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229章

第229章

位官员的前面,后面则有宫女奉上餐点。 满宝跪坐在坐席上,顶着正月初一的寒风打开她的食盘盖子,里面是一盘社稷福寿面,她伸手摸了摸,稍稍松了一口气,还有一丝温热气,好歹不是冰凉的。 旁边则是其他四谷做成的小馒头,小点心之类的,满宝伸手摸了摸,也还是温热的。 她露出笑容来,看向遥远的,高高的台阶上的皇帝,等着他动筷。 皇帝的面前也上了和文武百官一样的用五谷做成的食物。 大朝会开得早,祭祖也早,所有人都是饿着肚子坐在这里的,这会儿正当早食。 皇帝示意大家用餐,然后伸筷子夹了一筷子面,皇帝吃了,太子这才动筷,三公才动筷,文武百官才动筷。 因为今日不论是实职虚职都要进宫庆贺,所以前面多添加了很多人,满宝离皇帝更远了,根本看不到他到底吃没吃,只能盯着前面的同僚看,见他们拿起筷子吃了,便也拿起筷子吃面。 听说皇帝赐的五谷得到了上天祝福的,所以每年初一大家都会把东西吃光。 满宝虽是第一次参加,却都打听清楚了。 她也想要老天爷的祝福,于是细细地将东西都吃完了,吃完一摸肚子,发现没饱,于是惋惜的放下筷子。 等所有人都吃完,皇帝又扶案和众臣感叹了一下去年的艰难以及他们在艰难环境中取得的成就,这才高兴的宣布退朝离开。 太子和三公跟着皇帝离开,他们这些大佬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其他文武则可以散了。 满宝就从坐席上爬起来正要去找萧院正,站在她边上不远的编撰们和她行礼拜年,“周小大人过年安。” 满宝连忙躬身回礼,“方大人过年安……” 旁边的人也顺手给她拜年,满宝连连回礼,连弯了五六次腰,等直起来去找萧院正时,却发现不见了萧院正。 她踮起脚尖往前看了看,见大家都在团团拜年,只看背影的话根本看不出谁是谁来。 她挠了挠脑袋,干脆拱手一路行礼上前想找一下萧院正。 才走了几步她的后衣领就被人拽住。 她回头,正好看见杨和书拍掉唐鹤拽她的那只手。 见她回头,唐鹤便拱手弯腰行礼,脸上笑嘻嘻的道:“周小大人过年安。” 满宝无言了一下,弯腰回礼,“唐大人过年安。” 杨和书也笑着郑重其事的给她拜了一个年,得了她回礼后才笑问,“你找谁呢?” “我找萧院正。” 杨和书就要帮她找。 唐鹤则笑道:“他是你的上官,年过去还有好一段时间呢,总有拜上的时候,急什么?” 满宝道:“我是有话与他说。” 唐鹤就想起昨天除夕是她值守太医院,笑脸微顿,伸手指了后宫道:“我刚看见有人来请萧院正,人已经往后面去了。” 满宝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扭头去看,越过重重人,她勉强看到三个背影,一转弯就没了。 唐鹤就小声问:“很重要吗?” 满宝纠结了一下后道:“也不是啦,就是想跟他通通气而已。” 刘太医也越过众多官员,一路拜年找了过来,见只有周满在这儿,便问道:“院正呢?” 满宝便指了后宫的方向道:“走了。” 刘太医也一怔,连忙问道:“你和他说了?” 满宝摇头,“没来得及呢。” 刘太医也傻眼了,和她一起看着后宫的方向,半响后道:“我想起来了,今儿是卢太医值守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出宫了?” 满宝良心更厚些,闻言迟疑道:“这样不好吧,不等萧院正出来和他通一下气吗?” “医案上都记着呢,而且我们交代卢太医就好,我们昨晚几乎一夜没睡,累得很哪。” 满宝一听,良心薄了一点儿,于是点头,“好吧,那我们回去交接。” 于是一老一少也没心情和众人拜年了,一路上只和见到的人拜年,然后快速的溜回太医院。 杨和书和唐鹤看了全场,忍不住对视一眼,笑了笑后去和其他的长辈及同僚们拜年。 刘太医和满宝火急火燎的赶回太医院,将自己的东西一收,就等着卢太医和郑太医回来。 等两位太医拜了年回来,俩人便立即与他们交接。 卢太医和周满关系不算好,于是只和刘太医说话,郑太医总觉得他们这么着急交接很奇怪,于是拉了满宝走到一旁问,“昨晚上还平安吧?” 郑太医到底是自己人,满宝就小声的和他道:“昨晚上倒还算平安,恭王吃坏了肚子,有几位王爷喝醉了酒耍酒疯差点打起来,一个摔了,小世子们那里着凉了两个,不过都送出宫去了,问题不是很大。” 看来昨晚上很热闹啊,郑太医心想,“那……” 满宝就压低了声音道:“可是昨天不太太平,云凤郡主有孕了,胎像不太好,萧院正这会儿应该已经在太后宫中了。” 郑太医琢磨了一下回过味儿来,“你们没和院正托底?”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807章 吓人 满宝无言道:“我们昨晚忙了大半夜,才躺下一会儿就要起身,到太极殿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到了,大家都肃穆的站着,哪儿还来得及和萧院正说话?” 她给自己和刘太医找借口,“本来是想大朝会结束和萧院正说的,但拜年的人多,我一抬头萧院正就不见了。” 郑太医无言了一会儿,然后挥手道:“好吧,你们走吧。” 满宝就低声叮嘱道:“等萧院正回来了你告诉他一声,这是命运,我和刘太医可不是故意的。” 郑太医:…… 交接完毕,满宝和刘太医拎了东西就走。 到宫门口,满宝就看到正牵着马站在外面的白善和白二郎,俩人正笑着和杨和书唐鹤说话呢。 刘太医也看了一眼,然后对满宝点点头道:“你去吧,我先回家去了。” 满宝对刘太医微微行礼,等他朝刘家的马车去了才拎了东西朝白善他们走去。 大吉上前接住她的东西,白善看到她便笑眯了眼,也学其他人弯腰和她行礼,“周小大人过年安……” 满宝笑着回礼道:“师弟过年安。” 白二郎站在一旁不理俩人,继续和唐鹤他们说话,“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们初四一起去唐学兄家。” 唐鹤笑着应下,见俩人上前来了,便问周满,“你们太医院出了什么事儿?” 云凤郡主的病属于私事,她告诉太医院的同僚也就算了,为什么要告诉唐鹤? 于是道:“唐学兄,你不能乱打听。” 唐鹤一听就知道和前朝没多大关系,于是也不打听了,“我这是为你担心呢,别不识好人心。” 满宝敷衍的点头。 杨和书道:“行了,大人们都要出宫了,我们还是快走吧,别在宫门口这儿堵着。” 白善从马车里拿出一个包袱,抖开一件斗篷给满宝系上,笑道:“我们骑马回去吧。” 满宝笑着应下。 唐鹤看着俩人都忍不住牙酸了一下,骑上马,叫上白二,“我们先走。” 白二连连点头,也上马跟上他。 杨和书忍不住笑了笑,对俩人点了点头后也上马离开了。 白善和满宝也没落后多少,很快就上马追了上去。 皇城里还热闹些,承天门到朱雀门这一段长长的大道上来往都是人,大多是出宫去的文武百官和奉命出行的内侍和宫女。 倒是从朱雀门那里回宫的人很少,因此这边人一多,大家就很自觉的把出的进的那一条道给占了。 等出了朱雀门人反倒少了下来,大年初一,大部分人都不出门,而内城又大,每一坊都是独立的,满宝他们回到崇远坊时,整个街道就只有他们马匹哒哒的声音。 杨和书在坊外就和他们分开了,等进了坊走了一段,唐鹤也带着他的随从回家去了。 满宝他们三个便放慢了速度,慢悠悠的骑马回家。 才到门口就发现他们家的大门已经贴了新的对联和福字。 满宝骑在马上欣赏了一下,这才骑马到了侧院。 守门的下人听到动静,立即打开门将门槛给拆了,让他们牵马进入。 满宝将马绳递给他们,好奇的问:“怎么静悄悄的,人呢?” 下人便道:“周老爷他们都在园子里呢。” 白善道:“祖母在园子里设宴,让厨房做了好多好吃的,想着我们自家的亲戚都不怎么在京城,所以初一初二没去处,就呆在家里吃东西了。” 老周家在京城只有一门亲戚,那就是六嫂邱家。 但那也是六哥六嫂去走动,其他人是不必去的,白家更不必说,哦,白家现在似乎本家来了,但刘老夫人年纪大,辈分大,显然没打算走得太近,只望本家主宅那边送个礼完事儿。 所以这两天他们就是吃东西了。 满宝从大吉手上接过她的东西,打算把东西送回屋后便也去看看。 白二郎已经先一步跑去了,白善陪着她把东西提回去,问道:“宫里怎么了?” 满宝左右看了看,见没人,便小声道:“没怎么,就是云凤郡主怀孕了。” 白善不解,“这不是好事吗?” 满宝就叹气道:“胎像不好,保不住,而且她身体也不太好。” 白善就明白了,点了点头后道:“你和李云凤的关系特殊,离远些比较好。” 满宝点头应下,“这会儿萧院正在宫里呢,太后也说了,扎针让三娘替我,以后她的病我应该都插不上手了。” 她道:“以太后对李云凤的宠爱,这件事儿多半要落在萧院正和刘太医身上。” 而此时,萧院正正跪在地上,将头低着,在心里把刘太医和周满骂了一遍又一遍。 坐在上首的太后喝了一口茶,将茶杯放在桌子上,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杯子磕在桌子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萧院正心跳了跳,然后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一声。 太后道:“萧院正,你给哀家看病也有小二十年了吧?” 萧院正心里算了算后恭敬的道:“有十七年了。” 太后微微点头,“那你应该知道哀家的脾气,现在人哀家都给打发出去了,你只管和哀家实话实说,云凤的胎像和身体如何?” 她意味深长的道:“别拿你在云凤面前的客套话应付哀家,之前哀家就问过周满,那孩子不像你们这些老东西那么奸诈,可是有一说一,全说了的。” 正在心里骂刘太医和周满的萧院正立即只骂周满一人了,然后就想起了大朝会时周满的那个眼色,他就忍不住连自己都骂了一声。 散会后拜什么年啊,直接去找她问一问多好? 也不知道她是真的全说了,还是太后诓他的。 萧院正心中迟疑,半响后斟酌着说道:“郡主的胎像不太好。” 太后就一拍桌子道:“哀家当然知道不好,哀家问的是怎么不好,为什么不好,能不能治!” 萧院正心内叹息,便大致猜出了些周满都说了什么,他依旧很小心的道:“这胎怕是保不住……” 眼角的余光见太后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就连忙道:“不止如此,郡主身体有异,以后怀胎怕是都不好坐稳。” 太后肩膀一松,有些委顿,但脸色的确和缓了一些,萧院正看着就心中有数了,他斟酌的道:“这个病不好治,臣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或可一试,但一试就不能停下,至少三年内郡主不能有孕。”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萧院正:吓死老夫了 ☆.第1808章 祈福 太后沉默了许久才叹息一声,问道:“那这胎是要打掉吗?” 萧院正沉默了一下后道:“可以先替郡主调理一下身体,这一胎胎像不好,便是不打也会留不住,到时候小月子好好做,再慢慢的调养,坚持三年,或许会有机会。” 太后点了点头,半响后道:“你给新庆郡王也看一看,看他子嗣是否有碍。” 萧院正愣了一下,新庆郡王今年才十一,不,这会儿应该十二了,离说亲还有两三年的时间呢,怎么就…… 不过萧院正还是应下了,然后去给新庆郡王把脉,大约两刻钟后他回来,一言难尽的重新跪在地上道:“回娘娘,新庆郡王只是有些体虚,问题不大,不过……” “不过什么?” 萧院正纠结了一下还是低声道:“不过臣问过了,新庆郡王已懂晓人事。” 太后不在意的道:“他十二了,自然应该懂晓人事了,他身边的人都是我和他母妃给他选的。” 萧院正沉默了一下,他知道,皇家娶亲早,当今就是十四五岁成亲的,好几位皇子公主也都是十四五岁上成亲,可是…… 他们要是不问也就算了,既问了,他就不能不多说一些。 最主要的是,他觉得他要是不说,回头太后问周满她肯定也全漏底了,那样他可就算是隐瞒之罪了。 可这话儿怎么说呢? 萧院正思考了一下还是干巴巴的直言道:“娘娘,过早懂晓人事并不是好事,新庆郡王还小……” 太后道:“新庆现在纵欲了吗?” 萧院正:“那倒没有。” “那不就好了,”太后道:“我们放在他身边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懂规劝呢,她们不敢引诱坏了主子。” 她道:“孩子都十二了,总不能还什么都不教,不然他在外面跟人学坏了怎么办?我们家里选的人总比外头不知哪儿来的人要强。” 萧院正就知道会这样,但许多话他又不好跟太后说,毕竟男女有别,说得太详细岂不是冒犯太后。 太后也不想和萧院正讨论这种问题,只问新庆郡王的身体状况。 本想照实说的萧院正舌尖转了一圈后便他的身体往虚的那边说重了三分,总之就是让新庆郡王保养身体,注意休养。 太后一听有些伤心,“所以对子嗣也有妨碍是吗?” 才十二岁,这会儿就算他能让人怀孕,生下来的孩子恐怕也站不住,可不就是有妨碍吗? 于是萧院正点头。 太后好像受了莫大的打击,半响后挥手道:“你下去吧。” 萧院正就爬起来,弓着身退下。 太后的手握了握,半响后道:“来人——” 大宫女和袁嬷嬷立即从外面进来,太后道:“我的佛串呢,拿我的佛串来。” 袁嬷嬷和大宫女对视一眼,立即去给太后取来。 初一初二时外面的商旅和店铺也都没开,但护国寺里却有很多人上香,连玄都观里人都很多。 初二的时候满宝他们没事儿做,于是便骑马出门到处晃悠,听见护国寺那边热闹,便赶着去看。 就见湖边本来应该是摆摊的地方支开了一个个棚子,全是发放福米的,不多,只有一小袋,也就够一家五口吃三顿吧,不拘谁,只要是穿布衣的都可以上前领一个。 白善道:“这都是京中的世家勋贵设的,奇怪,之前设了三天,在除夕那天就收了的,怎么这会儿又支起来了。” 三人骑在马上张望,便有一个护卫下马去打听,不一会儿回来道:“打听清楚了,说是今儿一早太后娘娘让人来给护国寺寄送香油钱,又拿了自己的体己让人在山脚下支了一个棚子照应孤寡贫困之人,皇后跟着支了一个棚子,各家听说后不到午时就又把棚子给支起来了,听说已经让两县通晓各里村,接下来五天棚子都在,凡事贫困之家都可来领。” 满宝咋舌,“五天?” 护卫点头,“就是五天,这会儿连东宫都在支棚子了呢。” 白善琢磨了一会儿道:“国母就是国母,好有钱。” 满宝和白二郎一起点头,然后问道:“可这是为什么呢?” 白善小声猜疑道:“可能是为云凤郡主祈福?” 白善只猜对了一半,太后并不只是为了云凤郡主,而是为了益州王的子嗣后代。 太子刚给他爹请过安,盯着寒风回到东宫,在外室跺了跺脚,又站在火盆边好一会儿才进屋去抱他的宝贝儿子。 他对太子妃道:“你这几天身子不太好就留在东宫里吧,让身边的人去给母后和皇祖母请安就行。” 坐了双月子,身强体壮正打算出去透透气的太子妃:…… 她将榻上的东西收起来让太子抱着孩子坐下,问道:“怎么了?” 太子伸手摇了摇儿子的小手,沉默了一下才道:“皇祖母这两天睡得不安稳,似乎是做了噩梦。” 太子妃便坐到他身边,严肃的问道:“做了什么噩梦?” 皇家人对这些都比较相信,不,大部分对自己的梦都很相信。 太子便叹息道:“说是梦到了皇叔……益州王,皇祖母年纪大了,容易多思多想,而且她心软了,大贞三年和大贞十年,因益州王而逝的亡魂……皇祖母觉得是他们怨气未消,所以云凤和新庆子嗣有些艰难。” 太子妃张大了嘴巴。 太子道:“这事儿宫里知道的也就父皇和母后,你别往外说。” 这事儿传出去可不算好听,哪怕被报应的是益州王,那也是他们皇室的人。 太子妃连连点头,喃喃道:“难怪今儿一早皇祖母往护国寺里捐了这么多香油钱呢。” 她顿了顿后想起了什么,低声道:“周满在不孕这一病症上也算擅长,皇祖母和云凤那边……” 太子挥了挥手道:“皇祖母倒没什么,云凤很不喜周满,肯定不乐意让她看诊,随他们去吧,周满不去也好,云凤现在胎像不稳,回头出个什么事儿牵扯到她身上就不好了。” 太子妃点头。 虽然李云凤是太子的堂妹,但论感情,她还是对周满更亲近点儿,毕竟朝夕相处了一年。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太后:吓死哀家了 ☆.第1809章 拜年 护国寺虽然热闹,但因为没有摊贩,他们也没上去,就在湖边逛了一圈看各家发福米,然后就甩着手跑到别的地方玩去了。 第二天是初三。 老周头和钱氏给满宝精心准备好了给上官拜年的年礼。 满宝没敢告诉他们她才得罪了他们上官,看了眼准备的东西后小声道:“要不再带两碗大嫂做的蒸肉和肉丸子?” 钱氏迟疑道:“那个不太好拿吧,送去会不会不太好?” “不会的,只要好吃,我想萧院正是不会介意的。”她还希望他能看在好吃的份儿上能够在过年时给她留一点儿面子,可以暂时不骂她。 满宝想起了什么,转了转眼珠子道:“再多装几碗,我去约上刘太医一起。” 就算要挨骂,那也得一起。 在老周头和钱氏心里刘家到底要更亲近一些,毕竟两家是亲家嘛,所以没多想就点头同意了。 白善见他缩手缩脚的,便笑问,“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 满宝还没来得及点头呢,刘贵便从外面进来禀道:“少爷,本家那边的五老爷和二少爷三少爷来给老夫人拜年了,老夫人要请少爷过去。” 他顿了顿后道:“大堂少爷和二堂少爷已经在那边了。” 满宝便忍不住和白善对视一眼,这两天他们玩得太开心,倒忘记问家里这事儿了。 白善起身道:“你去吧,我过去看看。” 满宝点头,只能提了东西出去。 周立君和周立如帮忙把东西提出去放到大吉的马车上,满宝看到周立如想起了什么,问道:“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她道:“萧院正是太医院院正,去给他拜年的都是太医或是知名的大夫,你跟着可以见见世面。” 周立如立即高兴的应下,然后也不回去换衣裳了,直接就要爬上马车。 周立君就道:“小姑,我也想去。” 满宝就一挥手道:“那就一块儿上来吧。” 周立君也高兴的爬上马车,周立如问:“二姐,你去干什么呢?” “我也去见识见识,”她道:“今年四叔他们还去草原上收药材,多认识几个大夫好销货。” 马车先拐弯去了刘大夫家。 刘家和萧家在同一坊内,相距不是很远,满宝特特绕过萧家先到了刘家,被拍门的刘太医………… 他叹息一声后对儿子儿媳妇们道:“算了,把准备好的年礼捎带上,我这就去给萧院正拜年。” 他儿子有些不解,“父亲不是说这两日萧院正忙,所以要过几天再去吗?” 刘太医已经起身往外走,道:“人都找到门上了,我还能不去?” 下人已经请满宝几人进门,满宝让周立君把篮子给刘家的下人,然后热情的邀请刘太医和她一起去给萧院正拜年。 刘太医冲下人招了招手,先掀开篮子看了一眼,满意的点头,叮嘱道:“收在厨房里,等我晚上回来再吃。” 刘大郎忍不住微微踮起脚尖去看,只隐约看到里面有几个碗。 下人应下,不敢怠慢,立即把东西提到厨房去。 刘太医这才上下打量周满,问道:“怎么这么上赶着找骂?” 满宝就深重的叹了一口气,道:“刘太医,你已经是一家之主,可以自己做决定,我却是要听父母话的人呀。” 刘太医目光就定在她的脸和个头上,好一会儿才点头,“差点儿忘了,你年纪还小呢。” 刘太医就迟疑起来,这个年纪,他是不是该给个红包呀? 满宝没让他犹豫多久,侧身让他看她身后的周立君和周立如,笑道:“这是我两个侄女,立君、立如,赶紧拜见刘太医。” 俩人立即上前拜见,嘴巴都特别甜的给刘太医拜年。 得,这会儿不用犹豫了,因为过年,在身上装了不少红包的刘太医从袖子里摸出两个红包给周立君和周立如,没有周满的份儿。 满宝也不介意,催促刘太医赶紧出门,不然一会儿去给萧院正拜年的人多了不好。 毕竟他们两个可是有可能挨骂的,人多了,当着他们的面多不好意思呀。 刘大郎适时道:“爹,东西都准备好了。” 刘太医就颔首道:“那就走吧。” 想了想,他这一次没有带上儿子,而是自己去的。 他可不像周满,还是很要面子的,挨骂这种事儿怎么能让儿子看见呢? 俩人到萧院正家的时候,郑太医和卢太医已经在了,俩人刚给萧院正拜完年送完年礼。 萧院正看见刘太医和周满进来,只掀了一下眼皮便垂下来,面色冷淡的道:“来了?” 刘太医笑眯眯的应下,上前行礼拜年。 满宝则有些讪讪,不太好意思的上前跟着行礼拜年,周立君和周立如手上提了礼物,转身交给下人后跟着一起给这些太医长辈们拜年。 萧院正看了看周满,又看看刘太医,暗道:果然是年老脸皮厚。 他对刘太医和周满不太有好脸色,对周立君和周立如却还算和蔼,和卢太医郑太医一起给了她们红包,然后萧院正就对卢太医和郑太医道:“你们先坐着,一会儿我们一起用个饭。” 卢太医和郑太医的目光在刘太医和周满身上滑过,很干脆的婉拒了,表示他们还得去别的亲朋家里拜年,所以暂时就不留下吃饭了。 萧院正挽留了一下,见他们执意要走便也不强求,让下人送他们出去了。 等卢太医和郑太医一走,萧院正脸上的笑脸就“哐当”一下落了下来。 满宝低垂着脑袋站在一旁,想问他是不是被太后给折腾了,但又不敢问。 刘太医则是面不改色,等人都走了便直接问起这件事,还叹息道:“本想和院正提前说一下,奈何阴差阳错的错过了。也是没想到太后竟这样急,竟是大朝会一结束就请院正过去了。” 萧院正沉默了一下后道:“太后疼宠郡主,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儿。” 刘太医就关心的问,“院正已经看过云凤郡主了?” 萧院正微微点头。 “太后怎么说?” 萧院正道:“太后很想郡主有自己的子嗣。” 这不废话吗,谁不想自个孙女生个自己的孩子?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1810章 红包 “那……”刘太医看了一眼周满后道:“可是下了死令?” 萧院正就看他,“你有办法治好?” 刘太医就苦笑道:“这治病的事儿哪有绝对的,就是一场小风寒都有可能治愈不了,更别说郡主这样的病症了。” 萧院正和他一起看向周满。 满宝正低着头不好意思面对萧院正呢,察觉到不对,抬起头来就对上俩人的目光。 满宝反应了一下后摇手,“我也没有一定的把握呀。” 莫老师和她联系过了,说这样的情况他一时也没有绝对的治疗方法。在他们那个世界,胎儿根本不是在母体中孕育的,而是有孕囊,所以子宫环境不好,貌似不是很严重。 只要卵子可用就行。 她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用针灸和药物一起治疗,让子宫休养三年,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萧院正想到的也是这个方法,他点头道:“云凤郡主现在年纪还不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体调养的效果要好很多。” 她这会儿还没满十六岁呢,大有可为。 而且,三年以后,十九二十岁左右,那才是受孕最好的时间段。 刘太医问:“这一点周太医也和太后提过,院正再提,太后答应了吗?” 萧院正道:“这事儿的重点不在太后,而在于云凤郡主和孙家。” 显然他看出了太后的意思,她显然是认同他们的。 三个知情人讨论了一下云凤郡主的治疗方案,甚至还讨论了一下可以用的方子和针法,然后就略过了此事。 反正事情不急,现在云凤郡主还怀胎呢,此时说这些还过早。 等说完话,萧院正就盯着刘太医看。 刘太医一时没反应过来,和萧院正对视了半响后才领悟到他的意思。 他看了眼周满,突然有些心酸,他和萧院正共事有十一二年了吧? 竟然还比不上认识才一年多的周满。 他默默地起身告辞。 萧院正同样客气的挽留了一下,刘太医忍不住在心中想,我要是顺势留下了,看你怎么着。 不过他还是坚辞了。 满宝也要起身告辞,萧院正却叫住她道:“你留下,我们说说话。” 满宝愣愣的点头。 刘太医告辞出门了,萧院正则让他们家里的人继续招待周立君和周立如,然后带了满宝去书房。 书房们一关上,他就问道:“我听人说,你曾和太后单独相处过?” 满宝愣愣的点头,“太后要问云凤郡主的事儿,所以让人都退下了。” “我还听说,你给太后药灸时和太后吵架了?” 满宝惊得不行,看了一眼萧院正,然后就小声道:“萧院正,现在往宫里安插探子可是会掉脑袋的。” 萧院正就忍不住敲了一下她脑袋,低声道:“胡说些什么?我怎么会往宫里安插探子?那不过是朋友免得我撞上太后的刀口好心提醒的。” 他道:“就许吴公公他们给你提醒一些事儿,就不许别人给我提醒一些事儿?” 在宫里做太医的是最容易获得宫中内侍和宫女们的好感的,周满有朋友,自然也有念着萧院正好的宫人。 满宝一下就想明白了,松了一口气后点头,然后又摇头,“我可没有和太后吵架,我们很和平的。” 萧院正瞥了她一眼,问道:“你和太后说了什么?” 那肯定是不能告诉萧院正的,她们说的可多了。 萧院正道:“太后脉象浮躁,显然这两日睡得不好,她不仅担心云凤郡主的子嗣,也担忧新庆郡王的子嗣。” 满宝惊讶:“新庆郡王才十二吧?” 萧院正点头道:“是,不过他现在已经懂晓人事,我看他身体底子也一般,长此以往未必能有健康子嗣降生。” 太子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满宝半响说不出话来。 萧院正道:“我前脚才离开宫殿,后脚太后就让人去护国寺捐献香油钱,还让人济困扶弱。” 满宝一脸茫然,“所以呢?” 萧院正:“……太后是在害怕,害怕因益州王而逝的亡魂冤屈不散,影响了益州王的子嗣。” 满宝的笑容唰的一下就收了起来。 看着沉着小脸不说话的周满,萧院正叹息了一声,但还是问道:“你和太后说什么了?不然她怎么会突然做起噩梦来?” 满宝想了想后道:“我也没说什么,就是说益州王不是我害的,是他害了自己,还害了所有人而已。” 萧院正便叹息一声后道:“等收假回宫,太后宫中那边不叫,你就不要过去了,针灸的事儿也交给刘医女,你记得教她针法。” 满宝点头,她还不乐意去呢。 满宝告辞离开,将领了一圈红包的周立君和周立如带回家,或许是因为她已经工作领俸禄了,即便她比周立君小也没领到一个红包。 她在刘家和萧家没领到红包,但回家却收了不少,从她爹娘到哥哥嫂子们那里到刘老夫人和郑氏那边,庄先生更是给他们几个包了个很大的红包的,奖励他们这一年来的勤奋学习。 已经成亲了的白大郎也意思意思给他们包了一个,然后就撺掇满宝,“本家来的五叔正在前面和你四哥吃酒呢,你过去打声招呼,肯定也能拿红包。” 白善也道:“他给的红包特别大,比我祖母给的都大。” 满宝惊讶不已,“他这么有钱?” 白善和白二郎一起点头,“特别有钱。” 满宝迟疑:“这样不好吧,你们还是亲戚,我们却没多大关系的。” 白大郎就低头端起茶杯来喝,眼睛左右转动就是不看她。 已经知道内情的白善就将满宝拉出去说悄悄话,白二郎兴冲冲的跟上。 “没关系的,他肯定很乐意给你钱。”他道:“你以为他们为什么找上门来?” 满宝:“看你出息了呗。” 白善忍不住笑出声来,“倒也不差,但最后却是和周四哥更好了。” 他道:“因为祖母和母亲这边很难打动,这才走了捷径,而且你现在可是天子和太子跟前的红人,他们姿态虽未摆出来,但其实是想讨好你的,你去,他们肯定乐得招呼你。” 满宝就好奇,“我还没问我四哥他们呢,怎么他们好起来了?” 白善就笑道:“我祖母让的,有些东西,有些话,我家这边不好说,周四哥出面要好很多。” ※※※※※※※※※※※※※※※※※※※※ 作家的话 请假条:今天吃了一顿饯别饭,淋雨了,有些难受,所以想请假,后天再补上吧。 明天要回家去,旅途劳顿,有可能还要请一天,大后天补上吧。 唉,这就是没有存稿的悲伤 ☆.第1811章 客气 满宝一脸的疑惑,白二郎等不及让白善再烘托气氛神秘一下,直接兴冲冲的告诉满宝,“堂祖母说我们两家不好和本家闹得太僵,但本家这样见风使舵又让人很不开心,我家还算了,毕竟已经分支出去,隔得远,倒还可以少念些旧情,丁是丁,卯是卯的和他们来往。” “但白善不行,”白二郎瞥了一眼白善,“他们这一支族谱还在本家手上呢,闹得太僵,于白善名声有碍,所以还不如堂祖母脸黑些,再让周四哥从中周旋,我们也出口恶气,不会那么难受。” 满宝愣愣的“啊”了一声,“假装的呀,可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 “那得到的可就多了,”白善瞥了一眼白二郎,和满宝道:“周四哥不是想往草原上做生意吗?草原上的药材和毛皮、牛羊这些不是那么好收的,大多都有固定的商旅。还有销往的地方,货少的时候没什么,货多了,不说销往的地方,就说路过的地方也有可能遇到麻烦。” 他道:“我家几乎不做药材和毛皮生意,但本家不一样,他们涉猎广,在这方面很有人脉。” 其实说白了,就是本家想和白善这一支重新搞好关系,只是刘老夫人一边心中不喜,一边又不能强硬的拒绝。 毕竟白善不像白老爷那一支已经单独分出族谱,他依旧受家族辖制。 而他现在还没成长到可以抗衡家族或是直接离开家族的时候。 世人对家族是很看重的,如果他在家族中的风评不好,也会影响他以后出仕的。 所以刘老夫人对本家来的人很冷淡,拒绝三次总要软和一次。 但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尤其让他们这样频繁的上门,外人看着还以为他们多亲密呢。 当年被本家和家族联手压制的恶气还积存于心间,刘老夫人不想就这么算了,所以她思来想去,干脆指点周四郎接触了他们。 她这里态度再坏一些,对方自会找上周四郎周旋,一来二回,两边熟了,一些事情也就好谈了。 白善道:“祖母说了,反正我们总也拦不住他们从我们身上借势,既如此,不如让周四哥去,我家和他们是同族,有些利不好谈,周四哥却是外人,若是双方合作,自然摆开台子有一争一。” 满宝一听,立即明白了,“原来是要使间计呀。” 白二郎就乐得拍掌道:“怎么样,我说这是间计吧,偏你们说不是。我早上可是偷听到了,本家的那位五叔正不动声色的说你的坏话呢,这不是离间计是什么?” 白善道:“这件事本就是我们算好的,算的什么离间计?” 他扭头问满宝,“你到底去不去拿红包?” “当然去了,”满宝转身便朝西一院跑去,叫道:“你等一等。” 不一会儿满宝就把八头给抱了过来,她教他,“一会儿见到你爹叫什么?” “爹!” 满宝满意的点头,觉得他有点儿重,干脆放到地上牵了他的小手,“走吧,我们走着去,一会儿记得跟你爹说你想他了,哭着要找爹,知道不?” 才一岁多的八头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反正就是点着自己的小脑袋应下,然后牵着小姑的手,迈着小短腿就朝前院去。 白善见他路都走得不是很稳,便道:“看他兴奋成这样,一点儿也不像是哭着要找爹的呀。” 满宝满不在乎的道:“孩子嘛,哭一阵,好一阵的,反正就是个借口,不然我都这么大了,还跑去和人拿红包,多不好意思呀。” 白珩正和周四郎向铭学几人推杯换盏呢,一抬头就看到白善和白诚和一个小姑娘牵着一个孩子进来。 因为冲着红包来的,满宝先冲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才将八头推到周四郎的脚边道:“四哥,八头哭着要找你呢。” 八头一下就抱住了他爹的大腿,抬起头来乐哈哈的看着他爹,很高兴的叫了一声,“爹——” 周四郎“哎”了一声,顺手把儿子抱到了腿上,问道:“你四嫂呢?” “四嫂在忙。” 白珩已经一个激灵醒过神来,在周家,会叫周四郎做四哥的还有谁? 白珩立即目光炯炯的看向周满,略想了想后起身行礼,笑道:“这位就是周小大人吧?” 周四郎这才想起白珩叔侄三个好似还没见过满宝呢,立即笑着和白珩介绍,“是啊,这是我家小妹,满宝,这是白善的本家叔叔,排行五,你叫他白五叔。” 满宝连忙后退一步躬身行礼,叫道:“白五叔过年安。” 白珩连忙伸手虚扶,笑道:“不敢当,不敢当,我一白丁怎敢受周小大人的礼?” 满宝却严肃的道:“白五叔太客套了。” 周四郎心中微动,想起了什么,笑道:“可不是吗,您是白善的五叔,那就是满宝的长辈,官是官儿,长辈是长辈,该受礼就得受礼。” 白珩听着都忍不住在心里暗暗赞了一声,别看周家出身贫寒,家教却很好,只这一点儿就不知道强过多少人家去呢。 满宝见他满目欣慰,便笑着又行了一礼,这次白珩不再拦着,他在身上摸了摸…… 因为要来周宅拜年,这里头住着三家呢,孩子不少,尤其是周家的孩子,那可是有两代的孩子呢。 所以他准备了特别多的红包。 不过比较厚的嘛…… 白珩摸了摸,摸出一个荷包给周满,又顺手从腰上扯下一块玉佩一并给她,满脸是笑道:“这还是第一次见侄媳妇,见面礼薄了些,等以后给你补上。” 满宝愣了一下,不由扭头去看白善和周四郎。 白善冲她微微点头,周四郎也乐哈哈的道:“羞什么,你们两个定亲了,那和一家也不差什么了,白五叔给你了你就收着。” 不过周四郎琢磨了一下觉得一会儿喝酒不能再叫白珩白兄了,真是可惜。 满宝这才双手接过,笑嘻嘻的又给白珩道了一声福,这才要和白善白诚离开。 白珩就挽留道:“善宝、二郎和周小娘子不留下同饮一杯吗?” 满宝顿了顿,看了一眼白善后笑着应下,就在向铭学的下首坐下。下人立即上前给他们添碗筷。 满宝问道:“不是说还有两位族兄吗?他们不在?” 白珩就笑道:“二郎三郎正和大郎一起讨论功课,一会儿让善宝为周小娘子引见。” 满宝笑着应下。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1812章 时运 满宝坐在椅子上,看了眼桌上的饭菜,不是特别想吃。 她想留着肚子回西一院去吃,不过她依旧举筷挑了一些爽口的菜吃。 八头坐在他爹的腿上,盯着小姑看了一会儿,伸手想抢她的筷子吃东西。 满宝抓住他的手笑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才吃过东西。” 白珩放下了筷子,笑问满宝:“周小娘子一早就出门了?” 满宝笑着点头,“去给上官拜年。” 白珩便忍不住打探,“太医们过年也要值守,听说周小娘子除夕夜也去值守了?” 白善微微挑眉,端起茶杯挡住表情,不动声色的掀起眼皮看了白珩一眼。 满宝点头,不太想提起宫中的事,笑道:“我年纪还小,只管听大人们怎么说就怎么做。” 白珩便笑道:“这倒是,不过周小娘子现今可是有名的神医,论医术,太医院里怕是都没几人能比得上周小娘子吧?” 满宝虽然被夸得高兴,但依旧摇头,实事求是的道:“我比萧院正刘太医他们还差太多了。” 满宝不太想说太医院的事儿,白珩便只提了几句,然后就看向白善笑问,“过了年你们还是去崇文馆吧?” 白善和白二郎笑着应了一声。 白珩便叹息着和几人道:“善宝是我们族中天赋最好的了,像他爹,从小就读书厉害。其他的孩子虽有心,但天赋上就是差了一些,也不知道今春他们能不能考进国子监?” 满宝这才知道白珩带他两个侄子过年也要进京是为考学来的。 周四郎就要意思意思夸一下白景和白辰,表示他们还是很厉害,应该能考进的,结果他才张嘴,向铭学已经笑道:“人这一生是很讲时运的,读书科举也是一样,白二少爷和白三少爷今年若是考不中,不过是缘分未到而已。白五爷不用忧愁。” 这话要是别人说,白珩一定觉得对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或是在冷嘲热讽,可是向铭学说的,结合他的人生经历,白珩便只能跟着点头微笑,心中微微叹息,竟是忍不住认同起来。 或许是真的讲究时运吧。 看向铭学,本也是个翩翩佳公子,从小读书,小小年纪就自己考进了府学,要不是突生变故,恐怕他如今也正在国子监里读书呢。 可现在,他孑然一身,父母亲人全然不在了,身边只有三五族人,凭他之前读了多少书,将来都不可能走仕途这一条道了。 再看白善。 白珩忍不住微微扭头看了白善一眼,他们父子祖孙三辈才是真正的恰逢了这时运二字啊。 四叔过世的时候恰逢乱世,只留下一个年幼的白启,大家都觉得四房估计也就是这样了。 可刘老夫人不仅养大了白启,还让他在新朝建立之后先考进了县学,后又考进了府学,一路到国子监中读书。 他们这一辈,白启读书最好,他考进国子监时,他大哥也才比他先一年考进去。 但他大哥比白启大六岁。 所有人都觉得白启怕是他们这一辈中最出息的,那时候,大房还特意拉着刘氏入股族中的生意,当时两房关系和睦,他父母有空就叮嘱他多和白启来往。 谁也没想到,白启外放益州会一去不回,只留下一个才出生不久的白善。 族中,包括他,都觉得四房没指望了,但刘老夫人却又一次将孙子抚养了起来,而且,白善走的比白启还要高,还要远。 白启在他这个年纪时还在府学里上学呢,可他现在已经在崇文馆里读书,不仅可以时常见到太子和孔祭酒,甚至还有机会见到皇帝。 他比白氏任何一个子弟都要走得远,走得高。 白景和白辰都十八九了,却还没考进国子监呢。 这就是时运吧。 四房有这个时运,是他们抢也抢不来的。 白珩心中微微叹息,笑着勉励了白善和白诚两句,让他们好好读书,为国为君尽忠。 三少年为了红包陪坐了一会儿,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后便起身找借口先跑了,连八头都没带。 八头坐在他爹的腿上也安然得很,不断的扒拉东西又不断的被扯开手,和他爹玩得不亦乐乎,也不想和他小姑走。 等周四郎回归神来时,想把儿子扔到一边不管又不舍得,只能叹息一声继续抱着他和白珩说话。 满宝三人跑出去,她便拿出红包来打开,看到里面非常好看的金裸子,很高兴,“你们的呢?” 白二郎道:“谁还把红包随身带着呀,我都放回屋里了。” 白善则从袖袋里取出自己的,也倒开来给她看,发现他们俩的一样大小不说,连上面的图案都是一样的,便高兴起来,“你五叔真大方,随便一个红包都是金裸子。我只打算串铜板,到时候出门去,遇见同僚家里比我小的小孩儿就给一个红包。” 白善听她还限定了年纪,便忍不住笑起来,“比你小的可不多,正好,明天就有两个。” 说的是唐鹤的儿子和杨和书的儿子。 白善和白二郎想起了什么,怔了一下后道:“等一下,你要给他们红包,那我们岂不是也要给?” 满宝也怔了一下,片刻后乐得连连点头,“是呀,我们可是同门师姐弟,我年纪还比你们小,我都给了,你们好意思不给吗?” 白善:“……可我们还没挣钱呢,也没有工作。” “就是啊,”白二郎纠结道:“我们家里的规矩,成家了才要给红包的,我们既没成家也没立业,为什么要给?” 满宝瞪着眼看他们,“我不管,既然我要给,你们也得给。” 白善想了想后道:“这样吧,我陪你一起给了,二郎的那份钱则存起来,回头我们可以出去买吃的。” 满宝略一想便答应了,然后看向白二郎。 给他们三个花总好过给别人花,白二郎也点了点头,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 他往前又走了一段后才想起来,“你们都给了就我不给算怎么回事?关键是我还出钱了,不行,我也要给!” 不然总觉得他小了一辈似的。 满宝和白善不想他竟然反应过来了,只能一边惋惜,一边哈哈大笑起来。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813章 鸡汤 白善并没有带满宝去见他那两位族兄,别说她,就是他和对方都不太熟,属于那种在大街上迎面见到都认不出的那种。 他们也并没有让白善感到很高兴,他对本家的人都不太喜欢,所以直接和满宝一起到西一院去吃小钱氏给满宝准备的晚午餐。 家里人都吃过午食了,只有满宝和周立君周立如没吃,她本想在厨房里给她们支个小桌子就差不多了。 见白善白二郎也过来了,便干脆让他们坐在饭厅里吃。 她领着周立君和周立如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来,见白善和白二郎都坐下了,便拉了满宝出门,小声问道:“你惹你们上官生气了?” 满宝惊诧,“大嫂怎么知道的?” 小钱氏点了一下她额头道:“你当别人是傻子不成?哪有上门拜年不留客吃饭的?” 满宝一听是这个理由就立即分辩道:“大嫂,你不知道,这就是官场的规矩,下属到上官家里拜年可以,但上官留不留下属吃饭就要看缘分了。” 小钱氏表示怀疑,“哪有提着礼物上门却不留饭的?” 满宝道:“还有提着礼物上门连主人的面都没见着的呢,远的我们不说,就说季相家,他是宰相,满朝文武除了另一个宰相,谁都在他之下,要是提着礼物上门就可以见到他,还能跟他吃顿饭,你看他家的门槛是不是要被踏坏了。” 满宝自信满满的道:“所以啊,不是谁都会留下属用饭的,不过您放心,明儿我去见另一个上官,他肯定会给我留饭的。” “是杨大人吗?” “是呀。” 小钱氏就道:“我记得杨大人喜欢吃我们家的鸡汤,不如我明儿熬一锅,你带去给他尝尝?” 哪有上门拜年带一锅鸡汤的? 但满宝咽了咽口水后连连点头,“好呀,好呀。” 反正杨学兄和唐学兄也不是外人,带一锅汤上门也没什么的。 小钱氏就笑道:“那我今晚就把鸡杀了明儿一早就炖上。” 满宝就觉着好饿呀,她就想转身回去吃饭,却还是被小钱氏给抓住拉了回来,继续原来的问题,“所以你还是得罪了上官?” 满宝:“……大嫂,萧院正年纪大了,忘性也大,您就放心吧,过两天就好了,不信你问立君,她和立如今天在萧家是不是收了好多红包?” 小钱氏:“……” 她没告诉满宝,她得罪萧院正的这个事实就是立君猜出来,然后刚才给她烧火煮菜时不小心说漏了嘴,她这才知道的。 小钱氏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满宝,见她脸上一点儿忧愁都不见,便知道这事儿应该不是很要紧,这才放下心来。 但还是叮嘱了两句,“别和上官闹意见,知道吗?” 满宝连连点头,摸着肚子问,“大嫂,饿了。” 小钱氏这才让她去吃饭。 小钱氏炖的鸡汤鲜美得很,虽然用罐子装了,盖子也盖得很严实,但用篮子提了带上车的满宝三人还是觉得香味扑鼻而来。 三人同时咽了咽口水,然后白二郎摸了摸才吃过早食的肚子,小声道:“好像又饿了。” 满宝就伸手按住了竹篮,白善道:“再等等,等到了唐学兄家就能吃了。” 杨家现在门庭冷落,家庭氛围也不太好,杨和书不太想他的朋友去他家里感受这份不美好,所以早早和他们约好了在唐家见面。 他们到唐家大门口的时候正巧杨和书的马车也到了侧门。 大吉拉住马车先让杨家的进去,他这才赶了马车跟上。 唐家的下人早知道杨和书和白善他们要来拜访,因此看见两家的马车便拆了门槛让他们进门,一边还让人去通知大爷。 杨和书在侧院里下车,转身扶了一下崔氏,突然闻到了什么,回头看向白善他们的马车。 白二郎和白善已经一前一后的从车上跳了下来,一人转身接过一个大竹篮,一人则转身扶住周满。 杨和书的目光便落在白二郎提着的竹篮上,忍不住翘起嘴角笑,扶着崔氏上前,“这是你们带来的礼物?” 崔氏惊讶的看了杨和书一眼,哪有当面问人送的礼的? 白二郎已经点头,挡住嘴巴小声的道:“是周大嫂熬的鸡汤,给我们在午饭上喝的。” 满宝道:“明明是特意给杨学兄熬的。” 杨和书就笑出声来,和满宝道:“没想到周大嫂还记着这事儿,我们进去吧。” 大吉和跟车的护卫从车上抱下来好几个盒子,那是给唐家的年礼,还有一份在车上,是给杨和书的,不过得等他们做客出来后再给。 不,应该是再交换,因为杨和书也给他们准备了年礼。 奶娘抱了孩子上来,有丫鬟撑开了斗篷给他挡风。 满宝好奇的凑上去看了一眼,正对上他滴溜溜的黑眼睛。 满宝“呀”了一声后道:“才百日没多久吧,看着好聪明呀。” 崔氏高兴起来,立即点头道:“我也觉得他比别的孩子要聪明一些,现在似乎都会认人了。” 几人一边说话一边往里去,才走了一段就迎上来迎接他们的唐鹤和唐夫人。 大家笑着见礼便往后院去,走了几步,唐鹤忍不住吸了吸鼻子,扭头问唐夫人,“这是什么地方在熬汤,香味儿还传到前面来了?” 唐夫人当然也不知道,就随口回了一句,“是厨房吧?” 唐鹤却停下了脚步,眉头一皱道:“不对,我怎么觉得这味儿没变多少?大厨房的味道能飘到前面这里来吗?” 满宝干脆跑到白二郎身后,扯过身后的斗篷冲着篮子就扇了扇,问唐鹤:“唐学兄,这会儿是不是觉得更香了?” 唐鹤目光就落在了白二郎提着的篮子上,他:“……” 其他人看着满宝也半响说不出话来。 唐夫人最先反应过来,笑问:“你们上门怎么还提着汤?怎么,怕我不给你们喝汤不成?” 唐鹤却也有幸喝过小钱氏做的鸡汤,他闻了闻后问道:“是你大嫂做的?” 满宝骄傲的点头。 唐鹤就露出笑容,笑哈哈的道:“来就来了,你们怎么还这么客气?” 杨和书淡淡的笑道:“大概是因为周大嫂知道我爱喝她炖的鸡汤吧。” 满宝点头,小声道:“我大嫂一直记着呢。” 唐鹤:…… 他也夸过周大嫂汤熬得好好不好,为什么就记得杨和书不记得他? ※※※※※※※※※※※※※※※※※※※※ 作家的话 明天开始补更吧,今天太累了 所以明天见。 想想还是有些可惜的,之前已经连续更新了505天,昨天给断了 ☆.第1814章 消磨时间 唐夫人和杨夫人都对这罐汤很感兴趣,想知道它到底有多好喝,竟得了唐大人和杨大人的一致好评。 所以她们都不等到午饭,到了后院的客厅后,大家才盘腿坐下唐夫人就让下人取碗筷来。 她道:“趁热喝吧,不然留到午时冷了再热,到底觉得味道变了。” 她的这个理由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同。 于是满宝打开罐子,鸡汤的香味扑鼻而来。 没喝过的唐夫人和杨夫人闻了闻后喝了一口,笑道:“是比平时家里的好一些。” 但也没多少差别啊。 杨和书和唐鹤就笑了笑,让她们道:“你们多喝些。” 唐夫人和杨夫人就搅动着汤勺,慢慢的喝了一碗,觉得滋味儿还不错,便又喝了一碗,直到这一碗快要喝尽她们才有些反应过来,以往喝鸡汤,再香再好喝一碗也是喝不完的,可这会儿她们都第二碗了。 杨夫人垂眸看了眼碗底的汤,微微一笑道:“这汤不仅清香,还不油腻,她是不是把油撇去了?” “不是,”满宝道:“熬出来的汤油撇去能有什么用?我大嫂是在杀鸡以后就把带黄油的那些皮下都切了出来炼油,这样炒菜也能放,剩下的才拿来熬汤呢。” 本来小钱氏这样做是为了给家里多存些油,这样杀一只鸡,家里可以多用三四天的油呢。 而老周家人多,为了能够每人都可以喝一碗汤,她可是很费心机的每一只鸡都熬了一大锅汤。 这样熬出来的汤肉就不是很好吃了。 但老周头和钱氏一点儿也不介意,肉嘛,哪有难吃的? 而老周家人太多了,好肉基本上就让给了几个孩子,他们吃了肉,总得让其他人喝点汤不是? 所以对小钱氏的这个做法没人表示反对。 谁知道这样做出来的鸡汤却正合了杨和书的胃口,自第一次在周家用饭恰巧喝过一碗汤以后他就一直念念不忘。 后来,每一年去七里村,他都会在周家留一顿饭。 老周头也很开心的招待杨和书,因为他每次来,或许是因为在他家用饭的缘故,杨和书都给周家提了好些肉。 在他看来,猪肉和羊肉可比鸡肉好多了,尤其是那种肥肥的肉。 自觉赚了的老周头每次在杨和书上门时都要叮嘱小钱

相关推荐: 寒门少君   托假胸的手微微颤抖   重生纪事   大奥爱憎录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   总裁越过界   解放军连长张海涛   都市之绝世杀神   重置   长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