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190章

第190章

满宝站在门口轻咳一声。 屋里的三人一起看过去,满宝将竹筒递给殷或,道:“补气的,你尝尝。” 殷或手微抖的接过竹筒,缓了好一会儿才打开竹筒盖轻轻地喝了一口糖水。 从承天门走到东宫的东后侧还是太远了,而且大家走得又急,对他还是有些勉强。 满宝道:“下次要是能从长乐门进宫就好了。” 一过长乐门就是东宫的大门,这样他们可以少走一大段路。 殷或笑了笑后道:“虽有些累,但你不也说过吗,要多走走,这对我的身体或许有好处呢?” 那也该适量。 不过见他此时说话气弱,满宝不再与他讨论这个话题,说话也耗气,这会儿还是少说话比较好。 满宝见白善正在给殷或套被子,便掏出一根绳子来绑住袖子,今天是第一天进宫居住,刘老夫人特意给他们准备了礼服,广袖大袍,好看是好看,但不仅热,还不方便。 除了能在袖兜里藏下更多的东西外,就只剩下好看这个用处了。 俩人合作,很快把被子都塞进去,然后一人拿住一个角抖开,一床被子就这么抖好了。 刘焕:…… 白二郎跑过来看见,立即道:“白善,一会儿你也得帮我。” 满宝:“你不是说半边也够睡了吗?” 白二郎:“会打结的,多不舒服呀。” 他还道:“一会儿我们再去帮你套。” 满宝想了想,觉得自己一个人也有点儿困难,她以前套被子都是跟人合作的,于是没有表示反对。 殷或就坐在一旁慢悠悠的合着糖水,等他把这一竹筒的水都喝光了,也缓过气来了。 众人也把东西收拾好了,于是去隔壁叫上封宗平俩人,“你们要不要去玩?” 封宗平和易子阳都谢绝了,他们还没收拾好呢。 于是他们就自己走了,出了院子,满宝这才有空盯着附近看。 皇宫的绿化做得不错,路边垒着花坛,还种有树,可惜,这些物种她全都挖过折过收录过,目前没有稀缺的了。 科科也一直很安静。 五人先顺路去隔壁看了一下演武场,这里设有箭靶和练武用的各种武器,还有就是众人休息的茶水间和更衣的地方了,所以空出来的演武场也不是很大。 至少满宝觉得远远比不上益州府学的演武场。 至于国子监的,她还没进去看过,因此不知道。 他们的马已经被东宫的人拉走了,他们交了钱,会统一喂养,他们要想看它们,可以去马厩那里看。 满宝围着演武场走了一圈,好奇的问道:“这儿能跑马?你们骑射也要在这里学吗?” 刘焕也不明白。 殷或道:“应该不是这里,西内苑就在东宫的后面,那儿那么大的地方,足够你们跑马了。我记得父亲说过,陛下和太子还喜欢在西内苑里打猎练兵。” 西内苑里驻扎着禁军,拱卫皇城,殷礼兼任禁军副统领,平时没少住在西内苑里当差。 这么一想,陛下竟然让殷或进宫来伴读,也是够……胆大的! 白善默默地收回了目光,也看向远方,似乎要透过重重宫闱看到后面的西内苑。 但他除了那层叠一起的山峦外,什么都没看到。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1486章 皇城 皇宫在京城的正北方,依山而建,西内苑紧邻着龙首原,龙首原起于樊川,横亘六十里,可见这一山川有多大和多长了,皇帝似乎一点儿也不担心有兵从那边打过来,所以皇城在北边没有城墙。 他只是把北边设为禁苑,然后把禁军放在西内苑里而已,哈哈哈哈…… 前几年皇帝宽裕了一些,让人顺着西内苑往东的渭水河畔修建了宫廷,不过修着修着他闺女出嫁了,需要嫁妆,再不小心他几个儿子也要娶媳妇了,也需要聘礼。 又不巧,那几年是魏知把着户部,所以他只肯照着规矩给钱,多一文钱也没有,那边的宫殿修着修着就停了下来。 再后来,朝廷跟吐谷浑,党项羌分别打起来,那段时间是太子和魏知一起主持国库,更拿不出钱来修宫殿了。 所以东边的那座大明宫就修修又停一停,一直停到了现在。 只是园子还颇有野趣,又有修好的几座宫殿,所以皇帝就给皇子公主们在那儿玩儿。 杨和书对找上门来的几人道:“你们要上骑射课时,若不是去西内苑,那就是去大明宫,看教你们的师父的喜好。” 满宝此时正站在一座楼阁上北望,问道:“哪个地方风景好?” 杨和书看了她一眼道:“你也要跟着上课吗?你修书教学忙得过来?” “别的课可以不上,但这骑射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三天才有一节骑射课,又不多。 杨和书道:“东宫里詹事、司议郎等官员全不住在宫里,就连萧院正他们也只有当值时会住在宫中,知道为什么你却要跟白善他们一起住进宫里来吗?” 满宝一呆,问道:“为什么?” 杨和书道:“因为太子妃有孕。” 因为在场的都是自己人,刘焕刚打赌输了去拿茶点,此时只有他们三个和殷或坐在阁楼上。 杨和书道:“陛下和朝臣知道太子此举是假公济私,但太孙同样涉及国本,所以大家便只做不知,似乎你进宫居住是理所当然的。” 满宝一脸迷茫,“所以呢?” 白善就敲了她额头一下,“所以你可以多提一些条件,不就是跟我们上骑射课吗?你就是天天都去西内苑跑马,太子估计也会给你找到借口。” 杨和书笑着点头,“所以这事你还是自己和太子说吧,我到底是代陛下和户部管钱的,这种事不好插手太多。” 满宝明白了,笑着点头。 刘焕端了茶点上来,道:“我们午食还没吃呢,话说何时能吃午食?” 杨和书道:“你们要吃午食得去饭厅,不过……” 他居高临下的看着不远处院子里还在呼喝内侍的公子少爷们,摇了摇头后道:“你们把内侍都占了,估计也没人去厨房里给你们端吃的了,所以饿着吧。” 大家齐齐扭头看向他。 杨和书冲他们露出笑容道:“我才已经在前面吃过了。” 众人:…… 有些后悔跟他出来走一走了怎么办? 本来他们看过演武场就要去隔壁满宝住的地方的,结果他们才走出演武场就碰见了杨和书。 杨和书想着他们关系到底还不错,于是就领着他们到处走一走,顺便说一下宫里的忌讳。 哪儿可以去,哪儿不可以去,他们还是要知道的。 杨和书干脆带他们上了高楼,指着宫宇告诉他们,“东宫的西侧是太子内眷所在,有侍卫把手,你们是绝对不能去的,进去了,不小心被当做刺客砍了也就砍了。” 说罢他还扭头对满宝笑,“你不在此列。” 因为她不仅是个姑娘家,还是个大夫。 “至于这前面的詹事府,你们是一般不能去的,要是不小心进了机密要地,那被打一顿,或是被参,那也是你们活该,你们的家人一般都不太能给你们出头的。” “至于东宫的其他地方,你们想去也行,就是一不小心可能会被先生罚,对了,孔祭酒是你们的大先生,你们可以自己思量。” 几人齐齐打了一个抖。 “至于其他地方,那就是东宫之外了,作为东宫伴读,你们要是无诏私自去了别的地方,那就生死由命吧。” 整整三百多条的宫规给杨和书归纳总结成了四点,但不论是白善周满殷或,还是白二郎和刘焕,全都记忆深刻起来。 无人一起连连点头,表示记下了。 杨和书对此很满意,见他们饿了就指点他们去哪里可以找到些点心茶水。 刘焕猜拳输了,于是他下楼去拿。 但拿上来的点心也没有多少。 五人一人分了两块吃了,宫廷的点心都小,一口一个,满宝吃下去后感觉更饿了。 白善也觉得饿肚子的感觉不好受,问道:“厨房在哪儿?或许我们可以自己去取食物?” 杨和书便笑了笑后道:“看,这就是你们一般不能去的地方了。” 五人:…… 杨和书道:“你们去了,轻的,那院子里的内侍皆要被罚,因为他们竟然让公子们亲去取饭食,重的,若是不巧厨房里有人投毒,毒了前面的太子和诸位大人,那不仅伺候你们的宫人,你们也挣不脱干系去。” 除了满宝和白善外的三人都被吓了一下。 杨和书吓唬完了人就走了,他一边下楼一边笑道:“今日你们就先上一节课吧,怎样在宫里很好的过下去。” 白诚一头雾水,扭头问白善,“什么意思?” 白善道:“我们得找到本应伺候我们的内侍,让他们去厨房里给我们取饭食去。” 但一回到院子他们就知道有点儿难了,因为内侍们都散在各人的屋里干活儿,满宝都忍不住好奇,不就是把箱笼里的东西拿出来再摆好吗? 最多再套个被套,他们怎么能做这么久? 于是便不顾男女大防,直接凑到窗口那里往里看。 屋里的是赵六郎和君三郎,俩人转着圈的看着屋里,一脸的嫌弃,“这窗台也太素净了,去取帘子来,得要淡蓝色的,轻薄一些的纱布,这样夏天到了也不至于沉闷憋气。” 君三郎也道:“再去取一个瘦美人瓶来,剪上几枝花来插上。” 窗外的满宝:……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见 ☆.第1487章 噩梦(给书友“yeath001”的打赏加更) 赵六郎才翻完铺好的被子,正好回头再度看向窗户,对上满宝白善等人的眼睛吓了一跳。 他不认识白善和周满,但他知道这院里不穿宫装的女子怕是只有她一个,而且他认识站在他们身后的刘焕和殷或啊。 殷或体弱,他惹不起他,于是便对准刘焕,“你干什么呢,趴在窗口那里吓唬谁?” 赵六郎跟刘焕的大哥曾是同窗,只不过他大哥不小心过了大考,又通过了吏部的考试当官去了,去年去了益州当华阳县令,走了唐县令的老路。 赵六郎还在读书,虽然他们现在似乎也成了同窗,但刘焕还真不敢拿同窗的态度来对他,于是道:“赵六哥,你们也太讲究了吧,这又不是在家里……” 赵六郎轻哼了一声道:“将来我们就要住在这里,还不定要住多久呢,讲究一些怎么了?” 他见五人还是站在他的窗前,便蹙眉问道:“你们有什么事吗?” 满宝便看向白善,白善左右看了看后看向殷或,刘焕自觉没那个面子从赵六郎手里要人,于是也看向殷或。 殷或便轻轻地咳嗽了两声,捂住胸口虚弱的道:“赵六哥,如今已过了午时,我们饿得紧,您能把我们的内侍还给我们,让他去给他们取饭食吗?” 殷或立即道:“我让他给赵六哥和君三哥也取一份饭食来?” 赵六郎和君三郎一愣,齐齐看向屋里的那两个内侍,问道:“这是你们的内侍?” 殷或哪儿知道哪个是哪个不是? 干脆随手指了一个道:“就是他吧?” 眼角余光看到的内侍立即跪下道:“是,奴才马福明,叩见殷公子。” 赵六郎一听,便以为这内侍真是他们的,虽然有些不太乐意,但他还真不太想和敢招惹殷或。 要是人真饿病了,殷礼可能不会做什么,他那三个姐姐却有可能去堵他的车,便是不堵他的车,在后宅堵他媳妇也很难看呀。 于是他对那内侍挥了挥手,嫌弃的道:“走吧,走吧。” 马福明这才弯着腰起身,倒退着退出,然后给殷或五人磕头。 殷或轻声道:“你去厨房给我们取饭食来吧,送到饭厅就好。” 马福明应下,躬身退了出去。 他们这才移步到饭厅,这里自有案桌和座椅,满宝看着殷或道:“下次说饿要捂肚子。” 殷或:…… 马福明动作很快,臂力似乎也了得,提了两个四层的食盒过来,将他们份额的饭菜放出来后便迟疑的看着食盒里剩下的两份饭菜,低声道:“这是赵六公子和君三公子的……” 殷或看了一眼后道:“你给他们送到屋里去吧。” 他顿了顿后道:“送完了就回来,我记得杨大人说过,我们每一个房间都有专门伺候的内侍,你们是分好了吗?” 马福明便斟酌的道:“管事并没有分好。” 殷或便点了点头道:“那以后你就专门在我这屋吧。” 马福明连忙跪下应是,起身后拎着食盒退下了。 满宝看着,觉得他们和她之前见到过的内侍一样却又不一样,似乎更加的谦卑。 五人都饿惨了,于是端了碗什么话都没说,直接吃。 等他们吃完饭,其他人总算也想起来饿了,纷纷走进饭厅,让内侍去食堂拿饭食。 满宝对宫里的事儿比较熟,扭头对候在他们身后的马福明道:“这些饭菜你收了去吧,看有喜欢的就吃一口。” 马福明一脸感恩戴德的应下,将碗筷收了起来。 等他走了,五人这才呼出一口气,白善很好奇,“宫里对我们竟如此宽松?” 那是不可能的。 都不等其他人吃完饭,苏坚便带着两个人耷拉着脸进来,直接喝道:“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换好衣服到院子里去听宣。” 转身看到坐在一旁好奇的看着他的周满,噎了一下后道:“不包括你。” 想想觉得不对,想起他妹妹的叮嘱,他又没忍住道:“你来也行。” 看见他这么纠结,满宝便去了。 此时天上的太阳正大,都是平时喝酒跑马打球的小伙伴,苏坚当然不会特意折腾他们,而且,折腾他们,他不也得站在烈日下面吗? 他才不受那份罪呢,因此说是在院里,却是直接让他们站在走廊里,当然,他也站在走廊里。 统共就三十个人,算上周满一起,因此一点儿也不挤。 苏坚道:“今日是你们入学的日子,也算给了你们时间适应了,这宫中的规矩都在那公告墙上贴着呢,我想,不用我再一一的给你们复述了吧?” 众人也都不是小孩儿了,都是世家官宦子弟,能被选进来当侍读的,就没有真是傻子的。 连白二郎都知道在宫里要苟着,更别说他们了,没人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于是纷纷点头。 苏坚满意了,道:“我要说的就两点,既进了东宫,那你们便与太子殿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今后行事说话多过两遍脑子,你们不要自己的前程性命不要紧,别连累了太子和东宫的其他人;第二,这皇宫不是你家,你们最好收敛着些脾气,这院里的下人就这么多,瞧你们,不就收拾行李吗,愣是闹到了现在!” 训斥他们一顿后,苏坚才道:“这崇文馆的规矩和国子学的差不多,明日辰正孔祭酒会来见过你们,怎么做,你们应该明白了吧?” 明白,衣冠整洁,准时到场,还要准备被考校嘛,都习惯了。 苏坚正要点头,突然最后一排伸起一只手来,因为前面的人有些高,他没看到人,于是没好气的左右挥了一下手,“侧一下,后头是谁举手?” 大家齐刷刷的侧过身往后看,就见满宝站在白善身边,伸着一只手,见大家都看过来,她这才轻咳一声问,“苏大人,我也要去吗?” 苏坚一脸的复杂问:“周小大夫你想去吗?” 来前,太子和他说过了,周满进宫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修书,二就是太子妃。 但苏坚觉得修书什么的可以暂时放一边,有萧院正他们呢,有她这个十来岁的少年什么事儿? 最主要的是太子妃! 所以他觉得她可以不必对修书那么上心,平时玩一玩,嗯,在太子妃身边玩就很好嘛。 其实在苏坚看来,根本就不用那么麻烦,直接下旨让她贴身照顾太子妃,她还敢抗旨吗? 但太子和太子妃都没采取他的意见,弄得他现在对她都得以礼相待。 主要是,他现在每次看见她就觉得肚子疼,昨天晚上还不小心做了个噩梦,梦见有只小手在肚子里搅吧搅吧,把他的心肝脾肺肾都给剪了。 ※※※※※※※※※※※※※※※※※※※※ 作家的话 晚安 ☆. 第1488章 进馆 满宝直接摇头拒绝了,不就是训学吗? 她一点儿也不想去站着听,但孔祭酒的官儿比她大,既然不作要求,那她当然是去崇文馆里看书了,或者去找萧院正商量一下这书要怎么修。 见她似乎不感兴趣,苏坚还微微有些失望,但也没说什么,挥了挥手后大家散了。 奔波了大半天,大家都累了,于是各回各屋,洗漱一下便午睡。 皇宫里和外面也没多大的不一样,除了屋宇好看些和不能乱走以外。比如,在宫里也很早睡。 各院门都有门禁,一到时间就落锁,没有特殊情况,他们要在外面行走是会可能被巡逻的人抓去的。 满宝才不去做这丢脸的事呢,因此早早的洗漱好后便躺到了床上,因为下午睡的有点儿多,这会儿有些睡不着,闲着没事,她就进系统的教学室里学习去了。 等第二天她从床上醒来,外面天色已亮,她伸了一个懒腰起身,外面已经候着一个宫女,行礼后道:“奴婢徐雨拜见大人,以后大人屋里的杂务由奴婢来负责。” 满宝开门让她进来,好奇的问道:“昨日我没见过你。” 徐雨躬身道:“奴婢昨日月休,因此没来。” 她有些忐忑的抬头看向满宝道:“大人,先梳洗吧。” 她一早便端了热水来,显然是怕满宝怪罪。 满宝笑了笑,点头,让她把热水放在架子上便开始洗漱起来。 宫女只负责杂物,给她洗刷一些东西而已,日常还是得自己来,满宝也不太喜欢让人碰自己屋里的东西,因此婉拒了她替她整理衣柜。 满宝想了想,今天是第一天当差,怎么也得穿官服吧? 于是她把官服翻出来换上,宫女见她有些笨拙的戴官帽,便上前帮忙。 好了,她总算找到了自己该做的事了,虽然打扫屋子才是她的职责,梳头不是,但换着来也可以。 给满宝戴好官帽,宫女便去把她的早食端来,等她吃完收拾好,便把她昨天换下来的衣服拿去洗了,顺道给她指了一下路。 满宝当然是认路的,便是她不记得了,不是还有科科吗? 所以她都不带停顿的,直接往崇文馆去。 路上碰到了不少正要去崇文馆听训的学生,两厢撞见,对方看了一眼她身上的官服,顿了一下后便停下弯腰作揖行礼,“小周大人。” 满宝当然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也回了半礼。 白善几个走在了前面,听到后面传来的声音便停顿了一下,等满宝穿着官服走上来便忍不住笑,也跟着凑热闹行礼,“周小大人好呀。” 满宝绷着的脸也笑开了,拱手回礼,“好好好……” 她问几人,“你们昨晚睡得如何?” 白善笑道:“有些不习惯,但还好。” 白二郎却是一觉睡到大天亮,要不是白善把他拖起来早课,他还能再睡一睡。 殷或也睡得不错,主要是他昨天累到了,需要睡眠来调节。 五人便一边说话一边往崇文馆去。 崇文馆共为两进,比詹事府还大,前面一进是给他们读书的课室,后一进却是一溜儿左右两层高楼,正房部分甚至做到了三层,是这一片除了楼阁外最高的建筑了。 满宝不想听他们训学,因此直接往后一进去,校书郎已经来了,满宝一进来他就认出她来,虽然他并没有见过她。 但在崇文馆里穿着五品官服,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谁。 虽然对方年纪比他小很多,他还是先上前行礼了,没办法,他才九品,对方五品呢。 行礼过后,校书郎便带着她进书楼里介绍,不错,这左右两层楼,以及正面三大层高楼里全是书。 当然,还是有办公的地方的,在正屋的第一层,满宝进去时,里面的校书郎、文学和正字都起身行礼,跟在满宝身边的顾校书郎显然是专门负责她的,因此给她介绍了众人。 满宝一一见过,这才知道太医院里目前只来了她一个人,崇文馆专门给他们腾出了一个区域,里面有四张办公桌,刚好圈起来,正中间则是一个空台子。 满宝扫了其他人的桌子一眼,发现其他人的桌子是围在一起,中间则放着不少的书。 这应该是三间大房打通成的藏书楼,里面非常的大,放了那么多桌子后还放了不少的书架。 满宝的眼睛黏在那些书架上,上前看了看书架上的书,问顾校书郎,“这些书我都能看吧?” 顾校书郎顿了顿后点头,“自然,大人是来修书的,这楼里的书都可以翻阅。” 满宝依旧很好奇,“那崇文馆里的学生可以翻阅吗?” “可以,不过他们不在此看书,而是在左右两边侧楼内。” 左右两边的第一层楼内靠墙和靠窗放着一些桌椅,就和益州府学的藏书楼差不多。 学生可以借了书后在里面看书和抄录,甚至还能外借。 因为崇文馆的学生不多,这一次是最多的,不算周满在内,足有二十九个,往年都只有二十人的。 所以书籍的去向很容易查到,不用担心有私藏。 若有遗失,大部分人也能还得上。 满宝谢过顾校书郎的介绍,然后便自己在书架间翻找起来。 她也不定找哪本书,就是这样一排一排的走过去,这样对于楼里有什么书有个大致的印象。 等萧院正带着刘太医和郑太医过来时,满宝已经从一楼走到了一楼,她从一个角落里翻出了一卷《伤寒论》,纸张已经有些破损,崇文馆似乎也知道,因此用油纸包了起来,很小心的捆了起来,满宝小心的展开,上面的字有些潦草,并不是刊本,而是手抄本,上面还有些注解…… 满宝如获至宝,果然,进崇文馆是对的。 萧院正上来看到她手里的东西,本来要出口的打招呼瞬间变成了,“你怎么找到这东西的?” 满宝正看得入迷,闻言抬头看向他,眼神还有些迷茫,“顺着就找到了,怎么了?” 萧院正疾步上前,想伸手拿,却又怕这书给扯碎了,只能道:“我早听人说过宫中藏有《伤寒论》分卷,但我在太医院查过,怎么也查找不到,原来竟在崇文馆内吗?”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 第1489章 跑偏 刘太医和郑太医听见,也跑了过来看。 于是四个大夫就蹲在地上小心的把这一卷书小心的展开,里面夹杂的几片碎纸散落下来,萧院正心痛不已,“校书郎竟然没有修复,也不粘贴起来。” 郑太医道:“这是医经,他们恐怕都修其他典籍去了,如何看得见我们这些医经。” 萧院正便撸了袖子道:“我来。” 他也是学过修复古籍的,毕竟他们家一直从外面寻找医书,有些医书损坏严重,只能他们自己来修。 满宝没这本事,于是蹲在旁边凑热闹,谁也没想到,太医院的修书之旅是从修复一卷古籍开始的。 这下不仅满宝了,就是刘太医和郑太医都开始满馆的转起来,就是为了找医经。 理由还特别正直,既要修书,自然要先找出书来,看看要从哪些书上抄录摘取…… 因为太子对他们很宽松,还没要求一定要何时把医书修起来,于是四位太医都很不自觉的跑偏了,不约而同的把编书的事儿放到了一旁,先琢磨起崇文馆里的医经起来。 满宝埋在书堆里,一直到一个女官找过来,“……太子妃有请。” 满宝这才离开崇文馆,一路沉静的跟着女官往西府去,其实脑子还没从医书里出来呢。 到了太子妃处,满宝这才回神,连忙行礼。 太子妃笑着和她招手,“不必多礼,快来,你还没用午饭吧,正好,与我同吃一些。” 满宝便笑着上前,太子妃的饭食自然是比崇文馆的要好一些。 太子妃如今已经小腹隆起,很有些形状了,甚至,她一脸慈爱的道:“昨天晚上我感觉肚子动了一下,我和殿下都惊喜得不行。” 满宝笑道:“四个多月,的确要胎动了,恭喜娘娘。” 太子妃胃口极好,一直照着满宝列的食膳单子吃着,满宝见了满意,伸手给太子妃把了把脉,告诉她脉象很强健,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太子妃满意,伺候太子妃的人也很满意。 如今,广平王被训斥回封地,恭王还被关在宫中,侯集被砍,侯家一家人流放,东宫里的魑魅魍魉似乎一下就尽了似的,这段时间以来太子妃都很安稳,太子身边也不再有问题。 但东宫里的人和满宝并不敢彻底放松下来,因为想救人或许困难,但想害人却挺容易的,尤其还是一个孕妇。 哪怕已经从杨和书那里知道太子让她参与太医署修书是假公济私,但既然她进来了,便是“私”也要做好。 吃完了饭,太子妃的大宫女还领着满宝在屋里转了一圈儿,当然,不能明着说让满宝查一下屋里可有不妥帖的地方,每次都找了不同的借口,比如太子妃做了一套新衣裳,可惜她现在不能穿,周小大人要不要看看样式可适合太子妃? 再比如,太子妃新得了一套首饰,就放在妆盒里,周小大人要不要去看一看? 等满宝从太子妃那里出来时,已经是她们眯着在榻上睡过一次午觉之后了,偶尔有那么一两次她还能碰到回宫的太子,顺手再给他请一请脉。 就那么几天时间,满宝和白善等人适应了崇文馆的生活,其实和在外面也没什么不同,上午看书,中午给太子妃或太子请脉,顺脚歇一歇,下午则去东宫侧殿里教进宫的刘医女、郑辜等人扎针。 吴公公很会做人,知道满宝他们住到东宫里了,这几天列出来的名单大多是东宫中的宫女内侍,所以满宝趁此机会将东宫各处当值人员认识了一遍,也对号入座了一遍。 满宝还接手了马福明和徐雨,徐雨和大多数宫女一样,或许是因为接触冷水过多,有些宫寒,满宝只能靠给她扎针活血通络; 而马福明,和宫中大部分内侍一样的毛病,甚至病症要更多一些。 经此一事后,满宝不论走到何处都有人认识,甚至远远的看见就能抬手打招呼了。 这一天满宝给太子妃摸完脉后道:“娘娘,明日我要休沐了,我出宫去你有没有想让我带给你的东西?” 太子妃笑着道:“我倒是很想吃一吃你说的济世堂斜对面的摊位里的肉饼,却也知道你带不进宫来,所以还是算了。” 能带倒是可以带的,就算不能放药箱里夹带进来,也可以放在系统空间里,但给太子妃带吃食这种事还是能不做就不做,哪怕她是大夫。 因此满宝笑了笑,午睡过后便离开了。 不过因为和太子妃多说了一会儿话,今天离开的比往日稍晚一些,想着去偏殿可能会迟到,满宝便和带她出来的女官想抄近路。 俩人从另一条路往外走,结果才拐进去便碰到了两个提着食盒的小宫女,俩人看到满宝便停下行礼。 满宝点了点头,从她们身边走过时闻到了食盒里传来的若有若无的香味,满宝已经走过她们一段了,想想觉得不对,停下脚步回头看去,领着她的宫女不由问道:“大人,怎么了?” 满宝问,“那食盒是给谁的?” “给太子妃的,”宫女笑道:“太子妃有孕,饿得快,午睡起来都要用些东西的。” 满宝闻言,转身就去追那两个小宫女。 宫女见状,也吓了一跳,连忙追去。 两个小宫女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对满宝道:“大人,我们一路从膳房里提了食盒出来,路上从没停顿过的。” 意思是说,饭食要是有问题并不与她们相干。 满宝打开了食盒看,对她们道:“饭食没问题,我就是看看太子妃下午都用些什么东西。” 食盒里有果盘,点心,还有羹汤,满宝打开罐子闻了闻里面的汤,确定刚才闻到的香味便是从汤里出来的。 她放下汤勺,将盖子盖上,问道:“这样的汤太子妃每天都喝吗?” 宫女们对视一眼后谨慎的回道:“也不是每天,但每日午后都会有一碗汤的,因太子妃胃口好,还有肉羹什么的。” 满宝也看到了一旁碗里的肉羹,不过肉很少,多是米,不能称之为肉羹,应当为肉粥。 满宝合上食盒,沉吟了一下还是决定和宫女回去见一见太子妃。 满宝知道孕妇胃口和常人不一样,但,有些东西是不能多吃的,“娘娘,其他的还罢,这汤却是用药材煨的,很补,吃多了,孩子怕是会偏大。”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见 ☆. 第1490章 宫斗一 太子妃就捂住肚子问,“那现在孩子……” 满宝立即道:“孩子很好,很强壮,我摸过您的肚子,大小合适,目前还看不出偏大来。” 太子妃便松了一口气。 这汤是苏嬷嬷吩咐膳房给她炖的,每天喝的汤都不一样,别说,还是挺好喝的。 而且她怀孕后很馋,有时候睡到一半都想要起来吃东西。 太子妃便让人将汤撤下去了,正打算等满宝走后便让人把苏嬷嬷送回去,让家里查一查。 苏嬷嬷是苏家送到太子妃身边照顾她的,伺候过苏家两代主母生产。 结果满宝还没来得及退下,听了消息急匆匆赶来的苏嬷嬷就拦住了她,然后跪下道:“娘娘,这汤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今日周小大夫拍拍屁股走了,奴婢却有可能没命了,因此奴婢斗胆和周小大夫理论理论,这汤,娘娘怎么就不能喝了?” 她道:“我给娘娘的药膳汤,不仅国公夫人喝过,现在的世子夫人,府上的二夫人三夫人也都是喝过的,全都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众人不由看向满宝。 满宝一脸的莫名其妙,点头道:“汤是没问题呀。” 苏嬷嬷松了一口气,正想说话,满宝已经继续道:“可娘娘的确是不适宜再多喝,她如今每日的膳食已经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 苏嬷嬷据理力争道:“太子妃每日屋后都喝一碗汤,已有十来天了,您每日请脉不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吗?” 满宝道:“现在孩子四个多月了,正是快速成长的时候,娘娘的脉象显示孩子很强壮,这汤很补,吃下去的多余的营养要么堆积在母体各处,要么就会被胎儿过度吸收,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对母体都不好。” 苏嬷嬷便扭头对太子妃道:“娘娘,周小大夫到底年纪小,且没有生产过,奴婢照顾过这么多孕妇,就是您的母亲和嫂子,以前吃得比您好的比比皆是,您看小公爷他们多强壮?” 太子妃思索。 苏嬷嬷道:“三夫人也才生产没几年,府上每日用的药膳单子还留着,您要是不信,大可派人去查,奴婢被老夫人送进宫来,也是想伺候好娘娘生下这一胎的。” 她道:“娘娘这一胎得来不易,奴婢想着,要是能伺候娘娘平安生产,那奴婢便是大功一件,因此不敢有一丝懈怠,奴婢早就说过,娘娘还是瘦弱了些,肚子也不大,这汤也是问过俞姑姑后做的,周小大夫信不过奴婢,也该信得过俞姑姑吧?“ 俞姑姑是皇后给太子妃的人,也是特意来伺候太子妃生产的。 满宝微微挑了挑眉,看向太子妃。 太子妃也正看向满宝,问道:“所以这汤本身是没问题的?” 满宝笑着点头,“汤本身没有问题,就好比韩五娘子吃的饭食也都是没问题的,只是她孕期得了消渴症,控制不住自己的饮食,因此多吃了不少好东西;娘娘身体康健,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只要稍加控制就好。” 太子妃一听,点了点头后对苏嬷嬷笑道:“嬷嬷的好心我知道,周小大夫也是关心我,您知道的,这孩子还没怀上时,我和太子身边便劫难不断,周小大夫小心一些也是应该的。” 苏嬷嬷松了一口气的模样,脸上也露出笑容,“娘娘体恤,奴婢和周小大夫都是想娘娘好的,只是周小大夫到底年幼,便是大夫也有许多的东西不懂的。” 太子妃脸上笑着应是,心里却想到,这孩子连同房的姿势都能给她写出一个本子来,她还有什么不懂的? 太子妃勉励了苏嬷嬷几句,然后从头上拔了一根金钗送给满宝,笑道:“你们二人都是为了我肚子里的孩子着想,我都知道的。” 但在场的谁也不是傻子,一个得了勉励的话,一个则是得了金钗,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但满宝却有些呆,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宫斗,天啊,进宫这么久,她终于感受到了书上说的宫斗啦。 太子妃将金钗递给满宝,见她呆呆愣愣的,还以为她是被今天的事吓住了,于是笑着把金钗插到了她的头上,笑道:“还挺好看的,这几天你便戴着吧。” 跪在一侧一直面色没什么变化的苏嬷嬷听了这话也忍不住脸色微变,差点维持不住脸上的笑容。 满宝这才回神,谢过恩后离开。 这下是真的走了,等到了偏殿,郑辜他们早等着了,因为久等满宝不到,他们已经先把脉开方了,等满宝到了再看过一遍就行。 满宝接过他们开的方子看了一眼,上面详细写了行针的穴位和深度时间等,后面还另起一行写了可以使用的药方。 不过,除非必须的用药,不然他们也是很少开药的,哪怕现在偏殿已有药柜。 但仅此,他们每次开方都很痛苦,因为药柜里有的药太少了,东宫和太医院都很小心,不该出现在东宫的药绝对不会出现。 这也造成了他们很多药都不能用。 但他们开方的确进步了很多,哪怕才八天的时间,连小芍都会咬着笔头试着组方了。 虽然总有错漏,但药就那么几种,错也错不到哪儿去。 满宝跟在三人身后开完了方子,然后开始盯着他们扎针,有时候遇到她适合新针法的病人,她也会自己拿来练针。 八天下来,不仅满宝和三个弟子的针法略有进步,宫中因春夏之交的病症也少了许多。 满宝一脸沉静,似乎没什么异常的看完这二十个病人,然后便交给郑辜三人收尾,自己回了崇文馆。 她回到崇文馆时,白善他们刚好下学,四人便邀请她一起去饭厅用饭。 这几天满宝要是回来得早就会先到崇文馆里看书,有时候就在馆里和萧院正三人一起吃了,有时候白善他们也会过来找她一起去饭厅吃,倒是方便得很。 俩人也感受到了住到宫里的好处,在这里有无尽的书给他们看,请的侍讲也是最好的,不仅孔祭酒会亲自给他们讲课,偶尔魏知几个大人也过来客串一下老师的角色。 ☆.第1491章 宫斗二(给书友“vivi含笑”的打赏加更) 当然,他们主要是给太子讲课,每次过来讲学都是太子坐在课堂里跟他们一起读书的时候,但就是这样,几人也获益良多。 更不用说满宝了,以前她也和萧院正等人探讨过医术,但多是以皇后的病症为基础,其他的病症很少涉及到。 但进了崇文馆,他们找到了许多只听说过的医经,甚至没听说过的也找出好几本来。 他们就跟老鼠见了米一样,一边学习一边探讨。他们能学到多少满宝不知道,但满宝每天是都学到了新东西的。 她将这些医经一边记诵,一边抄录下来,还拿到系统里和莫老师探讨。 而莫老师身后还有一整个学校的师生和一个研究室。 或许是因为毒石,莫老师透露过他现在到了更高一级的实验室去了,里面的教授皆是医学泰斗,他以前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都是主创,现在却只能打下手了。 但他也打得不亦乐乎,那些医学泰斗对古中医的治疗方法也很感兴趣,因此他把满宝给他的病症与人共享,最近有了许多心得。 两厢沟通,满宝进步神速。 萧院正每一天和满宝探讨刚翻出来的医书时都觉得今天的满宝已不是昨天的满宝。 更别说刘太医和郑太医了,郑太医还年轻,直接跟不上了满宝和萧院正的步伐。 对着比他还小的满宝,郑太医完全升不起嫉妒之心。 如果她只超过他一点儿,在他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前方,他说不定会嫉妒,但现在,他抬头看,人都不知道飘哪儿去了。 她还每天都往前飘那么多,郑太医觉得这不是他不够勤奋,而是人与人本来就是不一样,悟性这种东西就是天生的。 萧院正也这样认为,然后心里又是庆幸,又是惋惜。 庆幸于周满是个女子,就算她现在能封官了,她也还是个女子,不然,她一人可带着周家压得他们这些杏林世家喘不过气来;惋惜于她是女子,不然她将来于医学上的成就怕是能赶上扁鹊华佗这样的神医。 但满宝今天没有兴致和萧院正他们谈论医学了,白善他们一到,她就兴冲冲的和他们一块儿往饭厅走去。 走到半路,确认前后的人离得都比较远以后,她这才压低了声音兴奋的道:“我今日和人宫斗了。” 殷或和刘焕一头雾水,问道:“什么宫斗?” 白善和白二郎却是精神一振,齐齐问道:“你赢了还是输了?” 满宝自豪道:“当然是赢了,看到我头上的金钗没,太子妃送的,还亲手插我头上了呢。” 白善兴冲冲的问道:“和你斗的是谁?是不是像书上写的那样,旁敲侧击的诬陷你了?对象竟然是太子妃,怎么不是太子?” 白二郎也有些惋惜,“就是呀,我还想看要是对象是太子,对方是不是会像书里写的那样,眼泪如梨花雨落那样美丽呢。” 满宝道:“要看也是我看,你又看不到。” 全然不知他们在说什么的殷或和刘焕默默地看着三人。 满宝见他们都盯着她头上的金钗看,便伸手按了按金钗,颇为骄傲的抬了抬下巴,殷或看了一眼她头上的金钗,有点儿不太能理解:“我记得你还炫耀过太子妃送你的宝石首饰呢,是上次太子妃确诊后亲手送你的吧?” “那不一样,这是太子妃亲手给我戴上的,而且还是跟人争执了之后送的,以前都是立功后送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殷或和刘焕:……为什么不一样? 白善和白二郎很能理解她的心情,纷纷道:“这可是第一次呢,回头收起来作纪念。” 满宝也是这么想的,还扭头和白二郎道:“向铭学的传记不是要写完了吗,你要不要考虑写一本女子奇志录?我可以给你提供素材啊。” 她压抑了一下午,这会儿忍不住噼里啪啦的往外说,将今天发生的事儿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后道:“哼,还想挑拨离间,我和太子妃的关系好着呢,岂是她们想挑拨就挑拨的?” 白善就蹙眉想了想,问道:“那汤到底有没有问题?” “没有,”满宝摇头,“但太子妃喝多了,孩子的确会变大的,她现在脉象强健,孩子长得很好,午后吃些肉粥、水果就可以了,在我看来,连点心都不必吃了的。” 白善便道:“可那汤喝了十来天却一点儿异常都没有。” 满宝便笑了笑道:“是啊,因为孩子正在成型中,这时候吃多一些不是很要紧,但四个多月孩子已经会动了,接下来就是长身体的时候,再喝补汤,那肚子就跟我们用口水吹泡泡一样迅速的长大。” 她道:“那是孩子,不是病症,补过了还能再给对症的药消去,孩子补过了,接下来你不仅消不去他的已经胖起来的身型,还得保持住他每天必须的营养,不然孩子后续的生长会受限,饿过了还有可能变傻子。” 满宝前两天才从崇文馆里翻到一卷医经上的判例,道:“有先辈说,贫家多寒子,富家多慧根,就是因为贫家不能保证孕妇的营养,孩子发育不好。” 莫老师也对这个观点表示了赞同,虽然未来世界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但这个结论在古代就得到了验证的。 满宝道:“就不知道这位苏嬷嬷是觉得我过于受宠,特意与我打擂台呢,还是真是受人指使。” 刘焕问:“会不会就是意外?她也说了的,苏家两代的夫人都是她调理的,不也一点儿问题没有吗?” 满宝摇头笑道:“谁说她们没问题的?” 她道:“当时她们顺利生产下来了,不代表就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满宝正想细说一下产道受损程度的区别,但一看到四个都是男子,还都不是学医的,她想她跟他们说这个干什么? 于是道:“算了,反正呢,她伺候过这么多夫人生产,同理,她肯定知道太子妃再吃下去,肚子一定会大起来,将来一定可以生个大胖小子和大胖闺女。”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1492章 宫斗三(给书友“洛顷”的打赏加更) 她笑了笑道:“并不是孩子大了就生不出来,还是有很大几率可以生下来的,她后面换换汤药好了,但生出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一定很讨喜。” 而生产中的艰险以及生产后的痛苦谁会在意呢?在他们看来,哪个产妇不是这么过来的? 怕是连产妇自己都稀里糊涂的吧? 就是满宝,之前也不是很在意这一点儿。 但看过莫老师给的教学片后,满宝知道,生产也可以分为很多种的。 她现在给太子妃制定的食膳和作息表就是最适合她的,可以让孩子健康的发育,又能让太子妃很好的生产,不至于太过痛苦。 其他三个还有些迷茫时,白善已经道:“只要太子妃信你,此事就无惧。” 他好奇的问,“下次见到太子妃,你要不要也挑拨离间一下?” 满宝兴致勃勃的问,“你觉得呢?” “还是算了吧,”白善道:“太子妃应该会查的,她现在既然站在了你这一边,显然还是更相信你的,你若是也出言挑拨离间,怕是她会误会你,不如就这样。” 满宝虽然有些惋惜,但也点了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 她道:“果然,先前有人告诉我,宫里的相斗有时候并不是有人指使,也并不是不得已,而是因为有的人想有所为,而有的人想顺势而为,于是就斗起来了。” 殷或总算是琢磨过来了,不过他有些好奇,“你们将宫中的争斗简称为宫斗?” 三人顿了一下后一起点头。 殷或便不再问了,刘焕琢磨了一下这两个字,赞叹道:“总觉得挺好的,如今我们也在宫中,若是我们与人相斗起来,那是不是也叫宫斗了?” “斗什么?”封宗平几人从后面追上了他们,五人默契的停住了话头,扭头看向他们,摇头道:“没什么,你们怎么这么慢?” 封宗平便叹气,“被孔祭酒抓住训了一顿,本来今年我们想大考时去试一试的,说不定能考中进士呢?结果两日前考的卷子发了下来,今日孔祭酒又把我们留住问了两个问题,然后便让他们不要去大考里丢人现眼了。” 白善几人同情的看着他们。 他们年纪还小,因此还不急着大考。 殷或问道:“那孔祭酒是提议你们明年再下场?” 封宗平点头,“说是明年或许可以一试,主要是上个月才开过恩科,现在榜单刚放出来,听他们说,今年有许多考生都留了下来,打算等秋季大考时再继续考一场,其中不乏鲁地的才子。” 易子阳叹息,“希望明年鲁地应考的学子能够少一些吧。” 虽然他们不觉得他们比鲁地的学子差,但考试他们还真的差一点点儿,唉…… 封宗平正想把话题扯回来,就听白善道:“明日一早出宫,今晚我们要不要去观园楼里玩一玩?” 封宗平立时把刚才的话题忘了,连连点头道:“这个不错,我们可以花点钱和膳房要些点心瓜果之类的上阁楼去。” 满宝不再把苏嬷嬷放在心上,但太子妃却不能不放,就在满宝和白善他们坐在饭厅里吃饭说些闲话时,太子妃已经吃完了晚食。 她用帕子擦了擦嘴巴,让人把饭食端下去,这才扶着腰去园子里慢慢的走动。 她的贴身大宫女亲自扶着她,慢悠悠的转了一圈后她才问道:“查得怎么样了?” “奴婢今儿下午悄悄的问了伺候吴嬷嬷的人,没听说她有什么异常,也未说过什么怨怼之话,会不会真是巧合?” 太子妃摸着渐渐鼓起来的肚子冷笑道:“要是她不懂医理,或是一知半解,有可能是巧合,但她伺候过我母亲生产,我三个嫂嫂也都是她伺候的,我不信她不知道那汤喝多了孩子会变大。” 大宫女便知道太子妃更相信周满,其实她私心里也更相信周小大夫,不仅因为他们两边没有利益冲突,周满的人品也更值得相信。 于是大宫女顿了顿后问,“要不要和国公府那边说一说查一查她的家人。” 太子妃点了点头道:“查吧。” 她面色冷沉,摸着肚子道:“我突然想起,我母亲生的我们都白白胖胖的,我几个侄子也都是白白胖胖的,虽然最后都母子平安,但母体受损都严重,我大嫂生下长子后过了四年才生下一个女儿。” “我曾听有人说过,有的下人为了邀功,会特意把孩子喂大一点儿,这样孩子生下来又白又胖,不论是男是女都有赏;有的稳婆在生产时甚至会特意先把胎转偏一些再转回来,这样只要平安生下孩子便有大功劳。” 大宫女听得冷汗淋淋,“娘娘,那都是乡野之地没有见识的稳婆才有胆如此做,您在宫中,不仅有太医院的太医们看着,周小大夫还日日来请脉,哪个稳婆有胆子做这些事呢?” 太子妃点头,“是这样说,但把脉并不能准确,还是得摸胎才能摸出胎位来,若不是周满,我总不能让太医院里的太医上手吧?医女们到底还是差了一些的。” 太子妃就是敢把衣服撩起来给太医们摸,他们也要有那个胆子摸呀。 太子妃道:“查清楚了,看她是别人放来的钉子,还是起了争利斗狠的心,拿了我和孩子的性命来做筏子。” 但不管是哪一种,苏嬷嬷在太子妃这里都讨不得好去,不过现在她找不到她的把柄,且又有身孕,对方又是国公府里的老人,因此不好处置而已。 大宫女扶着太子妃慢悠悠的往回走,有些许好奇,“娘娘就这么相信周小大夫?或许苏嬷嬷真是想给娘娘养好胎呢?” 太子妃扶着肚子道:“你以为那些传言和稳婆的手段我是从哪儿知道的?” 还不是周满摸过脉以后和她歇着消食时说的私密话,她现在可是知道了不少生产中的绝密的,还和满宝学着做了好几个可以调整胎位的动作呢。 苏嬷嬷不知道太子妃的心思,虽然她这次略下一筹,暂时输给了周满,但她觉得假以时日,她总能超越周满的。 人都好口腹之欲,尤其是孕期的女人,想要忍住不吃好吃的东西就好比登天一样。 太子妃和肚子里的孩子都习惯了午后喝一碗汤,突然断了,肯定会想的。 她走过的路比周满吃过的饭还多,难道还怕她吗?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493章 积累 吃过晚食,天还没黑,几人便拿了钱去膳房里取了些瓜果点心上楼阁去了。 登高可望远,他们站在第三层楼阁上,往北可看见西内苑,可惜,也只能看到马场而已,禁军营区设在一片树林之后,他们从这儿看不到那边去。 白善往北站着,心里乱七八糟的想着,也不知道当初修建东宫时为何要建这一层楼阁,这岂不是给了太子窥视宫廷和禁军的机会吗? 封宗平亲手给大家泡茶,对站在一起的白善和周满道:“别看了,快来喝茶吧。” 俩人回神走回来坐下,底下也有人上阁楼里来玩,发现最好的位置已被他们占了,便转身去了楼下或别的地方。 倚靠在三楼的栏杆上,封宗平忍不住呼出一口气,笑道:“本还以为进宫是苦差事,没想到倒比外面也不差什么,就是没那么自在而已,你们的功课怎么样,跟得上吗?” 虽然他们年纪不一样,之前上的班级也不一样,但此时上的课是一样的。 毕竟才九个人,给他们讲课的老师只是兼职,他们在别的地方还有任职呢,不可能和国子监的博士一样时时盯着他们。 因此上的课是一样的,内容有些顺着封宗平他们几个大的,有些偏南,也有封宗平他们在国子监里就学过的课程,权当温故而知新了。 不过,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上下来是不一样的感觉。 前天,祝侍讲和孙侍讲便选择了同一篇课文来讲解,内容多有差异,先讲完的孙侍讲听说祝侍讲在说一样的内容,特意过来旁听,然后两位侍讲就在课堂上你争我斗的争辩起来了。 争到最后脸红脖子粗的,就好像吵架一样,差点撸了袖子打起来,把他们这一群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学生吓了一跳。 最后还是孔祭酒出面,把两位侍讲都带走了。 真是可怕,在国子监里,先生们虽也偶有争执和不服气,但绝对不会撸起袖子打架的,最多摆下擂台,请了其他先生做裁判吵一顿,不,是争辩一番。 白善和殷或都没什么问题,只是白二郎和刘焕有点儿难,但他们上课的时间不长,每天都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 所以有他们两个带着,他们倒也勉强跟得上,但其他人就有点儿难了。好在东方不亮,西边总亮,他们上的课程很多,除了经史典籍,还有律书,骑射,刀兵等,更别说还有琴棋书画这类的旁课了。 因为课程多,他们上课的时间又不多,因此密度不大,比较高深的经史,一天最多也就两节课而已。 其余时间不是学习本朝的律书,便是讲解些兵法修列,或是去上琴棋书画课。 骑射课,他们才去了两次而已,可惜满宝都没赶上,别说,去西苑跑马还是挺好玩的。 太子也很喜欢跟他们去跑马,明明每次经史课,若不是孔祭酒的课他都不来,但每次骑射课他都赶上了。 白善喝了一口茶,表示他们没什么问题,反问封宗平,“你们觉得宫中的课程如何?” 易子阳道:“学的比国子学里的杂,但也更高深些。” 他道:“我们还好些,只需读书就好,他们就惨了,听说除了经史,其他的课程很少上,大部分都是在给詹事府打下手,最近正在书楼里找资料和整理资料呢。” 太子现在总算对政务上心了,要做的事还不少,所以新添进来的二十个人手一点儿也不嫌多,多是打杂的。 尤其是要重整太医署,繁杂工作可不少,听说他们最近正在调查几个大药铺,要挑出几个来合作,好以后给医署供应药材呢。 封宗平就好奇的看着满宝,“你的书修得怎么样了?” 满宝一顿后道:“这才刚开始呢,急什么,我们还在看书呢,总要先找资料,再谈修书的事儿。” 封宗平也不懂医学,闻言点了点头。 满宝却心虚的喝起茶来,他们最近都在看医经,根本没想起来要修书的事。 但是,管他呢,明天休沐,先回家再说,这会儿四哥应该从商州回来了吧? 几人在楼阁上吃茶吃点心,等到宫禁的钟声第一次敲响,他们这才收了东西施施然的回去。 下了楼阁,白善提了一盏灯笼道:“走吧,我送你回去。” 满宝没有推拒,俩人一起先回满宝的住处,白善送她到门前,看着她进了院子才转身回去。 等他回到自己院子时,第三遍钟声刚好响起。 他一进院子,宫人就把院门关起

相关推荐: 寒门少君   托假胸的手微微颤抖   重生纪事   大奥爱憎录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   总裁越过界   解放军连长张海涛   都市之绝世杀神   重置   长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