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245章

第245章

回神就看到俩人正望着彼此,也不知道用眼神在说着什么。 他牙酸了一下,道:“你们二人能不能停歇一会儿,外面景色也不错的。” 白善问:“外面有什么景色?” “怎么没有,外头这么多好吃的。”白二郎说完撩开窗帘往外看,这才发现外面是旷野,他一呆,“这是去哪儿?” 白善和满宝默默地看着他道:“姜先生在城外建了间别院,邀请先生过去住两天避暑,是谁今儿一大早就在念叨着了?” 他们是早就商定好送完五皇子就去姜先生的别院的,因为就是这么巧,他们在同一个方向。 因为白二郎出乎寻常的忘事儿,从姜先生的别院里回去以后,满宝和白善悄悄的在花园里碰头。 满宝:“不知不觉师弟都快十七了。” 白善:“……是三师弟。” 满宝继续:“的确也该说亲了。” 白善则是想了想道:“不容易,陛下很宠明达公主,怕是想给她说一门家世极好的亲事。” 满宝想了想,觉得还真有可能,恐怕皇帝认为的好就是家世第一,相貌第一,才华第一,人品第一。 “看明达的意思吧,”满宝想过后道:“还有皇后在呢,我觉得皇后会听明达的意思,而且二郎也不差呀。” 白善点头。 虽然他经常嫌弃他,但自家的师弟自己说可以,真和外面的人相比还是很不错的。 俩人对视一眼,满宝道:“明达那里我去问。” 白善便道:“那白二那儿我去问吧。” 白善这会儿才觉得怪异,小声道:“怎么觉着我们是他长辈呢?” 满宝嘿嘿一笑,“我们是师姐师兄啊。” 他们决定保密,但不到半天,家里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庄先生对于弟子们从来都是放养,他们想去做的事儿只要不是太有危险,或是违反了法律和道德,他基本上都是听而任之,偶尔还会给他们提一下建议。 所以对于两个弟子想要做媒,还“胆大包天”的想让他们师弟成为驸马的事儿他没有阻拦,只是提醒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才是名正言顺的。” 刘老夫人只沉吟了一下便道:“说起来二郎年纪也不小,的确应该说亲了,我写信让你堂伯来一趟吧。” 白大郎也很快知道了,到底年轻,还没绷住脸色,张着嘴巴半响才回过神来,然后和刘老夫人道:“堂祖母,这不好吧?” 刘老夫人笑道:“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呢,有什么好不好的?你师妹和弟弟们也就这么一说,不过二郎的确该说亲了,他现在好歹是崇文馆学生,就算是说不上公主,也可以说别的家世相当的姑娘,那么大的事儿你也做不了主,不如让你爹来一趟。” 白大郎便想起他学里同窗的提议。 其实他弟弟现在京城里还真勉强算得上个香饽饽,他们家钱财不少,也是世家旁支,他们家虽只有兄弟两个,却都是嫡出,他在国子监读书,他弟弟更是混进了崇文馆做了太子伴读。 以前还不显,现在太子生了长子,地位越发稳固,若无意外,他将来登基做了皇帝,那他弟弟凭着曾经伴读的身份会走得比别人更顺一些。 所以今年便有不少同窗玩笑着要和他结亲,家里有妹妹和堂妹的同窗也是不少的。 白大郎一直没应下,是因为觉得弟弟还跟个孩子一样不开窍,可现在想想,他年纪到了自然就开窍了。 不过看来还是不能应下。 白大郎看了眼白善和周满,这俩人运气好得很,说不准真叫他们办成了呢? 白大郎一脸恍惚的想,所以他还有可能和皇帝成为亲家了? 老周头都知道了,他悄悄和钱氏道:“我刚才仔细的看了看,别说,二少爷抽条起来还挺俊的,说不准真能招到公主。” 钱氏:…… 老周头说完就砸吧嘴道:“不过我也仔细看了,论来论去,还是我们家女婿更好看点儿。” 钱氏叮嘱道:“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可别往外说,不然让人听见了不好。” “我知道,我也就和你说,”老周头道:“况且我能和谁说去?你该让老五他们注意点儿才是。” 周五郎他们才不会往外说呢,自从满宝得了太子的赏搬到这里来,她又当官以后,周立君就说过,家里的事儿,就是晚上多做了一道菜这样的小事儿也不能往外说,外人问起来就装哑巴。 别看是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门禁和口风也有松和紧的区别,立君京城出入一些后宅,没少看见有人四处游走着打听各家的消息,简直是防不胜防。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939章 自信 满宝不常住在家里不知道,周五郎却是知道的,他们刚住进来时便有很多人喜欢上他们家角门上来,有卖货的,也有借东西送东西的,有时候什么借口也没有,就是敲了门和他们蹲在门边说话。 周五郎和周立学他们几个一开始不知道,还当是邻里热情呢,这不就跟在村里一样的吗? 大家有空了蹲在一起唠唠嗑。 后来周立君跟着刘老夫人学了一段时间管家,后来就不许他们再往外说家里的事儿。 可以和人蹲在门口唠嗑,说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说家里的事儿,哪怕说今日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人踩着了瓜皮摔了个四仰八叉也是可以的。 要是有人不懂看脸色适可而止,那就反问回去,就问他们家主子的事儿,什么秘密问什么。 这样一番操作,一个多月后就没人再在周宅的后角门里叫门和老周家的人唠嗑了。 现在偶尔看门的下人们会说说话,但刘老夫人管家严格,所以下人也不会把主人家的事往外说。 所以消息很好的被圈在了周宅内部,不过除了当事人白二郎,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吃晚食的时候,容姨甚至特地给白二郎做了一道红烧狮子头,而小钱氏让满宝端了一碗蒸肉过来,俩人的说法竟然出奇的一致。 满宝道:“我大嫂让你多吃点儿,吃得多长得壮……”才好娶媳妇。 白二郎坐在饭桌边很怀疑,“这是给我的?” 满宝点头。 白二郎瞥了一眼白善后问道:“不是给白善的?” “不是,”满宝强调道:“就是给你的。” 将菜端上来的丫鬟也笑道:“堂少爷,容姨的这道红烧狮子头也是给您做的。” 白二郎就认真的心算起来,“不是呀,我生辰还有三个月呢。” 白善让人给满宝添一副碗筷,见他还在纠结,便道:“给你就吃吧。” 白二郎听着这话总觉得很不对劲儿,他夹了一个大丸子,看看白善又看看满宝,最后扭头去看庄先生,迟疑的问,“先生?” 庄先生就笑着颔首道:“吃吧。” 白二郎觉得就算白善和满宝会坑他,师父应该也不会,于是一边抬着眼看他们,一边咬了一口。 满宝看着也想吃,于是从下人手里接过自己的碗筷,干脆就在这边吃了。 那边老周家人看满宝一去不回便知道她在那边吃了,于是也不再等她。 白善一直没找白二郎,直到他们进宫以后。 俩人一个房间,晚上灯一灭经常说些小话,今天晚上自然也一样。 白善问道:“你想娶个什么样的妻子?” 白二郎也刚躺下,拿着蒲扇正在扇风,闻言叹息道:“你们平日里在我面前恩爱也就算了,这是分开的时候也要表现恩爱?” 白善道:“谁跟你表现恩爱了,这是个问句,而且就是字面上的问话,所以请回答吧,你想娶个什么样的妻子?” 白二郎惊奇不已,拿着蒲扇半坐起来,隔着朦胧的月光看向对面,“稀奇啊,你这是关心起堂兄来了?” “不,”白善沉静的道:“我是在关心师弟。” 他道:“作为师兄,关心师弟的终身大事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吗?俗话说得好,长兄如父……” 白二郎一听这话就气得丢下蒲扇,伸脚便跨过两张床踹他,白善往里一滚就避过了,哈哈大笑了两声,然后道:“好了,好了,不逗你了,我是认真问你的,你心里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 白二郎哼了一声,继续躺回床上没说话。 白善就撑起脑袋遥遥的看着他,只是夜里只看得到人的轮廓,看不清人脸上的表情。 “喂,我们师兄弟这么多年,有什么话不能和我说的?我连你七岁了还在尿床都知道……” 白二郎瞬间炸了,跳起来蹦过去就要揍他,白善只伸起一条腿,“你可别来,我功夫比你好太多了。” 白二郎气呼呼的,却还是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道:“我没有!那是个意外!” 他知道,那天他们去山里玩儿太累了嘛,他又喝了许多水,所以午睡时便爬不起来。 白善嘿嘿一笑道:“所以你有什么不能说的?既然你不说,那我就直接问了,你是不是喜欢明达公主?” 白二郎就坐在他的床边,半响后才叹气,“喜欢不喜欢的,我也求不到她呀?” “你求过了?” 白二郎在黑暗中摇头,道:“书上不是写了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是不能确定可以过长辈的那一关,我和她求,岂不是在害她?” 白善深以为然的点头,“我们家这边的父母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皇帝皇后那一边。” 白二郎踩着床板回自己床上躺下,继续拿着蒲扇扇风,“这不是废话吗?” “但明达公主愿不愿意问题还是很大的,”白善问白二郎,“我是说,明达公主若是也有意,你打算如何?” “那我就去和陛下求亲,”白二郎架着腿摇了摇,还是很有自信的,“我除了读书上差一些,其他的应该也不差了。” 白善没想到他的自我认知是这样的,一时惊奇不已,“你以为自己的短处是读书上差一些?” 白二郎沉默了一下后道:“好吧,是差得有些多,可那是和你们比,我和封宗平他们比了比,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白善:“……所以家世什么的?” “家世上不差什么吧,”白二郎从小在村里就是霸王一般的存在,整个七里村,包括附近的大梨村等好几个村庄,除了白善和周满外,没别的小朋友可以凌驾在他之上,就算到了益州和京城,他也从没有怂过。 很少有人能在家世上欺负他,怕什么呢,大不了回家继承他爹留给他的田产。 白二郎继续摇着蒲扇念叨:“我相貌也不错的,人品更是没得说,就是读书差点儿,偏明达公主又很喜欢读书,她要是和长豫公主一样不喜欢读书,只喜欢吃就好了。” 那样他一定很有信心。 白善翻了一个身道:“得了吧,我觉得你有这个缺点挺好的。”不然还不得上天啊。 ※※※※※※※※※※※※※※※※※※※※ 作家的话 这个错了,一会儿替换,我今天真的是头好晕 ☆.第1940章 坦诚 明达比白诚还要坦诚,满宝一问她便点头道:“我是挺喜欢他的。” 满宝不免好奇,“你喜欢他什么?” 明达忍不住笑了一下才道:“我觉得他和你很像。” 满宝:……她哪里像白二了?她明明那么聪明! 明达便笑眯了眼道:“就是这样,这股劲儿很像,而且他不仅健康还快乐,我知道,你不怕我们,他也不怕我们,所以你们都没想从我们身上得到些什么,我跟你们做朋友很开心,我身边很少有这样的人。” 明达没有明说的是,她身边不是很少,而是只有他们这二三人而已。 就是长豫姐姐,她们姐妹间感情深厚,但一开始,包括现在,她对她好,不止是因为她们从小的姐妹之情,也因为她是父皇和母后的女儿。 虽然明达并不在意这一点儿,但碰见周满和白二郎这样并不因为她是嫡公主便特意讨好,也并没有想从她身上得到什么东西的朋友时也分外的珍惜。 她道:“倒也不是就一定要招他做驸马,就是觉得挺喜欢他的,看他和你们在一起便总是忍不住发笑,心里也高兴。” 她笑了笑道:“你要是不问,我也不会说,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我并不知道父皇会给我选一个什么样的驸马。” 满宝问道:“你不问问吗?” 明达微微摇头,却又点头道:“父皇会告诉我的,不用我特意去问。” 满宝想了想,不太能理解,“你竟这么不上心,那可是将来与你朝夕相处一辈子的人呢。” 她道:“我就不行,将来一起过日子呢,首先就得长得好看,不然以后多憋闷呀。” 明达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问道:“所以你选了白善,没有选白二郎?” 满宝瞪圆了眼睛,不可置信的道:“你说什么呢,我怎么可能选白二?” 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儿。 明达略一想,也觉得不可想象,她忍不住笑出声来,问她,“可在外人看来,其实他们堂兄弟之间的条件是差不多的,白善的家世虽比白二强些,可白善幼年失怙,而白二父母兄弟俱全,只这一条就不知比白善强了多少去。论交情,你们更早认识,又是同村,怎么你选了白善,不选他呢?” 满宝微张着嘴巴半响说不出话来,“这,这要这么说呢?从没有想过的事情呀。” 明达便道:“是啊,从没有想过的事情,我也没想过要嫁给他,只是觉得喜欢他而已。” “那你现在想了吗?”满宝道:“你现在肯定想了。” 明达并不否认,笑道:“既然都提到了,自然就忍不住想了,思绪也就一瞬间的事儿。” “也是,我刚才打了好大一个抖呢。”满宝抱怨了一下,然后问道:“那你想得怎么样了?” 明达笑道:“顺其自然吧。” “我不信,你可从来不是听话的人,你现在怎么这么听话了?” “我从来只听人说长豫姐姐不听话,还是第一次听人说我不听话的呢。” “那不一样,长豫公主就是面上凶,嘴上抱怨,但对陛下和娘娘的安排从不会说不;可你不一样。”明达表现得再温顺,心里却有主意得很。 明达见她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模样,便脱掉了鞋子,盘腿坐在榻上道:“好吧,告诉你也无妨。” 她道:“父皇说是要给我说亲,但他看了好几家子弟都不满意,我自己算着,想要在今年定下是不可能了。” 而太后身体更不好了,过了今年要是还定不下,那她至少还要再等两年多才会说亲,一番忙碌,等定亲的时候说不定都三年后了。 所以在猜测亲事可能定不下来的情况下,明达自然不会主动提及她对白二郎的那点儿小心事。 况且,“三年,听着似乎不长,但过起来就长了,白诚那时候也要及冠了吧?” 满宝道:“白师兄就是及冠后才定亲成亲的,这个岁数不大。” 明达听了顿了顿,然后道:“好吧,还有一点儿……” 她轻轻地道:“三年后,我都不知道自己还活不活着。” 满宝吓了一跳,忙道:“这是怎么说,你虽说身子弱些,但也不至于此吧?” 明达就苦笑道:“这也就是你了,其实宫里宫外不少人都知道,我从生下来便不足,比殷大人家的殷或也就强一些。” 她道:“我和他可是宫里宫外有名的两个病秧子,现在看着是好一些了,但出生时就带着的不足之症,我不觉着能治好。” “所以我不确定父皇是想给我选一个怎样的驸马,”明达道:“是要合谋,还是要笼络,或是就为了我将来剩下的不长的日子呢?” 满宝没想到她想得这么多,半响后才道:“难怪你总精力不济,你思虑的也太多了。” “你怎么不问陛下?”她道:“他那么疼你,我想他会与你商议的。” 明达却摇头,“我不想父皇为难,所以等等吧,等看看父皇要给选个什么样的驸马,要是前两种,我便不提,若是最后一种,我就得考虑考虑。” 满宝:“怎么还要考虑?” 这样听着她师弟的机会很少呀,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 明达道:“自然得考虑了,万一到时候我身子不好,前脚嫁进去,后脚就死了,岂不是害人白成了一个鳏夫?” 满宝:“……你想得真多。” 于是回到崇文馆时,满宝和白二郎道:“明达说要考虑考虑,她不想害你成鳏夫。” 白二郎瞪眼,“你还去问她了?” “总要问一问人家的意思你才好去求亲不是?”满宝道:“不过现在知道了,她是不讨厌你的,还有些喜欢你,所以你可以向着皇帝努力了。” 父母之命嘛,自然先征得父母的同意才好对正主下手,这才光明正大不是? 白二郎就忧愁起来,“这怎么努力?我也见不着陛下呀。” 满宝想了想道:“我倒是偶尔能见到,要不我给你传传话?” 白二郎:“我对着陛下有什么话说?” 那是没有,她都经常没话说呢。 ※※※※※※※※※※※※※※※※※※※※ 作家的话 很晚了,大家先睡吧,下一章在晚上十一点半左右了 ☆.第1941章 知情(七夕快乐!) 白二郎的目光落在了一旁的白善身上,“我们三人之中只有你有讨好岳父的经验。” 满宝一听,也抬头看向他。 白善道:“简单,投其所好就好。” 不管是对周大伯,还是周小叔,两个岳父他都是这么干的。 周大伯喜欢听好听的话,还喜欢钱财,所以他总是会给周大伯送一些东西,不是很贵重,却很有新意,又总是周大伯喜欢和用得着的东西。 加上他天然的优势,比如他长得好、读书好这些优点,很容易就得到了周大伯的喜欢。 至于周小叔,虽然困难点儿,毕竟他们彼此见不着面儿,他的喜好全靠推论。 但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他喜欢世间的各种东西,他觉得是阴间缺少那些东西,所以他才让满宝替他上供的,而且大多是只上供一次,有时需要重复,但数量都不会庞大,他现在还没琢磨出来,他是真的不需要量大呢,还是心疼满宝特意要求少的? 他提过好几次想要直接大量上供某种东西,但满宝都给拒绝了。 虽然满宝很聪明,但有时候又有些迟钝,所以他现在还不能确定这到底是周小叔的本意,还是他心疼资格闺女…… 白二郎不介意白善的走神,靠在栏杆上烦恼,“投其所好?陛下喜欢什么?” 白善顺口接了一句,“钱。” 见白二郎不相信的看过来,白善便道:“陛下缺钱,他肯定喜欢钱的。” 满宝也努力的想了想,小声道:“我觉得他还喜欢听人说好听的话。” 白二郎和白善理所应当的道:“这不是正常的吗,谁不喜欢听好听的话呀?” “那不一样,皇帝听到了好听的话会尤其高兴。” 白二郎就纠结起来,“可是怎么办,难道我要去做佞臣?可是,我对着陛下也说不出好话来呀。” 满宝给他出馊主意,“你就夸他英明神武,什么好听的话都往他身上套就行了。” 白二郎想了想,脊背一寒,连连摇头,“说不出来。” 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白二郎并不觉得当今有多英明神武,甚至还和白善满宝私底下偷偷骂过他,要让他睁着眼睛瞎夸人,白二郎是做不到的。 满宝便和白善一起耸肩道:“那没办法了,你只能给皇帝钱,让他把闺女嫁给你了。” 白二郎觉得他们的提议很不靠谱,他再有钱,那能有皇帝有钱吗? 满宝肯定的点头道:“现钱的话,说不准你还真的比皇帝多呢。” 但其他的就不一定了。 白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多努力,赚了钱拿银子去砸他,砸到他答应为止。” 白二郎:……那得多少钱? 不对,关键不应该是拿银子砸皇帝,他不会把他给砍了吗? 他是想娶媳妇,可没想着冒着杀头的危险去娶媳妇呀。 白善也就开个玩笑,自然不会真让白二去砸钱,而且身为师兄,他在玩笑过后便认真了起来,和满宝道:“只能通过太子了。” 满宝也才想到太子,点头道:“我明天去东宫看看小皇孙,顺便和太子妃说说话儿。” 白善点头,叮嘱道:“话别说的太明,点到即止。” 满宝自信满满的道:“我知道,我看过好多人给我哥哥们做媒说亲的。” 白善和白二郎:…… 第二天满宝去找太子妃时,太极殿里的皇后就知道了几个孩子私底下的小动作。 她忍不住坐直了些,问低头恭敬立在一旁的宫女,“明达亲口说的她喜欢白诚?” “是,公主和周大人还讨论了半个时辰呢。”她顿了一下,还是将明达公主说的那番关于她婚姻考量的话一字不落的说了出来。 皇后都没想到她女儿会考虑这么多,她从来都知道她懂事,却不知道她这么懂事。 一开始还有些不愉的皇后此时心里只剩下心疼了,她想了想后问:“公主现在做什么?” “在书房里画画。” 皇后便点了点头,挥手道:“你下去吧。” 然后便让尚姑姑去了一趟崇文馆,上午去的,直到下午才回来,她躬身道:“没人听见他们三人在说什么话,” 她顿了顿后继续无奈的道:“周大人和白公子他们只要有空闲就坐在一起,所以也看不出这几日和往日有什么区别,唯一不一样的大概是前几天夜里有人听见白公子他们屋里传出了些动静,似乎是打起来了,但听着又不是很像,第二天俩人也好好的,有可能只是平常的打闹。” 皇后问,“还有吗?” “有,”尚姑姑微微抬头,“今日周大人去看小皇孙了,和太子妃在屋里说话时提到了白二公子和明达公主。” 皇后便松了一口气,好在这事儿不是明达单相思。 她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却只在脑海里想起了一个模糊的人影,她对白二郎实在是不熟悉,记忆里最深刻的怕是听人说起他在御花园里和云凤起冲突的时候了。 皇后想到这里顿了一下,这才发现,明达和白诚的缘分开始得竟然这么早,算起来也有三年了。 皇后舒出了一口气,对尚姑姑道:“让伺候明达的人用心些,有什么事再来禀报。” “是。”尚姑姑是皇后的心腹,是看着几位皇子皇女长大的,而其中,她也最喜欢聪明懂事的明达公主,因此安静了一下还是没忍住问,“娘娘是同意了吗?” 皇后看着手边的折子许久不言,这是后宫的折子,别看她只管着一个后宫,偶尔接些诰命的折子,但也忙碌得很,加上教养孩子,基本上没有停歇的时候。 皇后将折子收起来放在一旁,“我隐约记得,白二郎家里人口不多,他是幼子?” “是,是幼子,家里只有一个长兄,现在国子监四门学读书,是自己考进去的。” 皇后道:“倒是有些本事。” 尚姑姑显然特地去调查过,只是半天的时间便掌握了个大概,她道:“他父亲只是乡绅,却是陇州白氏旁支,到他祖父那一代时分支出来,独自去了绵州置产,但联着宗,还是白氏后人,算在《氏族志》之内。” ※※※※※※※※※※※※※※※※※※※※ 作家的话 七夕的联合活动,路人王是书友“Ace岚”,在此祝愿金晶和谢鑫有情人终成眷属,现在和将来都会像满宝和白善一样甜甜蜜蜜的哟。 好啦,雨竹在这里也祝愿所有书友七夕快乐,不论是和我一样的单身狗,还是和金晶谢鑫一样的有情人,大家都七夕快乐哟。 晚安 ☆.第1942章 旁敲 满宝踩在椅子上,将最顶上的册子拿下来翻看,她扭头看了一眼不远处正皱着眉头的萧院正,笑嘻嘻的问:“您这是怎么了?今儿一整天都不高兴?” 萧院正皱眉道:“我手上有些事,今日是陛下请平安脉的日子,刘太医去太医署上课了。” 满宝立即自告奋勇,“我替您去吧。” 萧院正便不由抬头看她,见她这么兴奋就怀疑的问,“你为何想要去?” “不是您没空的吗?”见萧院正定定的看着她,她便道:“好吧,我有点儿想陛下了,正好可以去看看他。” 萧院正一脸的不相信,昨天才是十五,正是大朝会,她不就去上了吗? 周满却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站在椅子上拿着册子问,“你要不要我替您去呀,要是不要,我可就出借册子看去了。” 萧院正看了一眼周满手里的册子,那一排都是先帝太妃的脉案,他知道周满最近正在写怀孕到生产的症状和各种用药,这应该是拿来研究的。 萧院正只迟疑了一下便点头,“行,你代我去吧。” 周满在太医院是六品,刚好在可以为皇帝请平安脉的门槛上,她和皇帝又熟,应该没什么问题。 满宝立即就把册子塞了回去,和今日值房的卢太医道:“我暂时不借了。” 跳下椅子就要去收拾自己的药箱。 卢太医眉头紧皱,和萧院正告状,“院正,周满如此去见陛下真的没什么吗?” 萧院正挥手道:“放心吧,周满有分寸得很,今儿事情都赶在了一起,我去看过太后还要去看恭王呢,太医院这边你多照应一些。” 卢太医张嘴想说话,他忙,但他们几个不忙啊,他也是六品太医,同样可以去给皇帝请平安脉的。 但这种话到底不好说出口,卢太医只能憋了下去。 于是到下午,满宝便拎着药箱出现在了皇帝的书房里。 皇帝伸出手来好奇的看着她,“怎么是你来给朕请平安脉?” 在他没有生病的情况下,周满可是基本不负责他的平安脉的,毕竟她要给皇后,公主们,还有后宫好几个嫔妃的平安脉,算是太医院里最忙碌的太医之一。 满宝道:“今天萧院正忙,刘太医上课去了。” 那卢太医等几人呢? 不过皇帝见周满已经把手搭在脉上,他便没有问出口。 平安脉嘛,流程彼此都很熟悉,皇帝回答了周满一箩筐的吃了什么,喝了什么,睡得好不好的例行问题。 然后周满问道:“陛下,您这两天心情好不好,有没有受气?” 皇帝眼睛往她那里一瞥,“你也知道朕会受气呀。” 满宝便想起来昨天大朝会时皇帝似乎和老唐大人吵了一架,不过似乎不严重,不至于受气吧? 满宝就问:“要不要我给您扎几针纾解郁气?” 皇帝迟疑,最后还是没忍住,去内室更衣,半响后就趴在了榻上。 古忠笑着给他后背搭上一块绸布遮凉,满宝一边扎针一边劝道:“陛下,虽说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但总是生气对身体很不好。” “嗯,这话你应该多和魏知几人说一说。” 满宝:“……陛下,不应该是您想着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那么生气吗?” 皇帝道:“朕学了几十年养气,现在的脾气很好了,再养就成什么样儿了?” 他不想用“怂”这个字眼来形容自己。 很好,皇帝把满宝提前准备好的话全堵住了。 她叹息一声,对方心情不好,可怎么提呢? 皇帝听见她叹气,不由好笑,“怎么,你年纪这么小也有烦心事?” “怎么没有,我年纪虽然小,但学业、事业、还有家里的事儿一大堆呢。”满宝取了穴位给皇帝扎针,一边扎一边和他说话,“不过我很少生气的,所以我身体还挺好。” 皇帝觉得自己这会儿又有点儿气了,还是被大夫给气的,“谁能惹你生气?” “那可多了,”满宝嘴巴一快就说出口了,“白善总是欺负我,白二又总是帮着他,不过我也很少大气就是了。” 皇帝并不觉得好受,反而觉得心更梗了,这就跟他和魏知等人说皇后欺负他一样。 满宝说完想起了什么,强硬的将话题转到白二郎身上,“不过我三师弟还是不错的,偶尔也会帮我。” 皇帝还以为她是在转开话题,配合的问道:“嗯,你三师弟还算公正?”其实心里却觉得她师弟在架柴拨火。 满宝不知道这一点儿,勉强点头道:“还好吧。” 满宝给皇帝扎针,好几次想要问一问他打算给明达选个什么样的驸马,但张了张嘴到底还是没有问出口,这会儿时机还不太好啊。 满宝给皇帝扎完针,他心情倒是好了不少,满宝却是很一般的走了。 古忠早看出周满有心事了,却猜不出来是什么事儿,不过看着似乎和皇帝有关系似的。 所以服侍皇帝更衣时古忠便提了一句,“周小大人看着似有心事。” 扎针的时候皇帝是趴着,他问道:“有吗?” 古忠笑着颔首。 皇帝想了想后哼道:“难怪会主动请缨来给朕请脉呢,既然她不说,那我们就当不知道。” 不过心里多少有点儿好奇,周满能有什么事找他? 没两天,皇帝就隐约猜出来了,因为他们一家难得齐聚一起吃饭。 皇帝抱着小皇孙逗了一下,看着他坐在榻上小心翼翼的挪动着屁股,便笑着和皇后坐在一旁看。 太子便在此时问皇帝,“父皇给明达选定驸马了?” 明达和长豫坐在屏风后的小房子里看太子妃带来的两套衣裳,是她娘家的绣娘做的,她觉得挺好看,所以拿来送给两个小姑子。 皇帝还能隐约听到太子妃说,“略改一改腰上和肩上的尺寸就能用了,这一套素雅的适合明达。” 皇帝叹气道:“哪儿那么容易?朕给王敏和卢辉去了信,让他们让族里的年轻弟子进京来看一看。” 太子好奇,“他们答应了?” 皇帝很郁闷,“王敏没拒绝,但卢辉没答应,说近日忙,没空进京。” 而除了王家和卢家,皇帝还和朝中一些玩得比较好的大臣说了一下,想要看一下他们家里没定亲的年轻子弟。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943章 侧击 只是:…… 皇帝心情不算好,现在京中的大臣,家里有适龄青年的,之前在给长豫说亲时他就已经扒拉了一遍,最后精挑细选了魏知的儿子魏玉。 剩下的,他在给长豫挑选时都看不上,更不要说现在给明达挑选了。 所以只剩下一些封疆大吏。 但那些官员常年带着家眷在外面,对于他们家的子侄辈,皇帝更是只听过没见过,有的甚至听都没听说过。 要说有多放心是不可能的。 所以最近皇帝正让殷礼查一下各地节度使家眷,结果现在德才兼备的子弟没听说几个,才查了三个节度使便有两个的子侄没少干些偷鸡摸狗,仗势欺人的坏事儿。 上次他之所以和老唐大人产生不愉快,也是因为对一官宦子弟的处理上意见不合。 老唐大人认为皇帝对人处罚过度,破坏了法度,所以让皇帝改过来。 当下,皇帝对朝中官员的子弟都不抱多少希望了,反而更想从世家的储备人才里挑选一个做驸马。 所以他最近给好几个世家族长去了信,皇帝叹息道:“可惜杨长博早娶,不然他倒是挺合适的。” 太子:…… 怎么不仅他妹妹,现在连他爹都盯上杨和书了? 皇帝心里很惋惜,他自觉整个世家子弟中,能配得上他们明达的也就德才美貌兼具的杨和书了。 皇帝听太子问起明达的亲事,便顺嘴一问,“怎么,你那里有合适的人选?” 太子皱了皱眉,他并没有看上白诚的,哪怕太子妃替他说了好话,他依旧觉得白诚的家世和才华远远够不上明达。 但听了一下他爹最近找的人选,选中的好几家世家子弟还被委婉的拒绝了,他一下就想起了自己娶亲时候的事。 太子不愉道:“父皇不是发过誓不和世家结亲了吗?” 皇帝一怔,耍赖道:“朕说过吗?” 太子便道:“父皇不记得了,儿臣却还记得,那些世家大族的族长及后宅夫人们怕是也还记得,您这样将明达嫁出去,岂不是让她被人笑话吗?” 皇帝脸色便一冷,“谁敢?” 他哼了一声道:“而且你也并不是没有姐妹嫁进世家的。” 太子直言道:“二姐和三妹是最不常回宫的,日子过得虽比别的姐妹风光些,却少了许多自在。” 一直当隐形人一样哄着榻上孙子的皇后总算开口道:“明达体弱,我不愿她嫁入世家,世家人情复杂,太过耗神了。” 本来皇帝还有许多的话想说,皇后一张口,他便沉默了下来。 太子看看父亲,又看看母亲,决定站在他娘这边,于是道:“要我说,不如就在京城里挑选一个,人品相貌过得去的,明达不讨厌的就可以了。以后就在京城里依附皇家,谁也不能欺负了她去。” 太子一开口,皇帝瞬间跟个刺猬一样道:“不行!” 他道:“朕的明达,不说配个绝世第一,最起码家世才华,还有人品相貌都不能差了,不然也太委屈她了。” 太子虽然也是这么认为的,可他觉得与其配世家受气,还不如挑个合自己心意的呢。 他可忘不了当年他说亲的时候被几个世家大族挑来捡去,哼,明明他和父皇姿态已经放得够低,提起崔氏女的时候,不仅崔氏多有不屑,那几家和崔氏结姻的人家也在旁帮忙挑拣。 卢氏甚至在他挑中崔氏女后紧跟着上门说亲,说什么一家有女百家求,崔氏对着他推拒,转身却应了卢氏,却又与他提起另一崔氏女郎来。 言语间还多有怠慢,颇看不起他们陇西李氏。 也是因为这个,皇帝和太子才一气之下放弃了崔氏女,转而挑了苏氏做太子妃,皇帝甚至放出话去,绝不与崔氏做亲。 其实他的原话是绝不与世家大族做亲。 之后,皇帝憋了好些年,先是修改了氏族志,将崔氏从一等世家降到了三等,还减少了从清河一带选材的人数。 所以,崔氏的子弟要想入仕,靠推举得到的名额少之又少,只能考学参加科举。 本来,当今登基以后就在减少每年各地推举的名额了,清河一带再减少,那可能三两年才分到一个名额。 要不怎么现在朝中崔氏的官员少得可怜呢? 虽然似乎报仇了,但太子想到当年他被挑拣时的事胸口就堵了一口气,而明达比他体弱,又是女孩儿。 她要嫁到世家里面被人冷嘲热讽几句,她日子过得该多憋屈? 太子这么一想,更不愿意了,“反正,父皇你要是不能在朝中大臣的子弟中选一个,那就选一个普通的,世家还是算了吧。” 皇帝听这语气就有些忍不住想要发火,皇后在一旁看着就把孩子塞在太子怀里,赶了他道:“鹰奴想他母亲了,你抱他去看看。” 太子不甘不愿的抱着孩子去找太子妃。 鹰奴到了父亲怀里,一下就兴奋起来,不仅在他怀里蹦了两下,还拿手去拍太子的脸,啊啊的叫着。 太子捉住他的手道:“等回去再飞。” 屏风另一边的太子妃似乎听到了儿子的笑声,立即跑出来接他,还念叨太子,“您可别把他抛上天了,周满都说了这样对孩子不好,一惊一吓的,晚上魂不安。” 太子哼哼道:“孤的儿子哪有这么胆小?” 皇后对父子俩的倔脾气已经没话了,她拍了拍皇帝的手,疲惫的靠在迎枕上。 皇帝立即收起对太子的怒火,坐在皇后身边握着她的手问,“这是累了?” 皇后就叹气道:“近来宫中的事情太多了。” 皇后几乎不在皇帝面前抱怨宫务多,他闻言不由一愣,然后更加心疼起来,握着她的手问,“要不要挑选几个女官来帮你?” “到底不能代我做决定,”皇后问道:“你给各世家大族的族长写信,是看中了他们族中的嫡出子弟?” 皇帝理所当然的道:“自然是嫡出的,我们的明达也是嫡公主呢,庶支岂能配得上?” 皇后就笑问,“不会还有宗子吧?” 皇帝便道:“只有两个而已,其他的不是年纪配不上,就是已有了婚约,其中一个是……” 皇后一声叹息打断了皇帝的话,她道:“宗妇可不比我这个皇后轻松多少,陛下舍得让明达如此操劳吗?” 皇帝就皱着眉头思索起来。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944章 寻找 皇后见皇帝拢紧眉头,便看向屏风那边,皇帝便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他眼神比不上年轻时候的了,却依然可以看见他们凑在一起逗弄鹰奴而投映在屏风上的影子。 皇后道:“前两日她又请了太医开药。” 皇帝便皱眉,“怎么没人与我禀报?是气疾又犯了?” “不是气疾,大约是夜里出汗给吸了,有些风热,所以叫了周满开药,”皇后道:“今年并不是很热,宫里这么多孩子都没生病,就是鹰奴看着都比她健壮,我实在不放心她嫁入大家之中。” 她道:“这孩子本就心细多思,再去那样的人家,耗神太过……” 皇帝的心一下就凉了,知道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做的努力都是白用功了。 他责怪的看了一眼皇后,“梓童怎么不早说?”还害他在卢辉等几人前丢了面子。 皇后就反握住他的手歉然道:“是我的错,也是我没有想到陛下这么急,这段时日实在是太忙了。” 皇帝便看着皇后眉间的疲态叹气,本来就不多的气瞬间全消了,“母后病重,你既要侍疾,还要处理宫务,是很忙……” “可是明达的亲事也该提上日程了,本来我觉着就是……等上两三年也没什么的,不是你说的,女孩儿晚些成亲更好吗?” 皇后点头。 “可母后说的也对,好男儿就这么多,明达可以等两三年,他们却不会等,所以我想着还是挑好的先定下,晚上两三年再出嫁就是。” 皇后想了想,干脆拉起皇帝去内室说话。 皇后道:“你这几天动静不小,我忙,没发觉,倒是明达先看出来了。” 皇帝便自豪的道:“她素来心细又聪慧。” 皇后道:“她身边的人打趣她想要个什么样的驸马。” 皇帝便好奇的问,“她是怎么说的?” 皇后便无限叹息道:“她说,她是公主,自然是听父皇的,得看父皇是要合谋,笼络还是为她将来剩下的不多的日子。” 皇帝一震,有些伤心道:“明达怎会如此想?” 皇后见他眼睛都红了,整个人就跟受委屈的孩子一样,又好气又好笑,“你伤什么心?明达并没有怨恨你的意思,她心里清楚得很,她是公主,享了你和大晋给她的荣华富贵和安稳,就应该为皇室,为大晋做些贡献。那孩子心里通透着呢,她能拿出来的也就一姻缘而已。” 皇帝立即道:“朕不用她去合谋,也不用她去笼络!” 皇帝顿了顿后道:“等吃了饭朕让萧院正来给她请平安脉,什么剩下的不多的日子,那都是以前她生病时太医们乱说的,岂能当真?” 皇后便叹气,“你我都知道那不是假的,她已经在鬼门关里走了两次了,将来……” “将来必会健健康康,”皇帝拒绝接受明达寿命短暂的假设,他道:“周满不是隔三差五的去给她请脉吗?让她把针扎上,殷礼那儿子,从小在鬼门关里走了几次了,都还说他活不过这两年呢,结果他现在不也好好的活着?” 皇后便垂下眼眸道:“但周满也不能时时跟着她。” “怎么不能?”皇帝直接道:“以后朕把周满赏给她。” 皇后:…… 她忍了忍,没忍住,直接捏着拳头给了皇帝肩膀一下,抬杠一样的皇帝这才冷静了一些。 皇后恼道:“我与你说正事呢,周满又不是宫女一类的,是你说赏就可以赏的。” 皇帝忍不住嘀咕道:“王府都还有长史呢,朕给明达赐一个长史有何不可?” 皇后幽幽的道:“长史是可以辞官的,周满若是不想当官了辞官怎么办?” 皇帝就笑道:“她不会不当官的,她要是不当,多给她赐一些田就是了。” 皇后:…… 皇后竟一时没想出反对的话来。 不过话题进行到这里也算有了明显的成果,皇帝内心深处已经打消了和世家结姻的打算,开始在京城扒拉起家世简单,又浑厚,且兼具文采武功,人品相貌还要不差的青少年来。 他翻找了一下记忆,发现一个都没找着,目前能勉强和这些条件搭上边儿的一个还是叫白善,偏还定亲了。 不过,就算是没定亲,皇帝也看不上他。 虽然家世勉强还可以,文采武功也有,人品相貌也不错,但他家里寡母和寡祖母当家,明达若是嫁过去,怕是不好独居一府。 那不还是跟嫁进那些大家一样吗? 不妥不妥。 而且女人事儿都多,三个女人事儿就更多了。 皇帝觉得他明天还得让殷礼去查一下国子监里未婚的男青年们的情况。 也只能在国子监里找了,毕竟全国上下大部分杰出的弟子都会奔着国子监来。 也就那些世家大族会将一些杰出弟子留着自己教导。 不过他也已经把他们都排除了,所以不焦心。 不焦心是不可能的,太后病体更重了些,萧院正一连两天都没有笑脸了,皇帝也是。 殷礼速度挺快的,因为他就没费怎么费力气,直接找的孔祭酒,请他将国子监里现在十四岁往上,二十岁以下的未婚男青年列一个单子给他。 孔祭酒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和拉媒扯上关系,不过还是让博士们将各自班里的未婚学生报了上来。 殷礼上午问的,下午就拿到了,然后就开始拿着名单去国子监里坐镇,先找出他们年中的考试成绩单,只要在十二名以外的直接排除。 一个班就二十个学生左右,都排出十二名以外,那还有考虑的需要吗? 殷礼直接刷刷的在名单上划红杠,这一下就把名单上的大部分人都刷下去了。 然后看家世,籍贯太远,家世特别不好的划掉。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拿着剩下的名单上国子监,开始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走过去,点了名让人站起来给他看,长得不好看的直接划掉,剩下的看脸的时候随口问几句,比如定亲了没有,家里有几口人…… 人口太多的划掉,定亲了的更不用说,也直接划掉。 殷礼只费半天功夫就走完了,下午就把剩下的名单整理了一下上交给皇帝,留下国子监里一群懵逼的少年和青年们。 ※※※※※※※※※※※※※※※※※※※※ 作家的话 很晚了,大家睡觉去吧,我要更修仙的去了,满宝明天见 ☆.第1945章 名单 皇帝翻了一下名单,心情很不好,“就这几个人?好多名字朕都没听说过。” 皇帝翻到最后看到一个勉强熟悉的名字,“季浩?这不是季相的孙子吗?” “是,”殷礼道:“臣本将他排除了的,但后来想想,国子监里剩余的人不多,他,家世还是可以的。” 皇帝迟疑了一下,虽然很不满意季浩,但还是留着他了,然后看了一下他在国子监里的排名,有些嫌弃,“排名这么靠后?” 殷礼道:“他是恩荫进去的。” 皇帝更嫌弃了,加上他曾经有与人争锋从马上摔下来的前科,皇帝便思索着在他的名字后划了半个圆,这就不是很满意的意思。 但殷礼垂下眼眸一看,见皇帝统共就划了三个半圆,其他的全划去了,显然都不满意。 季浩能留下还是因为他的家世,而不是他本身。 皇帝叹气,“我记得以前国子监里有个叫易子阳的,他也定亲了?” “易子阳是易达之孙,被选入了崇文馆,不过臣隐约听人说起过,他已经定亲,而且他的岁数……” 和明达公主差的也有点儿大。 “倒是封尚书的孙子还未定亲。” 皇帝直接否定了,“他不行,都及冠了也没定亲,朕听封卿说他心性没定。” 给长豫选驸马的时候皇帝都没看上他,更不用说现在了。 不过,“将崇文馆和弘文馆里的未婚适龄学子也列入吧,特别是弘文馆里的生徒,你仔细的查一查。” 殷礼:…… 弘文馆里多是皇族子弟,只有少数几个是高官子弟,年纪多半都及冠了,这个年纪还没成亲和定亲的人很少。 恭王在就藩前就一直在弘文馆里任职,算是弘文馆的实际掌权人,也是因为这个国子监的学生对恭王的感官很不错。 让弘文馆的崇文馆的学生入选…… 这些念头也只在殷礼心内绕了一圈,然后应下去调查。 做决策是陛下的事儿,他只管查清楚就好。 可惜,这一次上天依旧没站在恭王那边,因为现在弘文馆里除了皇亲外,剩下的四个生徒全都成亲或者定亲了。 崇文馆里剩下的也没几个,殷礼将已经定亲的白善划去……将他儿子也划去,最后记在名单上的只有白诚、刘焕和鲁越三个。 封宗平因为一开始就被否定了,所以殷礼没记上。 于是,到傍晚,太子就在皇帝给他的名单上看到了白诚的名字。 他:…… 皇帝犹自不觉,还在念叨:“朕记得鲁越是你选的伴读,你对他印象如何?” “他不合适,”太子道:“他虽未定亲,但家里侍妾都有两个了。” 皇帝不在意的道:“让他遣了就是。” 太子一听也是,于是开始设想起来,半响后还是摇头,“还是算了。” 皇帝就看向他,“为何?” 太子道:“鲁越读书不行,远比不上明达。” 皇帝就撇撇嘴道:“你妹妹爱书,要不是体弱,怕是连你三弟都比不上她,找个差一点儿的也没什么。” 能进崇文馆的,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吧? 这话皇帝虽然没说出口,但太子就是看出来了。 可别人不知道,将鲁越亲自挑选进来的他还能不知道吗? 鲁越读书是真的不行,他之所以挑他进来是因为他是他的拥护,之前他缺钱,鲁越可是支援了他好多钱,他大哥领着兵,也是他的心腹。 哦,对了,他大哥就是他当初想要造反的主力之一。 虽然把自家亲妹妹嫁给心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鲁越还真配不上明达。 太子嫌弃的撇了撇嘴,指了刘焕和白诚道:“父皇不考虑考虑他们吗?” 皇帝皱眉,“刘家人太多了,刘老夫人又太过精明强势。” 话是这样说,但他还是在刘焕的名字后画了半个圆,至于鲁越,放弃了。 父子俩都没再鲁越发表看法,而是把目光放在白诚上。 太子眼皮就忍不住跳,周满常说的那句话,左眼跳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来着? 皇帝对白二郎也有些印象,不仅是当年在道观里歇脚相识,还是后来在宫里见面,他想了想问道:“朕记得他,常跟在白善和周满的身边,他也是出自陇州白氏吧?” “是,和白善是堂兄弟,不过他家那一支在他曾祖那一辈就分出来了,现在他父亲是族长,家里只有一个嫡出的兄长,父母俱全,连祖母都还在,听说性格都很温和。” 皇帝本来没怎么把白诚放在心上,听见太子说得这么详细,不由抬头看他,问道:“你满意他?” 太子沉默起来,要说满意是不可能的,但听太子妃的口风,似乎明达也喜欢这小子,而他上次送他们去雍州白云观,看俩人相处得还可以。 所以太子虽然心里不满意,却还是愿意在皇帝面前提一提他。但要他说他的好话却也有点儿难,所以他勉强道:“矮个子里拔高个吧,儿臣觉得他读书还可以,家里也简单,家世一般吧。” 皇帝嫌弃道:“这哪儿是一般,比大家大族差远了。” 太子已经从他娘那里知道了他们现在选婿的标准,道:“大家大族一般都复杂,父皇和母后不就想让明达不要过于操劳吗,那就只能选个家世简单的。” 皇帝沉思起来,便也在白二郎的名字后打了半个圈,反正都不是很满意,那就都看看吧。 太子也是这么想的,并不是就认定了白诚。 父子俩都觉得明达该配个天下第一,现在的谁都配不上他们的闺女(妹妹)。 满宝知道白诚在名单时已经是两天后了,还是长豫悄悄告诉她的,“我去给父皇送汤的的时候偶尔看到的,怎么,你家三师弟还有做驸马的意思?” 满宝惊喜不已,问道:“名单上的人多吗?” 长豫想了想,“看着似乎有十几二十个吧,我问了父皇,父皇好似说还得再看看。” 他们现在知道的都是表面上的东西,还得再查一查,甄选甄选,然后再招到眼前看一看,考校考校,挑选剩下的才是招家长来见面,最后才会定下。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946章 召见 满宝拎着药箱回到崇文馆时,白善他们正坐在观景楼上喝茶观景,看到周满就冲她招手。 满宝上楼,问道:“怎么不去吃饭?” “厨房出了点儿小事,晚食要推后半个时辰才行。”白善指了身边的座位让她坐下,问道:“今日忙吗?” “还好,没什么事儿,就是萧院正的脸一直沉着,我们在太医院里办公的时候气都不敢大声喘,”满宝坐在白善身边,看到桌上的摆着一叠稿纸,便问道:“这是什么?” 白善笑道:“二郎计划赚钱的东西。” 满宝便忍不住翻开看,是他计划在种一些瓜果蔬菜赚钱。 她很稀奇,“你哪来的地?” “我打算和先生租他新分到的职田。” “你怎么想种地赚钱了?” 白二郎道:“不是你们说陛下缺钱吗?” 不说白善,一旁的殷或都忍不住乐,总算开口道:“我想陛下缺的不是钱,而是赚钱的法子吧。” 刘焕这两天一直看他埋头苦写,好奇道:“你怎么突然想起上进了?我们不是说好再读两年书就出去游学的吗?” 白二郎着讨好皇帝的模样就像是要立刻当官一样。 满宝便看了看刘焕,又看看白二郎,道:“我有内部消息了,你们俩都在名单上。” “什么名单上?” 满宝晃着脑袋道:“选驸马的名单上。” 白二郎是惊喜的瞪大了眼睛,刘焕是惊悚的瞪大了眼睛,俩人齐声问道:“为什么?” 满宝看了眼刘焕后对白二郎道:“我听长豫说,陛下想要从国子监和崇文馆里选驸马。” 然后才扭头和刘焕说,“你应该是靠家世选上的。” 刘焕立即道:“我不信,我才不要做驸马。” 满宝道:“不一定是你呢,说不定你想当还不行呢。” 白二郎好奇的问他,“当驸马有什么不好的,你为什么这么怕?” “当驸马有什么好的?”刘焕道:“我既不缺荣华,也不少富贵,也没想过有什么大能耐,何况,驸马对仕途也没多大好处,我为什么要做臣夫?” 以为驸马是好做的? 公主要是不与他们家人一起住,那就是要另外住一个公主府,到时候他就里外不是人了。 在公主府是外人,在家里也成了半个外人。 刘焕道:“我家又不是什么世家大族,现在要说亲的又是嫡公主,到时候肯定要建公主府的。公主招驸马就跟招赘差不多的,我才不要做赘婿呢。” 白二郎:“……明达公主又不是无礼之人,她怎么会为难驸马?” “这不是为难,这是规矩!”刘焕道:“反正我没想做驸马。” 刘尚书却是心动了一下,他和老妻商量,“刘焕那小子没什么心眼儿,以后在官场上怕是没多少作为,娶了公主,还能保两世荣华,我看可以。” 刘老夫人却道:“要是其他公主也就算了,明达公主不合适。” “为什么?” “明达公主体弱,进门来能活几年还不一定呢,更别说生孩子了。”她道:“到时候焕儿要是没有嫡出的子嗣,谈什么两世荣华?” 刘尚书便沉默了起来。 但皇帝速度很

相关推荐: 吾为将军   快穿之世界线全乱了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总裁越过界   烂人一双[重生]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什锦良缘   [网配]谁说傲娇不当攻   重生之韩棋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