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他再等一会儿,就会有人来请他回去,不必你我出面。” 她话音未落,就看见一辆悬着青铃的马车从烟雨中行来,而后郑延龄朝着元府微微俯身,顺从地上了马车。 李意清收回视线,看向身边的竹月,轻声道:“走吧。” 竹月见李意清似乎一眼就能认出来那辆马车,尽管心底好奇,却一句话也没有多问。 两人走了一炷香时辰,才走到驿站前。 李意清将手中的被保护的严严实实的信递给竹月,自己撑伞站在驿站外头,等她出来。 竹月将事情办妥后,站在驿站门前的石阶上,看着李意清一身布衣,撑伞站在雨中,呼吸微微停滞,而后走到她的身边,轻声道:“殿下,事情已经办妥。” 李意清微微颔首。她视线落在驿站前的水渠上。蒙蒙细雨落入水中,水面上漾起一圈一圈的涟漪。 “竹月,你知道城郊怎么走吗?” 竹月一愣,似乎没有想到李意清问这样问。 她迟钝地点了点头。 “殿下想去城郊?” “嗯。想去看看。” 古书上说农事三四月,她来江宁已经两个多月,却还没有见过江南农时。 竹月看了一眼天色,此刻天色依旧昏沉,好在没有雷电。 “殿下,城郊走过去路远。不过如果坐船就会快很多。” 她所说的船,并非大江大河上的民船或这官船,而是小小的乌篷船,撑船的渡公歇在河边,一次只收取两三枚铜板。 李意清见她精神奕奕,笑了笑道:“看你的样子,想来坐过不少次。你引路吧。” 竹月应了一声,伸手扶住李意清,带着她穿过水渠小巷子,又往南走了一段路,停在了一个河道边。 河道边种着一排柳树,渡公头顶斗笠,脚边是他的撑杆,坐在柳树下,手里握着一个馒头正在啃。 那馒头是最常见的糙米满头,有时甚至能在里面吃到没被碾碎的麦麸。 见竹月上前,连忙站起身,将还剩的半个馒头放入袖中,询问道:“两位客人可是要渡河?” 竹月很熟练地点了点头,用同样略带江宁口音的话道:“船家,去杏花渡。” 渡公应了一声,引着两人走到乌篷船前。 李意清在竹月的搀扶下顺利上了船。骤然踏入乌篷船,小小的船身在水面上晃荡。 李意清紧紧抓住竹月的手,见晃了一下后,船身又平稳下来,才放下心。 渡公最后一个上船,撑杆站在艄头,笑道:“姑娘看着不像江宁人士。别看这船看着破旧,但是用上七八年,不在话下。” 李意清循着他的声音,视线落在逼仄的船篷中。茅草一层有一层,压在下方的已经腐烂,上面又及时铺上一层新的。 竹月道:“我家姑娘随夫婿回来探亲,不太熟悉水路。船家,你悠着些。” 渡公轻轻划着水,脸颊带笑:“晓得晓得。” 随着渡公的话音落下,李意清身上的眩晕感果然减轻很多。她将还在滴水的油纸伞竖放在一边,目光落在如画的山水之间。 在朦朦细雨之下,一切景色都变得如梦如幻。 渡公一边吟唱着不知名的江南小调,一边慢悠悠荡开水面。朝两岸看去,埂坝上戴着斗笠的农户来往,手里牵着耕牛,背上扛着耙子。 李意清在渡公的调子中,忽然有一种想要落泪的冲动。她有些匆忙地错开视线,而后对竹月道:“雨势看起来小了些。” 竹月也探头瞧了一眼外头的落雨,沉吟道:“殿下有所不知,这梅雨时节最是难猜,前一秒晴空万里,后一秒就可能电闪雷鸣。” 渡公也道:“是啊。今日出门,还以为能难得放晴。” 竹月身为当地人,立刻和渡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李意清听着两人交谈,哪怕有斜风细雨沾到脸上,也只觉得温暖柔和。 “到咯,杏花渡。” 随着渡公长竿一划,乌篷船稳稳当当停在渡口。 竹月先一步上岸,而后撑开一把油纸伞,伸出胳膊供李意清搭。 等李意清安稳落在地上,竹月从袖中取出十枚铜板,笑道:“多谢船家走这一趟。不过还请船家稍留些许时辰,我家姑娘还得回去。” 船家接过铜板,小心翼翼揣入腰边的粗布口袋,而后跃回船上,笑道:“娘子且去,我便在此等候了。” 竹月嘱咐完,才引着李意清向前走。 村前有一个木架子,上面模糊地写着村名:杏花村。 李意清一路上走来,农户大多只戴斗笠,很少有撑伞走的人。沿河边的一户人家门前栽着三棵柳树,一个小孩正趴在窗边,朝这边看。 “姊……姊。” 等李意清和竹月靠得近了,那小孩忽然拍着手叫唤起来。 在灶台前忙活的妇人道:“你阿姊去当差了,好松儿,快下来,别让风吹着你。” 竹月温柔地朝孩童比了一个“嘘”的手势,而后继续领着李意清往村子走。 “方才,那是你弟弟?”李意清忽然问道:“怎么不上前打个招呼?” 竹月眉眼弯弯道:“奴婢今日本就是陪殿下来城郊看看,选择来杏花村已经很徇私了,怎么好意思耽误殿下行事。” 她说的自然,仿佛本就该如此。 李意清忍不住微微一笑,两人翻过了一座不高的小山坡,站在山坡上,田间的景色一览无遗,秧苗在水中摇摇晃晃,躬身的老农头顶斗笠,尽管头没被淋湿,可身上没有一次不滴着水。 更远处,是斜斜的小坡,两头黄牛在河堤边吃草,放牧的小童躲在树荫底下,翘着二郎腿仰天躺着,哼着不知名的曲调。 竹月站在李意清的身边,介绍道:“放牧的那个孩子和我弟弟松儿同岁,不过后来松儿发了一场高烧,等家里人从田里忙活回来,他心智只剩下三岁。” 竹月用一种并不悲伤的语气平静道,语气中甚至带了些期望,“不过现在好了,能在元府当差,攒下的银钱足够一家人的温饱。” 仿佛苦难于她而言,不过如此。 第71章 “荷叶上趴着一只蟾蜍?” 那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生命力, 像山林的风,又像不灭的草。 李意清温柔地看着她微笑的侧颜, 而后听到她轻声开口,唱着牧童哼唱的小调。 “青草绿,江南岸,风轻轻,吹过田。” “小桥流水人家旁,柳丝扬,牧童骑牛过山岗, 炊烟长。” 隔了几亩地的距离,牧童像是听到了竹月的应和, 坐了起来, 目光四处寻找声音传来的地方。 看见执伞两人的时候, 牧童没有走近, 而是拿起脖子上的短笛,轻轻吹了起来。 李意清看得有趣, 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 竹月笑道:“他认出我了,吹笛应和呢。” 在松儿还没有能力放牛之前, 竹月也曾在家中放过四年的牛。 竹月回到杏花村,比在元府拘束而严谨的样子生动太多。她摘下一片树叶,用袖子擦去上面的水,放在嘴边轻轻吹了起来。 田间俯首的老农也纷纷放缓了手上的动作。 一曲结束,竹月将树叶随手丢回灌木丛, 转身对李意清道:“殿下, 走吧。再吹下去, 会误了伯伯们的农时。” 李意清微微颔首,两人离开了农田。 路过河堤边的人家时, 竹月的那一眼极其隐蔽,不过还是被李意清注意到。 “既然不舍,不如进去看一眼?” “既然不舍,就更不能久留了,”竹月摇了摇头,“娘亲是说,分别才是一种常态,人总要习惯失去。” 李意清在心底细品这句话,没有再劝,而是走到杏花渡边。 河边等候的渡公看见两人回来,朝两人招了招手。 这一回,李意清走上乌篷船的动作很稳当。竹月上船后,对渡公道:“原路回去。” 渡公心中有数,点了点头,手上熟练地划着船。 回去的路总是比来时快些。 等李意清回到江宁城外的杨柳林,天色已经渐晚。 角门前,毓心正在教训洛石,看那个架势,也不知道教训了多久。 洛石声音委屈:“殿下和竹月上了小船,我怎么跟得上……” 隔得有些远,李意清没有听见两人交谈的内容,见毓心眉宇蹙在一起,轻声问:“怎么了?” 洛石是偷偷跟上去的,毓心张了张口,不好直说。 “没什么。殿下,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毓心一边说,一边接过油纸伞。 李意清道:“去完驿站,便顺道沿河边走走,细雨如丝,雨中看城,别有一番风味。” 毓心闻言,不再多问,眼角余光看到李意清裙边的泥点,出声道: “殿下裙摆上沾了泥,奴婢这就去烧水,伺候殿下沐浴梳洗吧。” 李意清应了一声,坐在正堂等水开。 等候的期间,李意清闲来无事,忽然问身边站着的茴香,“茴香,你可记得我多久没有执笔了?” 茴香在脑海中认真盘算,而后道:“殿下东月做了一幅呈给圣上的画作,再往前数,还是给柳三姑娘和盛大姑娘作的画。” 茴香说完,有些讶异地看着李意清:“殿下想作画?” 李意清轻轻颔首,吩咐道:“稍后将笔墨备上。” 茴香心底欢喜,连忙雀跃地应了一声。 少顷,婢女前来传话,说热水已经准备好。 等李意清沐浴完毕,茴香已经将笔墨准备妥当,就连要用来上色的石绿、赭黄等都已经磨好。
相关推荐: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归宿(H)
高达之染血百合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御用兵王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将军夫夫闹离婚
宣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