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186章

第186章

东西都要塞到系统空间里去了。 满宝觉得这样不好,正计划着哪些暂时放到周立如他们的房间,哪些借口放在她的房间却收起来时,白善开了一个盒子,问道:“这是什么?” 满宝扭头看见,立即惊喜起来,“对啊,我看见金子都高兴忘了,太子还送了我一栋宅子呢,我们去看一下宅子吧。” 白善问:“哪儿的宅子?” 不等满宝回答,他已经看到了房契上的地址,“崇远坊大泽街……” 他默默地抬头看向满宝,同样下学跑过来凑热闹的白大郎也惊了一下。 庄先生讶异的看向满宝。 其他人却是一脸茫然,问道:“怎么了?” 白善折起了房契,将房契很好的放进盒子里,沉静的道:“没什么,就是突然想到一句话,京城居,大不易,要买一栋大房子好似有点儿难。” 满宝道:“买那么大的房子做什么?” 白善连连点头,“我也觉得房子太大了不好。” 但当他们一起出现在崇远坊的那栋房子前时,满宝就觉得要把昨天说的话收回去。 知道自家妹妹有了房子,特意把铺子关了一天来认一下地方,顺便打扫一下房子给他们搬家事宜的周五郎等人站在大门前,一起抬头看着门上空白的匾额,一起呆呆的张大了嘴巴。 除了早有准备的白善和庄先生,便是已经隐约猜到一些的白大郎也张大了嘴巴,更别说满宝等人了。 刘老夫人扶着郑氏的手下车,也抬头看了一下大门口,又扭头看了一眼周围安静又宽大的街道,笑道:“倒是好地方。” 郑氏也惊讶的点头,可不是好地方吗? 当年她陪着相公进京读书时,白家嫡支大房在京城还有宅子,当时他们上门拜见便是来的崇远坊,不过后来大房的几个子弟考不上国子监,走了关系也不好进去,京城的花销日多,便只能举家回了陇州。 不过宅子还是在的,似乎就离这儿不是很远。 快二十年了,她记性不是很好,都快忘了在哪儿了。 满宝咽了咽口水,扭头和白善确认,“房契上写的是这儿吗?” 白善确定的点头,“就是这儿。” 周立学蠢蠢欲动,“小姑,钥匙呢,我去开门!” 白二郎总算是回神了,叫道:“要什么钥匙呀,这样的宅子肯定留有下人呀,直接敲门!” 说罢拔腿就往上冲。 周立学和周立固只愣了一下便追上去,一左一右的扯住他,周立君也手快的拽住他的后衣领,叫道:“要敲也不是你敲呀……” 话音还没落,白善已经拉着满宝越过他们直接冲上去,抬手就砰砰的敲门了…… 还想抢个头彩的周立君等人………… 白善敲了门后自得的扬眉看向身后的他们,白二郎等人也拥挤着冲了上来,见门还没开,忍不住道:“不会是没人吧,要不要爬墙进去开门?” 刘老夫人见他们这么调皮,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门内一阵响动,大家立即屏住了呼吸,然后大门在他们眼前慢慢的打开了。 门房开门看到这么多人也有些懵,双方对视良久,满宝终于开口道:“这是我家。” 门房愣了一下后道:“您是周小神医吧?” 他看向她身后的一堆人,没开门,而是小心翼翼的问,“那个,没人带您来吗,那房契……” 满宝立即把房契拿出来给他看。 门房看到了房契,立即绽开笑容,将大门打开,非常的欢迎他们进门。 因有外人在场,大家看着大门里虽然两眼放光,但还是抑制住了,还是站在门外看着门房。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见 ☆.第1453章 豪宅(给书友“满宝的理想”的打赏加更一) 门房也很高兴,自觉可以离开了,立即从身上掏出一大把串在一起的钥匙,恭恭敬敬的交给满宝道:“周小神医,这是太子的别院,小的们一直看着,前两日吴公公来传话后小的们更是把里外里都打扫了一遍,这是各门的钥匙,您看……” 他道:“是让小的领着您到处走一走,还是……” 周五郎已经从外面挤了进来,伸手接过钥匙道:“不用,我们自己能看,你先走吧。” 门房立即高兴的转身进了门房,拿起自己早收拾好的包袱溜了。 这栋宅子说是太子的别院,但自从送给太子后,除了头一年太子还想起来在这儿宴请一下客人外,其他时候太子都忘了这宅子了。 说是一直留有人,但其实也只是有一家看门和看护院子的人家而已,还是前两天上面有人来说这宅子太子要送人,派了一群宫人将宅子里外都打扫了一遍,顺便把违制的东西收走,他爹娘当时就跟着一起走了。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不然一直留在这宅子里,他们恐怕一辈子都出不了头,虽然他们也并不需要出多大头,但总比待在这宅子里,主子好几年都想不起来一趟的好吧? 下人纯靠月钱并不多,尤其他们这里吃穿都是自己负责的,基本上月钱就够吃穿,日子比和在皇庄里过的都不如。 所以满宝他们一来,他把钥匙一交,立即拎了包袱就跑了,哈哈哈哈,他也要回东宫去了! 门房一走,大家立即看向门内,满宝抬腿要跨过门槛,但不知想到了什么,直接一脚踩在了门槛上,她干脆两脚都踩了上去,“这门槛可真高呀!” 站在后面的刘老夫人和庄先生:…… 俩人还没开口,周五郎便一巴掌把她从门槛上拍了下去,训道:“门槛是能踩的吗?” 还没等他说下面的话,满宝已经胳膊一挥,大叫道:“冲鸭——我们进去看房子了!” 大家一听,立即撒开腿就往里冲。 满宝和白善冲在了最前面,但白二郎很快就从后面追上他们,更超越了他们,一口气往里冲去。 白叔平也抬了抬腿跑了两步,但见父母都没动静,不由停下脚步。 大吉对他颔首笑道:“快去吧,我们在后面伺候着老夫人慢慢往里去。” 白叔平一听,也立即撒腿跟着往里跑。 满宝他们已经一溜烟的跑到第一进的大堂里了。 这是一栋很大的宅子,进了大门便是一个见方的空地,两边墙上开着门,不知是通往何处,反正不是外面。 他们刚才在外面看见宅子很大,正门拐过去很远才是侧门。 紧接着便是一道宽宽的门廊,两边有不少的小房间,似乎是给下人住的。越过门廊便是一个大院子,两边各有一颗很大的梧桐树,院子里摆放了些盆栽,不过看着有点儿不精神。 正中便是待客的正堂,里面桌椅齐备,但墙上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显然之前挂的东西都被收起来了。 正堂很大,一群少年跑进去,左右一逛,很快就消失了。 满宝抬头看着高高的木梁,赞叹道:“这屋顶好高呀。” 白善直接断言,“在太子之前,住在这儿的至少得是三品官儿,不然得有爵位才行,不然这么高的梁是违制的。” 周立学已经绕过一道屏风推开门到了另一边,叫道:“这儿有房间,也好大,但怎么也没床?” 满宝跟了过去,道:“这也是待客的地方,左右都是待客的地方,人住在后面呢。” 大家便跑到后一进去,先是一个小园子,园中有假山,两边是回廊,通过回廊可以通往前后和左右各处。 他们没去看左右,径直往后面去。 过了一段甬道便看见一个空白牌匾的院子,白善道:“这是正院。” 大家推门进去。 这院子比他们现在住的常青巷后院要略大一些,大家呼啦啦的跑进去看,发现不仅正房大,配备的书房也大,甚至还有小厨房,可以说应有尽有。 而正院往后还有一个院子,只是比正院略小一些,也是五脏俱全。 再往后就是一个大花园了。 是真的很大,都比得上白善家在七里村的花园了。 要知道白善家在七里村的花园可是能跑马的。 进了花园,少年们顿时欢呼起来,尤其此时是春光烂漫的时候,百花盛开,即便这园子没怎么精心打理过,还杂草丛生的,但大家也觉得非常好看。 周立君更是狂奔了一阵,然后和妹妹高兴的道:“太好了,以后再到花园里玩就不怕总是碰到小姑和白善了,害我都不好意思去花园了。” 周立如也觉得好,“那样我们就能开出一块地来种菜了吧?” 周立君点头,“一定可以。” 满宝也很高兴,有这么大的宅子,那她可以买的花草就更多了。 周立学他们却已经撒腿往左右两边跑去。 刚才他们只走了中线,左右两边还有院子和园子呢。 推开那一道道相连的院门,他们才发现这宅子是真的很大呀,左边有一条长长的甬道一直连通到侧门,一条甬道上开了四个院门,一个院门连通一个院子,推门进去,里面基本都是小两进,一道回廊配个正堂,后面则是住的三间正院,两边是厢房,中间是个小小的院子。 这四个院子都有前后门,既可以互相连通,也可以关上门独成一院。 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每个院子粗粗一看就是完全一样的,白二郎转了两个就头晕了,“我刚不是才进过这院子吗?” 他觉得这边不好玩儿,于是干脆直接从左边过甬门进了正堂,再从正堂去了右边。 那边的院子要宽敞些,却也有趣点儿,也是四个院子,但最前面一个却不是住人的,房间特意建得宽敞一些,他推开进去,发现里面是一排排空落落的书架,便知道这原来是书房。 左右两边的房子也比较宽大,不过里面是空的,除了一些坐榻什么都没有。 一群人跟探险一样把整个宅子都走了一遍,满宝看了一下系统内的时间,发现他们走走看看竟然过去了半个多时辰。 她都惊呆了。 白善越看心里越不安,忍不住悄悄去拉满宝的手,道:“你喜欢住大房子吗?” 满宝点点头,又摇摇头,“看着不错,但这么大,我每天逛完自己的家得花多少时间呀?”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1454章 抢来的(给书友“满宝的理想”的打赏加更二) 宅子很大,大到周五郎都惊呆了,他逛了一圈后道:“这还租什么房子呀,住这儿就行了!” 周六郎也逛了一圈,然后道:“就是离外城有点儿远,我们出入不太方便。” 不过大是真的大,至今为止,他就没见过这么大的宅子。 也不是没见过,七里村白善家和白老爷家倒是有这么大的,但大的是园子和院子,房间还真没这么多。 周立君摸了摸柱子上的雕纹,问道:“这宅子卖了得多少钱呀?” 刘老夫人就笑道:“这宅子不好买,但也不好卖,便是不住人了也只能放着。” 他们住的常青巷也在崇远坊内,不过位置不一样而已,一个在坊里的最里侧,一个则在坊内的最外侧。 这一边都是各世家的宅子,不巧,杨大人和唐大人家便在离这里一条街外的地方,一家往左,一家往右。 而这一整条街也才四户而已,可见这一个宅子有多大了。 别说周立君了,满宝都想把这宅子卖了。 不过刘老夫人说这宅子不好卖,周五郎便去打听了一下,发现还真不好卖,因为根本没人想过在这里买房子,也没人想过要卖房子。 他从牙人那里回来后和满宝道:“别想了,牙人说,那里的房子一般只会抄没和赏赐,根本没人会卖和买,咱搬进去住吧。” 满宝很舍不得常青巷的房子,“这里住着也挺舒服的。” 周五郎不以为然,“等你住到那边去,一个人占一个院子,过不了多久也会舒服起来的。” 满宝:“……我一个人住一个院子吗?我会不会害怕?” 会不会害怕问他吗? 周五郎默默地和满宝对视。 但搬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干好的事,尤其大家都还很忙,那边的宅子里虽有家具,但很多东西也没有,得一点儿一点儿的往那边搬,所以不急。 白善和满宝去京兆府里看那三个病人时才知道这宅子的来历。 杨和书答应了来给满宝他们做翻译,他会好几种胡语,因此看到高昌的三个高鼻深目的人,他一连换了三种胡语,终于找到了可以和他们交流的胡语。 于是他根据满宝的意思细细的问起这陨石落下的事。 虽然石头不是他们挖起来的,但那雕琢的工匠是他们的家人,当时石头落下的地点和情况,工匠和他们说过,所以他们还真知道。 杨和书还根据他们的描述画了一幅图,上面简单的标注了他们村落的位置和大概落地的位置。 他们当然不知道具体的地点,只能说,向着下午太阳的方向走多长多长时间,所以杨和书也只能大略的标注了一下。 看得出来,满宝他们似乎是想自己去找这东西,所以杨和书干脆再替他们问一下高昌的风土习俗,还有一些势力的情况。 可惜,他们都是以前皇室的奴隶,在此之前都没出过他们的那个集市,所以除了一些风土习俗,他们什么都说不上来。 三人,尤其是神志清醒的俩人都有些懊恼,觉得帮不上满宝的忙。 这几天他们身体好了许多,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也知道,他们的毒被这个小姑娘解了。 他们一直以为是诅咒的东西竟然是毒。 他们对满宝很感激,都想要报答她,可他们身无长物,说的话她都听不懂,实在不知道怎么报答她,只能道:“以后小神医要是去高昌,只要说话,我们便给小神医带路。” 杨和书转述了他们的话。 白善微愣,问道:“怎么,你们要留在京城吗?” 俩人一起点头,连躺着的人都点了点头,道:“京城很好,我们不想回高昌了,我们的村落是被诅咒的地方。” 虽然已经澄清了是毒,但他们依旧觉得他们的村庄是不祥的地方,尤其是想到这几年出生的怪孩子,他们更不愿回去了。 满宝和白善还有些惋惜,他们是恋乡的人,以为他们也一样,之前还担忧他们还需要很久才能回去呢。 杨和书见他们连连叹息,便道:“他们在高昌还是奴隶,虽然高昌大王子死了,但自有其他的贵族接手,他们回去过的也是苦日子,不如留在京城,就是做苦力,也比在高昌做奴隶要好。” 唐大人也点头,西域的奴制比中原可要严重许多。 杨和书突然想到了什么,笑道:“我听说你们要搬到大泽路去了?” 唐大人一愣,问道:“大泽路?” 杨和书便笑道:“你这两日忙着审人怕是不知道,太子殿下将大泽路的别院赏了满宝,我昨日回家时听下人说我们家后面似乎新搬来了一家人,是京城的小神医。” 满宝道:“还没搬,只是我五哥他们把一些东西慢慢搬了过去,待我们有空后再一起搬。” 而且常青巷的院子他们可是付到了六月的房租,自然不急着搬了。 满宝问道:“杨学兄,为什么大泽路的宅子不好卖?” 杨和书愣了一下后问,“你要把房子卖了吗?” 唐鹤无言道:“你还真想卖了呀?就不怕得罪太子和赵国公?” 满宝:“……赏我的房子,我卖了还会得罪他们吗?” 杨和书便笑道:“太子不一定会将此事放在心里,但赵国公府不一定。” 他道:“赵国公家里有六个儿子,除了三个嫡子,还有三个庶子呢,大泽路的这宅子不一般,知道当年赵国公为什么要把这宅子送给太子吗?” 满宝和白善一起摇头。 杨和书便看向唐鹤,笑道:“你与他们说吧。” 唐鹤似乎对这些轶事很了解,立即撸了袖子道:“知道这宅子是怎么来的吗?” 不等俩人回答,唐鹤已经道:“是当年赵国公随陛下攻入京城后占的。” 先帝为什么忌惮当今功高? 就是因为当今不仅立了很多战功,当年京城也是他攻下的,当时先帝还在太原呢,太子负责三军的粮草,抽不开身来。 当今身为二子便身先士卒的攻入了京城,当时跟着他一起冲进来的人中,宿国公等是大老粗,只顾着往皇宫里冲,偶尔抢一点儿逃跑豪族的金银。 但赵国公是世家出身,见城内的人跑了这么多,干脆带着人占了好几座好的大宅。 唐大人笑道:“现在你们家这座大泽路的大宅便是当时赵国公占下的,而且先帝进京后没有收回。”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455章 来历 乱世嘛,自然是混乱得很。 哪怕皇族李氏也是世家豪门出身,但当年进京的时候也是闹哄哄的,各种案子不断。 抢功的,抢金银财宝,抢土地,抢女人,抢房子的太多了。 武将、世家、豪族之间各种争夺,甚至连皇室都亲自下场。 先帝大方,干脆将大部分宅子都回收,然后重新赏赐下去。 每一次改朝换代,皇城脚下的内城宅子里的主人们都要换一拨,就没几个是出钱买的,大多是抢来和赏赐来的。 赵国公当年抢了好几座宅子,有些送给了手下,有些则送给国库,由先帝又重新赐给各功臣,还有一座却遗漏了下来。 然后先帝又给他赐了个宅子,当今登基后又给他换了一座更大的,一直藏匿的这座宅子就这么被遗忘了。 一直到大贞七年,赵国公后宅不稳,赵国公酒后秃噜了嘴说要把宅子给三儿子,偏三儿子是庶子。 赵舅母不乐意了,跟赵国公打了一架后进宫找皇后哭。 当时碰巧皇后气疾发作,太子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很看不过,不愿这些事打扰到母后,加上他和赵舅母的儿子赵四郎更要好,干脆就拉了赵四郎去找他舅舅,想要把这宅子给他抢过来,这样他舅母也没必要进宫来找他母后了。 结果他拉着赵四郎到这园子里,开头夸了一句这园子的梅花长得好,正要继续下一句“和表弟的气质倒和”时,那段时间正头疼的赵国舅似乎立即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当即就把这宅子送给太子了。 这崇远坊内就这一座宅子了,而他有六个儿子,除了嫡长还有五个呢,给了谁都不好,干脆给太子吧。 因为这处闹剧,当时赵国公还被御史弹劾了。 两个罪名,一是家宅不宁; 二就是媚惑太子。 赵国公也是行伍出身,本来他送太子宅子时就是摆脱家里的闹剧,太子也不是很想收的。 结果这一被弹劾,俩人狗脾气都上来了。 赵国公觉着,我送外甥一幢宅子怎么了,我要是乐意,十幢也送得。 而太子则想,我收舅舅的一幢宅子怎么了?怎么就是媚惑了? 于是一个硬是要送,一个愣是要收,他们舅甥两个倒是你情我愿了,但还跑到朝堂上对着人家御史冷嘲热讽一顿,最后把人家御史给气出病来,还被皇帝给找理由打发出京外放了。 于是这件事就出名了。 唐大人笑道:“赵国公儿子多,其中还有庶子,他们可不是所有人都和太子一心,大泽路这宅子不错,以后赵国公要是分家,除了嫡长子外,其他人肯定是要分出去的,这住的地方就很有讲究了。” 因为这宅子,赵国公府里好几位公子都对太子有意见,要是知道满宝接了赏赐,转身就要往外卖,心里一定生气。 京中的权贵,世家,勋贵和庶族寒门官员都有各自聚居的地方,你住在哪儿,便代表你是哪一片的,有时候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微妙。 比如以宿国公为首的勋贵,他们便住在崇远坊的隔壁永崇坊里,离得也不是很远; 当年陛下为了恶心魏知,给他赐宅子时特意赐在了宿国公府的隔壁,一个大嗓门和一个谏官刚好一处,气得魏知后来自己跑到安乐坊里租了一个宅子住着。 朝中庶族寒门出身的官员就爱聚在安乐坊里住。 后来还是魏知的儿孙多了,家里人口多住不下,加上那口气也咽下了,这才回了陛下赐的宅子里住,但那也是这两年的事,那宅子愣是空了七八年。 而权贵,比如公主府,王爷府之类的则分散在长乐坊、兴宁坊几个坊市内。 崇远坊则多是世家居住,除此外还有光德坊一带,反正就是人以类聚,太子把这宅子赏给满宝,也不知道是为了提拔她,还是为了恶心他想恶心的人。 唐大人没少去常青巷里他们家做客,知道他们家人自由散漫,没那么多讲究,因此笑道:“等你们搬了进来,不必请很多人上门暖房,就请你们认识的一些人,大家自在的吃吃饭就好。” 杨和书也点头,“到时候给我们下个帖子。” 他也觉得满宝他们此时不宜和坊内的人家走得太近,对他们将来的影响不好。 世家都重规矩,但规矩有时候不是那么好守的。 白善深知这一点儿,虽然陇州的记忆不多了,但他也隐约记得一些小时候规行矩步的事儿。 进了京城后刘老夫人没有让他过去同住,其实也是不想约束他的意思。但其实现在刘老夫人已经宽容很多,要是在陇州家族聚居在一处,白善进出不可能只跟着一个大吉。 满宝知道这宅子卖不出去了,便也开始积极的筹划起搬家的事来。 当然,她忙,大家也都没空,因此也只能下午白善他们下学后才一起去大泽街里整理。 满宝是主人,因此大家推让一番,她就决定住在主院里。当然,她不是一个人住的,她邀请周立君和周立如一起住。 姐妹两个欣然答应,于是也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房间占了。 庄先生看了一圈,觉得自己住在前院的书房最好,那一整个院子,正院为书房,左右两间都很宽敞,完全可以选出一间来做卧室,另一间还可以做成茶室和上课的地方,这样既宽敞,也惬意,生活也方便些。 于是,大吉有空的时候就开始往那边搬床和一些架子之类的东西,全是他们之前买的。 满宝还邀请刘老夫人和白家兄弟一起住过去。 满宝道:“人太少了,宅子这么大,人多了住着才热闹。” 她道:“好在里面各个院子都有小厨房,门一锁就是独门独户,大家各自过各自的也行。” 周五郎他们是没什么意见的,因为他们哪怕住进去了,吃的也都是在饭馆里吃,一点儿也不操心。 周立学他们自己也会做简单的饭菜,反正只要有米有菜,老周家的孩子是不会饿着的。 白二郎却傻眼了,问道:“那我和大哥怎么办,我们可不会做饭。” 刘老夫人听他们已经开始分派谁哪天做饭,谁哪天洗碗,便忍不住道:“你们时间紧,每日除了读书还要学医抄书,哪儿有那么多时间忙碌这些?” 她笑道:“厨房的事还是交给我吧,以后还是一处吃。”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第1456章 心态 刘老夫人见他们毫无章法,便干脆给他们接手,偶尔周立君、周立如和满宝有空了,她还会把她们带在身边教一下该如何理家。 有时候周五郎都忍不住站在一旁跟着听。 世家的处世智慧是几百年累积下来的,自有他们的规则,刘老夫人不觉得他们都要遵守,但大面上也不要出错。 至少在与人交往时,遵守一定的规则,不仅能让别人,也能够让自己舒服。 周立君对这种事很感兴趣,竟意外的听得很认真。 一边照着刘老夫人的意思各自选了房间和摆放器物,一边听刘老夫人说以后要怎么和坊里的邻里来往,大家慢慢将常青巷里的东西搬到了大宅里。 周五郎和周六郎他们也占了一个院子,各自选了房间住下,不过他们不常回家,还是主要住在饭馆那边,所以特意选了一个距离侧门近的院子。 周立重选择和他们同一个院子,还顺手帮不在京城的周立威占了一个房间。 周立学和周立固则拉着白叔平占了他们后面的一个院子,白善则决定和白大郎和白二郎一起住,主要是他们一起看上了靠近花园的那一个院子,距离正院也近。 每一个院子都有空下来的房间,就是这样他们也没把院子占完,还空下了两个院子呢。 刘老夫人之前把不少人手都打发去了京郊的庄子里和回陇州,留下的下人并不是很多。 她本想买些下人的,但一看到凑在一起读书的满宝和白善,她不知想到了什么,便按压下了这个想法。 她抽空问满宝,“大门上的牌匾你想好了题字吗?” 满宝想了想后道:“便叫周宅吧。” 刘老夫人笑着颔首,“那你就快叫人题了字来,我让人做好牌匾挂上去。” 满宝便去找庄先生。 庄先生的字写得还不错,倒也不吝啬,直接给她写了两个字,刘老夫人就让人拿着去请人制作牌匾。 她既然已经决定跟着借住进去,自然不再扭捏,干脆开了箱笼,又拿出了钱出去买了不少东西,开始把他们选好要居住的院子布置起来。 各屋里需要的屏风,窗帘,床帐,还有灯具和蜡烛等,还有亭子和一些敞轩里需要的竹席,坐榻等…… 周五郎他们之前进去看时并不觉得这大宅还缺什么,里面桌椅板凳都有,也有床和柜子等。 有的屋里甚至还有大屏风,他们只要往里搬点儿被子和木盆之类的就可以住了不是吗? 谁知道刘老夫人一接手,他们才知道,这屋里原来缺这么多东西吗? 郑氏管家一向省心,这会儿也斗志昂扬起来,刘老夫人精神不济时便是她去大宅里盯着。 等所有需要住人的房间都整理好,缺少的东西也一一补齐,大家再进去看时,纷纷张大了嘴巴。 周立君伸手摸了摸她屋里新添置上的兰花屏风,小声感叹,“这么多东西,花费的钱都能置办一个宅子了吧?” 周五郎也这么觉得,尤其是看到一个灯架上放了无根蜡烛,廊下的每一个灯笼都很精致,更别说各个屋里还添置了一些瓷器和摆件了。 想到这是满宝的未来婆婆,莫名的有些心虚呢。 满宝没关注这些,她觉得大宅被刘老夫人和郑氏整理过后就好似变了一个样儿一样,特别的好看。 于是她大方的把之前得到的赏赐都拿出来,让刘老夫人全摆到各屋去。 刘老夫人倒也不客气,让人将那些绸缎布料都收到满宝的屋里,或是放到她隔壁的侧屋里。 她笑道:“正房的侧屋没人住,那一般是给孩子住的,我让人给你改了,以后你得到的一些赏赐可放在里面,还有衣裳多了,也可放在那边,我都让人给你做好衣柜和架子了。” 至于那些瓷器和摆件,她多是放到了堂屋的多宝架上充门面。 然后还开了自己的箱笼,从里面拿出些字画来挂上,整个大宅瞬间不一样了。 白善看了看,把姜先生送他的字也挂了出来,就挂在书房里。 郑氏一边盯着人把常青巷那边的书都搬过来摆好,一边悄悄的和婆婆道:“母亲,满宝这么厉害,以后她嫁过来了,我们上哪儿买这么大的宅子配她?” 刘老夫人见她忧虑便笑道:“你儿媳妇厉害不是好事吗?放心吧,善宝也厉害着呢,他们现在还小,将来必会离开京城往别的地方去,京城这儿不过是一处停留之地罢了。” 刘老夫人之所以决定答应满宝住进来,正是因为那天她去常青巷看两个孩子时,看到他们凑在一起看杨大人画的高昌简图,当时白善目露羡慕,语气钦佩,“我才知道杨大人竟会这么多语言,听说连建安州那边的高丽语言都会呢。” 满宝小声的问他,“你要学吗?” “我正在国子学里找会的博士,刘博士倒是会,但他不喜欢我,我不打算找他,听说四门学的赵博士也会,我打算找个时间去拜访他。” 当时她站在不远处看着俩少年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话,便知道他们将来还有许多需要学习,需要去游历的地方。 这里不过只是他们的一个停留之地。 除非白善将来出仕后又回到京城任官,不然他都很难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 纵观朝中各位大臣,谁不是起起伏伏,外放和回京交替,有谁在一个地方超过十年的? 所以并不需要太过在意住的地方,她道:“将来满宝跟着善宝,以善宝之能不会让满宝受委屈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守好家风,让他们不至乍然富贵便失了分寸。” 刚进入大泽街,宁愿低调些,也不要高调失了风度和心态,让人取笑。 其实不仅周家,就是她都有些紧张的。 白家虽是世家出身,但就是嫡支也很少再接触京城这边的豪门世家了,更别说他们这些旁支了。 刘老夫人只能每日都提醒自己,只要循礼就好,一开始总是难的。 刘老夫人忐忑,但完全是乡下人进城的周家却一点儿也不忐忑,他们跟这边的城里人不熟,根本没想这么多。 搬个宅子而已,回头跟邻居们打个招呼,他们该干什么去还是干什么去,哪儿有空想这么多呢?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见 ☆. 第1457章 乔迁 庄先生也一直留意着,发现老周家的人适应得特别良好,每天一有空就往那边搬东西,谈起和邻居们的相处,周五郎道:“回头给他们送点儿腌菜之类的就差不多了。” 周立君也道:“四叔快来了,肯定会带大伯母带的腌菜,到时候分成一个个小坛子,每个人家分一坛就可以了,先生您放心吧,我们一定把礼物准备好。” 庄先生:…… 至于满宝和白善白二郎,干脆直接就不操心,他们除了学习和关注朝堂上的事,这种事为什么还要操心? 说是邻居,但邻居家也好远,话说,他们的邻居是谁? 倒是白大郎还紧张些,还没搬过去呢,他便有些不安,“先生,若是邻居上门做客,我们要怎么招待人家?” 主要是一个宅子里住了三家人,这可怎么说呢? 庄先生便摇了摇头后道:“和你师弟师妹们学一学,你看他们就从来不操心这个。” 白大郎:……那不是因为他们没想到吗? 反正,不论担心的还是不担心的,反正他们用了几天的时间大致整理好房屋,于是选了一个好日子,各自请假后就把东西往里搬了。 这几天,大部分东西都搬了过来,还留在常青巷的是他们惯常用到的日用品而已,把这些东西一搬,再各自归拢一下就成了。 满宝住到了正房里,这个房间更大,连床都比较大。 她高兴的在上面打了一个滚,然后就跑到另一边去看刘老夫人给她布置出来的小书房。 不错,这次她的小书房是在她的房间里,靠窗还有一个木榻,上面放了小矮桌,她要是不喜欢坐在书桌前写东西,坐在木榻上写也不错。 主要是这个窗是后窗,推开窗,后面是一丛月季,此时几株月季树上已有了花苞,过一段时间就要开放了,特别好看。 往远处看,便是大花园。 为了以免蚊虫进来,刘老夫人还给她弄了个纱窗帘,夏日里放下,既可以防蚊虫,又可以吹风,惬意得很。 白善他们的房间都没这么精致。 等人都住进去,刘老夫人这才开始安排各处的下人。 不仅老周家的人,就是白善他们也不习惯让下人贴身伺候,因此她只往大门那里放了两个门房,其他人则在各处当值,主要还是做打扫和照顾车马的工作。 因为宅院太大,各个小院子离大厨房有点儿远,平时要用热水时需要到大厨房里抬。 大家又不喜欢用下人,因此他们便在小厨房里准备了锅,打算自己烧热水。 最方便的反倒是满宝他们了,因为他们住在正院里离厨房不远,一大早依旧是自己端着木盆去厨房里打温水洗脸。 这是他们住在大宅里的第一天,满宝洗了脸后便忍不住掐着腰大喝一声,然后去邀请周立君和周立如,“一会儿我们去花园里打拳?” 周立君拒绝了,“我吃了饭就要去饭馆了,四叔这两日应该就会到,我们都搬过来了,大哥得去城门那里看看,别让他走岔了路。” 周立如也拒绝了,“今天大掌柜要抽查我背的书,我昨晚背下来了,但还不怎么熟,我得趁着早上脑子清醒再背一背。” 满宝便梳洗好自己去了花园,她找了个空地,便自己蹦跶起来。 白善见她打着怪模怪样的五禽戏,便道:“你要跟着我和大吉一起学剑吗?” 满宝摇头,“不要了,还得扎马步,好累的。” 等运动完,大家便一去聚到堂屋里吃早饭,庄先生拿出一垒请帖给他们,道:“照你们给的名单,暖房的帖子都写好了,就定在四月十九这一天,你们正好休沐。” 发帖子这样的事自然就交给他们了,谁让请的都是他们的朋友呢? 庄先生也请了几个朋友,他的帖子他自己去发,正好他今天要出门去玩儿,顺便就给他们带去。 满宝找出给太子的帖子,迟疑道:“这个真的要给吗?” 白善道:“给吧,他来不来看他自己,这宅子是他送的,我们乔迁却不能不给。” 满宝便塞袖子里,打算回头让刘医女给带到宫里去给吴公公。 自从不用进宫以后,满宝教导他们的时间就变多了,现在郑辜和刘医女都可以跟着她一起坐堂开方了,虽然用到他们的方子时候还是少。 满宝请的人并不多,除了她的三个弟子,也就只有济世堂里的大夫和傅文芸了。 杨大人和唐大人那边都是白善去送的帖子。 大家邀请最多的还是国子监里的学生。 周立学他们也将自己的同窗邀请来,所以也拿走了不少帖子,大家吃过早饭便各自散去了。 郑大掌柜收到满宝的请帖,忍不住感叹,“这才一年的功夫,你都住到崇远坊里去了。” 满宝疑惑的抬头看他,郑大掌柜便笑道:“没事,就是觉着这心有点儿酸,不过酸着酸着就习惯了。” 一旁喝茶的丁大夫差点把茶水给喷了。 其实没有几人想到太子会把崇远坊的宅子送给周满,那儿住的多是世家。 大家住的地方里突然住进一个庶族,虽然是个神医,但感觉也很奇怪。 不过,没人能表示有意见,因为这是太子送的,又不是皇帝赏赐走的国库或内库礼单,私人行为,大家便是有意见也只能憋着。 而且,周家开始往里搬东西时广平王也进京来了。 于是一直搁置的案件被重启,那段时间朝中天天打架吵架,大家也就没心情关注周家搬家的事了。 等留意的时候,听说白家也跟着一起搬了进去。 大家的心情一下便好受了些。 虽然两家还未正式结亲就住在了一起,但亲戚借住是常有的事,在世家豪门里也是见怪不怪的。 白家好歹是世家出身,有他们盯着,周家应该不会做失礼的事吧? 和周家是邻居的张家及杜家默默地想。 结果人周家根本没留意邻居们的想法,周五郎他们前一天搬进去,第二天就得赶紧回饭馆里开门迎客了。 铺子关一天,他们就损失一天的营业额有木有? ☆.第1458章 相遇(给书友“vivi含笑”的打赏加更) 白善将请帖给殷或,殷或笑道:“我父亲给我四姐和五姐定了婚期,六月就要出嫁了,听说这次满宝还请了刘焕的妹妹?她们也想出来玩一玩。” 白善便笑道:“满宝没请她,是刘焕说他妹妹想跟着一起去玩,我想着她们和满宝也认识便答应了,你姐姐们要是想来,你也可以带上她们一起。” 他笑道:“若要帖子,明天我再带一些来。” 殷或便点头,“好。” 请帖辗转送到太子手里,太子只看了一眼便丢在一旁,扭头和已经小腹微隆的太子妃:“你准备些贺礼,十九那日着人给她送去贺喜就行。” 太子妃笑着应下。 有他们送的乔迁礼,周满在崇远坊里便算是站稳了脚跟了。 满宝和三丫回到大宅时,正巧有人把做好的匾额送来,刘贵正站在下面盯着人把匾额挂上去,看到满宝立即过来行礼,“满小姐,您回来了。” 满宝点头,看了看后道:“先生写的字真好看。” 刘贵连忙笑着应是。 就在他们在为乔迁宴忙碌时,朝中的定论也下来了。 侯集被判绞刑,皇帝到底念了旧情给他留了全尸,并放过了他的妻儿,没有诛族,而是把他的妻儿都流放到岭南去,三世不得回京。 恭王和广平王都被申饬,尤其是广平王,不仅被缩减了封地,还被立即赶出京城去,无诏不得再入京,甚至他留在京城里的人也都被赶了出去。 他身边好几个幕僚都被抓了,直接判了斩刑。 连他的岳家也受到了牵连,被问罪不少,他的生母敏妃娘娘被降为才人,搬了宫殿。 皇帝似乎是真的生气了,第一次对儿子的处罚如此之重。 就是恭王也没讨好。 虽然查出针对太子的这四起案件都与他无关,但他后来收到侯集的书信,已知毒石是他所投,却没上报。 哪怕他扣押了对方的人,狡辩说是要亲自押送回京。 但皇帝算了一下侯集第一拨派出去的人的时间,他很难相信恭王是真心想上报的。 皇帝都有此怀疑,更别说群臣了。 哪怕皇帝重罚了广平王,以魏知为首的诤臣也不愿放过恭王。 这一次,便是恭王的舅舅赵国公都没说话了,于是皇帝只能下旨申饬恭王,暂时将人关押在宫里。 但没有问罪。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虚,皇帝力排众议强硬的同意了太子崇文馆招贤纳士的提议,还一连给他勾选了好几个人,都是平时和太子走得比较近的几个人。 太子看到皇帝勾选出来的名单,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如此,之前拉拢的人半数都被收拢了。 日后就算事发,也有了借口了。 朝中的判决才下来,白善他们立即就知道了,于是满宝也知道了。 满宝完全是吃瓜群众的状态,还是白善看不过,撞了她肩膀一下,提醒道:“你忘了,你也是受害者之一。” 满宝:“……哎呀,你不提我都忘了,那他们有没有补偿给我的东西?” 白善:“侯集就要行刑了,广平王现在已经出京了,你要找谁要补偿?” 殷或坐在他们的对面捧着一杯热茶喝,笑道:“我父亲说,请功的折子已经报上了,你的名字也在上面,或许陛下有所赏赐也不一定。” 满宝惊喜,“真的?” 殷或点头,“我父亲说,这次案子能破唐大人是首功,然后就是你了。” 满宝一脸迷茫,“我有什么功?” 白善也迷茫,“是啊,你有什么功?” 殷或笑着摇头,“这我就不知了,父亲也不过提了一嘴而已。” 他放下茶杯,正好往外看了一眼,看到楼下路过的车队,他有些疑惑,“满宝,那不是你四哥吗?” 几人一听,立即趴到窗口往下看,正好看见胡子拉碴的周四郎一脸憔悴的赶着一辆车从他们窗前经过。 满宝忍不住大喊,“四哥!” 周四郎闻声抬头,看到满宝立即眼睛大亮,眼泪都快要飙出来了,“满宝啊——” 满宝都听出他的哭声了,她立即跟着心一酸,半边身子探出身子问道:“四哥,你是不是受委屈了?” 白善已经起身放下一角银子,直接拉着满宝下楼。 周四郎也拉停了车,后面跟着的三辆车也一起停下,他直接把车丢给三子,直接跑了上来。 兄妹两个在酒楼门前遇到,周四郎直接抱住了满宝,哭得稀里哗啦的,“满宝啊——” 满宝吓得不轻,连忙拍着他的后背,着急的问道:“四哥,你怎么了?” 周四郎一脸的憔悴不说,身上的衣裳也有些破烂,满宝摸着倒像是打架打坏的。 胡子拉碴,头发也干枯,乱糟糟的随风飘着,要不是殷或提醒,迎面看见她都想不到这是她俊俏的四哥。 周四郎抹了抹脸上的眼泪,拉着她的手道:“你四嫂病了,我正要拉着她去济世堂找你呢,可巧就在这儿看到你了,你快去给她看看。” “四嫂也来了?”满宝还来不及惊讶就被拉到了后面的一辆青布车里,一掀开帘子,里面的气味儿有些大,陆氏正抱着方氏的上半身,里面还趴着三个孩子。 陆氏看到满宝眼圈也有点儿泛红,忍不住哽咽出声,“满宝……” 满宝吓得不轻,连忙去看她怀里的四嫂,就见她整个人都瘦成一把骨头了,脸色灰败,正紧闭着眼睛躺在陆氏的怀里。 满宝立即爬上车,“这是怎么回事?” 白善也皱紧了眉头,立即道:“别去济世堂了,还是回家吧,家里的药材也不少,缺了什么再叫人来济世堂拿。” 他扭头对周四郎道:“我们搬家了,让几辆货车落在后面,我让大吉给他们领路,我们先走。” 说罢,他回头和殷或道:“我们有事先回家去了,你要是碰见二郎便和他说一声,让刘焕给他送回去。” 殷或点头,“我和刘焕送他回去,你们放心。” 满宝已经摸上了方氏的脉,陆氏在一旁抹了抹眼泪道:“我们路上被人劫了,那几个杀千刀的要动孩子,你四嫂拎了刀就杀上去,不小心被踢伤了,之后就一直病着。”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1459章 狼狈(给书友“樱桃番茄熟了”的打赏加更) 她道:“本来我们在路上停留了几天请大夫,但请的大夫都不怎么样,竟是越养越差,眼看着要不行,你四哥就说还不如抓紧赶路回来找你,所以我们就又加快了行程,这几天颠簸,你四嫂越发不好受了。” 满宝在车里给四嫂检查,外面白善和周四郎已经指挥着这辆车越过前面的车往前去,大吉将马车赶出来交给周四郎,然后留下给三子他们引路,白善就指点着周四郎往崇远坊去。 周四郎没到过大泽路这一边,于是拐入这宽大又安静的街道,他一时有些懵,“怎么不住在常青巷了?” 白善道:“满宝治好了太子,太子送了她一幢宅子,我们就搬家了。” 周四郎心神都在后面的车上,所以点了点头,没太往心里去。 他知道,京城的人特别大方,尤其是皇宫里的人,隔三差五的给满宝送东西,还都挺贵重。 但等他真到了大宅面前,看到那大门时,他还是惊呆了。 白善却没让他停车,指了大门给他认以后就让他把车赶到侧门去。 那里刚好进马车。 白善跳下马车去敲门,下人很快将门槛拆了让车进去。 颠簸了一下,车里的三个孩子醒了,一看到小姑,三人便哇哇的哭。 满宝见他们也瘦了好多,心疼得不得了,伸手摸了摸他们的头后跳下车,让周四郎把四嫂抱下车。 她引着他们往院子里去,“我们也不知道你带了四嫂和五嫂来,所以在五哥的旁边给收拾了一间房……” 白善则叫来了下人,让他去找后院的丫头打些热水来,顺便把满宝的药箱也取来。 周四郎把方氏放在床上,满宝把他赶出去,这才解开方氏的衣服检查,她摸了摸她的肚子,等白善让丫头送热水和药箱进来,她便给她扎针,想让她醒过来。 刘老夫人和郑氏很快赶来,见周四郎抱着一个孩子坐在台阶上,边上两个怯生生的依偎在他身边,一时心疼得不行,连忙让人去厨房煮些肉羹来。 她伸手接过周四郎怀里的孩子,轻声道:“还是先给孩子梳洗一下吧。” 她蹙眉,“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也带到京城里来?” 周四郎也有些后悔。 他娘是不同意他把八头和七头带来的,但他媳妇和老五媳妇都不舍得孩子,加上往京城的这条路他也走了三次了,还算熟,这会儿天气又不冷了,也不是很热,出行正好,他自觉不会出事,谁知道还是出事了。 早知道就听他娘的了。 周四郎低头抹眼泪。 刘老夫人转身把孩子交给郑氏,让她带下去梳洗,顺便给孩子喂点儿东西。 三个孩子却突然有点儿认生,不乐意,于是哭起来。 周四郎连忙打起精神来,主动抱了孩子下去。 刘老夫人连忙进屋,满宝把针扎下去,或许是感觉到疼痛,方氏幽幽醒转。 满宝惊喜,“四嫂,你醒了?” 方氏声音微弱的叫了一声“满宝”,就闭上眼睛又要晕过去。 满宝连忙问,“嫂子,你肚子疼不疼?还是胸口疼?” 她在她身上摸了摸,注意留意她的情况,很快就从她的脸上表情里得到了答案。 满宝很快拔了针,重新换了针法,然后去写药方。 刘老夫人站在一旁看,等她写好了药方便接过,“我让善宝去抓药。” 她看向坐在一旁抹泪的陆氏,轻声道:“周五嫂要不要去梳洗一下?” 陆氏看向满宝。 满宝点了点头,陆氏便出去了。 白善拿到药方便知道这些药家里都有,于是转身去抓药,不一会儿就交给了下人,让她去熬药。 满宝则和郑氏一起给方氏擦了擦手和脸。 刘老夫人让人去饭馆里通知周五郎等人了,满宝避着人从系统里取出一支人参来。 那是郑辜拜师的礼物,她切了一片参片放进方氏的嘴里,然后便等着。 周四郎很快钻进来,问道:“满宝,你四嫂怎么样了?” 满宝道:“得慢慢养。” 周四郎一听就松了一口气,那就是能活了。 白善在外面道:“周四哥,你快去梳洗吧,这儿有我们呢。” 满宝也点头,“四哥去吧,一会儿五哥就该回来了。” 等药熬好,满宝和郑氏一起喂她喝下,又给她擦了一下身上,满宝看了一下时间,往她身上运针,摸到她手脚没那么冰冷了,这才给拔了针给她盖上被子。 刘老夫人已经让厨房给他们做好了饭菜,前面大吉也带着车队回来到了。 刘贵给三子等人在前院安排好了房间和吃食,等周五郎跑回来时,陆氏刚把自己和三个孩子全洗干净。 没办法,周四郎根本不怎么会带孩子,所谓的梳洗就是给孩子擦一下脸,然后喂东西吃。 周五郎乍然看到媳妇和孩子还以为是在做梦呢,半响才回过神来,“你,你们怎么来了?” 陆氏就抱着他哭。 他们怎么来了? 现在她也糊涂了,反正当时周四郎收足了茶叶回来,大家意气风发,加上地里的农活儿也干完了。 因为今年家里人少,地又多,为了不误农时,公爹还难得大方一次,同意婆婆的提议拿出钱来请了几个短工帮忙。 所以周四郎一拉着几车茶叶回来,她们就动了心思,也想上京来。 钱氏倒没反对她们进京,因为想着周六郎在京城成亲也得操持,周四郎他们到底是男人,恐怕有许多事照顾不到。 却不同意他们把孩子带上,因为几个孩子都还小,连五头都还在家里呢,她们带上几个小的干嘛? 可陆氏和方氏都舍不得孩子,因此非得带,因为这事,家里还闹了些不愉快。 她抱着周五郎哭道:“一开始都好好的,路上还算顺利,结果到了一个叫城固县的地方遇上了一伙人,他们说要和四伯买茶叶,四伯说了茶叶是要送到京城的,他们硬是要买,四伯便只能舍了一袋茶叶给他们,谁知道他们竟是想要所有的……” 满宝也从屋里出来了,皱眉道:“强买?” 陆氏连连点头。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460章 地头蛇 周四郎的脸色很不好,他也懒得找椅子,直接坐在台阶上道:“是一户姓罗的人家,在城固县很有些势力,之前我们没在那里停留过,只是我带着你嫂子和侄子们所以走得慢了点儿,加上要补给干粮就多留了一天,结果就叫人盯上了。” “他们不知打哪儿打听到的,知道我们家的茶叶是要直接卖给胡人的,所以想直接强买了去。”一麻袋的茶叶,周四郎给也就给了,就是一车,他咬咬牙也全忍了,可想把他全部的茶叶都要去,这怎么可能? 所以周四郎也不愿意了。 罗家是地头蛇,当即就让人堵住了他们的路,倒也不抢,就是不让他们走,要走就得把茶叶便宜卖给他们。 周四郎就是找到县衙也没用,县令直接一句不参与民间商事就打发了他。 周四郎低头哈腰的装了两天孙子,发现一点儿用处也没用,干脆就要强硬的带着车和东西冲出去。 结果推搡间他被人揍了,方氏他们坐的骡车被推翻,三个孩子差点被压到,罗家人见他们带着孩子,便起了逗弄之心,直接抱了孩子…… 周四郎以前听走商的人说起过,知道罗家人不敢对孩子们做什么,也就是说些威胁他们的话想逼他们就犯而已。 但方氏不知道啊,她一看到孩子落在他们手里,加上之前双方都推搡打起来了,立时怕了。 于是抽出菜刀就冲上去砍人了。 她砍伤了两个人,和陆氏一起把孩子抢了过来,然后自己被一脚给踹飞了…… 这一次因为打架见了血,一行人直接被押到了县衙里。 强龙都压不过地头蛇,何况他们还不是强龙。 眼见着车队里的茶叶都被扣押了不说,他们所有人还被关进了大牢,周四郎咬咬牙搬出了满宝。 他将当时身上带的现银都塞给了县衙的师爷才私底下见到了城固县县令。 他抹了一把脸和满宝道:“我跟那城固县的县太爷说了,说你现在给宫里的贵人看病,不仅可以见到皇后和太子,还能时常见到皇帝……” 城固县的县令一开始并不知道周四郎是谁,还以为是普通路过的走商,但他提了满宝,老周家又因为要给周六郎说亲,特意让他把家里的籍书给拿上了。 毕竟合婚书是需要用到这些东西的。 城固县的县令看到了籍书,这才放了他们。 周四郎一脸憋屈的道:“然后他说和,我们家低价卖了一车的茶叶给罗家,罗家给我们放行。你嫂子砍伤人的事不计较,他们踢伤你嫂子的事我们也不追究……” 因为城固县是罗家的地盘,所以周四郎他们都不敢在那里多停留,带着方氏换到了下一个县城找大夫看伤。 也不知道是因为受了内伤,还是因为奔波劳累和惊吓,方氏一下就病倒了。 病情反反复复总不见好,他们走一天就要休息一天,后来见她的情况实在是不好,周四郎便咬咬牙,决定还是尽快进京找满宝,这才紧赶慢赶的到了京城。 满宝道:“四嫂受了点儿内伤,不过不是很严重,还是被吓到了,又外感邪气所致,好在她底子好,熬到了现在。” 不然,还真的要出事。 满宝干脆给大家都看了一下,周四郎也瘦得很厉害,神情疲惫,显然这一趟也亏损得严重。 满宝傍晚时又给方氏另外行了一套针,还给她放了血,方氏的脸色略微好了点儿。 三个孩子也被吓到了,情况不是很好,满宝也给他们扎了针,等他们睡下了便道:“他们也要吃一点儿药。” 家里有大夫,尤其是医术还不错的大夫就这点儿好,连周四郎都灌了一碗药,然后就一抹脸便打起精神来。 虽然出让了一车茶叶,但他还是带来了三车。 或许是经了一回事,知道哪怕就算路上不遇到盗贼也会遇到罗家这样的地头蛇,周四郎没以前那么待价而沽。 刚灌了一碗药就对周五郎道:“你去找阿六敦,让他们明天来看茶叶,之前我让你带上京城的茶叶呢?” “都放在库房里了,放心,保存得很好,我每隔三天就要回来看一次的。” 之前这茶叶都是堆在他

相关推荐: 吾为将军   快穿之世界线全乱了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总裁越过界   烂人一双[重生]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什锦良缘   [网配]谁说傲娇不当攻   重生之韩棋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