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杀死蔷薇(现言,黑帮,h,1v1) > 第19章

第19章

和孩子的。”塞米尔氏倒是没有叫她不去的意思。 横竖老爷身边就这么一个姨娘了。 “是,多谢太太的好意,我便留下。”苏姨娘没意见,她也不想扛着肚子走。 并且,她想好了,要是生的是个姐儿就带走,要是个哥儿……不如留下。 老爷如今一门心思的都在二爷身上呢,她要是生个儿子,保不齐有什么龌龊。 留下了苏姨娘,一家子就要走了。 叶枫将他们送到了城外,叶明远只吩咐了一句好好温书,便转头走了。 他觉得放心。 这个长子素来会读书。 十三就是童生,十四就中了秀才。如今十七岁,来年春闱,保不齐就是举人老爷了。 就算是不中,再过三年,也是有希望的。 叶枫应着,对阿玛如今的冷淡,心里只是怅然一声长叹。 是他太不懂阿玛的心思,这十几年来,竟不曾发觉,阿玛是如此看重嫡庶的人。 回了府里,叶桂迎他。 叶枣还没走的时候,这兄妹三个其实是很亲近的。 即便叶桂与他们本不是一个娘亲生的。 因府里就三个孩子,都是庶出的,所以也不分你我,很亲近。 “大哥。”叶桂福了福:“大哥,我有话与你说。” 叶枫嗯了一声,将她领着,径自进了自己的院子。 虽然娶亲了,但是也没觉得这事需要避讳妻子。 觉罗氏也不当回事。 书房里,叶桂叹气:“大哥的心情,我是知道的,自打……三妹妹和二弟出生,阿玛一句话也没问过我。” 叶枫嘴动了动,也说不出什么来。 都是一样的。 “我是女子,阿玛不看重。我能依靠的只有大哥您了。”叶桂凄凉一笑。 “放心,大哥不会不管你。”叶枫陡然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更重。 为眼前这个依靠他的妹子,也为那个陷在贝勒府后院里的妹子。 虽然两个人一个是他同母的亲妹子,一个是隔着母亲的妹子,但是其实都一样的。 “大哥也打起精神来。刚娶了嫂子,整日里耷拉着脑袋可不像话,叫嫂子知道,还以为大哥是不乐意。”叶桂笑道。 叶枫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点点头。 晚间,觉罗氏与叶枫道:“苏姨娘还住在原来的地方,我也不好挪动,要是挪动了,她不习惯。饮食上我叫人注意着,不会有什么不合适的,二妹妹婚事已经定了,就安心做些针线也好。我针线不成,不过我奶娘的针线好,也帮衬一二。” 说了许多,最后道:“你只管安心读书就是,来年科举,还盼着你能榜上有名,也叫我娘家那几个姐妹羡慕羡慕。” 叶枫挺不好意思的,起身作揖:“全赖夫人操持了。我……不通庶务,家里的事,你说了就算。我能做什么,你只管说了就是了。” 叶枫之前也是个万事不沾身的小少爷,虽然叶家不算什么大富大贵,可也就这一个儿子,岂有叫他太劳累的? 又是个会读书的,自然是只管读书,或者出门访友的性子了。 如今……却骤然要挑起担子,看着自己貌似能干的妻子,岂有不高兴的? 且觉罗氏样貌也不错。 “快别这样,折杀我了。可惜我不识字,不然也做个红袖添香的风雅人。”觉罗氏挺不好意思的。 汉人子弟都爱风雅,可惜她老子却没教她识字。 “我教你就就是,慢慢学。”叶枫眼睛一亮笑道。 觉罗氏虽然不爱写字,可自己夫君这么说了,也就点了头。 心说,这叶家好歹也是诗书传家的风范,公公也是进士出身的,自家相公以后走的也是这个路子。 自己不识字也着实不像话,还是学学好。 同一时间,叶桂和苏姨娘吃了晚膳,正在屋里说话。 “留着姨娘也好,只是……我又觉得不好。”姨娘该跟着阿玛的,毕竟怀孕了。 “没什么不好,我要是能看着你出嫁就更好了。今儿做的对,你好好依靠你大哥是正经。你大哥性子虽然老实,却会读书,只要会读书,就不愁出头。也不图你以后如何,好好的过日子就是好的。” 旁的人,是指望不上了。 对叶明远,苏姨娘也有些灰心。 她怀孕那会子,太太那还没查出来有孕,自打知道太太有了身孕,她这里就成了没人管的地方了。 一样怀着孩子,太太那边是香饽饽,她这里,却统共私下里进了叶明远一回。 长子的婚事,此女的婚事,竟还是太太提起的。 更是想要卖了宅子,不管长子…… 这样的人,她都怕。 以后还能指望?摸摸肚子,想着这个要是个儿子,以后还能有个出路,横竖自己混吧。 要是个女儿……上头有个嫡出的三姐姐拦着,以后不知有个什么姻缘呢。 哎。 “姨娘!娘!别瞎琢磨了,你怀着孩子呢。我心里都有数。我如今只心疼姐姐,一个人陷在那艰难的地方里挣扎,阿玛只急着去做官,竟是不管不问……”叶桂心里也是凉透了。 苏姨娘长叹一声,母女两个对视一眼,也是无可奈何。 而她们不知,‘陷在那艰难地方’的叶枣,正跟她的小狗花生,玩的不亦乐乎呢。 第163章 朝中事 添了个三阿哥,对于府里的风向来说,变化倒是不太大。 无非就是宋格格屋里多了些好处,吃喝穿戴上更好了些。 不过,后院里也看出来了,宋格格这里是更好了些,对三阿哥的关怀上,也是少不得要尽心的。 可是,尽心多少,这就见仁见智了。 毕竟,就算是有了孩子,能保证下半辈子不艰难,可是跟得宠又有孩子也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叶枣这里是丝毫没有影响,该是如何还是如何。只有更尽心的。 李氏那,也渐渐恢复起来,本身就有位份在,这一点,就不是宋格格能比肩的。 这一日夜里,四爷就去了李氏那。 这也是这么久以来,四爷正经留宿在了李氏屋里。 李氏自然喜不自胜,四爷还来,就说明他还是在意她和孩子们的。 李氏心里比谁都清楚,过去那种最得宠肆意的时光,是没有了。 可即便是没有,也是盼着四爷能来的。 她总是安慰自己,总还有一双儿女,总还是有个侧福晋的位份的。 可心里对正院的恨,是无时无刻不在。 四爷面对李氏的小心翼翼和刻意讨好,心里是有些感慨的。 他当然不喜欢这样的李氏,可还是耐心的安慰了一句:“只要你守着规矩,该有的不会少。” 因这一句,李氏就差点哭出来,只是福身:“臣妾都知道。” 她心里,真真是五味陈杂。 有一丝放松,毕竟这一年,起起伏伏,四爷对她越发淡漠了。 她真怕有那么一日,四爷再不肯来,她怎么办?孩子怎么办? 可酸涩的是,她曾是这后院里的第一人,可四爷如今,却只说该有的不会少。 侧福晋该有什么,都是明着规定的,她又有孩子,奴才们也不敢克扣。 可是,四爷的心和宠爱,这是没有规定的,求不来的。 她守着规矩,能求来四爷的宠爱么? 甚至,有一丝怒意,想问问四爷,那叶氏可守着规矩了么? 她就算是不如以前了,也是知道的,那叶氏如今的吃喝穿戴,哪里是一个侍妾受用的起?就是她这个侧福晋,都有时候比不上的。 四爷宠她宠的早就乱了规矩,可是她一个侧福晋,就要守着规矩么? 这是哪家的道理? 可李氏,到底不是过去的李氏。 她心里虽然委屈,可是也知道,闹起来的不着好。 男人要宠爱谁,女人是不能说话的。 何况……她万分不愿承认的事实就摆在那,纵然是她最得宠的时候……除了这个侧福晋的位份是最好之外,四爷没有像是对叶氏的时候那么有耐心…… 叶氏是侍妾,她无法晋位,可是李氏想,要是叶氏是个格格呢? 这府里第二个侧福晋的位置,只怕姓叶了吧? 可是,再宠爱她,她也就是个侍妾! 想到这,李氏又有一丝快慰了。 这样起伏的心情没有露出来,只是尽心的服侍四爷。 次日一早上朝,朝上气氛不太好。 四川与云南交界处的安宁河附近山里的一处少数名族村寨叛乱。 说是村寨,也有几万人,虽然这样的动乱不算什么大事,可毕竟是少数名族。 满人素来的规矩就是亲近少数民族的,这一回的动乱就是考验他们了。 强压固然快,可是云贵川这里多数都是少数名族,要是压不好,就容易造成更大的动乱。 所以,朝中文武很看重这件事。 大部分大臣建议还是派大臣先去安抚最合适。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是建议直接出兵剿灭扬我大清国威的。 皇子们站在一旁,都没有说话。 康熙爷听过了臣子的讨论之后,问站在一边的太子:“太子,你意下如何?”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觉得,该先安抚,虽然此次叛乱不足为虑,但是云贵川多少数名族,一旦引起不满,可能会有别的人也生事。蒙古战乱平息不久,如今不宜再有战事。倘或安抚能解决,还是不要动干戈的好。” 立马就有大臣附和,太子爷英明等等。 实话实说,太子爷说的都在理。 看起来是盛世,可实则前些年,平三藩,打葛尔丹,打台-湾,国库是耗尽了的。 纵然这几年恢复了些,可康熙爷隔三差五就要南巡,也是银子啊。 如今平乱不算什么,可是一旦引起大乱,就是大事了。 再说了,葛尔丹是死了,可是蒙古素来不平静……谁知道会不会有人趁火打劫? “太子爷年纪轻轻,倒是谨慎。朕都不及你。”康熙爷冷笑一声。 太子爷忙跪下:“儿臣无能。” 太子爷跪下了,那几个主和的也都跪下了。 剩余的人也不好站着,一瞬间,也就都跪下了。 四爷素来是明面上支持太子爷的,自然也是主和一派,一早就跪下来了。 直郡王虽然善战,可是今儿他没说话。 可皇上不会允许他不说话,这会子就点名问他:“直郡王,你说该如何办?”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听皇阿玛的。皇阿玛要安抚,儿臣愿意出面。皇阿玛要收拾他们,儿臣愿意领兵前往。” 直郡王很直接,很简单。 跪着的大臣们里头,如索额图,如明珠这类的老臣,心下就有了计较。 不说素日里谁更得宠的话,如今这回答上,直郡王虽然回答的像是极为没有主见,也没有什么国计民生的筹谋,可是贵在顺耳啊。 他就一个态度,听皇阿玛您的。 这一对比,太子爷的顾虑就很是多余了。 皇上春秋鼎盛,做主的还是皇上。 更何况,皇上如今还站不起来呢…… 做儿子的,是示弱好啊?还是……替他拿主意好啊? 这要是个寻常百姓家,肯定是拿主意啊。 可这是帝王家! 做太子的这个时候,本该示弱。本该是一副时时刻刻离不开皇阿玛提点的样子。 太子爷错了。 纵然是个胸中有丘壑的,也不该如此。 相对来说,看起来没脑子了些的直郡王,何其聪慧?何其叫皇上放心? “你这孩子,也不小了,怎么不知自己琢磨?”康熙爷果然马上就愉悦了,笑着道:“都起来吧。” 第164章 打仗不 众人这才起身。 “朕的意思是,不必忌讳,该打就打!朕这一辈子,打小打过多少丈,岂会在乎一个土司作乱?既然直郡王有心,就由你带兵吧。”康熙爷道。 “是,皇阿玛!不过,儿臣打仗尚可,这打的毕竟也是自己人。那土司一家以及亲信是一定要死的。只下面旁的人也就不至于,这里头不少事,儿臣就不拿手了。不如儿臣带个弟弟去?这战后也不少事呢。”直郡王笑着道。 一副儿子只管打仗,不爱操心别的事的样子。 四爷心里一跳,他有预感,直郡王怕是要提起他。 康熙爷失笑,点点他:“老大呀老大,你从小就是个鲁莽性子!只管打架不管收拾!既然是这样,你想带谁去?” 说着,自己也往下看了看。 年岁大的儿子里头,老三,老四,老五,老七就不说了,老八虽然还小,不过他养在惠妃跟前几年,倒是与老大亲近。 老九算个不学无术……老十……罢了……再往下就都还小。 “儿臣带老四去,皇阿玛您看成么?老四这半年在户部,干的不错,脑子也活络。”直郡王道。 “老四?”康熙爷打量四爷:“你愿意去么?” 四爷忙上前一步:“大哥提点,做弟弟的没有不愿意的。不知皇阿玛意下如何?儿臣虽然愿意为皇阿玛分忧,奈何……办差不久,本事一般。要是耽误了大哥的事,那可如何是好?” “你这孩子。你的本事,皇阿玛还是知道的。既然你大哥提携你,就跟着去,不怕做不好,听你大哥的就是了。”康熙爷很满意四爷的态度。 四爷忙应了,不敢再说话。 这一会,他和大哥已经将太子爷比的太不像样子了。 再说,太子爷心里更不舒服了。 太子爷自打从地上起来,就一直低着头,这会子丝毫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了。 当然,直到早朝结束,康熙爷也没有再问他一句话。 直到四个太监将康熙爷抬走了,众人散了,太子爷只是与众人一拱手,就径自去了。 也没有人这时候去触霉头,便是索额图一众太子爷的人,也没多话,只有索额图看了眼太子爷的背影,长叹一声。 四爷跟着直郡王去了南书房,既然要出征,总有不少事要安排的。 四爷倒不是第一回要出征,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跟着康熙爷上过战场,那会子是打葛尔丹。 不过那时候就是个观摩,并不需要自己做什么的。 如今,他心里琢磨,都听直郡王的就是了。 索额图回府之后不久,就有好几个朝臣来探望。 都是太子爷的人或者是索额图的亲信门徒之类的。 “索相,眼下直郡王要去剿匪,这太子爷……不能没有表示吧?” “是啊,四贝勒都被带去了……” “是啊,如今这形势不太好啊!” “稍安勿躁。”索额图摆摆手:“不碍事,不碍事。直郡王勇猛,素来是战场立功的人物。太子爷学的是治国的策略,本就不一样。” 这是讽刺,直郡王再是混得好,也只是个将军。 而太子爷,终究是要执掌天下的。 众人一番哄笑。 谈论了许久,午膳也留在了索额图府上吃过,这才散了。 离了索额图府上,时任工部右侍郎的秦如海心事重重的回了自己的府上。 他府上,养着一名落地的秀才,功名不怎么样,可脑子好的很。 “青松,你说这天家两位阿哥,未来如何啊?”秦如海叫来了宋先生,劈头盖脸就是这么一句话。 宋先生本名宋明正,字青松。 “东翁今日,何出此言啊?”宋先生坐下,笑问。 秦如海便将今日之事说了一遍。 那宋先生摸着下巴上稀稀拉拉的几根胡子眯着眼:“哎……” “太子爷襁褓之中册立,这些年精细养着,着实倒是个治国的材料。可是这国,能不能落在他手里,却……” 秦如海亲近宋先生,也就是因为他胆子大,没有他不敢说的。 “太子爷此人,打小叫养的是光风霁月,怎么正,怎么养,怎么光明磊落怎么养。可这份光风霁月和光明磊落在皇家……那可是多余的。假的也就罢了,偏他是真的……”宋先生摇摇头。 “君不见,那西楚霸王怎么败的?” “再说那位索相,虽然也说才学出众,可比起其父索尼来,差之千里啊。”宋先生摇头。 “哦?这又是为何?”秦如海好奇,索相的本事才学,朝中不服的人不多啊。 “他与太子爷一样,有个毛病!没经历过挫折。索相生于富贵,打小有股子盛气,这盛气它自然就要凌人。朝中暗地里多少人恨之?” “如今,这索相和太子爷,几乎是一脉相承的路子,教的太子爷一味的贤德能干……贤德能干的太子爷固然好。可贤德能干的太子爷……还不就是太子爷?皇上还在上头呢。” 秦如海眉头紧紧的锁着,点头,很是觉得在理。 “东翁再看大阿哥一脉。惠妃娘娘出身不高,明相更是打寒门爬上来的。这才几年?就笼络了多少臣子?明相是个阴毒的,可面上的罪过谁?”宋先生又道。 “叫青松你一说,我竟觉得我这是坐着一艘沉船啊。”秦如海笑了笑道。 “不敢,宋明正只是一介落第秀才,只有个童生的功名,不过是生的嘴好罢了。东翁也别只是听我的,我的话,也做不得准。”宋先生失笑。 “你呀你,你的话,还极少不准,罢了不说了。叫厨子做几个好菜,温壶酒,你我小酌一二吧。”秦如海笑道。 宋先生也不推辞,便谢过他,安然等着了。 毓庆宫中,太子爷全然不知被人这般不看好。 他心里说烦闷有之,更多的是厌倦。 甚至,很想不要这个太子之位,远走他乡。 可事实上,他无计可施。 躺在榻上,长长的,缓缓的出了一口气,心里却想着那个小院里安静祥和的生活。 虽然简单,但是……真是自在啊。 第165章 扶持 四爷出宫之后,脑子里还是琢磨着直郡王的话。 他将四爷带去南书房,就笑道:“这回出去,你也长长见识,领些战功,往上走走。” 直郡王是记得的,上辈子的老四没做过郡王,直接就是亲王了。 兄弟里也没几个这样的。 这辈子,一切都不一样了,不知又是如何。 但是,想要老四往上走,总是要有战功才好说话的。 四爷回府之后,换了一身衣裳,就往正院去了。 不日就要南下了,总要跟福晋交代一二的。 正院里,云格格正好在,见了四爷自然喜不自胜。 心里想着,投靠了福晋之后,见四爷的机会果然多了很多,只是可惜……虽然如此,四爷对她,却不那么喜欢。 “给爷请安。”福晋笑道。 “奴才给主子爷请安,主子爷吉祥。”云格格也忙道。 “都来吧,云氏,你先回去吧,爷有话与福晋说。”四爷淡淡一挥手。 云氏再有多少不甘心,也只能应了一声是,就告退了。 “爷?”福晋见四爷严肃,便叫了一声,这是有事了。 “准备准备,本月二十,爷要与大哥一起南下,云川交界土司作乱。”四爷道。 “是,这……严重么?”福晋皱眉。 “几万人罢了,不算严重。只是西南与北面气候不同,只怕将士们有些不适应罢了。哦,那边多毒虫,多准备些药材。”四爷道。 “是,臣妾一会就请太医来,多带些药材。爷放心就是。只是这一走,要多久?两个月就是过年了。”福晋担忧道。 四爷沉吟了一会叹气:“今年过年,只怕是回不来的。什么时候回来,我也不知道。过年我回不来,你就带着李氏进宫,孩子们就不必带了,到时候找个理由就是了。” 宫里……四爷心里摇头。 福晋点头:“臣妾省得了。爷出门在外,一切小心,那里诸多不适应,好在有军医随行。” 想了想又道:“后院里,可带谁去么?” 虽然是出去平乱的,但是……这话总是要问一句的。 “不必了。”四爷倒是没有生气:“带谁都不方便,伺候的人前院里太几个奴才就是了,女子多事些,难免拖后腿不必带去。”这说的是丫头们也不带。 “是,好在有苏培盛几个,臣妾也安心。”福晋点头。 满打满算,也就四天了,时间说紧不紧,说宽松也不宽松了。 四爷起身:“爷去李氏屋里看看,你忙着吧。” “是,应该的,恭送爷。”福晋笑道。 李氏,毕竟是个侧福晋。 李氏屋里,四爷来了将要平乱的话说了之后,李氏就笑道:“不如叫常氏跟着?” 四爷拒绝:“不必了,这回出去,谁也不带了。你好好的在府里呆着,规矩些,好好的照看孩子。过年跟福晋进宫去。” “是,我哪里就不规矩了。”李氏笑了笑,心里酸涩,却也不敢说什么。 四爷只是看着她:“李氏,爷的话,你当记在心里。别等爷回来,知道你又行差踏错。” 虽然话没有说尽,可李氏也明白了。 四爷是在警告她…… 倘若在做错事,就不会饶了她的。 “是,臣妾领训,绝不敢错。”李氏只好福身。 “起来吧。”四爷抬手:“爷回前院了。” 四爷说完了话,就起身走了。 李氏送到了外头,看着四爷的背影,眼里全是泪水。 常氏就站在一边,不敢说话。等了好一会,李氏才转身,常氏正要走,就见李氏道:“进来跟我说说话。” 常氏心里一紧,忙应了,跟进去。 常氏常来李氏这边,都是伺候她。 起床,用膳,当初她得了四爷几次宠爱之后,李氏没少难为她。 不过,这几年就少了。 如今,她心里不知李氏什么想法,心里琢磨,李氏就是再难为她,无非也就是过去那样了。 “我推荐了你跟着爷,不过他说谁也不带,等爷回来,我在想法子叫你侍寝。你年纪不大,总能怀上的。”李氏淡淡的。 常氏愣了一下,才道:“奴才多谢侧福晋提携,奴才……感激不尽。” “你也不必感激不尽,我提携你,自然有我的想法。你有了孩子,是要帮衬我的。要是不帮,你的孩子你自己也休想见。”李氏恶狠狠的。 “奴才知道,奴才……是李主子的人。不敢不顺从。”常氏忙道。 李氏点点头:“我如今,是越发的不如过去了,不过侧福晋的位份还在,孩子还在。我也不至于难过。想护着你,还是办得到的。” “主子爷对李主子还是一样啊,您不要多想。”常氏安慰道。 李氏惨笑,没说什么。 不过,想说说话的心思也就淡了:“你去吧,倘若主子爷临走还来一次,我会叫你伺候,你准备着。” 常氏忙谢过,诚惶诚恐的出来了。 不得不说,虽然李氏一直都说抬举她,她心里还是有些疑惑的。 毕竟,李主子并没有到了人老珠黄的岁数啊,并且李主子比她年纪小…… 所以,总是带着不敢置信。 可是看着,又不像是假的…… 要南下,四爷要做的准备不少,前院里也有不少事情安排。 忙到了晚上,点了灯许久,也不叫膳。 苏培盛着急的很,提醒了一句:“爷,时辰不早了。” “哦?该就寝了?”四爷抬头、 “哎哟,爷,您没吃晚膳啊!”苏培盛急道。 “是么?倒也不觉得饿,你去看看,锦玉阁吃了没有?摆在锦玉阁吧。”四爷站起来道。 苏培盛心说,那边肯定吃了的,但是还是去传话了。 直接忽略了那边吃不吃的话,主子爷没吃,锦玉阁吃了也得陪着! 两刻钟之后,四爷换了衣裳到了锦玉阁。 正好摆膳。 “给爷请安。”叶枣迎上来。 四爷嗯了一声扶着她:“你吃过了没?” “还可以吃。”叶枣笑道。 “嗯,那就陪着爷再吃点。”四爷笑了笑。 “嗯。”叶枣点头,是确实还能吃点。 四爷胃口一般,吃的不多,吃过之后,就与叶枣坐着说话。 第166章 出征 “爷要出征的事,我知道了,府里都说呢。爷以前去过云南和四川么?”叶枣问。 四爷摇头:“不曾去过。” “听说那里多毒虫,天气也很潮湿,爷要准备好药材呢。”叶枣道。 四爷点头,心里熨帖。 她一说就在点子上,竟比李氏那里说的小心刀剑顺耳多了。 “是出去打仗,所以不带你去。来年要是南下或者去蒙古,就带你去。”四爷道。 “可不可以不去?”叶枣撅嘴:“不想去呢。” 四爷倒是诧异了,没有女人不愿意跟他出去的。 不说与他近距离接触了,就是出去看看也是好的。 “这是为何?”四爷不明白,就要问。 “听说……侍妾的帐篷很小,没有光,还……不能随意出来。闷坏了呢,不要,还是锦玉阁好。”叶枣拉着四爷的手。 这可是规矩,没有男主子或者同行女主子的准许,她们是不能随意出来的。 四爷真是无语了一瞬间…… 这小狐狸,这会子又跟他说规矩? “你在府里,觉得舒服?”四爷问。 叶枣点头,确实舒服,不能昧着良心说不舒服。 “你在府里,守着几样规矩?”四爷笑话她。 叶枣愣了一下,然后低头。 不得不说,没守着几样:“那……我可以不住小帐篷?可以自由活动?” “你呀你,该你愁的不愁。”四爷见她拉过来。 “爷去了那边要小心身子,不舒服就看太医。别的也没什么了,肯定凯旋的,只是不知爷何时回来,过年肯定见不着了。想您。”叶枣讨好。 四爷摇头:“你怎么知道过年就回不来?既然知道肯定是凯旋的,不是很快就回来了?” 叶枣白了四爷一眼。 这一眼,白的极有些味道,一副你看我是傻子的样子、 四爷就在她身上寻着又一个撩人的点。 原来这丫头,白眼都勾人。那一副慵懒不屑的样子,叫四爷心痒痒。 “说爷会凯旋,是我大清泱泱大国,平一伙子土司不费劲吧?输了还像话么?”叶枣轻轻戳四爷的手:“可是再快,也要时间的啊。就算是现在就起程,大军去了不要时间么?回来不要功夫么?再说了,又不是过去打赢就马上回来。” “哦?那你倒是说说,打赢了不回来,还做什么?”四爷很有兴趣。 叶枣看了四爷一眼,他是……考她? 叶枣眼珠子一转,偏不让四爷如意。 枕边躺着个女诸葛……男人多半是不乐意的。 “我不知道,说不定,打赢了之后,就要清点一下战利品什么的。好东西要搬回来,银子搬回来。漂亮的姑娘搬回来。唔,到时候,后院里说不定就添上一两个妹妹了。说是云川那边的女子,长得极其美丽?也不知到时候,我这锦玉阁,爷还记得门是往那边开呢,还是不记得了呢。” 叶枣慢悠悠的,说的就像是已经看见了那个场面似得。 四爷本是考她,倒是不料她来这一出。 当即就笑出声来。 哈哈的笑那一种。 不得不说,叶枣还是头回见四爷这么笑,整个人都呆住了。 乖乖,朗声大笑的四爷,看起来好迷人的。 四爷笑过之后,就见身边的小狐狸呆呆的看着他,眼里都是……欢喜。 四爷也跟着欢喜了,抱住她:“乖乖的待在府里,闷了就看看书,和你的狗玩耍。” 四爷想着,临走再给她送点碎银子来。 “嗯,会想爷的。”叶枣抱住四爷,乖巧道。 四爷眼神暗了一下,还有几日才走呢,长夜漫漫,不如做点有意思的事。 便将一点也不重的小狐狸抱起来往里头走去。 不多时,就传出羞人的声音来了。 外头伺候的奴才们自觉地走的远些。 四爷留宿了锦玉阁,后院女子们多少都是哀怨的,主子爷要出门,这一走不知几个月呢。 谁不想临走见一见四爷? 可惜,四爷的脚步,不是她们想着就见得着的。 次日,四爷忙了一天,晚上去了耿格格屋里,没有留宿,却用了个晚膳。 转而回了正院。 耿格格虽然没有留下四爷,但是也还是满足了。 她心里清楚,这是因为曾经那个孩子,四爷给她的脸面。毕竟这时候,能与她吃个饭,也是好的。 第三日,四爷留在了李氏屋里。 李氏却抬举了常氏。 四爷看了李氏一眼,没有拒绝。既然她想抬举常氏,四爷也给了她面子。 最后一日,四爷上午去过了兵部就回来了,府里,福晋已经准备好了,明日出发,一切都好了。 当日,四爷早早的去了福晋屋里,将众人都叫来,正院里吃个晚膳,就当是践行了。 众人挨个敬酒,四爷也都喝了。 到了叶枣这里,那杯子里装的是水。 所以也喝了一杯。 四爷又看过了三阿哥,又和大格格二阿哥说过话之后,才叫众人都散了。 明儿一早还要送行呢。 当夜,自然是留宿在了正院里的。 众人走后,四爷和福晋坐着说话。 “都准备好了,万一有不全的,爷叫人传话,臣妾补上。或者缺了少了的,都补上便是了。不知爷走多久,厚衣裳带的多,春日里的也不少。”福晋道。 “你办事,我是放心的。爷走后,府里就拜托福晋了。几个孩子也有劳福晋照看。”四爷道。 “这是臣妾分内事,定不叫爷操心的。”福晋笑道。 “嗯,后院里,和睦为主,爷不希望回来又段官司。福晋辛苦些。李氏那,要是不守规矩,找谁的麻烦,福晋压着就是了。不过她到底是个侧福晋,福晋也给她几分面子。”四爷道。 这话的意思是,李氏要是存心找人晦气,福晋要管。但是,福晋最好不要栽赃或者故意害李氏。 福晋自然听得清楚,应的也明白。 一夜无话。 次日,天还不亮,叶枣就被叫醒了,今儿是四爷出征,怎么也要送的。 穿上衣裳,也顾不得吃早膳了,就早早的去正院里候着。 也没等多久,众人都到齐了之后,不过一刻钟,四爷就出来了。 第167章 对不起啊 苏培盛将衣裳都备好拿来,就在正院里换好了衣裳,四爷吩咐了福晋几句话,又吩咐李氏和宋氏照顾好孩子,便不用众人出去前院,径自走了。 送走了四爷,众人也就散了,叶枣没吃早膳,就冷的很。阿圆扶着一路回了锦玉阁,天还是黑的。 索性一头栽倒:“睡醒了再吃吧。” 四爷这一走,等于是走了个阎王。 府里大鬼小鬼估计都压不住了,先睡饱了再说吧。 这几个月还不知怎么过呢。 不得不说,喜欢不喜欢另说,四爷在府里的时候,她安全的多啊。 阿圆应了一声,照顾她睡好,才出来和阿玲咬耳朵:“旁的都还好说,主子爷这一走,厨子跟走了两个,怕以后的饮食不如以前了。” “不会吧?且看几日就知道了,万一不如了,也只能忍着。主子爷不在,还是隐忍一些好。”阿玲道。 阿圆点头,也没别的法子了。 好在昨儿主子爷叫人又送来不少银子,估摸着也是怕姑娘不方便吧? 只要福晋和侧福晋不故意打压,这几个月还是撑得住的。 有钱好办事么。 福晋回了正院,也卸了钗环想睡一觉,睡之前吩咐:“传话各处,按照原来的样子办差。” 杨嬷嬷应了一声,伺候她躺下了。 实在是太早了,这会子起来没什么事,冬日里早上冷的很,不如多睡一会。 四爷先进宫。 与直郡王一起,在乾清宫里见了康熙爷。 “你们且去吧,有老大在,朕安心的很。朕祝你们早日凯旋。”康熙爷靠着软榻,穿着常服。 不过是剿匪罢了,不算是什么大事,也就没有正经的出征规格了。 太子爷接话:“孤也祝大哥与四弟早日凯旋。” 多的话,也一句都不想说了。 “太子,你就送他们出城去吧。”康熙爷笑了笑。 太子爷拱手,应了一声是。 直郡王忙道不敢,跟着太子爷出门去了。 好在也是平乱,自然是打德胜门出京城,德胜门历来是大军出征要走的门。 他日凯旋归来,就该从安定门进京城了。 直郡王虽然是领五万兵马南下,不过并不是全部从京城带走的。 京城里的,无非就是八旗子弟们,也只有五千人罢了。其余的兵马,都在川陕总督的地方候着呢。 临别,太子爷格外的淡定和从容。 直郡王倒是有些滋味难言。 他觉得,他凭借记忆像是欺人太甚。 “有劳太子爷相送,臣一定凯旋而归,不敢辜负皇阿玛和太子爷的期望。”直郡王拱手,骑在马上。 “大哥素来骁勇善战,孤是安心的。大哥文武双全,是我大清的福气。”太子爷也笑了笑,拱拱手:“大哥保重,四弟保重。” 四爷忙道:“臣弟多谢太子爷。” 太子爷看着他们策马而去的背影,不禁有些羡慕。 他没有肚子出兵去剿匪的经历,也没有像大哥这般,骁勇善战。 以前觉得没有必要,现在……他知道,是没有机会。 太子爷将众人都遣散,绕了几圈之后,策马去了凤影的小院。 天气很好,凤影正在院子里给一棵小树包稻草。 背对着太子爷,姣好的身段,包在棉袍子里,头发就随意的用一根金钗插着,耳朵上像是带了一对耳环,她在动,太子爷看不太清楚。 所有人都被太子爷制止了说话,他慢慢的走过去。 就见凤影将稻草做好的帘子包在树苗上,然后用布条将它绑好。 天气再好,也是冬日,她嫩白的手有些发红了,耳朵也红了。 太子爷就静静的站在她后面,看着她做这些在太子爷看来,几乎是没有必要的事。 她好像……特别的喜欢做这些本可以叫下人做的事。 太子爷不相信,这里的婆子会不尽心伺候,无非是,她喜欢吧…… 可是为什么? 女子喜欢的,不该是精美的首饰,漂亮的衣料,或者雅致些的,喜欢个字画孤本,名琴名棋? 为什么这个女子,偏喜欢这些简单的甚至粗糙的东西? 凤影绑好了树苗上的稻草,拍拍手就站起来了。 “啊……” 一起来,就跌进了太子爷的怀里,吓了一跳,猛地回头,就退在太子爷的胸口。 见是他,这才忙摸着胸口。 一句吓死我了还没说出口,就被太子爷打横抱起来了。 她被冻得脸通红,这会子还带着吓了一跳以及羞涩,越发红了。心里有种见了他很高兴的感觉。 毕竟上回分别,还以为今年都见不着了呢。这才没几天,就又见着了。能不高兴么? 太子爷嘴角愉悦的勾了勾,心里压抑的那些东西都像是远去了一般。 屋里,炭火烧的旺,太子爷将她放下:“怎么自己做那些事?” “唔,这棵树是我亲手种下的,当然亲手护着它长大了。那是一颗桃树,过几年就有桃子吃了。”凤影起来洗手道。 “你会很多东西。”这句话不是问句,而是笃定。 他确定的知道,凤影懂得很多很多的东西。 “是啊,看书嘛,书里都有的。太子爷今儿怎么来了?不是说今儿是……”想起直郡王出征,太子爷也许不高兴,便没有说下去。 “对不起啊,我不该乱说话的。”凤影尴尬一笑。 倒是叫太子爷跟着笑出来了:“没事,这是事实。我送走了他们,便来了你这里。午膳有什么好吃的?早膳没吃好。” 早膳,与皇阿玛一起吃,自然是吃不好的。 “有,先给你点心好不好?我做的,跟吴妈学的。”凤影说着,就叫人去拿了。 太子爷点头,很有兴趣。 吃过了点心,太子爷忽然感慨:“你确实不适合宫里……” “噗,太子爷怎的忽然又这样说?不是早就说定了,我不进宫的?”凤影失笑。 “你是孤的女人……”进宫,她不适合。 不进宫,太子爷常想见她,也着实是难。 这一刻,凤影福至心灵,明白太子爷的意思。 是啊,她可以不在意做个外室,一辈子住在外面。 可是……太子爷也会想见她,他该如何呢? “对不起啊……”凤影愧疚道。 第168章 病了 太子爷好笑:“你总爱说这几个字。” 古人不说对不起的。 他不是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只是觉得有点好笑。 这个女子,有时候,真是叫人觉得心疼呢。 她按着自己的心意活着,却也会觉得对不住他…… “放心,不会难为你的。”太子爷拉她坐下。 凤影将头靠在太子爷怀里:“我知道。所以,我才觉得抱歉。我好像……什么都不能为你做啊。” 她虽然来自现代,可是,对于朝堂政治是丝毫不懂的,她无法帮助他。 却被他庇佑着。 “傻。”太子爷摸着她光滑的脸颊:“好好呆着就好了。” 也叫他心烦意乱的时候,能有个去处,看着她安安静静的做一些小事,很好,很踏实。 凤影抬起头,看着太子爷精致又俊逸的面庞,忽然亲吻上他的嘴唇。 太子爷愣了一下,便回应起来。 没错。 也许她长得不及太子妃和李佳氏好看些,或者风情不及后院中某一个女子那般迷人些。 可是她身上,有她们不能比的东西。 他都说不清,那是什么。 可是就是特别,特别的吸引他,特别的叫他眷恋。 良久之后,两个人都喘息着分开。 凤影将白嫩的手放在他脖子上:“要我吧。我想做你的女人,还想生一个儿子。我们母子就住在这里,或者是别的哪里。” 也许……这个时空里的太子爷可以做皇帝呢? 那时候,她就带着孩子,远走他乡。 她也不想嫁人了,哪里还有人如他这般好呢? 如果……他不幸还是被废了,被幽禁了,她也愿意带着孩子独自生活,永远记得他。 两个有情意的人,此时如何能挡得住彼此的热情? 有她的允许,太子爷一把将她抱起来,便往里间榻上去了。 凤影当然是处子,青楼三年,卖艺不卖身而已。 这一闹,就到了傍晚。 两个人都很饿很累,可是就是舍不得放开彼此。 他们在一起的时间真是太少了。 “起来吧,改日……”太子爷说了一半,就有些说不下去了。 “嗯,起来吧,没关系,我会等你的,多久都等你。”你肯来,你能来,我会等你的。 太子爷亲了亲她,又用力抱了抱她,终究还是放开了。 他不能不管不顾…… 用过了迟来的午膳,太子爷就要回宫去了。 他今儿打着心情不好,打马乱跑的名头,消失了大半日,这会子,不回去是不成的。 凤影一如过去,只是从少女成了女人之后,眉眼之间带了些风情。 她依旧是倚在门口,目送着太子爷策马而去。 这一回,太子爷竟有些不敢回头,原来……他也怕伤感啊。 四爷走后第九日,府里头大格格病了。 李氏自然是急的厉害,一早就叫了太医,守着大格格心疼的厉害。 福晋也不好不管不问,便带着人来了李氏屋里。 李氏请安倒是没有敷衍,但是明显对福晋有敌意和防备。 “大格格如何了?怎么伺候的?”福晋进来就训斥奶娘以及伺候的丫头们。 众人忙跪下。 李氏心里窝火,说话就有些不好听了:“福晋严明,可大格格如今本就病了,实在不该病中还受惊。” 福晋淡淡的,丝毫没有因为李氏一句话就有变化:“我既然是福晋,府里的事就该管。大格格是我的孩子,府里的主子。主子病了,做奴才的就该检讨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怎么?我还管不得了?既然在屋里,惊动了大格格,倒是我这个做嫡额娘的不是了。” “嫡额娘,女儿不敢,额娘她是着急的,嫡额娘不要生气。”大格格这会子忙不迭的爬起来道。 李氏看的心都揪住了。 “这话说的,你病着呢,躺着吧。”福晋摆摆手。 “来,把这几个刁奴拉出去,一人二十板子。下回再不经心就打死了事。”福晋道。 李氏要说话,被大格格拉住了手:“额娘,该打的。” 阿玛不在,万不能叫额娘和嫡额娘起争执了。 大格格似乎是一夜之间就懂事了一般。 福晋满意的看着大格格:“大格格究竟是大了,懂得孝道,懂得规矩了。” 说罢,又看李氏:“你爱子心切,不过也别忘了,这府里所有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我不至于害了她们。” 李氏恨得咬牙,却只能起身:“是,多谢福晋。” 一众奴才就在外面挨打,惨叫声不绝于耳。 送走了福晋,李氏脸色苍白。 回头看,大格格也是脸色刷白,摇摇欲坠。 李氏再顾不得自己,忙抱住她:“乖乖,别怕,有额娘呢,不要怕!” “额娘……额娘,呜呜呜呜……”大格格再是懂事,不过也是个孩子,七岁的孩子罢了。 这会子,甩开了被子就抱住李氏的身子,哭的好不凄凉。 李氏跟着就哭,她也是骄傲的人,何时被福晋这样对待过? 如今,四爷不在,她竟是受了如此委屈,这口气,岂能咽下去? 她死死的抱住孩子:“乖,不哭,你还病着,一会看了太医就好了。等你阿玛回来,就都好了。” 在没有这一刻这么直接的明白,四爷是天! 他护着,他宠着,她们母子们就能过的舒心。 以前,福晋怎么敢? 福晋回了正院,杨嬷嬷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你还有什么不好说的?”福晋心情愉悦的道。 “奴才该死,只是有些不解,主子……何必如此呢。”再是怎么说,李氏还有个儿子呢。那可是府里实际上的长子了。 以后……如果正院没有孩子,不得留一线? 第169章 怎么就敢呢 福晋极其优雅的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上好的碧螺春,一如她一贯喜欢的那样好。 “时间长着呢,一个李氏,就叫嬷嬷你害怕了?她盛宠的时候,你倒也不怕,如今的李氏……算的什么呢?”福晋淡淡的。 纵然有多少人得宠的女人,厌恶也好,忍耐也罢。 总有一个理由,李氏……当初是叫她和她的弘晖等不来四爷的女人。 这一点,如何能忍? 何况……李氏如今太乖巧了些。 杨嬷嬷不敢再说,福晋日复一日更加威严了,自打弘晖阿哥没了,她就越发有了自己的主意了。 不过,杨嬷嬷本也不是个善良之辈,心里更是毫无愧疚。 今日一问,也不过是因为……大格格究竟是个女孩子,养着也不过是一份嫁妆的事。 说不准,还会被送去蒙古呢,何苦与她置气? 李氏这里,叫太医看过了孩子,好在不是太严重。 一屋子奴才受了刑,可还是要伺候。 好在二阿哥还在前院里,也是李氏留心,故意没有接回来。 如今看来,竟是对了,不然二阿哥更小,要是受惊了更麻烦了。 也是这一天下午,叶枣叫阿圆去正院,求见正院的大丫头去了。 她自然不好直接求见福晋。 见了正院里的秀水,就算是很给她面子了。 “秀水姐姐吉祥。”阿圆福身。 “起来吧,怎么了这是?”秀水笑着扶起她。 “劳烦秀水姐姐,我们姑娘身子不适,明儿怕是不能请安了,还求姐姐跟福晋说一声。”阿圆笑道:“姑娘肠胃不适呢。” 秀水点头:“成,你等着,我去回禀一声。” 虽然是正院的奴才,但是叶姑娘得宠,福晋也没有表现不满,她自然不会拦着了。 福晋听闻后:“叶氏叫了府医么?” “回主子的话,叫了的,说是肠胃不适,怕是……不大起得来。”拉肚子这样的话,说了毕竟不好听么。 “既然如此,明日就不必来请安了,叫她自己看着,要是有什么,就来正院回话。”福晋道。 “是,奴才这就告诉阿圆一声。”秀水应着道。 阿圆得了准确消息之后,就在窗户外头,给福晋磕头。 三个头之后,声音略大些道:“多谢福晋,我们姑娘说了,略好些就来给福晋请安,万不敢懈怠的。” 自然没有人回应她。 不过,屋里福晋因这句话,也到底是舒服些。 她没有怀疑叶枣故意托病不来,毕竟四爷在的时候都没有这事,何况四爷不在呢? 估摸着就是真的病了。 阿圆回了锦玉阁,就笑道:“好了,福晋准了。” 叶枣懒洋洋的靠在软榻上:“有劳阿圆了。” 她是有些肠胃不适,不过,府医也不过是建议她喝点汤就好了。 哪里就至于不能去请安了呢? 只是么……今儿福晋去李氏那,罚了那么多人,李氏心里这口气如何平? 保不齐明儿李氏就拿她出气了,多好的出气筒? 跟李氏的小黑账已经不少了,不用在加了。还是躲着点吧。 阿圆不知道叶枣的心思,只当是她身子不舒服真的不想去呢。 夜里,膳房自然送来了适合她肠胃不适吃的东西。 四爷带走了几个厨子,不过她这里的饮食倒是没有质量下降。 顶多是没有之前那么供着了,不过毕竟小顺子还在,不会不管她的。 次日一早,叶枣安心的睡着,阿圆几个也没叫她。 众人皆去正院请安,已经是十一月了,天气越发的冷了下来。 这一早,地上都是寒霜,云氏裹着斗篷往前面的锦玉阁看了几眼,不见动静,便径自往正院去了。 李氏带着常氏,宋氏带着已经出了月子的许氏,更是带着张氏,还有武氏独自一人,都往正院去了。 众人没见着叶枣,武格格就道:“这叶氏越发侍宠生娇了,请安都不及时。也太不把福晋看在眼里了。” 没人理她。 就算李氏想打击叶枣,也不会和宋氏这种人一起。 过了一会,福晋出来之后,众人起身请安,刚坐定武格格就又道:“福晋,您瞧,这都什么时辰了,叶氏还不来,太不把您放在眼里了,您也不能这么宠着她啊。” 福晋眉头一皱:“武氏,上回挨打你还没学乖?叶氏只是一个侍妾,她能如何不把我这个嫡福晋看在眼里?” 这话说的,真是叫人听着都厌烦。 武格格忙跪下:“奴才不敢,奴才只是……” “好了,闭嘴!我看你是一点记性也不长。叶氏病了,昨日就叫人来说过了。”福晋淡淡的。 武格格忙闭嘴,再不敢多说一句了。 众人都不多话,这个请安很快就过去了。 福晋看了李氏一眼,李氏只是低头,该有的规矩都对,就是不肯多一句话。 福晋又坐了一会之后道:“都散了吧,天冷了,路上小心点。” 众人谢过福晋,起身往外走去。 出了正院,云格格就和李氏的奴才夏荷撞在一起。 “云氏!你还知不知道规矩?”李氏才不管是谁的过错呢,逮着机会就喝道。 云氏自然知道这是找茬,却也无可奈何:“奴才知错了。” “既然知错,就跪着吧。”李氏淡淡的。 云氏不敢反驳,心里也知道,这是为昨日的事,故意拿正院的人出气呢。 不过,她跪下去之后,心里却是冷笑,就在正院门口,打福晋的脸?李氏不是过去的李氏了。 只怕是得不偿失吧? 此时此刻,她很庆幸自己站在了正院,否则,今儿这罚跪就不知要多久了。 云氏跪下之后,李氏冷笑:“什么东西,攀了高枝就能高枕无忧了?不过是一条狗。” 说罢,便扶着夏荷的手径自去了。 云氏手紧了紧,却也不着急。 福晋不会不管的。 果然,不过一刻钟之后,福晋就叫云氏起来了,并且传话训斥李氏不懂事,擅自惩罚府中女眷,毫无仁慈之心。 天寒地冻的,叫一个格格跪着,太过分。 李氏气的砸了一屋子的瓷器。 外头,赵富贵戳着夏荷的脑子:“你长了几个脑袋?啊?你怎么就敢做呢?” 他其实是气主子看不清形势,可是也只能骂一声夏荷了。 第170章 李氏的处境 夏荷咬唇,什么都没说。 主子的意思,她能怎么样呢? 屋里,李氏气的伏在榻上直哭:“越发的欺负我不得宠了,为云氏那个贱人也这样折我的面子!我这个侧福晋,竟是给她立威用的!” 丫头们不敢劝,都跪着。 李氏哭了许久才慢慢止住:“不好听的话,不要叫大格格听见。” 孩子身子都没好,没得叫她担心害怕。 众人忙应了是,见她像是没事了,这才敢收拾一地的狼藉。 锦玉阁里,自然是下午就知道了这些事,阿圆笑道:“姑娘猜的准,李主子果然罚了人。” “一样是正院里的人,我一个侍妾,又是得罪了李氏的。有我在,自然先拿我开刀了。我躲着点多好?”有劲儿这一遭,李氏肯定不敢乱来了。 这倒是意外,福晋越发……狠了。 “如今瞧着,过去李主子是得罪正院太深了。”阿玲轻声道。 她琢磨着,要是得罪的不深,也不至于叫正院这样敲打。 这就是直接说李主子是个狠毒的人……这名声传出去,可不好听啊。 “放心吧,福晋也得看着主子爷的脸面,有些话,出不去府的。”叶枣摇头。 坏了李氏的面子不要紧,四爷脸上也不见得好看,她这个福晋脸上也无光。 只是在府里坏了李氏的名声也就罢了。 不过,李氏在府里,本来也没什么好名声。 “咱们也管不了那么多,姑娘您只管养身子就是了。”阿圆笑道。 “嗯,不过,明儿还是去给福晋请安。你们给我化化妆,显得没精神点。要是福晋知道我躲着,可就不好玩了。”叶枣摸摸脸,想着明儿怎么弄。 两个丫头一笑,点头,这也不难。 次日一早,叶枣去给福晋请安,刚坐下,就见外头进来人说李氏叫了太医。 “大格格不好?”福晋问。 “回主子的话,说是李主子不太舒服。”李大全道。 福晋点点头:“既然是这样,你就去看看,什么毛病,问清楚。” 叶枣低头,心里琢磨,李氏这是给气的吧? “你这脸色也不好,怎么?府医不成?叫太医给你看看?”福晋看着叶枣,半真半假的道。 “奴才多谢福晋,不过今儿好多了呢。府医也是好手。奴才就是……肠胃不适,多更衣了几次。”叶枣低头一笑。 福晋嗯了一声,看着她苍白的脸:“有事就叫你的奴才来说一声。” “是,多谢福晋。”叶枣忙起身福身。 “既然身子不适,就回去歇着吧。”福晋摆手。 叶枣忙告退了。 看着叶枣走了,福晋淡淡道:“四爷一走,她就病了,倒像是我怎么了她似得。” 这话,明显就是不满了。 “年纪小些,总是惦记着情情爱爱的……主子倒是不必在意这个。”杨嬷嬷讽刺道。 这意思就是叶枣是因为惦记四爷,这才病了的。 “我正经不计较她,横竖就是个侍妾。能得宠也是好事。”福晋淡笑。 刚才那一丝不满,也叫杨嬷嬷打消了。 她心中自有她的估量。 如今叶氏得宠,不碍事。要是她能一力压住府里所有的格格以及李氏,那才好呢。 横竖,一个侍妾还是好拿捏的。 来年四爷回来,肯定是要受赏的,说不定……爵位也能动一动。 一旦成了郡王爷,后年肯定要选另一个侧福晋了…… 到时候…… 只要叶氏听话,她不介意一直扶着她走。 叶枣回去之后,先洗脸。 一层粉,不洗都难受了。 洗好了,又是个粉嘟嘟的狐狸了。 将花生叫来,一人一狗玩一个小木球,玩的不亦乐乎。 正院里,李大全站着:“李主子那边,说是偶感风寒。不过,奴才瞧着,那是气的。也是李主子心不宽,主子说她几句,那都是应该的。怎么还气着了……” 说着摇摇头,逗得福晋一笑:“你这奴才。既然是偶感风寒,就叫她养着吧。心不宽也不是今儿才开始的。如今不是她能打鸡骂狗的时候了。” 过去的李氏,何等嚣张? 自打没了弘晖之后,她忍了多久? 福晋想起早逝的孩子,心里的悲伤压不住:“你去吧,我去小佛堂。” 李大全看了一眼杨嬷嬷,点点头走了。 杨嬷嬷扶着福晋,进去给弘晖念经。 很久之后才出来。 “主子,您年纪还轻,未必不能自己生,旁人的,总是不如自己生的贴心啊。” “我也知道,可我……主子爷也来,我却也怀不上了。”其实,弘晖还在那会子,她就想再生一个的。 只是一直怀不上。 太医也说她没问题,四爷自然也是没问题的,为什么就是怀不上呢? 缘分不到吧? “也是宋格格不好。想要孩子,也不该与主子您争。”杨嬷嬷叹气。 福晋哼了一声:“争的好,我就看她这一辈子能安生几天!” 有许氏活着,宋格格得了孩子又如何? 她不会叫她舒服的。 杨嬷嬷再不敢提起别的了,见福晋劳神的很,劝着她睡了一会。 福晋睡得很是不踏实,梦里,弘晖一直哭着叫额娘。 她明知是个梦,却也醒不过来,一瞬间,孩子过世的时候种种点滴都想了起来。 黄昏时候,阖府就知道了福晋病了的话。 一天之内,侧福晋和嫡福晋都病了,大格格也病着。 说是叶姑娘也病着,府里就有了些不好的流言。 、这莫不是冲撞了什么吧? 好在福晋心烦,不需要她们侍疾,也算是清闲了。 福晋这是心里的病,想念亡子所以起不来身。 可福晋到底是个坚强的女人,当初孩子过世都没出事,如今更是不会出事了。 几日就好好的起身了。 整个十一月,算是安稳的过去了,无波无澜。 进了腊月里,天气一日比一日冷的厉害。 简直是滴水成冰,叶枣极少出去。就在自己的屋子里活动,银丝碳管够,屋里是一点都不冷的。 也不必节约用炭,反正是足够用了。 膳房虽然跟走了几位伺候四爷的,但是叶枣的饮食也还是极好,倒是叫叶枣胖了点。 第171章 赝品 十二月初,四爷的信回了府里。 叶枣自然没有资格去看的,就是李氏也看不到。 远在千里之外的四爷到了云川交界已经半个月了,战事早已平息。如今就是战后的一些事情。 毕竟涉及民族,土司们的处置不能太随意,打可以,杀就要考虑了。 折子送去京城,也不是一下就送得到。 直郡王和四爷等一众人,基本上就是等着消息罢了。 四爷裹着斗篷坐在帐篷里,竹楼四处漏风,他实在是不习惯。 这里的天不见得比北方冷,但是这一股子刺骨的寒意确实衣裳也挡不住的。 “爷,奴才给您再加个火盆子吧?”苏培盛也受不了,还是紧着伺候四爷。 “不必了,再加也一样。”四爷皱眉,再加一个也不见得多暖和,还呛人。 “主子爷?”这时候,帐篷外面听见了苏万福的声音。 这回出来,带了四个太监,苏培盛,苏万福,李安康和李安和。 “进来吧。”四爷道。 苏万福进来,利索的请安之后道:“主子爷,直郡王爷那边叫人送来了两个姑娘,还有一坛酒和一桌席面。直郡王爷的奴才来了,爷要见么?” 四爷皱眉:“叫进来吧。” 不多时,就见一个小太监进来了,正是直郡王跟前的人。 “奴才给四爷请安,四爷吉祥!”那太监磕头很是利索,里里外外透着一股亲近。 比起苏万福对直郡王的称呼来,这个小太监就显得直郡王和四爷的关系很亲近了。 毕竟,亲近之人,才叫四爷呢。 “起来吧,大哥叫你里是有事?”四爷自动忽略了苏万福说的。 “回四爷的话,大爷叫奴才给您带来一桌席面,一坛子酒,大爷怕您不习惯这边的天气,喝点酒暖一暖。还有两个当地的丫头,伺候您起居。”小太监利索道。 四爷谢了一声,就接受了。 只叫苏万福跟着去给直郡王磕头。 苏培盛送走了他们,便道:“席面就摆上?主子爷午膳正好呢。” 四爷无可无不可的点了个头。 苏培盛就忙去叫人摆上了,酒自然也拿来了。 四爷酒量可以,但是也不是特别好,这一大坛子,无非也就是尝尝。 苏培盛看了看那两个姑娘,倒是长得不错。 其中一个矮一点的,眼睛长得跟叶姑娘还有那么几分相似呢…… 苏培盛就多看了两眼,心说,这一位,说不定有点福气能伺候伺候主子爷。 两个女子不是汉人,也不是满人。而是当地人。少数民族。 自然不懂用何种礼仪伺候四爷用膳,也就站在一边。 四爷没有说什么,径自用完了这一顿膳食。不过酒只喝了一杯,太烈了。 吃完了午膳之后,两个女子终于在苏培盛的指点之下,给四爷奉茶。 四爷抬眼,就看见了个子矮一点的那个女子那一双眼。 也是一双狐狸眼,不过……镶嵌在她脸上,只是略有魅惑罢了。 她皮肤黑,也不及叶枣光滑。 举手投足之间,也只有畏缩与胆怯。 全不像叶枣,就算是一副害怕的样子,偏也有魅惑人心的本事。 四爷忽然想到,叶氏最怕他的时候,一双眼也是流光溢彩,就算是带着害怕,也总是无意识的带着风流的意味的。 真真是个天生的狐狸精。 这一比,四爷就觉得眼前这个女子,白白糟蹋了一双眼睛。 虽然生的狐媚的眼眸,却全然没有意思来灵气与娇美之气。 他又想叶枣,真真是个奇怪的女子。 明明时刻魅惑他,生的勾人样貌,可却偏还有尊贵在里头,叫人怒骂一声狐媚子,也总是觉得她高高在上。 这一想,眼前女子这有几分像叶氏的眼,就更是入不得四爷的眼了。像是糟蹋了这几分相似。果然,样貌固然要紧,可一个人的气质才是最要紧的。 “你二人退下吧,既然直郡王叫你们来,就当个丫头便罢了。”四爷毫无兴趣。 苏培盛不愧是四爷心腹,很快就明白了四爷的意思了。 得,四爷不仅没有因为这女子与叶姑娘几分相似就留下,还不喜欢! 这是不喜欢有人和叶姑娘相似? 不过也是,虽然有那么几分相似,可是这看来看去……啧,确实差的太多了。 赝品就是赝品,还是个粗糙货啊! 两个女子自然明白被送过来

相关推荐: 成瘾[先婚后爱]   我以神明为食   我在末世养男宠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小寡妇的第二春   认输(ABO)   痛之花(H)   带着儿子嫁豪门   我有亿万天赋   珊璐短篇CP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