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家哥哥都是大佬[穿书]_御书屋 > 第108章

第108章

?”方仕林说着就拍桌子,“过来!” 几年没见,这货依旧没变,还是风风火火的做派,她啧然叹道:“啧,倒是长高了不少,也是,都多少年了......”又问:“会喝酒吗?陪我喝几杯。” 这货酒量好,说是说“杯”实则都是用碗喝酒,看到杨思焕文质彬彬的模样,满是嫌弃。 “你等着,我去给你找个小杯子。”说着就满屋子转悠,最终目光停在祭案前的杯子上,将里面祭祀的茶米倒进香炉里。 低声自语:“死都死了,还能消受不成?”说着,顺手抓了一把案上的果子。 杨思焕坐下来,拿起方仕林递过来的杯子,指尖在杯缘摩挲半晌,扯着嘴角望她:“你从前开口闭口都是‘老子’,现在突然文雅起来,我倒不适应了。” 她才这样说,就见方仕林一脚踏在长凳上,朝嘴里丢了一颗花生米,“文雅?”又问:“杨思焕,后悔吗?” 杨思焕一怔,缓缓抬眸看着她。屋里一片死寂,只有雨打屋瓦的声音。 “后悔什么?” 方仕林摇摇头:“当官,你就不是当官的料,杨思焕,我早跟你说过。要不是我给你机会,这药你倒无处下了,蠢头蠢脑。 下次再有这种事,交给下头人。”说罢,只手端起碗,凝眸望着碗里的酒,前言不搭后语道:“你放心,我不怪你,我早料到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会是你。”言毕将酒一饮而尽。 杨思焕淡淡说道:“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喝?” 那货只是笑:“有的选吗?” 诚然,从开始就是没得选,“凡事看开就好了,吃菜。”依旧乐乐呵呵给自己夹菜,顺带着也给杨思焕夹了一筷子尖椒牛柳,“有一说一,她们虽都盼我死,伙食却不含糊,顿顿有肉。” 杨思焕就看着她又吃又喝,自己却不动筷子。那货就不再管她,风卷残云般吃了两碗饭,搁下碗筷打了个嗝,又抱了盘祭品往嘴里塞,边塞边问:“你说,我还有几天活头?” 杨思焕来前不是没预想过,只是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画风。这货仿佛早就准备好了接受这一切,从头到尾似乎都在安慰她。 可她宁可这货怪一怪她。 “一年......”杨思焕垂眸说道,始终不敢直视那双眼睛。 那货沉默了一下,笑了:“挺好,听说你添了孩子,以后别让她科考了,你这个做娘的如此木讷,难不成赖竹能出好笋?走吧,我要午睡了。”而后趴在桌上埋头不语,再抬头,袖头已被打湿,好在那人已经走远。 雨越下越大,瓢泼大雨淹没了整座皇陵...... 第63章 杨思焕突然半跪在地上 秋去冬近, 叶落闲庭。 朱承启在暖阁批阅奏折,兵部尚书李文全恭立在下首,奏着永宣帝前线初战告捷的消息。 “矇寇骑兵放坡下山, 欲借冲力压制吾军, 齐王殿下临危不乱, 命残兵荷茅以对—-借力打力, 矇寇的马刹不住, 损失惨重,这便是第一重战术,剥了矇寇骑兵外壳。”李文全心潮澎湃地奏道。 朱承启闻言不做声, 提笔蘸朱砂,目不斜视地一心对着折子。却是听了进去, 心道他这皇妹果然狠,命残兵上阵,这损令也就她能下了。 听尚书又道:“陛下命神机营横列三排, 轮番上阵, 第一排开火时,第二排弹药已经备好, 第三排备弹, 第一排开完火就立刻后退至第三排, 如此就能保证持续开火, 打得矇寇溃不成军。”李文全绘声绘色地描述, 热血沸腾。 朱承启只是颔首,依旧不动声色阅他的奏折。 “后方陛下帷幄帐中, 又有齐王殿下冲锋在前.....” 又是齐王, 朱承启执笔的手一顿,抬眸望着尚书李文全, 缓缓说道:“李大人不做这尚书,便到茶楼说书,未必不得成些事业。” 听他话里不好,李文全当即跪地,适有内侍来报:“殿下,太师杨大人求见。” 朱承启搁笔,适才阅到杨永清的折子,这人就刚好来了,他道:“不见。” 话音刚落,便听得脚步声渐近,不等传召,内阁次辅杨永清已经闯入阁中,后面还跟着两个小太监一路小追:“大人,您不能进。” 见她来势反常,兵部尚书便借此机会告退了去。 东宫总管刘公公讶异地说道:“杨大人,便是再急也该奉召......”拿腔拿调,语气怪异。 朱承启抬手打断他:“你们都退下。” 话说了一半哽在喉中,刘公公瞥了一眼杨永清,转而垂首应是。 阁门被合上后,杨永清突然曲膝跪地,摘了乌纱帽搁在身侧的地上。 朱承启缓步走到她身前,望着她:“太师这是做什么?” 杨永清双手触地,将头重重磕在地上:“臣冒死进言,请殿下诛憩太女遗孤,以绝后患。”再抬头,额间已泛红。 朱承启道:“太师这般作为,实在叫孤琢磨不透——-令尊身为昔日东宫太师,忠心辅佐憩太女,憩太女自戕之后,令尊得了消息怄血而亡,如何到了太师这里,却有此言。” “殿下,先尊忠于平王是真,臣今一心侍奉您也是真。”杨永清道,“说句大不敬的,先尊毕生之憾便是那桩事——未能扶持憩太女承位。先尊临终时,目不能瞑。到了臣这里,蒙陛下不疑,幸领太师一职,无论如何,臣都不能再败一次。”说罢再次叩首,端得是一声闷响。 一切尽在朱承启的意料之中,却是情理之外。 已逝的老杨大人乃本朝开国勋臣,又为废太女太师,忠心耿耿,一心扶持废太女,后因废太女自焚被活活气死。到了杨永清这里,女承母业,又被永宣帝封作东宫太师。 东宫遗孤得以保全,当中自然有先太师老杨大人的助力,而今杨永清竟屡次三番上书,请求诛伐方仕林。 “当真白云苍狗。”朱承启叹道。 “殿下......某之赤心,天地可鉴。”杨永清俯首谏道,“说句交底的话,臣唯一的嫡女落水而亡,家中庶女不成气候,皆与仕途无缘。非说私心,臣死罪——唯一的私心便是辅殿下顺利即位,佐成千古明君。而今陛下御驾亲征,又诏齐王共战,齐王在前线屡立战功,在军中威望与日俱增。” 朱承启背手微微仰头,漠然望着高处的琉璃。 杨永清意味深长地说道:“铁卷丹书在怀,臣冒死问殿下一句。”她顿了顿,才继续说下去:“殿下可还记得先郕王?” 先郕王是永宣帝唯一的同胞姊妹,永宣帝逼宫,有帝君外戚相助,更有先郕王冒死相挺,姊妹二人合力杀出一条血路,这才举成大事。 “说句不当说的,那遗孤与齐王总是一父同胞的亲姊妹,她们二人若合力谋事,又有余党相助,结果不堪设想。万望殿下听臣一言,早日铲除祸根。” 朱承启转过头来,杨永清仍跪在地上,外人看来,杨永清是毫无信仰可言的叛徒。 她先母追随废太女而亡,而她却成了永宣帝的拥趸者。 讽刺的是,她也做了东宫太师,今日轰轰烈烈唱了这么一出,看她这样,有一点朱承启倒信了:她是真的想置遗孤于死地。大概在她眼里,废太女不止有一个后嗣——昆君怀孕八个月就早产诞下齐王,永宣帝对此虽不疑,朝中却有风语。 好一着舍卒保車,这老狐狸是要弃方仕林这颗棋,好获得他的信任,将来冷不防再和齐王来个里应外合。 念及此,朱承启当下心思一转,干脆就将计就计,连忙亲身上前将她扶起,俯身捧起地上的乌纱帽,轻轻弹去尘埃,亲手递与杨永清,正色应道:“孤听老师一番话,有如醍醐灌顶。确是孤思虑不周,夫家之仁了,但值此多事之秋,孤不可贸贸然下令杀她,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老师以为如何?” 听他这样说,杨永清也不好再说什么,摇头长叹:“殿下不必多言,说一千道一万,您终是不肯信某。” 朱承启让座,她也不坐,只向他躬身长揖,转身退下了。 临走之前,恨铁不成钢地丢下一句:“夫家之仁无益,殿下日后不要后悔才是。” 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朱承启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原本清晰的思绪此刻莫名凌乱起来。想起母皇出征前夜将他叫到跟前说的那番话。 那夜永宣帝让朱承启坐到自己对面,问他“承启,你怨朕否?” “母皇何出此言?” 永宣帝望着摇曳的烛火,温言道:“你自小跟着朕,知女莫若母,朕知道,你对朕有怨气。” 朱承启愕然,听永宣帝继续说:“朕当众臣之面,折你羽翼,又将你发至宗人府领鞭。” “母皇...儿臣知道,您都是为儿臣着想,您罚儿臣越重,那些臣子将来对儿臣就越忠。这些,儿臣都明白。”说完双手攥拳,头渐渐低下去

相关推荐: 秘密关系_御书屋   交流_御书屋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神秘复苏:鬼戏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乡村桃运小神医   我的傻白甜老婆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