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家哥哥都是大佬[穿书]_御书屋 > 第83章

第83章

声不绝,杨思焕将捷报草草看过一遍,再次确认没有搞错才放心地将它塞进包袱里,半低着头从人群中走出去,这次倒不用挤,人一看到她就主动让出道来。 她方才出门多半是为了威胁掌柜,实在不行就真的去报官,反正押金条还在她手里。她以举人的身份报官,怎么着也有几分胜算。 这次她再次出门却换了想法,如今她进了前三,区区十几两银子的事以后有空再来计较,当务之急要另找一家安静的客栈念书,为之后的殿试做准备。 她刚出门,掌柜的就追了出来,“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小官人果然年少有为,对了,您这是去哪啊?” 杨思焕心思一转,望向对面客栈:“你们这里我是住不起了,我去那边看看。”说着话,就扯了扯肩上的包袱,抬脚要走。 掌柜的快走几步上前拦住她,满脸堆笑:“别呀,都是误会。”说罢,犹豫狐疑地凑到杨思焕身边,压低声音说:“别人退不了,您不一样,您啥也别想,放心地住着,就当自己家一样,押金马上退给您,以后每天少收您一百文,怎么样?” 杨思焕望天沉吟。 一天四百文也不便宜,之前她住这里是因为离贡院近,殿试她随便住哪里都一样,据说远一点的地方一天只要一百文,她回:“不怎么样。” 自放榜之后,人都浮躁起来,气氛是会传染的。 掌柜的右手攥拳重重敲了左手手心,拧眉说道:“唉,好吧,既然如此,小的就不留您了,这便将押金退给您,外加您一两喜钱,但是您得答应小的,千万别住到对面去。” *** 杨思焕在老街找了家小客栈住下,掌柜的是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一天只收她六十文,还给她加了床厚棉被,这个价格在徽州也算便宜的了。 杨思焕看着老人家一瘸一拐地忙出忙进,突然想起远在家乡的爹。刘氏的脚前几年也受了伤,平时还好,一到阴天就痛得走不动路。 现在终于好了,如今她已是准进士,杨家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如果真的成了三鼎甲之一,将来进翰林院易如反掌。 当朝内阁六大学士,无一例外都是从翰林院熬出来的,不过,会试进了前三也不一定殿试后还是前三,虽然多半是这样,但也保不齐有意外。 毕竟君心难测,杨思焕依然不敢放松,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复习,能到今天这一步实属不易。 虽然她觉得,这个前三名得来很是侥幸,但无论如何,这临门一脚她也要拼了命地去踢。 殿试定在四月十五,在朝中大殿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又称“御试”与“亲试”。士子只有经过殿试这一关,成为“天子门生”,才算真正的登科。 四月初,礼部将新科贡士召进宫,令每人作一篇八股文,倒不是为了考什么,只是十多年前出了一档子事:前任礼部尚书周自横私其乡,与同乡试子通关节舞弊,造成恶劣的影响。 从那以后,会试后举行覆试成了定制。由皇帝亲自命题,要求考生写一篇八股文。礼部着人阅卷,主要审查每个士子覆试答题的行文风格、笔迹与先前会试的差异。若差距太大,就会组织专人严查。 会试大概七八个举子中能有一个上榜,因此选出的贡士自然是出色的,若在覆试中考生答卷文理不通,漏洞太大,则考官和阅卷官都要被追究责任。 覆试的这天,天不亮杨思焕就在宫外候着,一众士子排好队,跟着宦官进了宫。 她第一次见到宦官,奇怪的是,宫里宦官居然是男人,她原以为这个世界的宦官是女人。宦官引着众人进宫。 士子们都是头一回进宫,难免有些拘谨,彼此间都不说话,杨思焕目光四下找寻,等她看到张珏时候已经开始覆试了,两人不动声色地对视过,都各自开始作文。 作的文章刚被收走,礼部的人又找来一群宦官,这群宦官和引路的完全不一样,穿着都讲究许多。 这些宦官皆束了发冠,穿戴整齐,满脸肃穆。 为首的宦官约莫二十出头,生得俊逸潇洒,眉眼中却透着深沉。 他发冠插了金簪,冠上嵌了兰玉,身穿玄色蟒袍,背手站在前方,礼部郎中谭政见了他,语气都是恭敬的。 张珏带头站起来,其余人也都跟着起身,所有士子一道见礼:“陆公公。” 那位扯了扯嘴角,抬手道:“各位新科贡士不必多礼。”顿了顿,背手侧身继续缓缓说道:“今日将各位宣来,主要交待一些宫中的规矩,以免各位官人在圣上面前失了方寸。 不过诸位饱读诗书,都是国之栋梁,想必学起来很快。” 说罢就令其余的司仪太监教授礼仪。 小到面圣见礼的姿势,大到入场顺序,事无巨细都交待清楚。一晃眼的功夫,一天时间就过去了。 傍晚出宫,夕阳下春风夹着暖意扑面而来,经过这一天的相处,士子之间熟了许多,出宫时不少人都相互低声交谈。 张珏满脸漠然地走在最前面,一副高不可攀的样子,便没人找她说话。她看到杨思焕也只是掠过一眼,就好像看到一个陌生人。一整天,两人之间一句话也没说。 杨思焕回到客栈时,夜已深,掌柜的给她开门才知道她今日进了宫,老人家好奇地问:“小官人,紫禁城里是什么样的?那砖块可是金子做的?” 杨思焕揉了揉眉心,笑道:“寻常砖罢了。” 她这一整天都是提心吊胆,唯恐出了差错,根本不敢四下张望,至于里面什么样,她也记不清了。 殿试的前一日,杨思焕雇了一辆马车,当夜就出发在宫外不远处等着,在车里睡了一觉。 丑时三刻,不少士子已经侯在宫门外,虽是暮春,早上还是有些凉,杨思焕穿了件长衫,外面披了件披风。 不到卯时门就开了,士子们依次排好队,由专人搜检一番才放行,快到杨思焕时,她自觉地脱下披风。那日司仪交待过,面圣要穿得正式,况且披风容易藏夹带,也是不允许带的。 经过检查之后,鸿胪寺的人过来将她们领走。 朱红的宫墙像盘龙向前延绵,氤氲的晨雾中,一眼望不到头。 殿试考时务策,策问由内阁大臣们拟好题目,交给皇帝钦定,一般涉及吏治政风、民生仓储等,二三百字。饶是如此,策问几乎无关国是,考察的都是士子治国理政的能力,不会涉及重大决策。 士子收到策问之后写对策,格式固定,不许涂改,且不得少于一千字。杨思焕这些天看了不少状元的对策,很少有状元写的对策少于两千字的,总得来说,尽量写多一点。 杨思焕走在路上,双手不停地抓握,现在她的双手冰凉,甚至有些僵,怕只怕到时候连笔都拿不稳。 鸿胪寺的人将士子们带到太和殿,两廊已经整齐地排好了二尺高的书案,旁边铺着明黄的蒲团,杨思焕见状不由地蹙眉。 果然没猜错,要跪着答题。考试要考一天,她就得跪一整天。 士子跪好,片刻后出来一个宦官,朗声道:“皇上驾到。” 众人闻声纷纷低下头,周遭一片死寂,余光中,皇上身着明黄的衮冕朝服,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向龙椅。 士子们行了三叩礼,礼部侍郎就带人过来散题。 散题时,太阳已经升起,阳光泄入殿中,也没那么冷了。 题目装在牛皮纸袋里,开口处盖了衿章,杨思焕轻呼一口气,拆开信封,当题目在她手中展开时,她怔了怔,随之皱了眉。 第40章 殿试 策问是内阁大臣出, 之后交给皇帝钦选的,能进内阁的,哪一个不是人精?她们出题自然是讲究的。 往年的策问内容, 无非是安民、兴贤、吏治, 这是倒好办。 有时也会出抽象的, 抽象的分为两大类, 其一守成, 其二开拓。 杨思焕看过无数状元对策,总结出模版,前者的对策套路, 就是夸颂扬当今圣上英明的同时,顺带在原有制度上提一点小建议, 要想出彩,关键就在这小建议上,既不能戳了圣上的心, 又不能言之无物。 而后者的套路也差不多。总之就是, 边夸边提意见,重要的是知进退, 懂方寸。 但今天的题似乎和以前不一样, 题目开篇就是:暴雪连天, 累及南北, 饿殍遍野, 房屋倾颓… 开篇描述得很是惨烈,简单来说, 就是连日大雪, 压倒房屋、冻死百姓,其中还有不少是被饿死的。 最后连发三问, 首先问如何赈灾,又问如何治理,最后一问很奇怪,问的是:谁应该为此事负责? 整题以雪灾为载体,看起来考治灾,但再看最后那句:卿以为,孰当担此责? 这种问法杨思焕倒是头一回见,她将题目反反复复读过一遍,先不急着打草稿,而是揣测皇上的意图,以及那位出题的内阁大臣的意图。

相关推荐: 山有木兮【NP】   开局成了二姐夫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我的风骚情人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恶蛟的新娘(1v2)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将军在上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