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76章

第76章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五百五十七章 收获(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生日加更) 闫家的花园子很大,高大的花木不少,有很多人,满宝不仅没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 对于这种花木,科科自然不会要求满宝整颗挖了,它就是这么要求,满宝自己也不答应。 地上平白多了一个大坑,唐县令都不用顺藤摸瓜,恐怕略一思索就知道是她干的了。 她挖些被肖家清理过的花草没什么,甚至扒拉扒拉里面的瓦片找找宝藏也没什么,但连树都挖,那就过分了。 满宝不知道被肖家拔掉的花草有多少,她猜一定很多,因为现在被丢弃在菜地边上生长着的,被科科扫描出来的珍稀花草就有不少。 满宝甚至挖到了三株兰草。 当然,那是科科说的,她并不认识。 不过她虽然没见过兰草,但总是听说过的,更是没少在书上看到有关于兰的描写。 满宝将那三株兰草放进背篓里,分了一株给科科,只余下两株,她左右看了看,惋惜道:“可惜他们家不种药材。” “谁家会在花园子里种药材?”周四郎的声音突然在满宝身后响起,满宝吓了一跳,回身后抱怨科科,“我四哥来了你怎么不告诉我?” 科科:“不是外人。” 满宝:…… “是你说的。” 满宝这才想起来,以前她在家里的时候,她会悄悄地和科科说话,它就总是会时不时的播报一下,大哥过来了/二哥过来了……满宝嫌弃,就说自家人过来了不用播报。 这个的确不能怪科科,满宝只能怪周四郎,“四哥,你过来了怎么不说一声,吓死我了。” “你才吓死我了呢,庄先生都说了不许往这边来,你还非得往这边凑,找死呀?”周四郎看了眼她背篓里的那些不认识的植物,皱着眉头问,“这些东西外头没有吗?” “就是没有我才来这里挖的。” “真是的,这些花花草草到底有啥好玩儿的?”周四郎一直不太能理解她,“打小就见你喜欢这个,难道你以前在天尊老爷身边就是专门管花花草草的?” 这么一想,周四郎反倒是认定了,拍掌笑道:“一定是这样的,哎呀呀,原来满宝你以前是管花草的。” 满宝:…… 周四郎开始四处转动起来,道:“那可不能忘了本职,等你这辈子死了,还得继续回去当神仙呢,万一到时候不认得这些花草了怎么办?来来来,告诉四哥,你还要挖哪些?” 满宝知道让四哥误会不好,但她还是忍不住高兴起来,她把花锄递给他,指着地埂边上散落的各种植物道:“就这些。” 周四郎便帮她挖,道:“这些花草不怎么值钱吧?大不了我们从外头买呗,你非得亲自爬过来挖。” “应该很值钱吧,”满宝想起书上写的这些花草介绍,道:“比如兰草,咦,这是金银花……” 满宝听到了科科的介绍,高兴的接过周四郎才挖出来的一株植物,笑眯眯的道:“金银花是药草,总算是有药了,四哥,这儿还有一株,快挖。” 周四郎精神一振,问道:“是不是和女贞子一样,能卖钱吗?” “应该可以。” 周四郎便也兴奋了许多,他最近和药铺走得近,觉得这世上的药草都赚钱,现在挖出来一株药草,他已经满脑子的把它种满漫山遍野的想法了。 周四郎对待这株植物特别的用心,特意放在背篓的一个角落里。 兄妹两个挖了老半天,乱七八糟的挖了不老少,看到菜地边上被他们挖得坑坑洼洼的,周四郎有些心虚。 再看那些已经长大了不老少的青菜,他眼珠子便一转,道:“反正这么多花花草草都挖了,干脆摘些菜回去吧。” “这样不好吧,”满宝道:“这些花草是人扔了存活的,跟野草差不多,但这些菜是人家种的。” “是肖家种的,那肖家还能钻进来拿吗?”周四郎理直气壮的道:“而且衙门也不要这些菜,与其留着老了,不如我们把它们吃了。” 这么说完,他都不待满宝回答,直接上手就掐。 满宝,满宝当然是帮忙啦。 她帮着掐了一大把,还左右望风的道:“四哥,我们先掐一点儿,等明天再来,这样新鲜。” 周四郎:……他说他只是想掐一次而已,她会信吗? 周四郎不理她,掐了一大把,放到背篓里后继续掐,他道:“进来一次就得爬一次洞,很脏的,还费衣服。” 周四郎教训她,“以后你也不许再跑到这儿来了,就是来,也得选个天气好的时候,瞧瞧你现在的衣服鞋子。” “四哥,一会儿回去你得帮我打掩护,可不能让先生知道我跑到这儿来了。” “你拿了这么多东西回去,庄先生还能不知道?” 满宝一呆,显然没想到这一点。 周四郎已经摘好了菜,拎起背篓就走,“走吧,回去洗澡换衣服,你这些花花草草是要种在我们家院子里吗?可那不是只租了三个月吗?三个月后怎么办?” 满宝道:“我们去买些陶盆回来种。” “那还得去挖泥呢,可真够麻烦的,要不除了那两株金银花外,其他的都丢了吧?” 满宝哼了一声,没答应。 周四郎就有些头疼,他回去后看着背篓里的那些带着泥巴的,全都不认识的花草操心,“都用陶盆种,这得多少陶盆啊?很贵的,要不我们还是种在院子里吧,就只金银花用陶盆种。” 满宝问,“一个陶盆多少钱?” “反正不便宜,”周四郎道:“而且一定会比你这些野草野花要贵好多好多倍。” 满宝就勉为其难的道:“好吧,那就种在院子里,其实我就是想知道它们长大后是什么样子的。” 虽然百科馆研究出来制作成词条后她能看到图片,但总觉得没有自己看到的实物好,而且她也想等一等,万一这其中有特别珍贵的植物,到时候她还可以挂到论坛上卖。 届时她也不用担心没地儿找去,直接在院子里挖了就行。 ※※※※※※※※※※※※※※※※※※※※ 作家的话 今天是蓉蓉的生日,嗯,不知年岁几何,反正生日比我小几天,某个人答应了蓉蓉要加更三章,我能怎么办呢,我只能往上加了呀。 祝愿蓉蓉生日快乐,越长越漂亮,天天开心 ☆.第五百五十八章 请客(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生日加更””) 周四郎去隔壁家里借了一把锄头来,直接把杂物房边上连着闫家那面围墙的空地给锄了出来,然后把那些花花草草一股脑儿的给种了下去。 然后他就去找宝贝的金银花,惊恐的发现就只剩下一株了。 周四郎忍不住叫,“不是有两株的吗?” 满宝心虚的转身就跑,“我弄死一株啦。” 周四郎气得不轻,对剩下的那株更宝贝了,他直接把它带回房间,决定今天就去买陶盆。 满宝洗澡换了衣服后溜进书房,庄先生和兰先生正在看白善宝做好的文章,瞥眼看到满宝进来,便招了招手问,“你才跑哪儿去了?” 满宝跑上去道:“先生,我把书都抄好了,刚才有些累,所以出去走了走。” 庄先生看了一眼她身上的衣服,疑惑的皱眉,“你换衣服了?” 满宝嘿嘿笑,“不小心弄脏了。” 庄先生没多想,将刚才兰成出的题目递给她,道:“你也去写两篇文章来。” 满宝一呆,道:“先生,我又不考府学。” “书单上的书你不也有看吗?试着做一做,不可偷懒。” 满宝接过,嘟囔道:“可这几天我都没看呀……” 白善宝幸灾乐祸的笑,小声道:“我可以把书再借你看一看。” 满宝看了一下题目,哼了一声转身便走。 先生显然是要当场批改的,哪儿还有时间给她慢慢看书? 满宝坐回自己的位置上,苦恼的审题,第一道题目还好,她还记得出处,也知道意思,可第二道题,有些眼熟,但完全忘了出自哪本书,更别说前后文了…… 满宝苦恼的摊开一张白纸,决定先解第一道题。 等满宝终于把两个题目都答上来,天都快要黑了。 因为下雨,天黑得特别的快,庄先生收了她的答案,点了点头道:“你们去买晚食吧,待我和兰先生批改作业,等用了饭,我再给你们讲课。” 显然,今天晚上是要加课的。 满宝和白善宝低着头应下,就连白二郎情绪都有些低落。 等出了书房,白二郎就叹气道:“从早到晚都是书,感觉脑子都成混沌了,我想回家了。” “你就满足吧,”白善宝耷拉着脑袋道:“你一天才上几篇课文,做多少作业?你看看满宝,再看看我,哼!” 满宝点头,“就是,我看的书都比你多,更别说善宝了。” 然后扭头对白善宝表示同情,“你真可怜。” 白善宝道:“我现在就想府学考试快点儿来,最好明天就考。” 是过还是不过,他全都接受。 以前在家里的时候,他觉得他读书的时间挺多的了,除了去学堂外,课余时间不仅要写作业,还要看课外书,每天最多只能玩一个时辰左右。 可这会儿他却觉得以前家里的生活好幸福啊,每天竟然能玩一个时辰左右呢。 三人垂头丧气的走到院子里,周四郎从院子的一角抬起头来,这才惊觉时间不早了,“糟了,忘了煮饭,也忘了煮菜了。” 白善宝瞬间惊恐,“不是吧,没时间玩也就算了,晚食还要吃四哥你做的菜?” 周四郎:“……我做的菜怎么了?我的厨艺可是我们六人里最好的,有本事你来!” 周四郎拍着手起身,道:“今天我们摘了些特别嫩的青菜回来,所以下午我去买陶盆时顺手买了些肉回来,晚食我们就自己做着吃了。” 不然摘回来的青菜多浪费呀。 白善宝和白二郎这才看到周四郎脚边那整齐的地垄,好奇的问道:“四哥,这是菜?” “屁的菜,你见过长成这样的菜吗?”周四郎道:“这些都是满宝的花花草草,你们以后到院子里玩时小心点儿,可别踩到了。” 白善宝立即想到了,斜眼看向满宝,长长地“哦——”了一声,似笑非笑道:“原来是这样啊,我说呢,今天晚上为什么会有新鲜的免费的青菜吃。” 白二郎一头雾水,“这样是哪样?” 白善宝就示意他去看隔壁闫家,白二郎瞬间懂了,也看着满宝“哦——”了一声。 俩人齐声道:“你得请客!” “请就请,”满宝也不是很想吃四哥煮的菜,于是扭头问周四郎,“四哥,你想吃什么?” 正想拒绝的周四郎立即沉思起来,然后道:“我想吃巷口老赵家的炖鸡,那味道……” 满宝道:“我去买。” “那快去吧,这会子天黑了,晚了我怕他们家卖完了,记得让他家多给一点儿汤,拿回来我烫一烫青菜,也很好吃的。” 满宝补充道:“再把肉切片了放进去一起煮,也很好吃的。” 白善宝很怀疑,“放这么多东西会好吃吗?” “会吧,我大嫂做的时候就特别好吃,过年的时候她就尝尝用一只鸡吊汤,然后往里加各种东西。” 白善宝道:“可这是你四哥。” 满宝一听,也怀疑起来,扭头看向她哥。 周四郎:“……你先把东西买回来再说吧,到时候我分出一半来烫,要是不好吃,我就和大吉吃不好吃的那一份。” 大吉:…… 满宝他们同意了,于是拎了一个篮子便出门,高高兴兴的往大街去了。 出了巷子便是大街,街上并不怎么热闹,一是现在是农忙时候,二是今天在下雨。 所以上街的人很少,但也有不少人出来找东西吃。 老赵家的店铺就在巷口不远,他家的炖鸡是出了名的美味,和炖鸡齐名的是锅贴。 用锅贴泡着汤汁一块儿吃,特别的好吃。 满宝想到今天往系统里收录了这么多植物,便特别高兴,一高兴就特别的大方,于是一挥手,便买了一锅鸡,又买了一篮子锅贴,还买了三碟菜。 老赵将东西给她分别放进篮子里,他们的篮子不够,还从自家拿了两个给她,然后叮嘱道:“你们路上小心些,可别撒了,吃完了放在院子里,明儿一早我们上门去收。” 满宝他们自住进来后,大部分时间是往外买吃的,吃的最多的就是巷口这几家的铺子。 所以巷口出来这半条街的吃食铺子都认识他们了,因为距离不远,很愿意提供送货上门和上门收厨具的服务。 满宝三个高兴的应下,付了钱后就一起拎了篮子回家去。 ※※※※※※※※※※※※※※※※※※※※ 作家的话 还有一章在十一点左右 ☆.第五百五十九章 填洞(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生日加更) 周四郎看到满宝买了这么多好吃的回来,既高兴又痛苦,最后还是高兴占了上风,一边在厨房里忙碌,一边悄悄和满宝道:“等回了家,你可别告诉爹。” 满宝点头,“我不说。” 四哥讨不了好,她也会被骂的,损人害己的事她才不干呢。 周四郎就放心了,分出一大半的鸡汤来烫青菜和肉片。 白善宝他们挤进厨房里凑热闹,等熟了以后尝了一筷子。 周四郎看着他们问,“怎么样?” 白善宝:“有点儿淡。” “我加点儿盐。”说罢去拿盐。 白二郎道:“油水似乎也少了。” 满宝则在吃了一口后道:“算了,放点盐就行了,反正再做也不会有人老赵家做的好吃,也不会有大嫂做的好吃的。” 周四郎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于是把菜都端到了堂屋,将还热腾腾的锅贴摆好,请了庄先生他们出来一起用饭。 兰先生夜宿小院,和庄先生一起批改了满宝和白善宝的文章,当然,重点是指点白善宝的文章。 满宝跟着一起听了,获益良多,然后放下作业就打算回屋去睡觉。 晚上,兰先生忍不住和庄先生道:“我看你那大弟子也很有天赋得很,怎么不让她跟着白善一起?” 庄先生道:“她自也是要学的,只是不必像白善一样专精,她现在有另外的作业要做。” 想到他今天下午看到的那一沓笔记,庄先生忍不住笑,“她那作业,恐怕一年半载的都做不完,怎能再专精其他?所以这些课程她只要听一听,大概明白就可以了。” “你给她布置了什么作业?竟然要做这么久。” 庄先生笑而不语。 兰先生心底是很有些惋惜的,“那孩子写的文章很有灵气啊,可惜是个女娃娃。” 庄先生拉过被子睡了,回道:“也不是天下名士都要入仕的,如果不入仕,是男是女又有何区别呢?” “你还想让她做名士啊?” 庄先生但笑不语。 此时,东厢的满宝正打了一个哈欠,在床上翻了一个身后进系统里看了看收录进去的词条进度,又翻了一下邮件,这才懒洋洋的和科科说话。 “闫宅我们还有好多地方没走过呢,那里面肯定还有许多我们没见过的花草,等回头我找到了机会再进去找一找。” 科科应了一声,道:“宿主,我会帮你留意词条的进展的,一旦有新词条出现,我就去论坛上帮你挂订单。” 满宝高兴的应下,“好,我们还是应该多赚一些积分才好。” 雄心勃勃想要赚积分的满宝对隔壁闫宅尤其关注起来,然后就发现了正有衙役在修那个大洞。 不仅满宝,就是白善宝和白二郎都忍不住跑出去围观,问来搭转头的衙役,“衙役大哥,你们不是说你们县衙缺钱吗?怎么来修这个大洞了?” “是缺钱,不缺钱能是我们来修吗?”衙役懒洋洋的推着石头去堵洞,道:“这种活儿本来应该是匠房的工匠来干的,再不济,县衙出钱从街上找了力夫来干也行,我们是巡街,保护百姓的,结果这会儿来砌墙了。” 满宝:“那就不砌了呗。” 衙役就看了她一眼,“那可不行,虽说闫宅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但也不能空着任由人这么钻来钻去的,不然传出去,谁还会买这宅子?” 他懒洋洋的拿转头去塞空隙,道:“两位小公子、小娘子,你们往里头钻的事可瞒不住人的眼睛。” 三人顿时瞪大了眼睛,“你们竟然知道!” “知道,怎么不知道?”衙役道:“自从肖家闹了鬼,这附近几条坊街的人都机灵着呢,你们以为没人看见,却并不是真的没人看见。” “也就你们跟我们县令关系好了,这里头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你们进去摘点儿菜,挖些花花草草的没事,要不然,早跟肖家做伴儿去了。” 三人吓了一跳,然后见他眉眼间都是笑,就知道他多半是逗他们玩儿的,便又松了一口气。 看来他们只知道他们进去挖花草和摘菜的事,并不知道他们拿了一本账册的事。 也是,前者有迹可循,后者可没有。 三人细细地想了一下那天的事,确认当时整个闫家只有他们三个和大吉在,放心了。 衙役见他们被吓住了,得意起来,顿了一会儿才好奇的问道:“你们摘菜也就算了,那些野花野草的挖了干什么用?” “那些也不算是野花野草吧?”满宝道:“都是肖家拔了扔在旁边又活下来的,养好了,应该都是特别好看的花草,别的不说,闫家可是贪官儿,家里这么有钱,养的花肯定也好看。” “再好看这花也不能当饭吃不是?”衙役道:“而且,我刚才路过你家的院子,往里看了一眼,你确定那些花草你那么种能活儿?” “为什么不能活儿?是我没种好吗?” “当然没种好了,你见过什么花草都不论种类,就胡乱的种在一块地上的吗?有的花现在看着不显,但长大了可是很高大的,或是有的就是爬藤的,你们这么胡乱种一气,现在看着没什么,等过两三个月,它们一长大,那地能够用吗?” 衙役道:“到时候它们还不是得死?” 满宝一呆,“有这么多讲究啊?” “那是自然了,要不然匠里也不会有花匠了,那可是专门种花的,这里头的讲究可就太多了。” 满宝思考起来,点头道:“我知道,就跟种地一样。” 然后她瞪圆了眼睛,叫道:“我四哥是知道怎么种地的,哼,他一定是故意的。” 说罢,她也不管填洞的事了,跑回去找周四郎算账。 周四郎却理所当然的道:“这些花花草草要是能活两三月你就知足吧,因为两三月后我们也要走了,你费那么大的劲儿种好它们又有什么用?” “好看呀,院子里全是花,那得多好看呀。”满宝道:“就算我看不着,给房主看,或是给下一个租客看也可以呀。再不行,你也不能这么糟蹋我的花花草草,我费了这么大的劲儿才挖回来,你怎么能随便种呢?” ※※※※※※※※※※※※※※※※※※※※ 作家的话 晚安 祝蓉蓉生日快乐 ☆.第五百六十章 第一次厨艺展示 周四郎嫌弃的问道:“那你说怎么种?” “挖起来再重新种?” 周四郎就掐腰,招手道:“来来来,你告诉我,这株叫什么花,该种多深,该留多宽的地,哪株是爬藤要搭架子……“ 满宝一脸无辜的看着他。 周四郎问,“你知道吗?” 满宝顿了顿后摇头,“知道一些,还有些不知道。” 兄妹俩对视许久,最后各自让了一步,满宝知道的,一些会长得特别大的植株就移到一边,还有些爬藤的也移个位置,其余的留在原地不动。 这个工程量不小,院子里有些地方土不够,周四郎还得从外面想办法挖一些回来。 所以白善宝和白二郎都会帮忙。 庄先生看着他们课余时间这么欢快,便也不计较他们又偷溜到隔壁闫宅的事了。 毕竟最近他们的读书任务都很重,但人又不能一直读书,让他们出门玩儿又怕他们玩疯了。 在庄先生看来,这样刚刚好,在院子里就有可以给他们玩的东西。 庄先生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觉得他们放松够了,便招手道:“回来上课了。” 玩泥巴,哦,不,是种植的三人闻言惋惜了一下,然后就把花锄交给周四郎,一起回书房读书了。 大吉便接替他们上前帮忙。 虽然他的主要任务是跟着少爷,保护他们的安全,但在家里时,他也是会伸手帮忙做一些事情的,总不能所有的活儿都交给周四郎。 周四郎也习惯了,基本上他的时间会比较自由,而大吉会一直跟着满宝他们。 也是因此,他才能放心的时不时往外跑,不用担心满宝的安全。 三人(被迫)沉迷于学习,时间变过得很快,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同样的,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清明就到了。 清明过后便是府学考试。 庄先生在清明那天独自离开小院,据说是去祭拜他曾经的先生去了,也就是满宝他们的师祖。 反正三人难得的有了一天的假期。 但外面并没有什么好玩儿的,天气也不好,阴沉沉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下雨了。 三人坐在院子里发了一会儿呆,就决定出去走一走。 但顺着大街逛了半天,发现今天连食肆都不怎么开张了,他们要买吃的,要么去大酒楼大饭馆,要么就只能自己做着吃了。 连食肆都关门了大半,更别说别的店铺了,所以街上很冷清,大部分人都去了城外。 三人对视一眼,竟然也有些意兴阑珊起来,最后买了一些菜蔬和肉回家去。 周四郎看到都惊呆了,“你们买回来让我做?” 满宝道:“我们一起做呗。” 她想了想,觉着自己可以让科科指点一下,说不定做出来的味道比四哥的还要好呢。 于是道:“我来做好了。” 周四郎想了想,点头道:“也行,你是女孩子,应该比我更有天赋。” 几人就一起淘米煮饭,又清洗了菜蔬和切了肉,一切准备妥当,大家一起看向满宝。 满宝则在心里和科科道:“科科,来吧,把菜谱调出来。” 科科扫了一下她现有的食材,从她购买的菜谱中搜索了相应或差不多的菜肴出来。 然后满宝霸气的手一挥,“生火!” 没过多久,满宝就满头大汗的往锅里加水,问道:“适量水是多少?” 科科:“宿主,我只负责调出食谱,学习的事得自己来。” 白善宝理所当然的道:“适量就是适量呗,做菜的人不是你吗?你问我,我怎么知道?” 满宝:“我没问你。” 就是一时惊慌,忍不住问出口而已。 她看了一眼锅里的水,又去了看了一眼篓子里的青菜,斟酌的又往里加了一点儿清水。 然后继续看下一条,“盐少许,少许是多少?” 满宝小心的往里抖了一些盐巴,白善宝看得目瞪口呆,“满宝,你真的会做菜吗?” 满宝理直气壮的道:“我正在学。” “要不还是让你四哥来吧。” “不要!”周四郎和满宝一起拒绝。 周四郎鼓励的看着满宝道:“我觉着大嫂做菜放的盐也不多,但就是挺好吃的。” 满宝有些不自信,“是吗?” 周四郎狠狠地点头。 满宝就自信起来了,看向下一条,然后才觉得不太对,“哎呀,盐好像是要等菜快熟了才放的,我这还没放菜呢……” 周四郎:…… 折腾了半天,满宝总算是煮出了一锅菜。 包括大吉在内,五个人默默地围着桌子正中的那盆菜看,看上去没什么大的毛病,就是似乎菜煮得烂了点儿。 白善宝咽了咽口水,点了点满宝道:“是你做的,你先吃。” 满宝很自信的拿起筷子夹了一根菜塞进嘴里。 四人一起盯着她看,满宝顿了一下,在四双眼睛的注视下淡定的嚼了嚼咽了,然后点头道:“嗯,不错,有肉的菜就是不一样,吃吧。” 大家一听,松了一口气,纷纷拿碗盛饭吃菜。 白善宝吃了一筷子菜,顿了一下后看了其余三人一眼,努力的嚼了嚼咽下,等他们都吃后才默默地放下碗筷。 白二郎才吃了半口就忍不住叫道:“周满,你没放盐!” 满宝拍了一下他脑袋,怒道:“叫师姐!” 白二郎捂着脑袋怒,“你迁怒!” 周四郎也放下了碗筷,叹了一口气道:“我想大嫂做的菜了。” 大吉也只吃了一口,问道:“要不要去饭馆买几个菜回来?” “那这锅菜怎么办?”周四郎道:“这也太浪费了,里头还有肉呢,家里又没养着鸡和猪,还是我们吃吧。” “猪都不一定吃吧?”白善宝犹豫道:“煮得太烂了,就是加了盐也不会好吃的。” 满宝没说话,左右看了看后道:“我听你们的。” 显然是也不太想吃自个做的这锅菜。 周四郎皱眉想了想,最后去厨房里拿了盐巴来往里加了一些,搅了搅后道:“我拿去送人,你们去饭馆里买菜吧,记得快些回来,不然饭会冷的。”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五百六十一章 乞儿 周四郎将饭拿回厨房,重新倒进锅里,将灶台里的热灰,以及一些残余的炭块扒拉出来,然后就把锅放在上面,好让饭一直热着,不至于马上就变冷。 等做完这一切,他这才端了那盆菜出门。 出了巷子,顺着大街往前走,走到最繁华的那一段,那里常有些小乞儿或老乞儿在那里乞讨。 来益州城的这段时间,周四郎不敢说把整个益州城都逛了一遍,但他们住的这个坊,以及附近几条街,他是以及逛熟了的。 一开始四处游走时,总是会迷路,便要和路上的人问路,但总会遇着些不太想搭理你的人,或是故意给你指错路,再或是明明自己也不懂,却非要给你指路的人。 被坑的次数多了,周四郎便知道找路边乞讨的人问路反而更靠谱。 加上大街上的一些饭馆,就喜欢让一些洗干净的帮闲帮着跑腿儿,每天外送吃食和回收餐具。 说是帮闲,但他们其实也是乞丐。 饭馆付给他们一些吃食,他们就帮饭馆跑腿儿。 周四郎碰见过好几次,一来二去便和他们混熟了。 因为今天是清明,巷子口那一段的饭馆都不开,乞丐们不知道都跑到哪儿去了。 周四郎便顺着大街往繁华的地方去,看到一家正大开门的饭馆,他便转身进了一条巷子,那是饭馆的后门所在。 果然,往里一走,远远的便看见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正在一个木桶里翻找些什么。 周四郎眯着眼睛看了看,总算是找到了个眼熟的人,轻咳了一声,叫道:“三儿?” 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儿回身看过来,看到周四郎就懒洋洋的走上去,“周四哥,你帮我们找到活儿了?” “街上的饭馆子你们都接触过了,我能给你们找什么活儿?来,我给你们带来了一盆菜。” 三儿一听,立即捧了自己的碗冲上去,看到里面的菜和肉,惊喜得不行,“周四哥,你发财了?” “没发,这不是清明吗,请你们吃个好的,只有菜,没有饭。” 三儿一挥手,其他小乞儿也冲上来,纷纷道:“不要紧,我们有。” 他们藏有一些馕饼和馒头,虽然都不是完整的,且留有好几天了,但伴着这样的菜和肉吃还是很好吃的。 尤其这菜还是热的。 周四郎把菜交给三儿,让他去分,他们惊喜的发现菜是热的,高兴得不得了。 周四郎拿回空盆,见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就挥了挥手道:“那我先走了,你们慢慢吃吧。” 大家热情的和周四郎告别,“四哥慢走。” “四哥好走。” 周四郎走到巷子口,就见满宝他们正提着东西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他先往他们手上的篮子看了一眼,立即高兴的迎上去,“你们买好了?这么快!” 满宝点了点头,“今天上饭馆的人少,所以速度很快。” 她看了一眼周四郎手里的空盆,蹙眉问道:“四哥,你刚才拿菜……” “哦,他们是我在外头认识的朋友,回去再跟你们说。”周四郎肚子有些饿了,特别殷勤的去提他们手里的篮子,疾走道:“走走走,先回去吃饭。” 满宝他们只买了菜,饭是自家的,大吉将饭从厨房里抬出来,周四郎这才解释,“那些菜丢了浪费,所以我给他们送去了。” 满宝问,“那怎么不一起送饭?” “……饭只有这么点儿,才够我们吃。” “我们可以再煮嘛,”白善宝道:“既要做善事,为何不尽善尽美些?” 周四郎挠了挠脑袋道:“我没想做善事啊,那不是东西丢了浪费吗?我们不吃菜,但饭要吃的呀。” 白二郎道:“你就是抠。” 周四郎不乐意了,“这不叫抠,你们要做的事我才看不上呢,咱家里又不是有金矿银矿,哪能特特煮了饭菜去送人?你今天给了,那明天给不给?” 大吉看了他们一眼,道:“快吃饭吧,早就过了午食的时间了,小心饿着肚子。” 满宝一边盛饭一边问,“四哥,他们为什么不回家?” “因为没家了呗,”周四郎道:“谁有家会往外跑?三儿他们在外流浪都有两年多了,大部分是因为三年前的水患才流落出来的,还有的,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我没事问那么仔细干什么?” 满宝皱眉,“我记得我们罗江县就没这么多乞丐,这么多人,唐县令为什么不像杨县令那样分地给流民,以地安置呢?” 白善宝想了想道:“益州繁华,可能他没有这么多地了吧?” “那他们家里原本的地呢?”满宝道:“他们既然之前有家,显然父母,甚至是祖父母都是有地的,哪怕沦落在外,家里的地总还会在的。衙门给提供一些种子,工具,多免几年的赋税,自然就安定下来了。” 满宝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杨和书就是这样安置流民的。 当年他上任后不久,就开始安排一些健壮的流民,到了秋收发现益州的粮价居高不下后就开始着手安排别的流民。 将还滞留在县内的流民打散了分到各个村子,或是直接找一块荒地安置他们,让他们自成一个村。 借他们一点粮食,再给他们一些种子和农具,做主以开荒荒地为理由免去他们第二年的赋税。 一些比较贫瘠或难开荒的荒地,他还会下役令,征役夫去帮忙开荒。 而今两年过去,不仅滞留在罗江县的流民被安排了下来,外县还有流民闻讯涌入,绝大部分被杨和书给安排好了。 所以这两年罗江县的人口增长非常迅速,除了自个县里生的,就是这些新加入的流民了。 人口,是一县县令的政绩考核之一,别的不说,杨和书光这一手就很优秀。 满宝和白善宝还知道,因为这事,杨和书还被邻近的两个县给告了,因为有争夺人口之嫌。 而杨和书和他们提到过,这些流民绝大部分都来自于益州,不然,他们若祖辈在罗江县,他都不用这么费心,直接支援他们一些粮食和种子农具就行。 所以失地的流民和不失地的流民安置区别还是很大的。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五百六十二章 考试 周四郎听了一会儿,表示听不明白,于是敲了敲碗道:“还是赶紧吃饭吧,知道了你们也管不着,这是当官儿的事。” 满宝便看着白善宝。 白善宝对上她的目光,扒了一口饭道:“当官之前得先考上府学。” “没错,”满宝给他夹了一块肉,鼓励道:“多吃点儿,吃饱了去看书。” 白二郎从碗里抬头,“今儿不是放假吗?” 白善宝也盯着满宝,“我要看书,你得陪着,不然你们都玩儿,我看不进去。” 满宝表示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反正现在外面也不好玩儿。 白二郎听了,愤愤的把他觉着最好吃的红烧肉扒拉了一半进自己的碗里,他想念七里村了,想念七里村的小伙伴儿们? 只要是放假,他就可以去找他们玩儿,去村里玩儿,去河里玩儿,去山上玩儿,去芦苇丛里玩儿…… 哪像现在,朋友只有两个,外面也没有好玩的地方,他们又总是看书。 周四郎却满意得不行,他最佩服幺妹的一点儿就是,她总能看得进书去,且总能自律。 他却是一看到字就头晕的。 周四郎吃饱,收拾了碗筷后道:“我出去走走,傍晚给你们带晚食回来,你们就不用出去买了。” 他道:“今晚外头路祭的人应该挺多的,你们年纪小,别往外头跑。” 满宝好奇的问,“四哥,我们要不要也买些香烛纸钱回来路祭?” “我们家里都有人祭祀呢,你在这儿祭谁?”周四郎挥手道:“难道为了你的一捧纸钱,还得劳动老祖宗们从村里飞到这儿来?放心吧,有家里人在,老祖宗们的祭祀不会少的。” 想要凑一把热闹的白善宝和白二郎听了便也歇了心思。 清明过后五天便是府学的考试。 庄先生老早就带着白善宝将他的路引,推荐信等一并上交,拿到了考试的资格。 大晋的求学制度很宽松,府学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于底下县学的推荐。 除了极个别特别优秀的县学学生外,其他县学学生得到了推荐后也都要参加考试才能入学。 当然,非县学的学生想要到府学上学,也是可以自荐考试的,但是,你得拿到官员或有名望的人的推荐信。 不然你就只能不停的找府学的学官自荐,先参加一个大考,争得那仅有的几个考试名额后才能参加府学考试。 所以大晋的书生别的不行,口才或诗是一定得做得好的,不然连考试名额都拿不到。 如果两者都不占,那就得祈祷老祖宗们够给力,给了他一个好家世,这样他们就算口才不行,自荐诗做得不好,也是可以拿到考试名额的。 不仅府学如此,国子监中的六学也是如此。 各地会像国子监中的六学推荐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到了京城,根据推荐的不同,有可以直接入学的,也有必须先经过考试的。 六学每年都会考试,不合格者会被除名,而品学兼优者可以直接出仕,也可以参加进士考试然后出仕。 当然,非六学的学生也是可以直接报名参加进士考试的,只不过国子监的六学代表了国家最高的教育机构,通过它教育的学生,通过率要更高。 所以,白家和庄先生给白善宝制定的仕途路径就是无比正规又大众的一条,先进入府学考试,做到最优秀的那一拨,拿到去六学的举荐信。 然后去京城参加考试,进入六学读书,学有所成后去考进士。 庄先生觉得,白善能在十四岁前考入府学就足够了,所以这一次考试他并不怎么紧张,也让白善不要太紧张。 庄先生笑道:“我们这一次就是试一试,今年考不中,明年和后年再来就是。” 白善宝紧张的点头。 满宝则鼓励他,“你一定可以的!” 白善宝就顺口问道:“那要是考不中呢?” “那出来请我们吃一顿好吃的。” 白善宝一呆,问道:“不应该是你们请我吗?我没考中,那么伤心呢。” “万一你为了吃我们这一顿饭不尽力怎么办?”满宝理直气壮的道:“再万一你心疼这一顿饭,超常发挥了怎么办?” “一顿饭而已,我至于吗?” 满宝:“谁知道呢,反正你要是考不中,那就痛上加痛,你要是考中了,我们请你,那就是喜上加喜。” 一旁正等着排队的书生听到了,忍不住扭头看了满宝一眼,又去看了白善宝一眼,见他才十二三岁的样子,不由微微提起了一颗心。 现在的少年都这么厉害了吗? 这个年纪不应该是去考县学吗? 想是这样想,但其实场中和白善宝一样年纪的考生还真不少,足有十七八个。 少年们心里虽然也紧张,但也很自信,至少头颅是高昂的。 而年纪越大的考生越发沉稳,同时心里的忐忑也不少,他们发现今年参加府学考试的考生似乎有些多。 庄先生自然也发现了,他叹了一口气,越发觉得今年白善可能没机会了。 考生增多,名额却是一样的,考题的难度还增加了。 不过庄先生没做声,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进去吧。” 白善宝便从大吉手里接过考篮,冲庄先生行了一礼后转身去排队。 满宝目送他走进考场,然后便左右看了看,问道:“先生,我们是回家,还是在这儿等?” 考试是考两天,到酉时就会开门放行,明天继续一大早的来排队进考场。 不过重要的题目都是今天考完的,明天要补的是限题诗。 庄先生想了想后道:“我先回家去了,你们随意吧,不过大吉得留这儿看着,万一里面有人叫,也有人在此支应。” 大吉应下。 满宝便想了想后道:“那我们也留下好了。” 白二郎左右转了转,指了一个茶馆道:“那有茶馆,我们去那儿等着。” 茶馆里等的人不少,楼上楼下都被占满了,于是店家把桌椅摆到了外面,满宝他们四个便占了一张桌子坐下,一边喝茶,一边等着考场打开。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十点左右 ☆.第五百六十三章 题目(给众筹盟主的众书友的打赏加更七) 一直到坐下,白善宝都是有些紧张的,毕竟他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卷子发下来后,看了题目,他的心就慢慢安定了下来。 倒不是胸有成足,而是有了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反正已经坐下了,题目也看到了,又不能再出去翻书,此时再紧张也没用了。 白善宝静下心来,先将所有的题目都细细地看了一遍,这才倒了水研墨,一边磨,一边思考。 等他将墨水研磨好,他也已有了思绪,这才开始提笔写。 先生说过,卷面一定要整洁,他看了一下,虽然题目很难,但一天的时间,应该是足够的。 他打算上午全部拿来做题,待中午吃过了午食,休息一会儿后再检查誊抄。 也幸亏庄先生总罚他们抄书,他抄的速度挺快,而且准确度很高,不然这么多题目,他还真不敢打草稿,估计得写慢一点儿,然后争取一遍过。 若有错字,也是在卷中修改。 白善宝在里面奋战,外面的四人却在听各种人吹嘘自家的少爷/孩子多厉害。 没办法,在外面好无聊,也只能听人说话,以及和人乱吹牛了。 满宝听了一下,又问了几句,然后信心重新起来,她悄悄的对大吉道:“善宝比他们厉害。” 大吉看了那几家一眼,默默地没说话。 参加府学考试的人这么多,碰巧问道的是最差的几家也是可能的。 而且,有才的人不应该都低调吗? 这么高调的吹嘘自家,显见也不怎么样了。 比如他们,他们只在心里觉得少爷厉害,从不会在外头这样吹牛。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太阳开始西落,学监的钟铛铛铛的响起来,本来有些昏昏欲睡的人瞬间精神起来,纷纷跑到学监门口去等候。 白二郎以一种迅猛的速度冲到了最前面,大吉等人也立即赶上去,目光炯炯的盯着大门看。 学监的大门在大家的注视下缓缓打开,里面站着的考生立即往外走。 有面无表情的,也有垂头丧气的,更有喜笑颜开的…… 而白善宝则是提着考篮冲着他们跑过来,叫道:“快回家,快回家,我要净手。” 众人:…… 满宝都惊恐的问道:“学监里没有茅房?” 白善宝一言难尽道:“我去过一次就不想去了,赶紧回家。” 大吉便提过考篮,周四郎把马车赶了过来。 等上了马车满宝才问道:“考得怎么样?” “还行吧,”白善宝想了想道:“挺难的,不过所有的问题我都答上了,还写得特别的满。” 白善宝心有余悸道:“尤其是最后两道题,我一道题一张大纸,因为要写的多,所以那两道题没打草稿,好在我检查过一遍,基本上错字都改过来了,只有两个而已。” 满宝道:“你前面写的太慢了吧?” “有点儿难,”白善宝叹气道:“本来我以为能在一个时辰内写完那些题目,然后剩下一个时辰就写那两道大题,结果根本不行,好在我午食过后没休息,直接先誊抄前面的,不然后头我估计没时间检查那两道大题。” “题目是什么?” 白善宝没来得及回答,他们便回到了家,他先跳下马车冲进家门,高声道:“一会儿告诉你。” 等白善宝洗了手回到书房时,庄先生也坐在了书房里。 他便提了笔在纸上写下那两道大题的题目。 白善宝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但考试结束到现在也有好一会儿了,他已经琢磨出来。 这次考试的重点恐怕还是看后头的两道大题。 他道:“先生,后面的两道题目,一道是出自《诗经》中的‘生民’,还有一道则是问计流民安置。” 庄先生惊讶,“这么难?” 白善宝也点头,“是啊,好难的,前面的几道题也不容易,卷子才发下,我前后便有人说,这比往年的府学考试要难上两倍。” 庄先生沉默了一下后问道:“你还记得自己的答案吗?” “不敢说全部记得,但大致却是知道的。” 庄先生便点头,道:“那你写下来,我改一改。” 白善宝:……那得好几个时辰吧? 庄先生也想起来他刚从考场里出来,道:“算了,你简单的说一说你是怎么回答的,尤其是这后两道题。你答上了吗?” “这是自然的,”白善宝很自信的道:“《诗经》我是读熟了的,虽然‘生民’很难,但我也是背了下来,且理解的,它看似写的是后稷的一生,但其实写的是先祖,是万民,并不特指后稷一人。” 庄先生欣慰的点头,“看来我讲课你听进去了,生民说的是祭祀。” 巧的是,白二郎刚把《诗经》学完,因为‘生民’很难,属于《诗经》的后几篇,所以他记忆还挺深刻。 他呆愣愣的,忍不住小声问满宝,“生民写的不就是后稷的一生吗?怎么我听着似乎不是写后稷的一生了?” 满宝小声道:“周人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尊祖,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能以配天,所以写的是祭祀。” 白二郎懵了。 庄先生见白善理解了这篇文的精髓,便不再过问细节,而是问道:“那最后一题你是怎么答的?” 白善宝顿了顿后道:“先生,清明时,我们见到了几个乞丐,这才知道,益州竟然一直未将流民安置妥当,但杨县令在罗江县做的就很好。他们为何不学呢?” 庄先生不比两个孩子,他跟杨和书虽也有来往,但彼此间说话不会那样直来直往。 杨和书更不会将这种举措性的政策细细地说给他听。 但庄先生有眼睛看,有耳朵听,他是知道杨和书是怎么在罗江县安置流民的。 他顿了顿后问,“你照着杨县令的所为来回答的?” 白善宝很迷茫,摇头道:“倒不全是,因为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杨县令的举措能在益州或其他地方施行开来。” 他看向满宝,道:“我和满宝曾经细细地讨论过,觉得一地不同于一地,不能一概论之,但流民之事,总有共通之处,所以又应该有个固定的标准或方法才对,不然像现在,一县全力安置,另一县却置之不理,于百姓间也太不公平了。”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五百六十四章 擢落 白善宝毕竟还只是个小小少年,他虽然见过了,也想过了,却实在是没想出来解决的方法,所以最后他虽列举出了杨和书安置流民的方法,又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自己的其他建议,但最后还是没忍住反问回去。 一县情况不同于一县,流民的安置情况真的能统一吗? 如果不能统一,那考核的标准又是怎么确定的? 若地方官员不作为,放任流民泛滥,又该如何惩罚? 听了他答案的庄先生:…… 满宝却很高兴的鼓掌,觉得他回答得特别好,问的也特别好,“不知道府学的先生们能否答出来。” “府学的先生们答不答得出来为师不知道,为师只知道,你最后一道题摆在那儿,前头的问题也不会给我默答案了,现在就去洗漱吃饭,然后睡觉吧。”庄先生笑道:“明日再进考场放轻松些,诗嘛,若是以前做过同样类型的就拿出来用,没做过,当场随便写写也就行了。” 他觉得没必要纠结过与不过了。 谁出卷子考学生,最后反而被反过来考的? 若是他,或许还能多思考一下取不取这个学生,但以府学现在当权的几位学官的性格,恐怕第一轮就会被刷下去了。 庄先生想的不错,学官们连夜批改了卷子,主要是今年他们的府学考试不仅人数创了新高,还受到了部分大人物的关注。 比如一直高高在上的益州王,一直态度平平的张节度使,更有那位突然驾临的贵人。 虽然那位贵人已经走了,但学官们都不敢放松,觉得他们府学难得的受贵人关注,那当然是要做得尽善尽美才好。 所以卷子收上来以后,虽然没人要求,他们还是一改以前的懒散,连夜点灯批改卷子。 兰先生也在其中。 他和几个同僚先将卷子筛查一遍,比如那些明显有污迹,或没答完整的卷子先被筛选出来放在一旁,剩余的则分组交给几个学官批阅。 白善宝的卷面在一众卷子中是不错的,至少属于上等。 于是它是最先一批被放到学官们面前的。 学官们两人一组,交叉打分,白善宝前面的分数就属于上等,不过真正难的是后面的两道大题,那才是分出考生的关键考题。 仅“生民”一题,就刷下去了大部分的考生,要么是答不上来空着,要么就是将“生民”释义了一遍,再要么就是没写到点子上。 而等到最后一道大题,便又能刷下不少人。 泛泛其谈的,胡乱写的,有的人甚至把卷子当成了马屁在写,夸益州王和益州辖下的官员在上次水患之后安置流民得当…… 虽然学官们不喜欢个别言辞激烈的考生,但也一定不喜欢这样拍马屁的考生,因此最先被刷下去的就是这种人。 他们府学又不是要教出佞臣,这话要是写得反讽些,他们说不定还会让他参加下一批的筛选。 白善宝的运气不错,进入了下一批,但在最后一批的筛选中被丢了出来。 此时已经到了最后挑选的时刻,几个学官又轮流看了一遍,最后将白善宝的卷子丢在一堆卷子中道:“前面答得还行,最后一题,是我们考他,还是他给我们出题目?不通。” 兰先生看了一眼卷子上的名字,怔了一下,没想到白善宝竟然能轮到最后一轮才被打落。 他忍不住拿起来看了一眼,发现他前面的问题答案都还算全面,勉强算是上等,但“生民”那一道大题答得实在是不错,最后一道大题的前半部分也答得不错。 他顿了顿,将卷子重新上交给几位学官,道:“大人且看他的籍贯和年龄。” 一个学官伸手接过来,问道:“他的籍贯和年龄怎么了……” 学官翻开瞥了一眼后愣了一下。 “怎么了?” 几个学官上前看了一眼,“关内道的?哦,大贞元年生人……大贞元年!” 几个学官瞪大了眼睛,想了想扭头问兰成,“这莫不是写错了,不是大贞元年,而该是大德元年生人?” 兰成:“……这是路引上的信息,总不会有错。” 学官们沉默了一下,重新翻了翻他的卷子,“十二岁啊,倒有点儿天才的味道。” “什么叫有点儿,本来就是吧,这卷子是取还是不取?” 兰成退到了后面,不再参与他们的讨论,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一点了。 学官们犹豫了一下,其中一个便道:“这最后一题,答的若是及冠以上的青年,我一定不给通,但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便能写出这样的建议,还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虽有些不妥,倒可以考虑给他一个机会。” 众学官一听,立即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主要他的籍贯还在关内道,虽然不知他为何来他们剑南道求学。 但能从关内道抢人才,他们还是很高兴的。 万一他们这边落人,一回头关内道却把人擢取了,那他们多冤得慌? 最后众学官还是将白善宝的卷子放了进去,道:“刺史大人,甚至张大人和王爷说不定都要再看一遍的,还是先放进去吧,若几位大人看不中,再落就是。” “不错,不错。” “对了,诗文也考过了吧?把他的卷子翻出来看一看,若诗有灵气,倒可以补弥这一张卷子的不妥。” 毕竟考生的籍贯和年纪不能作为正当的理由,但诗文可以。 这么一提,大家连忙去找今天刚收上来的诗文卷子。 而彻底考完,才再次走出考场的白善宝便忍不住把考篮往大吉怀里一塞,高兴的去抱白二郎和满宝。 三个小伙伴把着手臂哇哇的蹦了几下,然后白善宝就大方的挥手道:“走,我请你们吃好吃的去。” 这会子也不在乎输赢了,他只想仰天大笑三百下,再去吃上三百天的美食,再睡上三百天。 不过这也只是想想而已,三百天什么的,是不用想了。 庄先生含笑看着他们热闹,抬手压了压道:“不用你请,为师请你们。”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下午两点左右 ☆.第五百六十五章 知味馆 三人忍不住“哇”的一声,冲上去围住先生,叽叽喳喳的道:“先生,我们能去甘香楼里吃吗?” “别想了,为师没那么多钱,甘香楼旁边的知味馆也不错,我们去那里吃。” 满宝想了想问道:“我们去知味馆吃过吗?” 白善宝没想起来,看向白二郎,白二郎直接略过大吉看向周四郎。 周四郎想了想后摇头,“没有,我都没留意到甘香楼旁有知味馆。” 他有些自责,“我还以为我把附近几坊都逛熟了呢,原来我还有这么多店面不认识啊。” 像甘香楼可是益州城内一等一的酒楼,在它旁边的饭馆肯定也不差的。 庄先生瞥了他们一眼,转身上了马车,道:“时间还早,我们先回去休整一下,一会儿再去。” 众人应下,纷纷爬上马车,满宝问白善宝诗文的题目是什么。 白善宝道:“倒是不难,以‘春’为题,但也因此显得很难,我觉着比诗文我是比不过的。” 庄先生说了一句,“你的诗文还是很有灵气的,不可妄自菲薄。” 满宝连忙问,“先生我呢?” 庄先生看着她笑道:“你的诗也不错,你们要做好诗就得多读《诗经》以及那些好的诗集,以后每天临睡前都要读两首诗吧。二郎,你与你师姐师兄们一起。” 又领了一个任务的三人:…… 就连勤奋的白善宝和满宝都忍不住忧伤的站在自家的院子里仰望天空,“感觉越来越没时间玩耍了,以前不是说长大以后就好了吗?” 周四郎从一旁飘过,回了一句,“那是因为你们长得还不够大,你们看我现在多自由,每天想干啥干啥,不像以前在家里,从睁开眼的时候就要听爹娘的。” 满宝仔细地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捏着拳头发愿,“希望我能快点儿长大。” 白善宝和白二郎也捏着拳头许愿。 一边的大吉默默地看着他们,瞥了一眼幸灾乐祸

相关推荐: 吾为将军   快穿之世界线全乱了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总裁越过界   烂人一双[重生]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什锦良缘   [网配]谁说傲娇不当攻   重生之韩棋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