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的娘亲是腐女 > 第213章

第213章

凌厉至极。 闻言,他看了眼沙盘,持剑落在刚才伏越说过的那几个地方。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是这几日北陵急袭之地,除了这些地方之外,北陵军队还朝着这两个方向派了人,但是据各地战事来看,这些地方的兵力加起来恐怕也不足十万人。” “北陵此次举国之力南下,各大部族兵力全部集结,这也就意味着落雁关外,北陵保守还有十五万左右的兵力。” 其他人闻言都是脸色微变。 狄双成开口:“你是说,北陵是在调虎离山?” 杭厉摇摇头:“诸位都清楚西北如今情况,北陵的人自然也打探的清楚。” “他们肯定明白我们如若不朝着那几处不增添兵力,北陵那些散兵一旦攻破几处便能自后方而围落雁关,届时前后夹击咱们便成了瓮中之鳖,可如果分散兵力阻击,北陵趁势大举进攻落雁关,我们无力支应。” “但是诸位又没有想过,这情形看似对我们不利,实则这般疯狂之举对于北陵也同样不利。” 狄双成皱眉:“什么意思?” 文信侯也是抬头:“你别卖关子,什么不利,你赶紧说。” 杭厉闻言笑了笑,将手里的剑挽了个剑花插进了腰间剑鞘之中。 “北陵之前之所以能够压着我们打,就是因为他们大军集结,兵力远胜于大魏,且北陵铁骑太过凶猛,可是他们如今急袭各处,这些地方之间距离相隔甚远,能够派出去的自然只有来去如风的骑兵。” “北陵兵力分散,最厉害的骑兵更是调走大半,以夏侯令和那季容卿的心思,他们不该不明白一旦这个时候镇安军咬牙舍了其他地方,集火于落雁关外,他们所剩的那些兵力就算不会惨败也会损失惨重。” “一旦他们大军败了,届时成了瓮中鳖的就是那些游散骑兵,他们这是在拿着整个北陵冒险,可他们依旧还是这么做了,你们觉得是为什么?” 文信侯灵光一现:“北陵内里出了问题?” “我记得去岁时北陵灾旱不断,水草不丰,他们大军南下之前便大肆宰杀牲畜筹集军粮,如今天气热起来了,又已经连续打了两个多月,先前你还带兵偷袭毁了他们两处粮仓……” 他猛地抬头一拍手, “北陵粮草不足了!” 狄双成皱眉:“就算粮草不足,也不该这么冒险像是想要背水一战……” “那如果是他们得到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消息,逼的他们不得不战呢?” 门帘外突然传来声音,里间所有人都是朝着那边看去,就见穿着长衫的施长安从外间走了进来,旁边还跟着张滨和荼白。 在场所有人都是认识他们的,张滨二人也就罢了,他们是陛下早前留在北陵的探子和亲信,而施长安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传奇般的人物,曾经凭借一己之力搅得北陵天翻地覆,让大魏安稳了近十年。 这次大战开始时,施长安就随文信侯来了西北,他坐镇军中成为镇安军军师,帮着狄双成他们支应西北,也是因为有他在,他们才能每每以最小的损失拖延住西北战场,让北陵虽胜却无得利。 第900章 “军师。” “施先生。” 里间所有人看到白发断臂的施长安进来时,都是连忙让开半步,对着这位身有残缺的中年男人都是打心底里佩服。 施长安身上穿着深青色大氅,脸上虽然病弱苍白,精神头却是极好。 他入得里间之后,文信侯就忍不住问道:“施先生,你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北陵得了我们不知道的消息,不得不与我们一战?” 施长安没说话,只侧身看向身旁张滨。 张滨上前一步说道:“方才我们接到陛下密信,南齐战事已平,朝中已经派人前往南齐商量与之议和之事。” “真的?!” 屋中所有人都是喜出望外,就连狄双成也是忍不住面露惊喜。 荼白点头:“千真万确,我们将送信的人也领了过来。” 他朝外吩咐了一声,片刻就有人走了进来,那人身形瘦小,一张脸极为面生,容貌普通的扔进人群里也找不出来,他见到屋中人后便连忙行礼。 狄双成皱眉看着他:“你是……” “小人詹蒙,乃尹老将军麾下之人。” 狄双成下意识挑眉,此时朝中紧张,萧厌若要送信该寻亲信才是,怎么会让尹豹的人来,只是还没等他开口询问,那詹蒙就已然说道: “小人随尹老将军与陛下南征,本是形势大好,怎料西疆突然插手战中,加之朝中鸣珂唆使鸢州白家暗下杀手,陛下被困南齐后险些遭难,后来在萧将军他们支援下突围依旧受了伤。” “南齐虽败,但睦南关形势依旧紧张,北陵探子遍布各处,陛下身边的人稍有动静便会落入人眼,而且眼下陛下重伤他们须得守候在旁不敢擅离半步,陛下便让小人前来北陵传讯……” “等等。” 文信侯在旁连忙出声:“你说陛下受了重伤?可要紧?” 詹蒙低头道:“伤了脏腑,难以挪动,好在医治及时未曾殃及性命。” “那鸣珂呢?还有鸢州白家,这又是怎么回事?”狄双成沉声问。 这一次回话的是张滨:“鸣珂是北陵细作,藏于京城多年,之前陛下清缴北陵暗桩时惟独她不曾查到,后来几次设局想要引其暴露都不未成事,直到数月前我在北陵时才无意间知道她代号,知她或与那几个世家有关。” “此人一直藏的极深,屡屡传递朝中消息入北陵,这次陛下带兵南征,眼见战事得利怕陛下回援西北,她勾结他人谋害陛下这才露了痕迹。” 杭厉好奇:“鸣珂到底是谁?” 张滨道:“崔家少夫人,白氏。” 屋中其他人便也罢了,大多都是边境领将,对于京中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可是如文信侯和杭厉却都是面露惊愕之色。 他们都是见过那位崔少夫人的,那个妇人脾气极好,也知崔家败落后她被崔林父子苛待的事,后来虽然崔林父子身亡,她掌管了崔家,可崔家在世家之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文信侯满脸吃惊,杭厉更是愕然,他比文信侯知道的更多一些,他知道那崔少夫人早早就投了陛下,更在世家之中是除了冯家外唯一暗中支持陛下登基的。 谁能想到那崔少夫人居然会是北陵在大魏藏的最深的细作。 屋中众人消化着这一连串的消息,詹蒙则是继续: “眼下南齐战事已平,但后续之事还需有人主持,且西疆那边也需平定,陛下率萧将军他们留于睦南关与南齐商定议和纳降之事,我家将军则会率兵先行北上增援。” 詹蒙说完之后,便双手捧着一封信件递给狄双成。 “狄将军,这是陛下口述,我家将军代笔所写书信,陛下让小人亲手交给狄将军,关于后续西北战事安排。” 狄双成连忙接过那信展开来,就看到里面所写字迹,笔锋游走,磅礴大气,但字迹于他来说却极为陌生,他皱了皱眉有些怀疑地朝下看,等快速看了一遍之后,眉心已经紧紧皱了起来。 “狄将军,信中说了什么?”文信侯他们好奇。 狄双成没说话,只是将信递给了他们,待到文信侯几人轮流都看了一遍之后,脸上或是仲怔,或是怀疑,更有愕然猜忌,实在是信上所写让人猜疑,陛下明知西北境况,却下令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与北陵交战。 文信侯拿着那信脸色冷沉:“你说这信上是陛下之意?” 詹蒙说道:“正是。” 文信侯他们彼此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里异色,詹蒙却像是完全没有察觉,径直说道:“白家之人被擒之后,陛下从他们口中得知,南齐战败的消息已然传回北陵。” “北陵粮草快要消耗殆尽,得知南齐消息之后更是有一部分人生了退缩之意,但是身为主将的夏侯令不肯就此退去担了无能之罪,这才压住了其他人未退兵,可如今北陵已然内乱,这是最好的能够攻破北陵的机会。” “我家将军已经带兵北上增援,最迟半个月便能抵达,可若是让北陵大军提前退了回去,那北边草原辽阔,各部兵力一散,再想要一举拿下他们便是登天的难事。” 詹蒙说完之后,伸手朝着怀中一探,然后捧着一物奉到狄双成面前。 “陛下说,北陵祸害大魏多年,时时滋扰西北,如今南地战事已平,便不能错过将北陵一并拿下的机会,命狄将军无论如何都要率兵留下北陵大军,不可放他们离开落雁关外。” 他双手捧着东西,单膝跪地。 “龙玉令?” 屋中几道声音同时响起。 狄双成伸手拿过詹蒙手中令牌,杭厉已然凑近,仔细看了一眼后就从贴身之处取出半枚令牌,然后与狄双成手中的那半枚放在一起。 “狄将军,真的是龙玉令。” 他手中这半枚令牌是当初随同龙庭卫的人前来西北时,陛下亲手交给他的,他一直贴身收着不曾经手过任何人,就连看过的人也寥寥无几。 这世间除了陛下手中那半枚龙玉令,绝无可能再有第二枚跟其严丝合缝。 第901章 狄双成也曾亲眼见过龙玉令,他拿着手中令牌,听着身旁杭厉满是肯定的说词,之前怀疑尽皆散去。 若只是所谓“口谕”和代笔书信,让他调兵与北陵殊死一战,攸关西北数十万大军生死性命,狄双成绝不会轻易信了眼前之人,可是詹蒙却拿着半枚龙玉令当信物。 此物一直都在萧厌手中保管,萧厌更是清楚这东西对于西北军中的重要,若非真是他传令命詹蒙送信,这东西绝不可能落在外人手上。 狄双成心中一定,伸手去扶詹蒙:“我非怀疑你和尹老将军,只是兹事体大。” “小人明白。” 詹蒙起身说道:“此物陛下原是想要交给我家将军,只是南地大军调兵北上还需时日,北陵又已得知南齐落败之事,陛下唯恐他们见势不妙提前退走,所以才冒险让小人先行送信来西北,让狄将军无论如何务必留下北陵人。” “陛下有令,此战举国之力,定灭蛮夷于落雁关外,纳降北陵,永绝后患。” 屋中所有人都是被詹蒙的话说得心神摇曳,就连狄双成和文信侯这般老将脸上也是忍不住露出动容之色。 大魏和北陵打了这么多年,北地蛮夷年年进犯,每一年死在或大或小战事里的将士、百姓不知有多少,他们无数同袍皆战亡于沙场,何尝不想要灭了那些北地蛮子,像是当年太祖皇帝那样将这些蛮夷驱逐于天灵山外。 可这些年大魏重文轻武,逐年积弱,北陵却是兵强马壮一年胜过一年,能守住落雁关不被北陵攻破已是不易,如今却能有机会尽歼北陵大军将其纳降,让北陵蛮夷臣服于大魏。 不世功勋,青史留名,在场这些武将怎么能不激动。 狄双成心潮澎湃,却没立刻答应下来,反而压着心绪看向施长安:“施先生,你最是了解北陵和夏侯令,你觉得我们眼下该不该动手?” 施长安白发垂肩,身披大氅站在沙盘之旁,对于狄双成这个时候还能冷静思考颇为赞赏。 他抬眼扫过其他人,这才开口说道:“北陵近来举动频频,派兵急袭临平、河新等地更是异常,夏侯令绝非这等冒失之人,而且北陵大军之中也并不是他一言堂,若非事出有因,光是季容卿就不可能答应让夏侯令拿着整个北陵大军生死儿戏。” “这两个月两军交战北陵是占了优势的,他们却这般着急一副想要强攻架势,除了粮草缺失之外,恐怕就是得了消息知道南齐战场已难牵制大魏其他兵力,若等到陛下和尹老将军他们率兵北上,带来粮草辎重,北陵便再无优势。” 施长安声音不大,但所有人都是屏息凝神。 “我熟悉夏侯令,他虽然野心贪婪,但又敏锐果决,若有机会时胆大包天敢行逆天之事,可一旦见势不妙察觉再无胜算时,便像极了那地沟里的老鼠保命为先绝不留恋。” “他派兵急袭各地是有想要趁南地大军未曾北上拼力一搏的意思,若能破了西北边地自然最好,一旦成合围之势拿下落雁关,陛下他们就算增援北陵也不惧,可如果他们不能在期限内拿下西北,落雁关外大军足以牵制大魏兵力,而北陵则是以骑兵之力劫掠一番立刻退走,既能弥补一些大战损失,又能保留北陵军中精锐。” “诸位将军都是多年与北陵交战之人,应当明白,只要北陵十万铁骑不灭,就算落雁关外大军死伤一部分,他们依旧能够退守草原,谁也奈何不了他们。” 狄双成等人都是脸色变化。 北陵最厉害的便是骑兵,草原开阔之地更是他们主场,如今靠近落雁关附近因有山峦阻挡还能限制一二,可一旦让他们退回草原,那十万骑兵就算对上二十万甚至更多的大军恐也不会逊色。 更何况北地草原极广,想要带兵长途奔袭作战根本不现实,那些骑兵来去如风,除非数十万大军齐入北陵境内,否则根本奈何不了他们,可如果想要这么多人入北陵作战。 粮草,兵马,后续辎重增援,乃至军中将士对于水土气候适应都是天大的问题。 施长安淡声说道:“想要一次拿下北陵,就必须要趁他们未曾收兵之前将他们留在落雁关外,陛下下此命令倒也不足为怪,只要能够成功,就能彻底将北陵收服,拿下蛮夷永绝后患。” “只不过……” 他迟疑了一下,“其中风险也大。” “我们兵力本就少于北陵,根本不可能同时应对各处,若是主动出击倾其全力应该能留下落雁关外的那些人,可这样的话就无暇顾及散出去的十万铁骑,若想要留下那些铁骑,落雁关这边就必须分一半兵力出去。” 文信侯闻言紧紧皱眉:“同时动手绝无可能!” 夏侯令他们又不是蠢货,奉城和落雁关内北陵的探子一直没断过,一旦他们这边分兵,消息绝对瞒不住,恐怕这边兵力才刚派出去,夏侯令就会让落雁关外大军急袭。 可如若不分兵直接与关外那些人交战,那几座边城驻军是绝不可能拦得住北陵那些骑兵。 不灭北陵铁骑,后患无穷。 在场所有人都明白文信侯的意思,狄双成脸色有些不好:“夏侯令那犊子之所以敢冒险将骑兵分散出去,恐怕就是笃定了我们在南地大军北上增援之前不敢分兵。” 施长安点头:“对,所以眼下如若想要动手,就只能二选其一。” 他抬头看了一眼屋中之人。 “我的意思是,分兵。” 狄双成他们都是一震,杭厉脱口道:“可是分兵,落雁关怎么办?” 想要留下那些铁骑,分出去几万人根本不可能,设伏、偷袭,用各种手段拿下那些人恐怕也要去掉落雁关大半兵力,那落雁关还能留下多少人,又怎能挡得住关外北陵大军? 施长安沉声道:“落雁关关口险峻,粮草军械充足之下,哪怕数万人也能凭借地势守住半月,南地援军已经北上,只要熬到他们到来,北陵那些人就不足为惧。” 第902章 “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南地援军能够及时北上。” 狄双成看向施长安:“一旦中间出了差错,分出去的兵力难以回转,落雁关被攻破之后,整个西北对于北陵来说就如无人之境,届时就算南地援军赶来也无济于事。” 没了关隘阻拦,北陵长驱直入,整个西北都会沦为炼狱。 施长安点点头:“这也是我想说的事情,分兵定有危险,不分兵也未必周全。” “夏侯令向来精狡,明知大魏无南齐牵制会纠集兵力北上,定会想办法竭力一搏,我们若不分兵,他便有机会破我们后方西北边线,可一旦分兵,他必定会率大军来犯。” “如今北陵看似疯狂冒险,实则却将我们陷于进退两难。” 在场之人听完施长安的话后,之前因为南齐战事已平的欣喜散了个干净。 他们自然想要留下北陵,也不愿意这般被动,可同样也没人敢承担分兵之后万一出现意外的风险,届时一旦落雁关出了问题,西北沦为炼狱,那数万万百姓生死全在蛮夷屠刀之下。 他们会成为整个大魏的罪人。 屋中一片冷寂,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就连詹蒙也只是安静站在一旁不曾出言催促。 过了许久,狄双成才抬头:“詹蒙,你确定尹老将军已经带兵北上?” “小人确定。”詹蒙说道:“小人前来西北之时,我家将军也已带着大军开拔,因担心路上遇袭耽误增援,大军分水、陆两路行进,将军麾下副将平骞领三万先锋乘船北上,将军则是带着余下之人走陆路疾行。” “若按出发之日算起,应该再有十日左右能到达,就算算上路上意外耽搁,半月之内也必会赶到。” “好。” 狄双成闻言表示知道后,就直接看向其他人:“诸位也听到了,你们都是怎么想的?” 文信侯皱眉:“落雁关这边军械粮草充足,也有地势之利,但关口城墙太长,关外北陵大军又多,想要守住这里不可能留太少的人,怎么也得要个四、五万,而且还会守的艰难。” 杭厉站在一旁同样眉心紧皱:“与北陵交战这两月,镇安军、龙庭卫都有死伤,还要保留各处城中巡卫之人,再加上五万留守落雁关,能够分出去的兵力不足十五万。” “北陵派出去的骑兵便有将近十万,我们怕是应付不了。” 旁边最先说话那老将迟疑了片刻说道:“而且我们大多都是步兵,机动应变本就不如他们,北陵骑兵又分散几地,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根本不可能,而且我们一旦分兵,就算瞒得再好北陵也会得到消息,一旦夏侯令传讯出去,那些骑兵定会提前撤离,等我们赶到时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王老将军说的对。” 另外一人也是附和:“他们那些骑兵来去无踪,一旦我们分兵出去,落雁关便兵力薄弱,那些人若是得了消息倒转回来,到时候落雁关怎能防得住?” 他总觉得这样太过冒险,他们本就兵力不及北陵,还分兵两处,万一出了差错那可就是滔天之祸。 狄双成闻言紧抿着嘴角,脸上满是犹豫。 倒是施长安听着屋中七嘴八舌议论,悠然开口:“那如果我们只分兵,却不赶去那几地呢?” 其他人都是安静下来,文信侯看他:“施先生的意思是?” 施长安指着沙盘中央:“临平、河新、长偃几地,还有如今已现北陵骑兵的地方,都离落雁关有些距离,就算最近的临平,以步兵绕道稷山走近路疾行也需三日,更别提河新、长偃,就像是王老将军说的,等我们的人赶到时黄花菜都凉了。” “北陵骑兵来去如风,且那些精锐皆是凶悍,想要用我们的人去追赶他们根本不现实,说不定还会被他们反杀,与其如此徒劳,倒不如来一场瓮中捉鳖。” 屋中众人都是纷纷看向施长安。 施长安伸手指着沙盘:“落雁关在这里,往北便是稷山,稷山山脉横贯东西阻隔了北陵和大魏,而这里又有豊江,北陵的人除非是走关内已开的官道,否则想要从关外前往临平等地,就只能走这两个地方。” “平头谷,还有泗北道。” 他指向那河道交汇之地,“泗北道是稷山、豊江交汇之地,河滩险峻,水道崎岖,就算是有船只来往也十分凶险,北陵没有条件也不可能冒险,他们只能走平头谷。” “平头谷地势十分奇特,从这里到这里都是开阔之地,地势十分平坦,可是这里却有两段狭窄之地,山体极高,与稷山相连,如同葫芦首尾刚好将这两段分隔成前后两处腹地……” 狄双成眼睛一亮,没等施长安话说完就脱口而出:“施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在这两处设伏,只要能将北陵的人装进葫芦里,他们就成了瓮中之鳖?” “不错。” 施长安点头:“我们想要去追逐他们太难,可他们若是回援却是极为容易。” “平头谷那地方本就是适合伏击之地,依靠地势提前设伏,只要做好准备,五、六万人就能困住那些骑兵,就算不能全部留下也能让他们折损过半,夏侯令既然想要算计我们,我们何尝不能将计就计。” “我们可以兵分两路,照着刚才所说,派遣一路大军佯作增援临平等地,另外一路留守落雁关,只要让夏侯令信了我们被他所算计,将主要兵力派遣出去,他势必会趁机带兵攻打落雁关。” 文信侯听懂了施长安的意思,猛地一拍手: “示敌以弱,虚虚实实,只要能瞒天过海让夏侯令信了我们,到时候不只能坑了回援的北陵人,就连关外北陵大军说不定也能让他们吃个大亏。” 他们表面上分兵十五万前往临平等地,实则只需留五万人走稷山前往平头谷设伏。 夏侯令以为落雁关内兵力空虚,定会倾其全力进攻。 届时…… 文信侯等人想到这里,都是眼中大亮。 第903章 一战决生死,攸关西北数万万百姓,哪怕已有定计众人也丝毫不敢轻忽。 营中众将齐聚沙盘前,将所有可能会遇到的危险、意外,以及接下来会涉及到的种种问题全部拿出来一一讨论,其中或有争执,或有讨论,意见相左时更是吵得面红耳赤。 直到天色暗下来才将所有事情定下,一众将领各领职责饥肠辘辘却满是兴奋紧张地离开。 狄双成也交代让人安顿了詹蒙。 詹蒙听闻狄双成让他暂住将军府时面上露出迟疑之色:“狄将军,小人十岁起便追随我家将军南征北战,虽不及边关众将勇武,可若战时也能尽绵薄之力,小人愿请战入前锋为将军探路……” 狄双成闻言朗笑出声:“尹老将军沙场悍勇,他麾下之人自然不弱,只是你对西北地形不熟,领兵出关难免吃亏,所以我才将你留在落雁关跟我一起,待到战起之时有你杀敌的时候。” 詹蒙闻言连忙行礼:“多谢狄将军。” 狄双成笑着拍拍他肩膀:“你从南地匆匆赶来,这一路上也辛苦了,赶紧去休息吧,再过几日可就没得休息的时候了。” 詹蒙点头:“是。” 狄双成身旁的人领着詹蒙下去休息,詹蒙跟在那人身后走了一段,佯作无意间回头时,就瞧见狄双成已然走回了屋中,站在文信侯和施长安他们身旁,隐约还能听到施长安的声音。 “夏侯令心思谨慎,想要骗过他就要做好了这局中局,平头谷设伏的事情绝不能让人察觉,侯爷带兵外出之事要佯作隐瞒,要让夏侯令相信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便是城外的北陵大军和他……” 文信侯:“可是他能信吗?” “由不得他不信。”施长安的声音冷淡:“他本就是在赌大魏这边军中没有敢拿西北安危冒险之人,赌我们会因眼下局面左右支应难以决断,他在赌我们若是分兵后的北陵的一丝夺胜之机。” “狄将军他们长年都在西北,侯爷你们虽在京城,但性情手段他恐怕也算计得到,他知道你们不敢这般疯狂,事有异常必是做局,若只是你们他定然会心有防备,可再加上我……” 似是提起过往之事,施长安声音冷了许多。 “我和夏侯令本就有宿仇,早已不死不休,等大军出发佯作消息走漏之后,你们只需将我来了西北的事情泄露出去,让夏侯令知道我在这里,届时无论你们行事有多疯狂,他都会相信。” 因为夏侯令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们之间的仇恨,一旦有机会,无论是他还是夏侯令,都会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的要了对方的命。 不死不休! 里间几人似是都被施长安的话说的沉默了一顺,过了片刻才又传来杭厉略显年轻的声音。 “这次平头谷伏击,我带兵去……” “詹大人?” 詹蒙听着身后那些声音逐渐放低,好像是在商议具体领兵之人,他正想凝神细听时,前面领着他前行的人就回过头来。 似乎是在疑惑他为什么不走了,那人见他回头望着后面议事厅的模样,开口说道:“您是还有什么事要跟将军他们说吗?可要小人带您回去?” “不用了,我刚才只是突然想起别的事情。”詹蒙连忙回神,笑着摇了摇头后才说道:“狄将军他们还要商议要事,我就先不打扰了,还麻烦小兄弟带我去住处换身衣裳,我这身上都能搓一层泥了。” 詹蒙被一路领到住处时,与领路的年轻小兵已经混了个半熟。 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热情真挚,加上詹蒙又是带着萧厌信物而来,得了狄双成他们信任。 那年轻人本就城府不深,对詹蒙毫无防备,詹蒙更是手段老练,丝毫不提及一些容易引人怀疑的事情,只仿佛闲话家常般闲聊着,不过短短两盏茶时间,就已经将那年轻人知道的关于落雁关内的情况套了个干净。 “所以那位施先生,是如今西北军中的军师?” “对啊。” “可他不是南齐人吗?” “那有什么?” 年轻人名叫江和安,正在屋中点着灯烛,听闻詹蒙的话后他手中没停,嘴里半点儿犹豫都没有就说道: “军师虽然是南齐人,可跟北陵是有仇的,这西北军中谁不知道当年玉麟先生施长安搅弄北陵风云,险些让得北陵皇权四分五裂,连带着那国师夏侯令也差点死在他手里?” “况且您没听说吗,军师虽出身南齐,却早就被南齐所弃,当年他师门被灭时南齐皇室可是放任了夏侯令对他赶尽杀绝的,军师与夏侯令那一战败走时,是咱们大魏的相爷曹公救了他,这些年他一直留在大魏,后来更是被皇后娘娘所请教授于荣晟书院。” “咱们陛下和皇后娘娘对军师礼遇有加,之前西北开战不久后就让他就随文信侯来了这里,军师计谋无双,聪慧绝伦,就是因为有他在,咱们这几个月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拖住了北陵大军,让陛下腾出手去收拾南齐。” 江和安说完之后,笑着露出一口白牙朝着詹蒙说道: “詹大人就放心吧,陛下极为信任军师,军师也厉害着呢,有他在我们定能将北陵打回天灵山外。” 詹蒙垂眸:“是吗,那倒是我多想了。” 江和安咧嘴一笑,将手里已经燃起来的灯烛放在一旁,取了灯罩罩上之后,这才对着詹蒙说道:“天色也不早了,詹大人先休息一下,我去让厨房给您送些吃的和热水来。” 詹蒙点头:“好,多谢小兄弟。” 外间人关上房门离开后,屋中就只剩下詹蒙一人,他脸上笑意收了起来,直接就朝着屋中走了进去。 等仔仔细细将不大的屋中看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异常,他又走到窗边佯作开窗透气,推开窗棂瞧了眼黑漆漆的外间,见四周并无人监视,外面横廊、墙后都无人影。 他这才放心下来,松手放开了窗棂转身走了回来,眼中神色冷鸷。 施长安居然也在西北! 第904章 詹蒙来落雁关前想过无数种可能和意外,惟独见到施长安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当年北陵内乱的时候他就已经入了国师府,那姓施的算计国师弄瞎了他一只眼的事情他比谁都清楚。 那时候国师设计重伤了施长安却被他趁乱逃走,国师府派了无数人四处搜捕,甚至就连南齐境内也没放过,可一直都没有查到施长安的下落,之后数年也再无人提起过这个名字。 他一直都以为施长安当年重伤之后死在了荒无人烟之地,可谁能想到他居然被大魏的人救了,而且这么多年一直都留在魏朝境内,不仅与大魏朝中重臣往来频繁,甚至还成了魏朝帝后的座上宾。 如今更是混成了西北大军的军师! 詹蒙有些咬牙:“难怪这段时间魏朝军队行军古怪,就连国师都好几次险些被算计……

相关推荐: 问题男女   无神记   灵异绝缘体   我靠武力值掀翻赛博世界   步步逼婚:洛总强宠复仇妻   造梦王   亲爱的   徐曼的故事   被霸总盯上的嚣张少爷   我变成了一只剑齿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