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京中所有变故,再加上鸣珂在外探听得来的,他一丝一毫都不敢遗漏跟夏侯令说了一遍。 “大魏朝中乱了之后,鸣珂大人便察觉到了机会,她以白家相助为由骗取大魏皇后信任,想要夺得鸢州府衙驻军之权,让大魏南境大乱,结果却突然有人寻上了鸣珂大人,那人一口叫破了鸣珂大人的身份不说,说他知道鸣珂大人想做什么,说他想与鸣珂大人合作。” “鸣珂大人刚开始自是不愿,可那人却拿白家之事还有鸣珂大人的身份要挟,他说是他公主府的人,并拿出公主府的信物,说公主府与国师府虽有嫌隙,但大家目标一致,都是想要北陵铁骑踏平大魏。” “那人说他能够帮助鸣珂大人,让大魏京都彻底乱起来,还说他能有办法挑拨世家与皇权之争,他对大魏那些世家了解至极,且一副不合作便两败俱伤的架势,鸣珂大人思虑再三,只能答应与之合作。” 夏侯令脸上阴沉,原是想说一句鸣珂为何不回禀此事,可话到了嘴边却咽了回去。 鸣珂虽是细作,可她的心是向着北陵的,若是对北陵大战有利她定会毫不犹豫选择跟公主府的人合作,而且这些年为了让她身份足够隐秘,夏侯令从不与她主动联系,鸣珂也与其他细作不同。 她并非傀儡,而是刺入大魏京城的利剑,剑锋已启,执剑之人却远在北陵,这柄剑便拥有了足够的自主权,很多事情上面她可以“先斩后奏”。 夏侯令深吸口气:“后来呢?” 那人说道:“后来大魏京都果然乱了,世家和皇权之间争斗愈盛,加之鸢州那边落入白家之手,他们从中动手让得大魏在南齐战事越发吃力,魏帝应是察觉到不对,想要强行突围,被人重伤后战场上失踪,惠王谢倬挑唆睦南关将领岑光杀了尹豹囚禁萧家父子。” “那岑光本是世家的人,他这一反,大魏那几个世家被逼上了绝路。” 他低声说着那天夜里的事情,从鸣珂示敌以弱混进宫中,再到大魏皇后和那几个世家、惠王斗智斗勇,世家以为占了上风洋洋得意,皇后却趁机易容出宫,她看似处处落败却绝境求生,其中反转凶险让得向来直来直去的敖副将听的脑子都快炸了。 夏侯令也是目光闪动,他沉声问道:“那大魏皇后既然这般精狡,她怎会被鸣珂所擒?” 那人连忙道:“是因为鸣珂大人谨慎,她从不插手世家事情,入宫也是被世家那些人所擒,哪怕皇后落败时,鸣珂大人也没露出任何破绽,大魏皇后极为信任她。” 似是知道夏侯令怀疑,他说道: “而且属下亲眼看到大魏皇后,也跟鸣珂大人一起将人劫出京城,要不是公主府的人横插一脚当了黄雀,鸣珂大人早就跟属下一起带着大魏皇后离开了。” “国师大人,大魏皇后虽然落在公主府的人手里,但是她将最后的底牌给了鸣珂大人。” 夏侯令下意识拿出袖中之物:“你是说这个?” 那人点头:“此物名叫龙玉令,国师大人想必知道。” “你说什么?” 夏侯令一怔,随即猛的抬眼:“龙玉令?!” 那人沉声道:“对,龙玉令!” “此物早前曾是大魏太祖皇帝用以调动镇安军和龙庭卫之物,魏帝之所以能够上位就是因为夺得了此物,得了镇安军和龙庭卫支持杀回京城,才能压制住以前的废帝。” “这次魏帝南下出征之前带走了一半龙玉令,将另外一半留在了大魏皇后手里,而大魏皇后便是以此物号令魏朝京城兵力。” 夏侯令面露惊容。 一旁的敖副将更是震惊。 好家伙,这龙玉令岂不就是大魏的调军“虎符”? 鸣珂居然将这东西给弄了回来?! 第891章 别说是敖副将,就连夏侯令对于鸣珂将大魏“虎符”盗来的事情也是无比震惊。 他与大魏“打交道”多年,北陵更是和落雁关数次交战,他派往大魏的探子无数,自然是知道龙玉令的,更知道当年大魏太祖创建镇安军和龙庭卫的事情。 夏侯令拿着手中的东西沉声问:“此物当真是龙玉令?” “千真万确!” 那人连忙说道:“大魏皇后藏着此物,从头到尾都无人知晓,就连大魏那些世家还有惠王他们,都以为龙玉令在魏帝手中。” “外人只以为魏帝留在京中的那些兵力是因皇命才听从皇后调遣,可实则若无这龙玉令,任何人妄图调动兵力或是变动京中都会被视为乱党。” “大魏皇后佯装落败被那些人所要挟,实则却是借龙玉令设局,险些将那些人一网打尽,若非鸣珂大人一直隐忍在旁,跟随大魏皇后逃出囹圄护其到了最后,恐怕也会成为她算计的一环。” 那人说着说着,气息有些不稳,等缓了片刻才继续。 “鸣珂大人趁乱夺了龙玉令,擒了大魏皇后,她原是想将他们一同送回北陵,怎料却被公主府的人半道拦截。” “公主府的人不知为何执意想要大魏皇后,鸣珂大人只能借此为要挟,让属下带着龙玉令先走,她携大魏皇后落入那些人手中以图拖延。” “可谁知公主府的人出尔反尔,这一路上人派人追杀,我们留在大魏京城的人几乎全部死绝,唯独属下侥幸逃到了奉城。” 夏侯令听着那人的话脸上神色变换不断,他目光落在那人断掉的胳膊上,沉声问:“大魏京城如今什么情况?” 那人道:“属下离开前,魏朝京城已经彻底乱了,世家和惠王逼宫的事被人察觉,大魏皇后金蝉脱壳出宫之后却被人带走失踪的消息更是沸沸扬扬。” “公主府派遣了不少死士混入大魏京城,那天夜里更是趁乱起事杀了不少人,属下逃离这一路,都有大魏那边的人四处搜捕乱贼,听闻那天夜里魏朝京都死伤无数,世家和皇室更是两败俱伤。” 敖副将惊喜:“此事是真的?” 那人道:“真的,大魏那边如今主事的是先前的纪王,梁广义携世家和曹德江的人斗的不可开交。” “纪王他们还妄图封锁大魏皇后失踪的消息,可是回北陵这一路上处处路障,水路、陆路四处都是搜捕之人,若只是搜寻乱贼断不可能这么大动静。” “国师,那大魏皇后定然还在鸣珂大人手中,她被公主府的人不知困在何处,还请国师定要想办法救救鸣珂大人……” 夏侯令闻言目光变幻,垂眸看着手中之物沉吟片刻,才抬头朝着那人说道:“鸣珂的事我自会想办法救她,你这次立了大功,安心养伤,等战事结束之后必有重赏。” “是,国师大人。” “对了。” 夏侯令安抚了几句打算离开时,突然像是想起什么回头:“大魏京中早就戒严,皇室尊长薨逝四下守备更甚,以那皇后的手段,你们是如何带着她这么个活人出城的?” 那人忙道:“城门四下自然戒备森严,但是陆家却有一条密道直通城外。” “陆家?”夏侯令蓦地抬眼:“哪个陆家?” “就是当初大魏八大世家之一的那个陆家,后来因为谋逆被先前的废帝抄家灭族。” 那人不知道夏侯令眼里突如其来的厉色是因为什么,他只是下意识地回道: “陆家的人死绝了后,那陆家老宅因为闹鬼荒废了下来,他们后院隐秘之处有一条密道能够直通城外,鸣珂大人便是带着我们从那里出的城,怎料一出去就被公主府的人堵了个正着。” 夏侯令眉心皱了皱。 “国师?”那人有些疑惑。 夏侯令抿抿唇:“无事,你这几日留在帐中好生养伤,大魏那边的事情不准泄露半句。” 那人忙道:“属下明白。” …… 从营帐中出来,那敖副将瞧着夏侯令脸上神色,忍不住问道:“国师,那大魏皇后失踪,京都混乱对咱们来说是好事,更何况还有这龙玉令,可是末将瞧着您怎么像是不高兴?” 夏侯令捏着手里的东西:“有什么好高兴的?先不说他口中的事是真是假,大魏那群人惯会做戏,你难道忘了之前那宋瑾修的事情?” 当初宋家满门尽灭,宋瑾修狼狈逃出大魏被他的人捡了回来,原以为是捡了一条听话的狗,可谁能想到那厮从头到尾就是别人给他设下的一场局。 他不仅半点好处没得到,反而被他反咬一口,连带着整个国师府都差点万劫不复。 要不是他还有那么一点运道在身上,若非他留了些后手,如今他恐怕早就成了冤死的鬼,坟头草都不知道有多高。 敖副将是国师府的人,自然也是知道那宋瑾修的事情的,可是…… “这次不一样。” 敖副将说道:“鸣珂定然不会背叛国师府,那大魏的人就算是想要设局,也断然不会拿着他们皇后的命来算计咱们吧?那魏帝对他的皇后更是视若自己的命。” 听说魏帝登基之后,六宫虚设,专宠一人。 拿皇后为饵设局,就不怕人真死了? “况且国师,您手中的那东西可是龙玉令,魏朝的人是疯了,才会拿这种东西来做局。” 夏侯令闻言摩挲着手里之物,他当然知道大魏皇帝不可能拿着皇后的命来做局,可是宋瑾修的事情让他一朝被蛇咬,心头总留着几分迟疑。 敖副将急声道:“国师,末将知道您担心有诈,可万一是真的呢,这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咱们跟大魏打了也有两个来月了,虽然看似处处占着上风,更是夺了大魏两座城池,可是那些大魏的人狡诈至极。” “他们提前将城中粮草全部烧毁,连带着百姓也暗中转移,咱们虽然缴获了不少金银财宝,但那些东西对于咱们来说毫无用处。” 若是寻常,那些金银能换粮食,换布匹,自然是越多越好,可是现在两国交战,大魏早就绝了北陵这边的商路。 再多的金银钱财也换不回来一两粮! 第892章 之前为了拿下那两座城池,北陵死伤无数,武器马匹损伤也是不知道多少。 当时他们想着只要能够攻下城池,拿到大魏的补给,就能以战养战,可是谁能想到魏朝的人那般奸诈。 眼看着势不可为守不住城池,竟是将粮食烧的一干二净,百姓也提前送走,只留了些金银珠宝和不能吃喝的东西,让他们白白损耗军力却什么都没得到。 敖副将只要一想起当初带兵兴冲冲的入城,后来看到空空如也的粮仓,就连百姓家中搜刮下来还不够大军半日口粮,他就气的恨不得撕了那些魏朝人。 敖副将有些咬牙切齿的说道:“那个狄双成就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行事狡诈败了也半点好处不留给我们,还有不知道打哪儿冒出来的那个姓杭的。” “以前大魏那些龙庭卫和镇安军不睦,彼此之间各自为政还好攻破,可是自打那个姓杭的成了龙庭卫首,他们和镇安军亲密起来,屡屡偷袭我们不说,那些龙庭卫也变得更加难缠。” 他抬头看着夏侯令。 “国师应该也知道,先前王帐那边准备的粮草已经所剩不多了,眼下天气日渐炎热,剩下的牛羊肉就算吃不完也要开始腐坏,各部也不可能再继续宰杀仅剩不多的牛羊。” “咱们大军看似局势一片大好,可实则已是强弩之末,如果再不想办法尽快拿下大魏,攻破西北,到时候不用等大魏的人反击,我们就会被他们活活耗死。” 夏侯令听着身旁的人话脸色也是变得难看。 他何尝不知道北陵眼下不过是表面风光,看似战场取胜实则后继乏力,不像是大魏虽然短暂失利,但因着狄双成足够谨慎狡诈,兵力并未有太大损失,而且早在开战之前准备的粮草充足,身后更有整个魏朝做“粮仓”。 大魏还有退路,可北陵没有。 一旦此战败了,甚至是不能尽快取胜,北陵就再无翻身之力。 而他这个北陵国师,势必会比任何人下场都惨。 敖副将见他动摇继续说道:“现在有这龙玉令在手,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魏帝失踪,大魏皇后又不在朝堂,只要能骗住狄双成他们,或是想办法动摇大魏边境军心,就能让北陵不费吹之力取得大胜。国师,这般机会不能错过啊!” 夏侯令眼神晃动,如果这龙玉令是真的,大魏京都出事,这的确受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沉默片刻,用力一握龙玉令说道:“我会去见季容卿。” “见他?”敖副将错愕。 夏侯令说道:“乌娅没有那脑子派人前往大魏,她也不可能猜得到鸣珂是谁,如果刚才那人的话是真的,公主府真命人前往魏朝混进大魏京城,搅乱大魏浑水,甚至黄雀在后拿住鸣珂,那只有可能是季容卿的人。” 这个季容卿心性狡诈,来历成谜,先前宋瑾修曾经不止一次在他面前说过,季容卿是大魏世家之一陆家的嫡子,他曾派人查过没查出问题,宋瑾修几次试探季容卿也都没有露出破绽。 夏侯令一度觉得宋瑾修不过是骗他之词,目的就是为了让北陵内乱,挑拨国师府和公主府内斗,好让大魏趁虚而入。 可是如今看来,宋瑾修入北陵虽然是假的,但他说的关于季容卿的那些话却未必不真。 敖副将惊住:“您的意思是,季驸马真的是那个陆家子?” “十之八九,否则他怎会对大魏之事如此熟悉。” 夏侯令微眯着眼时,眸中满是寒芒: “鸣珂在大魏世家之中隐藏多年,身份更是绝密,连魏帝数次清查都未曾探知她身份,季容卿若不是对大魏世家了若指掌,又怎么可能找到鸣珂下落。” “鸣珂的性子我很清楚,就算身份暴露,她也绝不可能轻易与公主府的人合作,除非那人能够给鸣珂表露出足够的底气,让鸣珂知道与他合作一定能够对北陵大业有利。” 公主府的人虽在北陵强势,但于大魏却毫无建树,鸣珂不可能答应一个拖后腿的“同伴”。 而且刚才里面那人也说的很清楚,公主府的人鼓动世家谋逆,趁乱搅乱大魏朝堂,而且他们还能在大魏京城戒严的情况下派了不少人潜入大魏京城,趁着那夜世家逼宫杀了不少人。 这绝非是区区北陵驸马能够做到的。 除非这个驸马本就熟悉大魏京城,熟悉那些世家,甚至于熟悉世家所有人的软肋和性情,知道他们每一家的底细,这才能够挑得他们与大魏皇室不死不休。 最重要的是,鸣珂他们擒住大魏皇后时,走的那条陆家密道。 夏侯令脸色森寒:“陆家满门尽亡之后,如他们这般顶级门阀的宅邸定会惹人垂涎,可偏偏这种时候那宅中闹鬼,生生让曾经的陆家府宅成连荒废之地。” “而且鸣珂在大魏多年从未提及过陆家有这么一条密道,先前魏帝清缴我们的人时她也从未曾动用过,那密道显然是后来有人告知她的。” “公主府的人能在密道外拦截,十之八九便是他们跟鸣珂透的消息,可是连其他大魏世家的人都未必知道的东西,公主府的人怎么会知道?” “除非……” “除非他们本就是陆家人!” 敖副将猛然开口,随即满是震惊:“原来宋瑾修之前说的居然是真的,那季容卿真的是那陆家子……” 夏侯令说道:“虽然没有证据,但八九不离十。” “季容卿定然有别的渠道知晓大魏的消息,若能探知他的确派人去了魏朝,甚至抓了鸣珂和大魏皇后,搅乱了大魏京城,那这龙玉令就能有七八成确定有是真的。” 虽然依旧不能全然保证,但七八成的几率,已经足以让他冒险一试。 敖副将显然也听懂了夏侯令的意思,他连忙道:“那末将陪您一起去?” “不。” 夏侯令摇头:“我单独去见季容卿就好,你先去准备着。” 这龙玉令是假的也就罢了,可如果是真的,那接下来便是一场大战。 决不能出半丝差错! 第893章 “大魏那边还没消息过来?” 另外一边的帐中,季容卿靠坐在软榻上。 明明已是暖春时节,榻前却还摆着火盆,榻上的人比起出征之前又羸弱了许多,他脸颊越发瘦了,肤色苍白,薄唇瘦颔之下,骨相越发的凌厉。 季容卿看向帐中之人时,目光染着寒凉之意。 帐前那人连忙低声道:“回驸马,魏朝那边的人联系不上了,九公子他们也下落不明。” “我们试图重新派人潜入大魏京城,但是他们已经戒严,各处守卫比之先前多了好几倍不说,对于所有出入之人严查,就连京中一些生面孔若无担保之人也都被统统逮捕查问,我们混进去的人几乎全军覆没。” “陆家那条密道呢?” “密道也被人察觉了,整个陆家废宅都被封锁了。” 季容卿闻言眉心紧皱,陆家的密道位置十分隐秘,那本就是当年陆家立足京城时给自己族中留下的最后一条退路,就算是陆氏族人也几乎没有人知道。 陆家被灭之后,宅邸荒废,加之闹鬼的事情让的那里根本无人踏足。 若是没有人指引,绝对不会有人前往那里,除非是有人动用了密道被人追踪察觉…… 季容卿沉声道:“大魏京城没有变故?” 那人脸色迟疑:“有是有,九公子他们失踪之后,我们派去的人虽然没能混入大魏京城,但却得知了一些消息,大魏那个惠王和世家那边的确造反了,那天夜里也好像死了不少人。” “驸马的计策应该是成了,但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惠王他们像是落败了,惠王和那几个世家之人也全部都被处死,大魏朝堂看似没什么动荡,甚至还隐约传出消息说是他们打算开始试行科举之策……” 季容卿蓦地抬头:“这个时候,科举?” “对啊,驸马也觉得奇怪对吗?” 那人眉心紧皱着:“眼下大魏南北同乱,惠王他们唆使岑光谋逆,南齐恐怕已经出了岔子,就算驸马之前的计策出了问题,那天夜里他们逼宫没有成功,大魏也断不可能在这种时候举试才是。” 他虽然是北陵人,但对大魏如今的情况也算是了解,外忧内患不外如是。 按理说魏朝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朝堂,竭力边关,就算惠王那群人造反没有成功,他们做的事情也会让大魏京中乱上一阵子,魏朝怎么也不可能有精力去办科举的事情。 那可是事关朝堂选拔,关乎所谓大魏学子,甚至大魏将来朝廷举任的大事。 怎么也该等到边关战事结束之后才对。 季容卿闻言微垂眼帘,片刻后眼睫轻抬:“惠王被处决之后,大魏那些世家呢?” “这就是奇怪的地方。” 那人说道:“据我们的人打探得来的消息,当日造反之后,大魏皇后亲自下令处决了惠王等人,但是世家那边,却只有段家、闵家被诛三族,范、崔、柳家主支落罪,其他三家之中,梁家、冯家未受牵连,石家也只是被罚没了家产。” 季容卿蓦地看他:“石家只罚没了家产?” “是,石庆荣虽受了廷杖,但并未身死,大魏皇后并没处置石家其他人。” 季容卿闻言眸光微闪。 当年陆家落败被抄家之后,世家在朝中元气大伤,原本次一等的柳家和闵家便被接纳了进来,不仅补足了陆家空出来的位置,就连原本势力最差的李家也被逐渐挤了出去。 这次让陆九安前往大魏挑唆几大世家,他本来早就做好准备,兴许会被梁广义那老狐狸察觉,那人向来行事谨慎且疑心极重,他势不对提前抽身不是不可能。 至于冯家那边,冯秋荔虽然模样温吞,可当年他能从庶子杀了出来成为世家家主,在几次变动之下冯家更是逐渐强盛,他当年离开大魏之后隐约察觉到冯秋荔不如表面那么简单。 这二人能够保全梁、冯两家,从造反的事中全身而退他不觉得奇怪,可是石家呢? 那石庆荣是个蠢货,石家又是宋棠宁最初对付世家的筏子,陆九安传回的消息之中,石家可是从头到尾都参与了造反的事情,石家为什么也能活下来? 季容卿摩挲着手心已经结痂的伤疤,突然开口:“那日他们造反之后,大魏皇后可还有露面?” 那人愣了下,才会道:“应该有吧,大魏那边依旧日日早朝,朝权都在大魏皇后手里……” “那大魏京中可有兵力变动,那些黑甲卫呢?可都全在京城?”季容卿沉声道。 那人想了想说道:“兵力变动不清楚,但是前些时候大魏有一支上万人的军队押送粮草前来西北,因着一路上极为谨慎,且运粮兵将众多,我们的人根本没办法靠近。” “至于那些黑甲卫,好像因为那日逼宫咱们的人暴露,大魏那边派人四处搜捕乱贼,那些黑甲卫有大半都散了出去……” 他说着说着,忽然察觉出不对劲来,抬头时就对上季容卿满是寒色的脸。 季容卿冷然说道:“大魏兵力早就分散南北,京城驻军所剩不多,大魏皇后和朝堂刚经历动荡,他们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调动上万兵力离开京城。” “还有那些黑甲卫,他们是魏帝留给大魏皇后最后的保命符,也是唯一不需皇令便全然效忠他们的人。” “既然惠王他们造反已经失败,混入京中的北陵死士又已经全数身死,明知眼下外间虎视眈眈想要她性命,大魏皇后怎么可能会蠢到派黑甲卫出京清缴所谓乱贼。” 营帐中的那人顿时惊愕:“驸马的意思是……” “大魏皇后出事了!” 季容卿沉声道:“陆九安失踪数日,若非身死,他定会想办法传消息回来,如今久不闻讯,他恐怕是因为什么被困,或是遭人追捕难以联络外间。” “大魏刚经历宗亲世家造反,却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的筹备科举,甚至就连世家那边也未曾赶尽杀绝,反而多有放纵,他们那边恐怕是出了天大的麻烦,才会选择以此掩饰太平。” 世家造反,绝无可能留情,哪怕皇后有意轻饶,大魏朝中那些清流一派的朝堂也必定会落井下石斩草除根。 除非,大魏皇后出事了。 第894章 季容卿沉着眼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他是知道大魏朝中清流一派和世家朝臣争斗多年,彼此之间早就不死不休,世家伙同宗亲谋逆落败之后,占了上风的清流一派绝不可能放过这般机会。 可是梁广义他们却从中脱身,甚至还保全了石家上下,如今大魏那边朝堂安稳,京中不见血腥,更还筹备科举运送粮草前往边关,一副天下太平的模样。 这根本就不合常理,除非是那夜世家造反时出了什么意外,清流一派才不得不退让一步放过世家,借梁广义他们的力量共同镇压朝堂,以周全之态安抚百姓和边关。 而那些散出去的黑甲卫根本不是为了什么乱贼,他们是为了搜寻皇后! 营帐中的那人听着季容卿的话忍不住睁大了眼:“驸马是说,陆九安拿下了大魏皇后?!” 他话音才刚落下,外间就突然传来脚步声。 那人连忙闭嘴,片刻有人站在营帐前朝着里间道: “驸马,国师来了,说是有要事见您。” 季容卿微眯着眼,片刻后突然低笑出声:“想知道我的猜测是不是真的,只需看夏侯令来寻我做什么。”潜入大魏的可不只有他的人。 陆九安是陆崇远一手教导出来的人,最善人心,夏侯令藏在大魏的那个鸣珂绝对逃不出陆九安算计,如今他这边突然断了消息,夏侯令那边恐怕也是出了问题。 季容卿朝着身旁道:“你先退下,让夏侯令进来。” …… 夏侯令和里面出来的人错身而过时,敏锐地察觉到那人看了他一眼,虽然很快就恭敬行礼离开,但是他依旧感觉到那目光中的打量和试探。 他脸色微沉了一瞬,等到掀开帘帐入内之后,那阴霾就已消失。 季容卿坐在榻上并没起身,只是拢了拢身上披风,抬眼温声道:“国师怎么这会儿过来了,可是前方出了什么问题?” “不是。” 夏侯令说道:“昨日刚打了一场,今日大军休养,木哈错已经带人去清缴昨日所获战利,顺带着还有那些战俘,看能否打探到大魏那边动静。” 季容卿笑了笑:“国师算无遗策,出兵之后十战九胜,容卿佩服。” 夏侯令目光落在他苍白脸上:“季驸马心计卓绝,若非你数次出策,统领宗聿部从旁配合,我北陵大军也不会这般顺利打到这里。” 二人彼此对视,各自恭维,营帐中气氛看似和谐,可唯独二人自己清楚,他们之间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 当初争夺领兵之权彼此较量,季容卿略输一筹,但是等到出兵之后,夏侯令虽然统筹全局,但季容卿却成了他最大的绊子。 宗聿部的人虽在军中,却只听从季容卿调遣,无论他下何种命令都需过季容卿一道,万鹄部和十三散部的人也因此都生了私心,要不是季容卿还顾全大局,未曾在战事上使什么手段,恐怕不需大魏打来,北陵就先败了。 夏侯令看着季容卿神色淡淡倚在榻上的模样,突然没了“寒暄”之意。 他径直朝着季容卿身前走了过去,原本守在营帐前的人吓了一跳,连忙上前几步就伸手挡在夏侯令身前,一副怕他伤了季容卿的样子。 夏侯令停下抬头。 季容卿说道:“大惊小怪的做什么,还不退下。” “可是驸马……” 夏侯令之前可是派人伤过驸马! 那人话虽没说出口,可是对夏侯令的防备却是明晃晃的,他们离开皇城之前公主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务必保护好驸马周全,而且如今宗聿部全靠驸马才能与宗延部的人不相上下,让他们在军中夺得话语权。 谁知道夏侯令会不会狗急跳墙,他可不能让人伤了驸马! 似是看出那人想法,季容卿笑了笑:“别胡思乱想,同为北陵征战,大军在外,国师寻我不过是闲谈几句罢了,还能众目睽睽伤了我不成?” 夏侯令沉声道:“我只是有军中之事与驸马商议。” 季容卿:“听到了?都下去,让外间的人退远一些,守好帐前,无我命令不得入内。” 外间人迟疑了下:“是,驸马。” 夏侯令也吩咐自己的人:“你也下去。” …… 营帐中的人全都退了出去,原本守在帐前的人也都退开去了远处。 等到帐中只剩下二人,夏侯令就直接走到季容卿身旁坐下,二人之间相隔不远,夏侯令甚至能闻到季容卿身上浓郁的药苦味,他若有所思的看着季容卿。 当初大魏传回的消息,那陆家子可不是病秧子。 季容卿抬眼:“国师这般看着我做什么?” 夏侯令淡声道:“只是有些好奇,陆三郎君是何来的本事,能够在毁了陆家杀了陆家满门之后,还能说服那陆九安为你所用?” 季容卿手中一顿,下一瞬灿然而笑。 他既没否认夏侯令口中的称呼,也没去回答他的话,反而是捧着桌上茶杯懒懒抬眼: “国师说笑了,世间之事不外乎利益二字,国师当年叛出师门亲手弑师,踩着师兄弟尸骨爬来北陵,后来不也同样招揽了剩下那些师门之人为你所用?” 顿了顿,季容卿莞尔, “也不对,那施长安没被招揽,到底还是有傲骨之人。” 季容卿看着陡然沉了脸的夏侯令轻笑:“听闻他与国师曾是南齐双绝,出身同门,家无底蕴,却傲然于南齐众权贵公子之上。” “国师入了北陵权倾朝野,那位施先生虽是白身却也得了魏帝魏后重用成了那荣晟书院山长,他虽不如国师权盛,却耕耘于文坛教化天下,将来桃李遍野,国师与他一门双杰,说不得还能赚个史书留名。” 夏侯令原本是想要用陆家的事刺一刺季容卿,让他露了破绽好能说接下来的事情,可谁能想到被他三言两语堵了回来。 明明已经过去多年
相关推荐:
鱼塘主
粉绸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新宠
重生狂妻之姜总请签字
双雄
问题男女
天策大明
甜甜的[竹马竹马]
浪漫热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