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猛兽博物馆 > 第311章

第311章

落雁反问道:“慧琴如今才多大?况且你也不担心村里失去慧琴这么个人才?” “这不还有爹跟许叔在么?谅他许老四也翻不了天。” 杨落雁看着丈夫平躺下来,心想着,‘今天爹和许叔也在,还不是靠你出的主意?’ 只是一开口,却成了夹子音:“干嘛,孩子们都在楼上呢!” “孩子们早睡了……” 转天一大早,黄海洋就无忧无虑地过来了。 抵达吴家小楼的时候,正赶上吴远准备坐车上县城。 临上车前,吴远不忘叮嘱道:“海洋,慧琴年龄还不大,你处归处,但还是要掌握分寸。” 黄海洋头点得跟鸡琢米似的:“放心,姐夫,我知道分寸。” 等到吴远俩口子都坐车离开。 黄海洋就迫不及待地去了许老四家。 和昨儿偷偷摸摸不同,今儿是大摇大摆登门的。 当然,看在昨儿那些礼的份上,许老四对他也是笑脸相迎。 黄海洋虽然没有意识到这个未来老丈人的难缠,却也觉着许老四是属狗脸的。 说变就变。 不过等许老四扛着铁锹一离开,黄海洋顿时又心情愉快了。 跟着许慧琴里里外外地忙活,开心地像条舔狗。 就算许慧琴偶尔忙得没工夫搭理他,他也能跟庄上的孩子们,打成一片。 不仅把金南京的烟盒给了马涛,还用土法烤了只鸭子,分给没尝过烤鸭的孩子们吃。 当然鸭子是从姐夫家猪圈里抓的。 虽然不是正宗的麻鸭品种,却也胜在长得胖胖乎乎的。 孩子们有的肉吃就不错了。 哪管这用火堆烤出来的烤鸭,还带着烟熏火燎的味道呢? 除此之外,这两天,黄海洋也不是一点正事没干。 至少他就跟着二姨父跑了村里的好多家,以麻鸭收购商的身份做背书,帮着杨支书做通了十来家的思想工作,准备来年开春,跟着许慧琴一块饲养麻鸭。 许老四喝敌敌畏这事,混杂着养殖麻鸭消息,不胫而走。 很快就传到了,年前正忙于申请各种预算的卞孝生的耳朵里。 梨园村这杨支书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种桑养蚕这事,落实不力也就罢了。 偏偏独辟蹊径地走什么小龙虾养殖和麻鸭养殖? 如今村里很多家连温饱都没彻底解决,能靠养殖那些东西发家致富? 反正卞孝生是不看好这事。 但因为听说,这俩件事背后有吴远的影子,所以也不便置喙,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这事有吴远背书。 他也不担心,万一出篓子,会捅到他这边来。 等着看笑话就行了。 第1049章 未雨先绸缪,计议须从长 周日晚上,腊月十二,元月27日。 吴家小楼。 这两天,白天黄海洋是去腻歪着许慧琴,晚饭却是正经在姐夫家吃的。 当然,刘慧对这个侄子的选择不以为然,却也没有慢怠这个侄子。 每天好吃好喝地供着。 黄海洋也不觉着被特殊对待。 毕竟姐夫的一大圈外甥和外甥女都在。 甭管自己在不在,姐夫家的晚饭都少不了好酒好菜。 饶是如此,晚饭过后,省城那边还是来了电话。 电话是刘玲打过来的。 先跟二妹刘慧唠了会家常,就让儿子黄海洋接电话。 黄海洋接了电话,一张脸很快垮了下来。 最后电话回到刘慧手里,口头挽留了几句,便答应了大姐的决定,安排侄子回家。 挂了电话,吴远安排明朝开车送黄海洋去招待所。 刘慧趁着这功夫,开始里里外外地搜罗,给大姐一家带点特产回去。 好在家里年货不缺。 吴远三姐和四姐家的几个孩子过来也没几天,鸡鱼肉蛋的,也没吃掉多少。 随手挑点出来,都是满满的诚意。 只是这可苦了黄海洋。 毕竟他要带着这些年货上车,一直颠簸到省城,再提锣拐鼓地拎回家。 有丈母娘安排,媳妇帮衬,这事吴远就不操心了。 陪着老丈人走到村道上。 杨支书接过女婿吴远递来的华子,点上之后,轻吐一口烟气,猩红的火光在夜色中忽明忽灭,人却没有马上离开。 而是慨叹道:“往年村里都留不下什么余钱,倒是不用动什么脑子。这两年,尤其是今年村里攒了些钱,倒是要动脑琢磨这钱该怎么花了。” 吴远思忖道:“之前我不是提议你们,搞个投资发展委员会的么?今后那花钱的事,就交给委员会去做。” 杨支书追问道:“那你说,这委员会由什么人员组成?” 吴远理所当然地道:“反正不管什么人,你、许叔和李叔,肯定是少不了要参加的。” 杨支书俩手一拍,“还是地呀,左右逃不了要动这个脑子!” 吴远一想到华西村吴仁宝的一次经典操作案例,不由提起道:“爹,今年攒下来的钱,如果明年实在没什么计划的,那你就听我的,储存一批钢材或者大宗物资。” 九二南巡之后,由于全面开放的彻底定调,着实引起一大波工业物资的价格飞涨。 吴仁宝在这次机遇中,被华西村获利过亿,其实靠的就是囤货居奇。 只是以华西村目前的乡镇企业架构,确实有提前囤货的理由。 加上以村里集体所有制的名头,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投资操作。 借鉴到梨园村头上,少不得要先注册几个皮包公司。 来个名正言顺。 当然,这里头要做的事情不少。 吴远突然想起这个主意,具体的事情还得从长计议。 果不其然,杨支书一听这个提议,也表示了这样的隐忧。 “囤货等涨价,干得太狠了,上头怕是会出手打击的。” 吴远点头同意道:“如果是以私人名义这么干,的确是有这个风险,但咱们以村集体的名义,问题不大,爹你也可以四处茬摸茬摸。” 杨支书心里一动,这个的确可以有。 接受了之后,又忍不住感慨:“可咱们村的那点钱,怕也囤不了多少。” 吴远欣然道:“到时候委员会决定一个具体的投资规模,差的钱直接从银行贷,我让家具厂给你们做担保就是了。” 杨支书眼前一亮,又从女婿手里接了根华子道:“我看行!” 随手别在而后,脚步匆匆道:“事不宜迟,我得抓紧去找老许头和老李商量商量这个委员会的成立章程事儿。” 看着老丈人匆匆离去的背影。 吴远脚步轻松地回家。 他的要求不高。 华西村当年靠这个收入过亿,梨园村能整个百来万就行。 有了这百来万的活钱在手,村里的这点孕育中的产业,盘活运转起来,都不是问题。 回到小楼门口,刘慧也收拾的差不多了。 就这,还是黄海洋极力推辞和阻拦的结果。 否则后备箱里只会塞得更多。 离别在即。 黄海洋一个男子汉,不好意思冲吴远、杨落雁以及二姨这些大人表达不舍的情绪。 偏偏抱着熊武和钟文强几个孩子不撒手。 可这俩孩子也不是那么顺从,合意。 被他夹住脖子,却依旧极力反抗,边反抗边哼哼道:“不跟你玩了,哼,做烤鸭给他们吃,不给我们吃!” 吴远听明白了,质问道:“文强,我从厂里带回来的烤鸭,你少吃了?” 钟文强理直气壮地道:“那不一样,老舅!” 好家伙。 黄海洋再一看钟文雅和熊飞燕这几个孩子,一个两个虽然都送出门来了,却都把脸拧到一边,不去看他。 他算是把老舅的这群外甥外甥女得罪惨了。 就因为一只烤鸭。 这谁能想到? 于是紧了紧怀抱,把钟文强和熊武夹得俩脸通红道:“等下回,下回我过来,弄个专业的烤炉,做烤鸭给你们吃,让你们吃个够,好不好?” 俩孩子都被提溜地喘不过来气了,哪还敢说不好? 杨落雁出手打掉黄海洋的手臂,让俩孩子得以从他的手臂中挣脱出来,大口大口地喘气。 饶是如此,等到黄海洋上了车,车门关闭。 俩个气都还没喘匀的孩子,眼都跟着红了起来。 要么说,这小孩子,情感就是丰富。 看得黄海洋心里愈发愧疚了,光顾着讨好慧琴那个庄子的孩子了。 却忽略了老舅家的这几个。 宾利慕尚的车尾灯消失在夜幕之中。 几个孩子怅然若失地回到小楼,仿佛失去了一个多么重要的玩伴一般,久久无言。 杨落雁瞅着,面现担忧之色。 推了推丈夫吴远。 吴远端着狗饭,走到院里道:“不用管,等不到明天,他们就会忘了海洋的。” 这话虽然扎心,但也是现实。 小孩子的喜怒哀乐,来得快,去得也快。 结果并没有等到明天。 不到一个钟头,几个孩子就把黄海洋忘到脑后,没心没肺地玩闹起来。 第1050章 阳谋与阴谋,高明是好谋! 黄海洋这一走,是带走了不少年货不假。 可是转天,吴家小楼就开始有人登门送礼。车库里的空间刚腾出来不到一天,就又被各种新鲜的年货,占得满满当当。 以往吴远有媳妇杨落雁坐镇,把各种礼尚往来盘得清清楚楚。可今年由于羽绒服的推出和火爆,杨落雁也没时间管这一摊。 于是刘慧临时抓瞎,就让钟文勇来记账。结果等吴远回来一看,文勇这孩子,账记得真不错。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的。当即给孩子一番勉励,褒奖,把钟文勇得意的不行。 别看这孩子心思敏感,又上了中学的,心智和情绪的把控上,却还是跟孩子一样。比钟文强和熊武他们是强上一些,但是不多。 晚饭依旧丰盛如昔。 以至于钟文强从最初的小心翼翼,不敢多吃,到现在的无所顾忌。 因为连傻子都看得出来,老舅家里的鸡鱼肉蛋那是真的丰盛。并不会发生自己多吃一点,别人就少吃一点的局面。 而且晚上真不吃不完的话,有时候还会便宜院子里的几条大狗。 不仅如此,戏精如钟文雅和熊飞燕之流,已经开始撵潮流,学着舅妈杨落雁一样,以减肥保持身材为借口,少吃大鱼大肉了。 真就是人小鬼大。 对于这些外甥外甥女们,吴远已经懒得去操心关注,谁吃得多谁吃的少了。反正就当自己孩子一样,爱吃不吃,想吃管够。 渐渐地,连喂狗这项任务都被孩子们抢了。 以至于晚饭后,吴远只能无所事事地陪着老丈人往村部溜达。 溜达的路上,杨支书见天地跟吴远说着,梨园村投资发展委员会的筹备情况。 虽然村里的木匠瓦匠,甚至是年轻力壮的男女劳力,被闺女和闺女婿的产业吸收走不少,但依旧不乏各种官迷、靠着守着家里一亩三分地刨食的人。 对于老丈人提及的委员会人选问题,吴远是一点意见也没有。 毕竟在梨园村这一亩三分地上,村里的男女老幼,什么货色,没有人能比老支书、老许头和李会计这老三位,更清楚的了。 至于说当年老支书看自己走眼了,那也不是他的过失,甚至不算是过失。 只是在转眼到了腊月十五时,吴远听着老支书在确定委员会成立的庆典来宾人选时,提了一句道:“爹,卞孝生这人,甭管你待不待见他,他好歹是一口井乡一把手,你不能不请他。” “而且话说回来,你不请他来参加仪式庆典,做个见证,乡里怎么知道咱们村的余钱都花到哪儿去了?” 杨支书一听,不由嗦了嗦牙花子。 原本他把卞孝生排除在外,就是基于“生怕村里好不容易攒的这点余钱被乡里惦记上的”朴素理念。 毕竟这一年到头,上头想收村里的钱,那明目多到信手拈来。三统五提留就不说了,像是什么移动通讯建设费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费用,都能收到农民头上来。 杨支书是不得不防。 但转念一想,女婿这话,又不无道理。 这是阳谋。 比自己那千防万防的阴谋,高明了一大截。 但话说回来,杨支书又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道:“如今卞孝生正在发愁乡里那几条道路的建设资金问题,万一他就是不按套路出牌,盯上咱们村里这点闲钱呢?” 吴远思忖道:“爹,你现在能去请他,已经算是给他面子了。他要是真不识抬举,就这么鼠目寸光的话,我去找他。” “但卞孝生是个聪明人,至少在人情世故上是聪明的,事情应该不至于发展到这一步。” 杨支书点点头,有女婿吴远托底,他最后一丝疑虑也尽皆散去。 “对了,爹,”吴远追问道:“委员会的起步资金够不够?要不要我和落雁以参股的方式追加一些?” 杨支书脑袋直摇道:“就这十多万,都够我手抖的了。你们俩口子再注资个三五十万的,晚上我还睡不睡觉的?” 吴远心想,三五十万哪里拿的出手?起码也得一百万起,否则能囤个寂寞? 不过转念一想,这钱暂时不注入也好。 庆典仪式搞得越简单越好,有个名分就行,没必要搞得太轰动。 等到明年真正需要的时候,再适当地投一点,闷声发大财,这不挺好? 说话间,爷俩到了村部。 寒冬腊月的,贾大痦子的商店里,依旧聚集着一桌打牌的,边打边抖活。只是看热闹的旁观身影没了。 估计是天儿太冷,回家抱媳妇暖被窝去了。 杨支书回过头来:“行了,你也别送了。我前头过了桥就到了,你也回吧。” 吴远就手把手里的狗饭交给老丈人道:“那你赶快回吧,爹,一会狗饭凉透了。” 杨支书接过来不以为然地道:“也就你家,当事似的弄这些。别人家的狗没那么娇贵,不也活下来了?” 吴远呵呵一笑,扬扬手叫老丈人赶紧回。 狗饭凉透,倒不担心。因为丈母娘刘慧早到家了,她应当不会坐视不管的。 回家的路上。 圆圆的银盘高高挂,路边的广袤麦田里,飘着一层氤氲的水雾,充满仙气。 可吴远看了看月亮周围的光晕,估摸着明早怕少不了一场大雾。 隔天一早,大雾弥漫,地面尽是寒霜。 天光不亮,以至于吴远都起晚了片刻。 这样的早晨上,喝上一碗米糊糊样式的稀粥,就着麻油浇就的小菜,那叫一个美滋滋。 几个孩子心急得喝不了热粥,一转头却发现老舅已经贴着碗边呲溜下去半碗了。 吴远一看钟文强立马开始学自己了,就出言制止道:“你们着什么急?等凉了,慢慢喝呗。你们还小,太热了喝下去,会烫到食管。” 于是几个孩子不敢明着学了,开始偷偷地学了。只是吴远提前吃完早饭,坐车去家具厂了,看不到了。 与此同时,没过来吃早饭的杨支书,已经蹬着二八大杠直奔乡里去找卞孝生去了。 至于早饭,乡里头早点摊多的是,想吃什么没有? 第1051章 要面我能给,要钱我没有 等到杨支书蹬到乡里,大雾还没彻底散去。 但这并不影响乡里街道上的繁华热闹。中心小学的两边,挤满了各种小吃店面。此刻正是上客的时候,一凳难求。 好在懂行的食客也都知道,一般跟老板点单的功夫,就能有个位置空出来。 再不济,等到老板把早点准备好,也就有了。 杨支书找了个小学生扎堆的胡辣汤摊位,先跟老板要了一碗胡辣汤和一笼肉包子,转头就见一人离凳,然后眼疾手快地抢占了下来。 那熟稔的劲,已经到了见缝插针的境界。 结果一屁股坐下,再一抬头,发现对面埋头秃噜胡辣汤的人有些眼熟:“卞孝生?” 惊讶至于,杨支书又连忙补了一句:“卞书记?” 卞孝生早就习惯了被杨支书直呼其名了,所以听到对方补充这一句,本能地觉着不对劲。 但哪里不对劲,暂时说不上来,只能静观其变。 于是卞孝生头也不抬地道:“早就看到你啦,怎么今天到乡里来吃早点?” 就在这时,老板把一海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连带着一笼包子端上来,打断了杨支书的回答。 杨支书接了海碗,又拿了筷子在袖子上蹭蹭,转头把那一笼包子往卞孝生面前一推道:“卞书记再吃点?” 卞孝生一看,好家伙! 这待遇,不愧是闺女和女婿都是企业家的水准。给个书记也不换哪! 但面上依旧头也不抬地道:“不了,我吃饱了。” 随即杨支书接着刚才的话题道:“我哪是来乡里吃什么早点呀?不瞒您说,卞书记,我是专程来找你的,顺便吃个早点而已。” 卞孝生把一海碗的胡辣汤秃噜完,顿觉浑身有了几分暖意。加之杨支书这话说到自己身上了,他也就不便先走,只能顺着话匣子往下问道:“找我?你们梨园村这两年发展那么好,能有什么事用得着找我?” 这话明显带着情绪。 杨支书不傻,自然听得出来。 但眼下不是辩解的场合,只能转头对老板道:“老板算一下账,卞书记的算我头上。” 卞孝生打发走老板道:“不急,我等他吃完,再结。” 吃饭,让领导等自己? 这着实有点离谱的。 但杨支书丝毫不惧。 一来自己年龄摆在这里,可以稍稍地倚老卖老一下。 二来是他自己要等的,自己又没求他。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算卞孝生此刻心里有些不耐,杨支书也有信心,让这点负面小情绪被彻底冲散。 于是杨支书不紧不慢地吃着。 像是吴远所说的,太烫的食物会烫伤食管和胃,他是严格遵守的。 以至于吃完之后,他抢在卞孝生之前买了单,卞孝生都没怎么推辞。 果然有些小情绪了。 杨支书心中有数,推上支在摊位边上的二八大杠,跟上背着双手走的卞孝生,一路有说有笑地直奔乡政府大院而去。 当然,有说有笑的只是杨支书一个人。 卞孝生一直背着双手,绷着情绪,似乎也没憋什么好屁。 终于到了卞孝生的办公室了。 杨支书不是头一回来了,接过卞孝生亲自冲的一杯高沫,也不嫌弃,吹吹水,就开始小口喝。 喝到卞孝生往椅子上一坐,正要开口时,杨支书这才抢先一步道:“卞书记,咱们农村发展学华西,最近根据村集体讨论决定,成立一个投资发展委员会,把村里攒的那点收入和盈利,全都放在这个委员会里,去综合管理,为村民谋福利。” “只是这钱实在太少,卞书记,你看咱们第一个提出这类创举,乡里是不是能酌情支援点?意思意思就成!” 原本在杨支书和吴远翁婿俩的商量里面,是没有这一遭子事的。 杨支书临时加进来,就是为了刺激刺激卞孝生,以收获更为反差的情绪效果来。 果不其然,下一刻。 就见卞孝生叹气道:“现在乡里这几条破路还没钱去修呢!我上哪给你支援意思去?” 杨支书也不气恼道:“那我们想请卞书记去参加一下投资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庆典,这总可以吧?” 卞孝生脸色稍霁,沉默着思索着这里头的猫腻。 然后发现不像是有猫腻的样子,除了堵了自己想要从梨园村搜刮修路钱的嘴了。 除此之外,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样啊!”卞孝生思忖着,进行着态度和情绪上的过度。当领导的,总不能大喜大悲,变幻太快,轻易让下属摸透:“梨园村发展本就在全乡的前列,你们能想到学华西,这是值得肯定的一次尝试!乡里自然要支持。” “可如今乡里的情况,你也知道,未必有你们村里有钱,所以也是有心无力。但我谨代表乡政府去参加一下庆典还是没问题的。” 杨支书一副大喜过望的样子:“那就太好了,相信咱们村能有乡里出面,大家伙都会很高兴,即便乡里不出一毛钱。” 这话听着好听,却听着有些扎心。 听得卞孝生只能立刻转移话题道:“你这个投资什么发展委员会,是什么所有制性质?” 杨支书义正辞严地道:“卞书记,自然是村集体所有制了!我们还特地开了村民大会,举手决定的。” 卞孝生心说,开村民大会统一意见,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 但这也是正确的章程,所以没毛病。 于是卞孝生又问:“吴老板对这事有什么意见?” 说到这里,杨支书的骄傲溢于言表道:“这就是我女婿的提议!经过我们仔细研究,才落实的决定。” 既然是吴老板的提议,那指定是没问题了。 卞孝生迅速摆正了自己参加庆典的位置,忍不住问了一句道:“委员会成立之初,你们有多少资金投入?” 杨支书坦诚道:“不多,也就十来万吧!” 卞孝生目瞪口呆。 十来万?还也就? 虽说乡里经手的资金指定比这多,但乡里账上从来没有这么富余过。从来都是不够花的! 卞孝生心中苦涩的同时,追问了一句道:“对了,吴老板也会参加的吧?” 第1052章 村里的小事,劳烦你大驾? 一听卞孝生问出这个问题,杨支书顿时心里一突。 原本他还有点得意洋洋地,因为他既确保了村里这笔钱的安全,又稍稍地炫耀了一把。 可现在压力转移到闺女婿吴远那边了。 卞孝生问出这话,明显是准备把手伸到吴远那一摊子去了。 好在女婿吴远也不是个任人揉捏之辈,让杨支书心下稍有安慰。 饶是如此,等到从乡政府离开,杨支书依旧迫不及待地找个商店里的电话,打到了盼盼家具厂。 与此同时,盼盼家具厂,厂长办公室。 吴远正接待着年前来访的徐长盛一行人。 听说吴远打算派人接下家具港基建这个大工程,徐长盛也很高兴,更加省心。 结果这时候电话响了。 吴远只好告了个罪,去接起来,就听老丈人前前后后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这人上了年纪,说话难免啰嗦。 本来三两句话能说明白的事,偏偏说成了车轱辘话。听得吴远也不好打断,只能连续说了好几遍“爹,你放心”,“爹,你尽管放心”之类的话。 可杨支书只专注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急切,全然忘了女婿这边可能正接待着贵客,而且是全北岗最重要的客人。 好不容易等到老丈人把话说完,吴远把电话挂断,走回到茶几这边,连连跟徐长盛致歉。 不管怎么说,咱是耽误了人家的宝贵时间。 徐长盛自然不会记挂在心上,反而饶有兴致地问起道:“听声音,是你老丈人,梨园村的杨支书吧?” 吴远讪笑着点头。 徐长盛释怀道

相关推荐: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我的傻白甜老婆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猛兽博物馆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篮坛大亨   虎王的花奴(H)   镇妖博物馆   女奴的等价替换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