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雪鹰领主 > 第4章

第4章

祝明萍就把祝成蹊喊到房间,一副要拉着她说知心话的模样。 就祝成蹊这几天穿越后的观察所得,这个家里面除了祝明东有点蠢,其他哪一个都不是好糊弄的主儿。 祝成蹊瞬间打足精神防备。 祝明萍先是开口问了下祝成蹊的身体情况,见她看上去好好的,才转而道:“对于家里让你下乡的事,你怎么想的?” 来了来了,要开始谈心了。 祝成蹊秉着多说多错,少说少错的念头,含糊道:“没怎么想的。” 小卧室的正上方吊着一盏老旧的灯泡,散发着黄晕晕的光。 祝明萍有了身孕,最近犯懒,就靠着床头的位置坐着,借着头顶晕黄的光仔仔细细辨别了一会儿祝成蹊的脸色,才试探着开口说:“乡下不比城里,尤其是东北那种地方,一年至少半年都是冬天,日子肯定比其他地方苦多了。” 祝成蹊没经历过这个时代,所了解的都是小说和影视剧中来的,下意识道:“我知道东北冷,那冬天的时候不就不用干活了吗?” 祝明萍一听就笑了,摇头说:“哪有你想象的那么轻松。” “那边冬天确实有猫冬的说法,但不可能整个冬天什么都不干,除了最冷的那一两个月,其他时候就算不能种地还有挖渠修路整河道这些重活,也有一些轻松的活,总之没有你想的那么闲。” 祝成蹊:“……” 看来小说果然是小说,和现实还是有差别的。 不过祝成蹊有囤货,不担心将来缺吃少喝,就是不知道祝明萍这个时候不说点好听的安慰她,反倒把这些说明白到底想干什么。 祝明萍迟迟不见祝成蹊接话,心里面也有估量。 但和祝成蹊心里想的略微有些出入。 她比祝成蹊足足大了十二岁,她结婚的时候,祝成蹊也就是个不到十岁的小屁孩,两姐妹之间真说不上多熟悉。 因此祝成蹊不开口,她心里其实还有些忐忑。 “被我吓到了?”祝明萍试探问道。 祝成蹊下意识想摇头,但又觉得这样不符合她现在的身份,就不尴不尬地“啊”了一下。 “可是我们不是说好了家里给我寄东西吗?我的身体也上不了多少工,这些和我应该也没什么关系吧?”祝成蹊提醒了一句,但是心里更奇怪了。 难不成祝明萍不想家里给她寄东西了,想让她在乡下锻炼锻炼? 也不知道是祝明萍猜到了她的想法还是怕她胡思乱想,就道:“家里面当然会给你寄东西,我也会给你寄,并且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你别被骗,你在乡下的生活除了没有在城市方便外,其他方面不会比现在差。” “那你的意思是……”祝成蹊还是没搞明白祝明萍想说什么。 祝明萍抬手拨了拨祝成蹊的刘海儿,心里有些抱歉。 但目前家里确实只有祝成蹊能下乡,所以她能做的就是帮她想一些办法,做一些准备。 祝明萍道:“下乡知青也有相应的考核评判标准,这个标准或许没有那么正规化和程序化,但是多少会影响你们将来回城,你觉得一个不干活但生活却不差的知青会有人喜欢吗?” “应该……不会吧?”祝成蹊摇头,“所以……你是劝我干活的?” “当然不是。”祝明萍否认,“我既然知道你身体不好又怎么会劝你干活。” “你年纪还小,以前的生活也简单,不知道这个社会很复杂。”祝明萍叹气,盯着祝成蹊的眼睛道:“我是想告诉你,人都是趋利以及有嫉妒心的,你不干活却能生活好会容易被人嫉妒或者惦记,所以下乡后一定要小心一点,尤其是别和男性走得近了,记住了吗?” 祝成蹊看出来祝明萍一直盯着她是为了看她的反应,赶紧点头,老实巴交道:“我记住了,吃饭的时候你就说过。” “不仅要记住,还要听话。”祝明萍很满意祝成蹊的态度,叮嘱了一句后才继续道:“女性那边的情况需要你自己注意,我不可能让你和所有女孩子不来往,因为你一个人在外面需要朋友帮扶。不过你千万记住,别和叶知意和程玉颜走的近了,这次大下乡的事就是她们俩闹起来的,这俩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你们这次下乡的地点又在一起,谁也不知道她们到时候还会闹出来什么,你听我的话,离她们要多远有多远。” 祝成蹊早就清楚这种情况了,但是十六岁的原主肯定不知道,所以她就好奇问道:“下乡地点在一起?” 提到这件事,祝明萍就开始皱眉,“对,出了大下乡这件事后,我就立刻找东北的同学帮忙安排了一个比较好的村子的知青名额,但这次咱们市下乡的人太多了,托关系想要去好一点地方的人也不少,我也没想到那边会那么巧把你和那俩安排到一起,现在名额都分配的差不多了,除非把你往更差的地方安排,否则你就只能和她们呆在一起。” “但我仔细想过了,和她们一个知青点虽然可能会有一些麻烦,但总比把你安排在一个不好的村子让我们放心,所以你到了乡下后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别惹她们但也别怕她们,要是受了欺负也别忍着,直接打回去,家里会给你做主的。” 祝成蹊点点头,“我记住了。” “记住就好。”祝明萍摸了摸她的头,又说:“但这些只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些小问题,并不能解决你因为不上工而带来的一些人对你的看法问题,所以你还要有别的打算或者准备。” “所以,知道要怎么做吗?” 怪不得祝明萍今晚非要和她说这么多,原来是想引导她。 祝成蹊当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原主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所以她理所当然的摇头。 祝明萍就道:“现在国家的物资不丰,除了受限于当下的生产条件以及经济条件外,还和物资的存储、运输、调配等有关系,这些你或许不太懂,但说直白点就是东北有东北的好东西,咱们宁城有宁城的好东西,我们两地虽然有物资经济上的往来,但这些都是大方向上的把控,并不一定能覆盖到一个小村子,或者某一个厂子,所以你到了乡下后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当地缺什么,又有什么物资剩余……” 虽然身为公务员的祝明萍说的比较官方,打着集体商业的旗号,但和祝成蹊之前想的本质上还是一样的。 毕竟一个真的十六岁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姑娘怎么可能有能耐拉起两地商业交流,说白了,祝明萍就是在教她利用两地的物质差异化来拿捏人心。 这一刻,祝成蹊觉得祝明萍的身影特别的高大。 有了祝明萍的这些话,她甚至连理由都不用找了。 第10章 我真的没想过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 没多久,方淑红回来了。 祝成蹊一直担心方淑红改名字的时候突发奇想还是觉得“晨曦”好,所以第一时间跑了出去。 “我的名字改好了吗?” “好了,瞧给你急的,你自己看吧。”方淑红把刚拿到手还新鲜热乎的证件递给她。 祝成蹊接过来,见上面确实是她自己的名字,顿时松了口气。 祝明萍正好也过来了,看了眼说:“没想到李主任他们的动作还挺快,我原本以为至少得明天才能把名字改好呢。” 方淑红就说:“也就是动动手和动动嘴的事儿,现在市里为了知青下乡闹得乱哄哄的,她也不得闲,能安稳一个是一个。” 祝明萍点头,见时间也不早了,就和孙正河走了。 家里面其他人今天也累的不轻,稍微洗漱后就歇息了。 祝成蹊倒头就睡着了,祝明安在自己屋里稍微整理了一番,确认了所有的家当。 方淑红和祝有敬说了会儿家里的情况,气祝明东的不争气,担心祝明南的婚姻,以及祝成蹊下乡后的日子,好一会儿后才互相唉声叹气地闭上眼睛。 总之来说,只有祝成蹊一个人睡的最安稳,醒来后家里所有人都不在了,就连前两天请假在家照顾她的方淑红也不在。 只留了一个纸条告诉她早饭在锅里温着,让她吃的时候热一下。 另外就是她出门是为了找人换下乡的东西,中午应该回不来,也让家里其他人中午别回来吃饭了,让祝成蹊自己在家做点吃或者出去吃。 纸条的下面还压着两块钱和两张粮票。 这还是祝成蹊自打穿越后第一次一个人在家。 这些天因为病着,她一直都没能好好洗漱过,家里人也不让洗,只能勉强擦一擦,现在天气又热,她早就被腌出味儿了。 既然家里现在没人,正好方便她好好收拾一番。 当下是农历七月,阳历八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而原主偏生还留着一头及腰的大辫子,虽然有些枯黄和毛躁,但发量是真的多,搅的祝成蹊又是羡慕嫉妒,又是觉得麻烦。 毕竟打工人哪有不秃头的呢! 这头发少了难受,现在多了也难受。 谁让现在没有空调呢。 在剪不剪头发之间犹豫了两秒钟,祝成蹊最终还是没舍得剪不说,还把昨天买的那些洗护用品找出来,仔仔细细护理了一番。 等到终于搞定了个人卫生后,时间都到下午两点了。 祝成蹊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这才匆匆吃了点东西,然后又开始收拾昨天匆匆忙买的那些物资,为接下来的下乡做准备。 她还顺便拟了个明面上带下乡的物资清单,除了必备的日用品,就只有一床薄被、床单枕套以及夏、秋的衣服、鞋子和零食若干。 又另外准备了一张下乡后的房子布局以及相应的清单。 众所周知,年代文里的主角下乡后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必然就是房子不够住,或者不想和其他人合住,然后找理由建房。 这里的真假千金也是一样。 同理,她也不习惯和别人睡一起,所以肯定也会建房。 反正她现在也没什么事儿,外面又那么热,她也不想出去,不如先想想这些打发时间。 大概五点多的时候,祝成蹊才收拾的差不多。 她刚重新洗了把脸,想着要不要先煮点稀饭的时候,就听见外面有人敲门。 她以为是方淑红回来了,但打开门后才发现居然是偷摸结婚的祝明南。 祝成蹊有些意外,但是很快反应过来,立马侧身让她进屋。 大杂院里也有不少没工作的人,平日里就在家里搞一搞家务,做一些糊火柴盒、纸盒之类零散活儿。 现在的天气又热,很多人就在院子里的荫凉处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打发时间。 祝家最近发生的事情又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清楚。 见祝明南这时候回来,立马伸头探脑地开始打量。 还有直接开口问的,但是祝明南没搭理,祝成蹊也紧跟着关上了门,隔绝了外面看热闹的目光。 刚转过身,她就对上了目光复杂的祝明南。 并且二话不说就往她的手里塞了一包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反正挺沉的。 祝成蹊被她这一连番的动作吓了一跳,差点把东西给撒出去。 打开后发现居然是一卷钱和一大包红糖,祝成蹊眉心微动,但装作不明白的样子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祝眀南舔了舔略微干燥的嘴唇,好一会儿后开口说:“我……听说了你要下乡的事情。” 祝成蹊点点头,“嗯。” “你……”大概是祝成蹊太过于平淡的反应出乎祝眀南的意料,她愣了好一会儿后才问道:“就这些?你没有别的想说的吗?” 祝成蹊能猜到祝明南的意思,但她总不能说自己也很想下乡,就顺着祝明南的话道:“说什么?下乡的事吗?这有什么好说的,毕竟是全市大检查谁也逃不过,家里又只剩下我和大哥没结婚了,当然是我下乡了,这样正好也可以让大哥去上大学。” “而且家里面已经帮我都安排好了,我就算下乡了也不会受罪的,并且过几年我就回来了。” 祝明南咬着唇死死地盯着她,好一会儿后才忽然冲她叫道:“所以你就这么认命了,你是傻子吗?你不知道反抗吗?下乡怎么可能会不受罪,回城又哪是那么容易的事,你就不怕他们在骗你,让你一辈子都留在乡下吗?” 祝成蹊:“……” 祝明南从小就被祝家老两口偏心对待,日常生活里可能也没有其他人受关注,又还处在青春期,心理上有问题也能理解。 祝成蹊就说:“怎么可能呢,你想多了。” “怎么不可能!爸妈从小就偏心大哥大姐,但也能理解,因为他们俩确实很优秀,换做是我,我也偏向他们。” 祝明南开始红着眼睛细数家里面的种种: “祝明东出生后,因为大哥的身体问题,从小爷奶就偏疼他,说以后爸妈要靠他养老送终。爸妈也一样,我还记得小时候他们买了吃的回来,分我的那一份就常被祝明东抢去,每次和他们告状,他们就说谁让我不快点吃的,然后不痛不痒地说祝明东两句就算了。 祝明东还经常把他做的一些事诬赖在我什么,我每次反驳,爸妈都不相信,只会把我们两个都骂一顿,还有好多好多,多的我都不知道我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祝眀南对祝明东怨气颇深,在说到他的时候,语气不自觉加重,咬牙切齿的。 好一会儿后她才平静下来看着祝成蹊道:“你身体也不好,爸妈自然多上几分心,就只有我……” “就只有我夹在中间,像是那个多余的。” 祝眀南嘲讽地笑,“大姐回来说大哥的大学名额的事情后,我就知道爸妈最终肯定会让我下乡,毕竟祝明东以后可是要给他们养老送终的人。” “可凭什么呢?凭什么好的东西轮不到我,坏的就应该我来承受。”祝眀南的眼泪倏然下来,“他们还说什么将来有机会再把我弄回来,谁信啊!” “你十六了,身体又不好,家里怎么会舍得你下乡,肯定要给你安排工作。等你安排好了,祝明东那时候肯定孩子都有了,爸妈又该操心他们的宝贝孙子,还有大哥的婚事,你的婚事,谁知道他们说的将来是什么时候。” 祝眀南狠狠地擦了一把眼泪,倔强地抿着唇说:“所以我才要结婚,才要离开这个家。但我不后悔我做的这个决定,因为我一开始想着就算我也结婚了,也不会轮到你,毕竟你身体不好,爸妈和大姐肯定会想别的办法,但我没想到后来又发生了这么多的事,让你现在不得不下乡。” 好一会儿后,她才又重新看着祝成蹊道:“对不起,我真的没想过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 祝成蹊的生身父母也重男轻女,祝眀南所说的这些委屈,她也曾受过,甚至更严重,所以她还挺理解祝眀南的。 但是换一种角度想,祝有敬和方淑红每天光是上班就已经很累了,回家后哪有心思管一些孩子们之间打打闹闹的小事儿,各打五十大板就算了。 但偏生在长辈眼中的小事儿在孩子眼中就是天大的事儿,久而久之,有些东西就慢慢变了味儿。 但方淑红和祝有敬能让祝明南读书,能早早给她想办法安排工作,还真没祝明南想的那么偏心。 只能说他们不会养孩子。 但当下的社会现状,祝有敬和方淑红这样的才是大多数,哪有什么家庭会顾及到孩子的心理问题。 不过她也不是当事人,说多了容易站着说话不腰疼,就道:“其实据我所知,爸妈当时想的是让祝明东下乡,不是你,你想多了。” “怎么可能?”祝眀南明显不信,“他可是以后给爸妈养老送终的人,家里面唯一的独苗苗,谁舍得让他下乡。” “是真的,你要是不信的话,回头可以亲自问一下爸妈。”毕竟剧情里提到过这个情况,所以祝成蹊还是很肯定的,“而且大姐应该也知道。” 祝明南有些傻眼,还是不敢相信,喃喃自语道:“怎么会呢,他们一直那么偏心……” 第11章 就算祝明南今天不过来,她也会找时间去见一见她 祝明南的情绪明显不对劲,祝成蹊也不开口打扰她,让她自己一个人先消化消化。 她淘了米煮粥,又掏了几个咸鸡蛋出来洗干净,刚煮好的时候,就看见祝明南走了过来,还有些神思恍惚地说:“爸妈真的打算让祝明东下乡?你不是骗我的?” “真的,没骗你。”祝成蹊点头,把咸鸡蛋从锅里捞出来放沥水篮里晾着,又开始拍黄瓜拌上。 祝明南看着祝成蹊忙碌的身影好一会儿,才忽然有些崩溃道:“那就是我害了你啊!” “嗯?” 怎么又扯到这个问题上来了。 祝成蹊赶紧摇头说:“我不说了么,我下不下乡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别想那么多。” “就是我,要是我不结婚的话,就不会轮到你。” “那照你这么说,要是祝明东不结婚的话也一样啊,罪魁祸首最终还是祝明东,你别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 “祝明东那么自私,他才不会考虑别人呢。”提起祝明东,祝明南依旧很嫌弃,“就是我没考虑到你的情况,才害得你现在要下乡,我要是不那么冲动,你就可以留下来了。” “那也不一定。”祝成蹊道:“你别忘了,我已经年满十六周岁,符合下乡人员的年纪。我现在没工作也没上学,就是个社会闲散人员,身体程度也没坏到大哥那样,按照现在的检查力度,我怎么可能还能留在城里面,到时候恐怕是我们俩一起下乡了。” “怎么可能!”祝明南反驳:“你的身体不好,可以申请不下乡。” “那万一申请没通过呢?” “大姐会想办法的。” “大姐是可以想办法,但万一有人拿这件事针对她呢,总不好让大姐为了我把自己的前途都耽误了吧。”祝成蹊扯虎皮,见祝明南果然脸色变了后,才继续说:“所以,你真的不要总想着是你害了我。” “可……”祝明南踌躇许久,“难道你就一点也不怪我吗?” 祝成蹊当然不怪,毕竟她更理智成熟,明白这世上没有谁必须要为了别人怎么样,毕竟人都是自私的。 但是原主是怪的。 怪祝明南和祝明东,也怪家里面的其他人。 可现在原主都不在了,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而且她也不觉得自己欠原主什么,反倒她才是最倒霉的那个。 所以她根本就没打算承担原主心里的那点小情绪。 和这个家里所有人好好相处,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当然,祝明东除外。 “没有,我不说了么,要怪也只能怪祝明东。”不等祝明南再纠缠这个问题,祝成蹊主动转移了话题,把祝明东和张文莲被赶出去的事情讲了一遍。 祝明南听了果然心情大好,“活该!最好一辈子别回来!” “一辈子都别回来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和我们不是一家人。”祝成蹊意有所指道。 祝明南撇嘴,“我倒是想和他不是一家人呢,提起他我就来气,烦死了!” “我也不喜欢他,而且你不觉得奇怪吗?”祝成蹊不动声色地引导祝明南。 “什么奇怪?” 祝成蹊就说:“当然是祝明东啊,你仔细想想,他不管是长相还是性格都和咱们家所有人都不一样,我们都是同一个父母,又在同一个环境长大,没道理我们四个不仅长得像,性格虽然不同但是彼此之间还是有爱的,就只有祝明东是一个异类吧?” “你说……”祝成蹊转身看着祝明南,“程家和叶家都能出抱错孩子的事,咱们家会不会也有这个可能啊?” 其实就算祝明南今天不过来,她也会找时间去见一见这个二姐。 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现在这件事。 这个家里面的其他人不会因为她轻飘飘的一句话就真的去查祝明东的身世,她也不可能明着纠缠,但祝明南那么讨厌祝明东,被她拉成战友,帮着调查的可能性不敢说百分百但也有百分之八十。 只要祝明南在这边能查到一点万家的情况,她在下乡就能顺理成章地把事情揭出来,然后一举把祝明东这个祸害给赶出去。 “这……可能吗?” 祝明南果然因为祝成蹊这句话惊讶了一番,但仔细听的话,她的语气虽然迟疑却抱着很大的期待以及兴奋。 祝成蹊就说:“怎么就不可能呢!叶家和程家的事情没爆出来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居然还会有在医院抱错孩子的事啊,而且祝明东也是在那家医院生产的,谁知道会不会有第二例。” “再说了,我从小到大就一直都不喜欢他,你不是也一样么。”祝成蹊仗着自己知道剧情就开始忽悠,“我的第六感告诉我祝明东肯定不是我的亲二哥,我相信你肯定也一样有这样的感觉吧?” 祝明南本来就特别讨厌祝明东,现在又被祝成蹊点了一下,不自觉就跟着祝成蹊的思路走了。 她点头,“怪不得呢,我从小到大一看见他就讨厌,也和他关系最差。” “是吧!就是可惜我和爸妈他们说过,但是他们好像不怎么相信。” “爸妈他们不相信?”祝明南皱眉。 “毕竟是从小养到大的孩子,谁会没事儿去怀疑他的身世有问题。”祝成蹊装模作样地叹气,“就是可惜我要下乡了,没时间调查,不然我肯定要私下里好好查一查这件事,等我找到证据了,就把祝明东这个讨厌鬼撵走!” 祝明南一样巴不得祝明东滚的远远的,闻言立马就说:“那我来查!” “啊?你确定吗?” 祝明南狠狠点头,“我确定。” “可是你现在结婚了,你方便吗?你丈夫他能同意吗?”祝成蹊又顺势把话题转移到了她那还没见过面的便宜二姐夫身上。 祝明南摇头,“何大哥人很好的,他肯定不会有意见。” “二姐夫姓何?说起来他是干什么的啊?家里什么情况?” 祝明南点头,简单介绍了一下何成江的情况。 和书里面的信息一样,何成江是祝眀南同学的哥哥,今年二十六,当过兵,现在因为受伤转业,在市里的运输队上班。 至于其他的没细说,就说了她以前和何成江当过笔友,然后提了一嘴她是用家里不想她下乡,但又不想这时候大张旗鼓办婚礼让人觉得她是故意逃避,才骗了何成江先和她领证。 祝家一家人是后期的反派,书里面不会详细描写他们现在的情况,只浅浅提过一句因为原主的死亡让祝明南心怀愧疚,加上后期她帮着娘家针对真假千金,最终和何成江离婚,而后没多久就自杀了。 所以祝成蹊还真不清楚祝明南现在的婚姻状况。 不过从她的观察来看,似乎……还不错。 但不管什么时候,在家人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不和家人商量就偷偷结婚的行为都会被人说嘴。 所以祝明南要想婚姻稳定,肯定不能和娘家真这么断了。 祝成蹊又道:“听起来你们感情还不错,二姐夫的条件也不错,所以你准备什么时候带他回来认认门?” “我也不知道。”祝明南的声音低了下去,“我今天过来是因为听到妈不在家,我又担心你的情况,所以才提前请假来看看你,我怕爸妈要是在家的话会不让我进门……” “爸妈他们确实很生气你偷偷结婚的事,但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男方是谁,情况怎么样,他们只是担心你这么贸然结婚了,怕你以后过不好,不是你想的那种生气。” 祝成蹊稍微安慰一句,又提议道:“那要不然就今天,毕竟你来都来了,院子里其他人也看见了,你要是再走了,爸妈才会更生气。” 祝明南抿着唇,脚尖磨着地面,好一会儿后才开口说:“我觉得要不还是算了吧,毕竟何大哥现在也不在这儿。” “那他现在在家吗?” 祝明南点头,“在,他最近都不用跑长途,每天都能准时回家。” “那就把他一起叫过来吧,你总要面对的,逃避解决不了问题。”祝成蹊握着祝明南的手给她鼓励,“而且这次确实是你不对,所以你要主动解决问题,你不能等爸妈去找你们。” “我就是有点担心爸妈接受不了,到时候会闹得很难看。”祝明南叹气,“毕竟何大哥也是被我骗的。” 祝成蹊心想你还知道你是两头瞒呢! 不想下乡没问题,但是这么贸贸然结婚,万一遇人不淑呢! 这时候毕竟和现代社会不一样,这时候的女孩子要是没有娘家支撑,那真的是无根之萍,要受很多的欺负。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年代文的主角,随便一嫁爱妻大佬。 要不是有剧情先知,并且书里面也没明确说何成江是坏人,祝成蹊还真不敢想祝明南接下来的婚姻会是什么样。 但不管怎么说,她嫁都嫁了,两家肯定要好好处着,这样对谁都好。 正好她也需要他们的帮忙,就顺势就说:“那这样,我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 “二姐夫跑长途的话,会去东北吗?” 祝明南摇摇头,“我不知道,但是他们天南地北的都要跑,应该有可能会吧。” 祝成蹊循循善诱:“那你知道我要去东北下乡吧?” “知道。”祝明南点头,眉心皱起来,“听说那边特别冷,也不知道你的身体能不能扛得住。” “那边冬天烧炕的,只要保暖物资足够,我肯定没事儿。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么山高水远的,家里给我准备的下乡东西我一个人肯定带不了,只能邮寄过去,所以你懂我的意思了吧?” 祝明南想了一会儿,“你的意思是让何大哥帮你把东西送过去?但是他不一定会去东北啊?” 祝成蹊既然打算要搞物资交换,肯定需要渠道,所以她一早就盯上了这个便宜二姐夫,但是话不能这么说,毕竟都还不熟悉呢。 祝成蹊就继续忽悠:“去不去都无所谓,反正都能邮寄,现在的关键是你要和家里缓和关系,所以你可以先和爸妈说到时候让二姐夫专门跑一趟东北给我送东西,顺便还能看一下我在乡下的情况好不好。” “爸妈本来就不放心我下乡,但是有了二姐夫这个跑路的和带消息的,他们肯定更放心,就算对你们有再大的火气也要先消三分了,你说是吧。” 祝明南有些心动,但是又有些担心,“可万一他不跑东北呢,那不成骗人了吗,爸妈会更生气吧?” 祝成蹊不觉得这个便宜二姐夫没有跑东北的机会。 昨天祝明萍就和她提过物资交换的事情,她本人又在商业部上班,现在家里又有了个现成的跑车的,她要是不利用起来才怪了。 更何况就算方淑红知道这种情况后怕是也会有这种打算。 如今这年月跑车除了累点没别的大问题,不会出现八九十年代那种路霸,所以祝成蹊也不担心搞这些会连累到祝明南他们。 因此,她又继续忽悠道:“那时候你们已经正常往来了,就算再生气还能比得上现在?更何况,二姐夫只是司机,出车的安排不是他能决定的,要看他们单位,所以去不了东北的理由多得是,你别担心这个,你要做的是先把安抚爸妈这件事搞定。” 祝明南想了想,点头,“……那我现在回家和何大哥说一声,然后再过来?” “去吧去吧,我会在家先给你们在爸妈面前打好底子,你可千万别临阵脱逃啊,不然只会让情况更糟糕。” 祝明南一下子就慌了,“那要不你先别和爸妈他们说了?” “可是你过来这件事很多人都看见了啊。”她不想祝明南墨迹,就打开门把她推了出去,催促道:“快去吧,我在家等你们。” 第12章 也不知道是已经吵过了还是没吵过。 方淑红是在祝明南走后没多久回来的。 她一进院子就有人和她叽歪祝明南回来的消息,所以进门后的第一时间,她也顾不得别的,直接问道:“祝明南那个死丫头回来了?” “嗯。”祝成蹊点头。 方淑红下意识在屋里面看了一圈,没见到祝明南的身影,眉头一下子皱起来了,“那她人呢?” 祝明南走的时候正好是烧晚饭的点,大杂院里的人都在各家厨房,还真没有人看见她离开,因此也没有人告诉方淑红。 方淑红原本还以为能看见祝明南,所以虽然嘴上骂着,但心里还是开心的,可不曾想看了一圈都没见着人,脸自然就拉了下来。 祝成蹊哪能看不出她的意思,但也不好说祝明南今天算是被她半劝说半忽悠留下来的,就换了个说法道:“去接二姐夫下班去了,等下就过来了。” 听到祝明南还会再来的时候,方淑红又松了口气。 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就算她再生气祝明南偷摸结婚这件事也没想过真的不管她,但是嘴上却依旧没好气道:“那死丫头过来干什么了让你连二姐夫都叫上了?” “没干什么,就说了会儿话,妈你想不想知道二姐夫是什么情况?

相关推荐: 女奴的等价替换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虎王的花奴(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乡村透视仙医   我的风骚情人   山有木兮【NP】   白日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