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30章

第30章

不参加呢? 他不仅参加,还很霸道,以他纵横泥塘十来年的经验,很快圈了很大一块地,让弟弟和侄子侄女们把这块地围住,然后撸了袖子就开挖。 谁过来都不行。 等满宝和白善宝手牵着手哇呜呜的冲过来时,他已经挖出了十来条了。 此时正弯着腰在泥里摸来摸去呢。 满宝一冲过来,他正好摸到一个头,手直接往前滑了一截,捏起来就往旁边的地上甩,正好甩在俩孩子的脚边。 白善宝反应最快,哇的一声,伸手就去抓,结果太用力,泥鳅从手心里滑走,掉在了地上,满宝也反应过来了,扑上去抓,俩人就头撞头撞在了一起。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一百七十二章 吃泥鳅 满宝小屁股往后一跌,直接摔在地上,但她都不带停歇的,直接扑上去又抓,泥鳅刺溜一下从她手心里滑出去,白善宝手一扑就抓住了。 他也不拿起来,就按在地上哈哈大笑。 满宝用脏乎乎的小手揉了揉额头,直接快速的爬过去把木桶扯过来,让白善宝把泥鳅抓进去。 俩小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刚把泥鳅给弄进去,只是他们身上也脏得不行了,比站在河里摸泥鳅的几人还要脏。 但他们一点儿也感觉不到,扒在桶边看着里面的泥鳅傻兮兮的笑。 满宝流着口水道:“想吃。” 白善宝没吃过,上次他只抓,不吃,见她一脸垂涎,就忍不住问,“很好吃?” 满宝狠狠地点头,“好好吃,好好吃。” 白善宝便也看着它们流口水。 大头很快也摸到了一条,他也很有经验,抓起来就往离得最近的叔叔身上扔。 周五郎眼疾手快的用手捧住,瞄准了满宝他们跟前的木桶又一扔,有扔进去,也有扔出来,然后满宝和白善宝就哇哈哈叫着给抓进去的。 等到村子里传来大人叫吃饭的声音,大家这才发现时间不早了,纷纷从河里爬上来。 周四郎看了看手上和脚上的泥,招呼着大家一起去河边洗一洗。 满宝看了一下自己手上的泥,也要去,周四郎哪敢让她碰河水,直接拽住后衣领一拖,道:“去去去,大头,带着他们回家用温水,大人才能用冷水。” 大头就奔上去拎住木桶,和满宝道:“小姑,我们先回家,和白善宝一起。” 满宝看看河水,又看看木桶里的泥鳅,决定跟着泥鳅走。 一群你猴子回到家里,小钱氏差点没气得厥过去,她抄了扫把上前两步,结果看到正站在满宝身边笑哈哈的白小公子,她的手就一顿,手中的扫把硬生生的换了一个方向,落在了地上。 大头大丫等人齐齐松了一口气,这才活泼起来,拎着木桶上前表功,“娘,我们挖了好多泥鳅的。” 钱氏很嫌弃的看了一眼木桶里的东西,烦躁的挥手道:“去去去,让你们爹给你们弄去,大丫,赶紧去灶上把热水打出来洗脸洗手,大冷的天下河,谁带的你们?” 冯氏和何氏听到声音也出来,看见自家孩子也是一身的泥,顿时也气了,忍不住念叨道:“大冬天的这得费多少木柴,明天你们上山捡柴去吧。” 又道:“你们就这么两身衣服,之前的还没干透呢……” 总之愁死了。 大头和大丫懂事一些了,闻言低着头默默地干活儿。 但二头二丫和满宝几个小的却完全不能领会大人们的忧虑,此时正嘻嘻哈哈的凑在一起看泥鳅。 等热水打出来又嘻嘻哈哈的围着一起洗手洗脚,因为知道衣服要换掉,满宝还调皮的打了一下水,让温水四溅起来洒在脸上,特别好玩儿。 白善宝在周家玩了许久,直到一直默默立在一旁的大吉提醒该回去吃晚食时他才起来。 满宝就拿了一个木盆过来给他装了许多泥鳅,叮嘱他道:“先让它吐一晚上的泥,明天再吃。” 白善宝表示明白。 满宝就流着口水道:“容姨做的菜好好吃,你明天吃了看好不好吃,要是好吃,记下方法,回头我让我大嫂也给我做。” 白善宝就邀请她,“明天你去我家吃吧,等把我家的吃完了,我就来你家吃。” 满宝略一思索就答应了,然后把木盆交给他。 当然,木盆是大吉端着的。 郑氏看到儿子一身泥的回来,忍不住张大了嘴巴,再一看到木盆里的泥鳅,吓得连退两步,把眼睛撇到一边去,“善宝,你,你怎么把蛇带回来了?” “这不是蛇,这是泥鳅。”白善宝献宝一样和祖母母亲说,“这是我们一起抓的,满宝说可好吃,可好吃了。” 刘氏也没吃过这东西,也吓了一跳,不过她适应良好,只是点了点头,看了眼他脏兮兮的衣服,问大吉,“下河了?” 大吉连忙道:“就在河边,并没有碰到冷水,只是抓泥鳅的时候滚到了地上。” 刘氏就点点头,挥手道:“把这东西拿到厨房去吧,来人,给少爷打水洗澡。” 吩咐下去,刘氏这才蹙眉看向白善宝,“赶紧去洗漱换衣服,一会儿要吃晚食了。” 刘氏从不拦着孩子调皮,在她看来,孩子活泼些才能健康,尤其是男孩子,要是因为害怕拘着孩子这也不许,那也不可以,长久以往才要生病呢。 所以,她只不许孩子攀险涉水,其余的由他们玩去。 白善宝也从不觉得自己顽皮,看着大吉把木盆端走了,这才高高兴兴的跟着下人去洗澡换衣服。 白家的厨房管事叫容姨,她手底下有一个婆子,一个小丫头,三人把持着厨房,管着一家大小的吃喝。 她会的东西可多可多了,点心,南北各色菜系都会一点儿,当然,这泥鳅当然也会处理。 她不仅会处理,她一口气做出了三种做法,泥鳅豆腐汤,蒸泥鳅和爆炒泥鳅。 除了蒸泥鳅,其他两样满宝都没吃过。 郑氏看着都怕,自然是不吃的,刘氏尝了一下,觉着不错,就和两个孩子一起用起来。 满宝只盛了一点点饭,然后就着这三样泥鳅菜式吃得津津有味,还道:“泥鳅好吃,这个白白的嫩嫩的也好吃。” 刘氏就给她夹了一块豆腐,笑问,“这是豆腐,以前没吃过吗?” “没有。”满宝摇着小脑袋问,“豆腐是怎么做的?” “就是豆子做的。”这是白家自己做的,刘氏知道有些地方贫瘠,一些吃食的做法在外面很普遍,但有些地方却未必见过,于是仔细的和她说了说豆腐的做法,笑道:“等回去,你可以让你嫂子试着做一下。” 满宝狠狠地点头。 刘氏见她吃得香,而一向吃饭有些挑食的孙子有她比着,吃的比往日要多,要香,便笑眯眯的道:“一会儿我让容姨给你包两块拿回去,满宝,奶奶很喜欢你,以后你常在我家吃饭好不好?” “那不行,我还得回去陪我娘吃饭呢,”满宝道:“我娘没有我陪着会吃不香的,不然奶奶你跟我回我家吃饭吧。” 刘氏就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点头道:“好啊,下次有空就去你家,也尝一尝你家的饭。” ☆.第一百七十三章 豆腐(云起推荐票14.5万加更) 一旁的白善宝就插嘴道:“她家的炖山药好吃,鸡肉也好吃。” 显然,这个也是在人家家里吃过饭的。 满宝在白家吃了饭,还带了一盘的水豆腐回去。 小钱氏等人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东西,都好奇的围上来看,“这是什么?” 倒是老周头知道得多一些,笑道:“是豆腐吧,听说是豆子做的。” “是啊,是啊,就是豆腐,煮着吃可好吃啦。”满宝将刘氏说的煮法背出来,自有大嫂去琢磨了。 满宝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道:“我今天晚食吃了好多豆腐,就不吃了,大嫂,等你学会了做豆腐,我们家就可以天天吃豆腐了。” 这东西是豆子做的,而在乡下人家,豆子比麦子还不值钱,至少大家一致觉得麦饭比豆饭好吃,更别说麦子研出来的面粉了。 所以小钱氏略一思索就应下了,不过问,“豆子家里倒有,但这卤是什么?” 满宝吃饱了就犯困,她打了一个哈欠道:“回头我问容姨要一些就是了,大嫂,晚食你们也做豆腐炖泥鳅吧。” 今天白家为了照顾满宝,特意把晚食提前了,而现在正好是各家做晚食的时候,周家的饭已经蒸好了,却还没开始煮菜。 小钱氏点头应下了,让大头带满宝出去玩,不许她现在睡着。 不然现在睡了,不仅积食,晚上还容易醒夜。 小钱氏在厨艺上很有天赋,虽然满宝只是背了一遍,但她还是心领神会的学会了煮豆腐。 用晚食时,就连钱氏都忍不住多用了一些,颔首道:“这豆腐是不错。” 满宝正坐在她旁边,她没吃饭,但吃菜,闻言立即道:“是不是有肉的味道?” 钱氏笑道:“你吃什么都能想到肉上去。” “才不是呢,这话是刘奶奶说的,她说,豆腐取豆之精华,其味如肉,营养也如肉。”满宝摇头晃脑的念完,突然一愣,“咦”了一声道:“如果是这样,以后我想吃肉的时候却没钱买肉,岂不是可以直接做豆腐吃?” 周四郎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你咋不说要把豆腐当肉卖呢,这就是豆子做的,怎么可能和肉一样呢?” 满宝眨眨眼,她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他很不喜欢她笑话她的样子,就哼了一声转过头去不理他,然后在心里悄咪咪的问科科,“科科,你说,是刘奶奶说的对,还是四哥说的对?” 科科:“刘氏说的对。” 满宝就嘴巴微张,有些震惊。 科科道:“大豆里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而豆腐是大豆做成的,黄豆、黑豆,白豆等都可以做成豆腐。刘氏所说的豆腐营养和肉一样是因为它和肉类一样拥有极其丰富的蛋白质。可以说,豆类食品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满宝都听呆了,原来她最讨厌吃的豆子竟然这么厉害吗? 科科继续道:“豆子有很多吃法,而显然,宿主的家人为了省时省力,选择了最粗暴最简单的食用方式,它其实可以二次加工成很多东西,有的味道不比豆腐差,营养价值也不低。” 满宝精神一振,问道:“还可以做成什么好吃的东西?” 满宝的脑海里就刷刷刷的出现三本书,科科的声音充满了诱惑,“这是目前馆内收藏的最全的三本书,不过我刚建议宿主购买这一本,因为里面有大量的远古时候到古时候的豆类食品考据,显然,以宿主现在的科技文明,就算是买到了现代描述豆类食品加工的书,也做不到。” 所以还是买原始的吧。 满宝有些失望,“还要买书呀。” “当然,这里面不止有豆腐的制作方法,还有豆浆,豆皮,豆腐乳,甚至还有酱油和豆油的制作方法。” 满宝表示她一个都没听说过,所以不太心动。 科科估计早知道她是视觉人士,于是搜索了大量精美的图片给她看,“这是豆腐,这是豆浆,加一点糖是甜的,营养非常的丰富,尤其适合女性人类食用,宿主,上至你母亲,下至你,都很适合每天早上来一碗豆浆。” 又把其他制作好的食物放出来,勾引得满宝咽了好几下口水,眼睛亮得不像样,这才放出最后两张图,道:“宿主,这就是酱油和豆油,你别看它们长得很一般,根据人类的描述,做菜时加入这两样将可以大幅度提高菜肴的味道。” 科科道:“据我扫描出的结果,宿主所在的时代目前还是以动物油脂为主,植物油并没有应用在做菜上,所以这门技术对你还是很有用处的。” 满宝心动了,就去翻了一下书后面的价格,她微微瞪大眼睛,“怎么这么贵?” 比以前她买的所有书都贵,要六十二积分呢。 科科道:“您会物超所值的。” 满宝纠结了一下,心里想着好吃的,这才勉为其难的点头道:“好吧,那就买吧。” 因为花了不少的积分,满宝情绪有些低落,落在周家人眼里就是她还在生周四郎的气。 钱氏觉得这孩子气性有些大,正想要磨一磨她的性子,结果老周头已经先她一步瞪了周四郎一眼,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你都多大了还跟你幺妹吵架,还不快道歉去。” 老周头嫌弃得不行,“都是十八的人了,眼见着就要说亲成亲了,一天到晚的在外面瞎逛,你往外看一看,村子里像你这么大的青年谁还会下地摸泥鳅的,你也不嫌臊得慌。” 周四郎不服气,“您刚才吃泥鳅的时候怎么不说?” 老周头觉得他竟然敢和他顶嘴,眼睛一瞪,撸起袖子就要再揍,满宝终于将思绪从科科那里抽出来了,一抬头就看到她爹要揍她四哥,她就乐哈哈,“四哥,你又惹爹生气了!” 周四郎气得不行,“爹明明是在给你出气!” “咦,爹,你为什么给我出气呀?”满宝很疑惑。 老周头:“……你不是在生你四哥的气吗?” “不是呀,我是在想做豆腐的事呢,大嫂我们家什么时候做豆腐呀,做了豆腐,我们再做一些豆皮吧,我觉得豆皮可能比豆腐还好吃。” 得了,这一看就是想吃的入了神了,大家各自收回视线,该干嘛干嘛去。 这下轮到周四郎生闷气了,他蹲在她旁边,哼哼道:“你还真打算把豆腐当肉吃啊?” ※※※※※※※※※※※※※※※※※※※※ 作家的话 忘了正式通知大家了,和编辑商量过后改了书名,有木有觉得这个书名更贴切呀,我们的满宝可是很有福气的 ☆.第一百七十四章 嘿 说亲吗 满宝本来正想着吃各种豆制品的事,都快忘了这件事了,周四郎这一提醒她就认真思考起来了。 既然豆腐和肉一样,那她以后岂不是可以省下很多买肉的钱了? 至于省下的钱要拿去干什么,满宝想:管它呢,总会有去处的。 这么一想,自己的钱盒岂不是很快就满起来了? 只是想一想,满宝就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了,摇着周四郎道:“四哥,你没说错,以后我们要少买肉,多做豆腐吃。” 周四郎:“……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明明是不认为豆腐和肉一样的。” 但满宝根本没理他,还去和小钱氏商量,“大嫂,明天我们就试着做豆腐吧。” 钱氏也笑道:“做就做吧,先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来,要是能做出来,改日做好一点儿,给白家也送一些过去。” 小钱氏应下。 正好后天是冬至,而现在大冬日底下,大家也没事做,有的是时间。 第二天,满宝依然去上学,而小钱氏则按照满宝说的泡了豆子,拿到磨坊里去磨豆浆。 村子里只有一个磨坊,里面有两口磨,都在周家祠堂不远处的一个茅草亭里,说是亭子,其实很久以前这是一间房子,只是年代太过久远,墙塌了,族里没钱修缮,便把墙体给拆了,重新用木头和茅草搭了一个遮挡的亭子而已。 大家一般会在这里磨面粉和豆粉之类的。 小钱氏当然不可能一个人去干这样的活儿,于是把周大郎给叫上了,周四郎就领着一众小的跟在后面凑热闹。 一边凑热闹一边说风凉话,“大嫂,怎么满宝说什么你信什么,这就是豆子,一斗八文钱,你想想一斤肉多少钱?这豆子怎么跟肉比?” 周大郎嫌弃他话多,干脆抓了他的壮丁,“这么闲,过来和我一起推磨。” 周四郎想跑,周五郎和周六郎就一把跳上去抱住他的脖子,哇哦哦的叫着不许他走。 最后周四郎还是被抓了壮丁。 因为冬至快到了,磨坊里聚集了不少人,冬至过后不久就要过年了,所以不少人都拿了家里的麦子来磨面粉,或是在磨米粉,打算吃好点儿,也给孩子们做些零嘴吃。 见周大郎兄弟俩磨的是泡好的豆子,就好奇的多问了一句,“这是要做什么呢?” “做豆腐。” “豆腐是什么?” 周大郎还没回答呢,一旁抽旱烟的村长就道:“豆腐呀,白白嫩嫩的,很好吃的。” 于是大家就都冲着村长去了,“村长,您吃过呀,那是什么稀罕物?” 村长就笑道:“不算什么稀罕物,我们这儿很少吃,但外头有,远的地方不提,州城就有的,这东西也不贵,一文钱两块,比鸡蛋还便宜,但味道不错,关键是冬日里能吃的菜少,州城很多人家都吃的。” “村长知道怎么做吗?” “那是人家的手艺,我哪会呀,就是年轻时候跟着人去过州城吃过而已。”那会儿他们去的时机不对,正是冬日,饭贵,肉贵,菜也贵,寻摸了好久才发现了豆腐。 每天一文钱能买两块,直接切成块煮,就着杂粮饭就能吃一顿,便宜! 村长回味了一下后看向周大郎,问道:“你家会做这个?” 周大郎特别老实,笑道:“我家哪会这个呀,是满宝去白小公子家吃饭吃到了,回来一说,我们就想着琢磨琢磨,做出来家里也添一道菜,也解解孩子们的馋,” 就有人笑道:“这个法子不错,你们家先做着,要是做出来了,回头可得教我们。” 周大郎和小钱氏都表示没问题。 周四郎一边努力的推动石磨,一边笑嘻嘻的道:“我幺妹还说了,这豆腐跟肉一样有营养呢,村长,你当时吃了豆腐,有没有觉得长胖了?” 村长横了他一眼,挥手赶了他一下道:“挤兑起我来了,老四,你的亲事说定了没有?” 围着的村民们瞬间精神一振,立即嚷道:“是啊,周四,这几天我都看见媒婆往你家去三趟了,到底说定了没有,是哪家的姑娘?” “相看过了吗,俊不俊?” “看俊有啥用啊,得看能不能干,周四,你可不能再跟孩子们混了,这姑娘们一看,谁乐意嫁你啊。” “就是,就是,别的先不提,明天先提着锄头下地,让人家姑娘来看一眼,保管就成。” “可拉倒吧,大冬日的扛着锄头下地,这是当人姑娘是傻子啊?周四,别听他的馊主意,嫂子跟你说,你得上县城里去扯一块布,先把身上倒腾一新,就凭你这脸,这身材,多俊的姑娘都能引来。” 村民们哈哈大笑起来,周四郎涨红了脸,推着石磨一言不发。 周大郎见了都忍不住乐了一下,然后和大家道:“你们快别打趣他了,他年轻脸薄。” “他还脸薄啊……” 小钱氏本来正笑吟吟的听着,一听这话不乐意了,高声截断对方的话,道:“怎么不脸薄了,我们老四也才十八,连个小姑娘的手都没牵过,说起成亲的事能不脸薄吗?合着谁都跟你们似的,甜言蜜语不要钱呀。” “这倒是,前儿我还看见老四跟一群孩子下地摸泥鳅了呢,都这么大人了,怎么还当孩子王,这能成亲吗?” 小钱氏不在意的道:“成家立业嘛,就是因为他有些孩子气,我婆婆才想着找个厉害点的回来管着他,有他媳妇带着,以后他就立起来了。” 小钱氏这是趁机把周家择亲的要求点了出来,她笑道:“我婆婆早就说了,以后老四的媳妇,能门当户对最好,不能,咱家也不是磋磨人姑娘的人家,只要能干,能够管住我们老四就行。” 周大郎也赶紧趁机推销他弟弟,“老四就是跳脱点儿,但地里的活儿可不赖,不比我们哥几个差的,有个能管住他的媳妇,这家就立起来了。” 别说,这话一处,不少人都动起了心思。 有些年纪大的妇人更是直接打量起周四郎来,虽然都是同村,但这样仔仔细细把人从头看到脚的机会还真不多。 别说,周四郎长得是真不赖。 ☆.第一百七十五章 琢磨(起点推荐票三万五的加更) 十八岁的小青年脸嫩得很,虽然因为前段时间又是服役,又是给丁田开荒变得又黑又瘦,但这段时间也养回来了一点儿。 冬天人都想养膘,满宝也一样的,所以常用私房钱买些肉回来,加上家里养的鸡,有一些也要杀了,所以这段时间家里吃得好。 吃得好,休息也好,前段时间新房子又落成了,每天没事做,就是开开心心的带着一众小的去地里野,或是掏鸟蛋,或是捉麻雀,或是去捞鱼,所以精神好得不行。 所以婶婶嫂子们这一打量,嘿,不得了,没想到周四郎长得还挺周正的,明明去年他还瘦巴巴的,又是赌徒,大家都觉着他有些流气呢。 周四郎推着石磨本来就汗,这一被这么多人盯着,身上的汗更多了,他自认脸皮够厚的了,但这会儿也忍不住红了脸,头差点埋到胸膛里去。 婶婶嫂子们看得更满意了,开始琢磨起娘家有啥侄女或外甥女适合的。 其实老周家的条件不错,尤其是在他们家又起了七间青砖大瓦房后,这在他们七里村也算是头一份了。 当然排除白老爷和白小公子家。 大家的心思都琢磨开来,老周家可能还比不上村长家,虽然青砖大瓦房比较多,但那是因为他家儿子多,人村长家的房子同样是青砖大瓦房,而且还有多余的呢。 家底比不上,但他家的好处也是兄弟多,就凭他家一母同出的六个兄弟,以后村里谁敢欺负他们老周家? 加上他们兄弟又还算齐心,只要肯互帮互助,这日子总会越过越红火的,这婆家日子红火了,自然也能帮衬一点娘家。 看完了家底,再看本人。 嗯,周四郎的缺点很明显,懒,还有赌钱的前科,这可算是大毛病了,但貌似这一年多已经改过来了,老周家家教又严,以后应当不敢了吧? 不少人心中如此想,但还是犹豫着放下了,都不是什么殷实人家,出一个赌徒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这可是高风险的投资。 但也有人再一看周四郎的脸,便暗道:就怕大姑娘们一看这张脸,就是赌徒也愿意了,何况他还生就一张好嘴。 周四郎的懒在村子里也是出名的,倒不是他在村子里已经懒出名了,最主要的是,周家兄弟都勤奋,尤其是他上头三个哥哥。 周大郎且不说了,家中的老大,自有了大头后地里的活儿就开始学着一把抓,一派种地老把式,每天早出晚归的,大部分时候吃完了晚食还要扛着锄头到地里走一遭,或是看水,或是给庄稼松松土,或是除草,反正没一刻停歇的时候。 再看周二郎,只要一有空,不是上山砍竹子就是在家做竹编,或是去赶大集,同样是忙得像陀螺转。 周三郎更不必说了,别说在周家,就是在整个七里村那都是出了名的种地好手,又肯下力气,每年白老爷家要请短工,他从来都是第一个选上的,有时候吃饭还能多分两个馍。 所以这一对比,就把周四郎给比得懒的不行了,家里的活儿,除非上头的父兄分派,不然扫把掉在身前他都不带捡一下的。 这在别人家正常,在老周家就不正常了。 于是本有八分愿意的婶婶嫂子们又去了三分心动,而本来只在合格线上徘徊的婶婶嫂子们则把心思埋下去了,觉着还得再看看。 所以等满宝趁着下课的空隙跑来凑热闹时就见大家正围着周四郎打趣。 因为没了心思的婶婶嫂子们打趣起周四郎更不客气,直把他说得面红耳赤,恨不得当下就丢下石磨走人。 周大郎一点兄弟爱也没有的在一旁看得乐呵,反正成亲前都有这么一遭,当年他说亲时也这样。 满宝却不明所以,见四哥耳朵尖都要滴血了,连忙挤开人群进去,掐着小腰挡在他身前,高扬着小脑袋问,“你们是在欺负我四哥吗?” “哎呦,满宝来啦,”大家这才看见这个小不点,也看到了跟着她一起挤进来的白小公子,笑眯眯的道:“没欺负你四哥,是你四哥要说亲了,所以问一下他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满宝一听,立即把手放下了,理所当然的道:“当然是喜欢漂亮的了。” “哎呦,满宝都知道娶媳妇要娶漂亮的呀,那你说,什么样的姑娘是漂亮?” 满宝最近看了很多故事书,自觉很了解女人了,于是想也不想的道:“像嫂子这样的就很漂亮啊。” 对方一听,开心得腰都笑弯了,稀罕的抱着满宝和小钱氏乐道:“这孩子也不知道你们家是怎么养的,怎么就养得这么好?” 小钱氏看了一眼满宝,笑道:“都是婆婆教得好。” 人群中就有一个声音道:“怕是遗传吧,这嘴巴,跟她爹小时候一模一样,就跟好话不要钱似的。” 声音不是很大,但满宝和白善宝耳朵都尖,听到了,他们还没问,人群中就有一个很年轻的小媳妇惊叹道:“以前金大叔这么厉害呀。” 这会儿人群中没人回答了,倒是抱着满宝的嫂子笑道:“我也就昨天没看见她,怎么隔了一天再看,这脸就又更嫩,更胖,更白了?” 满宝就挺了小胸膛道:“一定是吃豆腐吃的。” 白善宝道:“或许是吃泥鳅吃的,我常吃豆腐,也没见我就变白变胖了。” 满宝就扭头看他,打量了一下后道:“你明明就胖了,看,手上还有胖胖的结了呢。” 白善宝讨厌人家说他胖,闻言道:“你才胖呢,你身上才有结呢。” 满宝却很喜欢自己便胖,闻言喜滋滋的露出小胖手道:“我的目标就是吃成像藕节那样胖,书上都说,那样的人最好看,最可爱了。” 科科:……你一定是对书的内容有什么误解。 却不想,这话得到了在场一众大人们的支持,纷纷点头道:“胖点好,胖点好看。” “胖了看着有福气。” “瞧满宝现在多漂亮呀,以前就是太瘦小了。” “周四再胖一点那就更俊了,到时候大姑娘们看了,不用人去说亲,恐怕自己就上门来了。” 话题慢慢又扯回到周四郎身上。 因为妹妹的到来,周四郎脸上的红潮刚消了一些,现在又有起来的趋势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品尝 小钱氏看了一下时间,估摸着差不多了,就把勺子交给周大郎,叮嘱道:“你在这儿和老四一块儿磨吧,磨好了拿回去给我,我先去学堂做饭了。” 周大郎应下。 小钱氏就上前一手扯住一个孩子往外拉,“走了,应该要上课了,小心一会儿先生找不到你们打板子。” 磨坊离学堂不是很远,跑上几十息就到了,所以他们一出人群,往前跑了几步,拐了个弯就看到庄先生正站在路口往这边看。 小钱氏连忙牵着两个孩子上前行礼,抱歉道:“庄先生,两个孩子给您惹麻烦了。” 庄先生就笑道:“无事,这会儿也是下课时间,那边怎么这么热闹?” 小钱氏就笑道:“这不是冬至快到了吗,村里的人都磨些东西给孩子们做点儿零嘴。” 庄先生就颔首笑道:“不错。” 冬至学堂也是放假的,而且一放就是三天。 当天下学前庄先生就宣布了这一个好消息,大家顿时高兴得不行。 满宝也很高兴,已经和白善宝交头接耳的商量着这三天要去哪里玩了。 庄先生却在孩子们要往外跑时把俩孩子给提溜到小院,满宝最先道:“先生,你布置的作业我们都完成了。” “不错,”庄先生点头,“所以我决定这三天再给你们布置一些。” 这一次放假时间间隔太短,上次休沐回来才上学没两天就碰上了冬至放假,庄先生一向守规矩,所以哪怕知道这样学生很躁动,他也没有把休沐假取消。 庄先生很懂劳逸结合,每次放假布置的作业都不是特别多,但对白善宝和满宝有些例外,这次庄先生就额外给他们布置了两篇课文。 这是两篇没读到的课文,庄先生让他们背下来,“等收假回来我是要检查的。” 俩小孩只能应下,领了作业退下。 白善宝和满宝走在一起,满宝就邀请他,“我家要做豆腐了,你要不要去看?” 白善宝不理解,“做豆腐有什么好看的,我想去捉泥鳅。” “没有了,两边河岸都叫我四哥他们翻过了,”满宝道:“得等明年才有,不然现在抓完了,明年就没得吃了。你不好奇豆子是怎么变成豆腐的吗?” 白善宝不好奇,但他还是跟着满宝去周家看了看。 听说周家要点豆腐,刘氏特意让容姨走了一趟,教小钱氏怎么点豆腐。 他们到的时候,豆腐早已经点好了,此时正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上面裹着一层纱布,再压着水桶。 满宝好奇的凑上去看,小钱氏就掀开纱布的一层让她看了看,笑道:“多亏容姨来帮忙,不然我还真做不出来。” 说罢和白善宝道:“一会儿小公子回去时拿一些回去,晚上也尝尝我们家的豆腐。” 满宝看它白白的,趁着人不注意抠了一块就放嘴里吃,正好回头看见的白善宝:…… 满宝偷偷摸摸的吐出来,见白善宝盯着她看,她就小声道:“没煮过的不好吃。” 白善宝:……这不是废话吗? 周家这一板豆腐做得很成功,而且有很多。 之前满宝并没有说一斤豆子能做多少豆腐,小钱氏就估摸着泡了五斤的豆子,想着家里应该可以吃得完,谁知道竟能做出这么多豆腐来。 小钱氏自己估摸了一下,这两板豆腐得有四十来斤。 她戳了戳,觉得已经可以了,便提了刀切豆腐。 钱氏站在檐下看,点了点头道:“分出两盆来,一盆给白家送去,一盆给村长家送去,剩下的,取一些装好来给庄先生送去。” 她看了一下时间,对周四郎道:“庄先生估计今天就进城,你现在就送去。” 周四郎应了一声,因为怕豆腐震碎,他还用家里晒干的荷叶垫在篮子底下,这才往里放豆腐。 看着小钱氏把要送的都分好了,钱氏这才道:“剩下的留到明天,你们回娘家带一些回去吧,也让家里人尝尝鲜。” 小钱氏等人闻言高兴起来,纷纷应了一声。 满宝就跑到钱氏身边,仰着小脑袋问,“娘,明天我也要去舅舅家吗?” 钱氏笑道:“你大哥他们去就行了,你在家陪娘亲好不好?” 满宝嘟了嘟嘴,不太高兴,“我好久没去舅舅家玩了。” 钱氏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笑道:“明天家里有客人呢,娘走不开。” 除非钱氏亲自回钱家,不然一般满宝都不回去钱家,多是周大郎和小钱氏带着几个小的回去,过年也是如此。 满宝一听家里有客人,立即精神一振,好奇的问道:“是谁?” “贵客,这里面有个漂亮的姑娘,明天你帮着娘亲看看,你喜不喜欢她。” 满宝小机灵,转眼就想到了今天上午周四郎被打趣的事,眼珠子一转,“哦”了一声,“我知道了,是来看四哥的是吗?” 钱氏笑着不说话。 的确是来周四郎的。 在周四郎出去服役前,钱氏就找过媒婆,但媒婆一直没有回声,她也知道,估摸是周边几个村子的人都听说过老四赌钱的事,所以不乐意。 一直到周家的房子落成,媒婆这才上门,提了两个,但钱氏都不必见人就不满意了,自然不肯见。 概因媒婆提议的人选都不怎么好。 别看钱氏平时不怎么出门,但几个村子的事都瞒不过她的耳朵去。她儿子多,且是一茬接着一茬长大,一长大就免不了说亲,所以在周大郎刚开始说亲时,她就将附近几个村子走过一遍。 谁家有几个姑娘,家风如何,风评如何,她都一一清楚,别看这几年她因为身体不好不怎么出门,但也常有上门来串门的人,加上她还有小钱氏和冯氏何氏这三个儿媳妇,媒婆想拿不好的姑娘糊弄她还真不行。 这次这个,她终于松口见面,一是她想见一见人姑娘家,二也是想让两个孩子见一见。 满宝藏不住话,当即就窜去找周四郎了,让他明天打扮得好看一点儿,为此,她还帮着周四郎抢了周五郎去年新做的衣服,“五哥,等四哥见完漂亮姐姐就还你。” 周五郎倒不怎么介意,只是很怀疑的看着周四郎,“你穿得下吗?” ☆.第一百七十七章 相亲(感谢书友珞珞帮忙修改的封面) 周四郎喜滋滋的道:“穿得下,穿得下,我少穿一件就是了。” 周四郎不仅换了一身新衣服,还特意把头发洗了,周大郎已经从妻子那里知道明天他要相见的事,见状忍不住看着他乐了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周大郎就带着小钱氏和一众儿女拿着双份的礼回舅舅兼岳父家,周二郎和周三郎也纷纷带着自个的妻儿回岳家,周家一下就只剩下老周头夫妻带着四个小的和周喜了。 周喜一大早起来便把院子给扫了,规整好后就把准备的点心和糖果拿出来摆在桌子上。 钱氏看到后道:“先收起来吧,人没那么快到的。” 周喜就捡了一块点心塞在满宝手里,笑道:“早晚得拿出来,现在我们家也不缺这点点心。“ 钱氏心中一晒,怎么会不缺? 周喜他们不知道,她却是知道的,如今家里的钱盒子里只有不到一吊钱,这还是最后卖的那些山药孩子们交上来的公中。 快要过年了,这些钱肯定是不能动的,所以老四娶媳妇是真的得和周喜借钱。 要不是冬至,儿媳们都要回娘家,钱氏都不一定舍得花钱买点心。 她转头看了一眼正捧着点心吃得香甜的小女儿,微微一笑,从盘子里拿起一块给周喜,再将点心重新摆了一下,让人看不出来少,“你也吃一些,客人没那么早上门的。” 这一次媒婆介绍的姑娘姓姚,是大梨村的人,她堂姑就嫁在他们七里村,和钱氏算是堂妯娌,她都要叫对方一声嫂子的。 人当然不是直接领到门上来的,而是要先去看她堂姑,由她堂姑带到家里来,用的就是随她堂姑探病的理由,这样事后不成,传出去对男女双方的名声也都无碍。 所以他们这里是第二道门,客人当然来得不是很快。 满宝对四哥要相亲的对象特别好奇,这还是她第一次看相亲呢,没办法,她出生的时候三哥都成亲了,她想看也没得看。 所以一上午她都特别兴奋,为此还狠心拒绝了白善宝的邀约,不跟他去河边找野鸭蛋,而是留家里蹲守。 大门外传来说话声,一道熟悉的声音在外面响起,满宝最先跳起来往外跑,即便是钱氏反应快也没把人抓住。 她一脸无奈的看向周喜,周喜连忙迎出去。 满宝一看到外面的人就叫,“姚伯娘!” 姚氏是周大宏的娘,跟钱氏平辈,家在村中央,和满宝家有一定的距离,但村子就这么大,大家也经常见面的。 她看到满宝像小牛犊一样从屋里冲出来,就笑呵呵的道:“是满宝呀,你娘在不在家呀?” “在呀,在呀,”满宝的目光精准的落在她身后一个大姑娘的身上,眼睛亮晶晶的,“我娘在屋里呢,姚伯娘快里面请。” 和姚氏一起过来的有三人,一个是满宝已经面熟的媒婆,一个是个年轻小姑娘,还有一个年纪跟姚氏差不多大,正悄悄的打量满宝。 姚氏一边领着人往里走,一边笑道:“我堂侄女今天来看我,冬日里没什么菜吃,听说昨儿你家做豆腐了,所以上门来讨两块,顺便也看看你娘的身子。” 说着话,周喜已经紧跟着从屋里出来了,她笑着迎上来,“姚伯娘来了,快里面请。” 姚氏就笑着和她弟妹方氏介绍,“这是周家的大闺女。” 方氏知道,在来前她已经听说了,周家有个归宁的大姑子,因为生不出孩子和夫家和离了。 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看了一下大姑子,再看一眼一旁笑盈盈站着的小孩子,她心里还是略微有些不满。 进了屋,对外的借口算是全了,大家也不必要太过含蓄,由熟悉两边的姚氏和媒婆一起给两家做起介绍来。 周喜不知何时出去泡了茶,让周四郎给端到屋里去,满宝则被周喜带到了外面。 周四郎微红着脸,端着茶进门,给大家上茶。 满宝一点儿也不老实,跟周五郎和周六郎两个哥哥悄悄的趴在门边看得津津有味。 看完还小声议论,“我觉得四哥像小媳妇。” 周五郎就看了一眼同样羞红了脸的姚姑娘一眼,小声道:“可姚姑娘也不像是大丈夫呀。” 钱氏没让周四郎出去,而是让他站在一旁听大家说话。 既然是相亲,当然不可能只说些闲话,有些话,大家肯定是要说清楚的,姚家最担心的一点就是周四郎的人品问题,比如他现在还赌吗? 钱氏就表示去年那是孩子被人引诱,不小心行差踏错,那一次之后他就改过了,再没有去过。 方氏当时的脸色就好看了许多,便也说起她女儿来。 媒婆从中说和,夸完女方夸男方,便笑眯眯的看着他们,让他们再自由交流一下。 方氏便转头看了女儿一眼,见她低着头,脸蛋红红的,钱氏看到了她的目光,便笑道:“姚姑娘年纪小,陪在我们这几个老的身边有些无聊,我让我小闺女带你出去玩玩吧。” 说罢目光准确的落在门上,满宝的小脑袋咻的一下就缩了回去,好一会儿,她的小脑袋就又伸了出来。 钱氏笑看她,招手道:“满宝,过来带你姚姐姐出去玩一玩。” 她对姚姑娘笑道:“你别看她年纪小,对村里熟得很,哪儿好玩她最知道了。” 姚姑娘看了一眼她娘,低头红着脸应了一下。 钱氏便对一旁的周四郎道:“你也跟着去,看着你妹妹,别让她欺负姚姑娘,知道吗?” 这是要给俩人创造独处的机会了。 周四郎笑嘻嘻的应下。 姚姑娘则先看了一眼她娘,待她娘同意了才红着脸起身跟满宝和周四郎一起出去。 孩子们走了,剩下的大人说话也更自在了,方氏开始隐晦的打量起周家的堂屋来。 而走出院子的满宝正仰着小脑袋好奇的看着姚姑娘。 姚姑娘被她这么看着,脸蛋红扑扑的,小声问道:“你干嘛总看我?” 满宝道:“姚姐姐,你真好看。” 姚姑娘脸色爆红,看都不敢看身旁的周四郎一眼,手足无措的道:“你,你别乱说,小孩子家知道什么是漂亮?” 她红着脸转身就走。 满宝一头雾水的抬头看向周四郎,“说漂亮还不好吗?” 明明她以前夸别人漂亮时,别人都很高兴的。 周四郎同样不能理解,他脑抽的回了一句,“可能她不想自己漂亮?”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败 满宝目送媒婆和姚家人走远,转身就跑回正屋找她娘,“娘,以后她就是我四嫂吗?” 同样回到屋里的周四郎也竖起耳朵听。 钱氏抬头先看了一眼老四的表情,然后问她,“你喜欢她吗?” 满宝挠了挠脑袋道:“又不是我娶媳妇,要我喜欢才行吗?” 钱氏点点头,看向周四郎,问道:“你呢,你喜欢吗?” 周四郎就红着脸道:“我听娘的。” 钱氏便思索了一下道:“这门亲事恐怕不成。” 周四郎脸上的红色就褪去,他抬起头来看向他娘,几乎快要哭出来,他抿嘴问,“是他们家嫌弃我?” 刚才方氏可是问过赌钱的事。 “不是,”钱氏本不想过多解释,但见周四郎面色不好,便知道他想岔了,于是解释道:“是我觉得你们不合适。” 她道:“那孩子太听话了。” 周四郎眨眨眼,问,“听话还不好啊?” 钱氏就横了他一眼道:“我要找的是儿媳,又不是下人,要听话干什么?你性子不坚,又跳脱,得找个有主意的来管着你,这小姑娘太腼腆,太听她娘的话了,进门以后恐怕也是要听你的话,所以你们不合适。” 周四郎突然觉得脊背一寒,他结结巴巴的道:“可,可我觉着听话也挺好的……” 在钱氏的目光下,周四郎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不可闻,“好吧,我听娘的。” 不听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周四郎觉得今天白忙活了一场,回屋把周五郎的衣服换下,“娶媳妇这么难啊。” 满宝却觉得很有趣,“四哥,下次相亲一定要再叫上我呀。” 周四郎却有些心灰了,道:“就跟案板上的肉被人挑选一样,一点也不好玩儿。” 本来在人来前他还是挺期待的,毕竟是自己娶媳妇,想想就激动,可今天先是被方氏凌厉的目光打量了一通,后来又被各种问,他已经有些厌烦了。 “我的情况他们又不是不知道,干嘛非得当着我的面再问一次?” “看你是不是好人呗,”满宝还是有些惋惜的,“其实姚姐姐真的挺漂亮的。” 知道这门亲事不能成,周四郎的脸总算是不红了,他客观的道:“也就那样吧。” 这一年多来,他往县城跑了好多趟,加上卖东西见的人也多了,漂亮的小姑娘当然也见过不少,当然有比姚姑娘好看的。 既然他们无缘,那这种漂亮就不必欣赏了,所以他很快将人丢在了脑后,开始鼓动满宝,“满宝,今儿是冬至呢,家里不得炖一些羊肉?” 满宝咽了一下口水道:“娘说今天杀鸡。” “大姐做的面可好吃了,可以用羊肉做浇头,剁得碎碎的,合着酱一煮,再一浇……” 满宝口水急剧分泌,跳下他们的床就蹬蹬的往正房里跑,她从科科那里把自己的钱盒拿来,看着里面仅剩的二十三文钱纠结,最后还是全都拿了出来,跑着拿去交给周四郎,道:“四哥,你现在就去买,我让大姐发面做面条,我们午食就吃面。” 周四郎笑眯眯的接了钱,自己在钱袋里掏了掏,掏出七文钱放进去,“四哥钱少,只能往里添七文,你等着啊,我这就去买肉。” 周四郎的钱都是去县城里卖东西时,每天钱氏给他的五文钱里抠出来的,每天存个一两文,到现在积蓄竟然比满宝的还要多一点了,不过他是不会告诉满宝的。 周四郎叫上老五老六一起,三个人一起撒腿往大梨村的方向跑,大集在大梨村,去那儿准能买到羊肉。 满宝则跑去找周喜要发面做面条,钱氏一问便知道这是周四郎的主意。 她忍不住和周喜道:“就这样,我敢给他娶那样的小媳妇吗?” 周喜都忍不住乐,一边应和满宝“一会儿做”,一边道:“这小子也太不上心了,给他说亲呢,他却一心想着吃的事。” 钱氏叹息,“要不是他年纪大了,再留就更难娶媳妇,我是真想等过两年再给他娶亲,他三个哥哥十五六岁就能撑起半个家了,懂事的也早,老五看着也很有成算,怎么到了他这儿就这么愁人?” 这边,周家觉得姚家不合适,那边周大宏家,方氏也觉得两家不合适。 从周家出来,他们并没有立刻就出村回去,而是又回到周大宏家,方氏先是把媒婆应付走,这才问起女儿和周四郎见面的事,主要是问他们在外面做什么,说了什么话。 姚氏看出这个弟妹似乎不是很满意周四郎,就道:“周金家的是个爽快人,你要不愿意,直接和媒婆说一声就行,这相看相看,当然是要看得上才算,闺女年纪也不是很大,慢慢寻摸就是了。” 方氏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点头,“行,我回头和媒婆说一说,让她再给找找。” 姚氏不由好奇,“你看不上周四哪里?我看他娘说的也没错,这一年他是改过了,其实那孩子也就赌了那么一次。” “我知道,他倒是还可以,就是他家……”方氏看了一眼旁边低头坐着的女儿,小声道:“人也太多了。” 姚氏惊奇,“人多还不好啊,人丁兴旺,村里谁敢欺负他们?” “那是在外头,那要是在里头呢?”方氏道:“别的不说,他们家六个兄弟呢,以后就有六个妯娌,我这闺女性子腼腆,以后嫁进去抹不开脸,不知道要怎么被欺负呢。” 姚氏就笑,“这要是别的乌七八糟的家,你这样担心还有道理,但在老周家却不必担心,你别看我这堂妯娌现在病恹恹的,他们家可是她当家呢,她又一向公正,看她调理前头三个儿媳妇就知道了,侄女嫁进去不会在家里吃什么亏的。” 姚氏道:“至于以后,我这妯娌要是……那周家肯定是要分家的,毕竟六个兄弟呢,父母不在了,住在一起也不方便,到时候还不是孩子们自己当家做主?” “这也是我不愿意的原因之一,”方氏小声道:“看她的身子,这是每天都要吃药的,这家里有一个病人,那得多费钱?” 姚氏看了她一眼,便不说话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白面条(起点推荐票四万的加更) 方氏继续小声道:“周四下头还有两个弟弟呢,这娶亲可得费不少钱,这样算下来,他们家至少十年家里没积蓄。” 姚氏忍不住道:“他们家刚起了青砖大瓦房呢,可见不是存不下钱。” 毕竟同村生活了几十年,姚氏和钱氏相处得也不错,忍不住道:“她那六个儿子,就是最不着调的周四,在村子里的青年里也不懒的,庄户人家,只要肯干活儿,什么家底攒不下?” “那花的也多,”方氏还是坚持,想到了什么,忍不住撇了撇嘴道:“家里有个那么小的姑子也就算了,还有个归宁的大姑子,这家里的儿媳妇得多难做啊。” 方氏或许信钱氏可以在几个儿媳妇之间一碗水端平,但绝难在儿媳妇和女儿之间一碗水端平。 就好比她,她对儿媳妇能和对待女儿一样吗? 周家有满宝那么小的姑子也就算了,她总会长大出嫁的,但周喜却是归宁的,这都一年了还没出门,万一以后不嫁了,那这个大姑子岂不是要一直跟着生活? 这些话,方氏没说出口,但姚氏也猜到了。 她就知道这门亲事是真的没可能了,和钱氏同村三十年,钱氏是什么样的人姚氏最清楚不过,方氏要是露出这样的意思来,现在就是继续谈下去,之后也得断。 那还不如现在就说清楚断了呢。 姚氏颔首道:“那你回媒婆一个话吧。” 话是这样说,但方氏还是有些惋惜,毕竟像周家这样有两个连在一起的青砖大瓦房的院子的人家可不多。 方氏幽幽叹了一口气,心中纠结不已。 但没成想,她这边刚给媒婆回话,那边媒婆就立刻应下要给她闺女另说的话,她便知道,周家这是也没看上她女儿。 方氏不免有些不满,但话不好捅破,总不能去问媒婆周家为什么看不上她女儿吧? 那不是在打自家的脸吗? 在她心里,自家女儿是千好万好,尤其是对比曾经犯过错误的周四郎,她从没想过周家会看不上她女儿。 周四郎对此一无所知,他欢快的跑向大梨村,欢快的挑选了一块好羊肉买回去,因为想着好吃的,因上午相亲带来的郁闷顿时消散一空。 周喜看着,忍不住和她娘道:“看着一点儿也不像是要娶媳妇的人,要不再等一年看看?” 等他再长长,至少心性得成熟点儿吧? 老周头不乐意,道:“男人成了家就长大了,再等就过火了,到时候娶不着媳妇怎么办?” 在老周头看来,老四本来就属于娶媳妇难的人群,再等下去,年纪一大,更难说。 他可不能让老四把底下的两个儿子都给耽误了。 钱氏也点头,“成了亲就长大了,前提是得找个合适的。” 满宝在一旁连连点头,问的却是,“大姐,面发好了吗?” 周喜就点着她的鼻子道:“跟你四哥一个样儿,心里眼里就只惦记吃的。” 家里还有豆腐,周喜将羊肉割出一些来,做了浇头后又和豆腐炖了一些。 炖得久了,豆腐上煮开一些小孔,绵绵软软的,却又不散开,满宝用筷子一夹,里面的汁水就噗嗤噗嗤的往外冒,她吹了吹,小心的咬了一口,确定不那么烫后才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满宝吃得眼睛发亮,其他人也吃得不错。 周四郎把碗里的汤汁都喝干,心满意足的一抹嘴巴,发愿道:“要是能天天过这样的日子该多好呀。” 老周头也吃得很满足,闻言瞥了他一眼道:“大白天做什么梦呢,也就今儿是冬至,其他时候,你要是敢这么吃,看我不抽你。” 别的不说,光这做面条去的白面就让老周头心痛不已。 七里村也种麦子的,但种得少,所以白面也精贵,至少周家一般时候就不舍得拿白面这么吃。 今天难得的奢侈一回,短期内,至少过年前是不要想着这么吃了,更别提周四郎说的天天了。 老周头觉得,天天吃白面条,那得是神仙才能过的日子。 满宝就乐哈哈的表示她以后要做小仙女。 科科趁机告诉她,“在未来,白面,白米饭是每一个人类都可以随便吃得起的。” 满宝哇的一声,问道:“他们这么有钱吗?” 但是一想,又不太对,“每个人都可以随便吃白面,哪来这么多白面呀?” “种的。” 满宝就问,“那得种多少亩的麦子才够呀?” “人均来说,比你们现在种植的要少很多,但亩产高,效率也高,所以他们吃得起。”科科给她解释了一下未来小麦的种植技术和亩产。 满宝听着神往不已,“要是我家种的亩产也有这样高就好了。” “宿主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科科道:“虽然很难,但改进耕种技术,多少会有些进步的。” “不过宿主,你们这里通常只种春小麦,就算是要种植,也得来年开春了,漫漫冬日,你不为明年的播种做一些准备吗?” 满宝兴致勃勃的问,“我能做什么准备呢?” “麦子的种子和水稻的种子不一样,宿主可以斟酌着从商城里购买一些可以留种的小麦种子回来播种,购买种子需要的积分可不低,尤其是宿主这里与未来科技文明相差太大,期间还有一个科技差异税,这都是需要积分支付的,所以我建议宿主在开春前多收录一些百科馆内没有或稀少的动植物,以保证积分的获取。” 满宝就认真思索起来。 想着刚刚才吃过的白面条,她心动不已。 科科见了,继续道:“面粉除了可以做面条,还能做馒头,包子,饺子……” 满宝眼睛越来越亮,越来越亮,最后再也压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小手一拍桌子,嚯的一下站了起来。 科科立时安静了。 正在说话的一众人扭头看过来,钱氏见她眼睛发亮,脸色潮红,连忙把她拉过去问,“怎么了?” 满宝捏着拳头大声道:“娘,我要出去玩儿!” 钱氏:“……我也没拦着你呀。” “我要上山玩儿!” “这时候山里有什么好玩的?”钱氏蹙眉,“天那么冷,山里阴风阵阵的,不许去。” “不嘛,我就要去,娘,你就让四哥他们带我去吧。”如果没有大人带着,满宝一个人是不敢往山里去的,她要是敢去,钱氏就敢打断她的腿。 所以虽然很不甘愿,但她也只能对母亲打滚卖萌求同意。 ☆.第一百八十章 我的山 钱氏最后还是同意了。 满宝高兴的牵着周四郎的手出门,但出去前,钱氏给他们安排好了去处,“既然要进山,那就去你分得的口分田里看一看,顺便捡些木柴回来。” 然后对要溜出去玩的周五郎和周六郎道:“你们两个一起去,家里的木柴不多,得多打一点回来。” 周五郎和周六郎就耷拉了脑袋应下,一出门就埋怨满宝,“那么冷的天进山干什么,看,害我们得去捡木柴了吧?” “我都跟人约好要去捉麻雀了。” 满宝理直气壮的道:“我这是做大事,而且山里有好多东西,多好玩呀。” “不就是拔花花草草吗?下次我们进山一定给你拔,今天就别去了吧?” “不要,一定要去!”满宝刚被科科画了一幅蓝图,正是雄心

相关推荐: 至尊痞神   我身边的那些诡异事件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天神,境魔,诗剑仙   拽丫头的霸道殿下   异界大领主   漂洋过狌海   我家小萨成精了   重生:溺宠太子妃   洪荒:家父盘古,我一气化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