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191章

第191章

来,落锁。 满宝脱了外衣,简单的洗漱过后便上床去了。 想了想,她还是进了系统翻阅起一册医学发展历史书,她对修书没经验,但想着,书修出来是给学生用的,他们想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来就得修什么书。 所以她想,还是得先想一想他们要教出什么学生来才好。 前有前朝的太医署为例,后呢,有百科馆内从古到今的医学发展,当然,她是看不了这么多的。 满宝觉得她就照着科科他们说的远古时候和古时候来看就好,看看他们那时候的医学是如何治学的。 满宝翻了一下发展史,没发现自己想看的,便去百科馆内寻找起来。 这么多书,她当然不可能一本一本的翻找,她直接设了关键字,医学发展、学科、太医署,列上去后出来了好几排书,足有上百本。 满宝直接去掉关于他们那个年代的,只留下古医学和往前考古的书籍,但也有二十来本。 她不是那个科科那个世界的人,没有借阅权,只能翻几页,然后决定买还是不买。 满宝看了眼它们的积分,再看一眼自己的总积分,于是很大方的将这二十三本书都买下来了。 看完是不可能看完的,但既然买了就不能浪费,于是她付了积分印刷出来,都大致看了一下目录后拿出一本出了系统。 她只看了十来页便忍不住打哈欠,于是将书放在床头,灭了灯后便拉起被子睡下了。 打算明天回去后再仔细的看看这本书。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1494章 变谨慎 第二天不用上班,满宝便小小的赖了一下床,听到敲门的声音她才起床。 徐雨端了温水来给她洗漱,转身就要去给她收拾床铺,她看到床头的书,目光微闪,她往后看了一眼,见满宝正低头洗脸,便伸手拿起那本书。 书是常见的蓝色封皮,封面上五个大字“古代医科史”,她正要翻开看一下,身后突然想起满宝的含笑声,“那本书放在桌上就好,你把床铺好了便把早食拿来吧。” 徐雨吓了一跳,手却稳稳的将书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头也不回的继续理着手上的被子,笑着应了一声“是”。 满宝将手擦干净,把帕子挂在了架子上,回身走到桌边拿起书来翻了翻,一旁的徐雨铺好被子后便退了下去。 科科等她走了才道:“宿主,她走远了。” 满宝轻轻地“嗯”了一声,没有将书收到书箱里,而是收到了系统中,她想,以后这种书还是放在系统里吧,收在书箱里太麻烦了,放在书架上又太显眼。 满宝整理了一下药箱,将它放到架子上,她自己则往布包里塞了些需要带出宫的东西。 等徐雨端了早食过来时,桌子上的书已经不见了。 满宝坐在外室吃早饭,对她道:“你先忙去吧,我吃完了自拿出去放着。” 徐雨应下,躬身退了下去。 满宝吃完早食,便将托盘放到门外去,然后挎上布包便将门窗锁好,这才去隔壁的隔壁找白善他们汇合。 白善他们也只带了课业出宫,其他的东西都留在宫内,因此很轻便。 这一次,他们从长乐门出去,因为不限时间,所以他们慢悠悠的往外走,主要是为了照顾殷或,不然他们早跑了。 殷或这八天来被照顾得还不错,满宝给他开的药方交到了太医院,太医院会给他配足药,伺候他们那一屋的内侍马福明会帮他把药熬好,加上满宝的针灸,他最近身体还不错。 所以等他们慢悠悠的走到长乐门时,他只是微喘而已。 各家的马车早在长乐门外候着了,白善他们也看到了大吉,于是挥了挥手跑上去。 大吉笑问:“少爷,盗骊它们呢?” “在东宫里养着呢,我们这一次休沐不去跑马,所以就没去接它们。” 这会儿天热了,他们才不会那么想不开的顶着大太阳跑去郊外跑马呢。 大吉笑着应了一声,放下马凳扶着他们上车。 马车渐渐朝皇城外驶去。 今天皇城里没什么人,只有他们这三十个学生及其来接他们的家人,因为今天朝廷的官员也休沐,大部分人昨天晚上就回家了,今儿根本不来皇城。 除了个别当值的人,整个皇城显得空落落的,然而当值的人也不在衙门外晃荡呀。 于是大家可以放肆的朝皇城外驰骋而去,等到了分岔路口,有的人拐到了朱雀门出去,有的人则继续向前,从安上门出皇城。 崇远坊就在安上门的东南方,距离皇城不是很远,因此他们直接出安上门。 回到周宅,周四郎果然在家,他昨天刚回到京城的,也才知道满宝被赐五品官的事儿。 这会儿看见她就稀罕得不得了,“还真当官了?” 满宝矜持的颔首,“一般一般。” 周四郎笑眯了眼,问道:“那你有没有官帖?” 满宝戒备,“你要官帖做什么?” “当然是用来做护身符了,你想,在城固县时我要是有你的官帖,县令还敢放任罗家欺辱我们家人吗?”他道:“就算不把罗家人抓起来,但至少也不敢让罗家这样欺负我们。” 满宝想了想后道:“有道理,但这官帖怎么用讲究可大着呢,四哥,你可别拿着它去胡作非为,仗势欺人,不然你有没有事我不知道,但我却有可能被砍脑袋的。” 正在心里打小算盘的周四郎一惊,问道:“这么严重?” 一旁的白善便笑道:“这不是什么严重的,前几年,传闻吏部有位郎中给了家中堂兄一份官帖,他那堂兄拿着他的官帖在老家占地,被人上告后用官帖脱罪,闹出来之后全家被流放岭南了。” 周四郎顿时被雷劈一般,立即和满宝保证道:“你放心,我必定不拿你的官帖乱用,最多是我们被欺负狠了,我们才拿出来开开路。” 满宝这才道:“那回头我给你写一张。” 四哥他们在外行走,她还是挺怕他们会被人欺负的,写一张官帖,路上就是遇上盗匪也更好请官兵出手不是? 满宝去写官帖,白善则忍不住留下问周四郎,“周四哥这是决定去夏州了?” 周四郎点头,“等把老六的亲事定下来,议定了婚期我们就走,最多两月也就回来了,正好可以准备老六的婚事。” 周四嫂的病好了,先前周四郎请的媒人也与邱家说好了,只等方氏病好后代表老周家的女眷和周四郎一起上门去定亲。 等订了亲,当即就可以选个成亲的好日子,两家也就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 周四郎还问满宝呢,“明天你六哥定亲,你去不去?” “要在家里吃席吗?” 周四郎摇头道:“太麻烦,就在咱家的饭馆里吃吧,请庄先生和刘老夫人他们都去热闹热闹,邱家那边也请了一桌亲朋,倒也够热闹了。” 他说的是晚食,在此之前须得下定了才能请人的,不过这门亲事两家议了不少的时间,两家该讨论的问题也都讨论过了,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于是满宝点头答应了,第二天就跟着周四郎和周五郎夫妻两个一起去邱家。 周立重他们倒是也想去凑热闹,奈何他们是晚辈,周四郎觉得去的人多了显得有点儿打擂台的模样,所以没让他们去,只让他们在饭馆里帮忙,把中午和晚上要吃的饭菜准备好来。 周六郎早早的打扮一新,被周四郎塞了两手的礼物,亲自提着去了邱家。 邱老汉也早请了邱家和岳丈家的亲戚来做见证,双方一见面,周四郎就和邱老汉双手握在了一起,都非常亲热的问好。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1495章 定亲一 满宝和五哥六哥站在一处,看着恨不得和邱老汉抱在一起的周四哥,暗想:这到底是六哥定亲,还是四哥定亲呀? 明明四哥和四嫂定亲的时候他也是羞红了脸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的,这些年她四哥到底是经历了什么? 邱母也拉着方氏的手很热情的请她上座,方氏自然是推辞了,硬是按着邱母坐在了上首。 周六郎则双手提着礼物站在一旁,脸色稍红。 邱培更是如此,站在一旁,脸红得跟什么似的。 双方热情的推让了一番,大家这才落座,满宝发现对面邱家请来的亲朋脸色很淡。 等双方都坐下,周六郎这才被周五郎推着上前,将手上提着的礼物放下,请来的媒人这才有了用武之处,一边点着周六郎拿来的礼物,一边夸赞周六郎的人品相貌以及老周家的诚心。 周四郎听着很满意,不愧是他亲自去挑选的媒人,这口才可真是好。 当然,夸完了男方,媒人也适时的夸赞了一下女方,表示他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连满宝都这么认为了,更别说其他人了。 但邱家那边的亲朋脸色更淡了,等媒人说完后,邱培的舅母忍不住怀疑的道:“我听我家姑奶奶的意思,以后你们两个成亲以后还要给他们养老送终?” 周六郎看了一眼邱培后红着脸点头,“是的,邱叔只有大娘子一个女儿,我们当然要给邱叔和邱婶养老送终的。” “可你到底不是上门女婿,你给这边养老,那你父母那边怎么办?” 一旁坐着的周四郎就笑道:“贾舅母放心,这一点儿却不由我六弟操心,我家兄弟多,他是兄弟里最小的一个,打小我父母就疼他,我们兄弟几个也宠他,以后这养老的事儿还有我们兄弟五个呢,他要是心里过不去,多孝敬父母些钱物就行了。” 周六郎在一旁默默地吐槽:才怪呢,打小他就是放养的,父母是否疼他,他已经没多少印象了,不过几个哥哥倒是经常揍他,尤其是四哥和五哥,他们闯了祸都喜欢推到他头上。 不过,不管腹诽得多欢快,周六郎心里对四哥这番话还是很开心的。 贾舅母扯了扯脸上的笑容,道:“所以这意思是,以后他们俩生了孩子也要有一个姓邱了?” 周四郎笑容不变的应了一声“是”。 贾舅母就撇了撇嘴道:“那何必这么麻烦,只是做上门女婿不就好了,反正你家儿子也多,不缺这一个。” “贾舅母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周四郎笑道:“就算我家儿子多,我六弟也是父母捧在手心里养大的,都是父母掉下来的肉,肯定心疼的。” 他看了一眼邱老汉后笑道:“也正因此,我父母好心,这才想着邱叔邱婶肯定也不舍得大娘子,所以才让我六弟答应邱家的条件,不然以我六弟的条件,什么媳妇说不得?” 甭管能不能说,反正先把牛皮吹出去。 邱老汉却觉得他说的是实情,毕竟前不久他可是刚去过他们家在崇远坊的大宅子。 而且他妹妹还当了大官呢。 虽然是妹妹,不是弟弟,但现在人家还没出嫁呢,那就是一家人不是? 所以邱老汉连忙拦住贾舅母,连连点头,生怕她把好容易谈下来的亲事给搅黄了。 本还想说话的周四郎看到了邱老汉的态度,脸色和缓了一些,便丢开贾舅母,开始他们今天来此的主要目的。 媒人也立即趁机打圆场,于是再次把气氛炒热,等两家交换了定礼和庚帖,又合了婚书,这亲事就算是成了一大半了,只等到了吉日娶亲就算完成全部步骤了。 当然,两家的要求也都写在了婚书上。 邱老汉拿了周六郎的庚帖,方氏则拿了邱培的庚帖,于是大家相视一笑,周四郎笑道:“定亲也是大喜事,所以我们家特意将家里饭馆的二楼腾出来摆了几桌,大家一起过去吃杯酒?” 邱老汉立即道:“这定亲礼该是在我家这边吃才是,怎么能让你们破费呢?” 周四郎便笑道:“你我两家现在哪还分这个?我们家人多,立重他们在那边已经准备了,便过去我家那里吃吧。” 邱老汉还有些不愿意,愣是被周四郎给拉了过去。 周四郎便和邱家和贾家的亲朋介绍道:“这是我大侄子立重,这是二侄子立威,他们两个现在都跟着我们哥几个做生意呢,这是我二侄女立君,邱叔知道的,她在铺子里收账,我们家的账目现在都她管着呢,这是我三侄女立如,现跟着我幺妹学医呢。” 周四郎笑道:“对了,你们还不知道我幺妹吧,这是我家满宝,现在宫里做太医,前不久陛下刚封了她做五品官。” 邱家和贾家:…… 周四郎继续介绍下去,“这是我三侄子立学和四侄子立固,现都在书院里读书呢,唉,他们没我幺妹聪明,也就想着他们将来能读出来,考不中官,做个吏员也不错。对了,白善来了吗?” 被问的周立重愣愣的点头,完全不知道四叔今天是怎么了。 周四郎便笑道:“邱老伯,贾舅舅,我带你们认识一下我妹夫吧,他读书才叫厉害呢,现在宫里给太子做伴读,今日难得休沐出宫来,所以我请他们一家也来吃六弟的定亲酒。” 众人:…… 总算炫耀完了,周四郎神清气爽,拉着邱老汉的堂兄和大舅兄便往楼上去,还不忘回头来招呼邱家夫妻。 年前,在决定给周六郎说这门亲事前,周四郎就打听过邱家的情况了。 邱家夫妻只有邱培一个闺女儿,一般来说,这种情况要么招上门女婿,要么从兄弟家里过继一个嗣子来养,要不然,死后,这副身家除了给女儿陪嫁的外,陪不了的,大多只能给族里人分了。 邱家除了这个铺子外,在离这儿两条街的地方还有一个一进的小宅子呢。 别看只有一进,但里面还挺宽敞的,族里眼红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 第1496章 定亲二(给书友“洛顷”的打赏加更) 据说从邱培十岁开始,族里就开始想着让邱家夫妻过继一个嗣子,邱家夫妻一开始也接了两个孩子养着,结果不知为什么,才养了不到三个月就把孩子送了回去,之后再也不提过继嗣子的事儿,反倒开始想着给邱培招赘。 当时第一个人选就是贾舅舅的儿子。 不过贾家一方面想要邱家的宅子铺子,一方面又不肯松口让孩子上门,拖了几年,邱培自己看不上外祖家的表哥,邱家夫妻疼她,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然后才开始发散开说其他亲事,在周六郎之前,这姑娘相亲相过好几个,但愿意做上门女婿的都不怎么样。 他们家倒是不在意家境,却很看重人品和相貌,因此一直不肯讲究,邱大娘子的年纪便越拖越大。 去年看见周六郎,两家的铺子就在隔壁,一来二去的熟了,得知周六郎一把年纪了也没成亲,加上对方又长得不错,邱培这才不小心看上了眼。 也因为周六郎条件不错,邱家才没敢提上门的事,只求他们生的孩子能有一个姓邱就可以了。 在周四郎看来,邱家还是不够心狠,关系都不好了,干嘛还请了人过来见礼? 费钱不说,还给自己找了不自在。 像他家,他爹就跟母家闹翻了,这几次家里吃喜酒一次都没请过那边,多自在,还省钱。 不过,客人既然请来了,周四郎面上的礼节还是要做到的,请了他们上了二楼,等人都坐下后便去厨房里催饭菜。 周六郎正想着自己是不是得亲自下厨,周四郎就压着他道:“今天是你的好日子,厨房的事不用你管。” 饭馆已经请了一个厨子和两个帮厨,就算没有周六郎,饭菜也是没问题的,加上还有周立重他们帮忙呢。 因此这一顿饭大家吃得是宾主尽欢,在媒人的沟通下,周四郎表示明天就把俩人的庚帖送去玄都观里算日子。 说是去玄都观,但其实并没有进玄都观,而是在山下找了个还算有名的道士算的。 周四郎理由也很充分,他道:“我打听过了,这个道士算的也挺好的,他现在人还住在玄都观里呢,是观里的挂单道士,找他算比找玄都观里的道士算要合算。” 满宝跟在他身后问,“他这样抢玄都观的生意,玄都观没有意见吗?” “有钱人家当然不会贪这点儿便宜,依旧还是找玄都观去,没钱的人家,就算没有他,也可以去别处找别人来算,所以有他没他都一样,玄都观不会有意见的。” 满宝就琢磨起来,“我们家没钱吗?” 周四郎顿了顿后道:“这叫能省则省,知道吗?反正我看他合的八字就挺好的,没听他说吗,天作之合!” 周四郎拿着红纸上写的三个数字去给媒人,让媒人送到邱家去挑选。 道士一共给他们选了三个好日子,一个在六月二十四,有点儿赶,周四郎自己就否决了。 一个在八月二十,一个则在九月初八。 周四郎看着两个日子道:“那道士说了,要论好日子,最好的还是九月初八这一天,正好赶在重阳节前的一天,很合他们的八字,但八月二十也不错,看看邱家喜欢什么样的日子吧。” 邱家当然是选九月初八了,女方嘛,一来矜持些,二来也想把孩子留在娘家长一些。 而且也给了老周家商量的空间,他们家要是不愿意,也可以退一步到八月二十。 于是两家很快就定下了九月初八的日子。 那还有四个月的准备时间呢,周四郎立即放心的收拾收拾带着周立重出门去夏州了。 至于家里则交给了周五郎夫妻和方氏三人。 方氏和周六郎商量了一下,就用他现在住的房间做新房,于是开始慢慢的给他准备起聘礼来。 这些事是用不着满宝操心的,她跟着晃了半天,最后跑去济世堂看了一下三丫的进度,然后就去斜对面的摊位里买了好几个肉饼,趁着放进篮子里的功夫全收到了系统里。 她决定留着晚上吃宵夜。 满宝啃着一个肉饼回家,白善他们已经收拾好等她了,“你上哪儿去了,快走吧,要不然进宫要晚了。” 满宝一边啃着肉饼,一边爬上马车道:“休沐的时间太短了,应该当天下午让我们出宫,明儿早上再进宫工作和上学的,这样我们就能在家睡三个晚上了。” 白善道:“你做梦呢?” 白二郎:“做梦都没你想的这么快。” 三人打打闹闹的先到了安上门,正巧碰到赵六郎的马车调转马头过来,看见他们就暴躁的撩起帘子道:“安上门不给过,得走朱雀门走承天门入。” 满宝很好奇,“为什么?” 赵六郎道:“我哪儿知道为什么,安上门三天两头的关上,长乐门干脆就是摆设了,总要走承天门过,这真是,真是……” 赵六郎骂不出话来,只能暴躁的丢下帘子,让车夫快一点儿走,去晚了进不了宫唯你是问。 大吉当即也调转马头跟在赵六郎的马车后走了,他们身后还有几辆马车也调转了马头追上来。 进了朱雀门,一路到了承天门,大家便跳下马车乖乖的排队检查进宫。 好在这一次大家带的东西都不多,最多是大家查漏补缺给带了些家里准备的茶叶和银钱之类的。 白善他们也多带了钱,其余的便是带出去的课业了,因此很快就进去了。 他们从这边进去,那边却刚好有人要出宫,白善扭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他们看过来。 正巧,刚好是熟人,于是白善冲对方微微笑着颔首,还拱了拱手,算是行礼。 满宝回头看过来,只来得及看见人上马车的背影,认不出是谁来,便问道:“是谁呀?” 白善收回目光道:“是邳国公夫人。” 当时满宝去邳国公府抢救苏坚时白善跟着进去,因此见过苏老夫人几次面,刚才他一眼就认出对方来了。 他笑道:“应该是进宫来见太子妃的。” 满宝点了点头,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等他们回到住处才知道殷或早进来了,而且他是搭着他爹的顺风马进来的。 他笑道:“今日我父亲要去禁卫营,顺手就把我捎带上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497章 怀疑 白善几个羡慕不已,有个假公济私的爹还真不错。 殷礼是禁军副统领,但他很少管禁卫营的事,毕竟禁军除了正统领外,还有另外一个副统领,他管着京兆府就很忙了,禁军这边多是挂职,平时来练练兵,巡查巡查,确认大家的思想健康而已。 他每次去禁卫营都是直接走玄武门进,这样可以不过皇城,进了西内苑把儿子带到玄福门放下,过了门就是东宫的后门,他们住的地方就离后门不远,以殷或的脚程,走上半刻钟也到了。 路途非常的短,殷或走来都不带喘一下的。 要不是不好做得太过分,其实殷礼也是不介意每次他们休沐时把人从玄福门里接走的。 封宗平他们也进宫里来了,还给他们带了点儿瓜果,“是家里农庄种的,本来还想带些吃食进来的,但瓜果还可带,其他的东西就不好带了。” 毕竟是进口的东西,东宫又素来多事,所以还是不要去冒这个危险了。 五月正是瓜果开始多起来的时候,满宝摸了一个桃子啃,点了点头道:“挺甜的。” 白善道:“你喜欢吃,回头让我家庄子里也种上几棵桃子树,过两年就能吃了。” 白二郎道:“还不如花钱买呢,你家京郊的庄子离京城远着呢。” “骑马很快就到了。” 封宗平不想理他们的争论,扭头和满宝道:“我进宫的时候在皇城里碰到了邳国公府的马车,邳国公府是谁进宫来了?” “邳国公夫人,”满宝道:“我们进宫的时候她们正巧出宫,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好奇而已。”封宗平道:“苏家自出了太子妃后就一直很谨慎,平时无诏绝不进宫来的,我就是好奇,这次怎么进宫来了?” 白善心中微动,拿起一个桃子塞进他手里道:“封学兄,好奇心太盛不是好事,管闲事不如吃桃。” 封宗平拿着桃子抛了抛笑道:“叫什么学兄,如今我们同班学习,早不是什么学兄学弟了。” 就在他们说说笑笑的时候,东宫里的太子妃正扶着肚子在花园里散步,顺便散气。 她刚和母亲发生了些不愉快。 太子妃要查苏嬷嬷,苏家自然如临大敌,还以为连苏嬷嬷这样的心腹都被人收买了呢,结果查了两天什么都没查出来。 苏嬷嬷的家人也没看出有什么问题来,于是苏家就给太子妃递了话。 太子妃就知道苏嬷嬷是属于哪一种了。 竟是想拿着自己邀功呢,要说太子妃不气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刁奴,还不如被人收买了或被威胁了背叛她呢,至少她心里没那么膈应。 既然认定了苏嬷嬷不好,太子妃便一早让人把苏嬷嬷送回苏家去。 结果早上刚把人送出去,午后老夫人就亲自带了人回来。 邳国公夫人自然是相信苏嬷嬷的,她道:“她伺候我们苏家好几辈了,就是你祖母,她也是帮着看顾过孩子的,又是世仆,父母丈夫和儿女都在府中,你有什么不能信的?” 太子妃的怀疑到底只是怀疑,一点儿证据也没有,总不能跟母亲说,她在之前就从周满那里听来了许多下人和稳婆害人的私密手段,因此怀疑她是故意养大她的肚子,好让她生下一个大胖小子邀功吧? 邳国公夫人见女儿许久不说话,就忍不住伸手推了推她道:“问你话呢。” 太子妃无奈,只能把自己的怀疑告诉了母亲。 邳国公夫人便皱眉,“可有证据?” “这有什么证据?”太子妃摸了摸肚子道:“要说证据,也就是周满说的,这汤过补,我不宜用太多了。” “可我听苏嬷嬷说,在没看到食盒前,她把脉根本看不出来,由此可见你喝这汤也没什么不好。” 太子妃蹙眉道:“娘,有些病症不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的,周满说过,这世上的大夫最厉害的便是病只在表皮便看了出来,但有的却需要入了骨髓才发现。这汤现在对我是没什么影响,但再喝下去的确就不好了。” “苏嬷嬷也没有说会一直炖这汤给你喝,她都和我说了,这汤每天的都不一样,以后还会换的。” 太子妃便有些烦躁,“娘,你怎么还不明白,周满说我不宜进补太多,不论是什么汤,午后都不要用了。” 邳国公夫人一听太子妃的语气也有些生气了,抽回手道:“你怎么宁愿信个外人也不愿信自家的人?这苏嬷嬷一家都在我们家手里拽着,她敢做什么坏事?还不是尽心尽力的服侍你?” 她道:“苏嬷嬷都和我说了,她也是想把你的身子养好,把你肚子里的孩子养好,待你怀胎十月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来。” 太子妃张了张嘴,心里憋闷得不行,她知道母亲说的是对的,但她更相信周满说的,这就跟人吃饭喝水一样,少了不好,多了也不好,合适才是最舒服的。 这调理胎儿的饮食也一样,自然是合适是最好的。 本来她已经习惯了下午多一碗汤,这会儿要忌口心里就已经有些烦躁了,再听母亲这么唠叨,她就更烦躁了。 她有些敷衍的道:“娘,周满便是大夫,她也给我做了食膳的单子,调理胎儿她也可以的,苏嬷嬷您就带回去吧,我这里伺候的人足够多了。” 邳国公夫人脸上的笑容便彻底落下来,问道:“所以你这是宁愿信了一个外人,也不相信娘家人?” “母亲,您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她道:“那为何您宁愿相信苏嬷嬷的话,也不相信女儿?” “我这是怕你当局者迷啊,”邳国公夫人道:“你一心相信周满,那要是她有心想对你做点儿什么,你怎么办?” 她道:“我把苏嬷嬷放你身边,也是想多一个人帮你盯着,她到底伺候过家里许多人生产,知道这里头的事情。那周满是个外人,焉知她不会被人收买?” 太子妃无奈,“娘,她早被绑在我和太子这艘船上了,她若是能被人收买,这孩子我就怀不上了。” ☆.第1498章 坚持 恐怕不仅怀不上,那毒石的毒恐怕早深入骨髓了,接触过毒石的那些人她也是远远看过一眼的。 “她不会被收买,那她的家人呢?”邳国公夫人道:“她家里人这么多,谁就知道全是好的,全能忍得住外面的威逼利诱?把苏嬷嬷放在你身边也是为了预防万一。” 太子妃抿嘴不语,还是坚持,“还有俞姑姑呢,她是皇后娘娘身边的老人了,母亲总信得过她吧?您把苏嬷嬷带回去吧,我自是信得过母亲的,但下人也有私心,她心底怎么想的,怕是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你说人都有私心,那你敢肯定周满就没有私心吗?” 太子妃笑了笑道:“母亲,周满和她不一样,她是下人,需要依附主人家的恩典过日子,周满是良人,既有为医者的仁心,又有为官的豁达,她不需要讨我的恩典过日子。所以她不会为争宠献媚做这样的事。” 不论邳国公夫人最后是真被说服了,还是不想与女儿闹得太僵,反正最后她还是把苏嬷嬷带走了。 苏嬷嬷完全没预料到这一点儿,她这才开始呢就被送出宫了? 所以自从出宫后她一直有些恍惚,心中忐忑不已。 她了解夫人,哪怕没有证据,若是认定了她有坏心,她必讨不了好去,就算不认定,但她在太子妃那里失了宠,没了用处,她将来在府里也没什么用处了。 到最后怕还是被送回庄子里去养老。 她为什么那么费劲儿的站到太子妃身边? 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日子过得更好一点儿,给家里的儿孙挣一份前程吗? 这些事情她是做惯了的,她给国公府两代共四位夫人调理过胎儿,哪一个不是白白胖胖的? 而坐在另一辆马车里的邳国公夫人也在思考着这件事,可能是受太子妃的影响,她这时往回想,也觉得几个儿媳妇生的孩子的确比其他人家的大一点儿,同样的,生产时也更艰难些,好在都是有惊无险。 就是老大媳妇当年身体受损有些严重,隔了三四年才怀上第二个孩子。 “夫人?”跟着邳国公夫人进宫的心腹嬷嬷给她倒了一杯茶。 邳国公夫人接过茶杯,沉吟片刻后道:“苏嬷嬷年纪也不小了,既然太子妃用不着她,那就把她送回庄子里去荣养吧。” 心腹嬷嬷连忙应下。 邳国公夫人手指划动着茶杯壁,养胎的事到底只是猜测,没有实际的证据,何况,把胎儿养得白白胖胖的本也算不得出错,期间是否有险恶的用心,除了她自己,又有谁知道呢? 邳国公夫人揉了揉额头,到底是伺候了这么多主子的下人,既有苦劳,也有功劳,总不能仅凭一些猜测就把人拿下。 邳国公夫人叹息一声,道:“从库房里挑些旧东西来赏她,算是给她的奖赏。” 心腹嬷嬷低声应下,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满宝直到第二天中午去给太子妃请脉时才知道这件事,是太子妃身边的大宫女找了个没人的时候特意告诉她的。 满宝眨眨眼,和大宫女大眼瞪小眼半响,她这才回过味儿来,所以她不仅卷进了宫斗里,还不知不觉的赢了? 话说这才过去了三天吧? 哦,苏嬷嬷是昨天离宫的,所以过去了两天? 虽然知道太子妃此举有向她示好的意思在内,但满宝还是忍不住心悦,竟然从心底觉得满意,然后对太子妃更上心了。 满宝一边忍不住对太子妃更好,一边还对白善道:“明知是御人之术,还是忍不住凑上去,这算不算一种本事呢?” 白善则道:“你怎么就知道是御人之术,而不是她的真实想法呢?” 他道:“那苏嬷嬷真有利己之心,哪怕本意不是为了害太子妃,太子妃也不会将这样的人留在身边的。她今日能为一己私利算计主子,他日就能为利益性命害主子。逐了她,倒不是为了与你示好,怕是更不愿把这样的人留在身边吧。” 满宝想了想后点头,“话是这样说,但我还是忍不住对太子妃更好些。” 白善便笑道:“那你就对她好吧。” 这并不是坏事,不是吗? 太子妃都感受到了满宝的体贴,感受了两天后忍不住和太子道:“还跟个孩子似的,因为和苏嬷嬷吵架了,我站在了她这边,那就和她是一伙儿的了,她便对我更好了。” 太子对这种小女孩间的恩怨不感兴趣,只皱眉问道:“那苏嬷嬷果然有问题吗?” 太子妃脸上的笑容淡了些,道:“算不得有问题,我私底下拿了周满的食膳单子给太医们看过,他们说这样吃就很好了,又加上了苏嬷嬷给的补汤,都说这样补可能会让胎儿偏大,生产上会有些艰难。” 太子脸色便一沉,这个孩子得来不易,他是决不允许有这样心思叵测之人在身边的。 “那嬷嬷你们怎么处理了?” 太子妃便笑道:“我已经把她送出宫去了,我娘家那边会解决的,殿下不必忧心。” 和她母亲一样,毕竟是没有根据的事,总不能以此为借口惩治人吧? 那不仅寒了家里仆人的心,也是给自己和周满找麻烦,还不如先冷一段时间,疑人不用。 太子果然没有再问,但也哼了一声,他摸了摸太子妃的肚子,问道:“他今天可有动作?” 太子妃摇头,“没有,你知道的,他就喜欢晚上动,白天却是很安静的。” 太子便高兴道:“他这是在等孤呢。” 毕竟他只有晚上才有那么多的时间陪他们母子。 太子妃笑了笑,并没有否认,太子对这孩子有感情是好事,她又怎么会往外推呢。 太子本来还想找个时间和周满碰碰头,让她再多注意一下太子妃的身边,结果他还没来得及找时间,周满就自动出现了。 他们在西内苑碰上面了,应该说,他们在骑射课上碰上面了。 满宝穿着骑装,骑在赤骥上,正和白善你追我赶的绕着跑着玩儿。 太子看了她一眼,问道:“她怎么来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1499章 羡慕 太子的心腹,同为崇文馆一员的李衍看了一眼正凑在一起跑马的俩人,解释道:“杨大人说殿下既然将她编入崇文馆内,那自然可以选择是否来上课了。” 太子道:“她倒是会选,平日里在崇文馆上课时没见过她,来西内苑倒是碰见了。“ 李衍都忍不住沉默了一下才道:“殿下不是让她修书吗?听说她每日午后还要在偏殿里教弟子医术呢。” “对啊,她今儿下午怎么不去教了?” 李衍道:“行骑射课推掉了。” 反正她是老师她说了算,她说了今天不上课,难道她的弟子还能强逼她吗? 太子若有所思,干脆打马上前,拦住嘻嘻哈哈的俩人,“周满,你们医书修得怎么样了?” 满宝一听,心微虚,她轻咳一声道:“我们最近正在整理所需要用到的医书,待定下大纲后便可以开始写了。” 太子这才点头,道:“抓紧些时间,孤已经决定在现在太医院的后面劈出一块来做教学之用,之后你再教习弟子便不用在东宫偏殿了。” 满宝没想到太子的动作那么快,他们还没开始定修书的大纲呢。 瞬间骑马都变得不那么有趣了,白善见了便道:“反正已经出来了,你现在回崇文馆也做不了多少事情,难得出来一次,不如玩个够本,下次你能来上骑射课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满宝一听还真是,于是甩下太子便打马去挑她的弓箭去了。 教他们骑射的先生见了很气愤,拒绝了她,“你站着都射不好,还想着在马上射呢?先把骑术学好,再单练射术,等你两边都学得差不多了再想着骑射结合吧。” 一旁的赵六郎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全都乐得不行。 满宝瞪了他们一眼后乖乖的听训去练骑术了。 和她一样被先生拒绝的人还不少,不巧,白善和白二郎都在其中,先生认为他们的射术都不过关,在地上都不太能拉满弓,更别说在马上了。 易子阳也被拒绝了。 于是封宗平骑在马上,挎着弓箭绕着他们跑了一圈,白善等人感受到了他的嘲笑之意,纷纷道:“且等着吧!” 大家都计划着等回到崇文馆一定让他后悔刚才的嘲笑举动。 殷或却不像他们,他就安静的坐在廊下,手上还拿着一本书,偶尔抬头看他们一眼。 他体弱,不说殷礼和太子都打过招呼,就是皇帝都开口说要对他多加照顾,所以像骑射这种需要大动作的课程从来都与他无关的。 可也没人拦着他来。 要是在演武场,他肯定嫌弃那里沉闷,风沙又大,必定不去的,但来西内苑他却很感兴趣。 就算不能骑马射箭,背着手在苑内走一走也不错的。 太子趁着上课的机会狠狠地在西内苑里跑了两圈,又拉了二十几支箭,要不是不合适,他真想直接跑到山上打一场猎。 不过他撒够野了,便丢了弓箭和马匹走了。 没办法,前头还有许多政务等着他呢。 教骑射的先生也不拦着他,太子的骑射一点儿毛病也没有,要知道,太子是能够在皇帝想要御驾亲征时抢着想要上战场的主儿,那骑射能有毛病吗? 他有毛病的是文化课。 所以他走就走了,他还怕拦着他教骑射,明天朝臣就要弹劾他拉着太子不务正业了呢。 跟太子一起走的大学生也不少,先生全都不拦着,他就盯着封宗平、易子阳、白善这九个学生,因为只有他们九个是需要认真上课的。 满宝勉强算在其中,还是顶的殷或的缺。 一群人在马上腾挪,有了些心得后就被勒令下马,顶着大太阳去射靶子了。 先生对他们嫌弃得不行,“我大晋以文武治世,你们光会读书有什么用?难道将来吐谷浑东下,胡人叛变,你们也捧着书对着他们念子曰?你们得拿得起刀,得拿得起弓,得射的准才有用懂吗?” 哪怕是对满宝他都不是很满意,点着她的手臂道:“就你这样还学弓箭?还有这腿,下盘得先扎稳,懂不懂……” 白二郎道:“武先生,您也太严格了些,她是个小娘子,又不用上战场。” “谁说小娘子就不用上战场了?”武先生道:“平阳公主不也是娘子吗,照样领着千军万马为国开疆扩土。” 满宝立即精神一振,目光炯炯的问他,“武先生,您也觉得我像平阳公主吗?” 武先生嫌弃得不行,直接摇头,“怎么会像,差得远了,你先把靶心射中再说吧。” 他道:“这是死靶,这么短的距离你都射不中,你还想像平阳公主?” 白善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 武先生便瞥了他一眼道:“白善,你也强不到哪儿去,你之前在国子监的箭术到底是怎么学的,竟然连靶心都对不准,崇文馆的门槛何时如此低了?” 这下所有人都不敢笑了,都抬起弓来默默地对准靶心拉开…… 等满宝他们终于可以从西内苑下课离开时,手都快要抬不起来了。 满宝道:“骑射课一点儿也不好玩,你们之前不是说很好玩儿吗?” 白二郎也觉得手臂抬不起来了,他道:“我们前两次的骑射课的确很好玩儿,就骑马追兔子,先生也不要求我们一定要射中或追到,只让我们互相间不撞马就行,哪儿知道这次这么严格?” 白善道:“武先生那叫谋定而后动,你看这一次他就只盯着我们这几个,其他人他管都不管,任由他们四处跑马玩儿。” 刘焕恹恹的道:“那是因为他们骑射不错了,我要是和他们一样大,骑射也必定不错的。” 连封宗平都忍不住嗤笑一声,“吹什么大牛呢,你就比对着你大哥的来,能比吗?” 白善叹息道:“还是殷或好啊,自由自在,全无压迫。” 大家一起扭头看向旁边骑着马慢悠悠往回走的殷或,殷或对他们笑了笑后道:“你们羡慕我,却不知道我也在羡慕你们。”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1500章 开端(给书友“爱啃书的艳薇”的打赏加更) 一句话了结了大家的话题。 殷或见他们不吵了,便满意的闭上了嘴巴,继续骑着马溜达着回去。 把马拉回东宫的马厩里,大家拍拍手各回各屋洗漱换衣服去了。 等换好衣服,大家这才齐聚饭厅吃饭,徐雨知道周满喜欢和白善他们一起吃饭,因此也把饭送到这边的饭厅来。 在此用饭的人并不多,好像太子正带着人在前面的詹事府里干活儿,除了赵六郎几个外,其他太子的切实心腹都跟着在前面忙碌呢。 所以饭菜也是在前面用的。 白善将自己的食盒打开,看了眼菜色后便扭头看向满宝的。 满宝的要比他们的丰盛一些,所以品级高在宫里还是有些好处的,吃穿住的待遇上要比他们好许多。 满宝将食盒推上前,等他们都夹过后才开始吃。 吃人的嘴软,封宗平主动问道:“你修书时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他今天也听到了太子问修书的进度。 满宝连连点头,笑道:“我不会客气的。” 她是真的不会客气,只不过现在还用不上他们而已,因为他们就连大纲都没写出来呢。 不过满宝吃完了饭回去后还是拿出了笔墨纸砚,开始琢磨起这事来。 她这两天也没闲着,早上吃过早食后便去崇文馆里看书楼里找出来的医经,中午看过太子妃后便去教郑辜等人用针,等扎完二十个人,检查完他们的功课便回到自己的屋里看她从百科馆买来的书,晚上也多是看百科馆里的书。 通过和萧院正他们的谈话,她已有了些头绪,今日太子一逼,她便干脆将这些想法写下来,再润色润色,打算第二天一早拿去找萧院正他们商量。 满宝埋头苦写,天色暗下来后便点上了灯烛。 徐雨端了茶炉子过来,低声问道:“大人,是否要给您准备些宵夜?” 满宝拒绝了,笑道:“你去休息吧,把茶壶放着,我自己来就好。” 徐雨便躬身退了下去。 等她走了,满宝便将门关上,继续就着灯烛写她的大纲,写得饿了,便从系统里拿出最后一个肉饼放在炉子上烤了烤便吃。 虽然是二次加工,但他家的肉饼是真的好吃呀。 吃饱喝足,满宝又精神了些,等她把心中所想都写下来时抬头一看,外面已经敲了二更了,风从没关严实的窗里吹进来,满宝抖了抖脖子,收了东西便合上窗睡觉去了。 因为睡得有些完,第二天满宝听到敲门声时还有些起不来。 她勉强睁开眼睛去给徐雨开门,泼了自己一脸水才精神过来。 徐雨笑问,“大人昨天晚上熬到多晚睡下的?” “也没有多晚,”满宝道:“二更过快三更才睡下的。” 徐雨咋舌,“这还不晚呀,大人下次别这么熬了,我听人说,孩子睡不好会长不高的。” 满宝便动作一滞,圆溜溜的圆珠子瞪得更圆了。 徐雨立即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道:“不过周大人这会儿这么高足够了,我像大人这么大的时候可还没您高呢。” 满宝看了一下徐雨的身量,略微有些伤心。 她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我下次一定要早睡,再不熬夜了的。” 徐雨笑了笑,并不当真。 满宝放下帕子,坐到梳妆台前梳头发,等把自己收拾好便去将昨天晚上写的稿子从抽屉里拿出来塞到书篮里。 徐雨躬身退出去,端了早饭进来给她。 满宝吃完早食便提着书篮去了崇文馆的书楼。 这会儿时间还早,别说萧院正三人了,连崇文馆里的其他官员都没来。 住在宫里就这点儿好处,省了许多路上的时间,满宝可以起得不是特别早,偏能在所有人到之前先到地方。 满宝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从书篮里把东西取出来,继续昨天晚上的工作。 等萧院正处理完太医院的事务过来时已经是巳时了。 宫中的人找太医的规律正好与外面的人相反,外面的人都喜欢上午去找大夫,下午很少有病人; 宫中却正好喜欢下午和晚上找太医,上午基本上没什么事情,所以萧院正才能每天上午带着刘太医和郑太医过来崇文馆看书,哦,不,是找资料。 才一进入崇文馆,萧院正便翻出昨天看到一半的医经继续看,满宝轻咳一声,成功的吸引了三人的目光后道:“昨日太子殿下问我,我们的书修得怎么样了。” 刘太医和郑太医沉默了一下,齐齐扭头看向萧院正。 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而此时萧院正就是那个个高的人。 满宝也看向萧院正,将手中的稿子递给他看,轻咳一声道:“书要看,但也要修,太子说,他已经打算在太医院后劈出一块地方来,到时候专门做医署教学所用,所以这教学所用的医书得抓紧时间了。” 这是太子这个主事人亲自透露给满宝的消息,萧院正如今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他看了无知无觉便丢了两个大雷的满宝一眼,如临大敌,周满如此得天独厚,他果真能因为她是女子便更胜一筹把握住重整的太医署吗? 满宝见他看着她发呆,便伸手在他眼前招了招,问道:“您想什么呢?” 萧院正回神,不动声色的低头拿过她手中的资料,“没什么,听周小大人这么说,你是已经想好这书要怎么修了?” 满宝道:“之前您不是说医术难学,若要学全须得不下十五年之功吗?所以建议分科,我觉得您说的有理,这就是我计划分的科目。” 前朝太医署教导学员也分学科的,只是分的不是很细,满宝觉得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分得更细一些。 这其中有些参考未来的医学发展,当然,这是不能与萧院正他们说的,总不能说她是和百科馆内出来的书学的吧? 好在因为有先例在,虽然分得比较细了,但萧院正他们都能很快接受, 三人看了看满宝写的分科,讨论了一下后点头,“倒也可以,如此便要分开修书了,这需要的教材可不少。” 满宝道:“针灸科我自己便能独立修订,其他科,我觉着可以多请几位太医来帮忙,或是请民间的大夫也行,我们先把每一科需要的大纲都列下来,照着大纲来写错处就不大。”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1501章 分科 前朝的太医署只存在了十二年不到的时间,非常的短暂,可虽然短暂,在某些方面的制度却已经完备了不少,除了地方医署部分还有许多不足之外。 其中,京中太医署的教学部分就具体分为了医学、药学、行政三个部分,满宝在这一方面便照抄了前朝的这一制度,因为有先例在,萧院正也没表示有意见。 但她把教学内容更细分了,其中医学分为医、针灸、按摩和药膳;而其中医又再次细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疡医…… 萧院正知道周满的针灸术有多厉害,知道她自己一个人完全负担得起这个,于是在针灸上打了一个勾,然后目光落在疡医上,忍不住道:“这与疮肿是差不多的吧?” 满宝轻咳一声道:“其实我还想在疡医中教学正骨,输血,甚至是剖腹取子的课程,但是……” 萧院正立即在上面打了一个叉,道:“小周大人,不是我不愿意放权,而是这个在太医署中不好教学,到时候我上哪儿给你找这样的病人去?” 满宝略微有些失望,“可以先立项的。” “立项之后就要招生了,你招了学生却没有资源和病人来给他学,那不是耽误学生吗?” 满宝头脑却没昏,坚持道:“那就将疡医与疮肿合并在一起教习,郑太医是见识过疡医的止血手段的,必要时候,开刀也是可以救人命的。” 萧院正迟疑了一下,到底没再反对,而是将二者合为一,“这一项谁来负责呢?” 满宝一人肯定是不行的,因为许多疮肿的病例她还没接触过呢,刘太医想了一下后道:“我和小周大人来吧,于疮肿治疗上,我勉强算有些心得。” 于是四人开始讨论起来,谁负责哪一项,或共同负责哪一项,其中体疗和少小为他们所有人共同负责。 特别是体疗,萧院正为总负责人,将由他与大家商量出大纲来再想着写书的事。 “全部医书修好了才开始教学是不可能的,先修出最基本的来吧。”萧院正道:“体疗一科倒也简单,要学医,得先学药,其他科先不论,体疗却是不能不懂药,所以先背药书吧。” “那药学呢?”刘太医问,“若体疗都将药都学了,那还分药学做什么?” 满宝道:“药学还要学炮制呢,或还可分出种植来,反正不用学体疗。” 她道:“体疗一术,少说也要八年以上的功力,若单学药学,可不必如此。” 萧院正点头,“不错,像针灸、药学、按摩、疮肿、少儿及五官,少则三年,多则五年足以出师,体疗上的时间却不能太短。” 郑太医道:“前朝定为七年。” 萧院正皱了皱眉,“那我们也暂定为七年吧,其他科则暂定为三年,每年考核,是升,是降,或是平都依照考核标准来,只有全过者方能结业离开。” 这一点儿没人有意见。 因为大多有前朝的先例在,在这一方面他们倒没多纠葛,只是避着人时,萧院正和满宝道:“前朝的太医署仅存在十二年而已,小周大夫觉得我们本朝整修的太医署能存在多少年?” 满宝严肃的道:“前朝太医署存在时间短是因为前朝本就短命,我朝千秋万代,只要有心,太医署自然也可以千秋万代。” 她道:“朝廷提倡寡妇再嫁,男女十二岁上便结亲,为的不就是繁衍人口吗?可你我都知道,男子及冠后成人,女子亦要长成后才好育子,这样对孩子,对寿命才是最好的,但如今民间普遍早婚,女子多十三四便出嫁生子……我们本可以不如此的,若各地有医署,可以更大概率的保证婴儿的存活率,那人就不必如此早婚,寿命便可往后推一大截。” 萧院正目瞪口呆,他从未想过这种。 愣了半响,他回过神来,“这,这谁与你说的,朝廷这些举措是为了繁衍人口?” 满宝道:“不是为了繁衍人口吗?” 她道:“开疆扩土要人,打仗要人,前朝之间混战了百多年,前朝到我朝又战乱了十数年,损失无数人口,这些人口不需要补贴上吗?” 满宝道:“本朝建国后,予民每人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哪儿来的这么多地分给人?还不是前面战乱死的人太多了,到处都是荒地和露地,这才有的田地分人?” 这有点儿出乎萧院正的思考范围,他愣愣的想了半天,回过神来,“我们不是在说太医署的事吗,为何会扯到田地的事儿上来?” 满宝理所当然的道:“这两者不就是相关的吗?” “哪儿相关了?” “哪儿不相关了?”满宝道:“医与寿命、与人相关,而人与田地相关,这三项哪儿不是息息相关之事?” 她怀疑的看着萧院正,“您作为太医院的院正就没想过这些吗?” 要知道,庄先生在她提起各地建设医署可大大延长人的寿命时便第一时想到了田地。 她和白善白二郎还暗戳戳的计算过,等他们将来长大还能不能分到二十亩的永业田和八十亩的口分田呢。 若是他们两个还可以,那轮到他们的子孙时还行不行,若是不行,大概能分多少,分到的田地,不靠其他,仅靠分得的田产能否养活自己以及一家三口? 因为,女子是不能分得田地的,所以,自己成年后分到的永业田和口分田不仅要能养活自己,还得养活妻儿,直到儿子长大成年再分得田地…… 满宝不可置信的看着萧院正,“您这么大年纪了,都不想这些事的吗?” 萧院正:……他年纪大就是他的问题吗? 他们不就是太医吗? 不就是要给皇帝皇后皇子皇孙们看病,再顺带给京中的权贵们看看病的吗? 为什么还要想这种事情? 看着比他女儿还要小的周满,萧院正受到了很大的惊吓,半响才扯了扯僵硬的脸颊问道:“小周大夫平日里都会想这些问题吗?”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第1502章 听进去 满宝想了想后摇头,“也不是啦,我也很少想的,更多的想的还是医术上的问题,但这种事也与医学息息相关,因此偶尔也会想。” 主要是庄先生提出来了,她当然得想,然后越想越多,还有白善和白二郎在呢,大家都有问题,那想的问题自然也就比较多了。 萧院正本来是担心这个太医署不能长久,毕竟前朝的例子在那儿摆着呢。 但前朝的寿命也短,所以似乎不能以前朝太医署来论本朝的太医署,可是他也没想到能从满宝这里得到这么一箩筐的话呀。 他最后都忘了自己本来的问题,稀里糊涂的出宫去了。 满宝也没在意,耸了耸肩后就去琢磨她针灸的医书去了。 但俩人说话时并没有很避着人,这番话还是很快传到了帝后耳中。 皇帝听说这番话时半响说不出话来,不过却勾起了魏知的心事,于是他趁机道:“陛下,川府人少,因此现在还能满足均田之策,但其他地狭之地早已减半,尤其陇西一带,听闻有些地方新成之丁不过才分得五亩露地为永业田,太少了,几不能供应自身,何况抚养妻儿?” 皇帝微微回神,问道:“那爱卿是什么意思,让百姓活短点儿,少生一些?” 魏知一

相关推荐: 吾为将军   快穿之世界线全乱了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总裁越过界   烂人一双[重生]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什锦良缘   [网配]谁说傲娇不当攻   重生之韩棋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