不知道县令的分量嘞,我们以后就是县令的亲戚了,还是最近的那种。以前我们在向家做侍从时,只能低头看脚下的鞋子,向家的公子还想强迫于我,当时所有人都没有理会我的求救,只有你冲了过来得罪了向公子。” 就因为郑山成破坏了向公子的好事,所以向公子就指使人冤枉郑山成偷东西,把郑山成的腿给打断了。 郑山成叹气:“谈这些做甚,一切都过去了。” “你说过去了,我还没过去。若不是你拦着我,我非要去向家讨要一个公道。你啊你,我知道你不想给郑山辞惹麻烦,但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怎地了,我们又没有仗势欺人,只是顺势而为。” 郑山成:“你是不是在秋收我去集市卖粮食的时候,又去看戏文了。” 林哥儿嘟囔一句,他拿被褥捂住郑山成的头:“不看白不看。” “睡了睡了。”林哥儿说。 林哥儿长相并不是看一眼就会觉得惊艳的,他的长相清秀,身段极好,越看越耐看,眼睛很大,嘴唇薄薄的,笑起来还有两个小虎牙。 郑山成第一次去向家做小厮在花园里看见林哥儿在裁剪枝桠,他便有些脸热,只有低着头跟着管事的人走了。 想到两个人第一次初见,郑山成抱紧了林哥儿。 郑家食肆还在赚钱,辣酱跟榨油坊也迈入了正轨。天气冷起来了,田地的土壤变成了冻土,郑山辞在县衙处理完公务,就会去抓一把泥土过来。 县衙里的人去交接文书时,还能看见郑山辞在抓泥土,县衙里不时就传出了郑大人偏爱泥土。他测了测冬日的土壤水分,今年冬日雪多,对新奉县来说是一件好事。 他已经把肥料的配方配出来了。在古代可以使用沤制草肥。这类肥料在是收集杂草,将其堆肥放在一个大桶里,压实一点,大概放过三分之二左右,之前郑山辞做实验放的太多了,差点没有从里面渗出来,等发酵后差点没让郑山辞变成落汤鸡。 水,最好要是养鱼的水,要在太阳下晒三到四天,然后再把水加入桶中。水的位置占到桶的五分之四或者五分之二即可。然后就可以把桶压严实,郑山辞让朱典史找了一个厚重的木盖,然后凿出一个小洞作为排气孔。 让几个衙役把木盖压上去。 发酵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温度要在二十七度以上才行,四个星期左右就能成功。这样做出来的化肥是液态肥,需要兑水才能使用。这样的化肥用来浇灌幼苗。 这类化肥制作比较简单,而且成本极低,浇灌幼苗最为合适。但想要更大的肥力还需要大粪。这个天气不适合再制作化肥了,等来年开春郑山辞打算试一试粪丹,这应该算是一种速效肥。 把草肥做好了,郑山辞没有立马拿去使用,搁在县衙的院子里,走过的衙役都看见了那个大缸,他们目不斜视,觉得郑山辞现在做什么,他们都不稀奇了。 这位大人把公务处理得很好,简短精炼,经常使用四个字就把问题概括了。郑山辞真的非常嫌弃汇报问题,还要在前面引据经典,然后说一些高深莫测的话,最后才提出问题跟自己的建议。在郑山辞的规定下,新奉县的官员们都下意识缩减了自己的字数,尽量以精简的文字写公文。 郑山辞走出县衙,大街上已有卖棉衣的人了,郑山辞让人在一处空地制了一块告示栏,这个告示栏可以招租、招伙计,贴在上面的人需要经过县衙的调查,不管是找人的,还是想去做工的,这样双方都权益便有了保障。 若是出现问题,他们也可在县衙里找人处理,在县衙的人员眼皮下定契书,县衙抽取一部分作为费用,全程有纠纷问题可以找县衙解决。 此条例一出,朱典史想的是应当没有多少人会来这里定契书,结果来的人虽说没有很多,但每天都有人来写契书。朱典史想着他们这样又赚了
相关推荐: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Black Hole
外婆的援交
作恶(1V2)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壮汉夫郎太宠我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