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七零:辣妻随军,冷面糙汉不经撩 > 第38章

第38章

绷住了情绪。 “然后呢?” 端阳似乎有些头痛,用手轻轻锤了两下鬓角:“……我跟着他们一起走,走了很远,路过了麦田,又回到了兴善寺。” 几个人相互交换眼色,柳拂衣不动声色地引导:“你有没有发现,兴善寺有什么变化?” “变化……”端阳点点头,眼神中充满疑惑,“兴善寺似乎跟我来时有些不大一样……寺前有许多人,都跪着,说‘神女已至’,要开始什么……仪式。” 赵太妃的手不易觉察地颤抖起来,鬓边开始生出冷汗。 “再然后呢?” “再然后……”端阳忽然咬紧牙关,脸色潮红,眼神闪烁着,恐惧又难以启齿,“本宫不想说了!” “敏敏……”赵太妃闭了闭眼,握住了女儿纤细的手腕,“此处没有外人,你说出来。” 端阳含着眼泪,仿佛这段回忆是奇耻大辱一般,咬牙道:“我进到大殿里面,看见了,看见了许多泥塑的佛像,有男有女,正在,正在……” “正在行欢好之事?”慕瑶声线清冷,让人觉得灵台清静,生不出一丝一毫的恶念。 端阳目光怔忪,半晌,轻轻点了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假装自己在写正剧。 看看作者的假正经能持续多久= = 第二更得改改,明天早上七点放吧。早点睡觉! 感谢萧萧梧叶的小宝贝的雷! ☆、帝姬的烦恼(十一) 大殿内忽然变得很安静, 端阳帝姬的脸通红, 眼里泛着水光,不敢看柳拂衣的脸。 赵太妃的神情有些古怪, 左手和右手交握,尖尖的护甲扎在手背上,也似乎全无知觉。 许久, 慕声打破了沉默:“然后呢?” 他的声音很冷静, 甚至冷漠,似乎全然游离在帝姬羞愤委屈的情绪之外,不受任何干扰, 也不带任何怜惜,慕瑶有些吃惊地抬起了头。 端阳眼中的委屈和愤怒更甚,气得直抖:“你大胆!” 凌妙妙暗中碰了碰慕声的手臂,想让他收一收那不合时宜的微笑, “殿下别怪慕公子唐突,他是心急,我们要知道实情, 才能保护你啊。” 柳拂衣颔首,身子前倾:“妙妙说得对。殿下不要有顾虑, 这里没有外人。” 端阳这才被安抚下来,有些委屈地一咬牙, 痛苦地回忆道:“然后……然后他们将本宫绑在柱子上,当着……当着那些些菩萨的面,掐住我的脖子……” 噩梦的结局, 是泼天的红云。在阴暗空旷的大殿中,火龙沿着每一道梁、每一只立柱快速蔓延,浓烟滚滚,刹那间便笼罩了视野,红云吞没了地上姿态各异的菩萨,泥塑像上的表情泛着诡异的红光,所有的人声化作喋喋怪笑,夹杂着哭喊,带着浓烈焦味的热气,将大殿变作巨大的蒸笼。 而她,就是蒸笼中的祭品。 带着火星的横梁猛地掉落下来,在窒息的痛苦中,从脚上的炙热开始,一寸一寸皮开肉绽。 眼前扼住她脖子的人已经化作一团火,身体不住地发出可怕的“噼啪”声,他的声音听起来和鬼叫差不了多少:“神女,我们为众生献祭。” “就是这样。”端阳一双大眼睛赌气似的瞪着慕声,肩膀却因为记忆中的恐惧而微微发抖,“你满意了?” “多谢殿下的配合。”慕声微微一笑,笑涡中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天真,仿佛这些世俗常情,他一点儿也不曾懂得,“现在你可以回去了。” 端阳的脸色气得发紫,回头急切地想让母亲给自己主持公道,却意外地发现赵太妃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慕声的表现,她维持着左右手交握的姿势,神情复杂地瞪着桌面,鬓边竟然生出了许多冷汗。 “母妃!”她嗔怪着推一下她的手臂,不料赵太妃猛地抬起头来,眼睛直直地看着幕后:“来人,送帝姬回宫!” 从头到尾,母亲连看她一眼都没顾上,端阳心里突然有些惶恐:“母妃……” 赵太妃几乎是架着她的手臂将她用力往外推,声音很低, “敏敏,你先回去,这件事情,母妃会替你解决好。” “可是我……” “还不快去?”她瞪着尚宫姑姑,骤然提高了声音,尾音尖利得有些变调。似乎是觉得这样还不够,她将头扭向柳拂衣,近乎以命令的语气嘱咐他,“烦劳柳方士送帝姬一趟。” 殿门轻轻掩上。圆形格栅窗前有张深棕色的小案台,斜放一块造型别致的太湖石香炉,两股细细的烟气从中盘旋升起。 赵太妃端起了茶杯,袅袅的白雾挡住了面上表情:“慕方士方才说,此事并不只是迷幻香的缘故,本宫想知道,各位的依据是什么?” 慕声半垂着眸子,指端玩弄着白瓷托盘,并不作答,像是没听到一样。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 慕瑶隐约感觉到弟弟入皇宫后的表现有些奇怪,以为他是耍小孩子脾气,无心去问,淡淡补充道:“我们没有什么依据,只凭经验来说,迷幻香之流比起冤魂作祟,不过是小伎俩。” 赵太妃的脸色彻底变了。 慕瑶的神色平板无波,眼角下的泪痣显出与她庄严神色不相衬的娇艳:“娘娘,按殿下所说,她梦中第二次返回的兴善寺,是……” “这件事的确跟本宫有关。” 慕瑶的试探被赵太妃强硬的语调打断,她不动声色地闭了嘴。 “敏敏说的那个’神女’,十年前本宫就曾听说过。”她抬起头吐出一口气,表情中有一股狠意,仿佛下定了决心,“慕方士,本宫将自己的秘密全部告诉你们,慕家定会将此事解决,对吗?” 慕瑶皱了皱眉,隐忍许久,还是好涵养地答道:“是。” 慕声的手指停住了,无声地抬眼,摆出了一个洗耳恭听的坐姿。长睫乌黑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唯恐天下不乱的兴趣。 但凡涉及到慕家名声,他总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凌妙妙心想,赵太妃气成那样还没忘记支开柳拂衣,可见她的缜密心机已经渗入了骨子里。现在殿中只剩下了慕家人,为什么她还不提曾经请慕怀江和白瑾封印兴善寺的事情?慕瑶这个亲生女儿,居然也一点风声也不知道。 确实有些古怪。 “十年前,先皇后病重,本宫从太医那里打听到了消息,她能不能捱过那个冬天都很难说。当时宫里唯有本宫最得先帝宠爱,她没有一儿半女,可我却儿女双全,敏敏也已经六岁,身体健康。对于本宫来说……”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言语。 “成败在此一举。”慕声不阴不阳地替她补全。 慕瑶警告地看了他一眼,示意他收敛些,慕声冲她露出个温顺又无辜的笑容。 赵太妃脸色很黑,但没有反驳什么,接着道:“十年前,本宫信佛已久,先帝对本宫多有怜惜,在城郊建立了兴善寺,取兴国、扬善之意,适逢皇后病重,本宫便自请入寺为其祈福。” “敢问娘娘,烧香拜佛灵吗?”慕声状似无意地插了一句,这一次慕瑶和妙妙都没拦他,而是随着他的发问,一起竖起耳朵听着赵太妃的回答。 “怎么不灵?当初本宫生敏敏的时候,全靠佛祖庇佑……”她似乎意识到说得有些多了,闭上了嘴。 这就对了。 赵太妃礼佛之心诚,基于她对这种信仰的盲目信任,是出于对自身利益寻求保佑的狂热。她对佛学的了解其实不多,作为宠妃,她几乎没有理解过佛经释义,行为举止也浮于表面,实在谈不上通禅。她心诚的表现,不过是花大价钱建造一座豪华的皇家寺院,以及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像暴发户一样疯狂捐赠香火。 她在尘世有所求,寄托于佛,并不曾在意自己内心的愿望是否世俗。 这样一个叶公好龙的赵太妃踏入兴善寺,究竟是为皇后祈福,还是祈祷皇后快点死掉以便于自己上位,谁都不知道。 “兴善寺建好第三日,天竺国来了一队教众,远渡重洋来讲经。十年前,佛教在我朝兴盛没多久,阖宫上下只有本宫因为娘家赵氏的关系对其有所了解,先帝事务繁多,兴致缺缺,就让本宫引那群人如兴善寺安顿,顺带听他们讲经。” “为首的那人姓陶,叫做陶荧,看起来很年轻。他自称是华国边陲人,长在天竺国婆罗门,受佛法熏陶,不惜远赴重洋来普渡众生,路上遇见许多流民,那些流民受他感召,都自愿成为信徒,于是他们一行人浩浩荡荡走到了长安。” 慕瑶和慕声对视一眼。 “他们一进来,沐浴焚香,三跪九叩,日夜不眠不休地念经,随后陶荥对本宫说……说他以金刚之目,看出本宫的命格本刻薄,幸得神女托生于腹中,遂能扭转乾坤,得了凤命。他报出来的神女生辰八字,与敏敏分毫不差……讲经只是托词,他们其实都是为膜拜神女而来。” 凌妙妙有些听不下去了,扭头一望,慕瑶和慕声的脸色也一言难尽。 十年前,佛教刚入华国没几年,因为信仰的人不多,规矩、经文都是断断续续传来,教众良莠不齐,浑水摸鱼的不在少数。什么佛教徒,还能带看面相、算命格的? 帝姬的生辰八字,只要买通宫人就能打听。只怕是南郭先生碰到了附庸风雅的赵太妃,利用了她急切想要做皇后的心,糊弄了她。 慕瑶并未揭破,只是问道:“娘娘信的是密教?” 赵太妃的眼角闪过愤恨之色,脸色格外不好看,端茶杯的手都有

相关推荐: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过激行为(H)   树深时见鹿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沉溺NPH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旺夫   新年快乐(1v1h)   白日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