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溶溶春水杨花梦 > 第151章

第151章

赚了点儿,咱们现在全国各地的物资流通越来越频繁,对交通运输的依赖也越来越高,我这三辆大车算是买对了。” 当着孩子的面也不好说赚了多少,但能让曾经抠门到大冬天连煤球都舍不得烧的舒文晏喜上眉梢,还给舒老师孝敬了一条中华烟,今越猜应该是赚了大钱才对。 自家这仨孩子太机灵了,大人说啥都会听,万一哪天说漏嘴传出去就不好了。舒今越也只是在心里这么一猜,倒是舒文明看了看饺子里鲜嫩的虾仁,若有所思。 吃完饺子,把孩子们使出门玩,他才问刘慧芳:“大嫂你们公司现在有几名工人?” “包括赵大勇师兄在内开车师傅六个,每俩人组成一个车队,三辆车轮流开,还有三名搬运工,一名仓库管理员。” 能养十名工人,已经不算小规模了,而她还有更大胆的想法——“我寻思着我以前那公司也要被市交通公司并购了,他们的货车还想处理,不如就再买三辆,现在的货量是真的大,很多时候我车子全都撒出去了,还有人来问啥时候给他们运,钱开的也不低。” 南来北往的货物开始流通了,但运输工具有限,他们搞运输的反倒成了香饽饽,而她们原先所在的运输公司却混到要被并购的程度,今越实在是匪夷所思。 “你们以前那单位,管理上有很大问题,工人工资太低了,驾驶员出去都忙着干私活,哪管什么公家利益。”舒文明哼一声,他想到了自己曾干过很多年的菜站,现在也不行了,大街上自由市场上到处都是卖菜的,比站里的新鲜,比站里的便宜,看中哪棵挑哪棵,谁还会去国营菜店受人白眼呢? 舒立农刚好洗完碗进屋,听见这一句也是想到了以前风光无俩的菜站,“幸好老二和文丽辞职了,不然现在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就说咱们柳叶胡同这些老街坊吧,买菜都去农贸市场了!” 农贸市场是啥呢,是最近两年才出现的,里头一块块的分好,卖肉的卖菜的,除了米面粮还要上粮站,其它都能分门别类的买到。 “我听说李大妈最近又活动起来了!” “咋说咋说?”所有人凑过来,大家已经有段时间没听到李大妈的消息了。 舒立农很少能成为孩子们的焦点,还有点不自在,“嗐,别这么看着我,我也是听你们赵大妈说,她前两天去市场管理处问,想要在咱们对面不远那里租个摊位,说是要去卖豆腐。” 别说,李大妈还真会做豆腐,那是她们家的祖传手艺了,前些年因为没条件,大家也没见过她做,现在忽然一提,上了年纪的都能想起来她们家这一手绝活。 新桥街道办最近正在规划菜市场的事,以前的国营菜市场在柳叶胡同斜对面,槐树胡同隔壁,现在国营的要改成私营的,鼓励个体工商户都进去摆摊做生意,档口开始对外招租了。 “不仅李大妈,听说牛大妈也要去。” “她去卖啥?” “她就一公共汽车售票员,总不可能还有啥绝活吧?” “她没绝活,但她家牛小芳以前不是在国营饭店当服务员嘛,学会了炸江米条和捞油香,听说是要去那里支个摊位现场炸现场卖。” 大家“哦”一声,看来牛大妈这两年也不清高了呀,以前笑话舒文明就数她笑得最大声。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舒文明,他摸着下巴上的胡茬,低声道:“连这俩最难缠的都想去搞个体了,你们说咱们家是不是得多条路啊?” “什么路?” “要不咱们去卖海鲜吧?”他看向刘慧芳,“大嫂有车子,咱们想想法子,活的卖不了就卖冰冻的呗。” “可这东西这么贵,也没多少人舍得买吧。” “爸你就不知道了吧,以后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过,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吃的也越来越讲究,光吃猪肉鸡肉不够,海鲜的需求量将会爆炸式增长。” 舒立农不懂什么爆炸式增长,刘慧芳也没如舒文明预料的一般心动,她婉拒道:“我知道文明也是好心,但我知道自己的能耐,赚点辛苦钱就行了,卖海鲜我可没那门路,也没那么大本钱,还是算了吧。” 舒文明还想再劝,被徐文丽拐了一下,只得作罢。 舒今越看在眼里,心说二哥的头脑真的很灵活,很敢想,也敢干,当初工作说卖就卖,说行动就敢怀揣全部身家一千三百块就跟着徐端下南方,说贷款就贷款,说开制衣厂就开起来,服装店也开得风生水起,做生意那是一点也不含糊。 这样的胆量和行动力,难怪上辈子没有她的助攻,他也能变成大老板! “不过大嫂的顾虑也正常,海鲜这东西不是谁都能盘得动的,先攒点资金,万一哪天真有那人脉了,再干也来得及,对吧?” 今越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有了台阶下,这场家庭会议到此结束,徐端也终于回来了。 他刚进门,舒立农就去下饺子,等他洗漱好换好衣服过来,饺子刚好出锅。其他人都上中院客厅看电视去了,现在大院里不仅他们一家有电视机,但大家还是习惯来舒家看,总觉得大家一起看,讨论剧情的时候更得劲! “怎么样,香吧?”今越期待地问徐端。 徐端吃相很斯文,细嚼慢咽的,但一般人看不出他的速度其实很快,就五六分钟,二十多个饺子就全吃完了。 “挺好吃的,哪里来的虾?” 今越于是又把大嫂的事说了一遍,“你说卖海鲜这事能不能干?” 徐端把碗筷收到厨房,边洗边说:“还是先观察一段时间,看本钱吧,这生意利润是大,但要有自己稳定可信的货源,仓储也是个大问题,要操的心太多了,不如就像她想的那样,多买几辆车,把运输公司规模扩大,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更容易赚到钱。” 他这么说,是基于对刘慧芳的了解,她性格稳妥,做什么都脚踏实地,这是优点也是缺点,有时候会显得不够变通。 小两口聊了几句,也不爱看电视,回到自己屋里,他去把俩人今天的脏衣服洗出来,今越就在屋里找书。 “还是没找到?” “嗯,家里都让我翻遍了。” 徐端把衣服晾好,然后看她眉头紧锁的样子,试着提醒道:“是不是在以前的课本上学过?” “不是。” “那是胡奶奶给你的书里?” “不是。” “卖给张教授那本书?” “不是……诶等等,张……张大娘!” 徐端立马也反应过来,从最下面一层书架里抽出几本书,这是去年张大娘,也就是废品收购站张德胜他妈拿来给今越的书,当时那本《皇汉医学》他印象深刻,剩下三本也都是医书。 今越只来得及全部看完一遍,做了一些笔记,还没来记得看第二遍,所以她只是有点印象,“应该是齐焕新那本行医手札中。” 当时张大娘卖了四本书给今越,其中一本就是石兰省当地名医齐焕新自己写的行医手札,当时今越还感慨齐老中医没有学到齐焕新的精华,为齐家医术失传而遗憾,所以自己学了一遍。 “我记得,齐焕新老中医就写过这么一个方子,名为‘石头保胎法’,目录里我看……对,在这里!” 今越翻到那一页,果然是这么记载的,他清朝末年在石兰一带行医的时候,遇到一些怀到三四个月因为严重妊娠呃逆而导致流产的孕妇,其中一个严重到怀了六次流了六次,直到三十八岁高龄也没能生下一男半女,求到他这儿,他诊脉之后确定是肝气上逆动膈,用石头保胎法,保住这个孩子,直至安全出生。 后面还有一句话:后数十年,余用此法保胎,如有奇兵,屡试屡效。 虽然只是短短十几个字,却告诉后来人,这个方法保胎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特例,而是能广泛运用被推广的,而他这个“屡试屡效”就是可供追溯的临床实验数据。 “我就说,当时脑海里冒出这个方子的时候,我还在想怎么会知道这个方子,我从没用过的,师父也没跟我说过……原来是在这本手札里看过。” 今越对齐焕新的感观挺复杂的,以前只知道他是一方名医,却不知道他到底“名”在哪里,尤其是接触过他儿子齐老中医后,今越心里难免觉得他们家的医术名过其实。可自从看过这本手札后,她彻底被齐焕新大胆的用药思路和如有奇兵的疗效给折服了! 能用石头给习惯性滑胎的患者保胎,而且成功病例不少,生下的孩子也很健康,这说明他不仅胆子大,下手还特别准,既要保证有效果,又要确保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不会滑胎,这个“度”是很多人即使拿到他方子也没法依葫芦画瓢的。 名医就是名医。 而再看他儿子,经典功力明显不足,像是临时抱佛脚学出来的一样,除了不知道的,目前今越已经帮他收拾过两次烂摊子了,胡桂枝和马前夫,都是他没治好,被今越力挽狂澜治好的。 “唉,希望我以后老了,能找到传人,不要像齐焕新一样,一肚子学问他那傻儿子都学不懂,可惜了。” “好,那我们先生一个,他/她要是喜欢中医就跟你学,不喜欢的话,就让他/她找个媳妇儿或者女婿回来,传承你的衣钵。” 舒今越好笑,“以后的孩子,可不会啥都听父母的,我也不指望了,反正他们爱学就学,不学也别勉强。” 男人眼神暗了暗,“先生吧,生出来我来教育。” *** 接下来几天,今越都在等李雪梅,她有很大把握能帮她保住孩子,前提是她要来,婆家人要同意。 可让今越失望的是,一连等了三天,她都没来。 想到王曼丽的遭遇,今越有点不放心,去前台问小田:“当时李雪梅来就诊的时候,留下她的住址和联系方式没有?” 这是今越诊所的习惯,让患者留下一个大概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并不是刺探隐私,而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服务,比如说有的时候万一找错钱发错药的情况,就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人,尽量将损失/危害降到最低。 小田翻了两下,“喏,这里,住在新桥小学教职工宿舍区。” 舒今越记下门牌号,就在辖区范围内,她也不需要人陪,自己拎着医药箱就去了。 新桥小学就是当年大哥舒文晏上班的地方,家属区就在学校背后,通过学校后门上下班,非常方便。 今越按着门牌号找到二楼,敲了两下,门开了,却露出一张有点熟悉又挺讨厌的脸—— 居然是很多年没见过的李素芬! 自从那年举报舒文晏之后,舒家人都很讨厌她,但因为后来一直没出来蹦跶,大家也忙,就忘了这么号人。可现在再见,依然讨厌,更何况这个李老师因为曾经追求舒老师不成,把怨恨发泄到小今越身上,带头怂恿学生孤立、排挤小今越……今越只是长大了,不是忘了。 很显然,李素芬没认出现在的舒今越,“你找谁?” “这里是李雪梅家吗?” “对,她是我儿媳妇,你找她什么事?” 原来如此,李雪梅那个传说中的人嫌狗厌的恶婆婆居然是她,舒今越倒是一点也不意外。 今越都懒得搭理她了,转身就想走,倒是李雪梅的丈夫看见她,喊了一声:“舒医生,等一下!” “舒医生今天来我家是……” 今越讨厌李素芬,但并不讨厌李雪梅,“我来问问,李雪梅现在什么情况,她如果想治疗的话,最好是尽快,时间拖得越久,对她和胎儿都越不利。” “呸!你胡说八道啥呢,我家孙子好端端的,李雪梅的病早就好了,你别诅咒我孙子!”李素芬不干了,直接大声嚷嚷起来。 今越一愣,看向男人:“好了?” 男人也是喜上眉梢,早就没了前两天的焦虑,笑着说:“好了,都好了,是我妈介绍去乡下的一位老中医那儿看好的!” 舒今越有点迟疑,她不是不信世界上有能治好李雪梅病的医生,而是不信李素芬会有这么好的心对她儿媳妇,出于谨慎,她多问一句:“是真治好了吗,有没有去医院检查过?” “检查过啦,跟你把的一样,那位老中医也把出我媳妇儿的双胞胎了,去医院一检查还真是,我媳妇就说懒得来回跑折腾,就吃她的药吧,结果才吃了三次,这呃逆就止住了,现在好端端的在家休息呢。” 他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可惜就是药钱挺贵的,整整一百块呢。” 一百块?!三次药,也就是一天的药居然花掉一个普通工人两个月工资?某田系也没这么黑的。 舒今越看向洋洋得意又肉疼无比的李素芬,严重怀疑——这李家怕是遇到传说中的“骗子郎中”了! 第114章 “齐观音” 以前, 舒今越绝不赞成以药费鉴别医生医术水平的观点,可这么几次接触和听说下来,她觉得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譬如, 那位闻名全省、乃至在石兰省以外的地方都有名气的齐老中医, 据说他的挂号费“才”两块,但药钱却很贵, 随便一副药就要三四十块, 简直堪称贵出天际! 而更夸张的是,他的药不是饮片,而是打成粉末的“不知名”形式, 让你哪怕是专业人士也压根不知道他开的是什么成分。 比如, 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治皮肤病,正常的处方都会一行三列或者四列, 写出具体的中药名和用量, 以及炮制方法, 煎煮方法, “炒白术15克, 炒白芍12克, 甘草10克”这样的形式,至少要写四五十个字……而他, 那么大一张白花花的处方, 就只有六个字:“皮肤病一号方”! 甚至就连这六个字他都写得龙飞凤舞, 让人猜半天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鬼画符! 这样的处方,病人就是自己带出去,别的地方也抓不了药, 因为外人压根不知道他这个一号方二号方里头有哪些药物组成,逼着患者只能在他家指定的药房抓药, 而一副“神秘”药的价格甚至高达一个月工资! 不说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吧,舒今越当时听说的时候就觉得,齐老中医这钱可真好挣,治皮肤病的药物横竖就那几味,不会飞出天去,哪怕全都选用最最好的道地药材,哪怕用上最大的剂量,成本也就只有药价的一个零头而已。 她还为多赚日国人那三瓜俩枣内心愧疚的时候,齐老中医已经名利双收,盆满钵满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所以,现在听说李雪梅居然花一百块买了只够吃一天的中药,哪怕呃逆是“治好”了,今越都怀疑她上当了! 正经医生,有这么暴利的吗? 可能是看她神色有点奇怪,李素芬的儿子解释道:“舒医生,谢谢你上次的看诊,虽然你看得也挺准的,我媳妇儿确实怀的是双胞胎,不过你说要用什么代赭石,听起来还挺麻烦也挺贵的,我们找那位老中医,她就直接抓了一把红色的泥土,让我媳妇儿用沉香冲水一起喝下去,才刚喝了三次,呃逆就止住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李素芬现在终于认出来眼前的女同志就是以前自己欺负过的学生,她倒是更得意了:“看吧,外头还有人说你是神医,当年让你帮我婆婆看病你还推三阻四,我看你是真不会看,怕露馅儿吧?真正的神医随便抓把土都能治病,还一治一个准。” “妈你别胡说,不是随便抓的泥土,人家那是祖传的神土,能辟秽化浊包治百病的,当然舒医生你听听就行,我们没别的意思。” “对对对,那神土可神奇了,我听说是她们家祖上传了三代的,清朝末年就留下来的土,多少医生都没办法的雪梅的病,她一天时间就给治好了!” 舒今越:“……” 嘴角抽搐,她憋笑快憋不住了呀! 不是,那位所谓的神医,什么祖传三代的神奇红色神土,那就是代赭石研细末啊! 这李家母子俩没常识,还不懂化学,其实代赭石就是赤铁矿啊,赤铁矿在工业领域就是用来做染料和颜料的! 而赤铁矿在外头什么价格呢?就这么说吧,一百块钱能买他们整个老李家一辈子都吃不完的量! 舒今越真第一次发现,这什么神医还挺会忽悠人的,她能把白菜价的东西卖出高价,这样的本事当医生简直浪费,该去做生意才对,卖货绝对稳赚啊! 笑归笑,今越走了两步,忽忽然刹住脚步,“你们找的那个神医,给你们用沉香末冲水喝红土,对吗?” “对啊,怎么了?” 舒今越懒得搭理一百块买了一把红土还得意洋洋的李素芬,而是看着她儿子:“那位神医的地址,能不能告诉我一下?” 男人虽然奇怪她为什么会感兴趣,但也没什么好遮掩的,“在城北团结乡北水村,你们去到那儿只要说找老中医,人家就会给你指路了,她名声可大着呢,附近很多人都找她看过病,我妈也是挂不上城里齐老中医的号,听朋友说起城北这个看得也好,才介绍过去的。” 舒今越不管他们是怎么去的,拿到地址后,她开始往家走,一边走一边思索——不知道是巧合还是真的另有机缘,这位骗子郎中用的保胎止呃药,居然好巧不巧就是“石头保胎法”! 而这个方法,以舒今越阅书无数的知识量来看,只有齐焕新一人用过,可算他老人家的独门绝技。 可偏偏这门绝技,他嫡传的儿子齐老中医不会,反倒是这个蜗居小山村的“神医骗子”会! 舒今越觉得,事情有点意思了。 *** 当然,她觉得怎么有意思,柳叶胡同的大爷大妈们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现在的老牛家可有意思了。 磕磕碰碰,牛大刚终于结婚了,对象却不是以前那个要让牛小芳搬出去的姑娘。 “据说是斗法没斗过牛小芳,这不,就分了,现在这个嫂子还是牛小芳给介绍的,是她同事。” “同事”两个字咬得特别重,大家心照不宣的笑起来。 笑归笑,毕竟是看着她长大的大爷大妈们,也不好说什么,只有李大妈那是看牛家最不爽的,她总觉得牛大妈想去菜市场卖东西就是在跟她别苗头,对于敌人她是坚决不会手软的。 “哼,咱们多少双眼睛看见她天黑之后描眉画眼的出去,一整晚不回来,第二天早上十点多扭着腰穿着裙子回到柳叶胡同,当大家都瞎吗?一整晚一整晚的不回家,睡天桥底下啊?” “噗嗤……她李大妈,你可少说几句吧,嘴上积点德。”有人劝道。 “我怎么不积德了,她一小媳妇儿去歌舞厅上班,她不积德,怎么还叫我积德了,张桂花你啥意思,跟她一伙的吗?” “……”得,李大妈这疯狗就是惹不起。 不过,李大妈疯归疯,但也算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现在全市开起五六家歌舞厅,最大一家就在新桥街道上,而这时候的歌舞厅,有素的,当然也有荤的,刚好牛小芳上班那个,就是荤的。 也难怪大家会往那方面想,孙爱兰前夫牛主任吃牢饭吃得稳稳的,没个十年八载的出不来,偏偏他又不愿离婚,牛小芳就一直顶着已婚妇女的名头,过着寡妇还不如的日子,这换谁也舒坦不了。 更别说她打小就不是个安分的,去那种地方来钱快,还能一解寂寞忧愁。 李大妈越想心里越不舒服,她其实偷偷到街道办举报过两次牛小芳,举报她作风不正,搞破鞋,可这时候已经不管这个了,时代变了啊,她没举报成功,还被李玉兰狠狠教育过两次,心里就更不得劲了。 “走着瞧吧,这么骚,早晚要把自己折进去!” 舒今越差点被这个词吓一踉跄,心说这李大妈真是用词大胆,“别具一格”啊。 “快走吧,还发呆呢,我这肚子都快饿扁了。”赵婉秋回头喊今越,率先进了老屋,洗手上炕喝水一气呵成。 “哎呀,累死我了,外头的人只看见咱们开诊所赚钱,却哪里知道这就是一脏活累活,收银的小田说她一个月没休息了,想跟我请两天假带孩子回姥姥家一趟,可我也没办法啊,她一走,诊所就没人收钱了,我这光看病都忙不过来。” 她捶着老腰,气喘吁吁的说,“幸好今越给请了胡师傅来,他抓药快,还能帮我核对一下处方,上次我一忙,把半夏和附片一起用了,还是他审核出来的。” 中药基本功“十八反”里第二句话就是:半蒌贝蔹及攻乌。 “哎呀,这种低级错误要是传出去,能让同行笑掉大牙,多亏胡荣胜经验丰富。” 今越却不觉得是笑话,她安慰道:“妈不用紧张,其实也不是不能用,我也经常一起用的。” “你是你,你就是用雄黄治病也没人说你啥,我要是犯这种低级错误可不行,再说了你会配伍,会调合啊,我可没你那本事。” 赵婉秋叹口气,今越倒是能偶尔休息了,她却是天天上,别说年轻力壮的小田耐不住,她才是最最耐不住的一个,她现在都六十出头了呀! 没休息过一天,就是机器也干不了啊! 舒立农正好端菜上桌,听见这话连忙帮腔道:“谁说不是,你必须休息了,一周最至少要休息一天。” 可万一今越也休息,那诊所就两个医生,岂不是

相关推荐: 迷踪(年下1v1)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作恶(1V2)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危险情人   切切(百合)   莫求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