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230章

第230章

氏好好熬汤。 唐夫人也回味了一下,微微点头,“汤挺浓的,却又不油腻,的确好喝。” 白善很有经验的道:“里面的配菜也好吃,除了鸡肉。” 大家捞出里面的山药,一人几块的分吃了。 唐大人吃得微微出汗,干脆放松的往后一靠,笑道:“每日这样半日悠闲,再来一碗这样的鸡汤,可真是神仙生活了。” 满宝也惬意的靠在椅子上,高兴的点头。 杨和书微微一笑,吃完了碗里的东西也放下了碗休息。 吃饱喝足,几人便慢悠悠的移到另一处去休息,这边屋里布置要更雅致一些,唐夫人拉了杨夫人和满宝占据最好的位置——木榻,顺便还带上了两个孩子。 不过她对孩子不太有兴趣,所以看了一下杨夫人的儿子后就对她儿子道:“带弟弟到一旁玩去吧。” 杨夫人的儿子才百日过后不久,自然是不可能玩的,所以奶娘抱了他坐到另一边榻上,和唐家的小少爷一块儿玩。 唐大人看了一眼后问杨和书,“你什么时候离京?” 杨和书道:“年前已经定下了夏州那边,等过完十五就要准备启程了。” “崇文馆和户部的事儿……” “都交接好了,暂由我们户部的安侍郎代替。” 满宝正喝茶呢,闻言抬头道:“安侍郎很抠门的。” 杨和书就忍不住一乐,和她道:“安侍郎还是很讲道理的,你们太医署若要申请款项,只要有理有据,且能说服他,我想他会给你们拨款的。” 但到底没有自己人来得方便,最主要的是,她也不知道安侍郎是否认同太医署。 她可是知道的,朝中很多官员都反对再开办太医署,他们前期工作能那么顺利,一是有赖太子撑腰,二则是户部这边接手的是杨和书,他认同他们,所以才能这么快速的把太医署建造起来。 说到底,他们太医署还是不太有话语权,所以都得看上面的脸色过日子。 满宝在心里想得特别惨,然后和杨和书打探一下安侍郎的为人及品性。 杨和书也有心提醒她,便细细地说了一些。 唐大人等他们说完了才接过话头,“到了夏州记得来信报平安,那边寒苦,若是遇到难事一定要来信。” 杨和书便笑问:“你既不是户部的官员,也不是吏部的官员,我遇见了难事,你一个长安县县令又能奈何?” 唐大人噎了一下后道:“我是没办事,但不是还有你爹和我爹吗?” “对了,你和杨世叔……” 杨和书微微摇头,脸上的笑意收了一些,他道:“杨氏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就算是为了平息族中的火气,我父亲此时也不好对我脸色太好,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唐大人却很忧虑,不过当着三个小的面什么话都没说,因为他觉得他们兴致勃勃的眼神很碍眼。 满宝三个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见他们没有继续的意思,很是惋惜。 唐鹤横了他们一眼,和杨和书叹气道:“你一走,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 白善就道:“唐学兄,还有我们呢。” 唐鹤:“算了吧,你们只会隔岸观火,煽风点火,我不给你们填补就算不错的了。” 一旁的唐夫人就幽幽地问道:“那我呢?” 唐大人吓了一跳,连忙道:“我是说除了夫人外就没说话的人了。” 满宝三个人立即低下头去偷偷乐,杨和书也低了头微微一笑。 唐鹤见没人给他解围,心中不由生气,他觉得应该在三人中再加一个杨和书,简直太过分了。 七人一直在唐家消磨到了下午,快要吃晚食了才告辞回家。 临走前还拿了不少唐家的回礼,唐鹤和唐夫人将人送到门口,还亲眼看着白善三个和杨和书交换了年礼,这才各回各家去。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815章 送别 杨和书已经定好过了元宵就启程去夏州,初八才开印他就开始去户部和吏部交接,然后初十休假面见亲朋,收拾行装准备出发了。 只是现在杨氏被皇帝和太子所恶,以往的亲朋直接少了一大半,而且杨和书性格清淡,看似与谁都相处得好,但真正要好的也就这么三四人而已。 其中有三个还在宫里呢。 所以杨和书谁都没去见,直接收拾东西,打算十六那天一早就启程。 早些走,他们路上还能多休整两天。 这一次,他把妻儿都带上了,因为儿子还小,杨和书还特意花了大价钱从济世堂里请了陶大夫随车,等到了夏州陶大夫再回来。 这是周满给他们牵的线,为此她还拿到了一斤红枣,半斤红糖的回扣。郑大掌柜给的。 理由是,“夏州那边有一趟药材出了些问题,需要我们派人过去查看,我本犹豫着是我去,还是请丁大夫或陶大夫走一趟,这下可好,不仅可以去夏州,还能赚一笔钱,更重要的是,还和杨大人勾连上了。” 满宝:“那你怎么还好意思收他这么多钱?” 郑大掌柜理直气壮的道:“这样杨大人用着才放心啊,一事是一事,本来好大夫跟车就这个价,等到了夏州,我们要是有所求,自然也会对杨大人有所表示的。” 满宝就问道:“你们这是官商勾结,行贿受贿吗?” “呸呸呸,童言无忌,大风吹去,什么行贿受贿,说的多难听呀?”郑大掌柜道:“你也太小看我们药铺了,也太小看杨大人了。” 他道:“谁不知道,杨家出了名的豪富,满京城里,除了邹家外,就杨家最有钱了。” 更别说杨和书那气质,谁会用钱去玷污他呢? 郑大掌柜摸着胡子笑道:“我们药铺要给,那自然是给些药材之类的,我想,若是在杨大人治下,他应该也会很喜欢吧?” 杨和书可能不喜欢钱财,但一定喜欢他治下的百姓有钱财,那些可都是政绩,有所求,必有能合作的地方不是? 满宝认真的看了郑大掌柜一会儿,在送杨和书出城时就忍不住问他,“杨学兄,你喜欢钱财吗?” 也来送陶大夫的郑大掌柜笑脸一僵,忍不住瞥眼看向周满,暗想:难道是今年给儿子准备的年礼轻了?怎么这么坑他? 杨和书就笑道:“世上谁会不喜欢钱财?我是人,自然也是喜欢的。” 他不知道满宝为什么提起这点儿,因此顿了顿,然后道:“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相比于道,钱财就显得轻了许多。” 满宝认同的点头,不过依旧得意的看了郑大掌柜一眼,传达道:看吧,你看错了,杨大人他喜欢钱财呢。 难得与她心灵相通的郑大掌柜:…… 杨和书却不能理解她的意思,还以为她是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难事,比如有人行贿让她做什么之类的。 他暗暗提醒道:“宫中情势复杂,你虽有太子相护,但我记得你说过,你不时东宫的人,而是太医署的太医。” 满宝点头,“是呀。” “那就不要参与宫中的争斗,你年纪小,只需看好病就行,”杨和书意有所指的道:“你得保全好自己才好。” 满宝点头,“杨学兄放心吧,我只对医学和花草虫鸟感兴趣。” 这是不可能的,别以为杨和书不知道她有多爱听各种消息。 他扭头看向白善,叮嘱道:“你们同在宫中,可要看好她来。” 白善看了周满一眼后应下。 满宝:…… 满宝:“我很懂事的。” 杨和书只是笑笑,白善也扭头冲她笑笑,一旁的白二郎跟着偷乐。 他看了一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对三人微微点头,转身朝他爹和唐鹤走去。 唐鹤才到时就被杨侯爷叫到一边说话了,这会儿见杨和书过来,便冲他微微点头,正想把空间让给他们父子时,杨侯爷已经转身走向另一边去了。 唐鹤:…… 等杨和书走上前,他就问道:“怎么,世叔还在生你的气?” 杨和书笑着微微摇头。 唐鹤便叹息一声道:“世叔才和我说呢,希望我能在朝中与你呼应帮衬,说你此去夏州,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回来呢。” “然后我就突然想起一件事,”唐鹤幽幽地道:“我突然想起,你即便是不做实官,也还有一个侯爷的爵位呢。” 杨和书:“……我爹还健朗呢,应该还能够活上二三十年。” 唐鹤虽不觉得杨侯爷还能活这么久,但也颇觉安慰的点了点头,心里不那么难受了。 唐鹤悄悄看了一眼仰着头看天,就是不看他们的杨侯爷一眼,小声和杨和书道:“你放心的去,我会给你盯着世叔的,虽不敢与你做保证,但他若是想换个儿子做世子,我一定一早通知你。” 杨和书忍不住笑出声来,颔首点头,“好,那就拜托你了。” 杨和书个人能力太出众了,出众到大家都快忘记他还是侯府世子了。 京城里,大家会叫这位小公爷,那位世子爷,但就是不会称呼杨和书为世子爷。 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他将来所得必定在侯爵之上,他大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封侯拜相,而不是继承祖宗余荫。 一直到杨和书告别了所有人,杨侯爷才肯见杨和书,他看了眼他身后的人群,忍不住叹息一声,“你既选定了这条路,那便走下去吧,这二三年内先别回京城了。” 杨和书应下。 杨侯爷道:“你那个专门放元宝玩具的箱子里有个盒子,里面是一些钱,江南那边的事儿已经起了,恐怕就这一二年,陛下和太子就要在江南动手,你在户部的那些动作瞒得了别人,却一定瞒不住崔氏和王氏,到时候他们在江南的手足被砍了,你恐怕要被迁怒。” 杨和书淡然道:“父亲放心,大晋并不是崔氏和王氏的天下,这也不是后魏,他们不能拿我怎么样。” 杨侯爷依旧忧虑,点了点头道:“我回头会让人多往夏州那边去,你要是缺钱了让万田去取,先把夏州那边管好吧,不要让外面的人插手进去。”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1816章 八卦 他看了一眼崔氏,叹息道:“让你媳妇多和娘家联络联络……”娶了她,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杨和书没说话,退后一步恭敬的冲父亲行了一礼,便转身去找妻子,扶着她上马车后和众人道别离去。 杨侯爷看着他走远,幽幽叹了一口气。 这会儿崔氏和王氏还很客气,生气的是族里的人,因为他们在江南的产业都被皇帝抄了,今年杨氏过了一个很惨淡的年,好几房几乎都要靠江南的收益来维持日常花销的突然断了来源,这一个年过得不要太惨淡。 一个两个的还不敢来找族长闹,但人多了,族中怨气沸腾,就算他是族长,足够强势,也压不下这么多人。 尤其旁边还有煽风点火的人,所以杨和书把妻儿都带走也好,留在京城,便是不会遇到什么问题,光气就不知道要受多少去。 送走杨和书,满宝三人便钻到马车里准备回家去,才正月十六,还冷着呢,这会儿又早,所以他们出门就窝在马车里,不愿意骑马了。 唐鹤见他们上车就走,忍不住骑马追上去,敲了敲他们的车窗,见白二郎推开窗探出脑袋来,他就往他身后看了一眼,问道:“你们急什么,难得放假,不一起去大街上吃个饭?” 白二郎道:“太阳才出来没多久呢,我们吃过早饭了的。” 话是这样说,到了大街上,白善三个还是和唐大人唐夫人坐在了一起,五人找了个馄饨摊坐下,一人捧着一碗馄饨吃。 大吉等护卫也坐在隔壁的桌子边点了一大碗馄饨。 唐鹤还喝了不少馄饨汤,长呼出一口气道:“冷天吃馄饨就是舒服啊。”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 唐鹤问她,“明日收假有大朝会,你得早一些进宫吧?” 满宝忧愁的点头。 唐鹤就道:“那明日你在路口等等我,我们一起走?” 满宝看了一眼唐鹤,又看了一眼正喝汤的唐夫人,摇头,“唐学兄,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唐鹤就叹了一口气道:“好吧,那我就明说了,我听到些小道消息,不知是真是假,听说孙郡马要进国子监读书了?” 满宝就好奇的问,“他进不进国子监与你有什么关系?” 唐鹤就指了自己的鼻子问道:“我是谁?” 满宝不假思索的道:“好人。” 唐夫人差点把汤给喷了。 唐鹤:“……谢谢夸奖。” 白善笑道:“唐学兄是长安县县令。” 唐鹤心情这才好些,他道:“今年进京拜年的皇亲国戚和权贵太多了,我就是这么倒霉,这些人大多都住在了长安县。” 只有极少部分人住到万年县的管辖区域去了。 “你知道过年九天我临时被叫去衙门多少趟了吗?”衙门封印,按说他这个县令也是放假的,但他就是得时不时的跑一趟衙门,或是身披官服出去调解。 “昨晚上元宵,看到我这儿没有,是不是又黑又大了?”唐鹤指着自己的眼袋问周满。 满宝看了一下后道:“唐学兄,我早上见你的时候就想说了,昨晚上逛灯市的时候我还看见你了呢,怎么才半个晚上不见你就好像老了三岁似的?” 唐夫人瞥了唐大人一眼道:“因为他一晚上没睡。” 唐鹤忧愁的叹息,“当长安县的县令比当华阳县县令难太多了,昨天晚上我光处理人喝酒打架的事儿去了,对了,现在崔家的四公子和邹家的小儿子还在县衙里醒酒呢。” 他道:“现在元宵也过了,该走的人也该动身了,不想走的人我总得做一下统计,看有多少人留下来,平日里住在哪儿,打算在京城做什么营生。都打探清楚了,我以后好做工作。” 不说满宝和白二郎,连白善都咋舌,然后同情的看着唐县令,“可真辛苦呀。” 唐大人深以为然的点头。 “所以呢,孙郡马是要留在京城吗?”唐鹤道:“你住在宫里,消息肯定比我灵通。” 主要是她是太医,能够更方便的接触到宫中的消息。 满宝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发现她还真知道。 她清了清嗓子,然后左右看了看,见左右两边都是两家的护卫和丫鬟婆子,这才微微倾身,压低了声音道:“听说太后娘娘和陛下求了一个恩典,让孙郡马进国子学读书……” 不仅唐大人倾身去听,连唐夫人和白善白二郎都倾身竖起耳朵听。 白善问:“你怎么没和我们说过?” 满宝不在意的道:“我也是去给太后复查时偶尔听谁提起的,又不与我们相干的事儿,我为什么要说?” 白善一想也是,低头喝了一口汤后想起了什么,抬头道:“还是有些关系的,不知孙郡马为人如何,但云凤郡主脾气可不太好,她要是留在京城,我们得小心一点儿。” 满宝就挥手道:“她不会有空找我们麻烦的。” 她道:“她小产了,得做小两个月的月子,然后还要调理身体,忙着呢。” 唐夫人惊诧不已,“怎么会小产了?” 唐大人也惊讶,一瞬间已经想到各种宫中斗争,但又不觉得不太可能,宫中是皇后的地盘,皇后管理后宫一向有序,何况还有太后在,谁会那么想不开去害云凤郡主? 满宝不能说云凤郡主的病,那毕竟是她的隐私,她猜测她的病可能她自己都不知道呢。 所以她只能含糊的道:“舟车劳顿,本来胎像就不是很好的,初十那天就小产了。” 当时还是刘太医领着刘医女去处理的,后来连萧院正都去了。 萧院正和刘太医都有意隔开了周满和云凤郡主,所以不在云凤郡主面前推荐周满,甚至不主动提及刘医女的师从; 同时也不在周满面前谈论云凤郡主的病情,以免她参与过多。 可是,刘医女是她的徒弟呀。 对于云凤郡主,满宝还是很好奇的,所以她忍了不到半天就悄咪咪的把徒弟给叫去私自指导了,然后她就什么都知道了,连云凤郡主情绪不好,和孙郡马大吵了一架的事儿都知道了。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十一点半左右 ☆.第1817章 唠叨(补更一) 唐大人发誓,他本意真的只是想打听一下孙郡马是不是要留京城,如果留京城是不是进国子监,他完全没有打探别的意思。 结果这开了头就一发不可收拾,满宝除了一些不能说,或是模棱两可,她自己都觉得不靠谱的消息外,其他全都给唐大人说了。 唐大人发誓,他不想听的,但他夫人很感兴趣,所以他就跟着听了。 满宝道:“……太后设在护国寺外的棚子还在呢,听说要一直设到二月初二去,因为她前几日又做噩梦了。” 唐大人竖起耳朵。 满宝道:“我觉着太后就是日有所思才夜有所梦。” 她没说出口的是,或许太后是真的年老了,身体在急速的衰弱中,所以身上一难受,心里就忍不住多想。 尤其她应该预感到了自己的寿命,所以最近总忍不住回想起以前的事儿。 连对着满宝她都没忍住说起她年轻时候的事儿。 满宝叹息一声道:“我给她针灸过,不过效果不是很好了,她晚上总是多梦。” 唐大人若有所思,忍不住和唐夫人对视了一眼。 白善拿出荷包,取了两串钱给老板,道:“吃饱了,我们回去吧。” 唐鹤立即回神,笑道:“我来请吧。” 白善摇了摇头,“学兄何必和我们客气?” 唐鹤就道:“你们还是学生呢,怎么好花费你们的钱?快收起来收起来。” 白善已经让老板算钱了。 他们这一行人不少,老板算术不太好,只能一个一个的加,满宝看不过眼,干脆一眼扫过,算好了人数后就给他报了一个数。 老板这才算到第四个人呢,听见周满给他报数还愣了好一会儿,然后又把他才算好的数字给忘了。 白善见了就道:“是我不好,应该给你算好的。” 说罢从他手里接过一串钱,从上面数了三十六文给他。 老板看了眼手里的一百三十六文钱,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看了一眼他们身上的衣饰,觉得这些有钱人不至于坑他一个摊贩的小钱,这才不继续纠结,笑着送走他们。 唐鹤在一旁看着,啧啧道:“你们心算越发快了,白善,你这是也打算去户部?” 白善摇头,“我不喜欢直接进六部,我想和杨学兄一样先外放,最好可以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 满宝插嘴道:“我们想去高昌。” 唐鹤:“……白善也就算了,你一个太医,能出京吗?还是去那么远的地方。” 满宝不在意的道:“总能找到机会的,实在不行就先辞官两年呗。” 唐鹤就冲她竖起大拇指,然后对唐夫人道:“这就是有本事和没本事的区别了。” 没本事的,暂时离开官场都要心慌得不行,生怕不能起复。 而像周满这样的,便是没有家世,她也多的是机会再次进入官场。只要她的医术还在。 唐夫人点头,也很是认同。 没有家世的周满此时正被太后念叨呢,“让人去玄都观里捐些香油钱,也在山下设一个棚子吧。周满说的也没错,既给了佛家,不好不给道家,神佛嘛,都拜一拜,指不定谁家起了效用呢?” 窦嬷嬷沉默了一下后忍不住提醒,“娘娘,周满毕竟和王爷不睦。” 太后就叹息一声道:“算了,正如她所说的,这宫里的人哪一个不和老五有关?” “皇帝是老五的亲哥哥,皇后是老五的亲嫂嫂,太子和明达几个也是老五的侄子侄女,她不照样给人看病治伤吗?”太后道:“冤有头债有主,她就恨老五一个,连对着云凤都起了医者仁心,又怎么会害哀家呢?” 窦嬷嬷完全想不到,忍不住扭头去看了一眼一旁站着的大宫女,这话是什么时候说的,她怎么不知道? 大宫女低下头,假装们看到窦嬷嬷的目光。 太后挥手道:“快去吧,去年年景不好,虽少,但肯定会有灾民到京城来,每日施米还是有些用处的吧?对了,告诉他们一声,不许他们在京城里买粮食,都出京畿之地去,嗯,就去陇州,或更前一些,直接去剑南道吧。” 窦嬷嬷问道:“这是为何?虽说外面的粮价要便宜些,但花费在路上的钱也不少,这样算下来还不如在京城买呢。” 太后就摇了摇头道:“周满说了,我要是在京城里买粮,那粮价必定会上涨,本来还有能力买粮的人家说不定就买不到粮了,那岂不是做了孽?” 太后道:“这非我本意,所以还是走远一些吧,这样粮食是我们运回来的,虽是捐粮,但京城的粮食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不仅施米时救了人,要是粮铺的粮价再下降,那又是救人一命了。” 窦嬷嬷:…… 她才奉命去照顾云凤郡主几天?怎么一回来太后就张口闭口是周满说了? 她忍不住再度瞥眼看向大宫女。 大宫女低着头,心中却暗道:怪谁? 还不是怪你们都不喜欢和太后说话? 太后这段时间,尤其是年后,也不知怎么了,特别的喜欢回想往事,偏她记性又不太好了,一件事总忍不住翻来覆去的说。 皇子公主们虽会来请安,却不会久留,而且一件事翻来覆去的听也会厌烦的。 就是恭王能耐着性子听完太后唠叨,面上也忍不住走神。 更别说皇帝和皇后了,过年忙得不行,根本没时间听太后唠叨。 而她们这些做下人的倒是没得选择,但太后不喜欢和她们说呀。 窦嬷嬷在的时候太后倒是会说,但窦嬷嬷只会应和,哪里像周满,太后说一句,她能有两个问题。 明明太后说的是一件事,可等周满看完病,扎完针,她愣是能引着太后从天南说到海北,连带着大宫女都跟着听了不少早年间陇西贵族间的隐秘。 坐着马车回家的白善三人经过了护国寺所在的那条街,白善透过车窗看了一会儿,然后就啪的一声合上车窗,扭头和满宝道:“有的人总觉得做了补偿就可以赎罪了。”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1818章 生意 “这个得问那些冤死的冤魂,还有他们的家人。”满宝也朝着窗户看了一眼,道:“我觉得这不应该是果,而应该是因。是太后接济这些贫苦百姓的因,将来能得什么样的果谁也不知道。” 白善道:“可她心里不是这么想的。” 满宝就摇头道:“她寿命不长,何苦去与她论这个长短呢?把人气死了,算你的,还是算我的?” 而不论是算谁的,他们都没好结果,所以不如避而不谈。 满宝不接受,便只当不知道太后赎罪的心思,只当她是在为自己做好事,还能引着她做更多的好事。 “不知道太后考不考虑支持一下天尊老爷,”满宝道:“也真是奇怪了,怎么太后,皇帝和皇后都信佛祖,而不拜天尊老爷呢?” 白善道:“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还两者都不拜呢,只跪天地君父,所以没必要强求。不过其他人还罢,皇帝却不应该有偏向的。” 满宝惋惜道:“可惜魏大人没有就这一点发表看法。” 此话一出,连白二郎都抬起头来,三人相视一眼后嘿嘿一乐,说起来,今年过年好平静呀,他们都没听到魏大人骂人的声音了。 元宵收假,白善三人又再次进宫去了,其他人也该上学的上学,该工作的工作,老周头则又和周大郎往庄子里去了。 这一次小钱氏留在了京城,在吃过她做的饭菜后,周六郎觉得他们饭馆还可以更进一步,所以把她拉到饭馆里帮忙去了。 周立君则是把算盘打得啪啪响,她现在润脂膏的生意做得很好,已经都卖到雍州去了,每月的需求都在稳步的往上增长,不是很多,几罐子几罐子的长,但这恰好在她们的接受范围内。 毕竟这东西做好了也不好留太长,做出来后就要用,最好一年内用完。 现在方氏和陆氏还专门在西一院里收拾出一间药房,专门放着她们熬药膏的器材和药材。 里面光架子就摆满了三面墙。 满宝过年的时候看过周立君做的账册,发现光这一项的收入就比饭馆的还要多了。 于是她也开始在百科馆里翻找起来,希望能再找到一些古方,嗯,对于科科他们来说是古方,对她来说有可能是后方的方子。 找出来的方子还要研究一下,做出来后自己得先用用,确认没问题了再往外卖。 长豫听她说起这事儿时还道:“本来这该是我们一起做的,没想到最后却让你专美了。” 明达就在一旁和满宝解释,“姐姐她羡慕你呢,听说你一罐药能卖一二两,一年能有不少收入吧?” 满宝道:“钱的事儿都是我二侄女管的。” 她想起了立君说的,润脂膏卖到雍州城时一开始根本卖不开,周四郎为此还吃了好几次排头。 还是李家的三娘子出面说和才免去了许多的麻烦,可他们在雍州的生意依旧受限制颇多。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抢了别人的路,因为润脂膏,好些人家已经在减少或断了胭脂和油脂这些东西。 可这世上谁又嫌钱少呢? 满宝和长豫道:“你想做这门生意?” 长豫就坐直了身子,目光炯炯的看她,“可以吗?” 满宝点头道:“我倒是没意见,不过生意上的事儿是我侄女在管的,你得跟她谈。” 满宝笑了笑,直言道:“不过我想她会答应的,你是公主,有你的名号在,我们能省去许多麻烦。” 明达微微蹙眉,她只是玩笑一样的点开长豫的心思,本意是想让满宝安慰一下长豫,不让她心中多想。 却没想到她们直接达成了合作,她思虑片刻,还是没忍住和长豫道:“姐姐,我们是皇家,不好与民争利的。” 长豫却不这么认为,“我哪有与民争利?我既没有仗势欺人,也没有强买强卖,货物的买卖本来就是各凭本事嘛。” 明达却摇了摇头,干脆道:“姐姐,你现在还在宫中呢,宫外的生意你可不能插手。” “等我出嫁再谈,”她扭头和满宝道:“你让你侄女等我。” 明达:…… 满宝点头,兴奋的问道:“你和魏玉的亲事定了?” 长豫道:“过年的时候父皇召见了他,元宵那天,魏大人也把他带到宫里来了,听说他二月要参加国子监的入学考,我听父皇的意思,他要是能考中,这门亲事当即就要定下了。” 满宝就好奇的问:“那要是考不中呢?” “考不中就拖上两三个月再定。” 满宝:……那有什么区别吗? 明达忍不住笑道:“父皇和母后都很喜欢魏公子,觉得他很有君子之风。” 她想到了什么,扭头和长豫道:“姐姐,你若嫁到魏家,这商贾之风怕是也不行,魏大人于这些事上严格着呢。” 满宝就问明达:“你呢,你可会想做生意?” 明达摇头,“我还是算了,我既不缺吃穿,也不少钱花,何必与民争这些利益呢?” 她道:“我三姐御下甚严,对百姓也算宽和,可就是这样,因为参与了木材的生意,手下的管事便做了些强买强卖的事儿,因为这事儿,她在母后殿外跪了半天,也哭了半天。” 满宝问:“那她改过了吗?” “听说赔了钱的,那管事也被处置了,但三姐夫身上的实职被消了,连三姐都被母后下旨申饬,”她看向长豫,道:“所以我才说得不偿失。” 长豫就道:“我们已经是公主了,为何还这样束手束脚的?我又没有要去害人,不过是赚些脂粉钱罢了?” “你这话一听就假,难道你堂堂一国公主还缺脂粉钱吗?”明达道:“要我说,你们生活也太奢靡了,你上次要吃什么酿茄子,御膳房为了给你配菜,差点都误了母后那边的菜。” 长豫不说话了。 明达幽幽叹息了一声。 长豫就指了周满道:“你问她,谁还嫌钱多不成?” 满宝正在思考明达的话呢,闻言“嗯?”了一声,抬起头来后道:“是啊,谁也不会嫌钱多,但我想起杨学兄才说过的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实明达说的也不错,你们有权有势,与民争利本就是不对的。” 长豫没想到她临阵倒戈,气得站起身问,“那你这样说我们这样的皇亲国戚还不能做生意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819章 互不相让 满宝看了一眼长豫,理所当然的道:“对啊,你不知道吗?皇亲国戚本来就不能做生意,连官员都不能呢。” 长豫一呆,好像还真是,然后她不服气起来,指着满宝道:“你不就在做生意吗?” 满宝立刻否认,“我可没有,我就是给我侄女和嫂子提供了几个方子,生意是她们做的,我可是一文钱都没分的。” 长豫怔了一下,察觉到她在耍赖,气得不轻,“你骗人,你们是一家的,她们赚钱还能不给你花?” 满宝就摊手道:“是啊,可这有什么办法呢?朝廷只禁止官员经商,却没禁止官员的家属经商。” 长豫兀自生气,明达却是瞬间理解了周满的意思,感叹道:“所以姐姐你看,朝廷法规对满宝这样的小官尚且没多少约束,何况你这个公主呢?” 长豫反应过来,“弄了半天,你们不是在气我,还是在规劝我?难道我赚钱了就一定会害人吗?” 明达道:“三姐也没想过害人,但她不也妨害到人了吗?那还是被御史弹劾出来的,没被弹劾出来的且不知有多少呢。” 她道:“我们是人,不是神,父皇的手下尚且有贪官污吏,何况你我这样只能受缚于后宅的女子,下人们要糊弄我们多的是办法。” 长豫觉得明达这样想的不对,往后去了一步后上下仔细打量她,问道:“你比我还小呢,怎么听着倒像个小老头?” 满宝也对明达道:“你这样想不对,世上难事多,岂能还未做就顾虑这么多的?” 明达笑道:“我这是思虑周全,而且,还是那句话,我并不缺金银,何必费心劳力的去做这些事?” 满宝觉得也对,于是扭头看向长豫。 长豫就扭捏道:“我,我不行,公主虽有份例,也有封地,但我日常听三姐她们私下说话,地里产出并不高,她们刚出嫁的时候手头常不宽裕。” “尤其是五姐,我听她悄悄和三姐说,她刚到卢氏的时候,虽有单独的公主府,但公主府里的东西还远远比不上卢氏家里用的,日常要买些东西,她尚且要思虑一些,她的妯娌们却是能够眼都不眨的买下。” 五公主是庶公主,皇帝的女儿多,总有照顾不到的,她出嫁时就是按照规制出嫁,皇后从自己的私库里额外添置了一些东西,所以陪嫁并不多。 工部虽给她修建了公主府,但只负责建造,里面的摆设家具这些却是需要公主们自己添上或更换的。 对于不受宠的公主,三五块石头垒在一起也是假山,想要好的假山,那就得自己出钱去买,去更换,更别说一些摆件了。 可以说,不受宠的公主府,才修建起来连一些世家破落户都比不上呢。 长豫还是很好面子的,不好意思的扭捏了一下后便直言道:“我可不想像五姐她们一样,虽然书上和先生们都说行商卑贱,但我看三姐她们可没少让手下的管事去做这样的事儿,既如此,又哪里卑贱了?” 明达就叹气,“你们也太爱攀比了,锦绫是衣,难道绵绸就穿得不舒服吗?” 明达今日身上就穿了细绵衣,可能是因为惧寒和不喜热,相比于锦绫,她自己也更喜欢细绵衣。 长豫瞥了她一眼道:“各人有各人的性情,也不是谁都跟你一样的。而且,你也并不缺这些东西。” 她道:“父皇最宠你,你若是出嫁,怕不止是十里红妆,而且日常的赏赐也不会少的,更别说母后已经和太子哥哥三哥说过了,将来她的私房有一半要给你,剩下的一半才是太子哥哥和三哥一起分了。” 明达好奇,“你怎么知道的,我怎么都没听过?” 长豫就晃着腿道:“你不知道的还多了去了,你知道这次云凤回宫为什么不喜你吗?” 李云凤以前都是和长豫最不对付,但这次,她对明达更是爱答不理。 明达迷茫的摇头。 长豫道:“因为之前查抄皇叔的东西里有一批是皇叔提前给李云凤准备的陪嫁,里面有一批字画和摆设,父皇都收起来了,听说都是给你留着的。” 明达:…… 满宝咋舌,悄声道:“陛下可真疼你,跟我爹似的。” 这下换长豫和明达一起无言了。 满宝见她们看着她不说话,她便轻咳了一声道:“好了,好了,我们继续正题,说到这个行商卑贱的话题,我和我师弟们讨论过的,一时半会儿的也说不完,要不我选个时间大家坐在一起讨论讨论?” 长豫一脸迷茫,“讨论什么?” “讨论商业对国家的影响,还有你们这些皇亲国戚,我们这些朝廷官员参与商业行为对商业的影响。” 长豫更迷茫了,“讨论这个做什么?” 满宝道:“讨论出来后写折子问陛下呗。” 她理所当然的道:“既然我们三人彼此都不能说服,好多问题都不能得到解答,那不如去问陛下,陛下有满朝文武可用。全天下最聪明的一批人都在陛下手下,我们想不出来的答案,他们总能想出来的吧?” 她道:“到时候我们就知道你到底应不应该和我侄女一块儿做生意了。” 长豫:…… 要不是周满是她熟悉的朋友,她一定认为她在威胁她。 长豫气得从鼻子喷出一口气来,她就想悄悄的参一股生意,赚一点儿胭脂水粉钱,怎么就这么难? 明达捂着肚子笑得不轻,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她和周满道:“这个主意不错,你做个东,到时候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长豫想也不想道:“不行,我才不要被写到折子上被人议论呢。” 满宝就道:“到时候给你想个代称就是了,参股做生意的皇亲国戚随手一抓都是,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写的是你?” 长豫还是不乐意,别人不知道,但她知道啊。 满宝道:“到时候我和太子借一块鹿肉,再和太子妃借一块地方,我们就边烤鹿肉边说话,对了,明达你上次给我喝的葡萄酒酸酸甜甜的,我觉得很好喝,到时候我想办法弄一瓶来,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吃肉。” 还想反对的长豫立即不说话了,她咽了咽口水,和周满提要求,“我听人说,你除夕夜值守时和刘太医在茶室里吃家里带来的蒸肉,很好吃呢。” 明达:……她怀疑她姐姐想赚钱不是为了赚胭脂水粉钱,而是为了赚饭钱。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820章 别带坏我孙女 满宝:“鹿肉还有办法,蒸肉却没办法了,我才收假呢,又不能出宫去。” 长豫就道:“你不是还有先生每日进出宫门吗?” 满宝:“……我先生不能带食物进宫吧,我是因为要留宿宫中,侍卫们才睁只眼闭只眼……” 长豫还是很想吃宫女们悄悄议论的,梦里都是肉香味的蒸肉,因此道:“那你去宫门口接一下好了,去吧,去吧,你拿了蒸肉来,我回头出钱让御膳房的人做一盘消灵炙。” 满宝道:“没听过这道菜,很好吃吗?” 长豫就兴致勃勃的推荐起来,“可好吃了,用的是羊腿上最好的那四两肉炙烤成的,配以密料……” 长豫惋惜道:“可惜宫里这道菜做得好的御厨不多,那密料方子便是给了其他人,做出来的味道也大有不同,我要吃,也得提前两天预定,让那御厨空出时间来才能做。” 还得她自己掏钱,可贵了。 长豫看向周满,目光不言而喻。 明达听姐姐说起好吃的来滔滔不绝,只能摇了摇头道:“随你们吧,不过又是羊肉,又是鹿肉,还都是烤的,小心上火。” 满宝听着正心动不已,闻言立即对长豫道:“没事儿,回头我给你配清凉解毒的茶,两壶下去就好了,不行还有药呢,你觉得穿心莲苦吗?其实炒一下泡茶还是可以的。” 长豫直接拒绝了,“你上次还说黄连不错呢,结果我喝了一口差点把我胃口被败坏了。” 满宝道:“我给我哥哥他们喝,他们就说效果不错,也不是特别难喝,我才想着推荐给你的,我哪儿知道你这么受不了苦?” 俩人互相埋怨了一下,明达问道:“你不进去看皇祖母了吗?” 满宝便探头往正殿看了一眼,继续稳稳的坐着,“太后好似还在睡觉呢,不急。” 明达没办法,只能看着俩人埋怨过后继续凑在一起说好吃的东西。 她抬起手端杯抿了一口茶,明明知道她身子弱,有许多的东西不能吃,还非得在她面前说吃的。 满宝和长豫友好的交流了一段美食,直到太后那边的宫女来叫人,她们三个这才过去。 不错,这是在太后宫中。 满宝上午要去太医署上课,所以下午从太医署里回来才拎着药箱来给太后扎针,正好碰见来给太后请安的明达和长豫,本来因为太后在睡觉想回崇文馆去的满宝立即不走了。 三人就坐在偏殿里一边说话,一边等着太后醒。 三人进去时,太后才让人挽了一下头发,看到明达和长豫就笑问,“你们怎么来了,等得急了吧?” 明达就小跑着上前行礼,挨着太后笑道:“来给皇祖母请安,我们一直坐在偏殿里说话呢,一点儿也不急。” 太后宫中的宫女和内侍看着将太后宫殿都逛了一圈的两位小主子和周满,默然不语。 “皇祖母怎么睡了这么久,”明达伸手替太后将几缕碎发顺到脑后,笑道:“周满说白日里睡久了夜里会睡不着的。” 太后坐在椅子上笑道:“祖母年纪大了,所以睡得多。” 给太后把脉的周满却知道,她晚上估计睡不着,全靠白天补眠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她和萧院正刘太医等人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行。 满宝给太后把过脉就要给太后扎针,明达和长豫就坐在幔帐外面等着,顺便和太后说说话。 听俩人说起过两天他们要去东宫里和周满一起烤东西吃,她就笑道:“姑娘家是要多走动走动交几个朋友的,不如把云凤也叫上,你们姐妹也有半年不见了,这会儿正好亲近亲近。” 长豫当然是不愿意的,有李云凤在那还能正常谈心聊天吗?不打起来就算好的了。 明达也不想和李云凤一起,就笑着道:“等云凤姐姐好了我们就单请她,母后说云凤姐姐现在不太方便,让我们近来相让些。” 太后就叹息一声道:“差点儿忘了,她这会儿还坐着小月子呢。你们去看过她没有,精神可好些了?” 自从李云凤小产后太后每隔两三天就要派人去走一趟的,但其实她才见过李云凤一次。 她身体不好,进出一次都要费很大的劲儿,而李云凤也不可能出来吹风看望太后。 明达就道:“前几日去看了,我看着云凤姐姐精神还好,就是有些不太开心。” 太后就略微放心,笑道:“她才失了孩子,不开心是正常的,你们别往心里去。” 明达和长豫齐声应下。 太后又想了想,然后道:“说起鹿肉哀家想起来了,似乎是谁往我这里送了一些鹿筋,说是炖了可以强身健体,但我牙口不好了,炖得再好也没用,回头你们取了去给御膳房做上,让你们太子哥哥多吃些,今年要是再添上两个小皇孙就好了。” 满宝正扎针,闻言顺口道:“那得吃鹿鞭吧?” 大宫女:…… 太后以前没觉得周满说这些有什么不对,她是大夫嘛,好多话都能说的,但这会儿当着明达和长豫的面,太后才惊觉周满也是个小姑娘呢。 于是她嗔怪道:“瞎说些什么,你是个姑娘家,出口的话得思量了再说。” 满宝:……上次是谁兴致勃勃的和她说起年轻时候因为和先帝吵架,所以连着三天给先帝炖了鹿鞭吃,直接让先帝吃出了鼻血的? 但是,太后不是公主,满宝默默地没敢将心里话说出来,还乖巧的认了一个错。 太后满意了,继续趴着让周满扎针。 当然,太后要送自然不止送鹿筋而已,还有一扇鹿肉。 得,满宝都不用去找太子借鹿肉了,只需要和太子妃借地方。 而且这鹿肉和鹿筋是直接送到东宫的,太子听宫人提起时都怔了一下,问道:“皇祖母怎么想起给我送鹿肉了?” 太子妃道:“不是给你送的,是送给周满和明达长豫的。” 太子:“……送给她们的东西怎么送到孤这里来了?” 太子妃也是才送走周满,道:“周满想在东宫里借一块地方招待明达和长豫,说是要讨论一件她们想不出来答案的问题。” ※※※※※※※※※※※※※※※※※※※※ 作家的话 晚上十一点半见 ☆.第1821章 堵路(补更二) 太子忍不住抬头看向妻子,依旧不解,“她不能去明达和长豫那里吗,为什么要在我的东宫里办?” 太子妃就笑道:“因为还请了白善几人吧?” 太子一听立即皱眉,“长豫就要定亲,明达年纪也不小,她这是要干什么?” 太子妃就道:“都是世家豪门公子,守礼着呢,她能做什么?” 见太子还是皱眉,她就笑道:“到时候让人把小花园的亭子收拾出来给他们用,殿下要是不放心大可以跟着去看看嘛。” 太子这才不再反对,他看了一眼太子妃手上的菜单,听说都是周满和她借的,便抽了抽嘴角暗道:说什么讨论未解的事情,怕是为了吃的吧? 两天之后,满宝正好太医署中没课,一大早她就跑去给太后扎针了,然后就回崇文馆里备课和修书,等到了下午白善他们下学,她立即就把东西一收,屁颠屁颠的跑去找他们。 为了热闹和安全,满宝还邀请了刘焕和殷或。 有刘焕在,他们可以通过他的口向刘尚书表达一些对税务的看法;有殷或在,只要他们在宫里闯的祸不大,殷大人就会庇护他们的。 满宝也不掩饰她的小心思,刘焕就道:“我现在走还来得及吗?” 满宝道:“烤鹿肉哦,还有我没吃过的消灵炙。” 她没吃过,白善和白二郎自然也没吃过,其实和周满一样,他们之前听都没听说过呢。 殷或倒是听说过,但是也没吃过。 他很少吃烤的东西,这次来多半是坐着说话的,品尝美食的事儿多半与他无缘。 但满宝和白善同情他,觉得不能吃好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因此从消灵炙上切下一小块来给他,还分了他一小块的烤鹿肉,然后他就得吃自己的汤汤水水去了。 长豫都忍不住看了他好几眼,然后悄声和满宝道:“真可怜。” 满宝已经盯着分到自己盘中的消灵炙了,问道:“可以开始吃了吗?” 明达:…… 长豫已经连连点头应和,“可以了,可以了,鹿肉都烤好了呢,我上次没吃多少,这次可一定要好好的吃一顿。” 大家大快朵颐起来。 明达都没忍住吃了好几块,然后见大家光顾着吃喝去了,便问满宝,“你不是说找了大家来是讨论未解的问题的吗?” 满宝一边吃一边道:“是呀,但也得吃饱了再说嘛,你看这会儿时辰还早呢,我们宫门落锁前都可以在这儿说,放心吧,我都和太子妃说好了的。” 殷或胃口小,他此时已经吃好了,所以放下筷子直接问,“到底是什么未解的问题?” 满宝偏头想了想,拦住正要说话的长豫公主后道:“长豫公主想参股做些生意。” 殷或怔了一下后问道:“你们是打算叫上大家一起出钱吗?” 刘焕就考虑一下自己的钱袋,然后扭头问正埋头苦吃的白二郎,“如果我和你借钱做生意……” “这不可能,”白二郎直接拒绝了,“要是连做生意的本钱都是借的,那还做什么生意?” 刘焕道:“我不信你们一开始置办产业时没借钱,你们难道一早就提前存好钱了?” 白善道:“我们没借钱,家里直接给了钱做的。而且我们自己也存有钱。” 白二郎补充道:“不老少呢。” 满宝举手道:“我当时最穷,不过我现在最有钱。” 毕竟她可是工作的人了呢。 刘焕瞪着眼睛看他们,“你们怎么存的钱?” 白善和白二郎理所当然的道:“月钱呀。” 白二郎道:“我们的月钱虽比你的少,但也是有的。” “你们可真能存,月钱竟然都能存下来。” 白善就笑道:“你要是在我们村,肯定也能存下来。我们要花钱得去大集,从街头逛到街尾,花的钱绝对不超过二十文。” 一旁殷或淡淡的道:“或是像我一样体弱,没有别的花用,自然也可以存下来的。” 长豫见他们跑题,忍不住敲了敲桌子,“能不能回归正题?” 满宝:“哦,对,长豫要做生意,你们觉得她可以做吗?” 白善便问做的是什么生意,预计成本是多少,可需要他们帮什么忙吗? 其他人也洗耳恭听。 明达看向满宝。 满宝就道:“我没有提前和他们说,所以你看,他们都不觉得长豫做生意有问题。” 说完,她看向白善等人道:“皇亲国戚和朝廷官员是不能经商的。” 几人:…… 殷或迟疑着问,“长豫公主还打算亲自管理吗,这些事情交给下人去就好。” 长豫立即理直气壮起来,看看明达,又看看满宝,“你们看,他们都没觉得有问题。” 满宝点头道:“这就是问题了。” 白善也反应过来了,笑道:“我知道了,你是想议一议该怎样防止有权有势之人仗势欺人,与民争利?” 明达问:“为什么不是阻止,而是防止?” 白二郎道:“怎么可能阻止?那不是捅了马蜂窝?别说我们,就是陛下也办不到的。” 殷或和白善满宝一起点头,这也是满宝组局的原因,阻止是不可能了,不过可以胡乱的讨论一下怎样更好的防止。 殷或问,“你们打算讨论出来了干嘛?” 满宝问:“我们要是能讨论得出来就让刘焕和刘尚书转达一下,要是讨论不出来,我们可以给陛下写一个折子,让他给我们解答解答嘛,其实我也挺好奇的,万一将来我家的药材生意和药膏生意做得超级大了,朝廷会不会处理我,怎样处理……” 众人:…… 连白善都没想到她有这个心思,半响无语。 满宝对上他的目光,道:“这叫防患未然,不是正常的吗?” 刘焕还一脸迷茫,连忙叫停,“等一下,这事儿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既然明知道那是个马蜂窝,为什么还要去捅?” 他也不傻,虽然他们说话绕了一点儿,他费了老大劲儿才明白过来,但身为户部尚书的孙子,他还是知道权贵涉及商事是一件很敏感的事儿。 他扭头和周满道:“就你家那小生意,药膏一个月能卖出一百罐吗?” 满宝:“……不能,现在好像是二十多罐?” “所以这么小的作坊你担心什么?”从小耳濡目染的刘焕道:“所以你担心什么?别说那药膏不是你卖的,就是你卖的也没什么事吧,你是太医呀,是大夫呀,润脂膏说白了也是药膏,你给病人开药膏怎么了?” 满宝立即和明达长豫道:“听到没有,听到没有,这些都是空子,像这样的空子还有许多呢,要想不与民争利,那需要填补的空子可多了。” 众人:……这是狠起来连自己的路都堵了呀。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822章 闲话 满宝掰着手指头数自己知道的各种空子,“说是官员不能经商,但朝中的官员谁没有一两个下人名下挂着商铺在外行走的?再不济还有亲戚好友,都可以合作,基本上只要自己不倒下,这些合作就能长长久久的进行下去。” 她也不避讳,直接道:“比如我们太医署的太医,萧院正家里就有好几个药铺,就挂在他两个儿子名下,刘太医他们虽没有自己的药铺,却都有亲近的药铺,偶尔去那些药铺里挂单坐堂,或是帮他们出诊一些请不到太医却又极重要的病人……” “还有替药铺引荐一些药商,就凭这些,不用出钱每年都有分成拿,”满宝道:“我出自济世堂,郑大掌柜就暗示过几次可以从京城这边的铺子里拿出一成的收益来给我。” 长豫和明达张大了嘴巴,明达好奇的问,“那你拿了吗?” 满宝摇头,“我也心动过,但仔细想想,拿了这一成收益,将来责任就多了,我要是去了别处心里也不自在,所以还是丁是丁,卯是卯,算了。” 殷或:“可你不也时不时的去济世堂坐堂吗?我听我大姐说,有人想从太医署里请你出诊,不过太医署这边没批,最后还是走的济世堂的路子才请到了你。” “咦,你说的是裴家娘子吗?”满宝道:“我上次休沐只出了这一个外诊。” 她笑道:“她给了钱的,有诊金,为何不出诊?说起来我还要谢郑大掌柜为我招揽病人呢,这算是互惠,我怎么好意思再从郑大掌柜那里拿钱?” 白善道:“这就是脸皮薄和脸皮厚的区别了,但在官场中多混几年的官员,若爱财,再薄也变厚了。所以这样指望官员自律是不行的,得有规矩才行。” 明达道:“朝中已经明确规定官员不能经商,还要怎么规定呢,总不能要求他们家的下人和亲戚都不能经商吧?” “这个肯定不行,”都不用白善和满宝表示反对,白二郎直接道:“以后白善要是考中进士出仕了,我却没考中,那我肯定要回家种地的。” 他道:“农忙之余肯定还要做一些生意维持生计,要是亲戚也不能做生意,那我怎么办?” 众人:…… 明达好奇的看他,问道:“你还做生意?” “那是,”白二郎道:“我这么多地呢,收获的粮食得往外卖,要是在外面看到好看的绸缎锦绫等也可以带回绵州和益州嘛。” 他爹就是这么干的,不过他爹很少亲自干这样的事儿,都是让管事出面,他再管着管事就行。 一旁的火炉水开了,咕噜噜的响起来,放在上面的锅里冒出阵阵的肉香味儿,正想说话的殷或一顿,转过头去问道:“怎么还有蒸肉?” 满宝道:“我今天让先生带进来的。” 长豫也闻到了香味,吸了一口气道:“可真香呀,你带了几碗来?” “三碗,先生带进宫来的我全拿来了。”满宝对殷或道:“这个你可以多吃一些,先生说我大嫂说了,宫里的贵人们肯定不缺油水,所以这次她把粉码得稍厚一些,下面又垫了好些萝卜,蒸肉没那么油腻了。” 殷或面色没多少变化的道:“其实和之前一样的也可以。” 刘焕扭头问,“你吃过?” 殷或点头,“过年的时候他们送了一些给我。” 当时他收到这份年礼时还惊了一下,他还是第一次收到蒸好的肉做年礼,可那天晚上他就吃了两块,剩下的都让他爹和祖母及六姐吃了,很是惋惜。 刘焕就在香味中嫉妒,“你们为什么不给我送?” 满宝眨眨眼,忍不住和白善对视一眼,迟疑道:“下次给你也送一份?我们给你们家的年礼也不薄吧,这蒸肉又不值钱,而且你家人好多,给你一碗,你能吃到一块吗?” 刘焕一想也是,他们家人好多,跟殷或他们家不一样。

相关推荐: 吾为将军   快穿之世界线全乱了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总裁越过界   烂人一双[重生]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什锦良缘   [网配]谁说傲娇不当攻   重生之韩棋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