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黛玉也看向了她,一双眼睛被明亮的霞光染上些许绯色,面庞也似乎更红润了。 她笑道:“便听姨娘的。” 江洛心头一松,上前两步,伸手握住了黛玉的手。 黛玉的手又小又软,轻轻的,似乎没有重量。 江洛不敢太用力,怕握坏了,也不敢不用力,怕把黛玉摔了。 王嬷嬷缓了缓,没再多说,只指路道:“江姨娘,出了院门一直往西走,过了花园,再过一道门,就是学堂了。” 江洛应下,照顾着黛玉的步伐,慢慢转出院门向西。 从正院到学堂大概比从芙蓉院到正院要远二三十米。这点距离对江洛来说也就是一分钟路程,但显然对黛玉不是。 离西门还有五六米,黛玉额上就沁了汗,也有些气喘。 江洛适时停下,抽出手帕蹲身给黛玉擦汗。 王嬷嬷在后面问:“不然还是我抱着姑娘?” 黛玉摇头,等江洛替她擦完,笑说:“嬷嬷,到了学堂还能歇,你再说,可就要迟了。多谢姨娘,咱们走罢。” 门边有四五个婆子守门,见两人过来了才把门打开,等最后一个婆子走过去,又把门紧紧合上。 江洛听了听,没听见上锁声,只听到门闩挂上了。 前面就是学堂。 贾雨村正同林大人说笑往学堂走,转过最后一个弯,忽见一身穿淡绿锦衣,头戴帷帽的女子牵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儿过来,心中先一惊,以为是林大人的夫人亲自带林大姑娘来了。 他再定睛一看,那女子的身形显然只有十六七岁,衣衫也不似夫人所穿,便猜测这女子就是第二个学生。 这学生是什么身份?是林大人亲戚家的女孩儿,还是—— 再看那女子屈膝对林大人问安,轻声称呼的是“老爷”,贾雨村终于能确定,这女子竟是林大人的爱宠。 见林大人面上波澜不惊,对那女子微一点头,便只同女儿说话,贾雨村在旁默默抚须,心内一笑。 林大人少年探花,如今功成名就,还要让爱宠上学读书,果然是风流人物,不同俗流。 倒不知这爱宠是何等人物,能让林大人如此? 贾雨村略想了想,又觉得太过冒犯,连忙止住。 至于林家的姬妾上学合不合适,那是林家的家事,与他不相关。这女子来也只是旁听,不必他多费心,林家不明说,他只当不知便罢。 林如海勉励了女儿两句,没进学堂,请贾雨村便宜教学,他且回前衙。 贾雨村便先请两位学生入内。 林大姑娘还小,林大人的爱宠他可要格外注意避嫌才是。 江洛倒是在帷帽下默默看了贾雨村一会。 这位红楼梦里的反面角色生得真乃样貌堂堂,剑眉星眼,直鼻权腮,容貌气度虽比然林如海逊色少许,但只看外表,的确是一位难得的英武好男子,走在林如海身边时也并无谄媚卑微。[注] 这可是正经两榜进士,才学只有她佩服的份。 她一个妾,就不必多想贾雨村以后会做什么,只管好好上学就行了。 三间正房都是学堂,堂屋是三张桌子,黛玉坐正中,旁边应是两个伴读丫鬟的位置。 江洛先把黛玉送到座位上,才走进西边竹帘内。两个婆子留在外面,只有甘梨跟进来。 竹帘里空间不小,一桌、一椅,临窗是矮榻,榻上是厚实柔软的坐褥和小炕桌,四面还有花瓶、装饰,还有矮几上放了茶壶茶杯。 甘梨放下包袱,给江洛摘帷帽。 江洛眼前突然一清。 说实话,前面蒙着一层纱真不太舒服,但这也没办法。 她自己打开包袱,安放好笔墨纸砚,把论语第一本放在正中,自己磨了半砚磨,隐约看见竹帘外黛玉也是自己磨墨,丫头只帮她挽着袖子。 贾先生进来了。 贾先生没太端“先生”的架子,自然也没有什么拜师礼、敬茶之类。 他简单介绍了自己,便令黛玉背诵几首诗,又对了一个简单的对子,便从孔圣人生平讲起,令黛玉先熟读《学而篇》前五句,再慢慢讲解意思,还以举例来说明圣人深意。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别说黛玉了,就是真的五六岁孩子也能领会。 江洛……也能。 再结合原身的记忆,她认为自己绝对能跟上进度。 她不觉得和五岁孩子比学习有什么。 天才是天才,人是人。 很快,半个时辰过去。 看林姑娘面上已有疲惫之色,贾雨村便令歇息半个时辰,令学生自行复习,上课还要提问。 他自往东厢歇息,把堂屋留给林姑娘和林大人的爱妾。 黛玉对着书,把先生讲的默记一遍,才让奶娘抱下椅子。 她命:“把点心都找出来。” 竹帘里,江洛正思索贾雨村没提朱熹注解。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挚爱
玩笑(H)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岁岁忘忧(完结)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南安太妃传
流萤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我有亿万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