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多久的男人。 “祝郎君,你怎么在这里?”薛茹皱眉问道。 祝溪俨喉间还缠着白纱,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受伤没有养好,脸上有些苍白。 似是怕薛茹误会他刚才偷听,他有些手忙脚乱地摆了摆手,又指了指薛茹刚才来的方向,然后指着自己的耳朵表示什么都没听到。 薛茹安静没说话,直到身前人脸都急红了,却碍于不能说话解释不清,她才扑哧笑了声:“好了,我知道祝郎君没有偷听,你是也要回后山学舍?” 祝溪俨松了口气,连忙点点头,他转身指了下书院前庭,又指了指天。 薛茹:“你是说,你刚才也去前面看宫中赏赐了?” 祝溪俨点点头。 薛茹脸上笑意消散了些,她是知道祝溪俨的事情的,还曾亲自跟着阿姊一起抓住了那个假冒之人,眼前这人学识能力都不输李驰他们,要不是突遭横祸被人算计,甚至还伤了嗓子成了如今模样,他本也该是京中最为闪耀之人。 薛茹不好提人家伤心事,只轻声问道:“祝郎君伤势好些了吗?” 祝溪俨笑了笑,张嘴发出了“啊”的声音。 薛茹顿时惊喜:“你能出声了?” 祝溪俨点点头,又摇摇头,伸手表示只能发出一点声音,但依旧说不了话。 薛茹见状笑道:“没事,只要能出声就好。” “皇后娘娘已经替你请了秦娘子,妙手医仙知道吗?她如今不在京城,等她回来之后替你看看,说不定还能治好,而且我之前看过一些医书,咽喉受损之后若还能发出声音,治愈的可能性便会大很多。” 第941章 薛茹对于祝溪俨既有同情,也有不忍,她轻声劝慰了几句,没成想就对上祝溪俨有些失笑的眼神,她停了下来:“怎么,你不信我?” 祝溪俨摇摇头,似是想要说什么,左右看了看后走到不远处辟火的水缸旁,朝着薛茹招招手。 薛茹好奇走过去后,就见祝溪俨捡了根树枝沾水后,在台阶上写道: “不是不信,秦娘子医名,早有耳闻。” 薛茹看他:“那你刚才笑什么?” 祝溪俨写着:“我受伤本就是意外,能不能治好都是我的命数,皇后娘娘替我寻医我已感激不尽,你不必担心我心生怨怼。” 薛茹愣了下:“你……” 祝溪俨笑了笑,他身形纤瘦的过分,脸上也比常人苍白,似是因为之前受了折磨没恢复过来,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病气,可他此时蹲在台阶下,仰头笑起来时却温和极了。 薛茹心神放松了下来,走到台阶边缘坐下:“可你难道不恨吗?你本是天纵之才,有锦绣前程,如今却变成这般模样,你心中就没有半点怨憎?” “自然有的。” 祝溪俨拿着树枝沾了沾水,字迹写得很快: “我苦读十余年,好不容易走到今日,父母亲人对我期盼甚多,我也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可一朝全被毁了,我怎么能不怨?” “可我就算再怨,也明白这事与皇后娘娘无关。” 秋末风大,地上水迹干得很快,祝溪俨边用树枝蘸水,边写。 “朝廷百废待兴,先压南齐再退北陵,皇后娘娘和陛下都是明君,是有心人想要借谋算科举之事剑指朝堂,就算不是我也会是旁人,我只是比较倒霉,入了他们的眼。” “如果皇后娘娘没有察觉那日舞弊之事,待到大考结束,那些人不会留我,娘娘救我一命,我分得清是非对错。” 薛茹目光落在地上略显潦草转瞬即干的字迹上,然后又抬眼看向神色平静的祝溪俨。 他回以一笑,目光坦然。 薛茹扬唇:“是我狭隘。” 祝溪俨摇摇头,沾水写道:“你只是在意皇后娘娘。” 薛茹见状倒也没多想,虽然在外她也如旁人一样尊称阿姊为皇后娘娘,但当初宋家的事情闹的那么大,阿姊登上后位不少人都将她过往翻了出来,连带着她的身份也世人皆知。 薛茹撑着下颚好奇问:“我听说皇后娘娘原本是想将你安排到别处的,是你自己要来书院养伤的?” 祝溪俨点点头:“原本是去太医署,但我早就听闻荣晟书院有座天下第一的藏书楼,里面囊括各种外间罕见的珍本奇书,之前我就想要来看了,只是听说非书院学子只能入藏书楼外阁,内阁的珍本看不到。” “我想着这次我也算是倒大霉了,皇后娘娘对我心有怜悯,我求一求她,应该是能进去的。” 树枝停下来时,祝溪俨露齿一笑,带着几分促狭。 薛茹被他的话逗笑,弯着眼说道:“原来是为了藏书楼,那你不用去求娘娘,我带你去就是。” 祝溪俨诧异看她,似乎是惊讶。 薛茹扬眉:“怎么,不相信?” “那藏书楼最初时本就是为了不让世家权贵垄断那些珍惜书本,建起来供寒门子弟看书进学的,之所以分了内外阁,是因为有些内容太过晦涩深奥,也不适合普通学子去看。” “进学之事本就是循序渐进,若无足够底蕴,直接去看最里面的东西只会揠苗助长,而且内阁里面的书册大多都是孤本,有些还有残缺,皇后娘娘一直在命人修补,平日里才会鲜少让人入内。” “但只要有人想要借阅,与院中说明,得了童老先生他们准允,一样是可以借出来的,并非不让外人入内。” 祝溪俨神色恍然,原来如此。 薛茹说道:“皇后娘娘既准你入书院,那藏书楼自然能进,你若不信的话,反正这会儿还早,我带你过去?” 祝溪俨扔了树枝点点头,难得露出几分焦急模样。 薛茹领着人去了藏书楼,又带着祝溪俨进了最里面,见他如获至宝捧着书册的模样忍不住失笑,她陪着祝溪俨待了一会儿,让人照顾好他后,这才离开书院回了宫。 永昭宫中,棠宁正在休息,薛茹跟月见小声说了几句话正准备离开时,里间就传来棠宁的声音。 “阿茹。” 薛茹连忙转身回了里间,就见棠宁撑着小榻想要起身,她快步走到榻边扶着棠宁:“阿姊怎么醒了,是我吵到你了?” 棠宁还有些困倦:“没有,这几日本就睡不太踏实。” 肚子到了九个月时,已经没有再继续更大,但腹中已经成型的孩子却压得她脏腑不舒服,怀孕之后频繁起夜,入睡后又多梦难眠,加上朝中事多,萧厌还未归京,她没办法彻底放松心神,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睡一个整觉了。 薛茹皱眉看着她眼下青黑,有些担忧:“秦姊姊不是给你配了安神汤吗,怎么又睡不好了,要不然让太医过来看看?” 棠宁摆摆手:“算了,每日都在请平安脉,而且姨母也说孕期的妇人都这样。”她摸了摸肚子:“好再没多久就要生产了,等肚子里的小家伙出来了,想来也就好了。” 月见端了些蜂蜜水过来,棠宁用了些后,这才问道: “你出宫好些时日了,外面的事处理好了?” 薛茹“嗯”了声:“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就之前派去采买粮食的管事心大了,仗着跟前无人监管,贪了采买的银子以次充好,拿些往年泡过水生虫的粝米冒充秋收的新米,还打着阿姊的名号混进了送往北陵郡的粮食里。” 北陵归顺划归州郡后,朝中答应要助他们渡过今年寒冬,之前南北两场战事早将户部存粮耗空,虽然秋收之后税粮征缴,但对于北陵郡来说却远远不够,所以户部便在民间采买。 他们麾下也有粮行,薛茹自然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可没想到居然有人胆子这么肥,敢在中间动手脚。 第942章 棠宁闻言说道:“官粮都敢动?他们好大的胆子!” “阿姊别生气。” 薛茹连忙说道:“他们不过是仗着往日曾是太傅府的老人,阿姊念旧留他们继续管事,待他们多几分宽厚,所以就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先前闹的最厉害的那几个我已经都处置过了,该送官府的送交官府,该教训的也都打了撵了出去,他们敢贪不该贪的银子,污阿姊在民间声誉,我不会轻饶了他们。” 向来温温柔柔的小女娘眉眼清泠。 好再那几人闹出的事情察觉的早,没酿成大祸,那官粮未曾真出问题让人议论阿姊,否则她就不止是将人打得半死,夺走他们所有家财,她定会让他们后悔来这人世! 薛茹眼中煞气一闪而逝,再抬眼时对着棠宁时已然轻声细语:“阿姊你放心,我已经处置了他们,也交代之后让人严加监察,往后不会再出这种事情。” 怕惹了棠宁烦心,她笑着转移了话题, “对了阿姊,我今日在书院看到祝溪俨了。” 棠宁果然移了心神:“他可还好?” 薛茹笑道:“我瞧着挺好的,今日你不是命潘公公去给书院那些中榜的学子送贺礼吗,当时祝溪俨也在,我原本还担心他会心生怨怼闹出什么乱子,没想到他这人还挺看的开的。” 她轻声将今日遇到祝溪俨后的事情跟棠宁说了一遍,等说完后才道, “他这人还挺有意思的,心胸豁达,也懂得纾解自己,若是之前没有遇到舞弊那事,说不定真能入了阿姊和陛下的眼,我将他送去藏书楼后跟他聊了一会,他在很多事情上面的见解都很独特,甚至比起李驰师兄他们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棠宁闻言有些惊讶:“这么看好他?” 那李驰的文章她是看过的,极为出色,对于朝策上的见解也远超同龄之人,之前连曹德江和梁广义他们也是夸过一嘴的,可如今薛茹居然说那祝溪俨比李驰更胜。 薛茹轻笑:“阿姊不信自己看看?” 她从袖中取出两张纸来,递给棠宁。 “之前大考结束之后,卷上考题就流传开来,这是我在童老先生那里得来的。” “童老先生说祝溪俨才气与李驰相当,但眼界,政见,无一不胜于李驰,若非他最后一次缺考,头名还不一定会是李驰师兄。” 棠宁是知道李驰是童老先生的得意门生,连他都这么说,这让她越发好奇,她打开手中纸张看了起来,那纸上字迹远比当初在酒楼那日更好了几分,而纸上所写的东西也让她神色认真起来。 半晌,棠宁才抬头:“这真是他写的?” 薛茹点点头:“阿姊是不是很惊讶,我刚看到他时也很惊奇,那人瞧着斯斯文文手无缚鸡之力的,可笔锋却这般凌厉,只是可惜了,他那嗓子不一定能治好,如果真哑了,也没机会入朝为官了。” 棠宁将手里的纸折了起来:“是有些可惜。” 她摩挲了一下纸页,思忖着什么时候见一见那祝溪俨,如果他真有那么厉害,就算伤势好不了了,也未必不能启用。 耍嘴皮子是御史言官的事情,若真能办实事也未必一定要开口说话。 …… 薛茹在永昭宫里陪着棠宁说着话,等到晚膳时荣玥才过来。 如今顾鹤莲人在北地忙着开办互市的事情,虽然名义上是户部之人领头,但实则有一半落在顾家头上,开辟北地商路,与北陵诸部协调,还得安抚西北各大商行说服他们加入互市。 顾家精锐抽调了大半,京中没有主事的人,生意几乎全落在荣玥身上。 顾鹤莲不放心旁人,荣玥也知道顾家家产得多少人觊觎,所以哪怕劳心劳力,很多事情也不敢经手旁人。 “姨母,顾家的事情繁杂,若真吃力,不如我让人帮你?”棠宁夹了些菜放进荣玥碗里。 荣玥轻吁口气:“你是不知道,那顾家简直跟狼窝似的,旁人觊觎顾家也就算了,没成想顾家那些个族亲旁支才是最狠的,人人都红眼珠子盯着家主之位,也不知道当年顾鹤莲刚入顾家时是怎么压得住他们的。” 世人皆道顾鹤莲是顾家家主,富可敌国,知道他在左州说一不二,家财万贯。 荣玥一直以为他过的很好,可当真正见过顾家人,才能知道顾鹤莲这个家主当得有多不容易。 薛茹在旁轻声道:“财帛动人心,京中那些小商小户家中都有为了争夺家业不择手段的,更何况是顾家。” 棠宁附和:“是啊,顾家可是块肥肉,连诸国都忍不住想要觊觎的财富,谁能不想咬一口?” 以前她听萧厌说起过顾家的事情,顾家内里本就纷争不断,顾鹤莲在去左州之前那些人就斗得你死我活,但彼此早将家主之位圈定在左州顾家人之中,谁也没有想到半路会杀出来一个顾鹤莲,最后更是横插一脚“夺了”顾家家产。 当时萧厌说的并不是很细,但大概也提及过顾鹤莲身世顾家不少人心中存疑。 顾鹤莲刚入顾家时过的很是艰难,顾家老家主虽有器重,却拦不住那些为夺家产手段百出之人,顾鹤莲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身处危局之中,直到他手段凌厉压下顾家其他人,强势坐上家主之位,又短短数年将顾家家业扩大数倍。 顾家那些人明面上才消停下来,可暗中手段一直没断过。 顾鹤莲年近四十,既不娶妻也不生子,顾家下面的人自然按捺不住,他无血脉子嗣,如今又去了北地,顾家那边便有人蠢蠢欲动。 棠宁想起之前北地传来顾鹤莲被人刺杀的消息,皱眉说道:“姨母,顾家那边不消停,姨父又不在京城,我派些人保护你,你若是出宫定要带好了护卫,别叫人钻了空子。” 荣玥点头:“我知道,顾鹤莲给我留了人,顾家那边若真闹的厉害了,我不会留情。” 她盛了碗汤递给棠宁, “对了,大考结束之后还有一场殿试,你打算定在何时?” 棠宁接过汤碗说道:“殿试我和曹公他们商议了,打算等陛下回来。” 大军已近京城,该让萧厌来完成最后的定选之事,至于那些人…… “我打算三日后先召他们入宫见一见。” 第943章 宫中召见是大事,虽然陛下不在,可如今掌权的皇后娘娘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君主。 消息传出后,本就因为大考而沸腾的京中越发热闹起来,而那些上榜之人则是紧张又兴奋,别说只说那些寒门学子,就连那些个出身权贵世家的也是踌躇满志的准备着。 三日后召见之日,所有人早早就齐聚宫门前。 五十余学子站在那里等候宫中传召时,很明显的分成好几个阵营,荣晟书院独占二十一人,以李驰、黄弘为先,权贵子弟十余人则是以冯家旁支的冯以安为首,剩下的那些零散寒门子弟,则聚于江南学子金盛俞身旁。 荣晟书院这次上榜之人独占约半,身上穿着统一的白底墨竹院服,腰间佩着“荣晟”二字铭牌,站在宫门前格外惹眼。 “那就是荣晟书院的人?他们腰上挂着的铭牌居然都是上好白玉做的?” “那有什么,听闻所有入荣晟书院的学子都会有一枚身份铭牌,只是依据甲乙丙丁四种分班分为金银铜铁,这玉制的唯有天字班的学子才有,每一枚都是上好白玉。” “我听说那荣晟二字源自陛下之名?” “对啊,是取自陛下的字,还有已故荣太傅之姓,那荣太傅当年也曾冠绝京城桃李天下,皇后娘娘便是得他教导才会那般厉害。” “荣晟书院这次的确厉害,我瞧着光是他们的人就占了一半了,其他人瞧着也不如他们有精神……” 宫门外围了不少百姓,虽碍着持刀护守的禁卫不敢靠近,但远远的瞧着宫门前那些学子低声议论着。 周围人目光熠熠,声音隐隐约约的传过来,大多都是议论荣晟书院的,宫门前其他学子都是忍不住看过去,就见荣晟书院一行人身如松柏,背脊挺直,脸上满是自信骄傲。 “他们得意什么,不过是仗着那荣晟书院是皇后娘娘所办,娘娘扶持寒门子弟自然偏心他们。” “就是,如今皇后掌权,陛下未归,朝中那些人一味讨好皇后,说不定连最后审卷都偏了荣晟书院的人,谁知道他们那些人到底是怎么上榜的……” 权贵那边,有两个衣着锦绣被抢了风头的人忍不住低声骂道。 冯以安扭头:“闭嘴,你们是在指责朝中有人徇私舞弊?” 他目光冷沉看向身旁说话那两人,眼底满是厉色。 “这次大考审卷是封卷涂名,从你们答完题考卷送到审卷之地,再到所有考官联合审卷,期间所有官员同吃同住,连如厕也有人看管,数千份考卷放在一起,根本没有人知道哪一份是谁人所写。” “审卷考官定下名次送往宫中皇后娘娘开卷之前,谁都不知道上榜的人会是谁,那些朝臣如何偏私荣晟书院,又如何借此讨好皇后娘娘?你们可知道这话若是传出去,污蔑朝臣和皇后娘娘那是死罪!” 那两人听着冯以安的话脸上瞬间苍白。 谁不知道皇后娘娘有多看重这次举试,从初赛开始抓到舞弊之人,无论家世如何都是直接下了大狱,之前那几处设置考场之地的官员有徇私者,也都被一撸到底掉了脑袋。 京中这一场大考更是比之前还要严格,左右二位丞相携朝中十余位大臣监考,禁卫,京巡营,京兆府监察看守,那唯一抓到的舞弊之人已经就地处决,谁敢冒着掉脑袋和牵连九族的风险徇私舞弊? 他们不过是逞一时口舌之快,之前说话那人连忙急声道:“我不是这意思,我只是看不惯荣晟书院那帮人,要是没有皇后娘娘筹建书院,他们哪能比得过我们……” 冯以安皱眉看着他:“狭隘!” “皇后娘娘的确筹建书院,可那也只是给了那些人一个能够出头的机会,他们从入学到现在还不足一年,就算书院教了他们一些,可更多的还是他们本身就有能力厚积薄发。” “你我出身远胜他们,往日能得他们所不能得的教导,观他们所不能观的书册,若真论起来,我们这些人本就是占了便宜的,若他们也和我们一样自幼便能享受同等资源,今日你我未必有机会能站在这里。” 冯以安看了眼那两个被他说的脸色苍白的官宦子弟,还有其他那些仍有不服的人: “如今的朝廷已不是从前,陛下和皇后娘娘不会委屈了有能力的人,想要出人头地就自己好好努力,别将心思花在没用的嫉妒心上,说些给自己也给家中招惹祸事的话!” 冯以安警告了一句,就抬脚朝着荣晟书院那帮学子走了过去。 “在下冯以安,见过诸位。” 冯以安神色温和看向李驰他们:“这位便是李兄和黄兄吧,幸会。” 李驰和黄弘自入书院后就鲜少外出交际,后来听闻朝中即将科举更是日日扎在书堆里,加上那段时间世家和皇后闹的厉害,他们这些明面上归于“帝后”的书院学子从不跟那些世家权贵的子弟往来,但这不妨碍他们知道京中一些事情。 比如眼前的冯以安。 听闻这位冯四郎君是冯家旁支子弟,以前那一支并不得主支看重,后来冯家当家人换成如今的冯秋荔冯大人后,冯以安一脉才逐渐得了重视,冯以安更是被冯秋荔带在身边亲自教养,这次大考冯以安便得了第二名。 李驰二人原本以为如冯以安这般世家子弟定然骄矜自负,可没想到这般和气。 二人连忙回揖:“见过冯兄。” 冯以安笑道:“我早前就听叔父提起过你们,只是之前一直无缘一见,如今好不容易见到了。” “还有这位金兄。”他笑了笑将一旁站着的那位金盛俞也拉了进来:“江南学子多风流,金兄的诗词早几年便传遍大魏,我对你可是仰慕已久,如今总算见到了。” 那金盛俞容貌俊美,衣着不算华贵却自有风华,见冯以安主动招呼,他连忙谦逊道:“冯兄过誉了。” 冯以安本就自小生活在世家,哪怕是旁支也远比同龄人圆滑,再加上深得冯秋荔“真传”,不过几句话的功夫便与李驰他们亲近起来。 三人说笑了几句,冯以安才看向李驰身后站着的人。 “这位是?” 黄弘长相老实,连忙道:“这是祝溪俨,祝师兄,之前他受了些伤还没养好不能说话,冯兄见谅。” 第944章 “你是祝兄?” 冯以安惊讶了一瞬,他倒是知道祝溪俨是谁,也曾听闻过之前他被人冒名顶替的事,那次舞弊宫中严查之后还牵连到了霍家,霍老如今还在病中,霍家人也是满身晦气。 叔父曾跟他分析过,说舞弊的事情兴许跟南齐有关,还曾说祝溪俨极为厉害,他若是参加了大考,最后那榜上前三花落谁家还不一定。 只是祝溪俨被人所伤毁了嗓子无法应考,被皇后娘娘送往荣晟书院修养。 冯以安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祝溪俨,就连一旁金盛俞和其他学子听到祝溪俨的名字也都是纷纷侧目。 祝溪俨感受周围人打量目光,面对那些同情怜悯,他只是拱手笑了笑。 冯以安看向李驰二人:“祝兄今日也是入宫觐见?” 李驰点点头:“皇后娘娘召见我等时,特意让人通传,命祝兄也一同进宫。” 冯以安目光微顿,看了眼神色平静的祝溪俨,今日皇后特意召见上榜学子,想来是要在殿试前先见一面,可她却特意叫上了不能说话的祝溪俨,看来皇后娘娘对这人的确是看重。 宫门内有人走了出来,所有人都连忙安静站好。 领头的内侍扬声说道:“皇后娘娘有令,传诸位学子入宫。” …… 宫门内高墙耸立,甬道宽长,两边随时可见的森严禁卫,让得所有人都是屏气不敢多言。 别说从未进过宫的寒门子弟,就连如冯以安这般世家权贵出身的,也随着逐渐靠近御正殿而变得紧张起来。 宫人在前方领路,所有人都是目视前方不敢四处乱看,等到了御正殿前,领头的内侍才快步上前,对着早已在门前候着的潘喜说道:“潘公公,之前上榜的学子已经全部到了。” 潘喜抱着拂尘扫了众人一眼:“你们先在这里候一会儿,娘娘在与钱尚书他们议事。” 众人齐声道:“是。” 秋后的天一日冷过一日,风吹在身上已经瑟人,好再殿内之人并没说太久,不过盏茶之后,潘喜再次出来时便领着众人入内,等进了大殿,隐约就能闻到淡淡的桂花香气。 李驰踏入殿内时,就察觉到身旁的祝溪俨身形顿了下,他扭头低声道:“祝兄,你怎么了?” 祝溪俨原本苍白的脸上仿佛多了些红润,他扬唇露出个笑,摇摇头表示自己无事。 一群人有序进入殿中,就看到上首位坐着的年轻妇人,她年岁不大,面容姝艳似春日海棠,眉眼却清冷疏漠,一身宽大的凤纹锦袍坐在横桌之后,旁边还站着两位穿着官服之人。 “行礼。” 随着潘喜话音落下,所有人都是下跪行礼。 “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棠宁瞧着芝兰玉树的一群人,嘴角轻扬时眼底霜色淡去,生了几分暖意:“都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众人起身站好,棠宁便扭头朝着身旁二人笑道:“怎么样,都不错吧?” 冯秋荔温和笑道:“我大魏将来的砥柱,未来的朝臣,自然是不错的。” 钱宝坤就来得直接的多:“瞧着都挺有精神的,只盼着陛下赶紧回京将殿试选定,好能挑几个合适的进户部替微臣分担分担。” 这段时间户部事情一桩接着一桩,他忙脚不沾地,头昏脑涨,别说好好休息,能挑一天回府洗个澡睡一觉都是难事,老三媳妇给他生了个大胖孙子,他到现在都没仔细看过。 如今见到这些个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他馋的恨不得立刻将人拐回衙门,只可惜殿试未过,名次没定,这些人都还不算正儿八经的入仕。 棠宁被钱宝坤逗笑:“你倒是着急,那不如先拨两个让你用用?” 钱宝坤心动极了,可看了眼殿中满脸茫然的学子,到底还是摇摇头:“算了,等殿试之后吧,陛下他们不是还有几日就入京了吗,等殿试之后定下来再说,到时候也好名正言顺。” 户部不是什么随便能进的地方,如今办的也是紧要差事。 名不正言不顺的,万一弄几个不中用的进去,不仅帮不了他忙,到时候闹出乱子还得他来背锅。 棠宁猜到钱宝坤心思,笑睨了他一眼倒也没再多说,她只是抬眼看向殿前站着的五十余人。 “你们不必紧张,今日召你们进宫,不过是想要提前看看你们,也让你们能提前适应一下宫中气氛。” “原本殿试之事该安排在这两日,由本宫携诸位朝臣考校你们,但是北地大胜后陛下已携大军归京,不日即将抵达京城,将来朝中做主的是陛下,你们所效忠的也是陛下。” “所以本宫便将殿试推后,打算等陛下归京之后,由他来亲自考校你们。” 在场所有人都明白皇后这话的意思,皇后执政毕竟是暂时的,待到陛下归京之后朝权依旧会交由陛下,皇后娘娘将来或许会参与政事,但至少明面上掌权的依旧是陛下。 他们参加科考,为的不过是将来能入朝堂有一席之地,而今日擢选他们之人自然会归于半师。 若是皇后出题考校,他们就算被选中得了头名,陛下对他们也不会有太深的印象。 可如果陛下亲自擢选,那出众之人自然能在他心中留下痕迹,得他青眼,对外更是能算得上是天子门上,将来在朝中的路也会更好走。 众人知道皇后好意,都是连忙行礼:“谢皇后娘娘。” 棠宁神色温和与众人说了几句,全当是提前认了认脸,又问了几句他们关于之前初试以及后来复试、大考的看法,大多数人都是安静不敢多言,怕说错了话惹了皇后厌烦,倒是有几人胆色不错,面对棠宁问话也不卑不亢,朗声回答。 棠宁让潘喜将其他人带了下去,留下敢于回话的李驰、冯以安几人,而祝溪俨刚打算离开却也被留了下来。 殿中几人或听或言,祝溪俨则是在旁安静站着。 等到结束时已是大半个时辰之后,棠宁命人将他们先送了出去,这才扭头看向冯秋荔二人。 “如何?” 第945章 钱宝坤想了想说道:“李驰不错,有学识,知进退,就是人稚嫩了点儿,想要担事还得历练两年,还有冯家那小子,圆滑知世故,却不奸猾惹人生厌,说话做事倒有几分冯大人的影子。” “除了他们二人,其他留下的几个有胆识,但资质差点儿,倒是那个董伯中挺有意思。” 钱宝坤笑眯眯的说道:“娘娘刚才问的那些问题,其他人虽有回答却不全面,惟独这个董伯中,他对每一点都记得清楚,条理分明,有依有据,而且微臣随口插了两句话他也能应答如流。” “这小子是个做实事的,而且数算上面也有天赋,入户部正好!” 棠宁对那个董伯中也有些印象,他出身寒门,天赋远不如李驰他们,最后一场大考也只是堪堪挂着末尾上榜,但棠宁对他印象深刻的是,这人文章十分踏实,对于农桑之事也极为了解。 当初曹德江他们审卷时,对于董伯中是否留下起了很大的争议,最后还是将考卷送进宫里,她亲自拍板才在那榜单上多添了一名,这才有了董伯中中榜。 棠宁看向冯秋荔:“冯大人觉得呢?” 冯秋荔沉吟:“这个董伯中的考卷我也看过,加上刚才所见,他恐怕不太适合留在京城。” 钱宝坤顿时急了:“有什么不适合的?” “他有些偏科,而且人太憨直。” 冯秋荔说的直接:“娘娘今日考校他们本就是为了探一探他们性情,科举大事朝中也自有章程,没谁会真的相信这般大事会让他们插手,其他人都懂得话藏三分,惟独董伯中,半分城府都无。” 这人将他所知的说了个十成十,关键是,他并非自得炫耀,而是真的以为皇后是在征集他们意见,所以毫无保留,半点儿心眼都没有,就连对待主考官员也提了“意见”。
相关推荐:
恶女有约
说好的系统呢
步步逼婚:洛总强宠复仇妻
魅惑
痴迷爱恋集(bg)
软妹子重生记
缭乱君心
女配自救靠美食
只要你快乐
带着警花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