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神秘复苏:鬼戏 > 第159章

第159章

汩汩冒出,算是解决了周边城市的燃眉之急。 第四天,就在安置营的难民连自个的尿都无法挤出来解渴时,水车回来了。 一辆20吨的水罐车开了进来。 姜宁站在大露台,看着军人喊难民出来排队取水,不禁心有感触,“也不知陆雨他们怎么样了?” 惠城同样遭受强地震,庆幸的是天无绝人之路,万山湖水库并没有遭到严重损毁,可见地质板块还是过硬的,否则军方也不会将基地建在此处。 霍翊深站在她旁边,“今非昔比,他们不但身手好也有末世生存的经验,无论在哪都会努力活着的。” 是啊,求生是人的本能,他们会把生活过好的。 道路疏通后,运水车两天一个来回。 别看只是三百公里,却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但官方的宗旨是,无论什么时候,人类生命至上。 分到难民手里的水不多,但可以维持生命。 到手的食物也少,但没什么好抱怨,土豆红薯团里掺杂着菜干。 这些都是官方跟天灾抢时间,招聘幸存者争分夺秒种出来并保存的。 生活继续,每天都是煎熬。 梦里灯红酒绿,鲍鱼海参;醒来家徒四壁,饥肠辘辘,但幸亏还有梦境慰藉,幻想着灾难结束的一天。 哪怕自欺欺人,心里总归有根火苗没有熄灭。 夕阳余晖,豆豆给遮阳棚的红薯浇水。 小家伙很聪明,哪怕家里不缺水,但别人家缺得很,所以浇水也不敢挥霍,小心翼翼浇到根部。 姜宁刚寻思着晚上吃什么,突然听到豆豆的叫声,“啊……” 以为豆豆摔倒,她连忙出去。 刚到露台,胳膊突然热得厉害,然后是脸上…… 滚烫的豆大雨点从天而降! 握艹,居然又是开水雨。 顾不得震惊,她连忙拉着豆豆跑进屋里,差点跟霍翊深撞个满怀。 “怎么了?” “又下开水雨了。”比上次还烫。 这次不是泡脚,而是烫脚。 小孩子皮肤嫩,豆豆的手臂被烫红了。 霍翊深拿冷水给她冲,姜宁去找烫伤膏。 “阿宁,你烫到没有?” “被烫了下,但还好。” 给豆豆上好药,霍翊深非得给姜宁胳膊跟脸上涂,“预防一下。” 姜宁寻思,还不如贴张贵妇面膜呢。 开水雨来得很快,不过短短时间已经是滂沱大雨。 艳阳高照的天,很快乌云密布。 霍翊深没有歇,开始拎桶囤水。 雨水太大,何天明的扩音喇叭不管用,于是拿对讲机挨个通知。 姜宁接的时候,刚好响起惊天巨雷,对讲机发出沙沙的声音。 她连忙把对讲机关了,要是被雷打坏了就麻烦。 除去海边的雷暴,这还是极热以来的第一次惊雷——震天响。 连狗子都被吓到了。 前一刻艳阳高照,下一刻闪电狂舞。 没错,阳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青色闪电在积厚的乌云不断闪烁,然后发出霹雳巨响,撕碎厚重的云层重重劈下。 上次是烈日跟暴雨齐现,这次却是雷暴云吞日,天地阴沉得可怕。 面对群魔乱舞的闪电,姜宁不敢让霍翊深继续接水,万一闪电劈到露台,雨水是导电的,一电电死一大片…… 擦干净脚,穿好拖鞋。 “哥哥,天怎么突然黑了?” 第232章 重建计划 面对亲妹的疑惑,霍翊深解释,“太阳被乌云遮起来了。” 末世闪电非同凡响,为了安全起见,姜宁干脆连太阳能灯都不用,从空间拿出煤油盏点上。 灯光昏暗发黄,却也是黑暗中的亮光。 豆豆好奇,“嫂嫂,这是什么?” 这可是年代古董,姜宁给她讲老奶奶级别的艰苦岁月…… 外面乌云蔽日电闪雷鸣,屋内烛光摇曳人影叠叠。 豆豆偎依在姜宁怀里,受雷电惊吓的狗子吓得往训导员怀里钻,“呜呜呜……” 小豆丁把铲屎官霸占了。 雷电持续半个小时,随着厚重的乌云退散。 光明很快重现,但暴雨持续不停。 水的温度降了,不再似刚才烫人,反而带了几分凉意。 囤水继续,兄妹俩负责接水,狗子在暴雨中惬意奔跑,害得姜宁差点不想要了。 安置营的难民没有多少家当,渴到发疯的他们冲进暴雨里,纷纷仰头拼命喝水,洗刷着脏臭无比的身体,“下雨了,终于下雨了。” 有笑的,有哭的,有在雨中不断打转,神似疯癫。 豆豆蹲在种植盆前,小脸蛋满是担忧,“嫂嫂,红薯苗还能活吗?” “应该可以,明天就知道了。” 暴雨刚来确实很烫,但有遮阳棚挡着,被烫死应该还不至于。 烦的是雨刚停,地底的热气源源不断往上涌,再次开启桑拿模式。 闷热粘糊,让人身体极不舒服。 回房间,开空调。 刚开关灯休息,霍翊深凑了过来,“有烫伤吗?” 姜宁摸了下脸,“没有,已经褪红了。” 第二天,依旧烈日当空,阳光晃瞎眼。 姜宁窝在家里,霍翊深带妹妹上课,狗子下楼遛自己,绕着奥园狂奔二十几圈才回来,还爬到树上帮小明逮偷跑的红眼老鼠,差点没给它咬死。 中午,兄妹俩带着狗回来。 霍翊深餐前洗手,“阿宁,今天好像没那么热。” “有吗?”姜宁穿着恒温衣吹空调,还真没注意。 起初霍翊深也没察觉,但狗子反应比较明显,舌头没吐那么长了。 姜宁还真拿温度计到阳台测,58度。 真是降了,哪怕只有2度。 刚下完暴雨,气温有所下降很正常。 傍晚,躺废了的姜宁拎着桶下来。 经过暴水,地下水位上升不少,井水源源不断从地底冒出来,不限量供应了。 于是,姜宁跑了好几趟。 安置营那边缺少囤水的,何天明归拢了下,将地震救援中搜集到的一批锅碗瓢盆送过去。 好几个铁桶被压扁,但敲回来还是能用的。 温度持续下降,每天一两度左右。 降到55度时,长期在60度高温下煎熬的幸存者舒服了很多。 人类的生命真是顽强,他们奇迹般坚持下来,而且连着几天不缺水,身体竟然好了不少。 有些人甚至组队外出,到附近坍塌的楼盘或村庄搜集物资,捡了些衣服或碗盆回来。 高温持续,但水位下降得没以前明显,官方重新组织人手打井,到惠城取水的大工程告一段落。 地震救灾彻底结束,市政重新规划新方向,并且公告所有市民——城市重建。 经过考察勘探,凤城望湾受地震影响最小,将会成为凤城的新城区。 望湾靠近粤城,离老城区四十多公里,属于半开发的偏远城区。 姜宁好奇,“望湾是新城区吗?” 上辈子听过重建计划,只是工程还没开始,她就已经惨遭屠戮。 霍翊深点头,“是新城区,但规模远不及旧城区的五分一,不过距粤城新城区不远,算是同城范畴,可以相互照应。” 五分之一?其实也不错了。 天灾人祸三年,真正活下来的三成都没有,还有不少去了基地的。 但即使这样,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在新城区落脚的。 现在只是宣布重建,官方号召幸存者收集建料换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粮食,攒到一定数量可以兑换购房名额。 不过,所需物资及对应积分还没有公布。 同时,农科院再次大量招聘,招聘对象以无家可归的难民优先。 可别小看农科所,他们之前争分夺秒搞室内外种植,攒下了不少粮食的,尤其是蔬菜干。 难民每天吃的团子,就是他们的功劳。 优先招聘他们,不但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也解决治安隐患。 不给他们找事做,迟早要出来为祸社会。 对于其他幸存者,农科院也提出呼吁,全球环境持续紊乱,修复周期比较长,人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台风洪涝,极寒极热,地震,后面指不定酸雨或碱化,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储备粮食,以抵御不可预测的天灾。 说直白点就是种田,囤粮。 农科所做出承诺,会尽快给幸存者发放种子。 姜宁猜测是种子不够。 地震之后,会有几个月的岁月静好,即是正常的季节气候。 她问霍翊深,“后面是什么?” “两年极昼,三年极夜,然后是雾霾,酸雨……” 姜宁不禁松口气,“极昼还好,光照可以加速农作物生长,让幸存者喘息两年。” 谁知,霍翊深脸色不对。 “怎么了?”难不成极昼还要搞幺蛾子! “极昼四季过于分明,炎热时可达四十度,寒冷时零下十几度。” 姜宁感觉还行,毕竟极寒极热都过来了,人类的身体适应性跟着提高。 “是一天之间,四季分明。” 格局没打开的姜宁,“……” 好吧,是她经历太少,所以才会这么天真。 所以,她要珍惜接下来几个月的美好时光。 霍翊深提醒,“雾霾带有病菌跟弱酸腐蚀性,对肝肺危害极大,很多人因此得病,把肺渣都咳出来了。” 想到嘴里吐出肺渣子,姜宁毛骨悚然,“有药吗?” “很后面才研究出来,而且中药见效比较慢。” “你知道用什么药吗?” 霍翊深不是科研人员,具体的配方还真不清楚,不过他们曾经组队去深山老林里找过药,有两款还是知道的。 “你还记得吗?” 第233章 缺盐 能派出霍翊深他们去找的,应该是比较罕见或天灾模式中几近濒临的草药。 姜宁习惯未雨绸缪,不禁急迫地望向他。 然而,霍翊深沉默了。 他……忘了。 隔行如隔山,中药名字本来就拗口难记,何况有带队的教授,他们只是执行护送任务。 十年时间,连亲妈的面容都模糊了,更何况是不常见的草药。 “名字记不得,但见到的话应该还能记起。” 姜宁能说什么呢?谢谢哈! 算了,顺其自然吧。 她囤了空气过滤器,还有口罩什么,到时吃喝点养肺养肝的,应该能熬过来。 “你那时染病了吗?” 霍翊深点头,“我身体比较好,后面才感染的,熬了两个月就等到了药。” 姜宁后脊梁发寒,“吐肺渣子吗?” 怕吓到她,霍翊深想了下,“没有。” …… 预感没错,极热快要结束,气温一天天下降。 降到45度时,姜宁终于结束酷刑,再次感受到永恒的爱。 豆豆跟狗子同样如此,感觉人都精神了,不再一天到晚汗渍渍的。 安置营迁走了,一部分到农科院底下干活,重新搭棚种植,剩下的人去望湾投入重建计划。 包吃住,虽然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窝棚,但每个月能领到工资粮跟积分。 吃不饱,工资粮也不多,只能艰难维持,但重建意味着希望,不失为新的盼头。 难民走了,奥园终于不再提心吊胆。 随着气温缓缓下降,经历过60度高温的他们,面对45度的气温时感觉惬意了很多,抓紧时间积极耕种。 鬼知道后面还有什么灾难,只能尽一切努力多囤些粮食。 …… 何天明思索再三,找上了霍翊深。 “霍同志,你跟姜宁都是有本事的人,小区不少住户遇到问题,我跑了几天也没办法解决,不知你们有什么门路没有?” 伸手不打笑脸人,霍翊深客气道:“你说。” “自从海洋被远古病毒感染,海产品是一口都不敢吃了,但盐是必须品。” 何天明解释道,“极热出汗大,盐消耗得

相关推荐: 镇妖博物馆   白日烟波   乡村桃运小神医   交流_御书屋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桃源俏美妇   顾氏女前传   树深时见鹿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