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208章

第208章

不过陇州距离京城还是有点儿远了,这个庄子主要种些蔬果和惯常吃的瓜豆,可以应季送到京城。不过粮食也种,倒在其次了。” 殷或点头,不由问:“那满宝的职田主要种什么?也是瓜果菜蔬吗?” 白善:“……一千亩的职田呢,哪能主要种这个,自然种的粮食了。” 白善将主要规划给他们说了一遍,刘焕对这种不是很感兴趣,殷或却听得津津有味。 白善道:“刘贵去陇州取麦种了,这会儿应该已经往回走了,最多两天就送回来。正好中秋过了,大家也可以开始耕种了。” 种地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却也不容易,自然不是他们说可以种了就可以种了的。 第二天是十七,老周头天还没亮就起来,把大儿子叫醒以后换了一身干活的衣服便要带着几个儿媳妇和孙子孙女们到莆村去看看。 庄先生竟也换了一身衣服要同去。 本来想赖床借口要读书练字的满宝几个也只能从床上爬起来,默默的换了衣服一块儿过去。 刘老夫人她们才不去呢,决定在庄子里给他们打理好内务。 等到了莆村,满宝几个基本上插不上话了,因为各家已经定下了要佃租的田亩数,连地都分好了。 朝廷的职田规划得特别方正,一亩就是一亩,这样每有官员要替换时,再重新分配职田就要容易得多,数着块数就行,哪儿来的那么多人力物力还给你重新测量一遍? 当然,这样是挺快速的,但弊端也是肉眼看得见的,职田很容易被侵夺,有的职田种着种着就没了,就是因为一些大官儿在分配到职田后会出钱把分布在职田中间或周围的私田买下,然后种着种着,他家的私田就越来越多,职田就越来越少。 过个几年或十几年,官员外放,或者致仕,再或者因为别的原因不分这块职田了,户部来收回时就发现职田缩水了大半或是直接就没了。 此时户部就有两条路走,一条是眼睛里不揉沙子,用接下来几年的时间,和问责一大批户部官吏的代价将这批职田找回来,然后牵扯出更多的事儿; 再一条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报因为各种天灾人祸,职田被毁,需要重新勘选新的职田。 天真浪漫的满宝白善几个坐在村里搬出来的椅子上,一边盖章确定佃租合同,一边听乡民们说起他们十几年前为什么会搬到这里来。 就是因为他们的地紧挨着一大块职田,后来那一大块职田变成了一位崔老爷的私田,然后他们的田地就被朝廷赎买去当了职田,而衙门买了他们的地去当职田后却不愿意让他们佃租。 有一个老人悄悄的道:“里长说,官老爷们不让我们种,是怕我们在那儿闹事,所以就把我们迁到这儿来了。” 满宝和白善白二郎对视一眼,总算明白了一些书上为什么直接点明了,战争的起始都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活不下去后才造反的。 这才是本朝的第二代呢,就已经有人侵占了大量的职田,再下去,岂不是要明目张胆的圈占良民土地了? 白善皱紧了眉头。 殷或和刘焕显然没看过那些书,对他们仨的心有灵犀不了解,他们只觉得震撼。 殷或道:“这有违律法吧,刘焕,你祖父竟也不管吗?” 他祖父是户部尚书。 刘焕涨红了脸问道:“姓崔?难道是崔氏?” 殷或就不说话了,崔氏是名门望族,最要紧的是,他家的姻亲遍布朝野,远的不说,坐在他面前的刘焕,他有个堂叔娶的就是崔氏的女儿。 朝中的魏知魏大人,他的长媳也出自崔氏,还有杨学兄的妻室、韩尚书和陈国公家都有一个儿媳妇出自崔氏,这还是青中年一辈,更别说老一辈了。 各家盘根错节的关系更是没法儿说,殷或的祖母,她娘家一个嫂子也出自崔氏。 所以,就是殷或本人,见到崔家的人,也得论着关系叫一声表兄弟或表叔之类的。 可以说,崔氏是真正的靠着姻亲连接起了整个朝堂。 殷或因为体弱没有背氏族志,但也是看过的,加上家里有六个姐姐,京城的这些关系他想不知道都难。 更别说白善了,他可是把整本氏族志和白氏的族谱都背下来的人呢。 对了,白氏也和崔氏联络有亲。 这么一想,白善自己都惊呆了。 满宝听说之后啧啧称奇,道:“崔氏比我们镇上的马老爷家还厉害呢。”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第1634章 心机 马老爷是白马关镇上的人,他有九个闺女,只有一个儿子。 前年满宝从益州城回家过年的时候偷听到了一耳朵,说是马老爷想为他儿子求娶满宝,原因是满宝上头有六个哥哥,不过老周头嫌弃他家净生闺女不生儿子,所以不太乐意。 当时满宝悄悄的听着她嫂子们议论了好一通马老爷家的事,据说因为他家有九个闺女,姻亲就遍布了整个白马关镇,还有两个闺女嫁到了罗江县呢。 满宝以为马老爷已经够厉害了,没想到崔氏比马老爷一家还要厉害呀。 白善这会儿也才能感受到崔氏或者说,是世家的力量。 他咽了咽口水,和满宝道:“我们还是来商议一下这职田的事吧,其他的东西还不急,但鸡却是可以养起来的。” 白二郎道:“没那么多鸡苗。” 满宝道:“买种蛋回来孵吧,种蛋的钱我们出,再买上一些要抱窝的母鸡就行。” 以前他们的小庄子要养鸡时就是这么干的,不过种蛋是他们买的,母鸡却不是。 当时都交给了老周家的母鸡帮忙孵化。 满宝盖完了章,将佃租的文书都交了一份给里长,这才要去找她爹说这事儿,就见她爹已经跟人在地里忙碌起来了。 老周头这会儿看见满宝就忍不住念叨起来,“你怎么把地都租出去了,一亩也没给我们留?” 满宝一呆。 老周头道:“你不给我们留地,我们留在这儿干啥?” 满宝呆住,半响后道:“爹,你留下管他们呀,这有一百户佃农呢,他们种着我们家和先生的一千两百亩地呢,您得看着呀,对了,我们是不是要沤肥了?” 满宝看向白善,白善立即道:“没错,是要沤肥了,周伯,您看这地多肥呀,但如果肥料不够,再好的地也会种贫瘠的。” 老周头立即被转移了注意力,转身去找那些佃农,他得问问,他们今年准备了多少粪肥来沤肥。 老周头有事忙起来,立时顾不上他们了。 钱氏看了眼他的背影,招手叫过满宝,看了她一会儿后伸手点了一下她的额头,道:“其他的事也就算了,以后你爹他们过来看地的时候住哪儿呢?” 满宝立即道:“我找地方给爹盖个房子?” 钱氏道:“随便搭间茅草房就算了,这地毕竟只给我们耕作,并不在我们名下,能种多少年还不一定呢。” 满宝则想起了她要挖的塘,忍不住看向白善。 俩人目光交流了一阵,然后笑着应下。 钱氏看了看俩人,道:“有钱也不是胡闹的,虽然家里现在不是太缺钱,但你也不能乱花费。” 满宝保证道:“娘你就放心吧,我什么时候乱花钱过?” 钱氏勉强信她。 满宝转身却跟里长商量起买地的事儿来。 里长一听说满宝想要买地就头脑发昏,对她的好感唰的一下落到了最低点。 满宝指了远处的荒地道:“那块砂石很多,不知是能买,还是能租。” 里长还在心里想着怎么拒绝她,听说她要买那块荒地,就忍不住一愣,然后戒备的问道:“周大人买那块地能干什么呢?” “建房子吧,”满宝道:“没办法,我看你们村的房子都好紧凑,以后我家里人要过来管庄子总要有个落脚的地方,还是在左近好,从白家的庄子过来得要三刻钟呢。” 里长就松了一口气,笑道:“那是块荒地,倒是可以建房子,也不贵,周大人意思意思给一些就行了。” 满宝眼珠子一转,就问道:“那我要是买大一点儿,要在那里挖一个大塘呢?” 里长道:“地倒是不贵,但挖塘的花费可不少,而且这会儿干旱……” “就是因为干旱才要挖塘储水,”满宝道:“这附近的田都是我的职田,明年还不知光景如何,若能储下水,多少能缓解一些旱情不是?” 她道:“能救得一亩地是一亩地。” 里长觉得她钱多人傻,于是便笑道:“周大人觉得好便好吧。” 然后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的把那块啥用处也没有,走路还嫌硌脚的荒地卖给了满宝。 因为想搞好关系,他还只取了最低的那份钱,然后就给开了地契,到时候上衙门就能备案。 至于钱,一般是放在他这儿,将来村里有什么需要时会从公中出。 老周家人对这些一无所知。 老周头和周大郎跟着村里人认真的将这一千亩地走了半圈,和他们确定了今年要种的冬小麦亩数,勉强心里有数后才回庄子里去。 白善已经开始计划着塘要挖多大多深了,白二郎则在纸上乱画着给满宝计划要盖几间房,“就算是砂石地,那也不能就光秃秃的盖几间房,你尽量多当几年官,这么大一块地,将来有桑田,有果树,还有麦田稻田和各种瓜果菜蔬,我们休沐时完全可以来住。” 他在纸上画着,道:“所以我要有一间房,白善也要有一间,还有你和先生,这园子里总得再种些花草才好看,我看就种蔷薇吧,那个一株就能长好多,也好养活……” 满宝道:“别忘了还有我家里人呢。” “知道,还得给周四哥他们留房间,他现在都把生意坐到夏州去了,从夏州到京城必要经过雍州的,要是天晚了还能在这里歇脚,第二天一早启程回京城正好赶在午时前进城,从从容容,多好。” “嗯,那再往旁边盖一点儿。” 白善抽空看了一眼,忍不住拍他,“你这么建,我池塘都没地挖了。” 殷或正帮他们整理文稿,见了笑道:“哪有房子是这样横着建的?” 他取过笔帮白二郎规划,刘焕无聊得很,问道:“这种事交给管事就行,何必亲力亲为?” 满宝道:“我家没管事。” 刘焕就指了白善道:“你家没有,他家还能没有吗?而且没有就雇呀,或者买也行,要不要我送你一个?” 白二郎抬头看了他一眼,摇头道:“你是不是傻呀,连白善都不送她人,你竟然送她。” 满宝道:“不要,我家里的事我大哥他们就能干,这会儿并不需要什么管事。” 她前脚请了管事,她爹后脚就能带着她娘和大哥大嫂回家去。 别看她爹娘在京城里似乎过得乐呵呵的,但却想念家乡得紧,要是没事给他们做,他们就是再想她,也是会回家去的。 家里还有那么多地呢。 满宝眼尖的看到她爹的身影在门外走过,立即道:“这么多地,我还要进宫干活儿呢,可管不来,就全指着我爹他们了。” ※※※※※※※※※※※※※※※※※※※※ 作家的话 亲戚走了,我可以加油努力的工作啦,今晚加更 晚上九点见 ☆. 第1635章 串通 老周头转身离开,找到钱氏道:“算了,我们还是留在京城吧,虽然满宝把地全租出去了,但我看莆村那些人也不像是很勤奋的人,你也都看到了,这都快要秋播了,结果一点儿粪肥都没准备,要没个会种地的人帮着管,来年四成的租子怕是连他们出的一半种子钱都收不回来。” 这会儿老周头还不知道满宝他们连麦种都全承担了。 钱氏颔首,“这样的大事自然是听你的。” 老周头自得起来,然后想了想后道:“既然都租给他们了,那就不能把儿媳妇们叫来做白工,就我和老大过来盯着不让他们偷懒就行,回头我们爷俩搭个茅草屋就好。” 钱氏想了想后道:“先回去吃喜酒吧,等吃了喜酒你们再过来。” 老周头点头。 白善也在和满宝计划此事,“我们得先回去吃大堂哥的喜酒,我估摸周伯他们也要过了二十才来,趁着这会儿功夫请人将地基挖出来,周伯和周大哥他们来了就先住在庄子里吧,虽然远了点儿,但有车倒不怕。” 满宝道:“谁盯着建房的事呢?” 白善拿起殷或画出来的图,笑道:“就这么建吧,既然想闲时过来住,总要建好一些,一会儿我去找祖母,让她给我两个人手,我留下他们来管这事,不过钱呢?” 白善看了看白二郎,又看向满宝,道:“亲兄弟明算账,你既然说了这庄子要拿出一成来给我们平分,那这我和白二也多出些力,将来这屋子虽是你的,但我们肯定也没少住,所以我和白二一起出五成,剩下的五成算你的。” 满宝便看向白二郎,“我是没问题的,你呢?” 白二郎下意识的捂住荷包,问道:“先问好,这一套宅子得花费多少?” “看你吓成那样,就是算上里面的家具和花木,最多也不会超过百两,我们分一半,一人二十五两吧,剩下的五十两满宝自己出。” 白二郎算了算后发现自己还能承担,于是点头,“行吧,不过我最近没什么收益,我要等到庄子上的钱来了再给。” 满宝忍不住问,“你那么多的钱都上哪儿去了?” 白善道:“别问了,肯定是借给别人了。” 他道:“他进了崇文馆,别的还没学到,倒学会了贷钱给人。” 白二郎道:“又不是我主动的,是他们主动问我借钱,还要给我利钱的,反正钱收在手上也没别的用处,不如借贷给别人,甭管收上来的利钱有多少,反正是钱不是?” 满宝惊奇得不行,“你把钱借给谁了?” “谁都和我借过,封宗平,赵六,诺,刘焕也和我借过。” 大家就一起扭头看向刘焕。 刘焕立即道:“我借钱是有正经用途的。” 白善很好奇,“什么正经用途?” 刘焕憋了一下后道:“给我祖母买寿礼了。” 白二郎就道:“他和我借了三次。” 众人:“……” 满宝很好奇,“利息高吗?” 白二郎道:“我不定日期,他们看着给,有的人不给我利息,直接请我吃饭,这样也是可以的。” 满宝便扭头对刘焕道:“我也有闲钱。” 刘焕沉默了一下后愤愤:“我不借钱!” 满宝略有些失望。 白善看着乐得不行。 反正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只有殷或对他们如此分摊钱利很感兴趣,不过他什么都没问,只默默的看着。 白二郎暂时赊欠,满宝就暂且把他的那份钱给田上,她悄悄的拿了七十五两银子给白善,小声道:“可得瞒着我爹,别让他知道。” 白善道:“放心,地基打好以后周伯就是知道也不怕了。” 到时候,老周头就是心疼钱,看着已经买好的地,打好的地基,要是不把房子建起来,那才是真的打了水漂,就算是心疼他也会让他们建的。 俩人心领神会的嘿嘿一乐,把这事交出去后就开心的在庄子里撒欢玩起来了。 没办法,明儿他们就要回京去了,下次再想出来玩就不定是什么时候了。 就连殷或和刘焕都有些依依不舍,但一看到京城的城门口,俩人便皮微紧,就算殷或知道家里不会责骂和责打他,他心里也是忍不住有些忐忑的。 进了城门口,大家便往内城去,最后在崇远坊的岔路口分开了。 刘焕从殷家的马车换到了他们家的马车上,还抓着他们家的马车边依依不舍,和白善几个道:“稍晚一些记得派人去我家看我,就说约我明天一起上学去。” 白二郎便道:“明天我们不上学,我们请了假了,我大哥后天要成亲。” 白善则道:“放心吧,我会派人去叫的。” 刘焕就松了一口气,然后就羡慕的看着他们,“我也想去吃喜酒的。” 满宝笑嘻嘻的道:“礼到就行,等我们二十一进了宫给你带喜饼。” 刘焕心想:他是想吃那点喜饼吗,他想的是这两天的假期好不好? 殷或已经道:“那我们先走了。” 刘焕也依依不舍,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走了。 但他回到家时,预感中的棍子却没落下,而是被狠狠的骂了一顿后赶到祠堂里跪着了。 刘焕觉得特别奇怪,悄悄的问押送他到祠堂的管家,问道:“祖父怎么不打我?” 管家:“……这都四天了,老太爷的气消了不少了。少爷,您可别再惹起老太爷的火来,不然真的要被打一顿的。” 刘焕立即保证他绝对不惹祖父生气。 殷家则要风平浪静许多,殷或一回来殷老夫人就松了一口气,也不骂他,就是嘘寒问暖了一阵,确认他出门一趟没什么损伤后便让他回屋休息去了。 殷或行礼后退下,自己也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然后他扭头对长寿笑了一下,道:“将我们从庄子里带回来的东西送到厨房去吧,让他们选能做的做了,晚上吃。” 没错,他们从庄子里离开时不仅摘了很多新鲜的水果带上,还去菜园里割了好多新鲜的菜蔬带上,全是给各家尝尝鲜的。 于是殷家晚食就吃到了白家庄子出品的各类瓜果菜蔬,刘家也是,同时白家的下人也替主子进来传话了,“我家少爷让叮嘱刘少爷,别忘了明天一早进宫要背书的。”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1636章 亲生的(一月月票加更6) 刘老夫人不等刘尚书说话,立即让人去把刘焕从祠堂里叫回来,“快让他去书房读书,可别误了明日的考校。” 刘尚书:…… 他运了运气道:“告诉他,吃完饭我就检查,他要是背不出来,我打断他的腿!” 白家下人:……有种弄巧成拙的感觉怎么办? 他忐忑的回去将此事告诉少爷,白善不在意的道:“没事,有刘老夫人在呢,他出来了应该就不会再进去了。” 不过白善也很意味,“竟然只是罚跪,没有挨打吗?” “没有,小的打听了一下,听说刘少爷被骂了一顿就赶到祠堂去跪着了,也就去了三刻钟不到。” 白善怕他被打惨,所以回家休息了一下下就立即让下人过去了,谁知道人家压根没被打,只是跪祠堂而已。 白善摇了摇头,将这事丢在了脑后,然后跑去看下人们的布置。 白大郎的喜房放在了常青巷。 白老爷派人在城里转悠了一圈,又问了不少牙人,最后发现白善他们之前租住的那个宅子最好。 碰巧房东也有卖房子的意思,所以白老爷便狠狠心讨了大价钱将房子给买下了。 两进的院子,还带了一个小花园,别说住白直这对小夫妇了,就是他们全家住过来也是可以的。 而且常青巷这里距离国子监和周宅都不是很远,白大郎上学也好,跟他弟弟几个来往也好,都方便得很。 白老爷用很快的速度买下了宅子,再要布置就容易多了。又有刘老夫人帮忙,很快就把那边布置好了。 几家商量了一下,最后成家还是决定听从各家的建议从周宅这边出嫁,所以周家也要布置一下的。 至少大门得挂红,从内院到大门口的甬道也得挂上红才行。 满宝他们回来的时候,两家其实已经布置得差不多了,连窗棂上都贴了囍字,家里一片喜气洋洋。 因为第三天就要成亲,白大郎要搬到常青巷那边去住,白二郎和白善在宅子里晃悠了一圈后就被白老爷赶着要一块儿过去那边住。 “后天一早你们要跟着过来迎亲,知道吗?” 白善就问:“那堂伯今晚住哪里?” 白老爷道:“和你们一样,也住在常青巷。” 不仅白老爷,就是庄先生和周立学几个都被白老爷拉着到常青巷去了,“这样后天迎亲的人才多,才热闹。” 白善道:“明天再过去也是一样的……” “一样什么一样,提早两天过去暖房知道不知道,你们顺道帮着看看还有什么缺的,到底是你们哥哥第一次成亲,可别出了什么差错。” 白老爷也是第一次给儿子办婚礼,很有点儿紧张,所以在他的强硬要求下,才回家还没来得及坐稳屁股的几人又转到了常青巷去。 到了熟悉的常青巷,白善几个都惊呆了。 跟着过来凑热闹的满宝也惊呆了,她看了眼那大门,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问道:“这是之前我们住的地方?” 白老爷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我听说,去年有刺客上门,在门口死了好几个人,血都溅到门口上了,我之前仔细看了看,也觉得门上有血迹未清,所以我就叫人重新换了一扇门。” 白老爷何止叫人换了一扇门,他连门槛,还有门前的青石板都给撬起来换了。 现在从青石板到门槛再到大门都是崭新崭新的,满宝几个哇哇的惊叹叫着,推开门进去,就见前院里摆了不少大的花盆,里面树木苍翠,花开绚烂,上面都挂着红布,一派喜气洋洋。 再进去,里面也是打扫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他们从来不知道,他们曾经住了快一年的地方原来竟可以变成这样。 到了后一进的主院中变化更大,白老爷惋惜道:“要不是时间紧,我还想叫人把房子重新刷一遍呢,别的不说,这些木头都要上一遍漆。” 白大郎听着都冒汗,连忙道:“爹,这宅子也不破,看着就挺好的,不用重新刷漆了。” “这可是你第一次成亲,怎么能马虎呢?”白老爷说到这里就叹气,“其实要不是时机不对,应该在家里成亲才对,你祖母和母亲都在,在家里也各种方便,到时候我们可以把红彩挂到村口去……” 白老爷显然在心里畅想过许多次,这会儿说来惋惜得不得了。 说到最后,他看向白二郎道:“二郎,以后你的婚事就这么办。” 白二郎:…… 白大郎同情的看了弟弟一眼,立即先一步去看新房了。 白善和满宝却同是有些欣羡的看着白二郎,然后两人道:“其实我们成亲的时候也可以这么办的。” 白二郎:…… 他扭头去看两人,见他们竟然是一脸的认真,尤其是脸还都有些发红,他更受不了了,“你们竟然觉得我爹的主意好?” 白善道:“不好吗?红彩都挂到村口去了,多隆重呀。” 满宝道:“多热闹呀。” 白二郎扭过头不理他们了。 大家跑去看白大郎的新房。 新房也都布置好了,白大郎对白二郎道:“这两晚我跟你说。” 白善则好奇,“大堂哥,谁给你滚床?” 一旁的白老爷叹气道:“满宝的侄子八头,可惜她也没个适龄的侄女,所以我们在巷子里找了一家,不过我问过了,他们家就一个儿子,目前就一个孙女,福气远远比不上老周家,本还想让媒婆帮忙去租一个更好一点儿的,但二十那天是难得的好日子,听说全京城现在知道要在那天成亲的就有八个,所以福男福女全被抢光了。” 这是唯一让白老爷不满的地方,“我们毕竟是外来的,抢不过人家。” 白老爷想了想,想出了一个歪主意,“要不那天让七头跟着八头一块儿上床滚一滚?三个福童,福气说不定就盛了呢?” 白善几个一想竟然都觉得这个主意好,连连赞同。 背着手逛了一圈过来的庄先生闻言抽了抽嘴角,总算是知道二郎像谁了,果然是白老爷亲生的。 ※※※※※※※※※※※※※※※※※※※※ 作家的话 求月票呀,最后一天了,月票再不投要过期了。 qq阅读的书友们,请看向我呀。 起点的书友们,请去看书评区,投月票前记得留言参与活动,有起点币拿 明天见 ☆. 第1637章 守门 白老爷说干就干,成亲那天一大早就牵着七头,抱着八头过来了,和巷子里请的那个三岁的女娃娃一起放到了喜床上滚了好几番。 等把喜床滚得皱巴巴的了,白老爷这才满足的将人抱下来,一人给了他们一个红包,这才让喜婆重新整理床单,把枣子花生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撒到床上。 白善和白二郎正在看喜婆倒腾白大郎,别以为成亲只有女子需要打扮,男子也需要的好不好。 只是以前看老周家的人成亲没那么多讲究而已。 白家这边却很讲究的。 不仅有梳头娘子细细地给白大郎束发,带上玉冠,还有专司仪容的娘子给白大郎敷面画眉。 一番操作下来,白善和白二郎看着英气十足,又面白俊俏的白大郎说不出话来。 白大郎看着铜镜里的自己也呆了呆。 化完了妆发,喜婆便让人将大红色的外袍取来,给白大郎穿上,“吃了饭,到了巳正我们就出门迎亲去了。” 有的地方讲究的是昏礼,即黄昏之前将新娘迎娶进门,但京城这边更喜欢用合八字来算新人的吉时,在吉时时出门,在吉时时进门才是大吉。 这一点儿又和罗江县有些不一样,他们那里都是赶在正午之前将新娘迎娶进门的。 不过入乡随俗,最主要的是,白老爷合了八字后发现新娘子进门的吉时是午正时分,这样一来,和他们罗江县的习俗也差不多了,所以就照着两边的来了。 成家也没什么意见。 白大郎才出门,他邀请的同窗和朋友们便呼啦啦的来了,一会儿他们要跟着一起去迎亲的。 白老爷为此把三家的马都借来了,就是为了好看,一会儿一溜的青葱少年和青年们骑着马从街上走过迎亲,多好看呀。 此时老周家却是另一种样子。 满宝也是送过大侄女出嫁的,但成二小姐出嫁又更隆重些,一大早,客院那边就忙碌起来了。 老周家的人自然跟着帮忙。 不过这种事跟满宝和立君立如三个小姑娘没关系,她们不太懂,大人们也不让她们招手,只让她们去陪成二小姐说话。 三人就坐在成二小姐身边看着丫鬟们给她化妆,好多东西满宝都是第一次见呢。 成二小姐见她感兴趣,就趁着这会儿无聊和她介绍起来,然后小声道:“你们做的润白膏特别好用,我之前上京来都晒黑了一些,但用了你们的膏,只是二十来天就白了好多,我瞧着比我在绵州时还要白一些呢。” 满宝就盯着她的脸看,半响后想,她这是捂白的吧? 要知道这二十来天她可是几乎不出门的呀。 但周立君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就是她家的润白膏有用,于是她高兴的和成二小姐道:“你要是喜欢,我一会儿多送你一罐。” 成二小姐一听,高兴起来,“好呀,多谢你了。” 俩人亲戚热热的,惹得满宝不住的看向俩人。 很快,前面就传来了第一遍鞭炮声,满宝一听便知道是迎亲的队伍进到街道来了,立即就拉上大家一起去前面拦门。 等他们跑到前面去时,周立学他们已经快要顶不住压力把大门打开了。 满宝她们一来,几个人立即叫道:“小姑,快来呀,我们出的题目难不到他们。” 满宝立即撒丫子跑去,帮他们一起顶住大门,见外面一直在推,便叫道:“推什么推,娶媳妇是要文斗,你还想武斗呀。” 外面的人就起哄道:“文斗你倒是出题呀,你们才出的两道题我们都答上了,再不出题,我们就当你们是输了,快把门打开。” 满宝用肩膀顶住大门,问周立学,“你们出了什么题?” “还能什么题,自然是催妆诗了,还有就是考了几句诗,可是小姑,白大哥他是国子监生,比我们可厉害多了,外面还有小姑父他们呢,我们出的文题能难到他们吗?” 满宝想了想,觉得还真的不能,于是转了转眼珠子道:“行吧,再回答两个问题就放你们进来,白师兄,你心里爱重成二小姐吗?” 一旁正有些焦急的成大郎一听这问题,立即不着急了。 外面正严阵以待的青年和少年们一听这问题,立即跟着起哄起来,把原本躲在他们身后一步保命的新郎官推到了最前面,哄笑着道:“快回答,快回答,爱重吗?” 白大郎脸色通红,羞红了脸小声回了一句,“自然是爱重的。” 满宝把耳朵贴在门上都没听见,于是喊道:“大声些,我都没听到。” 白善和白二郎跟着起哄,叫道:“大哥,快大声些。” 白善乐道:“最好让成二小姐也听到才好。” 白大郎就瞪了他一眼,小声道:“白善,别忘了你终有一日也是要成亲的。” 白善就得意洋洋的道:“我并不怕这个为难。” 白大郎磨了磨牙,提高了点儿声音回答周满,“自然是爱重的。” 满宝乐了,立即问,“有多重?” 外面本来是白大郎同盟的青年们跟着哄笑的问,“对呀,有多重呀?” 白大郎脸上发烧,就跟喝醉了一样的通红着脸道:“如滔滔江水。” 大家“咦”的一声哄笑起来,满宝隔着门大声道:“白师兄可要记住这句话呀。” 然后就开了门,门才开了一条缝大家便立即挤进去,周立学想起来,叫道:“糟了,忘了要红包了。” 满宝撒丫子就跑,喊道:“笨呀,前面还有两道门呢,我们跟着去堵……” 周立学几个一听,立即撒腿就跟上。 成大郎经验不足,差点被冲倒,因为他是正经娘家人,周五郎和周六郎觉得不能落下他,因此拖着他到了前面,愣是把他推到了最前面的门前。 满宝喊道:“这一道门就不难为你们了,但红包得给足了,快给红包。” 白善道:“你们在门外呢,就是给也不给你们呀。” 满宝就掐腰道:“不给我们红包,休想越过我们给门里的人。” 门里把门的方氏等人听了便笑道:“对,得先给小姑,不然我们不拿红包不开门。” 白大郎等人无奈,只能掏出一把红包先把满宝他们打发了,这才挤到了门前从门缝里不断的往里塞红包,终于嬉闹时对方不小心将门开大了些,白善眼疾手快的将门往里一推,白二郎立即跟上,于是一大群人立即将门推开了,众人大乐,立即就往里冲……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 第1638章 回来 成家的丫鬟正在和成二小姐和成大嫂学舌,将前面的事儿告诉她们。 待听到周满的问话和白大郎的回答,成二小姐一下羞红了脸,成大嫂笑了一声,正要取笑她,就听到前面闹哄哄的一阵,一个丫头飞快跑来,叫道:“小姐,姑爷他们进来了,已经在花厅上等着了。” 白大郎被人一路簇拥着到了前厅,成太太已经在前厅上坐着了,他连连上前行礼,成家的下人得了太太的允许才到旁边的喜房里叫成二小姐。 满宝和立君几个跑去看成二小姐,护送她一起到了前厅上,看着她和白大郎一起拜别了成太太。 成太太叮嘱了他们几句,含着泪将女儿交给白大郎。 成大郎便上前背起妹妹,一路送到了前院的花轿上,这就算迎上亲了。 满宝他们一群人跟着跑去凑热闹,反正他们也不算是成家的娘家人,算起来,还是白大郎他们那一边的呢,所以一定要去喝白家的喜酒才对。 魏知难得抽空出来看了一场婚礼,结果屁股还没做热呢,他们这一群客人就被夹裹着往常青巷去了。 等坐到席面上才反应过来,他们这是喝了两顿酒,把出嫁和娶亲的酒泉喝了呀。 魏大人忍不住微微摇头,瞥眼看见唐鹤和杨和书坐在一旁,便冲他们微微点头,问道:“你们这是请假出来的?” 俩人笑着应了一声“是”,杨和书笑道:“下官在罗江县时便和白老爷有来往,只没想到魏大人也会来。” 魏大人笑道:“在杨大人之前我也去过七里村,当时就是借住在白老爷家。” 正巧白老爷端着酒杯过来,魏大人便端起酒杯感谢一番他当年的款待。 白老爷连连弯腰谦虚,魏知的帖子是满宝送的,他又不傻,到底是为谁来的他能不知道吗? 当然了,肯定也有他白家的原因,好歹有点儿渊缘在不是? 白家在京城没多少亲朋,除了白善和老周家外,也就一些隔着老远老远的亲戚了,多数是算的宗族那边的亲。 白老爷并没有给他们下帖子,一来是不熟,二来以前也没怎么往来,突然给人发帖子,还以为是为着份子钱呢。 所以剩下的全是四个孩子的同窗和朋友了。 白老爷当初要请人时特意给了四人好多请帖,他放出话来,“不在乎份子钱,就是要份热闹,总不能一场喜宴,来的人还没家里的下人多吧?越热闹,将来他们的日子才能越红火。” 白大郎一听,立即把自己说得上话的先生、同窗、朋友全请来了,白善倒是问了一声封宗平他们,不过崇文馆的假不好请,总不能他家喝一顿喜酒,崇文馆的人全来吧? 所以他便没有请,而是请了曾经国子学的同窗。 白二郎也一样,俩人商量过后还悄咪咪的代替白大郎给孔祭酒送了一张帖子。 白大郎好歹也是孔祭酒的学生不是? 孔祭酒当然不可能来的,整个国子监的学生都是他的学生,好几千人呢,要是每一个学生他都跑去喝喜酒,他这一年到头得吃多少酒? 不过他还是上了心,毕竟很少能收到不太熟的学生的喜酒请帖,所以他抽空给白大郎写了一张字。 白老爷看到后特别惊喜的让人装裱了起来,打算过后就拿回老家去挂在前厅上。 孔祭酒的字可是很有名的。 满宝则把她熟的大夫和太医全请了,至于有没有空来,她暂且不管。 但是连魏知都来了,其他人自然要给周满面子,因此来的人不少。 哪怕不是在老家,这一场婚礼也办得极热闹,极体面。送嫁过来的成大郎见了心中很满意。 他一满意,就可劲儿的给白大郎灌酒。 白大郎已经连喝三杯了,觉得头有点儿晕,于是看向一旁的白善和白二郎。 俩人心领神会,就算不怎么爱喝酒,也硬着头皮上去挡,各喝了一杯后白善觉得他们情势不太好,于是悄悄溜了,跑到隔壁饭桌上把周五郎和周六郎给拽了去,他道:“周五哥,周六哥,下个月就到你们了,今儿先预演预演。” 周五郎和周六郎被推到了白大郎旁边,这会儿已经轮到白大郎的同窗们上前敬酒了,俩人没办法只能顶上。 周五郎对酒一般,不过也不讨厌喝,只是一边喝一边惋惜,“要是四哥在就好了,这种事根本难不倒他。” 周六郎点头,小声道:“也不知道四哥这会儿在哪儿呢,我初八的婚期,他总得赶上吧?” 白善道:“我知道他在哪儿。” 周六郎惊奇,忍不住扭头看向他,“你这么神?在哪儿呢?” 白善指着前面道:“诺,在那儿呢。” 周六郎和一旁的白二郎扭头看去,就见周四郎才被下人引进门,目光在人群中一扫,立即就对上了周六郎和白善的眼睛。 周六郎转身就要去,却被一旁的白大郎一把抓住拖了过去,“周六哥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赵公子,我同窗……” 所以,挡杯酒吗? 周六郎走不脱,不擅酒的白善却一下就溜了,跑过去见周四郎,“周四哥,” 他看到站在一旁的向铭学,乐道:“向大哥也回来了,你们什么时候到的?” “半个时辰前到家的,结果你们一个都不在家。”但其实这并不能让周四郎惊讶,真正让他惊讶的是,“我爹娘他们来了?” 天知道周四郎知道这事儿时惊吓有多大?所以他就是简单的冲了一下澡,换了一身衣服,连头都没洗就拉着向铭学赶了过来。 白善领着他们上大厅去,道:“周伯他们在厅上呢,满宝她们则在花园里,你要先见哪一个?” 周四郎顿了顿后脚步一转,“我先去见过满宝吧。” 白善就笑着和他一块儿去花园。 女客都在花园那边,白善在路上拦住了一个丫鬟,让她去叫满宝,然后就和周四郎他们熟门熟路的找到了花园的一块大石头,一起坐在上面等着。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639章 草原之行 满宝和周立君很快过来了。 周四郎看了眼她们的嘴,问道:“吃什么好吃的了?” 满宝则打量周四郎和向铭学的脸色,问道:“四哥,你们脸色怎么这么差?” 周四郎就挥手道:“别提了,我们一路从草原上走回来的,能不差吗?” 满宝一听,呆了,“四哥,你们被打劫了?” 周立君忍不住问,“四叔,你们带去的钱和货全没了?” 周四郎:“……你们就不能想我点儿好吗?” 向铭学忍不住笑出声来,周四郎道:“没被抢,只是我买了一些牛回来,那牛不好运输,只能牵着慢慢往关内赶,几乎是一路走回来的。” 满宝问道:“你买了多少头牛回来?” 周四郎就自得道:“也不是很多,一百头吧。” 这一次他们这一行人一人往回牵五头牛左右,要不是怕路上被打劫,其实他可以买入更多。 不过这条路他是第一次走,就算有向铭学带着,他也不敢一次性带太多这种显眼的货物。 满宝惊叹:“四哥,你可真够厉害的,都走到草原上去了,对了,草原上的人多吗,好东西多吗?” “不多,有时候你十天半个月都未必能碰到一个人,”周四郎道:“这次要不是有向兄弟带着,我都不敢进草原。” 向铭学笑道:“草原上和关内不一样,我们进去的时候正碰上羊群和牛群迁徙,所以如果不是在水草丰美的地方很难碰得上人。” 周四郎对周立君道:“去拿些吃的来,我饿了。” 满宝就对她道:“就拿点儿馒头和清淡的菜吧,他们太累了,不能一下吃太油水的东西。” 周立君就给他们拿了一篮的馒头和甜点,外加一碗汤,汤里全是青菜。 周四郎和向铭学也不嫌弃,直接开吃,一边吃一边道:“去了一趟草原后我总算知道阿六敦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茶叶了,那地方根本不种菜,他们吃的菜全是挖的野菜。” 他道:“但野菜才有多少呀,根本不够吃,每天吃的最多的就是奶和肉,我才进草原二十天就拉不出来咳咳那什么了。” 向铭学一点儿不受影响的继续吃。 周四郎继续道:“还总觉得胃口不好,明明我挺喜欢吃肉的,可吃多了吧,就吃不下去了,三子他们好几个都水土不服,最后还是吃了你给我们带的药才好的,后来我们就每天人手一杯茶,连茶叶渣滓都嚼了咽下去,差点没把自己当成野人了。” 满宝和白善听得津津有味。 周四郎继续道:“本来我们是想买了药材就走的,结果我们跟着阿六敦回去晚了,他们部落好多药材都叫人收走了,我们只收到了一点儿,要是就这么转身回来,这一趟虽不至于白走,也赚不来什么钱,正巧我看到他们牛多,又便宜,所以我就买了一百头。” 他指了向铭学笑道:“本来我都没敢带着三子他们上路的,多亏了向兄弟帮忙,我们这才能安全回来。” 向铭学笑了笑道:“正好我们也要回京的。” 白善看向向铭学,笑问,“向大哥怎么也去草原了?” “去见以前认识的几个朋友,”向铭学道:“以前欠了人情,这次是去了结的。” 白善和满宝对视一眼,猜测多半是以前为对付益州王而认识的人,此时仇已经报了,自然没必要再追究以前,于是俩人笑了笑没再问下去。 周立君见他们没问题了,立即问了自己最好奇的问题,“四叔,草原上的牛怎么卖的?” 周四郎立即道:“有两种法子,一种是杀了称肉,还有一种就是分大小,估算一下大概有多少斤,然后算的价钱,反正比关内卖的便宜多了。” “不过草原上的牛都是养来吃肉喝奶的,不是很会干活儿,”他道:“幸亏我以前看过白老爷家的牛倌是怎么给牛穿鼻环和训牛的,要不然这次这些牛我们都还带不回来。” 草原上的牛羊都是放养的,谁会给它们穿鼻环? 周四郎之所以一去两个月,就是为了给它们穿上鼻环,又简单的训了训才敢牵着回来的。 周立君问:“买牛一共花去了多少钱?” 周四郎就在身上摸了摸,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他记的账,“诺,都在这上面写着呢,牛的话是二百三十二两。我估摸着养上几天,等它们精神一点儿了,就把它们分成三等按照不同的价格卖出去。” 满宝立即道:“我先来二十头。” 周四郎瞥了她一眼道:“你要牛干什么?” “种职田呀,”满宝道:“四哥,我已经和户部说好了,分我的那一千亩职田由我们自家管,还有先生的二百亩呢。” 周四郎一呆,连忙问道:“所以爹娘他们来京城……” “爹娘他们已经决定要留在京城了,大哥和大嫂也留下,怎么样,开不开心?” 说实话,不太开心! 周四郎想到头上一下砸下来四座大山,他就高兴不起来。 爹娘和大哥大嫂没来之前,他在京城就是除了满宝外最说一不二的人,现在嘛…… 周四郎耷拉着脑袋道:“行吧,我知道了,我先去给娘问好?” “还是先去跟爹问好吧,”满宝虽然理解他此时的沮丧,却依旧掩饰不住的开心,“娘跟一大群女眷在一起呢,你连头都没洗,还是别往前凑了。” 满宝伸手拍了拍白善的肩膀,笑眯眯的道:“你带我四哥去见我爹吧,对了,让我四哥去敬白师兄一杯酒,别让他多喝呀,他们现在最好少喝酒,等回去我给他们熬一副汤药,喝了顺过水土来就好了。” 白善笑着应下,拉了周四郎和向铭学去前面。、 周四郎唉声叹气了一阵便打起精神来问,“这宅子白老爷是租的还是买的?” “买的。” 周四郎就扭头和向铭学笑道:“你原先还说从草原上挣了钱回来就把这宅子买了,结果被人抢先一步了吧?” 向铭学道:“这也是缘分,强求不得的。” 白善听了扭头看向向铭学,问道:“向大哥打算在京城定居吗?” 向铭学摇头笑道:“倒也不算,只是家里的农庄耕种起来需要很多的钱,所以我打算暂留京城赚一些钱。” ※※※※※※※※※※※※※※※※※※※※ 作家的话 明天见,明天是六一呀 对了,忘了陌颜的叮嘱,求月票啊,起点的书友还有月票的可以参加月票活动,找到活动贴,留言,再投月票 这个月票活动基本上每个月都有,是官方活动,下个月大家也可以这么参加,好歹有起点币拿,不拿白不拿不是 好了,已经看过这一章的就当不知道这事儿 QQ阅读这边的书友也请看向我呀! 长出一口气,总算是说完了 ☆. 第1640章 装醉 对于赚钱,周立君很感兴趣,因此兴致勃勃的问道:“向先生打算做什么生意?” 她可是知道的,以前向铭学一心报仇,好像赚的钱都拿去报仇了,所以似乎过得还挺穷? 向铭学就指了周四郎道:“以前我贩过粮食和药材,正巧四郎以后打算走草原这条线,因此我们打算一起做。” 周四郎连连点头,“我走了这一趟才知道,我们那点儿钱和人去草原上走个来回实在是太亏了,一些小的商号,每次去草原都不少于二十车呢。” 周四郎目前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倒不只是车的问题,主要还是人和钱。 出远门,带的人一定是要信得过,可以交付性命的,现在周四郎身边带的全是当初从益州城带出来的三子几个,还是少了点儿。 但再往外招人他也怕,万一招到歹人怎么办? 正巧向铭学也有这个意思,俩人就一拍即合合作了。 周四郎钱不多,向铭学的钱也少,但合在一起倒也勉强能看,主要是他们手底下都有一群绝对信得过的人。 而向铭学在草原上还有点儿人脉,知道路,所以俩人这一次同路就一拍即合决定合作了。 满宝是不管这些事的,周四郎做生意的钱一直记着账呢,大部分是公中出的钱,还有一些是各房放进去的布料换的,那算是各房的,也都记着账呢。 不然周立君和周立重他们跟着干什么? 基本上,账都是他们管着的。 果然,满宝对这些不感兴趣,周立君却问得很详细,没办法,回头账还得她和两个哥哥做呢。 满宝问:“对了,立重呢?” “他刚才停车去了,这会儿可能在前头吃席了。” 周四郎起身道:“走,我们先去给大少爷敬酒去。” 周四郎兴冲冲的要去给白大郎敬酒,结果酒刚敬出去就被周六郎顺手接过去喝了。 周四郎一顿,看他喝得脸都红了,便忍不住拍他脑袋:“你是不是傻啊,我的酒你都挡。” 白大郎喝得也有些懵,看到周四郎便乐道:“怎么周六哥还变出周四哥来了?” 向铭学听着忍不住一笑。 白大郎傻乎乎的,笑眯了眼,“竟然把向大哥都变出来了。” 众人:…… 白老爷见了连忙拉住白善和白二郎道:“赶紧的,把你们大哥送回洞房去,把客人们拦一拦。” 他是长辈不好出面,只能白善他们两个去了。 白善一听,立即拉了白二郎上前挡住还在不断敬酒的客人,喊道:“吉时到了,吉时到了,我们把新郎官送回新房了,周五哥,你帮着大堂哥把酒喝一喝吧。” 一边说一边扶着白大郎就要走。 大家不甘愿,立即拦道:“这可不行,这才哪儿到哪儿呀,看现在天光大明的,怎么就进新房了?” 大家不同意,白善就拉了还在起哄的成大郎道:“成大哥,我大堂哥不擅酒,这会儿已经醉得不行了,再喝下去要出丑了,而且大堂嫂还在新房里等着呢。” 成大郎一听,立即不起哄了,也连忙帮着拦。 新娘家的人都开口了,大家自然只能给他一个面子,于是半拉半推的让白大郎走了。 白善和白二郎一人扶着他一个胳膊送到后院,到了新房门口,白善就敲开门,将他推进去,“行了大堂哥,这会儿没人了,你别装了。” 一直耷拉着脑袋胡言胡语的白大郎悄悄睁开了一线眼睛。 住在一块儿那么久了,谁不知道谁呀? 每当白善他们出去聚会一起玩乐时,白大郎总有自己的事儿要做,基本上不是在交友就是在参加文会诗会什么的,十次总有九次是带着酒气回来的。 不过今天白大郎的确喝了不少,这会儿虽不至于真的罪糊涂了,但也的确醉了。 他打了一个酒嗝,白善和白二郎立即嫌弃的离他三丈远。 白大郎冲他们挥手道:“前面就多拜托你们了,还有,和周四哥向大哥说一声,今日招待不周,明日再赔罪。” 说罢就把新房门给关了起来。 白善和白二郎转身便走,下了台阶才想起来,“不对呀,我们不应该要闹洞房吗?” 白善抬头看了看天色道:“没事,一会儿天稍黑些了就来闹。” 结果白大郎根本没给他们这个机会,大家从午正吃到了下午晚食过,大部分人都醉了,白老爷立即安排了车马将人送回去。 白善他们倒没醉,但还没来得及提出闹洞房呢,高松就给他们准备了车马,恭送刘老夫人和老周头钱氏等上车。 大人们都走了,因为周四郎突然回来惊喜不已的老周头等人自然要带上满宝几个了,于是大家闹哄哄的要上车回家。 满宝也记挂着闹洞房呢,迟疑着不肯走,“爹,要不你们先回去,我们先去看看白师兄他们?” 白老爷立即道:“哎呀,他有什么好看的,明儿认亲就能看到了,你们先回家去吧,对了,我跟你们一块儿过去。” 于是白老爷出面,将一行人全带走了。 心心念念闹洞房的白善几个默默的回家去了,一回到家就忍不住叹息。 满宝道:“明天要早起进宫啊。” 白善:“认亲没我们的事儿了,唉~” 白二郎:“嫂子应该会被认亲礼给我们留着吧?” 不仅他们三个,就是周立学他们也不能看热闹了,不过这会儿他们已经暂且放下这事,因为他们大哥周立重回来了。 他不仅人回来了,还给他们从草原上带了好多东西回来。 周立重拿出一把黑黝黝的短刀,拔出来给他们看,众人哇的一声,他自得道:“这是我用两匹缎子换的,可锋利了。” 满宝看了看后道:“我也有一把,上面还镶满了宝石呢。” 周立重强调道:“小姑,刀是拿来防身的,在上面镶宝石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周立威跟着点头,“本来刀还只是刀,镶了宝石变成了宝刀,大家都想抢了。” 周立君却道:“但值钱呀,小姑的刀多贵呀。” ※※※※※※※※※※※※※※※※※※※※ 作家的话 下午四点见 ☆. 第1641章 上班啦 一连休沐了六天,满宝从床上睁开眼睛时一下没反应过来,直到外面传来敲门声,她爹的声音传进来,“满宝呀,你今儿得进宫上衙去了。” 满宝这才一个激灵醒过神来,立即从床上爬了起来。 天已经亮了,满宝生怕又迟了,连忙换衣服洗漱。 周立君估计也是怕她晚,顾不得收拾自己,一边半闭着眼睛打哈欠,一边给她打了一盆水来,“小姑,快洗漱吧,我刚才隐约听见小姑父他们的院子也正热闹呢,好像都起了。” 满宝伸着懒腰道:“以前早起也不难,怎么这会儿变得这么难了?” 周立君歪头想了想,给大家找了一个理由,“一定是因为昨天大家都累到了。” 满宝深以为然。 科科忍不住道:“不是因为放假久了养懒的吗?” 满宝不承认,“就是因为昨天大家都累了,不信你扫描看看,我们家现在起床了的有几个?” 其实大部分人都醒了,除了周四郎和周立重几个才从草原上回来的人。 满宝换好了衣服,将头发梳好,便将昨天晚上收好的篮子带上,直接去了西侧院里用早饭。 小钱氏已经给她做好了早饭。 她觉得昨天他们吃的都太油腻了,所以今天只给她煮了清粥,再把咸菜捞了一把给她拌上,她就着一碟咸菜就吃了两碗粥,白善和白二郎匆匆忙忙跑过来的时候她还没放下碗呢。 小钱氏看到他们两个匆忙的样子,手上只拿了一个馒头,便干脆拿了竹筒给他们盛了几勺粥,再将一碟子的咸菜放进他们的书篮里,直接给他们送上车,“车上吃吧。” 三人就爬上车,满宝想起了什么,赶忙抓着周立君的手道:“你记得盯着四哥,让他给我们留二十头牛,回头要给佃户们用的,还有,种蛋也得买起来,别光想着种地忘了我们和你说的事儿。” 周立君道:“小姑你就放心吧,反正就照着你们在村里的小庄子往大了的搞呗,我知道了。” 满宝这才坐到车里,大吉赶了车出去,后面的护卫们把三个小主子的马带上,大家匆匆忙忙的往皇城去。 刘老夫人和郑氏就站在院门那边看,等人走了便摇头笑道:“每次休沐后进宫就跟打架似的。” 郑氏给他们找借口,“也是昨日累着了,以前孩子们还是挺自觉的。” 刘老夫人便笑道:“你就宠着他们吧,一会儿我们吃了饭也过去找亲家他们说说话。” 刘老夫人笑道:“他们倒是心大,做事儿都只做半截,留了一堆摊子给我们,今天得把建房子和挖塘的事儿告诉亲家他们,不然赶明儿他们去了莆村,一看肯定要着急。” 郑氏笑着应下。 马车才到大

相关推荐: 至尊痞神   我身边的那些诡异事件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天神,境魔,诗剑仙   拽丫头的霸道殿下   异界大领主   漂洋过狌海   我家小萨成精了   重生:溺宠太子妃   洪荒:家父盘古,我一气化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