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好,免得美宝那孩子心里担心,这样俩孩子将来结婚了也能过的更舒服。 “你刚刚说想到你和周杭生的将来是什么意思?”她转而盯着祝成蹊问道:“你是不是已经和他私下里说过结婚的事儿了?” 方淑红眯着眼睛,祝成蹊这几年越长越滑头,主意还大的很,恋爱谈了好几年都不往家里说一声,保不准她还真私下里就和周杭生他们说过结婚的事儿。 那这也太不像话了。 万一她被周杭生家里看轻可怎么办? 方淑红又一把揪住祝成蹊的手腕,低声咬牙道:“你和他都说什么了?” 祝成蹊冷不丁被方淑红捏的有点疼,顿时龇牙咧嘴道:“妈,你捏疼我了。” 方淑红没松手,反而又拽了一把,“快点说,别和我耍滑头!” 祝成蹊道:“我说什么啊,我当然什么都没说了,这不是想着你和我爸来见他家人,到时候肯定要说起我和他的婚事,所以就顺势想了想嘛。” 方淑红有点不太相信,“真的?” 祝成蹊诚恳点头,“当然是真的,我这么精明,难道还能干出让他们家看轻我的傻事儿吗?” “况且我就算因为工作的原因认识了他小姑姑,但也从来没有和她聊过和周杭生之间的事,更没有和他们家其他人联系,我知道轻重的。” 至于平日里相处时和周杭生说的有些话,那可算不上讨论结婚,顶多就是潜移默化告诉周杭生她的想法和底线,让他知道什么该碰,什么不该碰。 当然了,这些就不必告诉方淑红了,免得她又要教训她了。 方淑红盯着祝成蹊多看几秒,见她应该不是再说谎,才松开手,“这还差不多。” “不过说到你和周杭生的事儿……”她又皱起眉,有些忧心道:“你们俩也处了好几年了,如今年纪也都合适,我估摸着他们家可能也是想你们一毕业就结婚,你怎么想的?” 之前只是想着周杭生人不错,祝成蹊的未来也算是有了依靠,所以她心里还挺高兴的。 但这会儿聊到她可能很快就嫁人的事儿,方淑红心里又开始不是滋味儿了。 这会儿,她倒是也明白祝成蹊为什么那么操心程玉颜了。 她叹气,“之前总觉得你还没长大,可没想到一转眼,就要嫁人了。” 祝成蹊笑嘻嘻地挽住方淑红的胳膊,“妈,你舍不得我啦,那要不然我就多拖周杭生几年?反正结婚这事儿也必须听我的,我不点头,他就得等着。” 方淑红立刻瞪她,“胡说八道,我就算舍不得你嫁人,但也不能干这种事儿。” “那怎么了。”祝成蹊不以为意地说:“反正我的打算是一直读到博士,他的打算是毕业后先在共青团里待两年,然后继续到基层工作,我们本来就不能待在一起,两地分居是必然的,那结不结婚就更没那么重要了。” “那就更要结婚了。”方淑红想也不想接了句。 她之前不知道祝成蹊有一直读下去的想法,虽然觉得祝成蹊说的多拖周杭生几年不靠谱,但本心来说还是希望能多留她几年的。 毕竟女孩子嫁人后确实要比嫁人前要难过一些。 可如今知道了她的打算,方淑红倒是坚定了让她和周杭生一毕业就结婚的想法。 她看着祝成蹊道:“你说你想一直读到博士,那这事儿周杭生知道吗?” 祝成蹊:“知道啊,他反正没什么意见的,而且就算他有意见我也不会听的。” 方淑红却皱了皱眉说:“你是女孩子,多读点书是好事儿,你既然决定要一直读下去,妈妈自然也是支持你的,但他们家的想法可就不一定了,我们有时候不能只光顾着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你要因为这事儿耽误了周杭生,他们家心里肯定对你有意见,将心比心,你大哥要是和美宝一直这么拖着,说实话,妈妈心里肯定也是着急的,他们家估计也是一样。” “再者,女孩子最好的年纪也就是这几年,你们趁着现在结婚,生了孩子,总比拖到年纪大了再结婚生孩子更加影响身体强。如果你们毕业后结婚,你趁着读研读博的时间把孩子生了,让他们家或者我来帮你带也是可以的,这样等你毕业进入社会,孩子也大了,不用你再耗费精力照顾一个奶娃娃,你也能安心拼你的事业,比一直拖着可强太多了。” 祝成蹊并不完全认同方淑红说的趁着如今年轻生孩子的话,但是她也确实有毕业就结婚的打算。 一个挺俗气的理由。 她馋周杭生的身子。 谈恋爱这几年,她和周杭生搂搂抱抱亲亲都有过,以前还没觉得,但是随着这两年她长大了,身体机能也渐渐成熟,她能感觉到每次亲近的时候身体上对周杭生产生的渴望。 可周杭生规矩的很,即便他自己也想,但每次都不越雷池半步,说这种事要等到婚后才行,万一怀孕得不偿失,所以不能因小失大。 上辈子为了赚钱买房,她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没时间也没机会想这些就算了,如今周杭生这口大肥肉就在面前了,她总不能真等到三十好几了再去尝一尝好不好吃吧? 男人最好的花期才是如今这几年,真等那时候,他的身体机能才是真的下降了,到时候影响的还不是自己。 所以当然要趁着年轻多吃一口是一口。 不过这些想法当然不能和方淑红他们讲。 甚至她都不能叫方淑红看出她还挺想结婚的,免得这小老太太反而忧愁她女大不中留,心里难过。 于是她就皱了皱脸,有些不太情愿道:“那我真和他一毕业就结婚啊?可是我还想再多玩几年呢。” 方淑红立马炸毛,“你今年都二十一了,等你毕业都二十五了,你还想怎么多玩几年?” 她甚至立马想到了祝成蹊之前说的要是和周杭生谈不好就分手之类的话,顿时狐疑地看着她,“你该不会就是和小周谈着玩玩,就没想过和他结婚吧?” “妈,你想什么呢,我都把他带回家了,我怎么可能还干这种事儿!”祝成蹊无语看她。 方淑红心想那可不一定。 尤其祝成蹊有时候办事儿确实挺气人的,她实在怕她不靠谱,就说:“你们俩的事儿就按我说的,到时候你们一毕业就结婚,你不许给我搞什么幺蛾子出来。” “尤其是等我和你爸和周家长辈谈论这些的时候,你不许插嘴,听到没有?” 祝成蹊不吭声。 方淑红拽着她的手拍了下,“你听到没有!” 祝成蹊撅嘴,勉勉强强点头,“听到了~” 可方淑红还是觉得不放心,决定到时候干脆把祝成蹊撵出去,不让她有插嘴的机会。 可怜方淑红根本不知道自己被祝成蹊安排的明明白白,一边担忧还在谈话的祝明安和程玉颜,一边又忧心祝成蹊和周杭生的将来,一时间愁的不行。 不过好在祝明安和程玉颜之间的商量没持续很久,并且最终的结果是好的。 程玉颜答应了和祝明安毕业就结婚的事。 方淑红瞬间喜笑颜开,握着程玉颜的手怎么也不舍得松开。 并且还当着徐、沈两位的面连连保证自己真的不是什么恶婆婆,不会随意插手俩孩子的感情,只要他们自己过得好,她比干什么都开心。 至于孩子的事也完全看他们俩的想法,想早点生,她就早点帮着带,想晚点生也没关系,她还能跟着多轻松几年,她保证也不会催。 事后,祝成蹊和程玉颜咬耳朵,“你和我大哥怎么谈的?他是不是说什么都听你的?” 程玉颜点点头,“你大哥说除非是一些特别重大的,比方说我们的前途,比如孩子未来的学习这些需要我们商量着来,其他的事都交给我做主。” 最关键的是祝明安刚刚详细和她说了未来的打算。 他如今虽然在读研,但也跟着老师在做时下最前沿的信息科技方面的研究,将来一定会留在首都的研究所里。 正好程玉颜也应该会留在首都,他们俩的未来就可以锚定在这里,并做出来一系列的安排。 另外他也把所有的家底都亮给了程玉颜,还表示将来会和她一起给徐、沈两位老师养老等等。 相处这几年,足以让程玉颜看出来祝明安的性格很好,处事不急不躁,有时候话不多,但是事情却会做到位。 比如他只要有时间就会过来陪她,就算没时间,信件或者电话也总是不落,她还时不时总能收到他不知道打哪儿弄来的一些一看就不算便宜的首饰摆件之类的礼物,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养成的执着于给她打扮的心态,但不得不说她真的很喜欢祝明安这种不害怕她的样貌太惹眼,反而欣赏甚至愿意她展示美的态度。 又比如他到现在还在盯着她的学习…… 虽然这最后一点挺让她苦恼的,但祝明安就是不改。 总之,祝明安其实并没什么毛病,她对于和他组成家庭其实还挺期待的。 尤其是这个大家庭里面还有祝成蹊在,她就更觉得有信心了。 只不过想到祝成蹊和周杭生的事儿,程玉颜又有些忧愁地问道:“我和你大哥的事儿定了,那你和周杭生是不是也差不多了?” 祝成蹊点头,把方淑红刚刚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程玉颜就更忧愁了。 “我们都结婚了,将来还有那么多时间一起玩吗?” “怎么没有,你忘了我们说好的一起买房当邻居的事儿了。”祝成蹊道:“我都和周杭生说了,他也答应了先帮我们留意着,等将来有消息了,我第一个通知你,我们到时候买一起,没事儿就甩开他们一块住,一块玩。” “好啊!”程玉颜顿时美滋滋点头。 第128章 钱啊钱啊,要想办法赚钱啊 和周家人见面是在几天之后。 和祝家人见徐、沈二人一样, 周家人准备的也很充分,对待方淑红和祝有敬的态度要多和气有多和气。 只不过唯一让方淑红他们遗憾的是周杭生的父母不在家。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他们俩一个是外交官, 一个是记者, 如今都不在国内, 只能由着周家的老两口出面。 不过他们也转达了周会宁两口子的话, 表示他们对于祝成蹊也非常的喜欢, 还把两人这几年早就备好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表示诚意。 等到如方淑红所说的谈到两人婚事的时候,她下意识看了祝成蹊一眼, 想了想, 还是开口说:“小西, 你不是说还有事想和小周说吗, 你们去吧,这里我和你爸和你们周爷爷奶奶商量就行了。” 祝成蹊瞪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珠子看向方淑红,方淑红暗责她一眼,示意她赶紧走, 别捣乱。 祝成蹊眨巴眨巴眼睛, 好几秒才“哦”了一声。 周杭生不清楚祝成蹊有什么事, 但是也赶紧站起来说:“那我带你到处看看。” 祝成蹊点点头。 这是祝成蹊第一次来周家。 这老两口的地位比较高, 家里的条件也好,所以居住的环境很不错,是一个方方正正的二进四合院。 院子里划成了一片片, 整整齐齐地种着菜以及果树,菜地里葱葱郁郁, 果树上也挂了不少快要成熟的果子。 菜畦的四周还栽了一些不同品种的花,如今还有不少正热烈地开放着, 随着微风摇曳。 周杭生站在祝成蹊的身边,边走边看着她问道:“你有什么事和我说啊?” 院子里还有一个小凉亭。 祝成蹊走过去坐下,又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等到周杭生也坐下后,歪头托着下巴看他,“你猜猜看。” 周杭生思索了一会儿,摇摇头,“不知道,但该不会和我们俩的婚事有关吧?” “昂。”祝成蹊点头,“我和我妈说暂时不想结婚,还想要多玩几年。” “嗯?”周杭生眉峰微微一拧,身体也侧了过来,紧张道:“你是开玩笑还是说真的?我们不是说好了毕业就结婚的吗?” “你说呢。”祝成蹊“哼哼”两声,“周杭生同志,我可是我们家的老闺女,前些年又一直不在她身边,你觉得我妈能舍得我这么快嫁人?” “为了你,我现在可是被我妈怀疑不是真心和你处对象的,你就说要怎么补偿我吧。” “吓死我了。”周杭生瞬间明白祝成蹊的意思,捉了她的手捏在掌心缓缓揉着,笑着看她:“你想要什么补偿?” “什么都不要,但是你记着我们之前说过的话,要是哪一天你触犯了我的底线,我会立马毫不客气地甩了你。” 她和周杭生之间早沟通过将来婚后的一系列问题,所以也没特意再说一遍,但是该敲的警钟还是要给周杭生敲一遍。 周杭生捏住她的手微微用力,“不会的。” “我看表现的。” “我知道。”周杭生握着祝成蹊的手不松。 他一直都清楚祝成蹊聪慧狡黠下独立又果敢的性子,她说的出就一定做得到。 不过他也一样。 她是自己打心眼里想要走完一辈子的人,又怎么会做出惹她生气,逼她离开的事情。 他没那么傻。 祝成蹊也没总提这个问题,转而问道:“你住哪一间,我还没看过呢,想去参观一下。” “我带你过去。” 周杭生直接拉着她的手把她拽了起来。 周杭生住在二进院后面的东厢房。 房间面积不小,足足有三四十平。 用一张大屏风分隔成了两部分,一半是休息的卧室,另外一半是书房。 卧室很小,仅能放下一张床、一个柜子和一个摆着杂物的架子,书房的空间很大,但足足有一大半的空间都用来摆书架了。 并且这里和她当初在小营山是看到过的一样,都收拾的很干净整洁。 祝成蹊背着手东瞅瞅西看看,最终的重点落在了那些书架上。 她的手指尖在书架上一点点划过,看着上面摆放的书,随手抽出来一本,里面都有一些熟悉的笔记。 她好奇地翻了好几本,歪过头看着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的周杭生,“这些书你都看过吗?” 周杭生点点头,“大部分看过,还有一小部分还没来得及看。” 祝成蹊随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大都是一些时下政治经济类的书,还有一些以前因为运动的缘故而被打成反派,不能看的书。 祝成蹊想到自己前几年像仓鼠一样偷偷摸摸积攒起来的书,往后靠在书架上,微微仰头看他,“我也有很多书,到时候我们在家里打一个大大的书房,一分为二,你一半,我一半吧。” “好。”周杭生揽住了她的腰,将她带回怀里,垂眼认真看她,“书架不太稳,靠着不安全。” 然后才问:“除了书房,你还想要什么?” “那就可多了,比如每个房间的布局,我的衣帽间,工作间等等……”祝成蹊干脆就歪在周杭生怀里和他一一比划。 说到最后,她砸吧嘴算了下,“这么一来,好像房间不够了,不过也没关系,反正我肯定要在我们结婚前买房子的,到时候我的东西都放在我自己的房子里,这样就不会……” “不行!”周杭生勾着她的腰把人再次拉近,“那套二进院是给你的聘礼,我们婚后不住那儿,我名下还有一套三进院,到时候我们住那儿,你再多东西也能放下了。” 祝成蹊:“……” 虽然知道周杭生家里条件是真不差,但在这一刻祝成蹊还是生出了他是狗大户的即视感。 “你名下还有房啊?”她有些嫉妒,“你名下到底有多少房?” 周杭生这小半年没少听她念叨买房子的事儿,见她这样就觉得好笑。 不过难得见她这样,他起了逗她的心思,“你猜猜看。” 祝成蹊斜他,气鼓鼓的,“我不猜,我嫉妒。” “哈哈哈哈哈……”周杭生径直笑出了声,用下巴蹭了下她的额头,“那你说怎么办呢?祝成蹊同志?” 祝成蹊不语,只一味瞪他。 周杭生低头亲了亲她,“那等我们婚后,我把我名下所有的房都过户给你好不好?” “我才不要,我要自己买!”才说完,但转念一想不要是傻子,又道:“不仅你名下的房,你所有的财产都得交到我手上,我要掌控家中的一切大权。” “好,都听你的。”他又低头亲她。 他们俩在书架这里你侬我侬,方淑红他们在前院客厅里也相谈甚欢,把事情差不多初步定了下来。 之后,他们就被周家人拉着好好招待了一番不说,还带着在首都玩了好几天。 因为知道方淑红他们这次过来还见了徐、沈二人,所以把他们也一起叫上了,三家人坐一起好好吃了顿饭,彼此间相处的都很和谐。 临走前,又被两家人一起不舍地送到火车站。 方淑红他们是大包小包来的,走的时候也是大包小包走的,以至于她一路上都在不好意思地和周家的人以及徐、沈两位大夫说这次过来让他们破费了的话。 这两家人也一直说没有没有,那些都是应该的之类的。 直到火车进站,他们即将上车,方淑红才停下和这两家人的寒暄,把祝成蹊以及祝明安单独叫到了一边。 他对祝明安说:“你打小就稳重,我也不担心什么,不过还是要嘱咐你两句,以后和美宝好好相处,多照顾点她,别因为你们的婚事暂时定下来了就不上心了,到时候再把我到手的儿媳妇弄丢了,我可不饶你!” 祝明安点点头,“我知道。” 方淑红也不再说他,而是转头盯着祝成蹊。 祝成蹊:“?” “妈,你这么看我干什么,我和周杭生之间也好的很好不好。” 方淑红乜她一眼,用手指头戳了戳她的脑门,“你一天八百个主意,有时候也太不着调了,我要是能放心你,我就不是你妈了!” 祝成蹊:“妈,你至于这么说我吗?” 方淑红没搭理她,而是继续嘱咐道:“周家人不错,有身份有地位但没什么架子,对你是一百二十个满意,喜欢的不得了,关于你们俩婚事上面诚意也非常足,说真的,那一张礼单子拿出来,我和你爸都吓了一跳。虽然他们家条件好,但不管是礼单上的房、三转一响、四大件,以及那好几万给你们小两口将来的安家费也不是容易拿出来的,他们是真心诚意想你和周杭生好的。” “虽然他们家的人口是有点复杂,但是既然周家的老两口把养子亲子都一样对待,且他们自身之间也处的很好,没什么龌龊存在,那就没什么好担忧的。” “而且我和你爸这几天侧面打听了,不管是周会宁还是周杭生都是家中同辈的老大,虽然免不了要管束着下面的弟弟妹妹,但是同样话语权极大,说一不二,所以你只要和他好好的,嫁进去后就不会吃什么亏。” “最重要的是周杭生那孩子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你好好和人处着,别一会儿一个想法,毕竟要是真错过了他,我和你爸就是跑断了腿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来配你了,所以你上点心,听到没?” 祝成蹊:“……听到了。” “听到了还要做到,知道吗?”方淑红还是不放心。 祝成蹊“嗯嗯”点头,“知道了,我肯定把他抓的紧紧的,绝对不让你这个好女婿跑了。” 方淑红:“……” “别给我吊儿郎当的,你好好听话!” “我知道~”祝成蹊挎着方淑红的胳膊催她上火车,“妈,你再不走火车就要开了,到时候就赶不上趟了。” 列车员确实在催赶紧上车了,方淑红也没敢继续墨迹,而是和另外两家人打了声招呼,就赶紧和祝有敬一起往车上挤。 等她千幸万苦挤进去后,火车就“呜呜”叫着启动了。 方淑红挤到窗户边上看着祝成蹊喊道:“你记住我说的话,听到没有?” 祝成蹊点头,“听到了听到了,妈你别把头伸外面,怪危险的。” 方淑红没应,又转头朝着其他人挥了挥手,道了声别,才在呼啸的风声中把脑袋重新缩回到车厢内。 她坐下来,一边梳理着被风吹乱的头发,一边和祝有敬嘀咕说:“也不知道小西那丫头能不能听话,她主意太大了,我是真不放心她。” 祝有敬倒是稳得住,“我倒是觉得就是因为孩子的主意大,咱们才更不用操心。你想啊,她主意大证明她想的多,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也就不会做一些不好的事儿,所以你就别操心了。” “你说的倒是简单。”方淑红不满他的态度。 祝有敬见方淑红一脑袋汗,掏了手帕递给她,“别的不说,就说小周这样的对象要不是小西自己主意大,我们谁能帮她找到,所以你放宽心,那孩子在乡下干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她脑瓜子精着呢,真用不着咱们瞎操心。” 方淑红一想也是,再说她也不能一直跟在祝成蹊屁股后面,干脆也不吭声了,转而和祝有敬小声说起周家下的那些礼单以及等祝明安结婚的时候,他们要准备的东西。 方淑红一脸发愁道:“咱们家以前穷得叮当响,也就是大安工作后情况才好些,这些年算是攒了些钱,看着日子过的好像还可以,可想想还要给他和从越娶媳妇,还有小西的嫁妆,我就愁的睡不着觉。” “尤其是小西的聘礼那么丰厚,那嫁妆上咱们也不能叫周家人看了笑话,小西又和美宝关系那么好,咱们给美宝的聘礼也不能太差啥,不然到时候别说美宝了,估计小西那个臭丫头都不乐意。” “之前光想着娶媳妇嫁闺女是喜事儿,但这背后让人操心的也实在不少……”方淑红的眉心皱成一道深深的褶皱,“这要是给他们的东西多了,那还要给大萍和小南再补上一份嫁妆,总要一碗水端平啊,你说呢。” 祝有敬也有些发愁,但还是安慰方淑红说:“离大安结婚还有两年时间呢,我们俩工资加起来不少,现在孩子大了,也不用我们花啥钱,也就我们俩平日里吃喝拉撒花点,可我们俩又能花多少,两年下来,咋说也攒够三千块了,足够把大安的婚事办的漂漂亮亮的。” “更何况他自己手里还有一笔钱,他现在身体也好了,前途也不用我们操心,以后工资比我只高不低,他和美宝将来的日子不会差的。” “等小西结婚又是两年多后了,到那时我们又攒了一笔,小西的嫁妆也差不多出来了,肯定不能让她在周家落了面子,所以你放心吧。” “可这会不会有点少啊?”方淑红还是很忧虑,“咱们最多拿个三四千出来,可周家那边光聘金就一万了,还有两万的安家费,再加上礼单上的房、各种大件,我估摸着五六万是有的,这一对比,咱们的嫁妆显得有些寒碜了。” “那也没办法,毕竟咱们家情况摆在这儿,哪能和周家比。”祝有敬其实也觉得有点少,但目前也只能这样了,就说:“小周父母就他这么一个孩子,俩人工资又高,这些年攒下来的好东西可不就紧着他一个,但咱们家孩子多,肯定不能光顾着小西。” “再说他们家也不是不清楚咱们家的条件,人家图的也不是我们能拿多少嫁妆给小西,人家说白了图的就是小西那个人,这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就是一分钱嫁妆不出,人家周家也无所谓,照样会高高兴兴地把小西迎进门。” “少胡说八道!”方淑红瞪眼,“周家在不在乎是一回事儿,我们当父母的怎么做又是另一码事儿!再说了,我们要真一分钱嫁妆不出,那不是摆明叫周家人看不起吗?以后小西在他们家还怎么抬头做人!” “我知道,我就是打个比方,不是真这么想的。”眼看方淑红火了,祝有敬赶紧解释,“再说还有从越呢,要说咱们俩亏欠最多的就是这孩子了,他那儿也绝不能差了。” 祝有敬算着账,“家里现在那几千块钱存款肯定要留着给从越,他虽然因为当兵有结婚年龄上的规定,但今年也二十五了,也该找对象了,这保不准哪天就说定了,所以这笔钱肯定不能动,预备哪天忽然用上。” “至于大萍还有小南那边,只能让她们姊妹俩再等等,等我们再攒了钱,再补给她们俩。” 方淑红想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叹气着点头,“也只能先这样了。” 祝成蹊他们不知道方淑红他们在火车上就开始发愁起钱的问题,他们在火车驶离站台后也跟着转身离开了。 快要开学了,所以他们就没跟着方淑红他们一起回去,但眼下学校宿舍还锁着,不能住,所以周杭生就说让祝成蹊继续住那套二进院,正好也方便他随时去看她,还能给她做饭吃。 程玉颜却邀请祝成蹊和自己一起住。 祝成蹊想也不想就答应了程玉颜。 周杭生:“……” 他下意识看向祝明安,但祝明安扭着头,什么话也不说。 没办法啊,一个是自己亲妹,一个是自己心上人,他哪个都得罪不起。 周杭生叹气。 他也得罪不起,只能闷不吭声地看着那俩小姐妹凑在一起快乐地叽叽咕咕,也不知道她们怎么有那么多话说的。 周家爷奶倒是想让祝成蹊住家里,这样也好近距离和未来大孙媳妇亲近亲近。 可见周杭生都不再说什么了,老两口也只能暂时按下这个心思。 等出了火车站,他们就开始分别。 徐、沈二人不仅教书,还在医院上班,平日里非常的忙,所以就先走了。 祝成蹊和程玉颜也和其他人开口道别。 祝明安知道没自己什么事儿了,只能无奈表示自己先回研究院了。 周杭生他们也只能看着祝成蹊和程玉颜手挽着手,快快乐乐地走远。 等看不见人了,他们才坐上车往回走。 路上的时候,老两口不满地拍在他身上,“你怎么那么没用,这么久了,连媳妇都留不住,害我们也没能和孙媳妇多说几句话。” 周杭生:“……” 他能有什么办法。 他也很无奈啊。 这边,祝成蹊和程玉颜每天凑在一起快乐地玩耍,在首都的大街小巷闲逛,商量着将来要是买房都买在哪儿,又要怎么布置之类的。 但在此之前,对她们最重要的就是赚钱。 程玉颜就隐晦提醒祝成蹊说:“你看现在外面摆摊的越来越多了,也没什么人管,你说将来哪一天会不会忽然就恢复到从前能随便做生意的时候了?” 祝成蹊道:“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那要真有那一天的话,我们到时候就做生意吧,我觉得应该能赚到钱。” 程玉颜点头,但又有些迷茫,“那我们能做什么生意呢?” 前几年刚重生得到空间的时候,她唯一想到的就是利用空间种田买卖粮食赚钱。 但后来没做成,加上她也不缺吃喝,所以就放下了这件事。 现在她的空间大都种上了药材,她总不能把那些拔了再去种田吧? 再说市场开放后买卖粮食也不可能赚到多少,还不够她累的。 可她上辈子也没活很久,大多数的时间都被困在乡下,只知道改革开放,知道有不少人乘着这股东风赚到了钱,但是具体怎么弄的,她也懂得不是很多。 祝成蹊就说:“到时候再说吧,现在提前着急也没用。” 程玉颜也明白,只能暂时放下这个念头。 很快学校开学,他们又步入了正常的拼命学习的氛围当中。 除了秋交会,祝成蹊一直老老实实留在学校里,并没有提前干什么。 到了十二月,小岗村的分田到户协议也如历史上一样开始了,只是现在还没有任何的风声传出来。 也是在同一个月,第十一届的三中会议也开始了,拉开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这段时间,各大报纸上全都是相关的信息,各种争论层出不穷,不管是民间还是上面的领导层,讨论的话题永远都是这些。 但是最显著的一个观点就是以前的规矩不适合现在的国家,一定要改掉。 学校里面也因此出现各种争论,还因此衍生了各种辩论大会。 祝成蹊只要没事儿就去参加,坚定站在开放派这一边。 她本就能说会道,又亲眼见证过改革开放的成功,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在辩论会上大杀四方,一时间风头无两。 整个学校都几乎无人不知她了。 眨眼间就是过年。 年后没多久,南海的那个圈正式划定了,经济特区正式成立,改革开放正式开始。 第129章 要不然我们再合作一把 首都的人民对政策的把控永远都是最准的。 还没有开放前就已经有不少人大着胆子做小买卖了, 现如今改革开放的总调论一出来,大街小巷各种摆摊子的简直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祝成蹊他们虽然平时学习时间很紧张,但是一有闲暇时间,
相关推荐: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将军在上
树深时见鹿
虎王的花奴(H)
新年快乐(1v1h)
交流_御书屋
沉溺NPH
乡村透视仙医
乡村桃运小神医
顾氏女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