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207章

第207章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625章 买肉 不错,官员们是可以通过户部和他们这些职田的佃农提要求的,比如有的官员喜欢吃白米饭,不喜欢吃麦子,所以会特别要求多种水稻,少种麦子。 但关中就是种麦子最好呀,反正地不是他们种,他们也不指着这职田过活儿,各种要求都有,所以大家才那么讨厌被人指挥着种地的。 知道这一千亩地都是他们种的,满宝就放心了,立即笑道:“那正好,倒方便管了,你们各家要租种多少,上前来说吧。” 一里百家,十几年前,莆村被搬过来时就直接照着一里来搬的,这十几年来,甭管家里的老人有没有去世的,反正一个分家的也没有。 日子已经够艰难了,为什么还要分家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哪怕是吵吵闹闹,为了少一户的劳役,他们也死都不分家,所以现在莆村还是整齐的一百户。 满宝想,一百户,一家就是租十亩就分完了,到时候再劝说一些家里人比较多的再多租种一点儿,先生的那两百亩也有了着落,多好。 然后她摊开纸,一边磨墨一边抬头问排在第一位的男子,“你家打算租多少地?” 男子迟疑了一下后问,“大人肯定要给我们供新麦种吗?” 满宝点头。 男子便咬了咬牙道:“那我租二十亩。” 满宝便一愣,看了眼他后面的人,一脸纠结道:“是不是太多了,后头还有这么多人呢。” 男子便道:“我家里人多,今年职田都分派给我家十五亩呢,我们还另外租种了方老爷家十亩的地,都忙得过来的。” 满宝微微挑眉,看了眼他们背后那一片绿草丛生的田地,暗道:难怪职田荒废成这样。 满宝想了想后问道:“那你租了我的地还租方老爷家的地吗?” 男子略有些尴尬的笑道:“既是大人家的佃农了,自是不会再去租别家的地了,大人以后有事尽管吩咐我们就好。” 佃农也并不是就需要种地而已,有时候东家有需要,他们也得免费的给东家干活的,这也是世家豪门都更喜欢用佃农的原因。 拥有一个佃农,那你就可能有用一户的佃农、长工和短工,特别的划算。 满宝此时还不太了解这点儿,毕竟她现在只用过长工,她哥哥们则是只做过短工,所以对此了解不多。 她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白善和白二郎了。 不过,三人心里都是有很多打算的,所以需要很多的人力,佃农们能全心全力放在职田这边三人自然很高兴。 于是满宝大手一挥就答应了,然后给他们记上名字。 果然,他是佃租最多的人,后面的人就租不了这么多了,或是十二亩,或是七八亩不等。 满宝和白善白二郎让人分成了三队,一人记录一队,等记录完以后便开始计算。 因为这是他们的意愿而已,能不能租到这么多还看他们的决定。 三人算了一下发现统共是一千二百八十三亩了,比他们手上有的多出去了八十三亩。 满宝和白善对照了一下各户报上来的劳力,然后挑拣着从一些人家里减去一些亩数。 大多是减去一亩,有的人家则是不减。 算下来总共是一千二百亩后便找了里长道:“就按照这样的亩数佃租吧。” 里长看了一眼多出来的两百亩有些惊讶,“这是……” “这是我先生的职田,里长应该也熟,就在合村边上,和我的职田连在一起的,那一片之前应该也是你们村的人佃租的吧?” 里长不好意思的笑,“还真是,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大人。” 满宝将最后的名单给他,道:“将佃租单子填好,我们过两日就过来盖章然后将地分好。” 里长应下,问道:“那麦种……” “已经派人去取了,最多四日就送过来了。” 里长就大松一口气,收下名单后要送满宝三人离开。 满宝看了眼正热闹的人群,想到今天是中秋,便从荷包里拿出一块银子来给里长,笑道:“今儿是中秋,我也没什么好送大家的,便由里长代去买些肉来分给他们吧。” 这一块银子大概有二两左右,足够买一头猪了。 里长微愣。 满宝直接将银子塞在他手里,一头猪分一百户,也不过是一户那么一小块肉而已,满宝起身和白善等人一起告辞。 里长连忙追出门去,看到他们上马要走,便停了下来,拱手冲他们行了一礼。 刚才满宝那话不算小声,又是坐在院子里说的,因此也有农户听到了,大家都是一惊。 讲真,给朝廷种了十多年的职田,职田的大人换了有七八个了,可没有哪一个有在过节时给他们这些佃农送东西,周满算是第一个。 所以等里长拱手行礼时,听到了的农户们才反应过来,也跟着拱手拜下。 满宝有些惊讶,在马上挥了挥手道:“不必客气。” 后面的农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脸迷茫的跟着乱七八糟的行礼。 满宝已经笑了笑,和白善白二郎等人骑马走了,大吉带着护卫跟上。 今天过来的只有他们六个,其他人进雍州去了。 今天中秋呢,说好了要去雍州看花灯的。 刘老夫人他们一早便收拾了东西提前去了,满宝他们处理完这里的事便也跑去。 这里距离雍州城并不远,骑马半个时辰不到就到了。 官道很宽敞,还是挺好跑的。 几人都是第一次来雍州,等跑到雍州城下已经过了午时。 肚子有些饿了,所以几人只抬头看了一眼雍州城,这是他们见过的第三大的城门口。 陪都看着和益州城差不多嘛。 三人只看了一会儿便下马排队进城,因为是中秋,今日进城的人特别多。 三人个子都不太高,所以跟着人走进去差点被淹没了,刘老夫人派了留在城门口等着的人差点看不到他们。 好在大吉高,且三位小主子一看就不一样,所以几人往城里走一段时还是被看到了,下人立即挥手大喊:“少爷,满小姐,堂少爷,这儿呢……”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626章 失约(一月月票加更5) 刘老夫人包了一个客栈的两个院子住下,他们要在这儿住一晚,看过了花灯十六才回去。 满宝他们到的时候,刘老夫人他们已经分男客女客的在两个包厢坐下了,就等他们到了便吃饭。 见他们风尘仆仆的,刘老夫人便指了几个小丫头道:“快去厨房里给他们打些热水洗漱。” 又让下人带他们回自己的房间里洗漱换衣服去。 肚子饿,正想坐下去就吃的三人不得不转身去他们的客房。 周立君跟着跑去了,因为满宝的衣裳是她带着的。 她给小姑找出来一套衣裳,问道:“小姑,莆村的人答应佃租了吗?” 满宝点头,“答应了,每一户要佃租的田亩数我们都记好了,后天我们就可以去村里签章,正式定下合约。” 满宝扭头和周立君笑道:“回头我给你一笔钱,专门用作职田的开销。” 周立君不在意的道:“从公中出吧,这些地种出来的东西都是我们家的吗?” 满宝想了想后道:“四成的租子,拿出一成来我和白善白诚他们平分收益吧,剩下的都是家里的。” 满宝说到这里一顿,压低了声音问她,“你有没有听你爷爷奶奶说要留在京城这里还是回家去?” 周立君也压低了声音,“爷爷才想不到这些呢,他现在就想着中秋后带着我们去整理那些地,先把冬小麦种下,奶奶倒是提了一句,我看爷爷很着急,既心疼那些地被种坏了,又舍不得家里,今天来雍州城都不怎么开心呢。” 满宝道:“我看出来了,那大哥和大嫂呢?” “大伯母放心不下家里的大姐,想回家去,但大伯想在这儿看着大哥,我还偷听到大伯说大伯母,大哥年纪早到了,却一直没定亲,不如在这儿留两年,等大哥成亲了再回去。” 周立君看了眼小姑,又看了眼小姑。 满宝一脸莫名,“你说就说,看我干什么?” “大伯还说小姑年纪也不小了,又和小姑父定了亲,要是说得好,说不定过两年也要成亲了,小姑一成亲,家里更难见到了,说大伯母要是心疼小姑,就多留京城两年。”周立君压低了声音道:“我看大伯母好一会儿没说话,态度已经软和了。” 满宝立即道:“等我回了京城我就给大丫送东西回去。” 周立君掩嘴乐。 这是已经认定爷爷奶奶和大伯大伯母要留在京城了。 满宝喜滋滋起来,和周立君道:“既然是家里拿大头,那就从公中出钱吧,我答应了佃农谷种我们家出一半的钱,还有,我看过他们的农具,实在算不上好,我记得曲犁我们村早换上了,他们这儿用的还是直犁,这农具也得重新打……” 周立君听得目瞪口呆,连忙拦住她,“小姑,这一百户呢,你难道要打一百副犁吗?” 她在心里快速的心算了一下,道:“这肯定不行,一家一副犁,我们家一年四成的租子就全进去了,相当于我们费心劳力,啥都没落着。” 满宝想了想后道:“那就租借?我们打了犁,他们和我们租借,分年用粮食偿还,多少年以后这犁就完全属于他们了,至于具体的数额,你回头算一算就是了,我们不要利息便是,这犁好,省了力,我们也赚了不是?” 周立君:“我们赚他们的力做什么?” “那能做的可就太多了,”满宝换好了衣服,一边系上带子一边道:“我和白善小的时候曾经做过一篇文章,就是想着我们要是有了足够的地,那该如何让生态循坏利用起来。我希望种地只占去他们一半的精力就好,剩下的一半,我还有别的用处。” 周立君听得一愣一愣的,问道:“小姑,什么是生态循环利用?” “就是用秸秆牧草养牲畜,又用牲畜的粪便肥地,饲料还可以养鱼,那就要修个水利大塘,平时养鱼养鸭子,旱时可浇灌,涝时可排水,反正挺多学问的,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 周立君听说还要修水利大塘,只觉得自己的钱袋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瘪下去,她深呼吸两口气才找到自己的声音,“小姑,这是职田啊职田啊,你要是不当官儿,或是被贬了,是要被收回去的,这不是我们家的地,怎么能花销这么大呢?” 满宝:“所以我没有让你立时就拿钱出来修水利大塘嘛。” 周立君这才呼出一口气,就听到满宝道:“你先出钱买些鸡苗好了,你看那地里这么多草和蚂蚱,不拿来用可惜了。买了鸡苗给他们喂养,养大以后下的蛋,还有肉也都是照四六分成。” 周立君那口气就呼不出去了。 “小姑,你就说你决定往这农庄上投多少钱吧。” 满宝嘿嘿一笑道:“我不知道,回头我问过白善再告诉你。” 这事儿显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定下的,而天大地大不如吃饭大,所以满宝换了干净的衣裳便拉了周立君去吃饭。 周立君小声嘀咕,“爷爷一定不知道你打算在职田上花这么多钱。” 俩人绕过热闹的前堂,然后上三楼去,伙计知道她们是包了后面两个客院的贵客,因此给她们带路,还给她们介绍,“小姐们是来看花灯的吗?今晚李家在主街那边搭了花棚,小姐们可以过去看看。” 说起花棚满宝就想起了一件事,路过白善他们的包厢时就停住了脚步,和白善白二郎道:“完蛋了,我们答应了殷或去他家的花棚赏灯的。” 白善:……还真忘了这事儿。 白善和白二郎对视一眼,都觉得要糟。 白二郎咽了一口口水问,“我们出院门的事儿你没告诉殷或吗?” “我只告诉了他我们请假到二十一的事儿。” 而此时,殷或和刘焕才被白老爷从周宅里送出来,俩人含笑着上了马车,一到车上笑容就落了下来,刘焕很不高兴的道:“他们怎么去雍州也不告诉我们一声?还说了晚上要一块儿赏花灯呢。” 殷或看向外面已经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道:“雍州离这儿也不远,走官道也就两个多时辰,慢一些三个时辰也到了。” ※※※※※※※※※※※※※※※※※※※※ 作家的话 求月票呀! 起点的书友们看这里,在起点书评区有个官方的月票活动,还有月票的书友可以在活动楼下留言,然后再投月票,会有相应的起点币奖励,还有月票的可以考虑参加,简单得很。 嗯,就这个了,晚安 ☆. 第1627章 缘分 等殷家和刘家知道家里的两个孩子跑去雍州时,两辆马车已经出城一个多时辰,路都走了一半了。 刘尚书气得差点吐血,和人吼道:“一家团聚的日子他跑去雍州干什么?” 回来禀报的下人缩着脖子小声回禀道:“说是去给姑太太请安。” 刘尚书有个女儿嫁到了雍州,的确是刘焕的姑母,可是,往年也没见过他和他姑母感情这么好呀。 刘尚书抖了抖嘴唇,压下怒气,气势汹汹的扭头看向老妻,“你瞧你把孩子都娇宠成什么样儿了?” 刘老夫人没管他,直接吩咐下人,“还不快收拾了东西追去,中秋人多,多带几个护卫,小心他被人贩子拍去。” 又道:“将他常穿的衣裳,常戴的饰品,还有惯常用的胰子,脸盆这些都带去,他姑母那里也还不知道,你们快马加鞭去通知,就让他住到他姑母家里,别在外头住,不干净。” 下人一叠声的应下,然后转身跑了,不敢面对刘尚书的狂风骤雨。 而距离刘家不是很远的殷府则要安静,又要热闹得多。 因为殷大人并没有发火儿,只是让人收拾好殷或的东西给他带去,还有他在家常用的下人也一并送去了。 殷老夫人一边让人将一些要紧的药材打包,一边念叨道:“怎么突然就往雍州去了,他还没怎么出过远门呢,上次去京郊住了半个月,我这心里就七上八下的不安……” 殷大人道:“孩子大了想往外走走是正常的,雍州离京城也不是很远,他们午时走的,最晚酉时就到了,不会有事的。” 殷老夫人看了他一眼,忍不住叹息,她已经知道,最近儿子正在给六娘挑选女婿,而且挑的身份都很低,显然已经拿定主意要让六娘招婿了。 这样一来,殷或是不必急着成亲,甚至不用成亲的了。 本来按照计划,今年殷或就该成亲,并要想办法怀上一个孩子的。 殷老夫人沉默着没说话。 母子俩都不是多话的人,奈何今日几个女儿都回家来了,殷大姐将带回来的礼盒交给下人,然后就提着裙子快步走来,才到门口就道:“父亲,我听说小弟去雍州了?” 殷大人有些头疼起来,很好,这会儿殷家比刘家热闹多了。 刘焕已经不是第一次来雍州城了,他每年都要来个几次,有时候是跟兄弟朋友们过来玩儿,有时候是过来走亲戚,反正又不远,早上出发中午就到。 可殷或是第一次。 说起来,他们家在雍州还有别院呢。 到了城门口,殷或撩开帘子,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城楼,露出微笑,“这就是雍州城吗?” “是呀,”刘焕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看的,催促道:“快进城吧,现在还不知道他们在哪儿呢,这雍州城也不小,可怎么找呢?” 殷或想了想后道:“让人去打听一下城里有几家好些的客栈,他们人多,应该不难打听。” 刘焕摸了摸肚子道:“出城的时候只买了两个肉饼吃,这会儿我都饿了。” 殷或想了想便道:“那找一家饭馆停下吃饭吧,对了,我们晚上住哪儿?” 俩人面面相觑,他们都是第一次自己跑出来,以前这些都是下人安排好的,他们只管该饿的时候吃,该玩的时候出门就好了。 坐在车辕上赶车的长寿道:“少爷,我们得找个客栈住下吧?您坐了快三个时辰的车,肯定累了,晚上还要出去看花灯,怎么也得先睡一觉。” “至于白公子他们,小的让人去找便是。” 殷或和刘焕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个法子不错,于是让他们先找个客栈歇脚。 刘焕的小厮青玉对雍州比较熟一些,他赶着他们家的马车跟在后面,见前面的车就顺着大街往下,眼见着就要从这边的城门走到那边的城门去了,便忍不住将马车赶上去然后叫停。 得知他们是在找客栈,便忍不住道:“雍州城里最好的客栈就是福来客栈了,刚才都已经走过了,少爷们随我来吧。” 于是他们就调转马头。 福来客栈并不在主街上,而是在主街往下的第三条大街上,但这里也热闹得很,来来往往好多人不说,还有好些人在搭建花棚呢。 青玉指着前面的客栈道:“就在那儿,他们家客栈特别大,前后两栋楼,都是三层,前头是吃饭的地方,后头则是客房,再往后还有五个客院呢,不仅可以短租,还能长租。” 他道:“一些从京城来的贵人,不想住在别院里,或是在雍州城没有别院的,又不想费劲儿去租住房子,便在此包个院子,住上一两月也可以。全雍州最好的客栈就是福来客栈了。” 刘焕好奇,“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青玉笑道:“少爷,您忘了,小的哥哥是大少爷身边伺候的,大少爷就喜欢在福来客栈里租院子住。” 刘焕:……他哥哥还有这个爱好?他怎么不知道? 马车在福来客栈停下,立即有伙计出来将他们的马车拿去停好,这些伙计认人的本领都是一流,何况还有牌子呢。 长寿拿了牌子就和青玉一起伺候两位小少爷进客栈,先要了两间上房住下。 他们是临时决定来雍州的,车上只有应急带的一套衣裳,除此外什么都没有。 长寿觉得这样不行,于是道:“少爷,小的先伺候您上去歇息,然后再去去给您买些东西。” 虽然客栈里也有洗漱的东西,但他们少爷肯定是不能用那些的。 殷或点了点头,跟在他们身后往后面去客房,正要去后一楼时,碰巧前面来了一行人,似乎是要出门,双方一碰面,一抬头,齐齐惊住。 刚午睡起来没多久,养好了精神正要出去玩儿的满宝三个震惊的看着对面的殷或和刘焕。 殷或也没想到他们的运气会这么好,竟然就碰到了。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刘焕已经跳起来指着他们道:“好呀,原来你们在这儿!说吧,你们失约了,怎么办吧?” 一旁给他们带路的活计本来有些紧张,还以为是仇人相见了,一听这话就微微松了一口气。 ※※※※※※※※※※※※※※※※※※※※ 作家的话 缘分是一道桥啊,总能连上 ☆.第1628章 送礼 满宝三个惊奇得不行,纷纷围上来,“你们怎么也来了雍州?” 又道:“我们出门匆忙,忘了去告诉你们,先前还心焦呢。” 殷或和刘焕才不信呢,就一句话的事,他们不能亲自来通知,叫下人传句话送封信怎么了? 可见还是没把他们放在心里的。 俩人生了好一会儿气,三人都团团行礼道歉,哄了好一会儿才把俩人哄好,于是他们两个也不去自己才定下的上房了,直接去了他们租住的院子,就在白善和白二郎的屋里洗漱休息。 白善和白二郎用的东西都是从家里带来的,自然是很好的,殷或和刘焕也不嫌弃,洗漱换了一身衣服去给刘老夫人等人行礼问好,告知他们来了以后便回屋去。 白善他们本来想出去逛街的,这会儿也不出去了,让伙计给他们送了饭食过来便一起坐在白善的屋里边吃东西边说话。 殷或吃了一些,他胃口小,很快就吃饱了,然后就撑着手靠在榻上昏昏欲睡。 满宝写了一张药方吹干递给长寿,让他去抓药给他家少爷喝。 殷或只是有些劳累,并没有增加别的毛病,但他忘了带药,这会儿已经到了他吃药的时候。 长寿接了药方便出去,但其实并不用他去,他才出门,白家的下人便上前接过单子出去了。 长寿便又回身站好。 殷或动了动,挥手让长寿和青玉下去用饭,然后看向胃口极好的四人,打了一个哈欠问,“你们怎么这么能吃?” 满宝看了看自己的空碗,将最后一口馒头吃了,然后道:“我们要少吃一点儿,晚上还要出去逛街呢。” 刘焕也没午睡,此时也有些犯困,打了哈欠问,“得过了戌时天才黑吧?你们这会儿出去也没灯呀。” 白善应了一声后道:“所以你们睡吧,我们等你们醒了再一块儿出门。” 俩人听他这么说,立即安心的歇息去了,一点儿也不顾才吃了饭不好睡觉。 可谁管呢,俩人也没去他们的上房,直接霸占了白善和白二郎的床,刘焕蹬掉鞋子就呼呼大睡了。 殷或好点儿,在长寿的服侍下宽了衣服,着里衣睡下的,还算舒服。 他们这一觉便睡到了夕阳下下,醒过来时,屋里已经有些昏暗,外面倒是还有亮光,但估摸着不出两刻钟也就全黑了。 俩人连忙起床洗漱穿衣。 白善他们坐在院子里聊天,桌子上摆着笔墨,上面写了不少字和画了不少画,全是关于职田的规划。 听见他们醒来的动静,白善便将手上的数据算完,记下后便要收拾起来。 殷或一边披了外衣一边出来,瞥见他们的手稿,正好最上面是一张画,方方正正的,看不出是什么东西,便疑惑的问道:“这是什么?” 白善笑道:“没什么,满宝职田的图画。” 殷或这才想起来问,“所以这次你们来是为了看满宝的职田?” 三人一起点头。 殷或就抽出那张图画看,发现上面还标注了河流,在河流的一侧画了一个圆,似乎是要做塘之类的。 他疑惑,“职田能挖塘吗?” “不能,”满宝道:“这不属于我的职田范围,而是在边上,那是一块荒地,多是沙土,我想租或买都不难。” “那将来要是你的职田不在这儿了呢?” 满宝便笑道:“那就把塘转卖给别人,或是租给他人也行。” 殷或便笑,“要是既无人买也无人租呢?” “那有什么要紧,白善家里就有庄子在左近,到时候交给他家的庄户管也是一样的。” 也是基于这个考虑,他们才敢计划着拿出这么多钱来挖塘。 殷或忍不住去翻了一下他们的草稿,这上面不仅有着计划要养多少只鸡鸭,连种多少颗果树都算出来了,他愣愣的问道:“你们这都是怎么算的?” “用算术算的,”这一点儿白二郎就能给他解答,“还是北方好,地势平坦,地基本上都是一亩一亩的分毫,满宝的这一千亩田地和庄先生的一百亩几乎都连在了一起,就算中间有缺,也不过是隔着几亩田地,这边不连,那边也有连着的,所以很好计算。” “这些都是熟地,拿来种果树可惜了,所以果树和桑树都是种在垄上,我们算好了距离,除了一定要分给各佃农的地埂外,其他的我们都可以拿来栽种果树。” 殷或好奇,“为什么一定要分地埂给佃农?” 白二郎噎了一下后反问,“不分地埂给他们,他们拿什么地来种桑麻?他们得给朝廷缴纳布绵的。” 殷或哪儿懂得这些,问道:“他们没有地来种桑麻吗?” 白善道:“那一片地大部分都是朝廷的职田,要想种桑麻,那就只能去荒地上种了,但上面杂草丛生,还有各种灌木和废石,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还不如在地埂间种呢。” 满宝点头。 殷或便沉默了一下后问,“你们在地埂间种果树会有收获吗?我听人说乡下的孩子会偷果子。” 满宝笑道:“也没指着这些果子赚钱,到时候给他们摘去,要是果子种得好,逢年过节我们就拿果子搭配着鸡鸭送给他们,我们省钱,他们也吃得开心不是?” 穿好衣服出来的刘焕听见笑道,“从来只听说庄子给主人家送礼,没听说过主人家给佃农送礼的,你是不是反了?” 满宝挠了挠脑袋,问道:“反了吗?可是我们在家里的时候每年都给家里的长工送东西的,刘祖母他们也从未说什么。” 白善:“没反吧,书上都写着呢,过年过节时要给手下送贴心的礼物,这样手下才能更有归属感,整整一本书都是写的怎样收服手下呢。” 殷或好奇,“这是什么书?” 白善正要说书名,想到了什么后笑道:“一本杂书,我很小的时候看的,现在不知收到哪里去了。” 刘焕依旧不相信,“每年我家庄子的管事都往我家送东西,却从没见过我家里给佃农送礼的,不信你问青玉。”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629章 冲鸭 青玉能怎么说呢? 他只能僵笑的道:“伺候主子是奴才们的荣幸,怎敢收主子们的礼。” 刘焕就得意的看着他们。 满宝三人迟疑,“是这样吗?” 这和他们从小的认知不太一样啊。 白善最先回神,挥手道:“算了,不管怎样,已经定下的事便不要轻易改了。” 他对满宝和白二郎道:“何况我们已经习惯如此,贸然改了,反倒不好管理,不如就顺势而为吧。反正我是觉着那本书还是很有用处的,至少我就觉着我们小庄子的长工比堂伯家的长工能干多了。” 这个白二郎最有发言权,连连点头道:“不错,我们的长工是比我爹的长工能干。” 于是三人便再度自信的看向殷或和刘焕,尤其是刘焕,郑重的道:“你们也学学。” 殷或默然不语,将稿子还回去给他们,“那你这官儿可得当久一点儿,桑树三年才能采摘桑叶养蚕,你这官儿要是当了两年不当了,这些佃农岂不亏死?” 满宝一想还真是,立即道:“我回去就勤勉当差。” 白善将东西收好了交给大吉,然后起身伸了伸懒腰,活动了一下手脚后道:“走吧,我们出去走走?” 刘焕就左右看,问道:“刘老夫人他们呢?” 满宝道:“他们早出门去了,本来我们是要一起的,你们不是还没醒吗,我们便在此等你们了。” 白二郎兴奋起来,“走走走,我们也出去看雍州的夜景和花灯。” 结果他们才开了院门,便正巧碰到一个伙计带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过来,两厢看见,刘焕和殷或立即被围住。 刘焕家那边来了一个中年管事,他直接扑倒在地抱着刘焕的腿哭,“小少爷,您可吓死老奴了,您怎么能一声不吭自己就跑到雍州城来了?” 刘焕道:“谁说我没说的?我不是派人回去告诉家里我来雍州城看姑母吗?” 中年管事哭声一顿,抬起没有眼泪的脸继续哭道:“可是少爷,这儿也不是姑太太府上呀,您不知道奴才们到了姑太太府上,却找不到您时有多慌,多亏了殷大人家的家将,他查到了两位少爷在福来客栈,奴才们这才赶了过来,不然这一晚上找不到少爷,奴才们也不用活了……” 而距离他们三步不到的殷或那边却是另一幅景象。 殷家的家将冲殷或行礼过后便道:“大人让小的给少爷送贴身的东西来,还让小的保护好少爷。” 殷或点了点头,指了长寿道:“我定了间上房,正好不住,你让长寿领你们去吧,我贴身的东西就放到白公子屋里好了。” 长寿当然不可能去的,家将也是不可能走的,最后家将和下人们的东西就就给了伙计带去上房,而殷或的东西长寿则接了转身送到白善的屋里。 在此期间,家将不许他们离开,非要一起走。 刘焕头疼不已,勉强安抚下不断嚎哭的中年管事,最后应承下把他带来的五个下人全带上,绝对不乱跑后才能跟着满宝他们出去。 白家本来就给白善他们留了五个护卫,再加一个大吉,这会儿再加上他们,浩浩荡荡的往街上一站,大家瞬间离他们五个人三丈远,生怕冲撞了这不知是哪儿来的贵公子和贵小姐。 满宝三人:…… 但是,这会儿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因为耽误的这一会儿功夫,天黑了! 而打更的更夫恰时敲了一更,然后大声喊道:“一更——点灯——” 不仅这一条街的更夫,其他街道的更夫也不约而同的打起更次喊起来,于是,街上开始有人点亮了门前的灯笼…… 一盏盏灯笼在眼前点亮,霎时如同一条火龙一般延延亮起,而宽大的道路两旁做的灯棚也被一盏一盏的点亮…… 天色越来越暗,点亮的灯棚在黑夜中越发的璀璨,别说满宝这三个没怎么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了,就是常年来往于京城雍州两地的刘焕都惊呆了。 他哇的一声,惊叹的小声道:“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人点灯……以前上街的时候,花灯都是早已点好的,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他尚且如此,更别说白善三个了,三人纷纷惊叹,“可真漂亮啊。” 白善感叹,“这灯竟比花还好看,灯棚比花棚还要耀眼,一街花灯可比花千树。” 满宝和白二郎只有狠狠点头的份儿了。 四人在此惊叹着,慢慢觉着有些不对,怎么好像少了一个人的声音? 于是回头看去,就见殷或早已目视前方看呆了,整个人看着前面一整条街上的花灯都回不过神来。 满宝伸手在他眼前招了招,殷或这才略微回神,他疑惑的低头看向满宝。 满宝就笑道:“你这是第一次看花灯吗?” 殷或点头,再次忍不住抬头看向前方璀璨的街道,轻声道:“我以前只在府里见过花灯。” 然而府里的花灯才有几盏? 那怎能与大街上这千万盏灯火相比呢? 何况,殷府冷清,家里都知道他不喜欢人多,所以就算是中秋元宵这样的节日也轻易不往他跟前凑,那冷清的模样如何能与大街上的这些许热闹相比呢? 白善三人这才想起来,他们三个是因为从小生活在七里村,所以没怎么见过大城市的灯节,可是像罗江县、益州城这样的灯节他们也是见识过的,相比之下,殷或才是真的“乡巴佬”,哪怕他在京城里住了十几年,但一次灯节都没看过。 三人同情的看了他一眼后便道:“走吧,我们上街去!” 白二郎挥手道:“冲呀——” 声音不小,惹得不少人都扭头看向他,他丝毫不觉,已经举步往前冲去了,白家的护卫见怪不怪,几乎是在他喊冲的时候便有一个挤到了他身边,他一冲便也跟着他跑了。 白善和满宝想也不想就拔腿跟着冲,大吉带着人追上他们,还贴心的给刘焕和殷或留下两个护卫。 殷或第一次逛灯节,以为就该如此,于是撩起袍子便也快步跟上他们。 这会儿人多,说冲也只是跑一小段儿,冲不到哪儿去。 留下的刘焕一头雾水,拉住给他留下的那个白家护卫问道:“冲什么?” 护卫道:“冲去找吃的找玩的,猜灯谜都行,刘公子,您想去玩什么?” 刘焕一脸的玄幻,“我一个人吗?他们人呢?”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630章 灯节 白善已经拉着满宝挤在了人群之中,大吉和另一个护卫站在他们身后保护他们,俩人很快就赶上了前面的白二郎。 白二郎正站在一只烤羊腿前,他回头张望,看见俩人便招手,“快来,这羊腿看着好吃。” 满宝闻到那焦香的味道,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白善便和摊主道:“来十刀。” 摊主笑着应下,然后就翻滚了一下羊腿,拿了一张荷叶放在手心,抽出一把锋利的短刀来,特别顺溜的片了一刀,在三人的注视下便片出一张又大又薄的羊腿肉。 薄肉片被放在荷叶上,这就是一刀了,然后他接着片第二刀…… 殷或带着一群下人追上来时,他已经快手的片到了第五片…… 殷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烤羊肉是这么卖的,不由惊奇不已。 白善掏钱,白二郎已经伸手接过了荷叶,满宝则伸手拿了木签子卷了一片肉,她咬了一口后眼睛微亮,冲几人竖起大拇指,道:“不比我们在益州城吃的差。” 刘焕终于赶了上来,他自己都觉得惊奇,人这么多他们竟然没有走丢。 走丢是不可能走丢的,一条大道分两边,来往的人都只能走自己的那一边,人又多,就算是跑,也只能跑那么一小段儿,所以他们相隔的距离不会太远。 如果只有他们几个可能还要担心视线受阻,但有大吉这几个高大的护卫在,基本上就丢不了。 几人请刘焕一起吃,然后满宝挑拣了一下,直接从一张薄片上分出一小块给殷或,道:“你尝尝味儿就行。” 殷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很多东西都不能吃的。 他将那小一块肉含在嘴里,心里就已经高兴的不行了。 白善吃了一片后就将剩下的给大吉了,然后大家便踮起脚尖往前面看了一会儿,便一起往前面去。 店铺挂在门上的花灯是给人看的,但也有的店铺搭了灯棚,灯上就会有谜,看中了哪一盏灯便去猜,猜中了便可以取走。 基本上灯谜都是与自己的经营有关,有的店铺除了灯,还会送一些自己经营的东西给人,这样好炒高人气。 满宝还路过了雍州济世堂的门前,看了一下他们制作的灯谜,她基本上都可以猜出来,不过她没猜,因为他们的灯不太好看。 满宝一边和白善转身离开,一边道:“也不知道这些花灯是谁做的,可真丑。我听立如说,我们京城济世堂的花灯是和工匠定做的,其中有一盏荷花灯做得特别的好看,不知道会不会被人猜走,要是猜不走,我回去要去看一看。” 济世堂估计也知道他们的花灯比不上隔壁几家的,因此除了猜灯谜送花灯外,他们还送药材包。 一小包一小包的药材,全是配好的几味药材,有补血益气的;也有平喘生津的…… 反正好几种,你只要猜中了,拿走花灯的同时还能选择一种药包带走。 也就有这个活动满宝才没继续吐槽了。 几人欢欢乐乐的往下走,一路走,一路玩儿,再一路吃。 因为是中秋,好多手艺人都跑出来卖艺了,还有人在宽敞的街道上圈了一块地做杂耍,然后一边耍一边往下走。 几人拿着买来的东西挤到最前面去看,就见一个跟他们差不多大的孩子身体轻盈的踩在人的背上飞起来,穿过半空中的竹圈又落下,人群忍不住爆出喝彩声。 满宝几个也连连拍掌喝彩,惊奇不已。 白善道:“这就是轻身术吧?” 刘焕道:“我家的护卫也能飞的。” 白二郎就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形,惋惜道:“我小时候也要跟着大吉学的,但大吉说我太胖了不能学,但我现在瘦了,他又说我年纪大了不好学。” 白善不在意的道:“你别想了,叫你扎马步都扎不好,我都不太能学得来轻身术呢。” 白善一直和大吉习武的,不过也就打架厉害点儿,跟崇文馆的武师傅练剑的时候学得快一点儿,真和大吉一样踩着墙就飞上屋顶的,目前还不行。 他尚且如此,更别说嫌苦喊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白二郎了。 人家能飞起来也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的,于是白善掏出一把铜钱,放在了来收钱的卖艺人盘子里。 卖艺人特意制作的铜盆,打赏的东西落在铜盆上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是一件对他们,对围观的人都很激励的事儿。 所以白善的铜钱落在铜盆里发出丁零当啷的声音时,围观的群众就忍不住都看了过来。 在人群另一侧的周立学等人一眼就看到了他们,立即招手,隔着人群就大喊起来,“小姑——” 满宝踮起脚尖去看,也看到了他们的手,就是不怎么看到脑袋,于是也招手回了一声,“你们在这儿,我爹他们呢?” 老周头才不跟他们去人群里挤呢,刘老夫人一早在最热闹的主街上的一家酒楼里定好了位置,临窗的,靠街的,坐在包厢里就能看到下面的热闹。 但孩子们对这些是很感兴趣的,所以周立学他们早早便下楼玩了。 这下两厢遇见,大家便汇合在了一处,然后周立学就指了不远处的酒楼道:“爷爷他们在那上面呢。” 正好这一波表演结束,大家正要各自散去,殷或有些站立不稳,满宝便道:“走,我们也上去坐坐,顺便喝口茶水再下来玩儿。” 刚才吃了不少的东西,大家也的确渴了。 于是大家顺着人群往前走,不远处酒楼的三楼处,韩五娘不太确定的捅了捅丈夫,问道:“那个是周小大夫吧?” 正抱着孩子乐呵的李三郎往外看了一眼,只看得到乌压压的人头,什么都没看到,便道:“你看错了吧,周小大夫这会儿应该在京城看花灯吧?” 韩五娘想了一下,觉得自己没看错,于是扭头对丫头道:“你带上两个人下去找找,我总觉得我没看错。” 丫鬟应下,出去挑了两个婆子下去。 李三郎颇为无奈,“便是周小大夫又怎么了?” “要是周小大夫来了雍州,我自是好好的招待她的,这雍州怎么说也是我们家的地盘。”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 第1631章 震惊 丫鬟带着两个婆子才下到一楼,打眼就看到周满和她几个小伙伴嘻嘻哈哈的过来了。 她没想到这么有缘分,愣了一下,然后店伙计比她更快的迎了上去,“几位客官是要吃饭,还是……” 周立学道:“家里在二楼上包了一间包厢,我们自上去。” 伙计的目光扫过他们身后一大群的奴仆,笑着应下,侧身让他们上楼去,不过却没立时走开,他还得看他们在哪间房,然后给送茶水去呢。 正想着,韩五娘的丫鬟已经迎上去拦住了周满行礼,“周小大夫。” 满宝定睛一看,惊诧,“咦,你不是那个香桂吗?” 香桂笑着应下,道:“我家三爷和娘子也在这儿赏灯,才在楼上娘子就说看到小大夫了,三爷还说不是呢。” 香桂邀请满宝上三楼一块儿去坐。 满宝就道:“不必,让你们家爷和娘子自去玩吧,我家长辈在二楼呢。” 主子让她来请人,怎么也要把人请去才好,于是香桂想了想后笑道:“周小大夫,我家小少爷也在呢,您自百日后就没再见过他了,不知道他现在已经能坐会爬,甚至都能抓着人站起来了。” 满宝一听,也想去看看这个第一个被剖出来的孩子,于是对她道:“你先上去,我见过了长辈就上三楼去见你家娘子。” 香桂笑着应了一声,先送满宝他们去了二楼,记下了他们的包厢号才上三楼去。 老周头正站在窗边看着底下的灯看得目不转睛呢,说真的,这么热闹繁华的灯节,他这么大一把年纪了的确是第一次见,所以自点灯后他就看得眼睛都不转了。 他不仅自己看,他还拉着钱氏看。 当然,亲家和庄先生面前他还是比较矜持的,只压低了声音和钱氏道:“快,快看那盏灯,像不像兔子?” 钱氏扭头看去,含笑点头,“像。” 老周头就小声道:“一会儿下去给你买一盏。” 钱氏抿着嘴笑,没有拒绝。 俩人认真说话,以至于满宝进了包厢都没发觉。 刘老夫人看到几人气喘吁吁的挤进包厢,便笑着让丫头给他们倒茶,笑问:“你们这是玩了多久过来?” 满宝道:“也没多久,在路上碰到立学他们就过来了。” 满宝见他们都坐着不动,就鼓动道:“先生,刘祖母,你们也下去走走呀,街上才好玩呢。” 俩人拒绝,“我们年纪大了,就不跟你们去凑这个热闹了,你们去吧。” 满宝就邀约郑姨,还跑到窗边叫上她爹娘,“爹,娘,我去给你们猜灯谜。” 老周头就迟疑起来,问道:“有兔子灯吗?” “有呀,但美人灯更好看吧。” 老周头却道:“兔子就挺好看的,给你娘猜一盏兔子灯。” 满宝笑着应下,道:“你们等等我,我上楼去见个朋友就下来。” 白善倒了一杯茶递给她,道:“我与你同去吧。” 然后让大家在这儿等他们。 刘老夫人好奇的问,“怎么,你们在雍州还碰到了熟人?” 白善道:“是李家的三爷和三娘子,满宝的病人。” 老周头他们不知道是谁,但刘老夫人却是瞬间便想到了,她笑着点了点头,对俩人道:“去吧,和人问了好就回来。” 俩人应下,然后相携上楼去了。 刘老夫人等他们走了便招待起殷或和刘焕来,这俩孩子下午突然出现在雍州把她也给吓了一跳。 满宝和白善上了三楼,才上楼就发现了候着的香桂,俩人随她去了包间。 韩五娘已经许久不见满宝了,做完百日后不久他们一家就回雍州了,只不过回雍州时也热闹了好几个月就是了。 没办法,她可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剖了肚子取子还能活着的人,别说那些亲朋妯娌了,就是她婆婆都没忍住看了一下她的肚子。 本来她还觉得她肚子遗留的刀痕挺难看的,但这会儿已经不那么觉得了。 一见到满宝,韩五娘便高兴的拉着她的手问好,然后就让李三郎把孩子抱过来让满宝看,还教正在牙牙学语的孩子叫“姨姨”。 有外人在,李三郎不好再抱着孩子,于是转身把孩子交给奶妈抱,他则和白善在一旁说话。 主要是好奇他们怎么会在这儿的。 一旁的韩五娘则拉着满宝说起育儿的烦恼来,比如这孩子最近已经不太爱喝奶,专盯着饭桌上的肉看,“……一个劲儿的吵闹着要吃,但我记得您说过,孩子周岁前最好不要吃盐和肉,只吃些蛋羹就好,所以一直没敢给他吃。” 满宝点头,笑道:“孩子肠胃弱,五脏六腑正是发育的时候,所以这时候少用盐,小的时候,奶水便可以提供大部分的营养了,这会儿倒是可以吃辅食了。” 韩五娘之前是亲自喂养孩子的,只是他后来长了牙齿,咬得人好痛,她这才停了,开始交给奶妈喂养。 这会儿她的烦恼也不少,而他们这个包厢不小,她干脆拉着满宝到屏风的另一边说悄悄话,末了道:“可惜雍州也没个像你一样的女大夫,这种事儿我也就只能和身边的婆子说,可她们只会跟我说,女子都有这一遭,熬过去就好了……” 满宝也叹气,“太医署就快要建起来了,希望到时候可以多招几个女弟子,学成了便也可以放到各地医署去。” 韩五娘目光微闪,压低了声音道:“周小娘子,你看能不能从我身边挑两个人进太医署?” 满宝惊诧,一脸的疑惑,“啊?” 韩五娘就笑道:“这寻常百姓家中的女子少有识字,只怕她们不会去考试,考了也得从识字开始学起,也太耽误工夫了,但我们身边的人不一样,她们从小就学过一些字的,又聪明伶俐,一进医署便可以开始学医术,岂不是比从外头选的要好吗?” 满宝就若有所思起来,问道:“还可以这样吗?” “当然可以。” 满宝不动声色的问道:“可她们是奴籍,不是良籍呀。” 韩五娘就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放了她们的籍就是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1632章 补漏洞 满宝一脸的疑惑,问道:“放籍,那她们还是你们的人吗?” 韩五娘就笑道:“她们的老子娘都还在府上呢,虽然放了她们的籍书,但学成后自然还是要回府上的。” 满宝呆愣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问道:“想送人进太医署的人多吗?” 韩五娘便叹息道:“这医官谁嫌少呀,自然都想送进去的,只是太医署现在是太子殿下管着的,这挑选的规矩还没定,所以各家就算是想送人,一时半会儿的也送不进去。” 满宝就笑着点头,道:“这些事情都是萧院正他们管的,我年纪小,只管修书和给陛下娘娘们看病,这些事情还轮不到我管的。” 韩五娘也猜出来了,毕竟满宝年纪还小,不过,“这女弟子将来是你来教导吧?作为先生,这太医署又是你上的折子建起来的,你说话太医院那边应该也会考量一下的。” 满宝思索片刻后便道:“我回头和萧院正商量商量。” 商量把这个漏洞给补上。 韩五娘不知满宝心中所想,她得了解惑,又将一直以来压着的心事告诉了满宝,便开开心心的把人拉到屏风外说话。 而这一会儿功夫,白善也和李三郎建立了基本的友谊。 知道他们是打算自己管理周满的职田,李三郎便表示他会叫人帮忙照看一下莆村。 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而李家在雍州不仅是地头蛇,还是强龙。 叙话完,满宝和白善俩人便笑着告辞了,李三郎和韩五娘将人送到楼梯口,看着人下楼才转身回房。 李三郎叫来酒楼的伙计道:“他们的账记在我的账上,再让人送一些酒菜过去,就说是我给的。” 伙计应下,躬身退了出去。 韩五娘笑道:“早知道他们定了咱家的酒楼,应该安排在三楼才是,这儿的视线才好呢。” 李三郎道:“今年是来不及了,再让他们换也太折腾,来年他们要是还来雍州过灯节,便给他们定三楼的厢房。” 而并肩走下楼梯的白善拉住了她的手,牵着她往下走后扭头问道,“你想什么呢,也不看脚下。” “我在想太医署招生的漏洞要怎么填上去,”她左右看了看,见周围人多,便道:“等出去了再与你说。” 俩人这一次拉着老周头他们一起上街去了,满宝和白善去给他们猜灯谜,他们则先自己逛着。 满宝特意点了老爹看上的兔子灯,猜了灯谜后将花灯拿在了手上,见白善也猜了两盏灯,便与他一起慢悠悠的往回走,将刚才韩五娘托她的事儿说了。 “太子和杨大人已经在商议着每一学年给太医署的拨款了,”满宝道:“我看过萧院正拿到崇文馆的公文,上面不仅有教学所用的耗材,药材等的花费,还有给学生的济米,也就是说,进太医署学医的学生不仅不花钱,每月还能从署里领一份济米回家。” 白善略一思索便道:“这是鼓励家贫之子学医呢。” 满宝点头。 “若是照韩五娘这样,将家里的奴仆送进太医署里学习,朝廷和太医院费了那么大劲儿教出来的学生最后却进了他们这些世家和权贵的私宅,那太医署成立最初的目的岂不是就废了?” 白善沉吟,“恐怕有这想法的不止是韩五娘,她尚且不知有错,何况他人呢?” 满宝点头,“得想办法堵上这个漏洞才好。” 满宝想到这里一笑,“说起来这次还要多谢她,要不是她提,我都不知道原来他们竟有这样的想法。” 白善:……只恐怕韩五娘不会很开心。 不过这会儿对方什么都不知道就是了。 俩人提着灯笼回去,满宝把兔子灯笼给她爹,就见她爹转手就送给了她娘,正拿着白善塞过来的一盏灯笼的满宝一滞,看了眼手里的灯笼。 白善见了笑道:“伯母既然有了,那你就自己拿着吧。” 满宝便只能自己拿着了。 殷或他们也跑去猜谜去了,他以前在家的时候也猜谜,不过他并不喜欢,也就是为了讨祖母欢心所以随大流跟着猜一两个而已,并不觉得猜谜有什么意思。 可这时看着灯棚上架着的灯笼,他猜中一个谜便能得到一个灯笼,转身就能把灯笼送人,他觉得很有趣。 于是就拉着白二郎和刘焕他们一块儿猜谜去了。 当然了,主要是他猜,白二郎和刘焕给他拿灯。 但白二郎见他一连猜了好几个都猜不中,忍不住把他推到一边,自己亲自上。 白二郎选了简单好猜的灯谜,一连猜了三盏灯后看向殷或,“这猜谜和做文章是不一样的,你得会想象知道吗?” 殷或:不知道。 不过他倒是挺开心的,三个谜里总能有一个能猜中,而且和根据灯来选谜的白二郎不同,他很快找到自己的规律。 甭管灯棚上挂的灯好看还是难看,他就看着谜猜,猜中了就取灯。 转手送给周立君几人,他们要是嫌弃丑,他就随手送给过路的孩子,他们要是不嫌弃就送给他们。 周立君和周立如自己也会猜灯谜,但却来者不拒,谁给的都拿,不一会儿手抓满了转身就叫卖,不拘四文钱,还是五文钱,能卖出去就行。 老周头没料到还有这种操作,也跟着周立君几个跟在殷或的屁股后面,他猜中了灯就接过手,转身也卖了。 钱氏:…… 满宝和白善都惊呆了,然后相视一眼,撸了袖子就上前帮忙。 论猜谜,谁比得上他们两个呀。 一直到打了三更,他们要回家了,几人回神一看,他们已经走过了好几条街,基本上把雍州城的灯棚都逛了一圈。 三更过了,大街上的人便渐渐的散了,殷或和白二郎几个给他们赢的花灯全叫老周头他们卖得差不多了,大家兜了一兜的铜板要回家,老周头笑眯眯的道:“等回去给你们买甜水喝。” 殷或这一晚上说了不少的话,喉咙都有些哑了,闻言连连点头,他的确想喝水了。 于是大家回客栈去。 刘老夫人和郑氏他们早从酒楼里回去了,刘嬷嬷听见动静还出来告诉满宝和白善:“老夫人让告诉你们,洗漱后睡下把门窗关好了,夜里别着了凉。” 又道:“还有,今儿我们落脚的酒楼是李家的,所以今晚在那儿吃的酒菜茶水他们家全付了,老夫人让少爷和满小姐记在心里,下次好还礼。” 满宝打着哈欠应下了,决定下次给韩五娘送一瓶祛疤的药膏,将她肚子上的刀痕再消一消。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1633章 姻亲 因为十五玩得晚,他们第二天双双睡迟了。 等起床时,外面又是一片热闹了,他们倒也不急着回庄子里去,一群小伙伴呼朋唤友的分了好几拨出去将雍州城逛了逛,买了些不太贵重却又乱七八糟的东西。 到了下午太阳没那么大了,看着凉爽了些,大家这才退了客房离开。 殷或和刘焕并不想立即就回京城去,反正已经出来了,那就多玩两天呗。 殷家的下人倒是不催殷或,但刘家的下人忍不住催促刘焕啊。 不过刘焕是充耳不闻,他悄悄的和小伙伴们道:“反正回去后一顿打是免不了的,既如此,自然是要玩够本才好,晚两天再挨打也是好的呀。” 白善几个深以为然,于是带着他们两个一块儿回了庄子,还翻过来帮刘焕劝刘家的下人,“既来之则安之,等回去以后你们把这些事都推到刘焕的身上就是。” 刘家的下人:………… 到了白家的庄子,刘焕和殷或跟着他们趁着天没黑又跑到果园里摘了些果子,然后绕着庄子走了半圈道:“你家这庄子也不怎么大嘛。” 白善道:“能在京城和雍州之间买到这一个庄子算不错的了,我祖母可是等了好久才等到的机会。这两城之间的地,通常才出来便有人抢,反正是不愁卖的。” 刘焕道:“我家在京郊就有庄子。” 白善笑道:“知道,我家在这方面自是不能与你家比的。” 殷或道:“你祖籍陇州,陇州离这儿也不是很远,你家里在那里没有田产吗?” “有的,我家里的田产多数还是在陇州,”白善道:“

相关推荐: 至尊痞神   我身边的那些诡异事件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天神,境魔,诗剑仙   拽丫头的霸道殿下   异界大领主   漂洋过狌海   我家小萨成精了   重生:溺宠太子妃   洪荒:家父盘古,我一气化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