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日那种大的至少要三五天。” “要这么耗时啊?”祝成蹊知道手工耗时,但没想到这么耗时。 赵三爷点头,好奇问道:“咋,你想要宏日那样的?” 还不等祝成蹊开口,赵三爷又皱着眉头不解地说:“你们城里过来的人可真看啥都新鲜,就一条破鱼也不知道你们稀罕啥,非闹着要买那么多,那真不划算还没啥用,就是浪费钱。” 叶知意买的目的估计是为了用于系统交换,她只是单纯觉得好看又有寓意,就顺手买了几个,打算回头寄给家里人。 当然如果将来能把这样精致的手工卖出去也是一件好事儿,但现在明显不是好时机。 至于直接大手笔要了鱼帘的程玉颜,祝成蹊只能说她高兴就好,谁让她美呢。 祝成蹊就把自己的借口拿出来解释了下,也没再去想手工上的差别,而是开始和赵三爷聊一些乌拉草的事情。 赵三爷比赵延军能说多了,知道的事情也多,祝成蹊感觉自己就跟听故事似的。 要不是赵延军回来问做饭的事情,她差点都忘记时间了。 眼看着就快十一点了,祝成蹊才开口要离开,并说:“对了,这个鱼先还给您。” 赵三爷摆手,“一条破鱼而已,你拿着玩儿吧。” 祝成蹊想着他们本来就在这儿订了不少草编,就没拒绝,爽快收下了。 赵三爷又开口留饭。 这个是万万不可的,祝成蹊想也没想就拒绝了,说了下午还会继续过来的事后就要离开。 赵三爷再次喊住了她,“那你带点葡萄回去吃吧。” 他从院子里的葡萄架上现摘了两窜红的发紫的葡萄递给祝成蹊。 赵三爷家的葡萄树养的过于好,祝成蹊虽然心里不馋但是这具身体是馋的。 赵三爷又实在热情,想了想,她便没拒绝,打算下午来的时候也给他们拿包红糖。 赵延军站在院门口看了会儿祝成蹊尽量避着太阳的背影,好一会儿后才收回眼神,对着仍继续低头编织的赵三爷问道:“爹,祝知青都和你说啥了?” 赵三爷依旧没抬头,“还能说啥,不就是乌拉草,也不知道她问这些到底有啥用,能不能真把这玩意儿卖到外面大城市去?” 赵延军沉思一瞬,说:“不是说她家背景不错嘛,她既然说出来了,应该有把握吧?” 赵三爷摇头,“不知道,但她要是真能把乌拉草卖出去,以后家里也能多个进项,回头也好给宏日说个好点儿的媳妇儿。” 赵延军就说:“你又着急这个干啥,宏日的年纪也不大。” “二十好几了还不急呢!”赵三爷总算抬头了,但是看着赵延军的样子,又停下了想骂他没当爹的样子的话。 “算了,这事儿你别管了,你做饭去吧!” 祝成蹊回去后就马不停蹄地把葡萄吊在院子的水井里面,然后开始和面,揪成一团团的,炕了几个死面饼子,又烧了个西红柿蛋花汤,才算是把午饭准备好。 也才刚完成没多会儿,其他人下工回来了,也依旧是那种丢了魂儿的模样。 祝成蹊照常打了招呼,说了水后就不管他们了,但其他人的心里的想法却更多了。 这一天天的眼看越来越热,村里面还说过段时间秋收会更忙,到那时怎么办? 他们真的要受不了了,又开始频频用眼神催促叶知意。 叶知意也受不了了,她比任何人更不想上工,想让人伺候她,但是对于直面祝成蹊,她还是有些犹疑。 所以在面对众人的催促的时候,她就借口解释道:“再等等吧,你们难道没看见她今天的脸色不是很好吗?” 其他人还真没怎么注意,“有吗?不是和平时一样?” 叶知意其实也是随口胡诌的,她也没仔细看,但还是点头道:“有的,可能我是女孩子,所以比你们心细一点,注意到了,你们也别太着急了。” 其他人无言。 但屋里面的程玉颜却是很认真地在问祝成蹊,“你今天干什么了,我感觉你脸色不好?” 祝成蹊晃了晃手中的本子,说:“去了趟赵三爷家,了解了点乌拉草相关的事儿。” 程玉颜不解,“你不好好休息,了解这个干什么?” 祝成蹊想到还没有和程玉颜说过自己的打算,就简单解释了下,又就把刚刚带回来的鱼放在她的面前说:“临走前三爷送我的,你不是喜欢这个嘛,送你了,拿着玩儿吧。” 程玉颜瞬间开怀,小心翼翼地拿着鱼左看右看。 祝成蹊好奇,“你就这么喜欢这个东西啊?” “因为赵延军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啊,寓意好嘛!”程玉颜想也不想脱口而出,还顺便瞪了眼空荡荡的门口。 祝成蹊:“……” 懂了。 她不想这时候说起叶知意他们倒胃口,主动转移话题道:“那你要不要把这个现在就挂起来?” “不要!我要随身带着它。”程玉颜摇头拒绝,但是忙活了半天,还是没想好到底是把鱼放在口袋里面还是挂在脖子上。 祝成蹊想了下,提议道:“你要不然把鱼缝在你的草帽上面呢?” 草帽就在她们手边,程玉颜又是左比划右比划,最终决定缝在帽子最上面,像个天线一样。 祝成蹊好笑,但程玉颜却一本正经说这样保平安的范围更大,放在侧边会有遮挡。 祝成蹊比着大拇指表示佩服,并看着程玉颜连吃饭都等不及,非要现在就缝。 反正中午吃凉拌菜,汤又还很烫,祝成蹊也就随便她。 刚要缝好,外面忽然传来一个大嗓门,“祝知青,祝知青在吗?” 是胖婶儿的声音。 祝成蹊应了一声,刚走到门口就看见胖婶儿满脸通红地抱着俩炕桌走过来,身后还跟着和她一样满头是汗的毛竹。 她赶紧让他们进屋并一人倒了一碗凉茶等他们喝下后,才开口说:“胖婶儿你怎么还亲自把炕桌送过来了,我回头可以自己去拿的,这大中午的多热啊!” 胖婶儿摆摆手,“热啥啊,我们干活都习惯了,我这不是想着你们现在要啥没啥,着急用嘛,正好家里面有现成的,我就给你送过来了。” “婶儿你也太心细了!”祝成蹊一边和胖婶儿客气,一边还和程玉颜说:“美宝,再帮胖婶儿他们倒点凉茶,记得加点白糖,能下火。” 程玉颜点头,胖婶儿也笑着和祝成蹊客气,两人拉扯了几句,她才好奇问道:“我记得程知青不是叫啥玉颜还是鱼眼的吗,你咋叫她美宝啊?” 祝成蹊笑,“你看她长得多好看,不就是活脱脱的美丽又漂亮的大宝贝嘛!” 正好程玉颜端着碗进来了,胖婶儿就仔细盯着她看了会儿,点头,“也对,我活了四五十年了,还是头一回见着程知青这么好看的人,说实话,这一开始都给我看傻眼了,还以为是我眼花看错了呢。” 祝成蹊配合着感慨,“谁说不是呢,所以我才这样喊她啊,多合适啊,是吧?” 胖婶儿点点头,“听着确实比那啥鱼眼的好多了,也好记,程知青,我以后也能这样叫你吗?说真的,你们这些知青起的名字我们也记不住,就只能喊啥啥知青,但你们当中又有人同姓,所以有时候一不小心又搞混了,要是叫名字就好多了。” 还不等程玉颜接茬,祝成蹊主动道:“那怎么不行呢,实在是太好不过了,不止是她,你以后也不用总祝知青祝知青的叫我,喊我小西就行。” “那感情好!”胖婶儿高兴的直拍大腿,又和祝成蹊亲亲热热地说了会儿话,直到看见程玉颜收起针线,她才好奇问道:“你这针线咋这样直接包起来,回头一不小心戳到哪儿多疼啊,而且还容易丢?” 程玉颜就说:“我缠住了,不会丢的。” 胖婶儿摆手,“这可说不准,这玩意儿又细又精贵,一不小心就锈了或者丢了,可这玩意儿还又不好买,尤其是我们乡下哪有啥工业券,偏生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要用它,所以你别不当一回事儿,还是要小心收着。” 想了下,又提醒道:“最好是找个厚实又软和的针线包,能防水防锈还能防跑针丢针。” 程玉颜不太会接茬,就“哦”了下,祝成蹊接过来说:“说得也是,还是胖婶儿你们生活经验丰富,我们就没想那么多,回头我们就找点布料专门缝两个。” “普通的布料不行!”胖婶儿一脸嫌弃地摆手,想到祝成蹊她们在她家打的那些家具,就说:“算了,你们也别为这个操心了,回头我给你们拿俩过来,你们直接拿着用。” 祝成蹊还以为胖婶儿是想再开发一个针线包的业务,但她并不觉得这个值得花钱,就客气拒绝:“那多不好意思,我们回头自己缝就行了。” “嗐!你们跟我客气啥,反正又不是啥值钱的玩意儿,就是一些破皮子缝的,你们就当拿着玩儿了。”胖婶儿又摆手,说着还站了起来,顺便拉起一旁的毛竹说:“这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晚上吧,晚上我再来给你们送针线包。” 祝成蹊赶紧开口留饭,胖婶儿没答应,祝成蹊就单独给毛竹塞了个饼子。 胖婶儿又笑着“哎呀哎呀”地说着客气话,等走到了大门口,又重复了一遍晚上会过来的事儿后便催着祝成蹊他们赶紧回屋去。 直到他们风风火火的背影走远了,祝成蹊她们也转身进屋。 其他知青则看着祝成蹊她们的背影小声感慨说:“祝知青她们和村里人的关系处的真好!” “还不是靠花钱!”程知同却不忿地小声回怼了一句,可惜却没人搭理他。 毕竟人家花的是她自己的钱,不偷不抢,大大方方,没什么好指摘的。 更何况他们还念着做饭那件事儿,干嘛多嘴说些有的没的,万一有人回头偷偷告诉她了怎么办。 程知同见其他人不吭声,明白自讨没趣,也只能闭嘴。 他们继续轮流做饭,而祝成蹊和程玉颜则继续吃饭,洗漱休息。 再次起床,又是他们下午上工的时候。 中午那会儿放水井里镇着的葡萄已经冰冰爽爽的了,祝成蹊拿了一串给程玉颜,让她带着吃。 程玉颜好惊喜,“你竟然还有葡萄!哪儿来的啊?” 祝成蹊笑,“三爷给的,我们一人一串。” 程玉颜虽然有空间,但刚重生没多久,里面种的东西也不多,葡萄也是没有的。 她高高兴兴收下,决定等下吃完后就把葡萄籽种下,之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葡萄吃了。 为此,她又给祝成蹊多倒了一壶灵泉水,催着她一定要喝。 这边两人高高兴兴地吃着葡萄说着话,另一边的其他人就更不好过了。 大热天的,谁不想吃一口冰爽解渴的葡萄。 叶知意再一次承担了众人催促的视线。 但她依旧装作没看见,只道快要上工了。 等他们都走后,祝成蹊又拿着红糖去了赵三爷家。 这回换成了赵延军不在,只有赵三爷一个人在廊檐下坐着低头编东西。 她打了声招呼,走过去和三爷你来我往推拒了会儿才勉强让这个小老头收下红糖。 然后赶紧转移话题问道:“怎么就您一个人,延军叔呢?” 赵三爷:“他有点不舒坦,在屋里歇着呢。” 祝成蹊关切问道:“什么情况啊?要不要紧啊?要不然去医院看看呢?” 赵三爷摆手,“不是啥大事儿,就是热的,你们城里人就是爱紧张兮兮的。” 祝成蹊:“……” 行吧,她不多问了,继续老实听赵三爷讲故事。 就这么又消磨了大半晚上,看着太阳开始西斜,祝成蹊才合上本子表示该回去了,但同时也说了明天会继续过来。 赵三爷点点头。 祝成蹊回去后依旧把该忙的忙好,就一边整理着之前的笔记记录,一边等着程玉颜他们下工。 她之前虽然和周立新他们说的是靠着家里面的人帮忙宣传,但内心真正的想法是借助媒体的报道。 但这个时代是特殊的,她也不可能明目张胆地在上面打广告,只能依靠相关的软文。 可偏偏她还真没办法保证自己一定能写出符合这个时代特性,不会被抓小辫子,还能狠狠打一波广告,并且会被刊登出来的文章。 可这么放弃也不可能,所以她就想着先问先了解,回头看看报纸上都怎么写文章的,然后学着写一两篇寄给祝明萍,让她这个公务员帮自己参谋参谋,这样兴许成功率就更高一些。 但她实在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成功,所以才一直没有和周立新他们提过。 就在祝成蹊整理这些的时候,程玉颜他们总算又一次挨到了下工的时间。 村里面的人还是那么的激情高昂,有些甚至还唱着走调的歌,并没有觉得累,反而看着即将要收获的粮食激动不已。 那些带着新知青的队伍也和往常一样三三两两地走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自己带的新知青的情况。 带着程玉颜的那一队照旧夸赞道:“这个程知青你们别看长得娇滴滴的,但干活是真的没话说,是个好的,从来没偷过懒,也没有叫过苦,你们下次说啥别总带着她,人家一个小姑娘来咱们这儿也不容易!” “那我咋瞧着她那帽子上咋好像还专门带了个花还是啥的,她那还不叫臭美瞎讲究啊!谁家好姑娘没事儿干活的时候还带花啊?” “那是鱼!”带着程玉颜的那队人下午也见到了她那特殊的帽子,就好奇地问了出来。 程玉颜就是个实心眼子,其他人问,她就说了,现在这些人自然也顺势知道了她这个鱼来自于赵三爷家。 可偏生就是有人喜欢把好好的事情往八卦上面猜,就说:“照这么说,该不会是这程知青看上了赵三爷家的宏日了吧,所以才故意把鱼戴在脑袋上!” “我不都说了,那鱼是那个身体不好的祝知青送她的,和人家赵宏日有啥关系,孙二花你那嘴就不能说点好听的,非得咭咭呱呱一些有的没的!” “呿,谁知道她说得是真的还是假的!”孙二花现在对程玉颜可没什么好印象,继续掰扯道:“再说了,就算是那个病秧子知青送的,她不能揣起来,不能放屋里,非要顶脑袋上?” “那个姓程的长得就是一副不安分的样子,我看她指不定是盯上了赵宏日,想着法儿的嫁进去,毕竟他们家的条件就摆在那儿,那么一大片红砖房,谁看了不眼馋!” 其他人无语,“你当人家城里来的知青是你呢,人家城市里面的房子能不比我们这乡旮旯好看,人家见识过的东西多了去了,她又长的跟朵花儿一样,还能稀罕我们乡下!” “就是,孙二花,你别以为我们不知道你为啥被罚,大队长明确说了让别乱嚼舌根子,你还不长记性呢,咋啦,你是打扫猪圈牛棚啥的上瘾了,觉得一个月时间不够,想再加长点?” 孙二花气的跳脚,但又刚不过一堆,加上这两天还一直被张永平盯着,只能骂骂咧咧的走了。 其他人对着孙二花的背影嘻嘻哈哈嘲讽了会儿,又继续点评他们带着的知青。 但除了程玉颜,也就何卫军的评价稍微好一点。 与此同时,刚刚聚头的新知青们也在叽叽咕咕的哀叹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想休息,想回城,甚至想哭。 叶知意又一次遭受到了催促。 叶知意嘴上说着好好好,但心里其实升起了另外一个念头。 既然祝成蹊因为身体不好就不用上工,那她为什么不可以呢? 只要她也病倒一次,她就应该可以解放了吧? 但她又担心只是装病会被拆穿,可她也不想真把自己搞的病怏怏的,想了想,就把目光瞄准了杨爱玲。 祝成蹊的没找麻烦让杨爱玲这两天的胆子大了许多,反正祝成蹊现在也不在,所以她的态度格外的暴躁。 叶知意便轻声安抚她说:“祝知青不能上工是因为身体问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毕竟她都已经晕倒过一回了,要是再上工出事儿了,村里面也没法交代过去,所以只能让她休息。” “但我们不一样,我们身体都好好的,也没有生病,肯定要上工啊,你也别多想了,毕竟我们都下乡了,这些事情总归要适应的,抱怨也没什么用,还是多往好处想想吧。” 杨爱玲没听明白叶知意的暗示,还是烦躁地抱怨,“上工能有什么好处,我现在只想休息,我想睡觉,我不想干活了!” “那要不然你和大队长请两天假休息休息,”叶知意迟疑道:“可你就算休息一两天也没什么用啊。况且就要秋收了,大队长还说我们到时候不仅必须要下地,任务也比现在重的多,你要是现在不坚持,等秋收的时候会受不了的,所以还是忍忍吧,忍忍就习惯了。” “毕竟我们身体好好的,总不能装病来逃避劳动吧,这是犯错误的。”叶知意意有所指,“所以我们不能和祝成蹊比,也比不了。” 杨爱玲这次总算抓住了重点,眼神儿都不一样了。 她不再抱怨,开始细细在心里盘算装病的事儿。 叶知意在心里面盘算她。 而程玉颜则和胖婶儿差不多前后脚到的。 看着手中的针线包,祝成蹊不太确认道:“婶儿,这个是桦皮画吗?” 第34章 她怎么可能懂得男女之情呢。 “小西你认识啊!”胖婶儿惊讶地拔高了声音, “你咋能认识呢?我们这当地都有很多人不知道这玩意儿呢!” 祝成蹊没想到还真是桦皮画,这可是非遗哎,她没忍住仔细看了会儿, 才忽悠说:“我就是以前看书的时候看见过介绍, 但没亲眼见过, 猜的, 没想到竟然被我猜着了。” 胖婶儿却是一脸的糊涂加震惊, “书上还能写这玩意儿呢?不就是一破画吗, 看着也不咋好看,怪模怪样的, 这玩意儿竟然还能上书上去?” 现在有没有书介绍桦皮画不知道, 但后世信息大爆炸, 各类短视频层出不穷, 像这种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西更曾经是火爆一时的流量密码,她可没少看见过相关介绍。 甚至还在某直播间试图抢过,没抢着。 但是没想到今天竟然这么容易就见到了,而且还是和皮子一起做成了针线包的样式。 看着上面古朴简拙但又苍凉大气的秋日白桦林山景, 祝成蹊没忍住在心里啧啧称奇。 只依靠树皮就能做到这种程度, 也难怪能成为非遗。 但嘴上也没忘记回应胖婶儿说:“对, 但我忘记是哪本书了, 很早以前看过的一些关于咱们国家少数民族的介绍,对这个用桦树皮作画的事比较印象深刻,所以就记住了。” 胖婶儿咋舌, “没想到书上还真能介绍这个呢,你们这些读书人可真是奇怪, 不过我看你还挺喜欢的哈?” 祝成蹊点头,“喜欢, 但这个我们不能白要,这样吧,我给你钱买下来好吗?” “呿!”胖婶儿嫌弃摆手,“我都说好了给你们拿俩针线包的,我现在要你们的钱算咋回事儿啊!我可做不出来这样的事儿!” “况且这玩意儿在我们家都没人喜欢,我就是今天在家翻的时候看见了,想着你们这些城里来的人兴许会看个稀奇,所以我才拿过来,你瞅瞅我这还拿了俩没画的,我还想着你们要是不喜欢这带画儿的,我就把这俩给你们呢。” 胖婶儿感慨,“没想到还真被我给猜着了,你还真喜欢这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啊。” 祝成蹊笑,又不能说这玩意儿在以后会成为非遗,就说:“多好看啊,是吧?” 程玉颜其实看不出来这灰扑扑的桦皮画有什么好看的,但是见祝成蹊高兴,就跟着点点头,“好看。” “好看你们就拿着用吧。”胖婶儿手一抬,“我就先走了,还得回家烧饭呢。” “胖婶儿你先等下。”祝成蹊拽住她的胳膊,笑着问道:“我想问一下这些桦皮画你是怎么弄到的?你还有别的吗?” 胖婶儿一听祝成蹊这话就觉得有些耳熟,问道:“小西,你不会说你想买吧?” 祝成蹊点头,“我真的挺喜欢的,要是可以的话,我还真想买点。” 胖婶儿是真的不解了,“这不就是一破桦树皮做的玩意儿吗,大部分都还是用手抠出来了,你看我这一抠就抠一个印儿,这玩意儿有啥好买的?” 胖婶儿虽然下地干活,没留什么指甲,但还是在其中一个针线包上抠出好大一块印子,瞬间破坏了整张画的美感。 祝成蹊:“……” 眼角抽了抽,祝成蹊勉强没让自己动手把针线包抢回来。 祝成蹊转开眼不去看,说:“婶儿,我是真心喜欢,你就告诉我吧,我是真的想买。” 虽然现在确实不重视这些东西,但到底是非遗也是民族文化,尤其是现在的手艺还都是那种原始又古朴,相别与现代流行开来后的一些风格,不管是用来收藏,还是平日里自己用都很合适。 既然有幸碰到了,且她又不缺钱,这些东西如今又算不上价,干嘛不多买点。 “那你想要啥样儿的啊?”胖婶儿虽然觉得祝成蹊实在是太大手大脚了,但这也算是帮她家里了,就应下来了。 祝成蹊眸光微亮,“婶儿,听你的意思,你有很多吗?” “我又不喜欢这破玩意儿,我哪有这些,就这俩还是我娘家嫂子给拿过来的,我可看不上。”胖婶儿还是嫌弃摆手,“不过我嫂子她是你说的那啥少数民族的,娘家住在那个深山老林里面,他们那边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做这玩意儿。” “我记得我嫂子进门的时候就带了不少这玩意儿做的箱子、盒子、碗、盆啥的,听说也有啥都不做,就光一副画儿的,你说要是做了箱子、盆啥的还有用处,那光一幅幅的破画儿也不当吃不当穿的,能干啥?我要是有这功夫,还不如去多种点粮食呢,省得就靠着打猎填饱肚子,饥一顿饱一顿的,我都替他们愁的慌!” 胖婶儿狠狠吐槽了一番,才继续道:“但我嫂子说这是他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所以他们就习惯每年都做点,所以我估计他们家肯定啥都有,你要是真想要,我可以回娘家帮你跟她说一声。” “那我肯定想要啊!”祝成蹊没想到这么巧,赶紧点头,“不只是画,你说那些箱子、盒子这些我也想要,我不挑的。” 胖婶儿却忽然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纠结地看着祝成蹊问道:“小西,也不是婶儿多心,就是你这都和我们家说好了打家具,那你要是买了这些桦皮的东西,我们家那些你还要吗?” 原来是担心这个,也是她太高兴了,倒是没想到胖婶儿会担心自家的生意。 祝成蹊赶紧保证道:“那肯定要啊,咱们不都是说好了么,我图纸都画好了,你难道不打算接我这单生意了?” “那我肯定不会啊!”胖婶儿有些不好意思,就赶紧找补说:“我这不是想着你要是都买了,那不就浪费了嘛!” 祝成蹊摇头,“不浪费啊,我肯定能用得上的。” “那你要是这么说的话,我回头真和我嫂子说了啊?”胖婶儿确认。 “没问题。”祝成蹊点头,“不过我想的是我回头能亲自去你嫂子娘家的村子去看看吗?我对这个真挺好奇的,有机会的话想亲眼看看他们是怎么制作的,也顺便能多挑点儿,回头我给我家也寄一份,他们肯定也喜欢。” 那看来还是笔大生意呢。 胖婶儿又没忍住在心里感慨祝成蹊是真舍得花钱,面上答应道:“那肯定没啥问题啊,你要是真愿意花钱买这些破玩意儿,他们高兴着呢!但我觉着还是先和我嫂子说一声,让她先给你拿点过来你先瞅瞅是不是真觉得好,毕竟他们那村子是真的远,路也不好走,你身体又不咋好,万一瞎跑一趟多不划算。” 况且要是祝成蹊真的买的话,也不可能把一整个村子的都买光吧,她咋也要偏一下自己的娘家人啊。 周老根能接到林场那边的单子就是因为她亲大哥在林场上班,家里面这些年也算多多少少因为这个得了好处,她现在有机会了,不得也先回报回报他们! 胖婶儿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啪啪作响,祝成蹊也不着急,便应了下来。 再之后,胖婶儿就风风火火的离开了。 到家后,她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只是和周老根他们随口交代了一声便急匆匆往娘家赶。 周老根喊住她,“这眼看天就要黑透了,你现在回娘家干啥,你娘家出啥事儿了?我跟你一起过去。” “没事儿。”胖婶儿拦住要跟着出门的周老根,把他拉到一边小声说了下刚刚的事情。 周老根皱眉,“她咋又要买东西?那些个破玩意儿有啥好的,这不就是纯纯浪费吗?” “你管呢,人家有钱!”胖婶儿虽然也是这么觉得,但是却不耐烦周老根这么说,“再说了,她可是城里面来的文化人,大队长之前给你们开会的时候不还说她家里面还有大学生嘛,咱们这些没文化的看不出好这东西哪里好,但兴许人家有文化的就是觉得好呢,我告你你少给我打岔啊!” 周老根无语,“你那么激动干啥,我又没说我要打岔,我不就感慨一下嘛!” “感慨也不行,回头再把这好不容易能赚钱的机会给我感慨没了,反正这事儿你就别管了,好好打你的家具吧,我走了,你们也不用给我留饭,回头我在娘家就吃了。” 胖婶儿话都还没说完,人就出了家门,没多会儿就走远了。 周老根只好在身后喊道:“那你路上小心着点!” 胖婶都没回头,只是抬了抬手,表示自己知道了。 等他们说完,家里面的其他人才开口好奇道:“爹,我娘回娘家干啥呢?我姥他们家出事儿了?” 周老根:“瞎咧咧啥呢,你们赶紧给我该干啥干啥去,没事儿别瞎打听我们大人的事儿!” 其他人:“……” 他们当中除了最小的周成雨,其他的都结婚了好不好,还小孩儿呢! 可他们也深知周老根的性格,知道他不愿意说的也问不出来,干脆也就不问了。 而祝成蹊她们在胖婶儿走后就赶紧吃了饭,稍微收拾一下后又一起出门去了知青点。 路上的时候,她还不忘记和程玉颜解释道:“虽然大队长说盖房子的事情不需要我们操心,但是我们也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管,一些该有的表示还是要有的。” “就比如昨天的红糖。我们也不能说把事情交给杨花婶子后就不管了,至少要过来看看,一来能看看她做的怎么样,顺便也能聊聊天感谢感谢她,她心里也会高兴。另外也能看看房子的进度,和村里面的人聊聊天,就算什么都不做,他们也会觉得你心意到了,会做人,对你的印象就会变好……” 祝成蹊就这样说了一路,程玉颜也“嗯嗯”点头听了一路。 等到祝成蹊停下来,她才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那这个……不会也要我写感想吧?” 祝成蹊微笑,“你觉得呢,我的宝儿。” 程玉颜脸上的期待立马散了个一干二净,撅着嘴。 但是也没说不写,因为她知道祝成蹊这是为她好。 可她只要一想到要写这些长篇大论就觉得眼前发黑,哼唧道:“昨天的都还没写完呢!” “不着急,反正我们的时间还长着呢,我都给你记着,你慢慢来。” 程玉颜:“……” 快要到知青点的时候,祝成蹊又忽然对着程玉颜说:“我们等会儿肯定能喝到杨花婶子煮好的凉茶,所以我现在给你安排一个实践性作业,等下不管凉茶味道怎么样,都由你来和杨花婶子沟通,主要的目的就是把她哄高兴了。” “啊?”程玉颜震惊脸,“我说什么啊?凉茶能有什么好说的?” 祝成蹊两手一摊,“这就随便你了,只要你能把她哄高兴了就成。” 程玉颜:“……” 感觉以前读书都没这么难过。 而且作业一个接一个,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又不敢拒绝,只好委委屈屈地迈着不情不愿的小碎步跟在祝成蹊屁股后面进了知青点大门。 知青点的人正在院子里吃饭,看见她们俩过来,纷纷看了过来。 祝成蹊虽然身体差,但却长着一副乖巧的面容,最容易讨人喜欢,更别说她还是个富婆。 而程玉颜更是个各种意义上的颜霸,让很多人在看见她的第一时间都没办法移开眼睛。 这些知青们,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男性更是如此。 前面几回因为她们一直跟着大部队,所以即便有人心里有什么想法也没有机会施展,但今天就她们两个过来,那些男的们就有些蠢蠢欲动了。 他们盯着两人的眼神放着光,尤其是看程玉颜的时候。 有的在
相关推荐: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神秘复苏:鬼戏
树深时见鹿
猛兽博物馆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村夜
将军在上
旺夫
女奴的等价替换
过激行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