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姐弟之恋 > 第126章

第126章

蔺承佑侧身躲过太?子的?拳风,扬眉道:“太?子这是学了新招了?这还没比划上呢,怎知到时候谁放谁一马?” “好狂的?小子,受了伤也不老实?,你也不必激我,今日我绝不跟你动手。” 宫人们抿嘴偷笑,太?子平日最是宽和稳重,可一见了成王世子就免不了打架吵嘴,这也不奇怪,宫里?这一辈的?孩子不算多,兄弟只有四人,圣人和皇后生了阿麒阿麟两位皇子,成王夫妇则生了阿大和阿双两兄弟。 四兄弟里?,就数刚被册封为太?子的?阿麒和成王世子年龄最相近,兄弟俩自小一处长?大,吃穿住行就没分开过,这架从小打到大,哪回见面不过两招那?才叫稀奇呢。 那?边早有宫人禀告皇帝了,昌宜和阿芝欣然从廊道拐角跑出来:“太?子哥哥。” 晚上的?家?宴就设在皇后平日起居的?大明宫,皇后刘冰玉负责菜谱,尚食局负责烹饪,等到盘馔上桌,果?然样样新奇有趣,几道点心均做得柔滑如膏,羹汤也是质白如玉。小辈们欢然雷动,吃得大汗淋漓。 膳毕,皇后自称吃多了要消食,带着阿芝和昌宜到碧波池前喂鱼,太?子则与蔺承佑在迎翠亭下棋,皇帝在旁静坐,一边饮茶一边观棋。 温柔的?夜风伴着花香,轻轻拂动水亭四周的?酪黄绡纱,皇后立在一团皎皎月光下,弯腰把手中的?鱼食递给两个孩子。 忽听迎翠亭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皇后起身看?过去,原来是蔺承佑故意?要悔棋,太?子一本正经将其拿住,却敌不过蔺承佑的?胡说八道,圣人听了几句撑不住,头一个笑了起来,他这一笑,惹得蔺承佑和太?子也丢开棋子大笑。 皇后望着丈夫的?笑容,由?衷觉得高兴,承佑估计是早就看?出皇伯父为政事?烦忧,想法子哄伯父开心呢,这孩子最会妙语解颐,这才进宫多久,都逗圣人笑多少回了。 她?扬声?笑道:“我和圣人巴不得日日举办家?宴才好,可孩子们一日比一日大了,哪能整日承欢膝下。去年静怡嫁了驸马,宫里?本就冷清了不少,你们兄弟四个又轮番去军中历练,阿麒和阿大才回来不久,今年又轮到阿麟了,阿双虽没到随军历练的?年纪,头年却跟他爷娘出去游玩了,我算是想明白了,还数女儿贴心,阿麒,阿大,你们给我看?好妹妹,日后阿芝和昌宜得晚几年再挑驸马才好。” 昌宜仰起粉嫩的?小圆脸:“阿娘,你和阿爷为何?突然要开云隐书院?” 昨晚她?听阿爷和阿娘闲聊才知道,云隐书院明面上是女子书院,实?则暗藏给宗室子弟选妃之意?,若是阿麒哥哥和阿大哥哥从书院里?仕女中相到了合意?的?妻子,就更没空再带她?和阿芝玩了。 皇后把鱼食交给身后的?宫女,牵起女儿和阿芝的?手在蜿蜒的?游廊上漫步:“这事?并非阿娘临时起意?,头年就与你婶娘她?们商量过,云隐书院最初是由?开朝的?穆皇后所创办,旨在培育秀中之杰,书院里?的?教典并非‘女训’‘女诫’之流,而是与男子所学的?一样,以教读经史子集为要义。虽说后世因种种缘故屡屡中断办学,但经年下来也培育了不少闺中丈夫,若能在阿娘手中重开,实?是惠举一桩,而且这一回,所招的?女学生不拘两京高官的?千金,外地官员的?女儿也在其列。” 皇后的?话声?透过纱帘断断续续飘入亭中,蔺承佑先还听得心不在焉,听到“外地官员”时却一顿。 噫,伯父竟是因为这个缘故答应重开书院么。凡是本朝官员,无有不知道云隐书院的?渊源的?,若能借着招揽书院学生将几位节度使的?女儿留在京中念书,再在恰当时机为其挑选几桩高门婚事?,这对几位强蕃来说无疑是一种制衡之术。 太?子也问?:“阿爷打算趁这回百官入京述职拟定此事??” 皇帝神色凝重了几分,挥手屏退亭中的?宫人:“已经令中书省拟旨了,今晚再与几位老臣商议一回。你晌午去进奏院,都见到了哪几位节度使?” 太?子回道:“儿子见到了淮南道的?滕绍和淮西道的?彭思顺。滕绍率军运送了十万石江米进京,正好解了关中四镇的?兵粮之急。彭思顺身子骨已经不大好了,头童齿豁,出入皆离不开肩舆,依儿子看?,恐怕活不过今年了。” “难为他了。”皇帝叹气,“彭思顺自从接管淮西道,不曾辜负过朝廷对他的?期望,这些年他外牧黎庶,内检军戎,把偌大一个淮西道治理得清平有序,不只阿爷,文武百官都对其称服异常,昨日他请旨要将兵权转给长?子彭震,阿爷已经准了。” 蔺承佑抚了抚下巴,似乎颇感意?外。 皇帝朝蔺承佑望去,每回说到朝政,这孩子从不胡乱插言,这便是皇权害人之处,就连骨肉挚亲都受其桎梏,他因早年的?经历深恨亲情受皇权荼毒,尤其不愿孩子们在他面前拘束,于是叹道:“在伯父面前有什?么好忌讳的?,想说什?么尽管说。” 蔺承佑想了想说:“彭思顺极善治兵,淮西道如今雄踞一方,邻蕃皆畏之,若再由?彭家?人接管兵权,只怕会养痈贻患,等到彭家?的?势力一代代渗入中原,朝廷再想收回兵权恐怕就难了,伯父何?不等彭思顺病逝之后,将其长?子彭震调回京中,委以官位,许以厚禄,如此既能抚恤忠臣之后,又能避免彭家?人起异心。” 皇帝目露赞许之色:“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甚难。先说一点,多年来彭思顺从不曾向朝廷讨要过粮饷,你道是为何??淮西道的?十来万官兵,平日吃什?么用什?么? 蔺承佑道:“这个侄儿倒是知道,正所谓‘急则为兵,闲则耕地’,彭思顺麾下的?忠义军且战且耕,颇能自供粮饷。” “正是如此。此外彭思顺为了稳定军心,还有意?令军士同当地豪强和百姓结为姻亲,多年下来,忠义军在淮西道盘根错节,早已是军民一家?。若朝廷擅自将彭家?后人调走,又有哪位将领能顺利接管这样一支军队?如新帅不能镇服当地牙将,哗变是早晚的?事?。” 太?子眉头微蹙:“若将忠义军拔离淮西道呢?” 蔺承佑捏着棋子暗忖,这样也不成,强行拔营的?话,忠义军非但不能继续自耕自足,还平白多出来几十万张要吃饭的?嘴。 皇帝:“迁往他地的?话,大批将士的?妻孥也将随行,朝廷光是填补十几万忠义军的?粮饷已非易事?,这多出来的?将士妻孥更需大批口粮。” “所以伯父才想到重开书院?那?……彭思顺可愿将孙女送入云隐书院念书?” 皇帝欣慰道:“伯父令人征集朝臣意?见时,彭思顺是头几个表态的?,恰好彭震的?妻女正在来长?安的?途中,彭震也极力表示赞成。” 太?子和蔺承佑对视一眼,彭氏父子主动把妻女留在朝廷眼皮子底下,也算是对朝廷表忠心的?一种姿态,日后朝廷给彭家?女儿和高门子弟指婚时,彭家?想必也不会有异议,都做到这份上了,怪不得阿爷这么快同意?彭震接管兵权。 “至于滕绍……”皇帝又道,“正好江南西道的?程守安告病辞官,阿爷打算将江南西道也交给滕绍统领。” 蔺承佑有些吃惊,他早就知道伯父对滕绍信重,但没想到这般信重。淮南道不仅把控着江淮赋税,辖内的?寿州也至关重要,此州北连陈颖水路,南联庐州,正是中原通往江淮的?一条重要“中路”。 况且寿州富庶,年年有大批茶税收入,光此一州,供养滕绍的?镇海军便毫不费力。 如果?再把江南西道划给滕绍辖管,就连江夏交界处也交出去了,此地扼守着汉水运路,可谓重中之重。 皇帝问?蔺承佑:“你且说说,伯父为何?这样安排。” 蔺承佑笑说:“伯父的?安排自是再妥当不过。江夏交界处统归一人辖管,滕绍便能借夏口水运防遏淮西,往后彭家?每有动作之前,首先需顾忌邻旁的?镇海军,两蕃互相牵制,对朝廷利多弊少。只是……侄儿听说江南西道的?武宁军自李长?青死后不服管束,短短三年便几度易帅,程守安突然告病辞官,只因他在任上不能服jsg众,若贸然由?滕将军接管此军,不知又将如何?。” 太?子温声?道:“交给旁人辖管恐生滋扰,交给滕绍却无此虑,阿大你未与滕将军深交过,我却亲眼见过滕绍治军,此人义薄云天,军中上下对其无有不钦服的?。” 蔺承佑颔首,他倒忘了,太?子去岁曾去滕绍的?军中历练,认真说起来,滕绍算太?子的?半个老师。太?子每回提起滕绍,都是心折首肯的?模样。 皇帝:“这只是其一。阿爷让滕绍兼管武宁军,还因为武宁军的?几个老将早年曾在滕绍的?父亲滕元皓麾下从军,这些人见了滕绍,先得恭恭敬敬称其一句‘三郎’,纵算再骁悍难驯,也不敢找滕绍的?麻烦。你们两个该听说过滕元皓其人其事?。” 太?子和蔺承佑正色道:“自然听说过,此公实?乃英雄人物。” 皇帝点点头:“当年胡叛图谋江山,若不是滕元皓率军死守南阳,江淮的?粮运绝难保全。朝廷当时一心夺回两京,对滕元皓的?军队施援不够及时,滕元皓带着两个儿子守城长?达数月,历经大大小小两百多战,斩敌近十万人,终因兵竭城破,父子三人都死在了胡叛手中。” 说到此处皇帝慨叹道:“细说起来,朝廷亏欠滕家?良多。滕元皓和长?子次子殉国后,滕家?的?男丁便仅剩滕绍了,滕绍那?年才三岁,未能上战场,滕元皓临难前夕手疏辞表,诫幼子以忠孝守节。滕绍成年后未曾辜负父兄的?期望,早年率军戍边,近年又驻守江淮,如今江淮民安物阜,滕绍厥功甚伟,江南西道的?帅职一空,再也找不到比滕绍更合适的?人选了。” 蔺承佑暗想,镇海军和武宁军这一汇,滕绍麾下的?军士便有近二十万之众,伯父即便再信任滕绍,也会在朝臣们的?建议下采取些防患之举。云隐书院复开是个好法子,就不知道滕绍肯不肯将女儿送入书院念书。 忽又想起滕玉意?那?双水灵灵的?狡黠双眸,以她?的?性子,怎会愿意?让朝廷摆布她?的?婚事?? 果?听太?子问?:“阿爷,云隐书院复开一事?,滕将军是如何?答复的??” 皇帝道:“几位节度使先后都表态了,只有滕绍未作声?。他女儿自小与镇国公府的?段宁远订亲,但前些日子滕段两家?已经退亲了,我想他之所以踟蹰,是不愿意?将女儿的?婚事?交与皇室来定夺,但朝廷虽说重开云隐书院,却也不愿强行指婚,回头我私底下召见滕绍与他好好聊聊,告诉他这只是权宜之计,等他明白了朝廷的?苦心,也就不会顾虑重重了。” 这时昌宜和阿芝跑进来拖拽蔺承佑:“阿大哥哥快出来,那?鱼一直不肯上钩,你快帮我们瞧瞧。” 蔺承佑不得已放下棋子起了身,刚走到门口,皇后进了水榭:“说起王氏姐妹,当年我与她?们有过一面之缘,姐姐嫁给了名门杜氏之后,妹妹嫁给了滕将军,只是我没想到小王氏走得那?么早。今日才知滕将军膝下只有一个女儿……所以他这些年竟一直未续弦么?” 蔺承佑脚步一顿,昌宜和阿芝愣了愣。 “阿兄,你怎么了?” 蔺承佑牙疼似的?嘶了一声?,指了指自己胳膊上的?伤:“疼。” 昌宜和阿芝一下子慌了手脚:“呀,忘了哥哥的?伤还没好呢。”围着蔺承佑要看?他的?伤口,哪还记得去外头钓鱼的?事?。 就听皇帝道:“小王氏过世后,不少人劝滕绍续弦或是纳一房妾室,可滕绍情愿把女儿交付给妻姐照管也不续弦,恰好他姐夫杜裕知被贬谪至扬州任文官,滕绍的?女儿此后便一直住在扬州了。几年后滕绍终于被调任淮南道任节度使,镇海军的?治所却一直在寿州,因此父女俩虽说同在一地,却也是聚少离多。滕绍常年住在治所,又不肯续弦,自然无从添儿添女了。” 皇后叹息道:“前日我听人说,滕将军不到四十就华发早生,想来与他这些年思念亡妻有关。” 太?子扶着母亲落了座:“对了,儿子今日在进奏院还见到一人,此人名叫李光远,儿子去时,此人正与滕将军寒暄,听到云隐书院重开一事?,滕将军不肯接腔,李光远倒是满面荣光,说他女儿若是也能有幸进书院念书,便能与滕将军的?女儿做同窗了。儿子觉得此人面生,打听才知是浙东都知兵马使。” 皇帝笑道:“你不认识此人也不奇怪,李光远原是滕绍手下的?一名副将,五年前还在镇海军任营田支度和行军司马(注①),浙东豪强作乱时,滕绍拨派麾下一支军队前去平乱,领兵的?就是李光远。李光远用兵神勇,仅一月就平定了浙东之乱,滕绍上奏为其表功,阿爷任命其为苏州刺史。前年江浙水灾,李光远又立奇功,朝廷擢其为浙东都知兵马使,后又令他兼任杭州刺史。当时天下苦旱蝗,独李光远的?江东免于蝗灾,为人精明强干,也不擅自邀功,上任数年,浙东缣帛、船坞日益繁茂,这回他进京述职,朝廷少不了对其嘉奖。” 皇后忽道:“我说这个李光远的?名字为何?这般耳熟,前几日我恍惚听说此人有个能预知灾祸的?女儿,李光远屡次镇灾立功,全赖他女儿事?先提醒阿爷做防范。” 皇帝一

相关推荐: 毒瘤   高门美人   小人物(胖受)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一梦三四年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林峰林云瑶   莫求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