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没有结婚的经验,应真好奇她是怎么抓到那些细节的。 剧本里那些让她触动的地方,应真不时地反复咀嚼。她想等到剧本围读的时候,跟大家一起讨论。 * 在余平婉的努力下,终于赶在开机前完成了电影《雪在烧》的备案,剧组的微信大群也拉好了。 在备案之前,大家一致觉得《结婚十年》作为电影名,有点普通,而且不符合黑色电影的风格。在改剧本的过程中,黄书韵还把小说里女主元珊的年纪和结婚时间都往上加了。 所以《结婚十年》已经不适合拿来当电影名字。黄书韵想了好几个名字,发到群里给大家投票选,最后大家一致选了《雪在烧》。 电影的外景和部分内景都在宁市完成。之所以选择宁市,最主要原因当然是便宜,距离北市也近,高铁当天可以来回。 还有一个原因,宁市是黄书韵的老家。黄书韵一直觉得自己是那种典型的经验主义者创作者。没什么想象力,所有的素材都来自于她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所以,思考再三,她还是把外景地放在了她从小长大的城市。 黄书韵和美指彭沙在宁市和北市之间来回考察了好多次,几个主要的外景取景地终于选好了:北方小城的KTV、足浴店、元珊儿子上学的学校,还有她和江游“抓奸”路上的几个落脚点,每一处都进行了反复的勘景。 内景则在距离宁市和北市都不远的万象影视基地拍摄。彭沙团队反复揣摩黄书韵剧本里人物的个性特点,又实地走访了几个警察的家,在几百平米的摄影棚里搭建出了女主元珊和男主江游的家。 彭沙是黄书韵大学师兄,是业界很有名气的美指,跟很多大导合作过。项目启动后,黄书韵厚着脸皮,攀了很多交情才把他请了过来。毕竟是行业里的大佬,审美和落地都很强。 说实话,彭沙拿到剧本也很喜欢。他没拍过这种半公路性质的电影,觉得挺带劲挺刺激的。 除了画面,声音部分,黄书韵也找来业内最专业的团队做。她作为导演,只需要让整个电影按着她的想法来呈现就行了。 最胆战心惊的是余平婉,这还没开机呢,钱已经哗哗地往外花了,每天一睁眼各种开销。秦毅的投资款全在共管帐户上,剧组的每一阶段的开销支出需要他那边签字。 好在秦毅在北市有个代理人,是他的律师,剧组要花钱,不需要找秦毅,只要他授权的代理人签字就行了。 资金对接的事都是余平婉在处理。跟秦毅那边代理律师接上头后,才知道对方竟然是她认识的老熟人。 景天屹景律师,很多年前,余平婉给应真当经纪人的时候,找他帮忙打过一个合同纠纷官司。 十几年过去了,景天屹从原来的律所出来,创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在北市法律圈很有影响力。 他比余平婉小几岁,如今也四十多了。长时间的脑力工作,他双鬓已经开始泛白。但因为气质出众,律师这一行又注重保养打扮,灰白的头发并不显苍老,反而给他添了几分儒雅的气质。 景天屹看到余平婉一点也不惊讶。之前项目书他就看过了,知道这次项目她和应真有参与。 这些年,景天屹没再接过娱乐圈的案子。他帮应真打完官司,没过几年她就结婚了,听说嫁给了一个游戏公司的总裁,年纪轻轻就退了圈。 景天屹都快淡忘了,直到前阵子从律师朋友那听到一对游戏公司总裁夫妇的八卦。 …… 两人一番寒喧,余平婉拿出下一阶段的预算单:“20号正式开机,大部队拉到宁市先去拍外景。外景估计至少要一个多月。这个阶段是最花钱的。黄导说了她会尽量缩短时间,节省成本。等外景结束,到影视基地那边拍内景,支出会少很多。” 去宁市,异地拍戏,剧组吃喝拉撒,每天不拍戏都要十几二十万的成本。光想一想都够让人焦虑的。 毕竟是从别人口袋里拿钱,余平婉原以为景天屹会拖上几天,没想到他只翻看了一下,便签了字。 他将签好字的单据递给她,微笑道:“按阶段释放资金,是为了让整个拍摄过程健康有序地进行,实际执行其实也并不会太严格。秦先生对黄导还是挺放心的。毕竟是处女作,倾注了很多心血。祝你们开机顺利。” 从律师事务所出来,余平婉长舒一口气。当制片人这么多年,她最喜欢秦毅这种有文化、爽快又事少的投资人。 上车后,她打了个电话给应真,把景天屹是秦毅的律师跟她说了。 她还想跟应真八一八景天屹现在的律所规模,却听到应真在那头道
相关推荐:
九宫夜谭
当性冷淡遇上粘人精
俊男坊
糖衣解药
神王降临
大设定师
穿到我儿成年前
邪王狂妻:无良痞妃太嚣张
第一刺客[电竞]
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