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75章

第75章

三人念叨:“不就是洗一套衣裳吗?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把全家三天的衣服都拿去洗了呢,竟然这么久都不回来。” 满宝晒好了衣服,辩解道:“先生说我们洗得不干净,所以要慢慢洗。” “那可真够慢的,行了,赶紧进屋吃饭吧,这会儿子谁家还没吃晚食,真是快饿死我了。” “还是有很多人家的,”白善宝道:“我们才回来的时候,有好几户才把菜拿出来清洗呢。” “那我们家能跟别人家比吗?”周四郎道:“我们既不下地干活儿,在城里也没活计,人家是忙得没饭吃,我们呢?” 三人齐声道:“我们也是忙的。” “是啊,好忙,好忙啊,忙着洗一套衣裳吗?” 大吉也回来了,默默地坐下拿了筷子,周四郎先动筷给满宝夹了一块肉,大家这才开始用饭。 书房里的兰先生听着隔壁的热闹,抬头对庄先生笑道:“收到这样的三个弟子,你也算得偿所愿了吧?” 庄先生对他笑笑。 兰成许久不说话,给自己和庄先生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才道:“这么多年了,你还是个痴人。” 庄先生端起酒杯轻抿一口,对他笑了笑。 兰成便叹气,侧首看向了外面,看着已经完全昏暗下来的天空道:“就不怕他也出不了仕吗?” 庄先生不在意的道:“不能出仕,也自有别的用途,我这些年不也教出了许多学生吗?好歹让他们有了一技之长。” 兰成便知道他多年的执念是不可能靠他一番口舌便能去掉的,便顺势转开了话题,“闹鬼的事是怎么回事?要不是用晚食的时候家里人说起今儿县衙出了一桩奇案,我都不知道你这儿闹鬼了。” 庄先生闻言便哈哈大笑起来,乐道:“三个孩子瞎胡闹,把装鬼的人吓着了而已。”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家都好忙 和庄先生他们一样正喝酒吃饭的人却没他们这样的好心情,李二郎被请到了节度使的府上,不到两刻钟,益州王便赶了来。 然后他便移驾去了益州王的府邸,他们的晚食就是一场酒宴,大家吃吃饭,喝喝酒,顺便还赏一下歌舞。 益州王很谦恭,也很担心李二郎的安全,“皇兄只带了贡堂兄出门,万一路上遇着个什么……” 李二郎便挥手笑道:“五弟不用忧心,我大晋如今百姓安定,这又是在你的封地上,我怕什么?” 益州王便笑道:“这倒是,皇兄难得出京,那这次可要多留益州几日,益州有几处地方是很好玩的。” 李二郎笑着应了一声“好”。 双方言笑晏晏,但宴席散去后,却各自找了自己的心腹说话。 一直跟在李二郎身后的那个一脸络腮胡的中年人跟着李二郎进屋,低声禀报道:“圣上,能扫去的痕迹都扫了,但他不一定就查不出来。” 李二郎不在意的挥手道:“查出来就查出来吧,不过是找些当地的百姓,游商说说话罢了,也没不可对人言的东西。” 李贡低声应下,“庄洵那边,能扫掉的痕迹都扫掉了,但那天您与那三个孩子在酒楼里停留了很长时间,虽我们的人叮嘱过了,但说不定还是会有漏网之鱼。” 李二郎想了想后道:“让人留意些就行,只是几个孩子而已,五郎未必会做些什么。” 李贡应下,“神武军现在益州城外待命。” 李二郎便叹了一口气,李贡便明白他的意思了。 “来前,母后特意提过,让我多看顾五郎,可这一路走来,我想,我若是再看顾,恐怕这益州的百姓更没有活路了。” 李贡皱眉。 “那三个孩子话说得不好听,却再有道理不过,益州水患,朝廷不仅免了三年的赋税,还拨下了赈济的粮食,可你看这益州内外,流民依然不少,粮价依然高涨。”李二郎是有些生气的,“这益州可是他的封地!” “圣上,但您也说了,益州内外的官员也都是朝廷任命的,依臣看,还是张世德没做好,剑南道皆是他管辖,但看绵州一带,情况却要好不少。” “哼,绵州又好多少?”李二郎生气的道:“也就罗江县强些,可罗江县本是个下县。益州之祸,到底是张世德无能,还是他有能却不能做,朕看还得再查。” 李贡见他都用自称了,便知道他是真的生气了,不敢再劝。 他们这位皇帝很骄傲,且也很礼贤下士,平时与人很亲厚,出门在外更喜欢人叫他二郎,就是在宫里,与近臣说话时也都是以“我”自称,只有生气或需威严时才用“朕”这个自称。 李贡退下,守在外面的古忠则领着人端了热水进来,低头轻声道:“陛下,洗漱休息吧。” 李二郎轻轻地应了一声。 而距离这不是特别远的院子里,益州王一脸阴郁的问:“查到了吗?” “查到了,说是跟五个人吃的饭,其中有三个还是少年模样,似乎也是在路上遇见的,在包厢里问些益州的情况。” 益州王问道:“人呢?” “没找到,这一路上,皇帝跟不少人接触过,都是随便接触的,那些人一混入人群中就很难找到了,何况似乎还有人在有意的扫去痕迹。” “所以你们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了?” 心腹低头。 益州王抄起桌上的茶杯就要砸,却想到不远处住着一个皇帝,有那个讨人厌的人在,他显然不能像以前在自个家里那样自在,想砸杯子就砸杯子,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想打人就打人。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茶杯重重的放到了桌子上,阴着脸道:“再去查,动作小些,再让他们知道,你们也不用回来见本王了。” 下了命令,但他怒气未消,沉声道:“养你们也是够无用的,皇帝都在益州城里逛了两天你们才知道,下次是不是我益州王府邸被神武军包围了你们才查探到神武军来益州城了?” 心腹跪在地上冷汗淋淋。 “滚出去。” 心腹立即低着头后退,轻轻地将门掩上后心里叹了一口气,益州城每日进出这么多人,皇帝又这么低调,谁会知道进城的那五人里有皇帝? 其实他觉着他们已经很厉害了,竟然能在茫茫人海中发现皇帝,还要设计张大人偶遇皇帝,将他的身份叫破。 不过这种想法也只能埋在心底,他是不敢往外说的。 他只能叹了一口气,转身忙碌去了。 忙碌的理由千千万,但忙碌的人的状态却是一样的,唐县令现在也很忙,吃过晚食,婉拒了妻子的一起赏月的邀请,他头秃的回到自己的书房,继续处理公文。 然后还要再处理一下自己的信件。 家里送来的信,亲友送来的信,以及同窗送来的…… 唐县令将不重要的信都丢在一边,从一堆信里翻出杨和书的,展开看了看。 他摊开了纸正想写一封回信,想到明天就要去看杨和书说的小友,便又收了笔,算了,还是明儿见了人再回信吧。 唐县令将杨和书的信收起来,唐太太正好端了一碗汤进来,温婉的笑道:“忙完了就用一碗汤吧,你看你也是,明儿就要休沐了也忙不停歇。” 她将碗放到他的跟前,柔声道:“明天有空,我们一起出去踏青放风筝吧。” “明天我没空,”唐县令拿过碗道:“明儿要去康学街拜访一位先生,恐怕一整天都抽不出时间来了。” 唐太太闻言,伸手从他手里拿过碗,板下脸来,“这汤有些凉了,你还是别喝了,晚上吃多了容易积食,还是睡觉吧。” 说罢端着汤走了。 唐县令眼睁睁的看着她把碗端走了,收回伸着的手,叹了一口气,起身回屋去休息。 牺牲了休沐时间的唐县令一大早便坐着马车来到了康学街,他在巷口便下了车往前走,才站到院外便听到了里面的读书声,他忍不住停驻脚步听了好一会儿。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十点半左右 ☆.第五百五十章 心动(送给今天新出生的小公主) 唐县令靠在墙壁上听着里面的读书声,宛若回到了国子监。 他已经外放当县令两年多了,加上在京城一年多的官涯生活,他总觉得国子监的生活离自己很遥远,很遥远了。 “啊!”一声叫声起,唐县令回神,这才抬手敲门,同时里面的声音也传了出来,“一大清早便打瞌睡,白二,去给我蹲马步背书。” 然后是一阵脚步声,大门被一把拉开,满宝看到站在外面的人愣了一下,问道:“您怎么来这么早?” 唐县令就抬头看了一下太阳,问道:“很早吗?” “早呀,我们刚吃完早食呢,不过来者是客,欢迎欢迎,您快请进。”说完便冲里面喊了一声,“先生,唐县令来了!” 庄先生连忙迎出来,刚半蹲下去的白二郎立即站直了,跑进厨房道:“我去烧水烹茶。” 唐县令忍不住一乐,和庄先生互相见过礼后问:“唐某贸然来访,没有打搅庄先生教学吧?” “唐大人客气了,三个孩子虽调皮些,却也自律,让他们自己在院子里读书也行,并无打搅之说,快请上座。” 说罢将唐县令请到大堂就坐。 满宝他们一起凑到了厨房,拿了先生带来的茶叶给泡了两杯茶,送到大堂后正要溜出去,却被唐县令留下了。 庄先生正好问他,“听我这大弟子说,大人认识杨县令?” 唐县令笑道:“我与他是同窗,还是同年,他在罗江县还好吧?” “挺好的。”既然是杨和书的朋友,庄先生便放松了许多,对唐县令也多了两分亲善。 唐县令此次来一是来看看杨和书很推崇的先生及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的;二嘛,就是问一下白善考试准备的事,看他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一群读书人说话,说的自然也是读书了,和所有做了长辈的读书人一样,唐县令下意识的就要考三个小朋友的学识。 已经被考习惯的三人每个人都回答了两三个问题,嗯,问题不是很深,满宝三个很满意。 问题竟然都答上来了,唐县令也很满意。 然后庄先生就让他们读书去,他则和唐县令在屋里喝茶说话。 他们才到院子里,周四郎正好买了点心回来,他高兴的扬了扬手中的纸包,笑道:“新鲜出炉的,还热乎着呢,对了,贵客来了吗?” 三人立即跑上去,闻了闻那股纸都包不住的香味,点头道:“来了,在堂屋呢。” 周四郎立即打掉他们的手,道:“先呈给客人,等客人吃过了你们再吃。” 话是这么说,他去厨房把所有的点心拆开摆盘时,还是给他们一人留了一块他们自己喜欢吃的点心。 三人拿了点心,又在胳膊下夹了一本书,找了块远离堂屋的角落蹲着,一边啃点心一边说悄悄话。 白善宝:“总感觉今天先生心情不是很好啊。” “是不好,我昨天早上打瞌睡最多被敲了一下手心,结果今天竟然要蹲马步。” 满宝道:“那我们今天乖一点吧。” 白善宝心有戚戚:“总觉得乖也没用。” “那你就努力读书,”满宝道:“再过不久你就要考试了,只要你成绩好,先生就会高兴了。” “那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呢,也太长了吧?” 满宝安慰他,“反正我们在益州城还要待很久呢,以后再出去玩就是了,这一个月我们先读书,我和白二陪你。” 白二想说别带上我,但想想,他在这儿也没别的朋友,他们要是不出去玩儿,他总不能一个人出门。 便也叹气着应下了。 唐县令跟庄先生交上了朋友,他们在这益州城内也算是有靠山的人了。 虽然这靠山在益州城里啥都算不上,但在康学街这一带,尤其是在普通百姓中还是很有些用处的。 唐县令一直留到了下午才走,临走前告诫了一番看着就很活泼调皮的三人,“闫宅的围墙一时半会儿的修不好,你们没事不要钻过去玩儿,知道吗?” 他要是不说,三人或许都把闫宅的事忘了,他一提,倒把三人的好奇心提起来了。 满宝好奇的问,“那边还有什么宝贝吗?” “有,”唐县令道:“那边还有一片菜呢。” 众人:……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反正满宝他们特别乖巧的应了一声,表示他们绝对不会钻过去的。 庄先生也表示会看住他们的。 但是,庄先生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家里的,怎么可能看得住他们呢? 肖家的那面围墙被修好了,但巷子里的那个大洞却还没填上,一连好几天,每天傍晚满宝他们出门洗衣裳时都能看见那个大洞还留在那儿。 当然,也没人再敢从那里钻进去就是了,听说肖家被判了罚没六成家财,除了肖大郎的媳妇和妻子外,其余人等全被判刑,肖二郎罪名最轻,但也被判了两年。 据说肖大郎的媳妇打算和肖大郎和离,然后带着儿子改嫁呢。 又是一天学习后中途休息的时间,庄先生今天出门访客去了,据说是兰先生做东,将以前玩得比较好的几个同窗聚在了一起,所以庄先生可能连晚上都不回来了。 被留下自习的三人特别的散漫,学习到一半觉得累了,就打算到院子里去坐一坐。 正好周四郎要出门去订午食了,他拿着篮子出门,问三人,“你们午食想吃什么?” “随便吧。” “那我随便买喽。” 三人一起点头,周四郎便走了。 满宝坐到了门槛上,看着她四哥走远,然后撑着脑袋左转转,右转转,就在她考虑回书房去继续看书时,她看到了巷尾那敞开的大洞。 白善宝也从院子里出来坐到了她的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问道:“想进去?” 满宝点头道:“唐县令说里面有宝贝呢,我想进去看看。” “他不说了是菜地吗,一看就是骗你的。” “是呀,但我还是想进去看一看。” 白二郎钻出来道:“进去被抓住是要被打板子蹲大狱的。” “不会,我们又不拿里面的东西,”满宝理所应当的道:“晋律中没有这一条,你们忘了我们问过先生的。” 白善宝也有些跃跃欲试,“那进去看看?” “趁着大人们都不在,我们走!”满宝站起来,转身就要关门,然后就看到大吉正默默地站在他们身后。 ※※※※※※※※※※※※※※※※※※※※ 作家的话 这个世界上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感觉好奇妙呀 ☆.第五百五十一章 探宝 三人一起抬头看着大吉,白善宝最先做出邀请,“一起?” 大吉:…… 他就是个贴身保护的,一点儿也不想做决定,于是移开了目光,侧身站到了一边。 三人一看就明白了,立即把门关上,看了一眼空落落的巷子,确定没人后就跑到那个洞前钻了进去。 大吉就站着等他们都钻进去后才一跃从墙头飞进去,他才不钻洞呢。 他们第一次白天的时候进入闫宅,咋一看过去还挺好看的。 满宝就说了,“比你们两家都好看。” “那也是贪官之家,如今家里也没人了,有什么用?”白善宝问道:“我们要去哪儿?” “去花圃。”一直安静的科科突然在满宝脑中道。 满宝眼睛一亮,道:“我们先去看看他们家的花园子吧。” “他家的花园子大部分都给改成了菜园子,有什么好看的?” “去看看呗,”满宝先迈步跑去,上次天很黑,只有一个火把的照明,所以她看到的不多。 这会儿再去看,才发现之前他们看的菜地掩在几棵大树之后,应该是把之前的花被拔了,又将花圃扩展开来种植。 东一块,西一块的,显然,肖家只拔了一些花草,那些高大的树木没动。 被拔掉的花草随意的丢弃,绝大部分都死了,但也有些花沾着旁边的泥土顽强的活了下来。 其中有很多花都是满宝没见过的。 此时正是开春,花草开始复萌,满宝转了转,找了根棍子要去挖那些花花草草。 白善宝连忙扯住她,“这么多花草你得挖到什么时候?你要是喜欢,回头我们拿了篮子和花锄过来再挖就是了。” 白二郎揪了揪问,“这是什么草呀,没开花也看不出来呀。” 白善宝上去看了看,皱眉道:“像是蜀葵。” “咦?”满宝也凑上去看,认真的看了看道:“是像蜀葵,可我只在书上看到过,听说它开的花都是大红色的,特别好看,还有个别名叫‘一丈红’呢。” 科科道:“收录吧。” 潜台词是,这东西百科馆内没有。 满宝伸手就要挖,就看到了站在一旁的大吉,她转了转眼珠子,收回手道:“等下次有空再来挖。” 正期待着的科科:…… 但它也扫描到了大吉,且白善宝和白二郎也不再是无知小儿,现在挖了,再凭空丢了,他们不一定不会多想。 科科没有做要求。 满宝则顺着菜地往下看,在边沿处找到了许多种她没有见过,或者在书上看到过,却没挖到过的植物,高兴得不行。 大吉:……谁能想到他们溜进来是来看花花草草的呢? 白二郎也没想到,他觉得无趣,于是直起身来道:“我要去别处玩儿,这些花花草草有什么好看的?” 满宝就直起身道:“行吧,我们去别处看看。” 然后去了闫家前头的荷塘,此时里面的荷叶是青青的,满宝则盯着荷塘的底部看,“听肖二郎说,他们冬天时会下塘摸莲藕吃,还能拿去卖呢。” 白善宝道:“挖两棵花花草草也就算了,挖莲藕就不好了吧,万一被唐县令抓住。” “我就那么一说,又没说我们要去挖,”满宝道:“等夏天时能摘两个莲蓬吃我就满足了。” 白善宝也想吃莲蓬了,嘿嘿笑道:“希望到时候闫宅没卖出去。” 三人顺着走廊往前去,主要还是看沿路的风景。 闫刺史不愧是贪官,园子建得很漂亮,虽然荒废了两年,但那假山流水,以及路边栽种的花木,可以想见草木被修剪时有多好看。 三人就跟郊游似的四处走走逛逛,满宝对沿路的花花草草特别感兴趣,一路上科科不断的播报发现的未知物种,满宝全都一一记下,打算找时间自己再来一次。 但白善宝和白二郎对屋子里的东西更感兴趣,走过大半个花园,他们一行人到了后院的住宅区。 白善宝随意的推开一道门进去,里面空落落的,桌子都缺配套的椅子,不知道是不是被肖家人给搬走了。 白善宝和白二郎进去看了一眼,嫌弃的摇头道:“什么东西都没有,这到底是抄家抄没的,还是肖家搬走的?” “肖家就那么大,他们总不能把所有桌椅都给搬自个家里去吧?”满宝说起传闻,“据说一些好木料的桌子椅子也会被抄到库房去的,比如什么黄花梨,檀木之类的好木头。” 白二郎哇的一声,道:“闫家可真有钱。” “那当然了,贪官呢,”满宝理所当然的道:“要是贪官都没钱,这世上就没人有钱了。” 三人边说话边换了一个房间,这显然是个侧院,白二郎眼尖的看到了一个缺了一条腿的木马,他看了看后道:“这是小孩儿的房间?” 白善宝:“隔壁就是正院,应该是还未满八岁的公子住的。” 一般满了八岁就会搬到前院去住,当然,这是一般家族的教育方式,各家有所区别也是可能的。 比如某个特别疼爱孩子的人家。 白善宝瞥了一眼白二郎。 但大家也兴奋起来了,这可是跟他们年龄差不多的孩子的房间,不知道会不会遗落下什么宝贝,大家开始翻动起来。 这间房里的东西应该不是很贵重,所以东西反而保存得比较完整,内室的床还有个架子在,床板和帐子都不在了,他们猜测是肖家人给搬走了。 如果是朝廷抄家时要搬,那应该是整张床都搬走,一般抄家会被搬走的床,要么是做工精良,要么是用料考究。 当然,大部分情况下是两者皆占。 除了床架子,内室的桌子和椅子都有缺失,但大部分还在。 满宝和白善宝白二郎便好奇的翻动起来,“这些地方肖家都找过了,应该没什么宝贝留下,我们还是找有趣的东西吧?” “什么有趣的东西?”白二郎道:“银子吗?” 满宝和白善宝一起扭头看他,白二郎戒备的道:“干嘛这么看我?难道我说错了?大家公子,除了银子,谁还会往屋子里藏什么东西,以至于抄家的人和肖家的人都没找到?”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六点左右 ☆.第五百五十二章 找到 满宝好奇的问,“你的银子都是怎么藏的?” 白二郎转了转眼珠子,小声道:“银子分开藏,衣柜呀,床底下呀,哪儿隐秘就藏哪里。” 和满宝和白善宝不一样,白二郎是很戒备他娘亲的,所以他习惯性的藏钱。 他压低了声音道:“我还悄悄的在床底下挖了一个洞,和我爹换了好几块金子藏进去了。” 满宝和白善宝听得哇哇的,然后他们一起眼睛发亮的看着那只剩下床架的在上面的地面。 白善宝:“不知道闫家的夫人像不像你娘啊。” 白二郎也摩拳擦掌,“试试看呗。” 反正回去也是读书写字,无聊死了。 大家一听,立即撸了袖子就上,三人一起努力将那床架子往外挪了一丈远,然后就在床下的地面上开始摸索。 一直默默观望着的大吉:…… 三人找了许久,银子没找到,倒是摸了一手和一身的灰,满宝忍不住问科科:“科科,这屋里有没有什么洞里藏着东西啊?” “有。” 满宝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在哪儿,在哪儿?” 科科:“在宿主左侧的墙壁上,一尺见方左右的洞里有东西。” 满宝立即转身去摸墙壁,这一面墙是之前靠着墙的那一面,可能是床放的久了,上下的位置还有些痕迹。 满宝若有所思的往下摸,科科指点她,“往右下去一下,再下一点儿……” 然后科科就不说话了,满宝摸了摸它停住的那个位置,敲了敲,没听出什么来,但也没见松动。 白善宝凑了上来看,他也上手摸了摸,然后道:“这块砖头似乎有些外凸。” 这么说着,他左右看了看,拿过刚才从园子里带来的木棍戳了戳那块砖,果然动了一下。 他和满宝对视一眼,皆兴奋起来,更加快速的用木棍去摇动它,砖头一旦松动,越摇动便越会往外,不一会儿就外凸了不少。 满宝直接用手去摇,白二郎也凑了上来看。 在四双眼睛的注目下,满宝将那块砖头拿了出来,然后白善宝去摸其他的砖头,发现也是松动的,立即和白二郎一起把附近的两块砖一并取出,里面的一卷油纸包着的东西就显露了出来。 满宝手快的将东西取出,好奇的摸了摸包得特别严实的油纸,“这里面是什么,藏得这么严密?” “拆开看看。”白善宝帮忙拆。 白二郎虽兴奋,却也有些失望,“总不会是值钱的东西了。” 金银珠宝又不能这么包着。 俩人把油纸拆开,一本册子便露了出来。 满宝好奇的翻开看,“大贞九年元月十五,进节度使黄大人银一千两,益州王一千五百两;大贞九年八月十五,于秋税中抽一成予节度使黄大人,三成予益州王……” 大吉听到这里,脸色大变,劈手就从他们手里抢过册子,用油纸一包便塞进怀里,他将三个孩子拨到一边,快速的将转头复原,然后把床架子给移回去放好,甚至还对了一下之前的痕迹。 这才把三个吓懵了的孩子拽走。 一直拽到了园子里,大吉这才摸了摸怀里的册子,跪下看向白善,“少爷,您应该明白的,这样的东西不是我们能看的。” 白善宝又不是小孩子了,自然知道了,但他同样是少年人,胆气足得很,因此道:“我们不能看,但我们可以给唐县令呀。” “不行,”大吉见三人都怀疑的看着他,便缓了缓后道:“少爷,满小姐,堂少爷,老夫人也认识一些高官,知道些事情,三年前的益州水患,要说益州王无辜是不可能的,但他不也什么事都没有吗?” “不是说因为没证据……” “少爷不在朝堂上,怎么知道是因为没有证据,还是因为他是皇亲国戚呢?” 白善宝便不说话了。 满宝问,“那你说怎么办?” “少爷和满小姐将东西交给我吧,我来处理。” “你?”不仅白善宝和满宝,就是白二郎都很怀疑的看着他。 “是,”大吉道:“小的会把东西拿回去给老夫人,老夫人会送给一位大人,该如何做,由那位大人来决定。” 满宝和白善宝对视一眼,好一会儿才道:“给你也行,不过你得先给我们看一眼才行。” 白善宝:“不错,你得先给我们看一遍。” “不行,这样的东西,少爷和满小姐就不应该沾手,刚才看那两行字已经是很不应该了。” 大吉又不傻,他日夜跟在白善宝和满宝身后,最了解他们不过,两位小主子是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记性也不差,他们要是刻意记诵,俩人一起看,查漏补缺的情况下说不定能记下大半。 这种东西,就不应该是他们可以看,可以插手的。 大吉很无情的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白善宝忍不住掐腰,就要以身份压人,结果大吉眼眸一垂,道:“少爷,满小姐,我们进来的时间也不短了,周四郎应该买了午饭回来了,我们要是再不回去,等晚上庄先生回来知道了……” 满宝一个激灵,这才想起来她把午食和四哥一块儿忘了。 白善宝和白二郎也有些害怕,转身就朝围墙那里跑,算了,吃完饭再找大吉要来看就是了,反正时间多的是。 三人一溜烟的跑到大洞前,白二郎跑得最快,因此最先钻出去,白善宝让给满宝第二个。 满宝一钻出来,就看到她四哥正拿着一根棍子靠在墙上对她嘿嘿的阴笑,而白二郎无奈的站在一旁,冲她摊了摊手。 白善宝也钻了出来,然后大吉从墙上飞了下来。 一看到大吉,周四郎就忍不住念叨他,“你也真是的,他们三个胡闹,你怎么也不拦着?” 大吉对他笑了笑,解释道:“我是下人,只需跟着主子就好。” 白善宝几乎是立刻就伸手,“那你把册子给我。” 周四郎问:“什么册子?” “是我们从……” “少爷,”大吉打断他的话,问道:“已经过了午时了,您不饿吗?”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五百五十三章 送出去了 “对对对,都这会儿了你们还不吃饭,你们不饿我都快饿死了,”周四郎转身就往家里去,一边还扯上了满宝,念叨道:“我一回来,看到院门关着,哪儿都找不着你们,我就猜你们是钻隔壁去了,那就是一个废弃的园子,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白善宝看了一眼大吉,哼了一声便跟上。 周四郎去厨房里拿热着的饭菜,冲他们四个挥手道:“赶紧洗手去吧,瞧你们这一个个脏的,你们那手,不止是钻地洞而已吧,这得去搓泥了吧?” 四人默默地去洗手,期间眼刀无数。 大吉叹了一口气道:“少爷,先吃饭吧,吃了饭我们再说。” 白善宝这才满意,和满宝他们一块儿去吃饭。 吃了饭,三人一起帮着周四郎收拾碗筷,大吉看了一眼正凑在一起洗碗洗筷的三人一眼,将擦桌子的周四郎拉到一边道:“我出去一会儿,你看着他们,不要让他们出门。” 周四郎惊讶,“你要出门?是买东西吗?要买什么你告诉我,我帮你去买。” 在他的印象中,大吉就没有离开过白善,只要白善不出门,他是绝对不会出去的。 这会儿大吉却压低了声音道:“不是买东西,我出去办件事,最多两刻钟就回来了,反正你看好他们,别让他们出门就行。” 周四郎一头雾水的点头,“行,我知道了。” 大吉转身便走。 等白善宝他们洗好碗筷,想要找大吉好好的谈一谈时才发现大吉竟然不见了。 周四郎对四处找人的白善宝和满宝道:“大吉出门去了,你们找他干嘛?” 满宝和白善宝一起瞪大了眼睛,“出门了?他怎么能出门呢?” “他为什么不能出门,”周四郎一头雾水,“虽然是下人,但也能出门吧,你们又不出去,在家里还能有啥危险?” 周四郎点着他们道:“你,你,还有你,赶紧进屋午睡去,一会儿还得读书写字呢。” 满宝忍不住跺脚,叫道:“四哥,你怎么能让大吉走呢?” 周四郎怀疑的看着他们,“你们在隔壁干什么了?为什么不让大吉离开?” 满宝张嘴就要说话,白善宝扯了一下她,对她轻轻地摇了摇头。 满宝就一脸憋屈的瞪着周四郎,那么一本要紧的册子,他们都还没看过呢。 白二郎打了一个哈欠,他对那账册一点兴趣也没有,转身回自己的房间午睡去了。 满宝和白善宝却有些念念不忘,还有些生气。 生气的俩人坐在书房里,打算等大吉回来再说。 大吉回来时,俩人正在书房里打瞌睡,脑袋一点一点的,周四郎也不管他们,他正坐在院子里劈竹子,打算编几个篮子和竹筐来用。 虽然他的技术比不上二哥,可能会有点缺憾,但自家用还是可以的,总比花钱从外面买要好。 大吉悄悄去书房里看了他们一眼,见他们睡得脑袋一点一点的,不一会儿就惊醒,抬了抬头却又顽固的继续打瞌睡。 他有些无奈的轻咳一声,将俩人惊醒。 白善宝看到大吉,瞬间惊醒过来,他生气的板了脸道:“大吉,那册子呢?” 满宝也看着大吉。 大吉道:“已经寄出去了。” 白善宝和满宝都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大吉,有些生气,又有些茫然。 大吉在俩人跟前跪下,看着白善轻声道:“少爷,小的是保护您安全的,那东西是要命的东西,您和满小姐是绝对不能看的。” “不就一本册子吗?”白善宝有些生气,“我看看而已,又不会往外说。” “那册子被藏在闫家的墙壁里,显然闫家也没往外说,可您看现在闫家人都在哪儿?” “那怎么一样?”满宝道:“他们是贪官,是因贪被杀的。” “是不是,小的不知道,”大吉道:“我只知道,这东西救不了他,却有可能害死他,同样的,也有可能害死少爷和满小姐。” 他抬起头看着俩人道:“少爷,满小姐,这种东西是真的会死人的,我是没有你们读的书多,但我经的事情却比你们多,有些东西书上是不会写的,所以我只在这儿告诉你们,那样的东西,你们不能碰,不能看,以后就当不知道有这件事,今天我们去隔壁只是看些花花草草,知道吗?” 白善宝和满宝愣愣的看着大吉的眼睛,半响才点了一下头。 大吉这才松了一口气,道:“那堂少爷那里……” 白善宝就挥了挥手道:“我会与他说的,大吉,你把册子寄给谁了?” “老夫人。” 白善宝蹙着眉头,这才不再问。 大吉深深地看了俩人一眼,这才起身退下。 满宝便和白善宝对视了一眼,半响,满宝才提笔问他,“怎么办?” 白善宝沉默许久,看了一眼站在门外的大吉一眼,叹了一口气,提笔回道:“听他的吧。” 满宝问道:“也不告诉唐县令了吗?” 白善宝点头,他们和唐县令又不熟,不过,他提笔道:“可以告诉先生。” 满宝眼睛一亮,是啊,可以告诉先生呀。 俩人便撑着下巴等先生回来,连书都看不进去了。 白二郎都将先生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见他们还是撑着下巴发呆,就忍不住道:“不就一本册子吗?你们要是再不做作业,先生回来罚你们我可不帮忙。” 满宝这才回神,惊奇的看了他一眼,“天啊,你竟然写完作业了。” 白二郎闷闷的道:“我有什么办法,和你们说话,你们也不理我,又不能出去玩儿,不做作业我还能做什么?” 满宝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不像是天黑的样子,看来先生要回来还得许久,她便也翻出自己的作业,和白善宝道:“我们也先写作业吧。” 白善宝叹了一口气,“好吧。” 三个孩子的样子大吉尽收眼底,不过他什么都没说。 庄先生一直到夜色昏暗才被人送回来了,他没有醉酒,但似乎也喝了不少,一身的酒气。 三个小的将他扶到房间里,帮他打了水净手洗脸,想要说话,却又觉着现在不太合适,便又闭上了嘴巴。 庄先生将毛巾放到木盆边上,看了一眼满宝和白善宝,坐到了床上道:“说吧,有什么事?” ※※※※※※※※※※※※※※※※※※※※ 作家的话 晚安 明天要更六更,所以今晚存一下稿子,大家安心睡觉去吧 ☆.第五百五十四章 任务 满宝和白善宝对视一眼,这才硬着头皮的把今天他们偷溜进隔壁闫家的事说了。 庄先生一点儿情绪波动都没有,显然对三个孩子的调皮早有准备,所以静静地听他们往下说。 当听到满宝背了她记下的那两段话时,庄先生这才脸色一变,他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册子呢?” “大吉拿走了,”白善宝道:“他不给我们看,说是已经寄回去给我祖母了。” 庄先生下意识的看向窗外,那里有一道身影,显然就是大吉。 三个孩子显然不介意大吉知道他们把这事告诉了他,同样的,大吉也不惧他知道。 不过想想,这事并不要紧,要紧的是那册子上的内容。 庄先生揉了揉额头,问道:“你们想如何?” 庄先生看了眼懵懂的白二郎,目光落在了白善宝和满宝身上,问道:“知道了有这么一本册子后,你们想如何?” 满宝呆呆的道:“我们不想如何呀,就想着这是罪证,不该上交给朝廷吗?” 庄先生就叹了一口气,问道:“交给谁呢?” 白善宝有些底气不足的道:“交给唐县令?” 这也是他们在益州认识的唯一的官儿了,而且闫宅也是他管着的。 “之后呢,唐县令受理了,他会怎么做?”庄先生靠在了床头,压了压手让他们坐在脚踏上。 满宝和白善宝坐下,白二郎也跟着一块儿坐下,他们俩想了想道:“应该是上折弹劾,并将证据移交给大理寺吧?” “益州,是益州王的封地,你觉着他的证据能安全的送到京城大理寺吗?”庄先生顿了顿后道:“甚至,你们手里的证据能安全的送到唐县令手中吗?” 不仅满宝和白善宝,就连白二郎都张大了嘴巴,“难道他们还会杀人灭口吗?” “傻孩子,你们看的账册,开头便是大贞九年,而大贞十年水患,他们贪的是什么银子你们心中还没数吗?”庄先生道:“你们想想三年前那场水患死了多少人,事后又砍了多少官员,多添你们几条人命而已,有什么不可以的。” 满宝有些生气,抬头就要说话,庄先生继续道:“不仅你们,甚至还有你们身后的家人。” 满宝便怒气一滞,张大了嘴巴。 “所以大吉拿走是对的,如今你们还小,此事你们还管不了。” 白善宝不可置信的问道,“那,那就不管了?”这和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可不一样。 庄先生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道:“静候时机。” 他道:“你们现在年纪小,做的事总能立时看到效果,但你们却要知道,这世上,绝大多数的事是一时看不到成效的。” “春播时,须到秋天才能收获,你三岁识文,却要到这时候才来考府学,可能要到及冠,甚至更久才能入仕为官,这也是一件事,”庄先生慢悠悠的道:“而益州王的事,也要等那个时机到来。” 白善宝和满宝沉思。 庄先生也不催着他们,由着他们跪坐着思考。 半响后,白善宝才点头道:“先生,我懂了,我会将此事记在心中,而不是宣于口中,静等时机到来。” 满宝也点头。 庄先生满意不已,想了想道:“你们这两日把《汉书》和《后汉书》找出来看一看,不要流于表面,而是仔细的看一看,细细地数一数,这里面写了几个被砍掉的官儿。” 满宝眨眨眼,和白善宝一起愣愣的点头。 《汉书》和《后汉书》里被砍头的官儿,那自然是不会明着列举出来的,还得细细的读,比如《后汉书》第一篇便是光武帝纪,大家正打仗,这期间不算死伤的将士,光是有名有姓的,你打我,我打你,便死了不少人。 而这期间,你攻我,我反你是常有的事,而庄先生可不止是让他们数人头而已。 那个头是为什么被砍的,这个头又是为什么没的,那个头生平如何,这个头死后又发生了什么与他相关的事。 这样一来,他们要看的书就不止是《汉书》和《后汉书》了。 庄先生将他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列在了纸上,交给他们后便挥了挥手道:“你们也回去歇息吧。” 白善宝看着一纸的问题,终于想起一件特别严重的事,“先生,我还得准备府学考试呢。” 所以哪儿有时间去找这么多问题的答案? 庄先生幽幽地道:“你们有时间去钻墙洞玩儿,还能没时间看书?” 白善宝缩着脖子心虚的往外走了,满宝也不敢说话,乖乖的跟在后面,白二郎一脸的幸灾乐祸。 到了外面,大吉正站在院子里看他们。 白善宝现在没空理他,垂头丧气的回屋去了。 大吉默默地看着,等他们的灯都亮了,这才敲门进庄先生的房间。 庄先生并没有躺下睡觉,而是坐到了桌子边,等大吉一进来便示意他坐下回话。 庄先生现在拿着刘氏和白老爷的高额束脩,随身教导白善宝和白二郎,那钱当然不是白拿的。 在这个时代,正式拜师的师徒之间便如同父子一般,利益是一同的。 所以大吉一开始也没想着瞒庄先生这件事。 他细细地将今天的事又说了一遍,他说的又和三个小主子说的略有些不同,比如:满小姐似乎知道墙上藏有东西似的,直接伸手去摸墙壁。 不过庄先生略过了这件事,直接问道:“册子呢?” “小的让人送回七里村了。” “那人可信吗?” “可信,是我们白家的下人,老夫人在益州城里开了间铺子,那里头的管事和伙计都是可信的。” 庄先生怔了一下,他没想到白家在益州还有铺子。 他想了一下后笑道:“你家老夫人倒是信得过老夫,也放心你家少爷。” 大吉低头解释道:“那铺子是两年前便买好了的。” 他顿了顿后道:“我们白家的一位姑太太嫁到了益州城,来前老夫人说了,要是少爷能考上府学,那便上门拜访一番,若考不上,听先生的,再去他处游学便是,也不必上门去打搅了。” 庄先生一听就明白了,那门亲戚虽有血缘之亲,关系却可能一般,并不多亲近,所以日常不必上门打搅。 他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这几日你看紧了他们,别让他们再往外跑了。” 大吉低头应了一声“是”。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头太多 第二天,满宝他们起床先在院子里活动了下,然后便拿了书在院子里读早课。 等周四郎买了早饭回来吃了,这才进书房里读书的读书,抄书的抄书,被指导功课的指导功课。 满宝的《仪礼》还没抄完,所以她先抄了三页《仪礼》,觉着有些累了才放下,摸出《汉书》来看。 白善宝暂时还没空看《汉书》,他得先看府学考试的书,有些内容不解,便要庄先生从头细细地给他讲来。 白二郎更不用说了,现在他的课程落后于满宝和白善宝,需要先生的时间也很多。 满宝摸出一张白纸来,开始边看《汉书》边往上面列举人头。 她决定先通读一遍《汉书》,在读的过程中,把被杀的有名姓的人头记下,过后再细读一遍,列举一遍被杀的理由,时间,谁杀的基本问题,第三遍再去找先生要问的那些问题。 到时候势必需要到看其他的书,满宝估计自己还得去书铺不止一次。 这么多书全买是不可能的,最多看三本买一本,剩下的两本就在书铺里面看吧。 这样一来,她就要经常出门了。 满宝悄咪咪的看了一眼院子的围墙,大眼珠子灵活的动了动。 庄先生就跟后脑勺长了眼睛一样,拿着书慢悠悠的转身,轻拍了一下她的脑袋道:“认真些。” 满宝立即低头,提了笔在纸上先写了一个名字——项羽! 虽然她没看到,但既然是汉高帝纪,那项羽肯定是其中的一个人头了。 一连两天,满宝他们都很老实的待在院子里读书,最多烦闷的时候不要周四郎去买午饭,而是自己跑出巷子里去吃,但最多半个时辰也会回来,休息过后继续看书,老实得不得了。 而此时,刘氏也已经收到了大吉让送回来的账册,便亲手抄录了一份出来。 刘氏将抄录的那本放在一个盒子里,依旧藏好,这才把原本放入一个盒子,叫了刘嬷嬷的儿子刘贵进来,交给他道:“你拿上我的帖子,亲自送到京城魏大人处,须得了他的准信才回来。” 刘贵应了一声,接了东西退下。 刘嬷嬷目送他出门,这才回身给老夫人倒茶,“老夫人,这次能成吗?” 刘氏摇了摇头道:“不够,上面只有一些贪墨的记录而已,为了益州水患,朝廷已经免过一次官员,也杀了不老少了,益州王也被收回了两个县,所以这些证据一时没什么用。” 刘氏垂下眼眸道:“我想要的是大贞元年至大贞二年的那部分账册,要知道,当时新帝登基,为了抑制天下水患,圣上可是将近一半的国库银子拿来修建水利,为此,宫中节衣缩食三年,放出了大批宫女,如果皇帝知道,那些钱转了一道弯儿多数进了益州王的口袋,或许才有可能让他不顾太后严惩于他。” “可老夫人,那所谓的账册只是传说,当年事情如何,我们根本不知道,大郎死在了半途,他那账册在哪儿,谁知道呢?” 刘氏没说话,目光幽深的透过窗户看向远处的深山,她知道,那些东西一定在山里,只是他们没找到而已。 但她相信,老天爷不会那么不讲道理的,终有一天,东西会出现的。 刘氏垂下眼眸,道:“再去叫个人来,我给善宝写封信,让人给他送去。他都这么大了,还跟个孩子似的瞎胡闹,这次幸亏有大吉跟着,不然岂不是要出事?” 刘嬷嬷应了一声,转身下去叫人。 春雨连连,此时并不好赶路,所以本来一天的路程也被拉成了一天半,因为有城门,送信的人还得在城外住一晚。 这一场连绵的春雨正是种地的农户们期盼的,但对于在外赶路,以及各种不种地的来说,这连绵几天的细雨就很不友好了。 满宝就不太喜欢这场雨,因为她发现洗的衣服怎么晾也不干,而且人在屋里读书,细雨在外飘,很想睡觉怎么办? 明明以前春天也下雨,但她只会跟着家里人一块儿高兴,并不觉得春雨烦躁,这会儿却是不一样的心境。 就连周四郎都期盼老天爷,“家里下雨就行,这里就不要下了。” 白善宝听了无语道:“你还不如许愿,田里下雨,其他地方不要下雨呢。” “咦?”周四郎惊喜道:“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又重新和老天爷许了一次愿望。 众人:…… 满宝扭过头去不理四哥,将她记了满满的一沓纸递给白善宝,道:“喏,这是我这几天记下来的,你看看吧。” 白善宝翻了翻,惊诧道:“一本《汉书》竟然死了这么多人?” “是啊,我还没看完呢,这只是十二纪,八表,十志,十传记下的人头而已,”满宝道:“余下的还有六十传,我估计死的人会更多,我觉着要记的人太多了,所以想先看到这里,等先弄明白了这前半部分,再去弄后半部分。” 白善宝:“除《汉书》外,还有《后汉书》呢。” “是啊,当官真是危险,”满宝看着白善宝,“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要不还是别当官了。” 白善宝想了想,道:“我不一定会被砍头吧?你不要多想。” 白二郎在一旁道:“你们想的也太多了,能不能当上还不一定呢,而且你要是不做坏事,就是死了,那也是名垂千古死法,不要怕。” 白善宝一想也对,立即挺了胸膛道:“我不怕死。” 满宝妥协,“好吧,那我回头去书铺里查一查,尽量将这些人的生平写详细些,到时候你可以看一看他们为什么会死,以后你当官了,可以避免的就要避免。” 白善宝感激她,“谢谢你,对了,你的《仪礼》抄完了吗?” “还差一些。” 白善宝就特别友爱的道:“正好我要练字,要不要我帮你?” “你写的字不像我的,要是被先生发现了……” 白善宝:“我最近正在练临摹别人的字迹呢,你让我试一试,要是合用就用,要是不合用就算了。” 满宝道:“我才不要呢,我就差那么几页,我写上一个多时辰也写出来了,还得等你慢慢临摹,还得冒着被先生发现的风险,我才没那么傻呢。” ※※※※※※※※※※※※※※※※※※※※ 作家的话 下一章五点 ☆.第五百五十六章 找到机会 满宝义正言辞的拒绝了白善宝要帮她作弊的好意,然后自己摸出白纸来抄书。 她才将墨磨好,院门便被敲响了,正在说小话的三人立即扭头看出去,就见周四郎伞也不打,冒着雨就跑过去开门,不一会儿就迎进来一个撑着伞的人。 白二郎凑到窗户那里去看,立即回头道:“是兰先生。” 三人都雀跃起来,凑到窗前看,果然是兰成。 周四郎把人请到了堂屋,不一会儿他又撑了伞走出来,白善宝立即推了一下满宝。 满宝便跑到门口,“噗哧噗哧”的吸引了周四郎的注意力。 周四郎正要出门呢,看见妹妹那鬼头鬼脑的模样,便走上前去,问道:“怎么了?” “四哥,你去干嘛?” “去买些酒菜,兰先生来了,恐怕有要紧话和庄先生说。” 满宝立即挥手道:“那你快去,快去吧。” 周四郎默了默,上下看了看她后道:“满宝,你在家可不许调皮。” “我不调皮。” 周四郎又看了眼趴在书房窗户上的两个少年,摇了摇头离开。 满宝和他们一起挤眉弄眼的笑,“我觉着下午我们可以休息了。” 满宝高兴的去抄书,哪怕抄的是《仪礼》,她也觉得高兴不少,才抄了两页,周四郎就拎着酒菜回来了。 白善宝立即跑出去,让他把酒菜拿到书房来,道:“先生们肯定要谈些经史的,所以还是在书房吃的好。” 白二郎也点头道:“对对,然后我们去堂屋里读书。” 周四郎鄙视的看他们,是去堂屋里读书,还是去堂屋里玩儿? 这不就跟他们懒得下地,所以找借口说在家里帮嫂子们做家务一样吗? 周四郎不理他们,要把酒菜送到堂屋去,结果庄先生在堂屋里听到了,道:“送到书房去吧,正好兰先生想要考校一下白善。” 白善宝:…… 满宝和白二郎立即缩着脖子不说话了。 周四郎笑眯眯的应下,拎了篮子便转了一个方向。 满宝已经收回了心神,假装自己在很认真的抄书。 庄先生请了兰先生入书房,俩人在另一边坐下,跟满宝他们的书桌隔了老远的距离。 庄先生让白二郎继续回去写作业,单独留下白善宝道:“你兰师叔说,也不知为何,今年府学的考试题目要比往年难一些,据说其中有两道大题是请朝中的大员出的,所以你考中的几率又弱了一些,你兰师叔来看看你的水平。” 兰成解释道:“论学识和教书育人我未必比得上你师父,可这破题开题却有些长处,所以我才来考考你。” 说白了,这就是友情给你开小灶的。 白善宝连忙弯腰道谢。 兰成抬了抬手,问道:“给你列的书单,你看了几本了?” 那边开始考校起来,满宝缓缓的松了一口气,看来跟她无关了。 她一边竖着耳朵听,一边继续抄书。 等她把剩下的《仪礼》抄完,兰成还在考白善宝,甚至还给他出了两个题目,让他立即破题写文。 而两位先生则在书房的一个角落里找了个位置坐下聊天吃酒,最主要的是谈一谈那位神秘出题人的喜好。 因为试卷,兰成他也是看不到的,他只是从同僚那里知道了一个消息而已,本来应由张大人和益州王各出一道大题的试卷换了出题人,连着两道都不知道是谁出的。 对于一般考生来说,他们没机会知道这些消息,因此换不换出题人对他们影响不大,但对于能知道出题人是谁的考生来说,换出题人对他们的影响就很大了。 之前兰成之所以开那样一份书单,那也是因为他从内部知道,这一年来,益州王和张大人看得最多的就是那几本书。 一般人出题都会先从最近看的书中考虑的。 满宝抄完了书,一时半会儿的又不想再看《汉书》,且觉得眼睛有些酸疼,便干脆撑了下巴看看白善宝,再看看外面烟雨蒙蒙的梧桐树。 看着,看着,她发现雨停了。 科科也发现了,于是它小小声的和满宝道:“宿主,我们去吧。” 满宝转了转眼珠子,在心里“嗯”了一声,然后就趁着人不注意偷偷的溜了出去。 不太专心写作业的白二郎抬头看了她一眼,扭头去看正在和兰先生说话的庄先生,到底没胆子在作业没完成的情况下溜出去玩儿。 满宝溜到了院子里,立即去柴房里拿她的小背篓和花锄。 周四郎正坐在厨房里编篮子呢,没留意,但在屋檐下坐着守门的大吉却看到了,他忍不住站起来。 满宝就冲他“嘘”了一声,然后快速的推开门溜了。 大吉:…… 他皱了皱眉,转身去厨房找周四郎,道:“四郎,满宝跑出去了。” 周四郎头也不抬的问,“跑哪儿去了?” “隔壁吧。” 周四郎立即抬头,瞪眼问,“庄先生不是不许他们跑过去了吗,怎么又去?” 大吉就想到满宝带走的花锄,以及上一次去时她念念不忘的那些花花草草,也有些无奈,“因为那园子里的花草吧。” 周四郎立即丢下做了一半的篮子,跑出去找她。 见他去了,大吉便放心的坐回屋檐下,继续发呆看门。 才下过雨,地面很脏,满宝却没嫌弃,直接钻了洞爬进去。 嫌弃什么呢? 反正脏也好,干净也罢,衣服都是她自己洗的。 满宝钻进去,深深地吸了一口空气,觉着这边的空气都比那边的好。 她在心里问科科,“这是不是就是你们说的自由的空气?” “这边花草树木多,空气清新些是正常的,宿主可能想多了。” 满宝背着背篓去找之前发现的那些花花草草,否认道:“才不是呢,我就觉得钻进来后好开心的。不止是因为空气的原因。” 那是因为你想玩了吧? 满宝找到那几株蜀葵,将之挖了,连带着泥巴一起放进背篓里,收了一株进系统。 她想自己种着试试看,待它开花,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

相关推荐: 吾为将军   快穿之世界线全乱了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总裁越过界   烂人一双[重生]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什锦良缘   [网配]谁说傲娇不当攻   重生之韩棋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