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猛兽博物馆 > 第96章

第96章

雁的权威面前,压根不好使。 送走三徒弟俩人,杨沉鱼也趁机走了。 一家人吃过中饭,眼瞅着外头不可能再下了。 吴远干脆拉上蔺苗苗,穿戴严实,开始扫雪,从院子里扫出去,一直清扫到屋后面的石子路上。 等到扫到石子路上,正碰上老支书背着手,匆匆而来。 一看到吴远就在路口,直接把背在身后的报纸丢给他道:“你又上报纸了,这下成名人咯。” 吴远接过报纸一看,北阴日报。 头版,虽然不是头条,但他和徐县长握手的照片,特别惹眼。 不卑不亢,年少有为。 得给日报社的这位摄影记者点个赞。 吴远任由蔺苗苗夺去报纸,笑道:“爹,今晚咱爷俩再整两盅?” 老支书一脸期待,但又不免疑虑:“你丈母娘她能让么?” 吴远不由失笑,现在知道担心了,昨晚您老人家的胆子哪儿去了? 这时,蔺苗苗指着报纸上的一条国际新闻道:“老舅,波兰改名改国徽是什么意思?那他们以后还属于咱们社会主义阵营么?” 吴远看了老支书一眼,老支书果然难掩担忧之色。 这是一种信号,政治上的。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谁也拦不住。 于是故作淡然道:“不属于。” 好在蔺苗苗没有追问,接受了这么多年的爱国教育,她也只是在脑海中,有一点似是而非的概念。 但眼下她吃喝不愁,生存无忧的,自然也不会去多想这种事情背后的意义。 毕竟影响不到她。 相比之下,老支书随着共和国成长几十年,这点嗅觉是向来不缺的。 等到蔺苗苗在前面走远了,这才跟吴远道:“其实呀,老人家有句话说的没错,黑猫白猫,能逮到老鼠是好猫。这国家也是,甭管它是什么主义,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好的主义。” 听得吴远直竖起大拇指道:“爹,通透!” 第264章 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当晚,兴许是刘慧看出来老支书心情有点沉重,所以就没拦着爷俩再次喝酒。 不过吴远倒是拦着了:“爹,今天咱爷俩就这么多,多也不喝。” 瓶里还剩四两酒的样子。 正适合小酌。 老支书听出来小闺女婿的用意和担心,欣然答应了。 一顿酒喝得浅尝辄止,随后一海碗米饭吃得喷香。 吃完饭,杨落雁趁机问道:“爹,今儿年夜饭,要不在咱家吃吧?” 杨支书却把手一背:“那不行!平日里在你家吃也就罢了,年夜饭在你家办,算怎么回事?” 这事,吴远是无可无不可的。 像往年一样,各家带点菜,去老支书家里做,也挺好。 不然大初一老支书家里,上门拜年的人那么多,一瞧这冷锅冷灶的,脸上挂不住。 送走老支书,吴远照例喂了仨狗。 随后从车库里找出几块包家具的毛毡布,把灶房顶上的水箱盖起来。 今晚是化雪前夜,气温肯定会再创新低,指不定这水箱就会被冻上。 当然毛毡布盖着只是次要的。 最主要的是水箱下面灶房里的土暖气,柴火、煤炭不能断。 客厅里,蔺苗苗把持着遥控器,看得不亦乐乎。 吴远重拾起被丢在沙发一角的北阴日报,看着那篇波兰改名的报道,若有所思。 就在这时,茶几上的电话响起。 打着毛衣的杨落雁顺手接起,随即转交给吴远道:“吕教授的电话。” 电话里吕文清的声音格外兴奋:“吴老弟,老人家要到上海过年,上头已经让我做好准备,亲自向老人家做汇报。” 吴远笑了:“这是好事呀,吕教授。苟富贵,勿相忘!” 吕文清颇有些得意自矜道:“吴老弟,你就别拿我这臭老九开玩笑了。我难得有次展示学术的机会,跟富贵不搭边的。想富贵,还得靠你呀,吴老弟。” 吴远话锋一转:“吕老哥,波兰的事,你怎么看?” 吕文清言简意赅地道:“要是没有欧洲那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这次跟老人家汇报,我也不至于这么兴奋。” 吴远心领神会,笑道:“那就预祝吕老哥马到成功,我在北岗等你的好消息!” 挂了吕文清的电话,吴远心情豁然开朗。 身处在历史进程之中,总是难免沉浸其中,无法抽身。 但吕文清的电话倒是提醒他了。 他应该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 说话间,外头大黄开始带头吼叫。 又来人了。 引得小江和玥玥歪歪扭扭地跑到玻璃门前,直勾勾地往大门口看。 很快,吴远听到一群的人声。 起码三五个人。 于是起身迎出去,走到大门口,终于看清来人道:“师父,五爷,你们怎么来了?” 乔四爷绷着脸不说话,身后跟着提溜着礼物的大师兄何运辉。 乔五爷倒是张口就来:“这不在报纸上看到你了,所以来沾沾你的名气。” 结果被乔刚峰一语道破道:“吴老板,这老俩位,早就想来了。这不是磨不过面子,才挑这黑灯瞎火的时候来。” 吴远连忙掏出烟来,给众人散了一圈,这才打趣道:“师父和五爷是嫌我今年礼送晚了,特地来点醒我来的吧?” 一行人进了屋,屋里温度立马上升了几度。 杨落雁带着蔺苗苗,给众人倒水。 到最后,俩老爷子送来的礼,吴远是打死也不收。 推来搡去的,弄到最后,何运辉和乔刚峰非说,这是他俩送的,跟俩位老爷子无关。 吴远一看,哟呵,这是有备而来呀。 于是就交给媳妇杨落雁处理,跟其他师傅们同等对待。 这处理一视同仁。 所以吴远理直气壮的,但架不住俩位老爷子站住不走,弄得何运辉和乔刚峰也没办法。 农村这种推来搡去的客套礼节,实在太让人头大了。 直到最后吴远道:“师父,五爷,你们非要留这么多礼也行,反正明儿我才给你们送呢,大不了带回去呗。” 一番好说歹说,送走了师父和五爷几人。 回到屋里,吴远身上都冒汗了。 农村这人情来往的,是真累。 家里没个人记着想着,难免会有不周到或者疏漏的地方。 等到吴远洗了个澡,回到沙发上瘫着,大外甥女蔺苗苗又凑过来道:“老舅,我妈那儿怎么办呀?” 吴远反问道:“宝俊怎么说?” 蔺苗苗嘟着嘴道:“宝俊的意思,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哼,他能有什么主意!” 不料吴远点头道:“宝俊这想法不错,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蔺苗苗却强词夺理道:“我宁愿把同样的钱花老舅你身上,也不想花在我妈身上。想她做的那些事,我就觉得亏得慌。” 吴远没好气地道:“跟你妈和解,就是跟你自己和解。你这孩子,咋死活不开窍呢?” 蔺苗苗嘴硬道:“那你跟她和解了么?” “有你三姨在这儿,我至少可以不跟你妈计较那么多。说到底,我也是你舅,是她娘家人。” 兴许是听进去话了,隔天腊月二十六一早,蔺苗苗就带着找过来的赵宝俊上县里去了。 媳妇杨落雁吃完了早饭,也去县里店里和厂里看看。 店里是要营业到大年三十那一天,但厂里却放假在即了。 银色桑塔纳把杨落雁送到县里,又回来。 吴远这才坐车去给老丈人家,师父和乔五爷送礼,以及三姐吴秀华家、水利局刘局长家里。 这一溜跑下来,一天就过去了。 傍晚回来的时候,还把熊文熊武俩孩子带回家了。 这俩孩子暑假没有去舅舅家玩,寒假了总是忍不住念叨,就跟这一年缺了点什么似的。 小文个头蹿了不少,小武反倒有点横向发展了。 这孩子身高才一米六多点,横向发展过于早点了。 结果带着俩孩子回到家,吴远才发现四姐吴芳华家里仨孩子也来了。 文强和文雅来了,吴远不奇怪。 文勇也愿意来,这就让吴远这个老舅有些老怀甚慰。 家里多了五个孩子,小楼里立马热闹起来。 钟文雅甚至还神秘兮兮地道:“老舅,听说三姨家马上就有个妹妹啦……” 第265章 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县机关大院。 陈大姐眼见着爱人刘副局进了家门,随手帮他褪去外套,顺便提起道。 “今天小吴师傅专门来了一趟,带了不少礼过来。” 其实身为水利局副局长,又是最有可能扶正的副局,刘家逢年过节来送礼拜码头的人,向来不少。 陈大姐却唯独把吴远单拎出来提醒丈夫,实在是双方处的还不错。 看起来没那么功利性,让陈大姐感到颇为受用。 但刘副局并不这么看了。 “按说他现在生意做的那么大,又是徐县长面前的红人,不必如此的。” “所以说小吴师傅是重感情的人,跟其他生意人不同。” 然而这话并没有打乱刘副局的思路,一屁股在沙发上坐下来道:“这样,你明儿一早给熊刚俩口子打个电话,中午一起在县招待所吃个便饭。” 陈大姐心里一动:“按你的意思,小吴师傅这都是为了他那三姐夫?” “不然呢?” 陈大姐想了一下,依旧不以为意地道:“就算是为了他三姐夫也没啥,熊刚两口子也不错,这么多年了……” 话未说完,刘副局便打断道:“我能心里没数么?等他再干个一年半载的,不出什么大纰漏的话,我就找个机会,看能不能把他调到局里来。” 与此同时,梨园村。 吴远听了钟文雅的问题,忍俊不禁地点了点头。 就听钟文雅从鼻翼间发出一道轻微地哼声,连带着双臂都环抱起来。 一幅可爱的小大人样子。 吴远把钟文雅抱着坐在腿上道:“她又怎么惹着你了嘛?” 文雅则趁机抱住他脖子,语出濡濡地道:“她一来,人家就不是最小的孩子,舅舅也该不疼我了。” 吴远摸摸文雅的脑袋道:“谁说她比你小的?” 其实印象里,吴远也分不清这俩孩子谁大谁小,只隐约记得相差不大。 结果钟文雅立刻叉起小蛮腰道:“她不可能比我大!” “好好好,你比她大。就算你比她大,也是舅舅最疼爱的小外甥女。” “这还差不多。”钟文雅咕哝着,从吴远腿上跳下来,开开心心去玩了。 这人小鬼大的劲儿。 还是熊文抱在怀里乖一些,吃着杨落雁从上海带回来的巧克力,抹的到处都是,依旧乐此不彼。 晚饭过后,刘慧见家里孩子多,把小江和玥玥交给杨落雁,自己就回去了。 其实她不回,也住的下。 只是孩子们多少有点拘束。 结果刘慧一走,家里就闹翻了天。 除了钟文勇规规矩矩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其他几个孩子,楼上楼下地跑,乐此不彼。 直到吴远哼了一声,指着钟文强道:“你过来。” 钟文强一手护裆,一手护着屁股,斜斜地靠过来。 一看就是在学校没少调皮捣蛋,在家也没少挨揍,都形成条件反射了。 “老舅~”钟文强以为自己又免不了挨踹了,连忙抛出成绩自保道:“这回期终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五。” 吴远嗯了一声,“去搬个凳子过来老老实实坐着。” 钟文强立马get到这句话里的关键词了——老老实实。 当即规规矩矩地搬了个爬凳过来,就见电视里放到了盼盼家具的广告。 制住了钟文强,这帮孩子也就没了疯劲。 一个两个都搬了个爬凳坐在电视机前,一字排开。 杨落雁拿着些瓜子点心过来给孩子们打牙祭,结果顺手一摸道:“瞧瞧一个个的,身上都是汗!今晚都得洗澡!” 在一众孩子的眼里,舅妈等闲不下命令。 可一旦下了命令,谁赞成,谁反对? 没有人敢反对。 于是钟文雅最先被杨落雁提溜到洗澡间去,起初还咿咿呀呀地害怕洗澡。 因为在家里洗澡,根本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 可没过一会儿,洗澡间里就传来钟文雅愉快的儿歌声了。 到了后来,身子都擦干净了,钟文雅还恋恋不舍地问:“舅妈,我能不能多洗一会儿?” “等下回。今天你再多洗一会,你几个哥哥该没有热水洗了。” “好吧,舅妈,拉钩。” 钟文雅香喷喷地出来了。 瞅着自己小哥靠过来,连忙绕着圈子地往沙发边上跑,边跑还边嫌弃道:“你臭死了,别过来呀!” 轮到四个男孩子了。 吴远带着钟文勇进了洗澡间,告诉他怎么开是热水,怎么开是凉水。 这孩子聪明,根本不要人操心。 等到钟文强时,就没那么省心了。 热水凉水都会开,但就是开不到恰到好处的份上。 一会儿烫的鬼叫连天,一会儿凉的咬牙切齿。 最后吴远提了桶兑好的热水给他,生怕把孩子洗感冒了。 大过年的,感冒发热可不好受。 等到几个孩子都洗完,回到电视机前。 钟文强突然大发宏愿道:“老舅,等我长大了,也要跟你一样学木匠,挣大钱。” 这话吓了吴远一跳。 学木匠,不是白瞎这孩子的脑袋瓜子了么? 但他没有直接反对,而是问起文勇道:“你长大想做什么?” 钟文勇还是理想不变地道:“老舅,我要做全国最顶尖的外科医生。” 吴远赞叹道:“听听,这才是理想。” 随即对文强道:“老舅学木匠,那也是当初上头不让咱上学了,没办法才学的木匠。你现在机会这么好,不好好学习,学什么木匠?” 钟文强哪是那么听话的主。 闻言一脸不乐意地道:“老舅你不教我,我找我二叔学去。” 糟糕,这孩子要被自己这个榜样带歪了。 不过来日方长,倒也不着急这一时半刻地,非得马上纠正过来。 转眼,时间到了九点。 蔺苗苗带着钟文雅回屋睡了,剩下四个男孩,楼上一间空房里睡两个,另一间起居室的沙发床打开,又能睡俩。 齐活了。 一通安顿下来,吴远回到楼下,媳妇杨落雁已经把俩孩子哄睡了。 “文强那孩子脑子好使的,真要是跟你学了木匠,你没准要被四姐埋怨死。” “我知道。”吴远钻进被窝道:“等过两年,再大一些,挑个寒暑假,我带他体验生活去。” “体验生活?” “没错,到时候随便找个工地,让他干两天小工。回头来,他肯定觉得读书真香。” 第266章 我要吃鱼头,喝鱼脑 隔天腊月二十七,吴远醒的很早。 一想到家里多了五六个外甥、外甥女,吴远就睡意全无。 身边媳妇杨落雁早就起了,连带着俩孩子也不在屋里。 吴远起床出门一看,包括蔺苗苗在内的六个孩子,外加自家俩个,在餐桌前排排坐,济济一堂。 弄得吴远都没地儿坐了。 即便如此,吴远还是很满意。 孩子们都很乖,身为老舅,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直到杨落雁问起他道:“你看中午吃什么?”结果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地道:“我要吃鱼头,喝鱼脑!” “我要吃羊肉!” “我要是牛肉、猪肉、红烧肉……” 吴远脸色一黑:“你们当我这儿是饭馆?还在那儿点菜?” 随即对杨落雁道:“这好办,我一会杀条鱼,做个鱼头火锅,羊肉、牛肉、豆腐、白菜、土豆都准备点,随吃随涮。” 天气这么冷,吃顿火锅最合适不过了。 就是差个能烧炭的火锅。 这东西不难找。 吃完早饭,吴远叫来马明朝,开车上县里,没多一会儿就买到了老BJ的那种木炭火锅,同时买了一大包的木炭,用到年后都足够。 回到家,把火锅认真洗涮了一遍晾着,随即从缸里把黑鱼捞出来开宰准备。 外头的雪化得七七八八,气温比前几天有所回升。 但依旧比屋子里冷多了。 饶是如此,几个孩子还是穿戴整齐,老老实实地蹲在他旁边,看他处理宰鱼,切肉地准备火锅。 没多一会儿,一大桌子的食材就准备好了。 别说乡下孩子没见过这阵仗了,就连杨落雁和蔺苗苗都觉着新鲜。 这样一来,连菜都不用烧了。 现涮现吃的,省了不少功夫。 转眼到了中午,在几个孩子的望眼欲穿中,吴远终于把火锅端上了桌,里头的木炭已经燃烧起来,连带着一圈的鱼头鱼肉锅底,咕咕直响。 在火锅周围,摆放着一圈又一圈的食材。 牛羊肉片就不必说了,豆腐、白菜和土豆家里都是现成的,管吃管够。 鸭血没有,但吴远准备了切好的猪血。 外加农村必备的粉条、萝卜和豆芽,也算得上是种类丰富了。 虽然少了火锅丸子、海鲜这些灵魂食材,但孩子们不知道,看着这一桌食材就已经俩眼放光了。 吴远拿起筷子,夹了块鱼肉道:“吃吧吃吧,注意烫!” 一声令下,七八双筷子立马伸进火锅里。 其中当属钟文强最快,直奔着吃鱼头、喝鱼脑去了。 看得吴远没好气地道:“你让鱼头多煮煮,没人跟你抢!” 钟文强心有不甘地放下了鱼头,这才换了羊肉片开涮。 孩子们已经顾不上说话了,只顾着埋头苦吃。 就剩杨落雁和蔺苗苗偶尔伸上一筷子,面面相觑道:“不错哦,这味道真香。” 只是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杨落雁又忍不住担心道:“这么多菜,够吃么?” 吴远不以为意道:“不够吃,就给他们下挂面。” 然而吃到最后,没等到下挂面,一个两个地全都捂着肚子吃饱了。 毕竟这火锅有鱼有肉的,油水摆在这里,比米饭馒头抗饿多了。 吃完中饭,孩子们全都靠在沙发上,一字排开,一边晒太阳,一边小憩。 结果没过一会儿,家里来人了。 是范为民一家三口。 范为民一进屋,就闻到了残留的火锅味,循着味儿找过去,顿时大赞道:“老北京火锅,吴老板果然是个会享受的妙人。” 吴远指着一众孩子,无奈道:“众口难调,只有这火锅能打发他们了。” 范为民自然不是空手来的。 他带来的礼,不是平常所见的烟酒之类的,反倒是自家秘制的一些美味食材。 两只烤鸭,两只卤鹅,十斤的卤猪手。 让吴远连拒绝都没法拒绝。 吴远收下的同时,也是有感而发道:“老范,就凭你这手艺,给家具厂做大厨,绝对屈才了。假使将来有一天,你范大厨准备重新出山,我绝对双手支持。” 范为民却有些受宠若惊,连连摆手道:“不会的,吴老板。盼盼家具厂能让我和老伴去帮忙,我已经很满意了,绝不做他想了。” 吴远没再多说。 不过人是会变的,现在范为民有些惊弓之鸟,不敢重操旧业。 再等两年,就说不定了。 送走范为民一家三口没多久,大姐吴淑华带着大姐夫蔺先学来了。 蔺苗苗顿时一脸警惕:“老舅,来者不善哪!” 吴远笑骂道:“哪有这样说你爹妈的?” 不过吴远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也忍不住犯嘀咕。 因为这次大姐两口子手上都没空着,提的东西,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 这就很蹊跷了。 等到让着大姐两口子在客厅沙发上坐下,蔺苗苗偷看了一眼口袋里的礼,跑过来贴在吴远耳边道:“老舅,都是我和宝俊买回去的东西。” 既是这样,吴远心中就有了底。 饶是如此,他依旧问了一句道:“大姐夫,大姐,哪有你们给我送礼的道理?是不是有什么事儿?有事儿你就直说。” 蔺先学一脸轻松地道:“没有没有,他舅你不要多心。” 大姐夫都这么说了,看来是这没有了。 于是吴远放心地挽留俩人下来吃饭,说是要跟大姐夫喝两盅。 蔺先学一听喝酒,茅台呀,当时就意动了。 生怕吴淑华不愿留。 哪想到吴淑华也是毫不迟疑地答应了。 吴远有些回过味来,这才是大姐原本的样子,不放过丝毫占便宜的机会。 不多时,三姐两口子也来了,还驼了一袋米和一袋子面过来。 原本说是要把俩孩子接回去的,结果一看大姐俩口子都在,就不动声色地留下来了。 有三姐搭把手,杨落雁晚饭准备起来快多了。 灶房里的高灶锅和厨房里的煤气灶,双管齐下,很快就弄了四道凉菜,六道热菜。 另一边,蔺苗苗趁着帮厨的机会,跟大姐吴淑华旁敲侧击的问了半天。 最后一脸失望地告诉吴远道:“老舅,我妈不是转性了,她是在报纸上看到你了,觉得必须巴结你,才来的。” 第267章 明年很关键,不能出纰漏 吴远面不改色地道:“行了,这也不是坏事。你别太往心里去,明天你让宝俊来把这礼拎回去。你俩一年到头的,攒点钱也不容易。” 蔺苗苗顿时眼睛红了,“我不,我就不!我要那样做,跟我妈有什么区别?” 吴远又是心酸,又是感动:“你这孩子,跟我还客气什么?” 晚饭时,一桌坐不下。 几个孩子被安排到茶几那儿,坐爬凳。 孩子们无所谓,只要有好吃的就行。 有三姐俩口子在,大姐和大姐夫都很收敛。 相应地,三姐俩口子这次来,肯定也是有话要说,结果到现在也没说。 一顿饭吃得平平静静的。 平平静静之中,下去了一瓶茅台。 吴远还想再开,大姐夫蔺先学也满脸期待着,但三姐夫熊刚说什么也不让了。 酒足饭饱。 大姐两口子走了。 熊刚这才有机会提起道:“今儿中午,刘局长跟爱人请我们吃的饭,在县招待所。” 吴远眉头一挑:“这是好事。” 熊刚递了根烟给吴远道:“刘局长话里话外的意思,明年再干一年,顺利的话,就把我提到局里去。” 吴远沉吟道:“那明年很关键,三姐夫你一定要稳住,工作上别出什么纰漏。” “我知道。”熊刚吐了一口烟雾道:“可水利上这点事,你也知道,说不准。” “那就多准备,有备无患!”吴远提醒道:“回去你就多准备点抗洪抢险的物资,缺钱的话跟我说,我以家具厂的名义给你赞助。” 涉及到钱,熊刚颇为谨慎道:“有这个必要么?” 他实在是不想跟大姐俩口子一样,总从幺弟身上薅羊毛。 吴远宽慰道:“反正你也不是为你自己,能保住咱乡不受灾,那是多少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熊刚这才意动道:“那我回去考察考察,真有需要再跟你说。” 俩人说完这话,就见三姐吴秀华扯着熊武熊文

相关推荐: 篮坛大亨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鉴宝狂婿   沉溺NPH   虎王的花奴(H)   猛兽博物馆   白日烟波   我的风骚情人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