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想要住进去。 据说为此吵闹了很久,最后还是周立新发了好大一通火,并让想住的人掏钱后才压制住。 男知青那边暂时还没有人舍得掏这个钱,倒是女知青这边的方芳爽快地定了叶知意的房间。 不过她暂时还没住进去,因为叶知意他们几个都事儿还不算完全处理完。 因为他们几个的身后事。 叶知意的身后事早就定下了是知青办处理,但除了她,其他三个的家人都过来了。 何卫军的妈和表哥一来就哭天抢地表示不相信她老实巴交的儿子和表弟会干出杀人的事儿,在队里一直缠着周立新闹腾不说,还时不时地找社员们哭唧唧求证何卫军下乡后的表现。 村里面的大部分人对何卫军的印象都还不错,所以在提起他的时候,语气上难免带着遗憾,觉得他之所以落的这么个下场,多半还是因为叶知意连累的。 事实上,林川当初让人公布的案情就是叶知意和魏迎光私下里买卖草编被杨爱玲发现,杨爱玲偷了魏迎光的非法收入并举报了他们,甚至在叶知意被放回来后还屡次三番挑衅压榨,逼迫叶知意给钱,所以才让怀恨在心的叶知意和魏迎光给杀了。 而叶知意和魏迎光都想独吞那一万多块,何卫军为了帮叶知意,和她一起又杀了魏迎光。 这份案情本就是真实的,只是隐瞒了大部分内容而已。 但是在村里人的角度看来,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他们对外的口径就变成了十分统一的“娶妻娶贤,老婆娶不好,败坏整个家”这样替何卫军惋惜的话。 也正是因为村里人这样的说法,所以何卫军的妈就越是闹腾,说他儿子死的冤枉。 周立新心里门儿亲何卫军到底是什么身份,自然看不上何卫军他妈这要死要活的样子,但他偏生又什么都不能说就算了,他还要和其他人一样昧着良心替何卫军叹息。 直到杨爱玲和魏迎光的家人过来。 这三家立马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撕逼骂仗,让迎胜村附近的人看了好大一场热闹。 直到他们三家都知道程家那三人还没走后,又纷纷找上了那三个。 然后是三家打一家,不仅程家两口子身负重伤,程知同本来就治不好的腿更是彻底废了。 程玉颜在电话里面幸灾乐祸,“你刚走,那程育红和李明华又过来了,说不计较我上次泼他们一身水,害他们发烧好几天的事,说以后我和他们就是一家人,我们一家人好好过日子,气得我又泼了他们一身水。” “我还私下里逼他们承认当初换孩子的事是假的,要不然我就偷偷弄死他们,毕竟这里是我的地盘,然后他们就真的承认了,我想着你以前教我的,还让他们写了字据,也让村里的人帮我当了见证人,我这下子算是彻底和他们没有关系了吧?” 祝成蹊都惊讶了,“厉害了啊,我的宝儿!” “不过你还要把那张字据寄给我大哥,让他在宁市帮你处理后续。”祝成蹊提醒她。 “我知道。”程玉颜“嗯嗯”点头,继续说道:“后来那三家来了,我看他们竟然还能打起来,就告诉他们程育红他们还没走,他们就真的去把那恶心人的一家三口打了一顿,简直太让我高兴了。” 祝成蹊笑:“干得不错啊,都会借刀杀人了,我们家美宝越来越厉害了。” 程玉颜得意,“那是,也不看看我都是和谁学的!” 祝成蹊:“也对,名师出高徒嘛!” 她脸不红心不跳地自卖自夸。 第110章 她暂时不急 程玉颜自然也没忘记关心祝成蹊这几天的情况。 等听到她说这两天和周杭生在一起的时候, 程玉颜的小脑袋瓜立马拉起了警报,匆匆问道:“他又找你干什么?” 这时候电话漏音,祝成蹊不想让边上的周立新知道太多, 就掐头去尾道:“我去看他们的草编做的怎么样了, 这不是快要到交货到时候了嘛, 我不放心, 想着先去看看情况。” 努力歪着脑袋, 贴着程玉颜听电话的周立新果然大着嗓门问道:“喜宝啊, 周知青他们那边的草编没啥问题吧?” 祝成蹊回:“没问题,周杭生人很仔细, 我也大致看了看, 没有弄虚作假或者以次充好的, 所以叔你就放宽心吧。” 周立新赶紧又叨叨着“这还差不多”之类的话, 然后拐着拐着又开始心疼那些分出去的单子,并继续追着祝成蹊问。 祝成蹊只好敷衍了他几句。 程玉颜也只当祝成蹊是真的单纯去看草编,虽然她心里仍觉得周杭生没安好心,但想了想, 还是什么都没说。 在祝成蹊和程玉颜他们联系的时候, 周杭生也和家里面联系上了。 他其实在送完祝成蹊后就想给家里打电话了, 但又想到他们眼下在一起过节吃饭, 他要是打电话过去,怕是要被很多人围观问这问那,最终才改成了今天。 周杭生的父亲是孤儿, 不知道姓什么、哪儿人,还是当年周家老两口在长征路上捡的。 当时两位老人刚刚初为人父人母, 但因为长征的缘故,不得不把刚出生的孩子托给当地的老乡, 自己跟着部队转移。 所以在长征快要结束的时候捡到周父,又见他格外乖巧又粘人,便一时心软,将周父带到了了会宁,还让他随了自己的姓,起名周会宁,但老两口当年留在老乡家里的那个孩子却没有保住。 也因为爬雪山过草地的关系,老两口的身体受到很大的损伤,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孩子,便也没强求,陆陆续续又捡了好几个回家。 直到四三年,他们才生了一个女儿。 认真算起来的话,这老两口收养加亲生的一共有七个。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留在首都工作,但他的那些叔叔阿姨怕老两口孤单,送了好几个小孩子过去陪他们,再加上在首都的三家,每次聚在一起至少要两三桌子才能坐下。 要是他的电话打过去,怕是要被这些人问的一个头两个大。 但他这会儿也有些头大,因为两位老革命也一样没少问。 周杭生只能实话实说自己看上了个姑娘,想要先抓住她的胃。 这给老两口高兴的,自己的白菜……呸! 自家的猪居然学会拱白菜了。 等从周杭生嘴里知道祝成蹊的信息后,他们立刻想到了去年收藏的那份报纸,赶忙找出来看了看,心里更是高兴的不行。 一边连连感叹臭小子有眼光,一边开始在屋里翻箱倒柜,要给未来孙媳妇寄东西,周杭生好说歹说才劝住了他们。 但之后的两天,周杭生还是收到了家里边的各种电话或者电报轰炸,扰的他十分头疼。 他更头疼的还有他们家这样特殊的情况,也不知道祝成蹊能不能接受? 祝成蹊可不知道周杭生这两天接电话快要接吐了,她高高兴兴地在春城玩了两天,把能转悠的地方都转悠的差不多了,也拍了不少照片后,才继续往南走。 沈阳、大连、天津…… 等她慢慢走到洛阳的时候,正好赶上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 这时候的洛阳还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周立新一直至念念不忘的东方红牌拖拉机就是洛阳产的,也是当地的明星企业,要是有人在大街上说一声自己在东方红或者一拖上班,立马就会引来一片艳羡,不像现代人一提到洛阳想到的就是旅游。 到了二月,洛阳的街头巷尾已经看不见积雪,天公又作美,祝成蹊就在洛阳多玩了几天,也吃到了她想念了大半年的洛阳水席。 并且在洛阳给周杭生发了封电报:。 还没有标点符号。 让收到电报的周杭生哭笑不得又有些磨牙。 他有心想要联系祝成蹊,奈何完全没有办法,只能对着眼前的六个字望洋兴叹。 而祝成蹊这时候又前往了下一个地方。 快三月了,也紧邻着祝明萍的预产期,祝成蹊就没怎么耽搁,先去了这次的主要目的地——南康和鲸瑭。 这两地都曾是著名的工艺花产地,但因为当下时代的缘故,虽然绒花并没有完全被打压下去,但发展现状也依旧不是很好。 且当地刚刚对绒花进行了工业化的改革,小型的家庭作坊完全被取消,虽然有部分人进入制艺工厂的绒花车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工人,但是大部分人却一下子失去了收入来源。 这对原本依靠着门手艺吃饭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且祝成蹊打听过,刚刚组建没多久的绒花车间不过是制艺工厂特别小也特别不受关注的小车间,在当地人眼中也不是什么好地方,甚至还有不少人私下里嘀咕说这样就是在乱搞。 祝成蹊倒是能理解当地这样改革的目的,毕竟工业化的流水车间能更快出产品,但这样的变革在未来来看,对于这门手艺的传承是非常大的打击。 毕竟这又不是在做塑料花,只需要够快且有足够的模型就行了。 绒花需要的不仅仅是手艺,还有创意和设计。 大家都在流水线上工作,一整套的手艺都学不全,还能指望他们出什么好看、新颖的设计吗? 但这是人当地政府部门的事,容不到她多嘴置喙。 况且这件事怎么看对祝成蹊都是有利的。 祝成蹊还专门研究了当下两地市面上的花艺制品,不管是绒花或者其他的什么花类,真的都特别符合当下时代的主流,以红配绿为主色调,花型也大都是牡丹、荷花这种,几乎没有任何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也难怪眼下国内的工艺制品在外国人眼中属于不好看,只配在低端市场生存。 所以,她想用绒花做高端市场是有很大可能的,但是必须要先把手艺人弄过去。 不管在哪儿,祝成蹊都很容易混得开。 她先自己给自己开了封介绍信,说她是迎胜村派过来学习绒花手艺的,先去了当地的制艺工厂。 和很多影视剧里一样,她这样的乡下来的门外汉完全没有受到欢迎,但好在人家也没有撵她,而是带着她在工厂里转了一圈,就委婉劝她回去。 祝成蹊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真在工厂里学习,而是那些因为当地工业化改革而丢掉饭碗的人。 尤其是那些手艺好还丢掉饭碗的人以及有些手艺不错但是家境十分不好的人。 祝成蹊利用在绒花工厂的那几天继续用大白兔开路和好些人都混熟了,并打听到了这部分人的消息。 离开制艺工厂后,祝成蹊先找上了几家手艺不错但是家境十分不好的。 她在制艺工厂大手大脚的事儿多少传了出去,所以那些人并没有第一时间撵她走。 而后,祝成蹊又拿出了去年的那张全国十大先进的报道,又往自己的身上加了层光环。 报纸上的新闻也确实给祝成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再加上她金钱开路,以至于她自己带来的蚕茧都没用上,一是因为当地的人嫌弃不是桑蚕茧,二是重新抽丝染色也麻烦,不如用他们自己留的蚕丝来做绒花。 当然,祝成蹊觉得更可能是因为他们看中了她有钱,不会白占他们的便宜,所以才拿他们自己的蚕丝来做,目的是为了多赚点钱。 不过不管怎么说,最后的结果是祝成蹊从他们的手中得到了好几朵勉强还算符合她审美的绒花,不过对于她提议的请他们去迎胜村工作或者定居这件事拒绝的十分干脆。 祝成蹊也没觉得意外,毕竟不管以前还是现在或者以后,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更何况这中间还横亘着南北之间的巨大差异。 左右他们村的养蚕事业都还没有正式开始呢,所以祝成蹊也不着急,而是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让他们有事联系。 更何况在她这段时间的攻略下,她从这些人的口中了解到了当地曾经有名的绒花资本家以及其厂里当年那群手艺最好的坏分子的去处。 这部分人有的早就被下放了,有的还留在当地接受改造和教育。 此次工业化化改革,这部分留在当地的人就彻底被抛弃,成了那群手艺好但是却丢掉饭碗的人。 祝成蹊又去见了他们。 这群人对于祝成蹊的上门更具有警惕心,但同时对她的提议也比之前那几户更动心。 可故土难离是刻在华夏儿女骨子里的信念,让他们答应去迎胜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更何况光凭祝成蹊现在一张嘴又怎么能确定她一定可以完全安置好他们且会好好对他们,而不是把他们弄过去折磨。 且他们这些人的身份还比较敏感,也不是祝成蹊现下能操作的。 这需要他们当地领导班子同意接收,也需要这里的领导班子答应放人。 祝成蹊一样和他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便开始打道回府。 她先去的宁市。 去宁市前,祝成蹊先往村里和周杭生那里打了电话,和他们确认了草编送货的事,并约好了在宁市等他们。 等她到的时候,已经是二月二十六了。 迎胜村已经有过几次交易的经验,所以即便这次的交易量不小,依旧还是张师傅他们一行来送的货。 但是周杭生却亲自过来了。 除了因为他们小营山还是第一次和外商合作外,虽然这个所谓的合作也是从祝成蹊那里分的单子,还有广交会即将开始的缘故。 周杭生他们比祝成蹊晚到一天,但和姬玛几户前后脚到达。 祝明萍还没生,不过也就这几天了。 可她依旧挺着大肚子坚持工作,吓的祝成蹊一直神经紧张,但偏生祝明萍一点也不把自己的肚子当回事儿。 好在她肚子里的小家伙也没有调皮,让祝明萍安稳地完成了这次的交接工作。 姬玛是过来参加广交会的。 国内不仅对内部参加广交会的集体资格审查严格,对于他们这种外商的资质审核更加严格。 以往,像姬玛这样的没有姓名的小商户是根本没有资格参加广交会的。 但是得利于这两年国家调整重心,急需创汇以及她去年在国内成功合作的事,所以今年她递交的申请通过了。 因此,姬玛这次过来的态度比之前要好上很多,言语间无不是想要在广交会上赚笔大的的豪言壮志。 她还和祝成蹊他们说:“祝,虽然你们的草编确实很好,但我现在实在不能再和你们合作了,因为我必须要把我全部的资金留到广交会。如果广交会后我还有剩余的资金的话,我的第一选择还是你们。” 祝成蹊虽然对姬玛能参加广交会有些意外,但并不意外她的态度,毕竟广交会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对外门户,也是欧洲那边的企业每年都不容错过的盛会。 “那祝你在广交会上得偿所愿。”祝成蹊笑着看着姬玛,心里却开始谋算她在广交会再次碰见姬玛的事了。 姬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她前脚刚走,祝明萍肚子里的那个懂事的小家伙就着急要出来了。 按照方淑红所说,祝明萍这一胎生的比较顺利,早上九点多进的产房,不到十二点就出来了。 还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祝明萍给小姑娘起名孙有光。 孙有光小朋友洗三的那天,祝成蹊才和家里说她接下来要去广交会的事。 前两天她一来就忙着和姬玛的交易,然后又是祝明萍生孩子,方淑红实在找不到机会教育祝成蹊。 这会儿听祝成蹊这么一说,方淑红总算想起来她之前满世界乱跑的事儿了,拧着她的耳朵就开始“爱的教育”。 要是刚穿过来那会儿,祝成蹊或许还会老老实实接受这顿教育,但此刻她却和方淑红上演了一场“她逃,她追,她插翅难追”的场面。 方淑红也因此累的七荤八素,直翻白眼。 她隔空指着祝成蹊教训,“我看你真是长本事了啊,见天满世界溜达,也不想想我们大人知道了担不担心你一个人在外面的情况,还有你那个身体,你也不想想你的身体能坚持……坚持……” 骂着骂着,方淑红才惊觉不对劲。 她都忘了自己还指着祝成蹊了,就这么一手叉腰一手指她的怪异姿势上上下下将她打量了好一会儿,“你刚才咋跑那么快,你不难受吗?” 祝成蹊摇头,“不难受啊。” “你你你……你……你好了?你的身体没事儿了?”方淑红也不知道是不相信还是太激动了。 祝成蹊点头,“好像大概应该吧~” 方淑红:“……” 方淑红立马瞪她,“好了就是好了,没好就是没好,你这个好像大概应该是几个意思!” 祝成蹊一秒乖巧,“我好了。” 方淑红先是一喜,接着更生气了。 她左右看了看,但因为还在祝明萍家,除了孙家老的少的外,还有祝明南他们,所以她实在不好第二次跳起来追着祝成蹊满屋子跑,只好继续指着她骂道:“你个臭丫头,你气死我了你!你身体好了你不和家里说,你一直藏着掖着……” 骂就骂吧,不痛不痒的,祝成蹊无所谓。 孙家的老两口就对着方淑红劝,祝明萍这时候才找到机会和祝成蹊说:“怎么忽然想起去广交会了?你们那个村办集体也没资格参加吧?” 祝成蹊解释一番,就见祝明萍皱眉,试探着说:“你和那个周杭生走的很近啊?你们很熟吗?” 和姬玛进行交接的时候,祝明萍见过周杭生,比报纸上看上去更加年轻英挺。 但当时大的着肚子的她光是招待姬玛就已经很累了,也没分出更多的经历仔细观察周杭生的品性,更是没想到祝成蹊看上去和他这么熟络了。 不过她虽然没和周杭生说过几句话,但也能看得出来他身上有种普通人家养不出来的从容。 他一定有个很好的出身。 古往今来,在嫁娶方面似乎一直都遵从着低娶高嫁,但也有齐大非偶这样的典故。 祝成蹊下乡后,祝明萍最担心的就是她在乡下被人哄骗了,后来见她在乡下搞草编搞的风生水起,才稍微放了点心。 但谁能想到现如今她身边出了个看上去家世很好的周杭生。 所以她现在不仅仅担心万一周杭生品行不好,祝成蹊被骗更惨外,还担心祝成蹊自己主动掉进去,而周杭生却看不上她。 她太知道小姑娘情窦初开是什么样子了。 祝成蹊哪能不清楚祝明萍话语里的意思。 但是她并不打算让家里人参与自己的感情,他们只需要知道结果就好了。 所以她面不改色地说:“还行吧,毕竟我们接下来还会有很多合作,而且你别忘了我去年和你说过的周杭生他们小营山如今养柞蚕做丝绸的事,我们迎胜村接下来也要做这些,还有我这次去南康和鲸瑭还发现了绒花这项工艺,我接下来还想在我们迎胜村做这个呢,正好从养蚕抽丝到制作出售一条龙产业化……” 祝成蹊和祝明萍说着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并提到周杭生家里有南边的关系网,可以帮忙。 “所以我必须要和他关系好啊,不然到时候怎么请他帮忙。” 祝明萍定定地看着祝成蹊。 祝成蹊这大半年的变化真的很大,有时候她回想起还没下乡时候的她,都不太想得起来她那时候是什么样儿了。 但绝对不是眼下这种说起事情头头是道,深思熟虑的模样。 “你长大了。”她感叹,同时觉得乡下果然是锻炼人的好地方。 但是长大懂事也意味着吃过苦遭过罪。 可惜祝成蹊从来没在家里面说过,也不知道她一个人在乡下到底过的怎么样。 越想,祝明萍就越觉得难过。 尤其她才刚生了女儿,这一代入,心里就更难受了。 “要不然,我想办法把你弄回城吧?”她主动说。 “啊?”祝成蹊并不知道祝明萍这会儿已经脑补了很多她在乡下吃苦受罪的场面,只是很意外道:“我回来干什么,我还要给村里面做绒花呢,你忘了吗?” “都说一孕傻三年,你该不会忘性真一下子变这么大吧?”祝成蹊狐疑目光洒在祝明萍的身上。 祝明萍:“……” 她确实有点傻了。 祝明萍很快就把情绪收敛回来,开始提醒祝成蹊说:“你如果找他帮忙,你们两个村里的主打产品又都一样,你不怕他直接全部截胡吗?” “我们已经说好合作了,而且我想做的是能卖高价的绒花,不是现如今制艺工厂里的那种,他不是傻子,要是做那种普通的绒花,他辛辛苦苦把人弄过去有什么用。”祝成蹊摇头,“所以他不会的。” 况且不论从他们俩眼下的感情上,还是从周杭生个人的未来前景看,他都不是这种卸磨杀驴,没有前瞻目光的人。 再者,就算周杭生真的截胡了又能怎么样呢,他难不成有她脑子里存的设计多? 周杭生要是敢背后阴她,她也能转头就去找制艺工厂合作,抢了他全部的单子,让他一切都打水漂。 她又不是没有后手。 但祝明萍却没有祝成蹊这么信任周杭生,想了想,她说:“我给你想办法弄点人过去吧。” 祝明萍愿意帮忙当然好,但,“我当然愿意了,但你别为难自己。” 祝明萍随意点点头,心里开始盘算自己有没有在南方扎根下来的大学同学。 孙有光小朋友洗三过后,祝成蹊就准备离开,去首都和周杭生会和。 在走之前,她又抽空了解了下程家那三口回来的情况以及程玉颜断亲的后续。 祝明安带回来的报纸确实如祝成蹊所想的那样成为了一大杀器,且还是方淑红亲自出的马。 因为她从祝明安的嘴里面知道了祝成蹊被程家那两口子骂的事,再加上去年的举报事件,那她怎么可能还忍下这口气。 况且知子莫若母。 方淑红还敏锐的从祝明安的只言片语中察觉到了他对程玉颜不一样的态度。 最开始因为举报的事,方淑红对程玉颜确实没什么好印象,但后来祝成蹊几次在他们面前说过程玉颜的好话,再加上她又听祝明安说程玉颜没少照顾祝成蹊,心里自然也就没那么疙瘩了。 最重要的是祝明安难得有了喜欢的女孩子,她实在舍不得打岔,虽然心里还有点不是很情愿,但还是把程玉颜纳在了自己人的范围。 所以方淑红当下就拿着报纸去了程家两口子的单位,给他们好好宣扬了一番。 等那两口子带着程知同从迎胜村回来后,方淑红又去找了他们一次,狠狠把他们撕了一番。 在方淑红的强悍战斗力下,这俩人里子面子都没了,还因为祝明安帮忙起草的断亲书以及那份他们亲笔签名的承认当初孩子抱错是他们一手设计的文书,最终彻底成为过街老鼠,被单位放弃,调到了最苦最累的岗位。 另外,杨爱玲的家人在回来后也一直持续不停地找他们的麻烦,据说他们现在每天都要把程家三人打一顿。 还有李为东的家人也因为那份报纸发现了自家儿子竟然和一群劳改分子在一起的事。 他们当下就开始追问李为东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李为东只能把自己当初傻呵呵被叶知意利用的事儿说了,以至于李为东的家人也成天找程家那仨的麻烦,说他们一家害人不浅。 还有程知同也因为再也站不起来这事儿越来越控制不了情绪,经常在家里面发疯折磨程家那两口子。 这种里外双重夹击之前,在迎胜村还算人模狗样的俩人眨眼间老了十多岁,背部都佝偻了许多。 就连之前一直拿眼皮子看人的毛病都改了不少。 祝成蹊在走之前亲眼观摩了一下杨家和李家人找麻烦的现场,并给程玉颜打电话复述了这件事。 程玉颜高兴的不行,声音都比之前清脆许多。 “活该!果然恶有恶报!就是可惜我没能亲眼看见他们的下场。”程玉颜颇为遗憾。 祝成蹊:“放心,他们都是小打小闹,短时间内出不了事儿,你只要回宁市,总有看到的机会。” 之后,祝成蹊去了首都。 第111章 想看看她创汇的能力 周杭生找的路子是翻译。 现如今广交会上的业务员实在太少, 谈生意需要排队等,有时候运气不好,可能一等就是好几天, 不管对国内还是国外的商家都不是很方便, 是以国内很多参展企业会在参展前想办法自己找翻译带过去。 周杭生这次找的是苏南第一服装厂的翻译工作。 祝成蹊把刚到手的随行翻译的工作证来回看了看, 问道:“苏南第一服装厂?就是那个包含江浙沪在内的整个南边地区最大最完善, 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生产旗袍并且对外出口的苏南第一服装厂?” 周杭生点头。 祝成蹊暗暗咋舌。 果然找周杭生是对的, 一出手就找了这么大一单位。 “可是这家厂子不是在南边吗, 你怎么约我在首都汇合?”祝成蹊歪头看他,“我们难道不要和他们一起吗?还是……你有别的……打算?” 三月初的首都已经春意盎然, 枝头新出的嫩叶翠盈盈俏生生的在和煦的春风中缓缓摇曳。 爱俏的小子、姑娘们早就不怕冷地换上了轻薄的衬衫, 军绿色的裤子, 踩着一双解放鞋或者回力鞋骑着二八大杠在街头巷尾呼啸而过, 留下一连串叮铃铃的脆响。 可在周杭生的眼中,这满城的生机勃勃却抵不上她歪头看过来时眼底的那抹狡黠。 周杭生实在忍不住想一个人怎么可以有这么多可爱的地方。 他笑,“你是想说我是不是有别的目的吧?” 祝成蹊弯了弯眼睛,摊手, “这是你说的, 我可没有。” 周杭生道:“你怎么没给我写信?” 祝成蹊看他, 他继续, 亦真亦假地抱怨,“也没给我打电话,就发了六个字电报, 连标点符号都没有。” 祝成蹊理所当然加理直气壮,“标点符号也算价钱的啊!” 周杭生叹气, 虽然知道祝成蹊这个理由就是在故意胡扯,但他还是建议道:“如果你接受, 我倒是愿意出所有来往通信通话的费用,就是不知道祝同志给不给这个机会。” 祝成蹊:“……怎么说的我好像很吝啬一样。” 周杭生:“是我求之不得。” 祝成蹊轻轻启唇,拉长调子“啊”了一声。 “可是每次写信也很累人哎~” 周杭生就说:“我前两天回来和林叔刚学了熬辣椒酱的手艺,有没有兴趣尝一下?” “林叔?” “嗯,他是专职给领导们做饭的大厨,鲁菜烧的最好,但是熬辣椒酱的手艺也是公认的好,很多人都好他这一口,他的辣椒酱每次都要靠抢才行。” 祝成蹊:“……” 好朴实无华的词藻,也好让人浮想联翩的介绍。 真不敢想到底有多好吃才能让领导们都要靠抢。 “那你抢到了吗?” 周杭生扬眉,他就知道祝成蹊会是这个反应。 “这就要看祝同志给不给机会了。” “原来你的意图是想用糖衣炮弹腐蚀我,你觉得我是这种意志不坚定的人吗?”祝成蹊愤愤。 周杭生平静点头,“嗯。” 祝成蹊静静看着周杭生,眼睫忽闪几下,“好吧,我就是。” 周杭生再也忍不住笑出来,“我在全聚德定了两只北京烤鸭,走吧,我请你吃饭。” “那有林叔的辣椒酱吗?” “你去就有。” 烤鸭对祝成蹊来说有点腻,并不是多么合口味的食物。 但那位林叔的辣椒酱确实美味,以至于她最后硬生生吃了一整只。 吃饭期间,周杭生也大致说了下他家里的情况。 祝成蹊这才知道周杭生的父亲居然是捡的,并且有六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 她当时差点就被呛到,好一会儿,宕机的大脑才重新启动,试探问道:“那……请问你的兄弟姐妹又有多少个呢?” 从中听出了退意的周杭生:“……” 他赶紧找补,“我父母就生了我一个。” “嗯。”祝成蹊干脆也不吃了,托着下巴看他,“然后呢?” 周杭生:“……然后我们兄弟姐妹一共13个,我是老大。” 祝成蹊:“……” 周杭生干脆也不试探了,直接问道:“我这样的家庭,在你选择的范围之内吗?” 祝成蹊:“……” 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主要是她也没想到周杭生家里情况是这样的啊。 她现在只能感叹果然所有的事情都有好的一面也有麻烦的一面。 祝成蹊这回没有再故意敷衍或者回避周杭生,而是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说:“那要看你的家人都是什么品性以及你和你的父母的处事态度了。” 她皱了皱脸,直说道:“我很讨厌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不管是非对错,只一味偏帮所谓的亲人,委屈身边人的那种人,我受不了这个委屈。” 周杭生道:“那不会,我们家奉行的是大的管晓得,不听话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乡村桃运小神医
顾氏女前传
白日烟波
桃源俏美妇
旺夫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开局成了二姐夫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