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这事她有耳闻,六艺部分并不是没人编,翰林院前前后后交上去数十份六艺初稿,都被驳回。其中三十多位官员为此被杖责。 所谓六艺,乃礼、乐、射、御、书、数。 当中“数”便是算数,杨思焕自认为问题不大,但其余的知之甚少,之前科考有涉及,却是她的短板所在。 “杨大人不愿意?” 她回过神来,拱手低眉:“臣不敢,臣只是不擅长,怕误了事。” 朱承启微微一笑:“孤既然叫你来,自然是信你的。况且你还是孤亲选的贡士。” 话已至此,杨思焕没有推脱的理由,只好硬着头皮承了令。 *** 杨思焕走后,五皇子朱立恩就来了东宫,不等宦官通报,就闯了进来。 “皇姐,你屡次三番拉拢杨思焕,是何道理?” 朱承启收笔,屏退左右,沉下脸来说道:“你越发的不规矩了,不经通传擅闯东宫,之后守门的太监领罚,你自去看着,想想他们为谁受的罪。况你一个皇子,朝中之事岂是你能置喙的?方才你这番说辞要是落到别人那里,孤与母皇之间必起罅隙,这些还要我教你?” 朱立恩嘴唇翕动,半天说不出话。 这时,不远处有人唱礼:“帝君驾到。” 话音刚落,一位锦衣中年男子步入东宫,吩咐随从退下,独自进了东宫书房。 “恩儿,太女终日忙于政务已经够累了,你莫要扰了她的清净。” 朱立恩正在气头上,听帝君语气不好,就忍不住抱怨:“姐姐是女孩子,累一点也是应该的,父君却总偏心于她。” 朱承启闻言目光微烁,抿着嘴唇不说话。 帝君挑眉:“你自小要什么有什么,我可有不依你的?是本宫将你惯坏了。本宫听说,你总想着法子去亲近那个小杨大人,本宫打听过了,人家是有正室的人,难不成叫她娶你回去做小侍?仔细叫你母皇知道,把你嫁到南疆和亲去。”说着,又厉声道:“你一个中宫嫡出的皇子,却不如其他宫里的儿子懂事,跑到这里惹你姐姐不痛快。” 话没说完,朱立恩就失魂落魄地扭头跑了,边跑边掉眼泪。 当殿中只剩下帝君和朱承启之后,朱承启轻叹一口气:“是时候为他说门亲事了。” 帝君走到朱承启身旁的椅子上坐下,柔声说道:“也好,过几日本宫就向你母皇进言。” “在此之前,有劳父君替我将他拘起来。这也是为他好。”朱承启道。 帝君颔首,突然想起什么,上前拉起朱承启的衣袖,只见他洁白的右臂上,横七竖八地交错着深紫的淤痕。顿感心痛。“痛吗?” 朱承启笑笑:“我若说不痛,父亲可信?” 帝君被这话怔住,他的儿子,本应该和其他皇子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因他一己私念搭上半生,从一出生就男扮女装做了嫡长皇女。担下这重担。 近日言官弹劾东宫谋逆,朱承启明知是皇上自己设的套却只能往里钻,自领三十鞭。 想到这里,帝君心痛不已。“儿啊,你跟皇上认错不就好了,毕竟你们是母女,那些愚官只是外人。” 朱承启却轻描淡写地抽回手,“父君难不成也糊涂了?那种事情怎能说认就认? 她们有心构陷于我,母皇自是知晓,况且母皇也只是鞭挞我几下,想搓我锐气,之后依旧把修典之事交给儿臣来做。 说明我的储君之位一时半会不会动摇。父君可以放心的回去了。将来我会将这大犁江山奉给承祯,说到做到。” 帝君垂眸,欲言又止,留下南疆进贡的金创药就走了。 朱承启扶额,想起前些日子逼问太医,得知一件惊人的事:皇上病入膏肓,日子不多了。 外人看来永宣帝忌太女,想折东宫羽翼以稳皇权,朱承启却明白母皇的良苦用心。 朱承启上有雄心勃勃的众皇姐,下有英武过人的齐王,且当年废太女的遗孤至今下落不明,朝中几出势力涌动,她现在还年轻,母皇怕自己驾崩之后她顾不下全局。遂引言官参她,以此罚下一批大臣,待她驾崩之后,就由朱承启重新重用那些流放的大臣。 恩威并济,以此笼络人心,永宣帝为她亲手养育的女儿,也是用心良苦。 望着空空荡荡的大殿,朱承启陷入沉思。 第51章 儿子啊 傍晚时分, 雪下得更大了些,整座皇城沉寂在茫茫暮色中。 揽月殿外,跪着三个小太监, 这三个都是朱立恩的贴身小太监, 平日里没少给主子出馊主意, 先前鼓动主子给杨思焕送东西, 东西送到一半都被太女的人悄悄截住。 诸如此类的事, 朱承启权当不知道。但这次却动真格了,命人到揽月殿来,当着朱立恩的面, 处置这三个坏事的奴才。当中瘦小的,没挨到十下就晕了过去。 帝君在宫人的簇拥下缓步踱出, 雪落在他肩上、头上,他走在寒风中,看起来格外冷漠。 小太监伏跪在地上, 拖着僵硬的身子求饶:“帝君饶命。” 帝君闻言顿在庭中, 居高临下漠然道:“继续打。”说完头也不回地朝大殿去了。 朱立恩被拘在揽月殿,一整个下午连门都不能出, 殿外惨叫声不绝于耳。 看着贴身小太监被打, 朱立恩满心不悦, 他往日总是被宠着的, 哪里受过这委屈。这会儿闹着要绝食。 说是说绝食, 大概是中午吃多了些,还不饿罢了。 他板着脸坐在榻上, 看到帝君过来仍是不动, 满肚子怨气,也不下来见礼, 只道:“皇姐也太欺负人了,竟到我揽月殿来罚人。” 帝君扬袖屏退宫人,只留下贴身宦官刘公公,之后才拿出一封信问:“这些都是你写的?” “父君....”朱立恩一脸诧异,这是他抄的情诗,他想不明白,这信怎么会落到帝君手中。 “你姐姐素来持重,自小就被寄予厚望,朝庭上下不知多少人在盯着她行事,多少人就等着她出纰漏。”帝君沉声道,“你是她嫡亲的皇弟,不帮她分忧倒罢,怎能给她添乱?前些日子你母皇罚了她,她夜里翻个身都锥心一样的痛,至今连笔都握不稳,你为何就不知道体谅她?” 朱立恩心头一软,一时说不出话来。 帝君轻叹一声,柔声复道:“你也不小了,六皇子都已嫁人,是该给你寻个妻家了。”说着,拉起儿子手,声音又柔了几分,叹道:“徐将军嫡女英武非凡,倘你嫁给她,也是不错的,明日本宫就向你母皇进言。” 朱立恩截过话头:“莽妇,我才不嫁。” 帝君面色陡然一变,“这便由不得你了。”说罢甩袖离去,临出门前,交代下去:“从今日起,未经本宫允许,五皇子不得踏出这院子半步,否则拿你们是问。” “是。” *** 杨思焕接了编撰六艺的任务,就不再去礼部衙门了,下了朝就去翰林院,每日忙到天黑才回家。 盛世修典,所修典籍会流传千秋,意义非凡。难怪永宣帝总是求全责备,怎么都不满意。 烫手山芋到了她手里,怎敢敷衍了事? 她将重心放在“数”上,其余五艺初稿的撰写就先交由其他人负责。 犁朝才历了两代皇帝,建国至今不到五十年,改朝换代之后,百废待兴,近几十年来,数学方面都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因此她打算先看前人已有的著作,进一步凝练与归整。 古代经典的数学名作有《算术十书》,其中《九章算术》最为重要,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录二百多个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应用问题。 受老杨的影响,杨思焕不知将《九章算术》看过多少遍,里面的经典问题她都烂熟于心。 这个世界有《算术五书》,分别是《九章算术》、《五经算术》等。 她粗略地将这里的《九章算术》看过一遍,里面的知识点和她原本记忆中的差不多,也是用问答的形式撰写的,无非是问法上稍有不同。 全书包含三百多个数学问题,比起原本世界的《九章算术》,还多了一百多个问。 对于“数”的编写,杨思焕有自己的想法,她作为后来人,比这个世界的任何人都要更懂数学。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万事都轻松许多。 她清楚当世的算术典籍都有个共同的缺点:没有明确的数学定义,也没有推导和证明。她作为一个数学、物理双竞赛保送生,自认为是有把握作出大多数推导的。 这样一来便算是一个不小的突破点,而她作为臣子,所作的贡献都可以归于天子,她不奢望龙颜一悦给她升官,只求顺利完成任务不受责罚。 于是,她先上书将自己的想法奏给太女裁定,得了太女的批复,才开始动手起纲。 不知不觉已是深冬,这个冬天格外冷,连日暴雪,不少地方起了雪灾。北平战乱刚平,北漠又起叛军,朝堂之上,一事未了又一件事被牵
相关推荐:
NTR场合_御宅屋
恶蛟的新娘(1v2)
过激行为(H)
将军在上
红豆
沉溺NPH
猛兽博物馆
顾氏女前传
篮坛大亨
我的风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