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活。 实在没招儿了,就有人说要不让程玉颜先给叶知意道个歉,其他的回头再说。 程玉颜还是冷笑,掷地有声道:“想的美!我就是现在立刻死了我也不可能给她道歉!” 已经有一个不停地寻死觅活了,现在又来一个叽叽喳喳说死啊死的,这给周立新他们这些干部气的。 周立新作为直接的领导,就直接大吼了一声,“程知青是吧,你到底想干啥你说,这才刚过来就给我闹事儿,我看你们这是平时过的太闲了!” 程玉颜又翻白眼,有心想说我看你们是太蠢了,竟然连叶知意这么虚伪做作的表演都没发现,但是又想着她现在到底还要在周立新的手底下讨几年生活,就什么也没说,而是大步流星地走到了叶知意的面前。 盯着还在哭哭啼啼的叶知意以及禁锢在她腰间的手臂,“呵呵”两声,意味不明道:“哟,这大庭广众就这么抱着,你们俩不热啊!” 何卫军这才像是反应过来一样,一下子就把胳膊给抽了回去。 叶知意没了依靠,瞬间往后倒去。 何卫军又想要去扶她,但是又害怕程玉颜继续说什么,手舞足蹈了几下还是没能出手。 好在叶知意用胳膊撑住了,没真正栽在地上。 何卫军松了口气,但下一秒就看见程玉颜抱着胳膊说:“行了,现在没人拦着你了,你去死吧。” 别说叶知意惊讶了,就是祝成蹊都没想到程玉颜能说出这样的话。 但仔细想想,又挺符合她的暴脾气的。 但是围观的人却皱眉呵斥道:“程知青,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呢?” “我当然知道。” 说着,弯腰一把拽起叶知意,看见公社门口不远处有个不小的水泡子,就拉着她边往那边走边继续道:“你不是要寻死觅活地么,撞墙哪有跳水快,正好这里有个水泡子,你不是要死么,只要你敢死,我就敢陪着你一起跳,咱俩一块死!” 越说,速度越快。 谁也没想到程玉颜会来这一出,愣怔过后又开始赶紧去追她们。 程玉颜就转头呵斥道:“干什么?你们这群男的想要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对我们耍流氓吗?” 因为有干部的原因,现场确实男多女少,因此都下意识停下了脚步。 程玉颜又开始拽着叶知意走,“你不是要死要活的么,走啊,别停啊,我们现在就跳水去啊!” 叶知意确实是装的,但是她哪想到程玉颜疯起来竟然要真拉着她一块儿去死。 就算程玉颜也有可能是装的,但是那可是跳水,万一有个抽筋或者呛水,又或者程玉颜真的铁了心了要弄死她,故意在水里面拽她,她就真的完了。 叶知意下意识想要甩开程玉颜的手,但是程玉颜这段时间没少使用灵泉水,不仅养的模样娇美,力气也大上不少,还真不是她能一下子挣脱开的。 叶知意没办法,眼看她们离水泡子越来越近,而且程玉颜还有要推她的架势,她因为恐惧而肾上腺素急剧飙升,竟然一下子把程玉颜给推到了水里面。 伴随着“扑通”的落水声,她尖利的声音也传了出来,“我才不要死,要死也是你去死!” 一瞬间,整个现场的人都呆若木鸡,傻眼地看着她。 反应过来的叶知意也傻眼了,张嘴慌忙解释道:“我不是有意的,我就是……” “还说话呢,现在难道不是要先救人吗?”祝成蹊打断她的同时也在提醒其他人。 周遭的人这才如梦初醒,纷纷要去救程玉颜。 程玉颜经过最初的震惊和恐慌后已经冷静下来,借着被人丢下去的棍子爬了上来。 众人又开始七嘴八舌地关心她,她一概不理会,而是径直走到面色苍白的叶知意面前,然后恶狠狠地把她推了下去。 其他人:“……” 祝成蹊:“……” 刺激啊。 咱就是说谁家知青下乡都还没进村呢,就搞这么多事儿了。 第21章 还愣着干啥,还不赶紧搬行李! 等到叶知意也被千辛万苦地救上来后, 所有人都麻了。 这都是个什么事儿啊! 知青们还好,顶多就是稍微担心一下以后的生活,想着要离这俩疯子远一点, 但是干部们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周立新, 那脸拉的都能拖地了。 于是, 趁着这俩真假千金去换衣服的空档, 周立新直接扒拉住了林川的胳膊开始大倒苦水说:“领导, 书记, 不行,我们村不能要这样的知青, 这哪里是来我们村支援建设的啊, 就明明就是活阎王啊, 这要不就是自己寻死, 要不就是去弄死别人,这哪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啊你说,我不能收她们,求你把她们送回去吧。” 而且他还有没说出来的是不管是程玉颜还是叶知意都长得太出众了, 等回头进了村子, 那村里面的年轻人怕不是眼珠子都要抠她们身上了。 就她们这闹事儿的本事, 万一回头勾的村子里面的年轻人为了她们俩站队打架可咋整? 只是这些事儿一来没发生, 二来说出来会侮辱女孩子的名声,所以他才闭口不谈,只继续惨兮兮地朝着林川诉苦道:“书记, 你给她们送回去吧,真的, 我是真害怕,我也不敢收, 我怕她们哪天这样闹下去,自己把自己搞死了,回头我们村子也跟着倒霉,我求你了,你放过我们吧。” 在场的其他知青们这才知道这位看起来白白净净,看着最多像个小干事的年轻男人居然是他们镇的书记,一时间都非常惊讶。 祝成蹊也学着其他人一起惊讶。 但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觉得林川好像专门看了她一眼。 只是还不等她抓住,就见到林川无奈地推了下眼镜,对着周立新说:“周队长,知青下乡分配的事情也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他们的调派也不能我说怎么做就怎么做,肯定要上面的领导点头同意。这样,你今天先暂时把他们接回到村里面,我这边也会和上面的领导沟通今天发生的事情,到时候有了确切的回复后,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你也先别着急。” 周立新哪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是真觉得苦逼啊。 先前说村子里会来一个像以前那些知青一样喜欢喊口号又身体不好的祝成蹊就已经让他够难受的了,现在又当众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他是真怕这些人将来不消停,在他们村子里闹出人命。 周立新就说:“领导,不是我想让你为难,可你也亲眼看见了今天的情况,你说说就她们这脾气,万一将来在我们村子出事了咋办,我也不可能一直派人跟在她们屁股后面守着她们吧。” 林川就道:“从全国知青大规模下乡到现在都好几年了,我相信你已经有了充足的应对经验,我更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这些工作,我们做工作本来就是有机会要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别灰心,也别害怕,相信你自己。” 周立新很想说林书记你真会说套话,他一点也不想相信自己。 但他也知道这事儿一时半会儿脱不开手,就是撒泼耍赖、满地打滚也没用,只能可怜兮兮地继续扒拉着林川的胳膊道:“那领导,你可千万要快点和上面的领导们报告今天这事儿啊!” 林川被周立新扒拉的直晃荡,但还是好脾气地点头,“放心吧,我会的。” 正好真假千金也已经换好衣服,谁也不服气谁地走出来了。 周立新就松开了手,嫌弃地瞟了她们俩一眼,没好气吼道:“你俩还在那儿斗鸡呢,眼看天都要黑了,还不走是吧!” 叶知意被捞上来后,周立新他们就具体问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说来说去也简单,就是俩打小被抱错的孩子之间的矛盾。 这一个脾气火爆,一个又假模假样,虽然看着不像真心实意寻死觅活的,但是万一呢? 所以这些干部们也就轻拿轻放,没真计较这件事。 毕竟事情都还没上报呢,万一真因为他们的下手处置让这俩疯子又闹着要死要活的出了事,那眼前这一大堆干部都要完蛋。 但要想让他们对她们俩,乃至于今天这一批下乡的知青有什么好脸色,那也是不可能了。 所以周立新吼完了真假千金后又开始冲着其他人吼,一点也没有刚刚对着林川时候的可怜巴巴的模样,中气十足道:“还有你们,都还愣着干啥呢,还不赶紧走!” 其他的知青不敢吭声,老老实实地开始搬东西,祝成蹊也随大流,准备提行李。 林川看了她一眼,见她晃晃荡荡的,又抬头看了看天色,说:“不早了,用马车回去太慢了,估计半路可能就看不见路了,这样不安全,这样吧,我安排公社的拖拉机送你们回去。” 周立新今天就赶了一辆马车过来,说实话,装一装行李还是够的,但是要是再带着人就不够了。 所以眼下这些知青们就只能腿儿着跟他回去了。 他原本想着这样也好叫这些成天只知道闹事儿的知青们知晓一下厉害,但是听到林川的说法,又觉得还是不能逞一时之气。 他立马笑眯眯地拍着马屁道:“那这样可太好了,我还正愁怎么把这么多人给拉回去呢,还是领导想的周到!” 正好公社里面就有拖拉机,林川就直接叫人安排了起来。 没多会儿,拖拉机那种特有的突突突的声音从公社院子里面响起,然后越来越近。 到了公社门口,停下来,扶手那里坐着的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和林川他们打了声招呼,就被林川细心地安排了送人事宜。 周立新也赶紧催祝成蹊他们,“还不快点把行李啥的搬上车,都还在这儿磨蹭啥呢!也就是你们运气好,碰到林书记这么好的领导,一心一意为你们着想,你们倒好,一点眼力见儿都没有,还在这儿磨叽。” 催驴赶猪似的把知青们骂上了拖拉机后,周立新又牵好了马车,朝着林川继续可怜巴巴道:“领导,那刚才的事儿你可千万放心上啊,我们一个村子上百户人家可都指望着您呢!” 说真的,这位周立新大队长的变脸也不知道是不是去四川专门学过,那真是堪比德芙般的行云流水纵享丝滑,看的祝成蹊啧啧称奇。 林川也不知道是见惯了还是麻木了抑或者就是个情绪这么稳定的人,面不改色地点点头,“放心吧。” 周立新还是眼巴巴地看着他,“那什么时候能有结果?” 林川还是四平八稳道:“我尽量。” 顿了下,林川看着已经启动的拖拉机,说:“马车本就比拖拉机慢,你还是抓紧时间回去安顿好这些知青吧,回头有了结果后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 周立新这才满意了,跳上前面专门赶车的位置,招呼一声,走了。 而窝在拖拉机上的祝成蹊他们这会儿却是分外的安静,没有一个人出声说话。 漫天的夕阳越来越薄,眼看着就要完全散尽。 祝成蹊抬头眯眼看了看桔红色的天空,也不知道他们在天黑前能不能到达? 毕竟知青点还有一场房间不够住的大戏呢。 不过这个戏倒不是最重要的,她只是担心晚上的休息而已。 毕竟她明面上带来的东西少,到知青点后的第一件事肯定就是要在村里面买一些必需品,她不想摸黑,即便她带了手电筒,但是也没有白日里方便。 但好在开拖拉机的师傅的速度不慢,在天边的最后一抹夕阳余晖散尽之时,他们到了。 这时候也正是村里面放工的时间点,不少人三五成群地从田间地头往家里面赶。 猛然看见村里面忽然来了这么多知青,没多会儿就一传十,十传百地引来了许多人围观。 和很多年代文中的一样,围观的群众们对着他们指指点点,言语中除了稀疏的好奇外,更多的是嫌弃又来了这么多吃白饭的。 尤其是长得最好看的程玉颜,和气质出众的叶知意以及身体不好,又在拖拉机上晃了半天,现在脸色青白的跟鬼一样的祝成蹊成为了最大的嫌弃目标。 当然了,周立新之前悄摸在心里担心的年轻小伙子看上程玉颜和叶知意的情况也出现了。 不过现在的人含蓄,顶多就是面红耳赤地看一眼,再偷看一眼,根本不敢出声。 甚至祝成蹊还惊奇地发现有人也盯上了自己。 但她是真的累了,连喘气都难受,是真的没精力关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闭着眼睛全当没听见也没看见。 真假千金已经轰轰烈烈闹过一场了,饶是脾气暴躁如程玉颜,这会儿就算气的直翻白眼,也没再出声怼这些围观群众,怕惹起众怒。 其他的知青们见这三个最能搞事情的都不吭声,就算心里面不舒服,也不可能开口。 一时间,场面竟然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有人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圈,盯着祝成蹊他们说:“这一批来的知青怎么一个个的都不说话,该不会都是哑巴吧?” “你胡说八道啥呢,你啥时候见过一来就是九个的哑巴。” “那他们咋一句话都不说,以往哪次知青过来不是吵吵闹闹,鬼哭狼嚎、嫌弃这个嫌弃那个的,难不成这次的不一样了?” “不知道。”很多人摇摇头,又左看右看也没见他们的大队长回来,就问道:“唉,我们大队长呢?他咋没跟着一起回来啊?” 开拖拉机的师傅刚把拖拉机调了个头,听到这话就回了句“在后面呢,等下就回来了”后就突突突驾驶着拖拉机,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离开了。 一众人的视线焦点又重新集中在了祝成蹊他们几个身上,还在叽叽喳喳、指指点点。 又过了几分钟,听到消息的知青陆陆续续赶回来了。 见到这次一下子竟然来了九个知青后,有的人的脸色当场就变了,也有的面不改色地打开门,先让祝成蹊他们进去。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已经执行好几年了,但是知青和乡下本土社员们也从来没有真正融为一个整体。 即便迎胜村已经是祝明萍为祝成蹊挑的一个不错的村子了,但这里的知青和社员们之间的关系也并不融洽。 只能说没有很大的冲突,但是小打小闹的别苗头肯定免不了。 所以,等祝成蹊他们都进来后,就有知青立马关上了大门,不想叫外面的社员们看热闹。 外面的那些社员自然撇嘴不屑,叽叽咕咕,但是这也完全不妨碍知青小院里面的其他人面色各异。 最直接的问题果然开始暴露。 有那脾气不好的,直接就开火道:“总共就这么大点儿地方,现在一下子又来这么多人,根本就住不下了!” 一句话,就让刚来的知青们脸色出现了变换,很多人的眉心都皱了起来。 毕竟任谁听了这种明显不被欢迎的言论,都不会高兴。 但是没有人开口,而是又下意识把目光放在了祝成蹊和真假千金的身上。 祝成蹊坐在自己的行李上,闭着眼睛靠着墙休息,懒得搭理这一幕。 毕竟人家说的也是事实,不管她开不开口都改变不了的那种。 而原本应该开口的真假千金也不知是不是也累了,同样没有出头。 其他人新来的见到这一幕,竟然很神奇地把心里那点不舒服给按了下去。 本来还担心新来的知青会发火的一众老知青见他们这样,一时间没忍住面面相觑,搞不清楚状况。 就是说,这批新来的知青真的很奇怪啊! 最终,还是男女知青分别的负责人站了出来,先做了自我介绍。 男知青的负责人叫做魏迎光,是来的最早的那一批知青。 女知青当中的负责人叫孟昭昭,情况和魏迎光一样,两人也是因为来得早,所以才成了负责人。 之后,他们又分别介绍了一下知青点现有的知青。 男的有六个,女的有七个,而房间却都是一间,只有一个大通铺。 从他们的介绍中总结下来就是: 起初,很多知青下乡都是直接安排在老乡家里的,村里面不会专门盖知青点。 后来还是因为有不少女知青被欺负的事情暴露出来,国家发话,上面严查,所以很多村子才开始单独给知青们整地方。 迎胜村的知青点也是前两年刚刚建好的。 最简单的土坯房围成了一个院子。 左边住着男知青,右边住着女知青,中间是厨房和洗漱间、厕所、以及放杂物的地方。 现在全国上下都穷,很多人家里想要盖房子就只能自己慢慢攒土坯。 有时候一攒就是好几年,甚至要是盖的房子大,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除非花钱买。 可是土坯也要一分钱一块,贵的时候甚至会开到一分五一块,虽然比红砖要便宜不少,但是起房子需要的数量摆在那儿,再加上砖瓦的价格也不便宜,而且他们这边要盘炕,那就要买更贵一点的青砖,细细算起来的话,盖个七十来平的房子至少要上百块了,他们哪来的这么多钱。 村里面也是一样。 当初要给知青们盖房子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不乐意,毕竟花的是村里的钱。 可不盖也不可能,所以最后争来争去,村里面就勉强给盖了现在的知青点。 在当时来说,知青点还算宽敞,毕竟那时候整个村子里面也只有八个知青。 可这两年又陆陆续续来了两批,虽然也有一些人离开或者嫁娶,但人还是越来越多,居住环境也变得拥挤且狭窄起来。 “也不是方芳同志对你们有意见,而是现在的地方就这么大,确实一下子接收不了你们这么多人了,就算我们再挤一挤,最多一边也只能添两位。” 魏迎光和孟昭昭不仅介绍了知青点的情况,还领着祝成蹊他们看了下具体的情况,表明他们没有排斥的心思。 新来的这一批知青里面总算有坐不住的了,没忍住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魏迎光就道,“知青点的情况大队长应该是知道的,他没有和你们说起过要怎么办吗?” 之前都闹成那样子了,哪有时间有机会说这件事儿啊,开口的人自然摇头,又没忍住看了程玉颜和叶知意一眼,觉得就是因为她们才耽误了时间。 叶知意和程玉颜都感受到了。 叶知意的眉心轻轻皱起来,但是没吭声,程知同这个好哥哥的伤好了,又开始本能地护着叶知意道:“你看她干什么?” 程玉颜就紧跟着“嗤”了一声。 程知同又不耐地盯着程玉颜,“你又想干什么?” “看到了恶心的东西惊讶一下怎么了,我还不能出声了!”程玉颜又和程知同杠了起来。 夕阳没了,整个天空就处在一众灰白的状态,眼看就快要黑了。 祝成蹊觉得恢复的差不多了,也不想浪费时间继续看戏,就主动开口道:“孟知青,魏知青,村子里面有木匠吗?或者说有可以买木桶木盆以及柜子箱子这些家具的地方吗?” 魏迎光和孟昭昭也正在看程玉颜他们吵架,冷不丁听到有人叫他们,还愣了下才反应过来道:“有的有的,你是要去买家具?” 祝成蹊点头,“我身体不好,带不了太多东西,所以这些只能现买,能不能麻烦你们告诉我怎么走。” “当然可以。”孟昭昭是女知青的负责人,主动站出来说:“你第一次来,还不熟悉这边,我直接带你过去吧。” 然后又转向其他新知青问道:“还有其他人要去吗?” 这年月的柜子椅子之类的家具有个说法叫三十六条腿,要是置办齐的话,不说票多难聚,就是这个价钱也要上百,要是家具的材料再好一点,那价格就更贵。 当然了,这里是乡下,这些肯定相对便宜,也不会要票,但就算比供销社便宜一半,也不是所有人能消费起的。 孟昭昭也纯粹是顺嘴一问,免得被其他人说嘴,但她没想到所有人都站了出来。 “你们都要买家具?”她惊讶的嗓门的拔高了。 也难怪孟昭昭稳不住。 以往来的知青都一般,但是这次不一样啊,这次来的几乎都是书中有名有姓的角色,条件上肯定要比其他人好一些。 就算有个别情况不好的,见到其他新知青都走了,肯定也不愿意独自留下来面对这么多排斥他们的老知青。 就这么的,一行人乌泱泱地跟着孟昭昭往外走。 老知青看着也觉得新奇,有好几个想跟着过去看热闹,但是却被魏迎光留了下来说:“该烧晚饭了,我们就不去凑热闹了,而且今天他们刚过来,很多东西都没有,我们作为老知青,怎么着也要请他们吃顿饭,接风洗尘。” 这确实是知青点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但是以往来知青都是三三两两的过来,哪像这一回,一下子来了这么多,这要吃下去他们多少粮食。 就有人不太乐意道,“按照眼下这情况,村里面肯定要对他们另有安排,我看吃饭什么的还是先缓缓吧,万一我们烧了他们却吃不上,那不也是浪费么。” “是啊,也不知道大队长什么时候回来呢,要不先算了吧。”有人零零散散地接茬。 但其实这年月只要烧了饭又怎么可能有吃不上的时候,不过就是给自己找个好听的借口而已。 魏迎光只是帮着管理知青点,又不能真正万事替知青们决定,见他们这样也没坚持。 “随你们吧。”他叹了口气。 但其实自己心里也松了口气。 知青点这边就该烧饭的烧饭,该忙其他的忙其他,而祝成蹊他们也在灰白的天色下跟着孟昭昭左拐右拐,总算到了村里的木匠家。 孟昭昭介绍说:“当年这边受战火影响比较深,很多村子都没了,等到解放后才慢慢的在政府的帮助下重建,迎胜村就是这样收拢了周边一些小村子后重建的,所以人口就比较杂,姓什么的都有,但最多的还是姓周、张这两个姓。” “这家人和大队长一样姓周,叫周万根,平日里我们都叫他老根叔,他们家的手艺据说是祖上传下来的,非常好,所以你们需要什么可以放心买,要是想要不一样的也可以和他说,他们也能做出来。” 才说完,孟昭昭就抬手敲了敲敞开的大门,喊道:“胖婶儿,老根叔儿,你们在家吗?” 院子里面很快就有特别嘹亮的声音传来,“在的在的,谁呀,还这客气,直接进来啊!” 越说到最后声音越近,显然人走过来了。 祝成蹊远远看着,她的个子估计有一米七,皮肤有些黑,也瘦,但是是那种精干的瘦,总之不胖。 孟昭昭大概也猜到了他们的疑惑,快速地解释道:“胖婶儿是老根叔的妻子,她其实不胖,但她最喜欢白白胖胖的人,也总念叨着要给家里人想办法养的白白胖胖的,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喊她胖婶儿了。” 又对着已经快走到跟前的胖婶儿说:“胖婶儿,是我,我们院里新来的知青想要买点用具,所以我就带他们过来了。” 胖婶儿早在看见祝成蹊一行的时候就笑开了花。 每次村里来新知青,他们家总能卖出点东西,虽然不多,还要交大头给村里面,但也多多少少是个进项。 因此,在知道今天又有知青过来后,她早就盼着了。 现在见他们不仅过来了,还一下子来了这么一大堆,就更是高兴地不行,直拍着大腿说:“我刚才就想着是谁这么客气还敲门呢,果然是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孩子,你看看,就是比我们这些乡下的大老粗懂礼貌。” “但下次可不许这样了啊,你们来了就直接进来就行了,当自己家,客气啥!”一边说着一边开始往屋里面扒拉人,“快快快,快进来啊。” 祝成蹊都给她扒拉的差点摔了,还是孟昭昭及时薅了她一把。 “谢谢啊。”祝成蹊心有余悸。 孟昭昭摇头,笑了下说:“这边的人的性格差不多都这样,大咧咧的,但是没恶意,就是热情。” 祝成蹊也没因为这个生气,更何况她以前还在东北读的大学呢,多少也了解,但还是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啊。” “对,这边很多人都这样,等你习惯了就好了。” 另一边,胖婶儿已经把每个人都扒拉进来了不说,还能大着嗓门指挥着家里人把好些东西直接摆到了院子里面,说:“这天都黑了,屋里面也没个亮看不清楚,你们就在院子里面随便看,想要什么就说一声。” 他们家不愧是专业的,就这么会儿功夫,院子里就摆满了家具,都是这个时代典型的款式。 而且很多还都上了清漆。 胖婶儿还在热情地招呼着,但祝成蹊实在怕自己现在这幅身体再被热情一回就要没了,就溜边儿看了一圈,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盆后,就不再动了。 今天这一天实在太累了,她现在只想躺下休息。 但其他人还没好,她也不好一个人先回去,就非常自在地找了个椅子坐下。 周万根正好还在边上刨木头,她干脆就有一搭没一搭地问道:“您就是老根叔吧?我听孟知青说你这边不止可以买现成的家具,还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定制是吗?” 周万根不像胖婶儿那样能说话,他可能因为常年干木工的缘故,需要仔细和耐心,所以人就比较沉默,闻言也只是点点头道:“对,你想自己打?” 祝成蹊点头,“是有这个想法,但我才刚过来,还没安定呢,等我彻底安定下来后再来找你成吗?” 周万根点点头,“没问题。” 但顿了下又说:“不过快要秋收了,不管你想要啥样儿的,都要等秋收后才能给你做。” “那没关系,能做就行。” 反正她准备的充分,不在乎早一点晚一点的,买家具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 不过既然要做,那肯定也不能随便,就要好好做,最好以后也一直能用。 祝成蹊又问道:“对了,您做的这些家具都是什么木材啊?这个价格差别大不大?” “一般来说都是榆木、桦木,红松这些比较常见的树,榆木和桦木价格差不多,红松家具稍微贵一点,我这里还有一些水曲柳和黄菠萝,不过你要是想打家具就用桦木的就行,我们这儿几乎家家户户都用这个,便宜耐用,不比其他的差多少。” 祝成蹊之前虽然买房了,也装修了,但她依旧不太了解木材,只知道红木、黄花梨、紫檀木这些贵又好,是她买不起的存在。 但这个时候嘛,倒是可以肖想一下。 就问道:“就只有这些,没有其他的了吗?” “这就不少了,这还是因为我们这儿靠近林场,所以才能弄到这么多品种,换到其他地方,顶多就是桦木或者榆木两样,甚至都没得选。” 看来想要搞一搞高大上木材家具的想法暂时落空了。 祝成蹊也不着急,反正将来总有捡漏的机会。 她就问道:“那哪一种木材最好?” “黄菠萝吧,不过我这儿的黄菠萝就剩一根了,你要是做个小的家具啥的还行,大的或者多了肯定不够,我还是觉得你用桦木就够了。”周老根建议道。 既然没有她想的那些好木材,祝成蹊也就不坚持了,说:“那就听您的吧,过两天我把想要的家具画出来后就给您拿过来,到时候就麻烦您了。” “嗯。”周老根点了下头,见祝成蹊应该没事了,就继续刨自己的木头。 祝成蹊这才看向四周,发现大家也都选的差不多了。 她也跟着把两个木盆的钱交了。 胖婶在招呼其他人的时候也没忘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知道祝成蹊和周老根预定了后面打家具的事情,因此收她的钱的时候就笑的格外的灿烂。 顺便还哎哟哎哟地招呼道:“你瞅瞅你这姑娘的小脸儿白的哟,是不是这来的路上遭老罪了,没吃好睡好吧?回头可要好好养养,你说说这多好看的小姑娘,这么白惨惨瘦巴巴的可不行,不喜庆!” “姑娘家家的还是胖乎点儿好看!” 但是才说完,都不等祝成蹊的反应又赶紧转头对着下一位客户“甜言蜜语”。 真可谓销售届的典范了。 而且她的售后服务做的也不错。 虽然他们每个人买的都不多,但是加在一起也不少,这位胖婶儿就利利索索地招呼着家里面的孩子帮忙送。 祝成蹊买的俩木盆也被她顺手交给了自己的孙子。 因为考虑重量的问题,祝成蹊特意买了俩小点的木盆,但这个小也只是相对的,这俩盆加起来至少十多斤重呢。 而那叫毛竹的小孩儿看着也就七八岁的样子。 祝成蹊就有些担心,“这对他来说有些重了吧?” “就俩盆能有多重。”胖婶儿一脸毫不在意地摆手,完了又不忘提醒毛竹道:“你路上小心点,别跑快了,回头再给这俩盆摔坏了,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小毛竹嘿
相关推荐:
蝴蝶解碼-校園H
深宵(1V1 H)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将军在上
神秘复苏:鬼戏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新年快乐(1v1h)
女奴的等价替换
镇妖博物馆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