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的娘亲是腐女 > 第218章

第218章

陵人的长相,眉弓很高,轮廓极深,微卷长发落下一半在肩头,目不转睛地看着陆执年。 “北陵大军折在了落雁关,桑齐纳他们也死了,宗聿部所剩的人根本不足以震慑其他部族,我知道呼延闵说这些是有私心,可是你也的确没有办法保证十三散部的人对我们忠心。” “况且就算有他们,也不过是缠住大魏一段时日,可是魏朝如今没有南地之患,他们与南齐议和之后那里更成了他们的粮仓,他们的士兵有源源不断的粮草,有无穷无尽的增援,可是我们没有。” “与其去看长远的,倒不如照着呼延闵说的,先想办法逼退大魏,只要他们能退出草原,就能给我们一些喘息之机。” 乌娅以前野心勃勃想要争夺汗位,想要把呼延闵拉下来自己继承王位之后,以报当初夺权之仇,也让宗聿部成为北陵第一部族,可是如今的她却只想逼退大魏之后,保全宗聿部剩下的这些人。 只要大魏退了,她就能带着宗聿部的人撤走。 她可以不回王庭,可以领着族人回归族地,可以带着他们去草原任何一个地方。 这偌大的草原,随处都能安家,只要能避开这一次灭族之危,就算大魏回去之后整兵重新再来,除非他们能踏平整个草原,否则宗聿部总有能够活命的机会,而不是像是现在这样,被呼延闵和王庭死死绑在一起。 乌娅说完自己所想之后,抬头看着对面的男人,一字一句认真问道:“容卿,你定会帮我,帮宗聿部的,对吗?” 陆执年对上她目光,沉默片刻,垂眸放下手里茶杯,他长袖划过桌面落回了膝上,再抬眼时眸子里已经恢复了之前温柔。 “我自然会帮公主。” …… 将联系胡宝宪和十三散部的令符直接交给了乌娅,又与她叮嘱了该如何劝服十三散部的人出手,陆执年甚至贴心的替乌娅想好了退路,在十三散部拒绝之后如何说服其他零散部族的人为她所用,桩桩件件都细致到了极致。 乌娅脸上笑意盈盈,将陆执年所说的全部记下后,就迫不及待的起身:“那我现在就去联系他们?” 陆执年点头:“行事小心一些,多留个心眼,别太相信呼延闵。” “我知道的,我从来都不信他。” 乌娅凑近亲了亲他:“你近来头疾发作的越发频繁了,身子也虚弱的很,我让人熬了肉粥待会儿送过来,你多少吃一些,再忍些时日,等大魏的人退走之后你就不必这么辛苦。” 陆执年柔声道:“好。” 乌娅满是留恋摸了摸他脸颊,这才依依不舍离开,等帐帘重新放下来时,陆执年脸上温柔之色瞬间褪了个干净,满是厌恶拿着帕子就用力擦了擦脸上被乌娅碰过的地方。 “主子。” 春生带着面具靠近,就见自家主子脸上被擦得通红:“您当真要舍了十三散部?” 陆执年冷着眼扔了手里的帕子:“十三散部从来就没跟我投诚过,何来舍了他们?” 不过是利益所驱,怕灾殃波及自己,唇亡齿寒之下不得已靠拢王庭,又被他拿捏了一二短处被迫靠拢公主府,可这种勉强拼揍在一起的关系毫无信任可言,脆弱的稍微一碰便能粉碎。 呼延闵想舍了十三散部,那些人也未必不能舍了王庭。 陆执年沉声道:“让我们的人准备好,今夜寻机会接应我离开。” 北陵不能留了。 乌娅,对他起疑了。 第923章 春生眸色一变:“可是公主对您……” 他是一路跟着主子从大魏逃出来的,更是亲眼见证过乌娅公主对主子的情谊,听闻刚才公主还拿着宗聿部的武器去跟万鹄部的人换取粮食,就因为主子不喜肉食,这般深情,公主怎么可能会对主子生疑? 春生有些迟疑的说道:“主子,眼下大魏势强,北陵本就落了下风,宗聿部因为之前大战损失惨重,公主身边本就已经没人帮扶,若我们再走了,乌娅公主她恐怕会在王庭难以立足。” 之前落雁关一战北陵惨败,大半基业都毁在了那里,他们趁乱带着一部分人逃了出来,又将所有罪责推到了夏侯令身上,只道是因为夏侯令好大喜功情报出错,又因为他与施长安之间私仇冲昏了头脑才会中了大魏算计。 当时王庭诸人暴怒,根本不听他们理由,若不是乌娅公主领着宗聿部剩下的那些兵力力保,又刚好撞上魏帝领兵踏足草原,他们想办法说服十三散部的人参战,恐怕当时主子就会被王庭的人杀了泄愤。 可就算是这样,春生也能感觉到王庭那些人对他们主仆的变化,就连宗聿部的人态度也不如从前,是乌娅公主一直挡在主子前面,替他拦下了所有猜忌、恶意和针对他的那些风波,也为了保他公主府承担了极大的压力。 一旦这个时候主子走了,十三散部再出了问题,乌娅公主必会称为众矢之的。 王庭的那些人还有呼延闵都不会放过她。 陆执年闻言顿了顿,冷眼看他:“那又如何?” 他对乌娅本就从头到尾都是利用,她不过是他用来在北陵立足的棋子。 北陵强盛时她能成为他得权的踏脚石,能助他争夺他想要的一切,他自然会对她虚与委蛇温柔以待,可如今北陵都都已经废了大半,乌娅于他而言也没了用处,他又怎会在意一枚棋子的生死。 陆执年脸上格外的冷漠:“我原想着她足够听话,利用北陵王庭和十三散部余下兵力,说不定还有机会能够跟大魏抗衡,可是呼延闵蠢钝如豕,明知大魏逼城竟还想着铲除十三散部,乌娅虽未对我动手,但她显然听信了呼延闵的话对我生了疑,更起了避战之心。” 十三散部的人又不是蠢货,胡宝宪精明至极,之前他靠着唇亡齿寒又许以重利才能劝得他们出手,如今呼延闵却想要暗中捅他们一刀,恐怕他一动手十三散部的人就会立刻倒戈。 而且乌娅已经没了争斗之心,想要带着宗聿部的人退走,那她对他来说也就没了用处。 他要的是跟萧厌斗,跟大魏打,哪怕血流成河也要让他们不得安宁,而不是偏安一隅隐于草原避世。 “十三散部那边拉拢不住了,我们若不走,只会给北陵王庭的人陪葬。” “可是……” “没有可是!” 陆执年眸色冷厉:“陆九安已经落入魏帝他们之手,他们既能用他和鸣珂来做局,自然也就知道我身份,我在乌娅眼里是季容卿,是她和北陵王后的救命恩人,可她如若知道我从头到尾都骗了她,你觉得她还会留我?” “松墨,你逾矩了。” 松墨心中巨震,突然就想起主子的身份从头到尾都是假的,乌娅公主是爱主子,对主子也是死心塌地,可她爱的是季容卿,是那个当初救了她一心对她又温文儒雅的少年郎,而不是那个从魏朝假死脱身满身污秽的陆家三郎。 她或许可以容忍主子身上有魏人血脉,可她会容忍一个从一开始就骗了她利用她的人吗? 松墨猛地低头,砰地朝着地上一跪:“我错了,主子。” 陆执年垂眸看着他:“乌娅既已对我起疑,呼延闵他们那边肯定也会防着我,想办法避开胡宝宪的人给十三散部其他透个信,让他们自己乱起来,我们再找机会离开。” 魏朝大军步步紧逼,先前更出过探子潜入营地的事情,北陵营中如今是三步一人五步一哨,加上呼延闵他们一直命人紧盯着他,若不能想办法让他们先乱起来,他根本不可能安然离开。 而且他要走,必定要走的悄无声息,否则北陵的人不会放过他,大魏那边更不会。 胡宝宪为人精明,行事谨慎,未必会对呼延闵如何,可是十三散部那边除了他多的是没脑子的人,只要挑唆他们对呼延闵生隙,让两边打起来,到时候自然也就没人有功夫来搭理他们。 松墨听着主子的话心头一紧,他知道一旦透露消息之后,北陵会迎来什么,乌娅会迎来什么。 可他终究什么都没说,只是低头应声道: “是,主子。” …… 萧厌受伤第三日,顾鹤莲就暗中约见了胡宝宪,二人聊了很久,直至各自离开时胡宝宪都未曾明确答复顾鹤莲,之后顾鹤莲又接连又见了胡宝宪三次,次次劝说,许以重利,胡宝宪虽有动摇却依旧迟疑。 直到萧厌身上伤口开始结痂,萧铮他们都以为顾鹤莲会以失败告终,已经做好了打算和北陵人硬碰硬时,却没想到十三散部的人突然反了。 “你说什么?”萧厌猛地坐直身子,看向牧风:“十三散部的人怎么会和北陵王庭打起来?” 萧铮也是满脸错愕:“对啊,之前不是还说那胡宝宪不肯答应顾家主的条件,也不愿意带着他们补足归降大魏吗?他们怎么自己打起来了?” 牧风恭敬说道:“是因为北陵汗王。” 他低声将呼延闵想要利用十三散部的人截断大魏与落雁关联系,暗中又朝十三散部动手想要削弱他们兵力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事本来没什么,呼延闵虽有这种心思,但还没来得及动手,可不知怎么的这消息突然就被十三散部的人知道了,那些人闹了起来,前往质问呼延闵,呼延闵怕消息传出去十三散部的人动乱想要灭口,结果事情就闹大了。” 第924章 萧铮几人听的目瞪口呆,缙云更是脱口而出:“呼延闵他疯了?” 如今北陵大败,王庭大军舍弃皇城入草原迎敌,全靠着十三散部的人偷袭设伏才能阻挡了大魏进攻。 这个时候呼延闵不思笼络他们想办法将这些零散部族绑死在自己战船之上,许以厚利让他们死心塌地,他居然还想着借刀杀人铲除异己,他难道就没有想过,一旦十三散部的人伤亡惨重,没了他们舍生忘死,整个北陵就再无人能够阻拦大魏攻势。 届时北陵就真的再无回天之力了。 呼延闵这是脑子进水了,居然自寻死路? 萧厌虽然也有些诧异,可只是转瞬就明白了呼延闵的心思:“他是担心如今北陵王庭势弱,十三散部的人越权,他再难坐稳汗王之位?” 牧风点点头:“陛下所言正是,我家家主从胡宝宪口中得知,十三散部早前就和宗聿部还有季容卿有所往来,呼延闵可能是担心他们会支持宗聿部的人夺位,所以想要先下手为强。” “眼下北陵那边军心不稳,虽然暂时阻拦了大魏攻势,但如果不能赶在入秋之前回到各自族地蓄养牲畜,储备冬粮,待到寒冬来临的时候北陵数万族人就可能会活活饿死。” “呼延闵也是急了才想要冒险一箭双雕,可他没想到消息会突然走漏,眼下北陵营地乱成一团,十三散部的人杀了不少王庭的人,那些零散小部也都生了退却之心。” “家主让我传信给陛下,胡宝宪已经答应带着十三散部归顺大魏,陛下即刻便可发兵。” 萧铮猛地一拍腰间长剑:“太好了,总算不用再待在这鬼地方了,陛下?”他抬头看向萧厌,等他决断。 帐中其他人也都是满脸兴奋看着上首。 萧厌果断开口:“好,立刻整兵。” “杭厉,你点齐所有骑兵,先锋四万,随朕带兵出击北陵大军。” “兄长,你和副将陶运各带两万兵力走左右包抄,配合朕出击,缙云,你跟罗瑛率其余兵力看守营地留后支应,谨防北陵断尾偷袭。” 他虽然信任顾鹤莲,也相信他既然敢让他们动手定是有所把握,但是萧厌行事从不会孤注一掷。 哪怕是万无一失他也会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既是防着意外,也是防着十三散部的人表面合作哄着他们出营之后,暗地里却来偷袭营地。 毕竟这种作戏设局的事情,他们能做,北陵的人也未必不敢做。 在场几人都是神情一紧。 “是,陛下!” …… 北陵大军本就人心涣散,十三散部一反,王庭大军直接被他们反插一刀,顷刻间更是兵败如山倒。 呼延闵从最初的难以置信,到后来仓促逃窜,浑身狼狈领着数千人从战场逃离时脑子都还嗡嗡作响,他怎么都没想到,好不容易稳住的局势竟是说变就变,他还没动手,十三散部就反了。 他们不仅掉过头来攻打王庭的人,甚至还转投了大魏替着魏帝他们引路,让整个王庭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草原上的夜晚满天繁星,草木疯长遮掩了呼延闵他们的身形。 一行人浑身是伤的从战场上逃离,好不容易找了个能够落脚的地方,却不敢生火,不敢烤肉,只生食着猎物充饥,连说话都不敢太大声,只生怕会引来大魏的追兵。 呼延闵用力咬了一口生肉,血腥游窜于口齿之间时,抬眼就看到对面受了伤正在包扎的乌娅。 他突然甩掉手里的东西,大步走过去拽着乌娅的胳膊将人拉起来,重重朝着她脸上甩了一巴掌。 啪!! 乌娅被打的摔倒在地,身旁婢女挡在她身前。 “汗王,你干什么?” “本王干什么,本王倒要问她想要干什么!” 呼延闵恶狠狠地看着乌娅,说话时压低了声音:“本王有没有跟你说过,让你防着季容卿,本王有没有告诉过你那狗贼对北陵不安好心,本王以为你虽然爱慕那小白脸但多少还有点脑子,可你居然将对付十三散部的事情告诉他?!” 乌娅嘴边沁血,低声道:“不是容卿……” “不是他还能是谁?!” 呼延闵咬牙切齿:“对付十三散部的事情本王只告诉了你一人,就连身边副将也未曾说过,可你回去没多久消息就泄露出去。” “十三散部的人之前还好好的,可突然说造反就造反,胡宝宪他们更是投靠了大魏,我们所有人都措手不及险些身死,惟独他,惟独那个季容卿,他却是趁乱带着那么多人跑了!” 要不是季容卿早就知道那些人会反目,早就知道十三散部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会提前有所准备?! 乌娅刚才被打过的地方肿了起来,听着呼延闵的话脸上苍白,她想起之前乱起来时她第一时间领着人回了帐中想要保护季容卿,命人先带他撤离,可是那帐中却是早就空无一人。 季容卿,春生,还有那些伺候季容卿的人一个都没剩下。 呼延闵厉道:“都是你这个蠢货,满脑子情情爱爱,要不是你力保季容卿,将他留下来,他怎么有机会挑拨胡宝宪他们跟我们反目!” 公主府的婢子挡在乌娅身前,仰着头急声辩解:“汗王,您不能全怪公主,十三散部的事情是您决定的,是您想要动手害他们才会激怒了他们。” “公主之前劝过您的,是您一意孤行,而且十三散部的人得了消息找过来时您若好好安抚,不是想着要杀人灭口,胡宝宪他们也不会直接反了……” 砰! 呼延闵一脚就踹在那婢子身上,怒道:“贱奴,这里有你说话的份?” “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指责本王?!” 那婢子疼的惨叫了声,呼延闵却犹不解气,他又是一脚踩在婢子手上,抽出弯刀就想朝着她身上砍去,却不想下一瞬身上一疼,却是乌娅抓着一截断木扎进了他脖颈。 鲜血四溅时,呼延闵痛呼了一声就想挥刀去砍乌娅。 乌娅灵活避开后,一柄短匕已然插进呼延闵肩头,那巨力疼的他手中弯刀落地后,乌娅猛地抽出匕首,下一瞬横在他颈上。 第925章 “汗王!” “汗王!!” 周围所有人都是大惊失色,纷纷抽出武器,更有人朝着乌娅厉喝。 “公主,你干什么?!” 呼延闵也没想到乌娅会突然动手,后颈上被断木刺中的地方鲜血直流,疼的他几乎晕厥,而脖颈上横着的利刃更是让他满脸怒色:“乌娅,你居然敢伤本王,你好好大的胆……” 唔—— 话没说完,呼延闵声音就猛的断掉,就见乌娅左手用力抓着他肩上的伤口,横在颈间的匕首更是已经见了血迹。 乌娅声音冷漠:“我为什么不敢伤你?你以为你还是汗王,以为你还和以前一样高坐王庭万人臣服?你如今不过跟我一样是个被大魏追的四处逃窜的丧家犬!” “你!”呼延闵目眦欲裂。 乌娅满目嘲讽:“我什么我?我枉信季容卿是有错,可是你又能好到哪里去,要不是你野心贪权自私自利,屡屡抬举夏侯令来打压其他部族,他一个南齐人怎么可能会在北陵那般得势?” “当年父汗身死,北陵内乱本就是因他而起,他和那施玉麟因私仇乱我北陵,险些让几大部族毁于一旦,事后你夺了汗王之位,我虽有不服却也从未曾想要借外力对付北陵。” “我和你争,和你斗,那都是我们北陵自己的事情,可是你呢,你明知道夏侯令狡诈奸猾,知道他对北陵多是利用之心,知道他并非良臣,却为一己之私百般重用。” “你知不知道这次南下伐魏,落雁关一战,若非他临阵脱逃,贪生怕死乱了军心,我北陵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乌娅抓着匕首的手用力到指节都有些发白,说话时更是愤恨。 “是你想要除掉十三散部的人,也是你怕他们势大威胁你汗王之位,你容不下他们他们才反了你,怎么,现在想要把一切罪责都推到我身上?” “呼延闵,你算什么东西?!” 呼延闵听着耳边的话张嘴就想要厉喝,想要斥责乌娅以下犯上,想要辩解是季容卿走漏了消息,可是还没等他开口,乌娅就猛地一抬手。 匕首锋利瞬间划过呼延闵的脖子,鲜血四溅之时,呼延闵瞪大了眼“砰”地倒在地上。 他仰着头死死看着乌娅,喉间发出“嚯嚯”的喘息声。 “乌娅……你……” 扑哧! 乌娅手中匕首一转,直接没入呼延闵心口,原本还在喘息的他瞪大了眼没了生息。 夜风微凉,草木横长。 乌娅站在夜色之中,脸上鲜血斑驳,一双眼冷的没有半丝温度。 “我记得大魏有句话,叫君王死社稷,北陵既然亡了,呼延闵身为汗王理应为国殉葬。” 她抬眼看向周围或是惊惧,或是忌惮的人。 “我乌娅身为北陵公主,因错信季容卿让北陵遭此大难,本该与呼延闵一样一死以告罪北陵先祖和诸部将士,但如今季容卿在逃,害我北陵罪魁未死,我不愿就此赴死。” “十三散部归顺大魏之后,魏朝必定不会对草原部族赶尽杀绝,北陵王庭虽灭,但未必没有起复之机,我以宗聿部先祖,以父汗在天之灵起誓,待到擒杀季容卿,为三大部族留下他日生机,便以死谢罪今日之过。” “诸位对此,可有意见?” 乌娅身边婢子率先跪了下来:“奴愿追随公主,杀季贼,复北陵。” 宗聿部留下的人也紧接着跪了下来:“我等愿意追随公主,杀季贼,复北陵。” 周围其他人面面相觑,他们本就心中惶惶不知去往何处,大魏的追杀更是让他们不知将来该怎么办,如果放在往日乌娅敢杀了呼延闵定然会让军中动乱,可如今,他们需要一个有主见而又果决魄力的人带着他们往前走。 那些人看着躺在地上没了生机的呼延闵,再看了看月色之下神色冷厉的乌娅,只迟疑了片刻也跟着跪了下来。 “我等愿意追随公主,杀季贼,复北陵。” 乌娅看着稀稀落落的人群,沉着眼道:“休整半个时辰,改道孟敦。” “公主,我们不回皇城?” “不回。” 他们这一路都是朝着皇城方向逃走,呼延闵还抱着逃回皇城之后能借城池之力暂阻魏朝大军,带走皇城里的宝物将来才有起复的资本,可大魏的人何尝不是这么想的。 如今魏朝大军直奔皇城而去,他们与其继续前行,倒不如绕道孟敦,孟敦是草原西边一个部落,与大魏虽不接壤可往南却是连绵山脉,最重要的是,孟敦族长的母亲曾得她母亲救命之恩,此事知道的人极少,孟敦的人会帮他们遮掩踪迹。 “先去孟敦,再入溪绥山,走那边离开北陵。” 乌娅命人挖了深坑,将呼延闵的尸体埋了起来,清理干净周围血迹之后,这才抬眼看着漫天星辰。 只有离开北陵,他们才能摆脱大魏的人,只有保住了命,她才能去找季容卿。 等她找到了他。 她定要将他抽皮扒筋,千刀万剐,让他求死不能! …… 草原的气候变化极大,正午时晒得人皮疼,入夜之后又冷风袭人。 萧厌击溃北陵大军之后,得知呼延闵领着残余兵力朝北逃窜,就一路领兵追击。 五月十九,北陵十三散部带兵归顺,魏军大破北陵王庭残兵,北陵汗王呼延闵于战败后逃走。 五月二十七,魏朝大军兵临北陵皇城,皇城守军顽抗不足半日惨败,除战死之人,北陵余下王庭长老开城门降于大魏。 六月初六,魏帝萧厌命前锋大将萧铮、杭厉二人,领兵清剿北陵其他不愿归顺之部族,魏军所到之地,无不顺从之人。 短短月余时间,北陵诸部尽皆降于魏朝,于半月后全数抵达北陵皇城,商议归顺之事。 …… “陛下,北陵各部的人这两日都快要到了。” 缙云进来传话时,萧厌正与施长安下棋。 从打下北陵皇城之后,萧厌便命人将施长安接了过来,也不知道是夙仇已报,还是了却了心愿执念,如今的施长安不再像是之前那么尖锐,一头白发之下神色格外的平和。 施长安手中一停:“陛下打算如何安置北陵这些部族?” 第926章 施长安手中捏着棋子:“如今北陵尽皆归降,草原各部齐聚皇城,陛下不会久留此处,离开前定是要将之后北地的事情交代下来,那些部族作何安排也要早做打算。” 萧厌没急着回答,而是落子问道:“先生觉得该如何安顿他们?” 施长安沉吟:“您之前和顾家主便与那胡宝宪有过约定,拿下北陵之后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他们助您攻破北陵王庭,有功在先,君无戏言,您自然也不能太过薄待他们。” “他们如今归顺大魏,按理说应当将他们纳入大魏臣民,但是如果真这么做的话,我担心陛下和朝中可能会吃不消。” 草原部族除却之前战死和俘虏之人,如今归降的各部族加起来也有十来万人,这还不算一些未曾参加战斗处于边地早早就依附大魏的,如若要将他们全部纳入魏朝,大魏就要承担所有人的生死前程。 吃穿用度,衣食耕种,重建城池,教化民众,桩桩件件都得要数不尽的人力物力,以大魏如今刚大战之后的情形根本吃不消。 况且这些蛮夷野性难驯,未必肯服大魏管理,就算他们愿意服管,也不可能将所有部族全都聚集在固定的地方,他们放牧为生,部族大多都随水草丰盛之地迁徙,北地草原又极为广阔。 大魏既不可能拘着他们往后全靠朝廷“投喂”,也没有那么多忠臣良将常年驻守北陵各处。 施长安一心二用,见萧厌落子之后将自己的棋子也落在棋盘之上,嘴里说道: “北陵蛮地本就不甚富裕,之前为攻大魏,呼延闵他们更是几乎将各部族都刮骨削肉,朝中答应拿出一笔钱粮供他们过冬维系部族生存已是不容易,若将他们全部纳入大魏,朝廷负担会太重,而且他们吃陛下的,喝陛下的,将来也未必会真心臣服陛下。” 萧厌点点头表示认同,北陵跟他们打了这么多年,如今“亡国”依附不过是情势所逼,他们怎么可能会那么容易真心臣服。 而且施长安说的也是他心中顾虑所在,大魏如若要长久豢养北陵这些部族根本不可能,十几二十万人的吃穿用度可不是小数目,朝中连续经历几场大战,处处都是百废待兴,他不可能将所有钱财精力都花在北陵人身上。 可如果不“养”他们,他又凭什么让他们归心? 萧厌抬眼:“所以先生觉得该怎么做?” 施长安笑了笑:“简单,维持现状。” 萧厌挑眉:“维持现状?” 施长安说道:“北陵纳入魏朝,但依旧由蛮夷自治,陛下可将北陵改国为州郡,由您册封一位王爷代管北陵郡,朝廷派官员以监察长史的身份进行监管,每两年更换一次,再派五万兵力驻守北陵郡州府用以威慑。” “北陵郡得朝廷庇护,朝中会派人教化他们,传授耕种养殖纺织等技术,但北陵郡也需受朝中管辖,于各城池筹建学府,且往后年年给朝廷上贡牛羊、马匹以及金银之物。” 朝中扶持他们,教化他们,不逼迫他们改变如今部族形势,依旧由他们自己的“王”来管辖,甚至让他们能够自给自足,富足起来,但同样也不会失去北陵的管制之权。 待到北陵一切走向正轨,这茫茫草原不仅不会拖累大魏,甚至还能成为大魏的金银粮仓。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萧厌听着施长安侃侃而谈,眼底露出笑意:“朕也有此意,只是最初几年留在北陵监管之人实在难寻。” “此人不仅要熟悉北陵,精通为官之道,又要聪慧魄力,有足够的心计压住北陵部族,教化这些蛮夷之人,满朝上下朕想了个遍都寻不到合适之人,不知先生可有人选?” 施长安面对一堆高帽子戴的面不改色:“草民曾在北陵数年,又得陛下之恩报得师门大仇,如若陛下不嫌弃草民残缺之身,草民愿意留在北陵郡代陛下行监管之事。” 萧厌正色:“施卿大才,若愿助朕一臂之力,朕感激不尽。” 君臣二人早有默契,视线相交时,施长安脸上也是不由露出笑来。 他还记得当初他和曹泊如那老狐狸打赌,初见眼前年轻帝王的时候,他还未登大位,却已满心宏图与他笑许将来。 他曾问萧厌不介意他是南齐之人? 萧厌说他心之所及非大魏一国之地,他说待到将来,天下再无魏、齐之分时,他效忠齐主还是魏主,有何分别。 那时看似不知天高地厚的狂言,让人觉得狂妄的野心,如今却已经朝着终点迈进,眼前的年轻帝王在一步步实现他的诺言,而他施玉麟也将成为这天下盛世的见证。 夏日惠风起,万物竞葳蕤。 愿如翅下羽,助君入青云。 …… 北陵大胜,萧厌班师回朝的消息传回京城时,已是临近中秋。 棠宁腹中的胎儿已过八个月,她脸颊圆润了些,身形却依旧纤细,脸上未曾如其他妇人那般长出斑点,肤如凝脂远胜从前,若不是高高鼓起来的肚子和已经有些不便的身形,瞧着都不像是怀孕的样子。 眼瞅着棠宁肚子越来越大,她却还日日忙着朝中事情,时不时跟下面的朝臣闹上一场,荣玥和薛茹担心害怕之下都搬进了宫里。 除了早朝和议事时,二人恨不得十二个时辰跟着棠宁,月见和花芜更是紧张极了,二人轮流守在棠宁身边百般小心谨慎,而钱琦月和周玉茹她们更是隔三岔五的进宫探望。 棠宁刚下朝回来,坐下没多久就见花芜和身后跟着的潘喜捧着一大堆折子进来。 荣玥忍不住说道:“北边不是已经大胜了,陛下都班师回朝了,怎么还这么多折子?” 薛茹也是皱眉:“阿姊,曹公他们不替你分忧?” 棠宁让花芜她们将折子放到一旁,闻言失笑:“曹公他们最近都快忙的晕头转向了,若叫他们听到你这话非得叫屈不可。” 第927章 八月的天还热的炙人,棠宁身子虽然养好了些却依旧不能用太多的冰。 月见在旁替她褪了身上外袍,解了头顶发冠,拿着扇子轻扇着帮她纳凉。 棠宁一边掬水净手,拿着帕子擦干净手上水迹说道: “近来朝中事情太多,北陵那边划郡之后对那些部族的安排,助他们过冬的粮食衣物押运,还有北边筹建互市之事,桩桩件件都耽误不得,陛下在西北已将承诺落下,北

相关推荐: 我在全时空直播打丧尸   大跨界   重生被阿姐抢走人生后,我乐了   花姿傾城   沉香如屑:开局九鳍,我身化龙尊   从熊孩子开始的精灵之路   偷天盗尊   全家穿越现代[古穿今]   军训都给校花送水,我口渴全炫了   村支部来了个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