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我家哥哥都是大佬[穿书]_御书屋 > 第53章

第53章

便松了口气。 柳夫子笑了,嘴里却说:“我提点你什么了?不过是看看你在家有没有偷懒,马马虎虎。” 说罢爽快地从网兜里拿出纸包,从里面抓了一把粽子糖给她,看她另一只手还空着,又塞了三只月饼过去。 说了句:“病好了就早些回书院,少在街上浑转悠。”说完扬长而去。 夫子走后,杨思焕卖了鸡蛋,在大日头下边走边嚼夫子给的粽子糖,她本不舍得吃,无奈天太热,糖已经化了不少。 采荷斋的粽子糖古今闻名,在杨思思那个时代还是网红小吃,至于杨思焕是不曾吃过的。 在原主的记忆中她看过学堂里的同学吃,自己在边上假装不屑一顾,实则躲咋书后面偷偷幻想过无数遍,那晶莹剔透的糖块流转在舌尖究竟是何滋味? 其实不过是香甜软糯的寻常糖味,糖吃到肚子里,杨思焕的精神好了许多。 她回到家中还不到正午,刘氏却早已回来,坐在院里的枣子树下,目光涣散着剥豆子。 杨思焕走过去刘氏浑然不觉,她亲眼见他把剥好的豆米丢地上,往筲箕里扔豆壳,知道他又在想心思了。 “爹,您今天回来得好早。”杨思焕蹲过去默默把豆米捡起来。 刘氏回过神来忙问她:“你去哪了?半天都不见你人影。” 杨思焕一时语塞,要叫刘氏知道她大早上不读书跑去集上卖鸡蛋,肯定会唠叨个没完,便说:“我去李秀才家还书了。”转念一想,手里的月饼如何解释?当下把手往背后藏了藏。 刘氏一听沉脸道:“胡说!家里什么书没有,消得你找人借去?贪玩倒罢,竟还学会撒谎了。” 说着起身抄起墙边的木棍,那棍子是打枣子的,也曾被用来打过她,杨思焕见状立即跪下,听刘氏又道:“你背后藏的什么?” 杨思焕垂首,缓缓将月饼拿出来,低声道:“是柳先生给的。” 刘氏马上明白过来,柳先生是住镇上的,女儿肯定赶集去了才会遇到先生,他就生气,这孩子怎么变得如此不听话?怎么就是不争气? 两棍子落下去,三只月饼从手里松开、滚远。 刘氏抹着泪进屋了,多半又到他死鬼丈妻牌位前诉苦去了。 杨思焕还跪着,回头看刘氏不在了,就膝行着挨个把月饼捡起来,低头不吭声地跪回原地。 太阳拽着树影从她的头顶拖曳而过,很快将她暴露在骄阳底下。 这是她杨思思体格好,若还是以前那个病秧子杨思焕,恐怕早就不行了,汗滴在黄土地面上,一颗接着一颗。 突然一个宽大的影子遮住杨思焕,她顿时觉得凉快许多,半眯着眼睛抬头,看到周世景捧了一篮子湿衣服站在她身侧,应是刚从河边洗衣回来。 周世景没说话,只把篮子搁在一旁,从当中抽出一条湿布巾子来,默默搭在杨思焕头上,之后就自顾自地晾衣服去了。 院子外头陆陆续续有男人带着孩子经过,路过时都捂嘴偷笑,低头对自己孩子说:“瞧瞧,你以后不听话也要像焕姐姐那样跪着。” 良久刘氏才出来,怀抱一只鼓鼓囊囊的包袱,向杨思焕道:“行了,邻居都看着,还不快进来。” 杨思焕进屋时刘氏坐在四方桌前,她仍是不敢坐下,只好站在那里,听刘氏叹道:“我是不常罚你的,我心里也难受,只是你今天不该对我扯谎。” 杨思焕道:“女儿明白,下次不会了。” 刘氏听她这么说,气也消了,解开手里的包袱,里面是些秋衫,不新,但都干干净净地叠好了,衣服旁边还有一两细丝白银并两串穿好了的铜钱。 “家里的鸡叫我卖了,你明天就回书院去,把欠的学费还上。”刘氏道,“好好读书,你是女孩子,将来是要顶门立户的。世景嫁过来九年,这些年多亏他了,眼看着就二十三了,爹像他这么大时都怀着你二哥了,你将来可不许负了他,知道吗?” 杨思焕认真地点过头,回眸瞥见屋外高大的背影,周世景还在晾衣服,抬手时袖口滑至臂弯,露出雪白的胳膊,和麦色的脖子行成鲜明的对比。 夜里杨思焕叫周世景进屋读书,他也丝毫不忸怩,干脆地搬了杌子进来。 蚊子多,杨思焕总被咬,周世景却不怕蚊子,旁若无人地捧着那本《孙子兵法》在看。 这世间男人一般只读《男诫》学为夫之道,行为举止也是娇滴滴的,唯有周世景不一样,他仿佛从不属于这个世界,浑身上下没有一丝娇气。 正因为如此,原主似乎一直不大愿意娶他,心里嫌他不够温柔,她喜欢那种娇小嗲气的男人。 可惜她是个短命的,否则早晚有休夫的那日。 周世景发现杨思焕在看他,问:“怎么了?是有什么不会的?”声音浑厚。 杨思焕愣了一下,她正在看《中庸》,有些东西没有注释,她确实不太懂,遂“嗯”了一声,又问:“《中庸》你会嘛?” 周世景默然。 杨思焕扭回头,重新端坐在桌前叹气,他是男子,怎么会读中庸?真是糊涂了。 刚这样想,就听身后有个声音道:“不妨说说是哪一段?” 杨思焕指着书说:“为什么说‘无忧者其惟文王乎’?” 话音刚落,听周世景稳声道:“文王之母是季历,季历领导部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训练军队,又与商贵族任氏通婚,积极吸收商朝文化,加强政治联系。文王之女是武王,也是个明君。前有母亲为他开创基业,后有女儿继承她的遗志,文王无疑是幸运的。” 这一番话说完,杨思焕刚要夸赞他,却见他挑眉继续道:“以王季为母,以武王为女,母作之,女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这些书上应该有的。” “…”诚然,答案全在后面语句中,杨思焕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他全都背过了,深藏不露啊… 听他说了一通,杨思焕就觉得困了也倦了,想要回房睡觉,她走后没多久,周世景就吹了灯,他不想浪费灯油。 第4章 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天不亮杨思焕就背包袱出了门,她走在田埂上,听到身后有人唤她:“焕姐儿…”回头看,漆黑一片,月光下只见一排白牙晃过来,近了才晓得原来是她二嫂胡四。 胡四本就生得黑,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不仔细瞧还以为牙齿成了精。 杨思焕喊了一声:“嫂子。” 就看着她推着独轮车跟在她身后道:“你哥哥昨天才在俺跟前叹气,就是放心不下你,要不是坐着月子,肯定就回去看你了。” “二哥还好吧?我下回一定去看她。” 胡四就笑道:“他好得很,盼着你早日考个秀才给他长脸哩。”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胡四嗓门很粗,笑起来像打雷,声音直往杨思焕脑袋里钻,原主不大喜欢她这个二嫂,总觉得她闹腾,但现在的杨思焕倒觉得她这个人很好玩。 她性子豪爽,什么都能聊两句,又说起新添的女儿,更是乐开了花:“俺家几个侄女都像胡家人,一个赛一个黑,俺还担心你二哥要是生个儿子像俺,那不砸手里了?嘿嘿,好在生了个闺女,随你二哥,白净、秀气…”她一说就笑得更爽气了。 杨思焕默默听着,胡家迎亲时她见过胡家的几个女孙,着实生得不大好描述。 听说她小侄女像爹,莫名松了口气。看来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接受这新身份了。 胡四每日天不亮都推车去卖肉,两个人刚开始还是同路的,到了镇上就要各走各的。 天蒙蒙亮时两人走到岔口,杨思焕道:“二嫂再见,等考完院试我再去看你们。” 胡四却把她叫住,从布袋子里掏出一串铜钱给她:“你拿着买吃的去,别嫌少啊。” 杨思焕愣住了,没等她反应过来,胡四就不由分说一把夺了她的包袱,麻利地把钱串子塞进去,临了还拍了拍,确定装严实了才把包袱扔回去。 杨思焕是不想收她钱的,知道她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天天起早贪黑也挣不到两个钱,便追上去要把钱还给她,胡四却生气了:“你是看不起俺?许耀琦给你银子你就收,到俺这里就不稀罕哩?” 许耀琦是杨家大儿婿,半年前因为又添了儿子,心里不高兴,撒酒疯来杨家砸了院子的水缸,酒醒之后赔了一串铜钱。 杨思焕啊了一声,忙道:“嫂子,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不就得了,赶紧收好,早点考个秀才回来,俺大闺女还等着你这个秀才姑姑起名哩。”胡四说完像座山一样爽朗地笑着走远,背影很快消失在氤氲的晨雾里。 到了书院天已大亮,杨思焕先去斋舍安顿行李,启明书院是百年老书院,她祖母小时候还住应天,到她母亲这辈不得不卖了宅院搬到小墩村,因此母亲小时候是在这里念的。 斋舍建于二十年前,若赶上下雨

相关推荐: NTR场合_御宅屋   恶蛟的新娘(1v2)   过激行为(H)   将军在上   红豆   沉溺NPH   猛兽博物馆   顾氏女前传   篮坛大亨   我的风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