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姐。 “表姐呢,外柔内刚吧,她挺要强的,你不知道,徐向东妈在电话里说的一些话特别过份,我表姐她当时就在边上听着的,电话漏音啊,她其实早就后悔了,把自己逼到了这样的境地,退路都难找。” “所以,我一直觉得门户之见是很难逾越的,虽然我觉得徐向东家也算不上什么高门大户,架不住差距在那里。” “贺时,我表姐很拼,徐向东之前对上家里的时候,没有站出来护着她,该是让她伤了心的,她最近天天往市里跑的,一家家工厂去问人招不招工,有次中午我陪着她走了两家厂子,你不知道,其中有一家门卫特别恶劣,表姐门都进不去,还给人狠狠奚落了一通。” “我当时看着她脸都白了,却咬了咬牙转身又去了下一家。另一家我听她和门卫说话,她是第二趟去了,真的,特别不容易,我,我跟我们科长打听了我们食品厂什么时候会有招工,我想帮帮她的。” “后来给表姐知道了,她不愿意,她说我本身就是破例特招进去的,转正得太快,又刚进了工会,怕有人会不服气,不愿意我为她的事去找人。” 王巧珍其实还说过,她这么拼命在黑市赚钱,也是想攒到一笔钱,如果哪个厂她能找得到说得上话做得了主的人,总有机会的。她其实是打算用钱给自己开条路子,好歹也是初中毕业的,就算人家录用了她也不算不合适,所以她不急,她一边找一边攒钱,一边等那么一个机会,也让沈瑶不用插手。 贺时听着前面沈瑶想帮王巧珍找路子时只觉得小丫头善良,也心软。王巧珍小时候待她的一点善意,她能这样记着并且去帮扶回报。 等听到王巧珍担心沈瑶立足未稳,不愿意沈瑶帮她奔走的时候,他自己真正对王巧珍这个人高看了一点。算她有良心,沈瑶对她好,她也知道为沈瑶考虑,不是个贪婪性子。 市里的工厂,他使得上劲的还真有,江市食品厂的骨干大都见过他和邢叔一起去看晚会,另两家现在和沈家村合作的纸箱厂、信封厂,他现在其实也能说得上话,再看看吧,王巧珍要是自己搞不定,为了瑶瑶能安心,他帮着想想办法。 这些没影的事,他也没跟沈瑶说,自行车骑得再慢,沈家村也到了,他在桥头放下沈瑶,看着她过桥走远了,这才骑车回了住处找徐向东。 他去接沈瑶,今天的饭菜是让徐向东到五奶奶家给他用饭盒带过来的,徐向东这几天为结婚做准备,手里钱票有数,就在乡里置办了些东西。 他自己心里也清楚,逆着家里和王巧珍结婚,他爸说以后家里不给寄钱是真不会给寄钱的,所以往后的日子只能靠自己,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就是吃差点穿差点嘛,日子还是能过的。 倒是沈老太太,听说他要结婚了,娶的还是王云芝的侄女儿,特意叫了沈国忠把徐向东之前挑到她这里的粮给挑了一担送过去。 徐向东平时是吃了饭的,粮食自然没剩那么多,老太太笑着说:“多的那二十斤是我给你的结婚礼,我知道你和小贺都是为了照顾我一个孤老太太才在我家搭饭,以前也没少买好东西让老太太我沾光,我心里都有数呢。以后就有媳妇给你烧饭了,好好过日子,巧珍是个好姑娘。” 除了米,还给了些萝卜白菜,还有老太太自己做的酱菜。 把徐向东给感动坏了,讲真,他真不是那么高尚的人,到老太太家搭饭纯粹是因为贺时过去了,他也就跟着过去凑个热闹。倒是收获了老太太的感激和善意。 沈国忠早些天就托村里会木工的社员给打了个脸盆架,一面简单的衣橱,傍晚也都已经送到了徐向东这屋里,原本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屋子,一下子就像样了起来。 他说,这算是他和王云芝做姑父姑姑给王巧珍添的陪嫁,让俩人好好过日子。 这沈家村,他呆了四五个月,倒是在这里呆出感情来了,心境和刚来时早就大不相同。 贺时来的时候,看到他这屋里添了不少东西,挑了眉,拿了桌子上的饭盒揭开了先吃饭,一边说道:“你结婚,我也不知道买什么好,我直接给你上礼金了,到时候你们俩口子想买点什么自己买去。” 说完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抽了包里所有的钱出来,数了九张大团结,拿了一张五块两张两块的票子,和一些五花八门的票递给徐向东:“九十九,凑个吉利数,希望你们长长久久,白头偕老。” 徐向东看看他拿出这些钱之后只剩了约莫五六十块钱,有些不好意思:“知道你想帮衬我,不过有个九块九就成了。” 贺时好笑:“你爸妈没给你断粮?” 徐向东摸摸鼻子:“是不给寄钱票了,我也饿不着啊,回头我也跟你学学,琢磨下来钱的路子。” 贺时笑笑,还是把那些钱都塞了过去:“拿着吧,九块九我怕兆头不好,到时你和王巧珍再有什么不好的,我家瑶瑶伤心,我回头再弄两台半导体就又有了。” 说着拉着徐向东吃饭,等俩人吃得差不多了,他才好似想起什么一样,拍了拍自己脑袋:“看我这记性,你妈来了,刚才在乡里碰到了她,不过我要带瑶瑶,可带不上她。” 他作势看了看手表:“我瞧着,再有个十来分钟的她也该走到桥头那里了,你去接一接吧。” 徐向东傻眼:“我妈来了?” 贺时笑着点头,“来了。” 徐向东搓一搓脸,叹口气要出去接人,还没抬脚呢,贺时一边拿着饭盒要出去洗,一边说道:“我得提醒你一句,钱、票,还有你的户藉证明你可得收好了,你明天结婚,你妈这时候来,你还是做个准备的好。” 徐向东:…… 不至于吧。 贺时笑笑:“别这么看着我,反正结婚要用到的东西你自己收好,别临了出岔子。” 徐向东是不信他妈会动他户藉证明的,不过贺时提醒了,他想想转身回去把东西都拿了放自己外套内侧口袋里,这才出门接他妈去了。 贺时时间还算得挺准,徐向东走到桥边正好看到个人影,问了一声,还真是他妈。 张秀兰那个气哦,满以为半路上老二就该来接了,却是硬生生等她走到了目的地他才出来。 “你这是跟我生气有意要我走这么远的路是吧,这乌七抹黑的山边上,你也忍心啊。” 徐向东摸了摸鼻子,接过她手上的包,说:“贺时他也刚回来。” 张秀兰听着是贺时通知得晚,气这才顺一些,跟着徐向东往住处去。 一边走一边四下打量,不过也看不出什么,不是山就是树,隐隐绰绰能看到几间低矮的土房,里边透着微弱的光,她一边走一边嫌弃:“这都什么地方啊,就这样的地方你还非要在这呆着?” 等到了徐向东住的屋子,眼里的嫌弃更重了,桌上一盏煤油灯,豆大的光照不到太远,房里的墙是土和石头磊的,凹凸不平都是土疙拉。 “这种地方怎么住人啊。”她抱怨,比她在火车上的环境还不如呢。 徐向东说乡下都这条件,让他妈将就将就,这时候在屋里了,他才问:“妈,你怎么突然过来了?” “我为什么过来,还不都是为了你,儿子,咱回城吧,这趟就跟妈一起回去好不好?” 徐向东头疼,这还不死心呢,他说:“我明天就结婚了,您早点休息吧,正好明天跟我一起去巧珍家里。” ===侯门闺秀穿七零 第53节=== 一听他明天就结婚,张秀兰整个都炸了,身上汗都渗了出来,好在是她来了啊。 拉着徐向东又是劝,这会儿倒是温柔慈爱,字字句句都是为徐向东好的,以长者的姿态告诉他,他还不懂这世道艰难,娶个好媳妇是能少奋斗十年的,相反,娶个差媳妇那是要被拖一辈子后腿的。 “妈前些天说话是重了些,可我那是急的啊,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和你爸不就想你以后的路能顺畅着些吗?” 张秀兰这么一说,徐向东也生不得气了,不过这次倒没昏了头,回城是不可能回城的,王巧珍他一定要娶。 见面第一次交谈,以失败告终,徐向东问张秀兰吃没吃过饭,找邻居帮忙煮了碗面让她吃了,房间留给他妈住,自己跟贺时挤了一屋。 等徐向东一走,张秀兰关了房门就开始在屋里翻起东西来。 她这一趟过来在火车上就反复想过应对的法子了,儿子要是听劝那是再好不过,要是铁了心要娶,她就偷了他户藉证明,头些年,北京多的是停了乡下的老婆另结革命婚姻的,乡下婆子没办法,因为什么呀,因为政府认可革命婚姻,那是组织上给做保的。 张秀兰知道,现在有些人结婚是不领证的,农村人尤其没有这样的概念,她只要藏了老二的户藉证明,他们没想起来领证这事就最好,想起来了她磨也磨得他点头不领这个证。 到时候回了城,乡下结的这婚谁认! 她想是想得好,可把这不大的房间翻了个底儿掉也没找到户籍证明,连床板子都翻了两遍,端着煤油灯床底墙缝都看过,愣是没找着。 别说户籍证明,钱和票也没看到,这不就是老二收着了呗。气得好悬没咬碎一口牙花板子。 这是徐向东睡贺时屋里不知道他妈的动静,他虽然听贺时的话把东西给贴身收着了,可在他心里他是真不觉得他妈会那样做。 哪料得第二天一个早,母子俩打个照面,张秀兰就黑着脸让他进屋说话。 一进屋里呢,她伸着手摊在徐向东面前:“你的户籍证明拿过来,妈给你收着。” 徐向东心里就是一个咯噔:“你要那个干嘛啊?” 张秀兰吸一口气让自己别发火,稳住,跟徐向东道:“妈昨天晚上想了一宿,你说那姑娘你那么喜欢,非她不娶,我也不忍心拆散你们,不过呢你也要理解爸妈的心情,娶个乡下媳妇,谁知道以后怎么样,我同意你们结婚,但是先不办结婚证,户籍证明给我,我给你收着,等我和你爸认可她了,你们再领证去。” 徐向东是真没想到,让贺时料得那么准,他妈真打了这主意。他摇头:“那不行,不领证算哪门子结婚。” 张秀兰给他气得脸抽了抽:“怎么不算,乡下谁家结婚不是叫上几个亲戚坐下吃顿饭就算完的,你看有多少人还花钱去领证的,乡下结婚就这么回事,她们家不会说嘴的。你听妈的,妈也不是要干嘛,儿媳妇进门,总要让我考察考察吧。” 徐向东无语了,这话他妈是说得体面,可他又不是傻,今天是大日子,他妈好好跟他说着话,他也不想弄僵了,好声好气儿说:“妈,今天我和巧珍就结婚了,这决定不会变,也不会只摆个酒席糊弄人,那么干我算什么呢。” “这是我人生中的大事,妈你就给我们点祝福吧,让我结婚的日子高高兴兴的,好吗?” “我现在去巧珍家,贺时还有巧珍她姑姑一家人也会去,妈,你和我们一起去吧。” 他和王巧珍结婚,他妈来了,王家的脸上总归是能更好看些。 张秀兰看了他一会儿,长长叹口气,“去吧。” 徐向东听她点头说去,高兴得笑了起来:“妈,谢谢妈。” 走出两步,停下脚跟张秀兰商量:“妈,你呆会儿到了巧珍家里,说话可千万给人留些面子啊。” 王家人不知道他家里人的态度,徐向东是真怕他妈过去了还不给好脸色,到时候大家都难堪。 张秀兰撇了撇嘴,没好气的道:“知道了,这还没结婚呢,就顾上丈人和丈母娘了。” 她眼里冷然,这可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以后指靠得到他什么,对还没见过面的王巧珍和王家人越发不喜,连带对自己亲儿子心里也有了芥蒂。 第77章 到底年纪在那里,端的是老练,至少在她儿子面前她很把握得住分寸,怎么恰到好处的生气,什么时候该软和,什么时候哭,什么时候笑,什么时候该伤怀,什么时候可以闹,什么情形说什么话制得住家里的男人们,她有几十年的经验。 徐向东清楚沈瑶知道他家那点事,也没敢和沈家人一起走,一大早带着他妈先走了。 几十里路,张秀兰从嫁给徐良才以后就住在城里,哪里走过这么远的山路,脚也痛人也累,气得嘴都要歪了。等见到王巧珍,那脸就更黑了。 长得柔柔弱弱,一看就是个狐媚子,不喜欢!!! 谁要这样的儿媳妇啊,她连一惯挂在脸上的假笑都不愿挂了,对上谁的眼才扯一扯嘴角。 王二舅原以为今天就自家亲戚,结果没想到徐家来人了,他觉得这是徐家人对这门亲事的看重,高兴得不得了,看着亲家衣服穿得体体面面,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又觉得自己夫妻俩和人比起来实在是灰突突的跟地里的泥一样。 热情又小心翼翼的招待张秀兰。王二舅妈倒了茶出来,王家老太太和王大舅一家人也都在,王家人一口一个亲家,张秀兰就是笑笑,也不接那句亲家的茬,心里蔑视,谁跟你们是亲家! 至于王二舅妈端的那杯茶,她更是沾都没沾过,场面一度尴尬,虽是农村人,谁还不会看个眼色啊? 王巧珍脸色难看,手脚冰凉,徐向东妈来干什么呢,不来都好,她受辱就算了,她爸妈也要受这样的屈辱吗? 因为知道今天是她结婚,听说嫁的是个北京知青,有几个邻居也过来看热闹,现在徐向东妈当着亲戚邻居的面这样甩她爸妈脸子,王巧珍气得手都抖。 王二舅和王二舅妈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不对了,愣愣的看了看自家闺女,又看了眼徐向东,合着,徐家不乐意这亲事的? 可都到这关头了,亲戚朋友都知道他们闺女要嫁人了,这会儿才知道有什么用啊。两个老的被张秀兰不冷不热下了脸子不敢怒也不敢言,强撑着笑脸圆场子,好让场面不那么尴尬。 好在,沈家人来得很快,小院子里又热闹了起来,张秀兰一个人不冷不热不咸不淡,架不住一院子里看出端倪的人精插科打浑打圆场,到底没让场面再僵了。 张秀兰看到沈瑶了,昨天坐贺时车上那姑娘,原来和那王巧珍还是表姐妹,好啊,果然一样惹人厌,都是妖妖娆娆的长相。 她心气不好,说话也不给人留面子,尽拆台。 比如王二舅说以后巧珍嫁到她们家去,还请她千万多担待些,孩子有什么不会的,请她教一教。 张秀兰就笑:“那教不了,我们北京城也没地种啊,我能教她什么啊,我担待不担待的还是其次,她这户口是大问题啊,粮食关系过不去,没粮没油没肉票的,她这要嫁在你们本地城里你们当爹妈的还能背点粮给送过去,我们家可是在北京城,你就是想给你闺女贴补粮食也不现实的吧,这过去吃谁的喝谁的?” 王家人从上到下脸都青了,沈国忠夫妻也冷下了脸,徐向东疯狂给他妈使眼色,去拉他妈衣袖让别说了。 张秀兰把衣袖从他手上抽回来:“你们别嫌我说话难听,都是再实在不过的话,说话好听有什么用,好听能当饭吃吗?东子大哥大嫂都是工人,三弟在部队,他好意思带着个媳妇
相关推荐:
烈驹[重生]
致重峦(高干)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突然暧昧到太后
误打误撞(校园1v1H)
[快穿]那些女配们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吃檸 (1v1)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小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