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246章

第246章

快,没两天就随便找了个借口将名单上还保留的十八个人一块儿叫进了宫里一起赏花。 嗯,赏的石榴花,但那石榴结的果子都有拇指那般大了。 刘尚书一边觉得皇帝找的借口不怎么样,一边和刘焕道:“进了宫你别的话不要多说,就吃东西喝茶就行,知道吗?” 显然,他最后还是被老妻说服了。 刘焕连连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同样被叫进宫里的白二郎着急忙慌的拉着白善给他选衣服,一边还和周满道:“你和我一块儿进宫吧。” 满宝拒绝,“我难得休沐呢。” “反正明天也收假了,今日就提早一天呗,”白二郎道:“你进出皇宫比较方便,随便找个借口就行。” 见满宝还是想念着她大嫂做的午食和晚食,他便道:“还说是同门师姐弟呢,我连两餐饭都比不上?” 满宝强调道:“是三餐,明早还有一餐呢。不过既然你这么说了,那你叫一声师姐我来听听,说不得我就答应了。” 白善挑出一套外衣,丢在白二郎身上笑道:“再叫一声师兄。” 白二郎嘶的一声,牙酸的喊了一声,“师姐,师兄,我拜托你们了行吗?” 满宝美滋滋的点头道:“行吧,我答应你了。” 白善笑问,“我临时想了两首石榴花和石榴的诗,你要不要抄?” 白二郎犹豫起来,最后还是摇头,“算了,我倒是不介意抄你的,可万一陛下真是因为诗才选上我的,以后他再让我做,我做不出来了怎么办?而且那不是骗明达公主吗?” 白善正要欣慰的点头,白二郎便道:“不过你可以念给我听,让我参考参考,说不定我听了以后文思泉涌,一下也想出来好几首呢?” 白善和满宝:…… 白二郎打扮得光彩照人,玉树临风的出门,满宝则是一身普遍衣裳,提着药箱便跟在他身后。 到了宫门口,就看到同样被召见的其他人。 有一些人已经打听到了内幕,但大部分人是一脸懵,什么都不知道的站在宫门口这儿的。 满宝陪着站了一会儿,然后就先进宫去了,她进宫的理由是要去看一下太后。 她是太医,还真有自由出入皇宫的权力,这就跟其他三省六部的官员可以自由出入皇城里的办公地点一样。 满宝到了太医院,找上刘太医问道:“太后身体如何?今日刘医女没有进宫扎针,不然我去给太后扎一针?” 扎完了去找长豫,找过去应该正好可以看到结果。 满宝计划得很完美,结果刘太医道:“昨晚上太后病情有些反复,现在萧院正正在那边守着呢,你要是想……” “我不想。”满宝立即道:“算了,我去看一下长豫公主和明达公主好了。” 这会儿去找太后,有很大可能会被萧院正骂,最近萧院正的心情很不好。 刘太医看着她跑了,便笑着摇了摇头,可真是孩子,都休沐了还主动跑宫里找活儿干。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1947章 考校 长豫没有多犹豫就要带着满宝去看热闹,于是明达丢下手中的书也要去。 三人一边往那边走一边说话,“你不是说不去吗?” 明达道:“你们两个都去了,我去不去还有什么分别,反正你们最后回来都会和我说,还不如我自己去看呢。” 满宝道:“要我说你就该直接和陛下说,由自己去看,去选好啦。毕竟是你选夫。” 明达好笑,“你就不怕我选不中白诚?” 满宝就道:“虽然他是我师弟,但你也是朋友呀,这种事自然要你情我愿才好,你要是觉得那十八个人里有人比他还合适,那就选他。” “父皇才不会答应呢,最多定下几个人选,最后才让明达参考参考。” 三人说着话到达皇帝招人见面的大殿。 没错,就是大殿! 说是让人家赏花,结果花都没让人见,直接就把人拉到大殿里考校学问了。 不知情的还以为皇帝看上了他们的才华想要用他们,于是正卯足了劲儿的在作答。 白诚也在卯足了劲儿作答。 除了当年的国子监考试,这是他第一次在考试中感受到如此大的压力。 白诚比当年考学时还要谨慎,先在心里过了一遍,这才提笔写答案,字迹非常的工整,他自己都被自己惊了一下,他真的是太厉害了。 到了地方长豫反而有些束手束脚,明达便走在了最前面,带着俩人轻车熟路的悄悄溜上前。 侍卫们见怪不怪,眉眼动了一下便睁只眼闭只眼的当没看见。 内侍和宫女们更熟悉,就看着明达公主一手拽着一人悄悄的溜进门去,然后躲在了一道屏风后面。 别说堂下坐着的十八个学子,就是上面坐着的皇帝都没发现呢。 他这会儿正低着头看他们刚写出来的诗,看完一张就往左中右丢去,放在左手边的是勉强通过的,放在中间的是待考的,放在右边则是直接不用考虑了的。 还是古忠上前给他添茶,微微暗示了一下,皇帝这才抬头扫了大殿一眼,然后一眼就看到了从屏风后面探出来的三个小脑袋。 皇帝心一梗,手中拿着的纸就有点儿抖。 古忠小心翼翼的提醒,“陛下?” 皇帝便看了一眼手中的诗,直接就给丢到了右手边。 古忠扫了一眼,觉得这位国子监孟志杰的诗还是不错的,至少不比前面皇帝放在左手边的差。 不过古忠也没敢多一句话,这是选女婿,又不是选才,谁知道他哪一句话写得不如皇帝的意了呢? 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没看见那三个小脑袋。 很少能有此机会扒在这里的长豫略微胆大了点儿,悄声和满宝明达议论,“你们觉得哪个长得好看?” 明达:“这是选婿,又不是选美,看什么好看?” “当然要看了,”满宝和长豫小声的同声道:“相貌还是很重要的。” 满宝趁机给她师弟推荐了一下,“看我师弟就还长得不错,玉树临风是不是?” 长豫早一会儿就听明白了,原来满宝想撮合明达和白诚,她觉得白诚是配不上明达的。 但明达看着似乎也有些喜欢对方,所以长豫便没说话。此时她就认真的看了看另外十七个人的长相,然后略微点头道:“只看脸的话能排到前五去。” “前三,”满宝很公正的道:“就那个和那个长得比他好看些,其他人都比不上。” “我也觉得那两个最好看,但那两个也不错。” 满宝拒绝,“没有白诚好看,不信你问明达。” 明达仔细的看了看后点头道:“满宝说的不错,那两人气质稍逊,身上有委顿之色。” 白诚悄悄的抬起头来往旁边看去,一下就对上了三人的目光,明达咻的一下缩了回去,还拉了长豫和满宝一把。 俩人也把脑袋缩回来了。 白诚看得目瞪口呆,他就说嘛,他总觉得听到了有人说话的声音,其中还有熟悉的声音…… 他左右看了看,见大家都埋头苦写,似乎什么都没发现,他就连忙低下头去继续思索。 思绪一被打断就很难再接上了,白诚记得抓耳挠腮,忍不住鼓了鼓脸颊。 低下头的他没看见坐在上首的皇帝正眯着眼睛看他,然后又扭头看了一眼躲在屏风后面的三人,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没忍住轻哼了一声。 时间还差一点儿的时候,皇帝直接看了古忠一眼。 古忠瞥了一眼还在燃烧的香,睁眼说瞎话道:“时辰已到,诸位将卷子交上来吧。” 有人坦然上交,有人有些懊悔沮丧,也有人面露喜意,白诚脸上是纠结之色,他挠了挠脑袋,还是将卷子交了上去。 皇帝就让他们坐回席子上,一边一目十行的扫过他们的卷子,一边问道:“今日朕本想宣你们进宫来赏石榴花的,结果发现石榴花已经没有,倒是已经长了石榴。” 皇帝道:“世人都认为多子多福是好事儿,你们来说说这事儿好在哪里,若是你们,你们一生想要几个儿女?” 这是皇后设定的问题,其实要他说,这种问题根本没必要问,因为谁不想要多子多福?孩子嘛,自然是多多益善的好。 不知道内幕的学子还以为这是有什么暗喻,思想丰富的已经从皇帝现在的皇子之争延想到了现在各地藩镇,以为皇帝是想多设立几道节度使以分散现在节度使的权力等等…… 而知道内幕的学子就只想到了明达公主的身体。 有像刘焕一样不愿意做驸马的,自然也有像白诚一样想当驸马的,于是大家绞尽脑汁的回答,都想要给皇帝一个完美的答案以达成自己的目的。 白二郎却是认真的思索起来,然后告诉皇帝,“陛下,臣认为孩子并不需要很多,三两个是最好的。” 皇帝听了一脑袋的多子多福,还有人从孝道提到了忠义,也听了半脑袋的子嗣随缘的话,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具体的数字,他就问道:“为什么是三两个,而不是五六七八个?” 长豫就想:生这么多是猪吗? 满宝则是想,生这么多孩子再好的身体也会弄坏的,比如她娘。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948章 喝酒 正想着,白诚已经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父母的也是一样,孩子多了,教育上便不免有些遗漏和缺憾,所以三两个是最好的,孩子们既可以有相互扶持的兄弟姐妹,感情不会过于淡漠,从小得到的资源也是最多的。” 资源是有限的,别说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家族也是,不论是人脉还是金钱,就这么多,孩子少,那每一个人都能分到不少,可孩子一多,分到他们身上的就少了。 皇帝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儿,他还是一国之君呢,给孩子们的封地也是都不相同,有薄有厚的。 皇帝就盯着白诚若有所思起来,正沉吟间,就见屏风那里又悄悄探出了三个小脑袋。 皇帝:…… 他按了按手,示意白诚坐下,然后问道:“可还有人有别的见解吗?” 自然没有了,关于子嗣来去不就这点儿看法吗,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皇帝便问道:“你们对君臣夫妻怎么看?” 大家心立即一紧,知道的将重点放在夫妻二字上,不知道的则将重点放在君臣二字上。 于是前者略提一提君臣,就从君臣论到夫妻;后者则是略一提夫妻便从那延伸到了君臣。 在他们看来,君臣有从属,夫妻自然也是有的。 世间伦理是臣从君,妻从夫,而公主和驸马,公主是君,驸马是臣,先君臣后夫妻,自然是公主是为上,驸马为下。 实际上也是如此,甭管出嫁的几位公主实际情况怎么样,但明面上就是公主为上,驸马为下的。 当然,没搞清楚来此缘由的学子是不会想这些,更不会暗示,他们更多的是在论君臣。 白诚却把两者分开了。 虽然他从小也从书上知道男女有别,后来也知道夫妻从属,可是吧,他从小生活的环境,很难让他有这样清晰的感受。 不说他身边一直有个强势的周满在,就是没有周满,他父母之间也很少有这种事儿发生。 他们也偶尔会拌嘴,但他父亲最多摔门而出,他娘哭着去找他祖母做主…… 好像每次还是他爹给他娘认错呢。 这么一想,哪有什么妻从夫? 分明只是男主外,女主内而已。 要是遇上满宝这样的,不一定是谁主外,谁主内呢,现在白善不就常操心满宝的吃穿住行吗? 这么一想,白诚就有些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暗暗撇了撇。 皇帝坐在上首可以看到每一人的表情,见了便点了他的名问,“白诚,你觉得不然?” 白诚突然有种被先生点名的感觉,他站起来,忍不住悄悄往屏风那里看一眼,正对上三双眼睛,他立即收了回来。 皇帝看见,不怒自威的道:“说!” 白诚抓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发现自己好似不能机智的回答,只能实话实说,“臣觉得,君臣自然有上下尊卑,但夫妻没有。” 皇帝微微挑眉,“哦?”了一声,有些好奇的问,“夫妻没有尊卑?可礼上早就说明夫尊妻卑,怎么,你觉得圣人之礼不可取吗?” 这话可就有些重了,白诚却道:“可圣人也说夫妻一体,《礼记》上不也说了结姻是结两姓之好,妻尊夫,但夫也不可辱妻。” 皇帝定定的看着白诚,问道:“你觉得夫如何才不算辱妻?” 白诚想挠脑袋,但在皇帝的注视下他不敢,于是就在袖子里拽着自己的袖子缓解紧张,“体贴爱护妻子,自然就不会辱她了吧?” 皇帝听他说得孩子气,不由笑出声来,干脆问他,“你父母吵架吗?” 白二郎点头,“偶尔吵。” 一旁的学子们眉头直跳,父母的私事怎能拿出来说呢? 皇帝继续问,“你父亲要是和你母亲吵架了他通常都做什么?” “去睡书房?”白二郎有些不太确定的道,主要他父母就是拌嘴了也不会特特告诉他啊,好几次还是白善发觉了不对问起来他才知道父母拌嘴了。 皇帝:…… 当着屏风后两个女儿的面他没好问得过细,这会儿他觉得明达她们在这里真的是很不方便啊,好多话都没法儿谈。 于是他给古忠使眼色,古忠便悄悄的退了下去,绕了一个弯到屏风后面捉住了三人,小声的在唇边嘘了一声道:“两位公主,陛下还要继续考校公子们,公主们先去后殿坐着歇息?” 一边说话一边给周满使眼色,满宝便只能拉住了明达的手。 明达不意满宝为难,便对古忠点了点头,拉着长豫和满宝去后殿等着。 三人悄悄的退下,除了个别人外,没谁察觉到她们来过。 皇帝等她们走了便又和这十八个学子说起话来,一边还让人上酒。 没错,皇帝还打算灌他们酒,仗着皇帝的身份,他一连找借口让他们喝了三大杯。 皇帝都祝他们鹏程似锦了,他们自然也要回敬皇帝,于是一来一回,六杯酒就下肚了。 受周满和白善的影响,白二郎也很不喜欢喝酒,他同样不能理解这样苦苦辣辣的酒到底有什么好喝的? 他目前只觉得果子酒好喝,花酒都很一般。 于是他每喝一杯都有些控制不住的表情,六杯酒下去,他已经整张脸红扑扑的,整个人都有些恍惚了。 白善他们替他想了诸多应对之法,唯独没想到皇帝会灌酒,所以解酒药什么的一概没有。 此时喝了酒,白二郎整个人就呆呆的坐在座位上不动了。 皇帝坐在上面将每一个人的神情都看过去,都说酒品如人品,朕今天就看看他们酒品如何。 皇帝笑眯眯的继续找借口赏酒。 皇帝爱酒,自然也喜欢喝酒好的女婿了,见才还挺中意的白诚一脸呆呆的喝醉了的模样便不免有些嫌弃。 古忠看得半响无语,给皇帝添酒的时候就悄悄劝道:“陛下,萧院正说过您不宜多饮酒,旧伤会复发的。” 皇帝道:“朕这是有正事要办。” 古忠继续道:“这还是大殿,要是魏大人知道您聚众在大殿里饮酒……” 皇帝手便一僵,放下酒杯讪讪道:“这也是考校嘛,行了,也喝得差不多了。” 古忠便笑着应下,小声问道:“您要不要先更衣才去后殿?皇后娘娘似乎也来了。” 皇帝更坐不住了,皇后虽不拦着他喝酒,却不喜欢他喝太多,每次他身上有酒气她都要念叨好久的。 主要是,她闻着酒气对身体也不好,似乎还能勾起她的气疾。 这么一想,皇帝看两眼通红,脸也通红的白诚又顺眼了一些。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1949章 女魏知 皇帝考察了众人的酒品,等回后殿时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大半的学子都是被人架着出去的,满宝他们在后殿都能听到一些人的喊叫声。 皇帝面不改色的进来道:“有两三个学生喝多了闹腾,朕让人送他们回去了。” 皇后便嗔怪的看了他一眼,觉得他这个皇帝也太胡闹了。 皇帝就看向周满,转移开话题问,“你怎么来了?” 满宝一边担心白诚喝酒失仪,一边回道:“我来看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不过现在时辰也不早了,臣先行告退。” 皇帝正要转开话题呢,当然不可能放她走,于是没有领她的礼,直接一屁股坐在皇后身边问道:“明达和长豫的脉象可有异?” 满宝只能站直了回话,“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脉象都无异样。” 对了,她还得去太医院记入脉案,差点儿把这件事给忘了。 皇帝便点点头,却还是没放她走,而是想起一件事来,“白诚是你师弟?” 满宝立即不打算走了,点头,然后抬头看了一眼皇帝,“是,他是我三师弟。” 皇帝便问道:“才他说,夫妻为一体,君臣有尊卑,夫妻没有,你是怎么认为的?” 满宝想也不想的道:“臣认为他说的对。” 皇帝就挑了挑眉问,“怎么对了?世上的礼法莫不是因尊卑而定,夫尊妻卑,不止礼法上有,《女诫》上也写着了吧?” “陛下,《女诫》是班昭为汉室后宫而作,为的是教导她们无位而有道,好使政局稳定,”满宝道:“天下女子无不羡慕追求班昭之才学人品,班昭自己也早在《女诫》中提过,‘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礼》,八岁始教之书,十五而至于学矣。独不可依此以为则哉!’” 她顿了顿后继续道:“皇室不也一直为公主们延请名师教习吗?显然不是想让公主们出嫁后只一味听从夫君之言的,不论男女都应当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尊严,那夫妻之间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尊卑。” 皇帝张了张嘴,半响后扭头和皇后道:“朕怎么觉得看到了一个女魏知?” 满宝:…… 明达和长豫:…… 皇帝问:“你还读过《女诫》?” “当然读过了,我还抄过呢,”满宝理所当然的道:“我先生教我的。” 皇帝就问,“你又不是当时之人,你怎么知道班昭写的《女诫》是给汉室后宫看的?不是说的教导女儿用的吗?” “她没有女儿,”满宝道:“这是我先生说的。” 她道:“先生说,汉室外戚专权,当时正适逢……” “行了,行了,”皇帝不用周满来上历史课,他这会儿知道请个庄先生这样的先生教学生的坏处了,那是什么书,什么事儿都能往大的方面扯,《女诫》而已,那是教女子德容言工的东西,怎么说着说着还扯到朝政上了? 他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然而夫妻尊卑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就和君臣尊卑一样……” 满宝心中腹诽,这种尊卑不都是人定的吗? 根据百科馆后来的研究记载,再往前,人类社会还是先有的母系氏族呢,那会儿是女子为主,可她们说什么了吗? 不过,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她也只敢在心里想一想,毕竟她要是说到这个,就很有推翻君臣尊卑的大逆不道的想法。 不过她不说话,皇帝也不是傻的,看她低着头点着自己的脚尖便知道她不认同,便问道:“你不赞同,那朕问你,你不尊礼法,可想过世俗崩坏的下场?” 满宝便叹息道:“早在春秋战国时便有先贤感叹人心不古,世序崩坏了,陛下,世俗早就崩坏了,现在的规矩并不都是先人定下的规矩,一直有人往礼法里添置附和自己利益的规矩,有的人权势影响不够,便会歪曲先人之言,利用先贤之言解释出符合自己利益的规矩。” “不止现在,将来后人也会这样做,到那时他们守的规矩必定不是我们现在要守的规矩了。” 长豫一脸懵懂,表示她说的每一个字她都懂,但合起来成了一句话她就不懂了。 明达若有所思起来,皇帝则和皇后一起震惊的看着周满,没想到她竟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 可主要是,他们仔细一想,发现她说的竟然是对的。 皇帝和皇后良久不语,明达则忍不住问她,“那可怎么办呢,留下话来,不许他们改规矩?” 满宝就笑道:“为什么不改?” “现在的规矩适合我们,却未必适合那时候的他们,现在陛下要是召见臣子,也要求臣等三拜九叩一路从宫门口跪到大殿来吗?”满宝道:“那每日光通传和觐见的时辰就去了多少?时势不同了,规矩自然也会不同。” 明达:“那……” 满宝似乎知道她要说什么,道:“白善说了,现在的人管着现在的事儿,将来的人管着将来的事儿,操心太多,不仅老得快,死得快,还会拉着后人一块儿陪葬。” 皇帝:…… 皇后轻咳了一声,满宝就反应过来,立即低头行礼,“臣无状,陛下恕罪。” 皇帝无言的挥了挥手,这会儿也忘了自己原来要问的话。 皇后却没忘了皇帝特特提起的白诚,知道他这时候提起恐怕是更满意他,她一时心中复杂,既觉得在她没有提醒的情况下皇帝还能更看中白诚,这显然是他的本事;又觉得白诚配明达,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甘愿。 但再不甘愿,她扭头看了眼乖巧的女儿,还是问起满宝道:“你那师弟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皇帝这才想起来,对,他是要问白诚的情况。 满宝便细细的说,“家里有祖母还有他父母,一个兄长,一个嫂子,白老爷在我们村可有名了。” 唯一的地主老爷,能不有名吗? 满宝把村里人以前拍白老爷马屁时说的好听话都原封不动的照搬了来,“白老爷是出了名的大善人,以前我们村去县城的路可难走了,是白老爷出了钱修的。” “我们那里十里八乡的路和桥大多是他出钱修的,”就是有点儿抠,每次给的钱都掐得紧紧的,需要村民们多费力。 “他家从不拖欠工钱,只要请了人,都能按劳所得,”满宝道:“白太太也好相处,温温柔柔的,经常拿点心给我们吃。”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1950章 歪了 皇帝和皇后留着满宝说了近一个时辰的话,将白诚的家底儿都刨出来不说,连他小时候是闭着眼睛被家中下人抱进学堂里读书的事儿都知道了。 皇帝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和皇后道:“和我们家明达一比差远了。” 话是这么说,但周满走以后,他还是将白诚留在了名单上,和他一起被他选中的只有俩人而已,很巧,除了白诚外,这二人都是京城人氏。 一来,皇帝看出他们对做驸马有意,二来,他们家在京城,以后明达可以留在京城,他们宫里也好照应。 皇后看到他列下的名单,直接道:“陛下不如问一问明达吧。” 她道:“那孩子今天才见过人,问问她的意思。” 明达的意见皇帝自然是要问的,不仅要问,他还决定定下后让明达先和人相处相处,没问题了再下旨赐婚,当时长豫都是这么干的。 明达微微红着脸低头,片刻后抬起头眼睛湿润且明亮的看着皇帝道:“父皇,儿臣觉得白诚不错。” 皇帝一愣,没想到她这么肯定,不由问道:“为什么是白诚?” 明达自然不会告诉皇帝她之前便有些喜欢他,只道:“周满人品不错,儿臣想她的师弟也不会差到哪儿去,而且儿臣今天看到他们了,白诚长得最顺眼。” 这话才像女儿家会说的话,皇帝便笑道:“好,既然你看中他了,以后你就时常去崇文馆看看他,要是不满意我们再换。” 显然,他不打算立刻定下这门亲事。 明达也不惋惜,点头应了下来。 皇帝看着眼前的小女儿,忍不住叹息一声,“明达也长大了。” 明达低头抿嘴一笑,父女两个难得有些闲暇时候,正坐在一起默默地喝茶,古忠突然疾步进来,看到坐在榻上的父女俩人,他便忍不住脚步一顿。 皇帝放下茶杯,问道:“怎么了?” 古忠有些迟疑。 皇帝皱眉,起身问:“是有急报?” “不是,”古忠顿了顿后低头道:“是恭王殿下那边的人来报,三殿下的腿好像……不好了。” 皇帝瞪眼,快步上前,“你说什么?” 古忠跪地,趴在地上道:“太医院的萧院正、刘太医、郑太医和周小太医都在殿下那里了。” 明达也震惊的站了起来,因为太急,眼前还花了一下,伸手撑住桌子才站稳。 皇帝听到动静回神,立即转身回去扶住明达,安抚了一下她后对宫女们道:“扶公主下去。” “父皇……” “父皇去看看,你不要急,你母后那里先不要告诉她,免得她着急。” 说罢让人将明达送回去,然后疾步和古忠去恭王的宫殿,一路上皇帝的脸色都很沉,“什么叫不好了?他不是一直在好好养着伤,都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吗?” 古忠额头冒汗,一边疾步跟上一边禀报道:“说是骨头长歪了,是可以下地了,但走路有些跛……” 就是平常人家都接受不了好好的人跛了,更别说皇帝了。 而此时,满宝正和萧院正一起给被按住的恭王检查,俩人脸色都很难看,无视被按在床上鬼哭狼嚎的恭王,相视一眼后心都在不断的发沉,骨头就是长歪了,且已经快要长好了,俩人算了一下骨头生长所需要的时间,歪了至少有四十天左右。 而恭王腿断已经两个多月了,显然他是后面弄歪的。 那段时间一直是萧院和刘太医在负责。 萧院正有些站立不稳,满宝连忙扶住他,扶着他在脚踏上坐下。 近来他一直守着太后,本来就睡不好,这会儿脑子更是一抽一抽的疼,他扭头看了一眼正在大发脾气的恭王,磨了磨牙,不愿意坐在这里,干脆扶着周满的手起身跌跌撞撞的往外走。 刘太医和郑太医也立即跟着退了出去,殿中的内侍和宫女立即上前服侍发脾气的恭王。 到了外殿,郑太医忍不住急切的问道:“是一开始接错了?” 萧院正咬牙,艰难的道:“不是!” “不是?”郑太医忍不住叫道:“那一开始就接对了怎么会长歪的?” 这是皇室,又不是外面的贫苦人家,断了腿没有生计,接了腿以后还要干活儿什么的,有可能把接好的腿又给弄歪了。 要知道他们可是一直很好的照顾恭王的,接好的腿怎么可能会歪? 刘太医也觉得不可能是接错,“当时恭王送回来,我和萧院正都检查过,当时腿的确是接好了的,我们仔细摸过,正如周满所言,似乎还有黏连,并没有完全断掉,她接的很好,没有接错。” 刘太医说到这里顿了顿,眉头紧皱,“可恭王回宫后我们也一直小心调养,他又没在腿上用过力,怎么可能会歪?” 萧院正颓然道:“我早发觉不对了,是我疏忽大意,太过相信恭王殿下了。” 满宝已经从科科那里看到了恭王现在的扫描数据,腿的确是歪了,看了一下歪的状况和骨头的磨损,显然是后面用力不当造成的,也就是说恭王悄悄的用腿了。 以她对他的了解,他要是不小心用腿,一定会痛得找太医,而他一找太医,萧院正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做处理。 显然,他是故意的! 萧院正道:“上旬我给他上药时就觉得不对,摸着总有些凸起,我问他是否有用力,是否疼痛,他都说没有。” 他道:“他续骨至今也有六十二天了,可以下地走一走了,可是我在的时候,不管怎么劝他他都不愿下地,唉,我早该知道的,当时在摸到不对的时候就该强硬的给他检查一遍的。” 郑太医一脸茫然,“可,可他这是为什么呀?” 萧院正三人都不说话了,为的是什么,鬼才知道他为的是什么。 满宝道:“先不管他是为什么了,现在要紧的是怎么把他的腿接回去,不然他就整跛了。” 萧院正却突然想起了什么,咬牙切齿的道:“恭王曾经问过我,若是骨头长歪了还能不能正回去。” 刘太医等人震惊的看向萧院正,满宝小心翼翼的问,“所以您说的是……” “我说,理论上打断了再重新接上就可以。” 三人:……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951章 治不了 皇帝疾步而来,满宝他们抬头看见他,立即跪下恭迎,也就这会儿了,平时大家都是不跪的,君臣之礼,揖手亦可。 皇帝在他们眼前顿了顿,听到里面砸东西的声音便先进去了。 刘太医扶了萧院正一把,大家默默的站了起来,满宝站在萧院正的另一边,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儿。 大家共事这么久了,对彼此的医术都有了解,给断腿续骨,多半是没问题的,除非里面的骨头碎得太厉害,或许会有些影响。 可要将已经长好的骨头再打断重续……就是满宝有科科的数据辅助也很难做到。 因为已经接上的骨头怎么可能那么巧的就打断第二次,断面完全一致呢? 不一会儿,皇帝从屋里沉着脸走了出来,寒目注视着四名太医,冷淡的问道:“说吧,是怎么回事?” 萧院正跪在了地上,满宝等人连忙跟着跪下,作为院首,只能是萧院正出头,他道:“恭王殿下的腿是受外力干扰,所以长歪了。” 皇帝问:“什么叫受外力干扰?” 萧院正低下头道:“腿一开始是接好了的,前面都长得很好,现在长歪了必定是因为伤腿用过力才造成骨头错位……” “不可能!”内室的恭王隔空和萧院正喊话,“本王从没用过力,连床都没下过,明明是骨头一开始就没接好,你们太医都是吃干饭的,父皇,您替儿臣做主啊。” 四位太医一时都没说话,只低头跪在地上,皇帝看着他们的头顶,不辨喜怒的问道:“可能医治好?” 萧院正道:“臣学艺不精,请陛下降罪。” 皇帝气得将桌子上的杯盏扫落在地,盯着周满问,“周满,你呢?” 内室中的恭王显然没想到萧院正是这个回答,一时安静不已,屋里屋外此时一点儿声响也没有。 满宝学着萧院正他们一样趴在地上的,此时只看到都快碰到鼻尖的地板,仗着衣服遮住她所有的表情,她便悄悄磨了磨牙,思考了一下后道:“臣也不行。” 内室的恭王一呆。 皇帝也从椅子上站起来,忍不住在四人跟前来回的跺脚,气恼道:“就没有办法了?” 四人将头趴得更低了点儿。 屋里突然传来动静,不一会儿满宝就听到一蹦一蹦的声音,恭王扶着人单腿蹦了出来,皇帝连忙回身扶住他,问道:“你怎么出来了?” 恭王手有些抖的坐在榻上,盯着地上的四人道:“父皇,儿臣也要听。” “正好,我们一起听一听。”一道干涩的声音从周满等人身后响起,皇帝回身就看见皇后正扶着明达和长豫的手进来,太子也跟在后面。 皇帝又忙去扶皇后,“你怎么也来了?” 皇后也坐在了榻上,拉着皇帝坐下,看向地上跪着的四人,“你们起来回话吧。” 满宝微微抬头,用余光去看,见萧院正站了起来,她这才跟着站起来,看到站在皇后身边的明达,她便微微冲她摇头。 满宝便低下头去乖巧的做下属。 皇后并没有追问原因,只问道:“骨头歪成了什么样?” 萧院正便详细的回话道:“本来应该是接正的骨头向侧后方歪了这么一点儿,这会儿已经差不多要长好了。” 他顿了顿后道:“其实恭王现在下地走路应该已经不疼了。” 所以什么差不多长好,那是已经长好了。 皇后问,“可有办法纠正?” 萧院正低头,“臣才疏学浅,做不到断骨再续。” “你撒谎,你之前明明说可以的。”恭王忍不住喊道。 皇帝扭头去盯着他,恭王似乎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忍不住咬住嘴唇。 皇后就看向周满,周满接触到皇后的目光,也低下头去道:“回娘娘,臣亦没有十足的把握。” 她顿了顿道:“断骨再续,首先得先断骨,在之前断开的骨头上再断一次,最好断面完全一致,且要保证没有细碎的骨头产生,这样才好重新续骨。先不说这骨头隔着一层皮肉我们看不清楚状况,就是大街上买一节羊骨头,想要两刀砍在同一个地方,且切面完全一样也很困难啊。” 刘太医道:“不止臣等没有这个本事,怕是整个太医院都没这个本事。” 恭王瞪大眼,紧盯着萧院正看,他之前明明不是那么说的! 皇后扭头看了一眼恭王,心里很是疲累,她对沉默的皇帝道:“让他们先下去吧。” 皇帝便对着四人挥了挥手。 四人躬身退了出去,老实的在偏殿里等着,不一会儿,太子和两位公主,以及伺候的内侍宫女也都出来了。 明达走到满宝身边,看了眼萧院正一眼后看向她,“果真没办法了?” 满宝道:“风险很大,且不说恭王能否受得了断骨再续的痛楚,就是他可以忍受,打断腿后重续也未必就能好,说不定反而更严重。” 虽然到现在都很懵,但四人商量过,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错就错,让恭王把断腿养好。 一开始她还有些提心吊胆,但现在皇帝和皇后都来了,该说的都说了,她又一下放开了。 太子则是盯着萧院正问,“你和恭王说什么呢?” 萧院正不得不弯腰回话,“恭王问臣,腿要是长歪了,能否让它重新长好?” “臣回说,重新打断了接倒是有可能。” 太子:…… 长豫一脸的不可置信,“所以三哥就让腿长歪了?为什么?” 皇后也在问恭王,“为什么?” 见恭王不回答,目光还在乱转,她就道:“你不说,将你身边的人拿下去也能查到,你身边从不离人,就是夜里有动静,他们也不可能什么都没察觉。” 恭王就扑进皇帝怀里大哭,抱怨道:“儿臣只是心中惶恐,雍州之行,明明儿子没错,可父皇母后却接连罚儿臣,还罚得这样重,父皇都许久不来看儿臣了……“ “所以你就自残,让陛下和我来看你吗?” 恭王大哭。 皇帝一边又恼恨,一边又心疼,只能用力的拍了他好几下,却又忍不住安慰,“你也太不懂事了些。” 皇后却拉开皇帝,大力的将恭王扯出他的怀抱,狠狠的给了他一巴掌,不仅把恭王打懵了,把皇帝也打懵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1952章 挑拨离间 皇后浑身发抖的道:“我知道你心胸狭隘,无情无义,却不知你还如此的无知愚蠢。” “皇后……” “你以为你父皇为何罚你?雍州之行你果真没有错处吗?难道这四五年来你也没有错处吗?什么是因果?”皇后满眼失望的道:“孝敬父母,友爱兄妹,你哪一条做到了?” “皇后……” 皇后扭头瞪着皇帝,“你还要护着他?他今日连自己的身体都可拿来争宠,他日是不是还可以拿自己的命来赌?” 皇帝便不说话了。 皇后扭头瞪向恭王。 恭王哭着去拉皇后的袖子,“母后,儿臣知道错了,儿臣就是心慌,想要父皇和母后多关心关心儿臣,萧院正亲口说的,骨头歪了也是可以正好的,所以儿臣再敢这样,母后,你信儿臣,儿臣真不是故意损坏自己的。” 皇后气得往他的后辈拍了好几下,伤心的流泪道:“身体发肤皆受之父母,你这不是在伤自身,这是在往我和你父亲的心上捅刀子。” “母后,儿臣是真的知错了。”恭王多少有被皇后吓到,他还是第一次被皇后打脸。 皇帝见皇后神色不对,连忙上前将儿子扯开抱住她,“皇后你怎么了?” 皇后只觉得胸口憋闷,忍不住伸手按住胸口,急促的呼吸起来。 皇帝一看不对,连忙高声叫道:“来人,太医呢,宣太医!” 满宝跟在萧院正等人身后疾跑进去,便看到皇帝抱着皇后坐在榻上,恭王整个人都缩在榻边了。 太子一看到皇后的脸色已经泛青,便气得上前揪住恭王的衣领就往后拖。 皇帝只来得及呵斥一声“太子”,但也没拦着他把恭王拖走,他将皇后平放在榻上,看着萧院正等人上前诊治,根本顾不上边上被太子打了好几下的恭王。 刘太医略一看便让开位置让周满上前。 满宝快速的看过皇后的脉象,撸起一截袖子便开始扎针,萧院正则是看过脉象后就退出去开方。 屋中的男子瞬间只剩下皇帝一人,满宝在宫女的帮助下给皇后解开衣裳,在别的地方扎针,许久,皇后急促的呼吸才慢慢缓下来,脸色依旧很难看,却少了一股青色。 满宝松了一口气,收针后就忍不住瘫坐在脚踏上,边上的宫女们也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尚姑姑亲自端了一碗药进来,“萧院正开的药。” 满宝连忙打起精神来伸手接过,俩人给皇后喂下药去,萧院正这才和刘太医进来共同为皇后诊脉。 萧院正冲周满点了点头,请皇帝出去说病情,“……气急攻心,所以气疾复发了。” 皇帝面无表情的听完,盯着萧院正道:“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将皇后治好,否则,恭王病情的失察失职之罪,朕要你的命!” 萧院正跪地应了一声,皇帝便冷哼一声甩袖便往里去。 皇后一下病重,便不太好移动起来,最后她住了主殿,恭王则搬到了偏殿去住。 一直到皇后呼吸平稳了下来,安慰的睡过去,众人才松了一口气,皇帝这才有空处理恭王的事儿。 此时天都黑了,满宝和刘太医一人站在萧院正的一边,默默地跪下请罪。 虽然皇后下午时已经问过,但皇帝还是忍不住再问一遍,“恭王的腿,果真没有办法了吗?” 四位太医一起低头,意思表露无疑。 皇帝垂下眼眸,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半响后道:“不是说打断了重新接上可以接好吗?” 萧院正咽了咽口水道:“可是断腿未必会在同一处……” “朕说治就治。”总不能让恭王就此瘸了。 恭王也想治,所以皇帝一提起他便连连点头,表示他要治。 皇帝就伸手拍着他的肩膀叹气道:“以后不可再做这种损伤自己身体的事儿。” 恭王乖巧的应下。 太子没想到这样他爹都能轻轻放过,顿时气得从鼻子那里喷出一口气来。 天已经黑了,满宝他们是不可能出宫了,只能留守宫中,而且太后和皇后身边都要留人,他们四人正好轮一下班。 满宝没想到自己只是去太医院记录一下明达和长豫的脉案能碰上这样的事儿。 当时萧院正说恭王的伤有些怪异,让他们一块儿来看看,她就来了。 满宝叹气,明达和她道:“宫里似乎派人去你家通知了,你别担心。” 满宝道:“我不是担心家里,我是担心萧院正。” 明达道:“三哥的事三哥是有错,但萧院正失察失职也是事实。” 满宝火气有些大,“我没说他没责任,但身为同僚和下属,我不该担心上司吗?” 明达静静地看着她,忍不住伸手拉她的手,“你生气了?” 满宝道:“我不是生你的气,那你呢,你生萧院正的气了吗?” 明达,“有一些。” 满宝便哼了一声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般儿女连伤一下手指都要被父母心疼的,三皇子直接拿一条腿来作,直接伤在陛下和皇后心上,如此不孝,你却还是心疼他。” 明达:“……你挑拨离间的太明显了。” 满宝便道:“这不是离间,我只是不解,三皇子只凭萧院正一句不肯定的话便自残,为什么?” 谁也不知道帝后和三皇子在里面说了什么,但显然,帝后已经确认就是三皇子自残了,不然不会放着他们这些人不处理。 满宝目光幽深的看着明达道:“恭王的腿是在雍州摔坏的,谁都知道那一次太子也在,朝中的事儿一旦和太子扯上关系就说不尽了。明达,若是娘娘不被气病,这会儿我、太子,甚至你和长豫还能站在这儿说话吗?” 明达同样目光幽深的看着满宝,同为聪明人,她自然知道周满这句话还是有挑拨离间的意思在,甚至她做得光明正大,她就是很不喜欢三哥。 可她也不得不否认,周满这句话她还是听进去了。 明达看向满宝的身后,满宝回头,正看见太子背着手站在她的不远处,她立即弯腰行礼。 太子看了她一眼,转身便走。 明达叹息一声,也转身走了。 不远处廊下站着的长豫看看已经离开的太子,又看了一眼满宝,最后还是拔腿去追明达。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953章 一成 明达倚靠在窗前看着天上的明月,长豫追进来,见她反倒看着外面,不由问道:“你怎么了?” 明达苦笑一声道:“谁能想到两个多月前我们还商量着怎么说和大哥三哥?”现在周满已经转而挑拨离间起来了。 长豫靠在一边,扯着腰间的玉佩没说话。 半响,明达道:“我想她和太医们一定气坏了。” 长豫不太能理解,“有什么可气的,三哥自己不好,他们治不好便治不好,有母后在,父皇应该也不会狠罚他们,何至于就和三哥成仇了?” 明达摇头,“要是一般的病人也就算了,作坏的是自己的身体,左右算不到他们身上,可他们是太医,宫中的病人若是不听医嘱弄坏了身体,负责的太医是要担责的。” 没看刚才在那边,父皇都想砍了萧院正吗? 一边是自己的亲哥,一边是自己的好朋友,要说明达不伤心和焦虑是不可能的。 长豫见她眉头紧皱,便拉了她的手道:“这种事情你还是少管了,他们想闹就让他们闹去,你别管。” 满宝回到太医院,郑太医和人要了一些东西放在火上炖着,看到满宝来便将一碗饭推过去,“饭菜都冷了,我重新生火将可以炖的都炖了,大家将就将就吃吧。” 满宝一屁股坐在郑太医身边,见萧院正脸色沉郁,刘太医也不是很有胃口的样子,便问道:“您二位不吃吗?” 萧院正看了一眼周满,道:“太后那边暂且让刘太医来管,你们二人随我看护皇后和恭王吧,陛下说,恭王的腿要断了再续,骨头每日都在长,此事宜早不宜迟,所以明天就开始。” 满宝一听,便问道:“谁来打?我可没有这个准头和力气。” 萧院正道:“你看我年老体衰,像是有这个力气的人吗?” 正吭哧吭哧吃着正香的郑太医便脊背一寒,抬起头来道:“不,不会是我吧?” “不是你,”萧院正没好气的道:“我会和陛下推辞的,至于陛下请谁来动手就不一定了,我们只负责接骨,其余的事不管。” 他和郑太医道:“这一次不论成败都要把恭王盯紧了,一定不能再让他做出什么事儿来。” 郑太医应下。 萧院正这才和满宝道:“你也多看着点儿。” 满宝应了一声“是”。 满宝从锅里捞了好几块肉,再就着旁边的一碟小菜便扒起饭来,她今日又累又饿,吃完了一碗又添了一碗饭。 萧院正看她胃口这么好,便把自己的那份饭也让给她,然后看着她叹气,“年轻就是好啊。” 于是他决定让周满守上半夜。 满宝去守着皇后的时候皇帝还在屋里陪着皇后,她便直接在殿外找了个地方坐着,呼出一口气直接就靠在栏杆上看着天上的月亮发呆。 白善也在看着月亮发呆,醉酒的白二郎睡了一下午好多了,他昏昏沉沉的走到白善身边坐下,问道:“满宝呢?” 白善瞥了他一眼,“在宫里呢。” 白二郎一呆,“她在宫里干什么?” 白善继续看着天上的月亮道:“说是恭王病了,她得留宿诊治。” 白二郎就“哦”了一声,见白善依旧盯着天上的月亮看,便也忍不住探头看了一眼,问道:“这月亮又不圆,也不够缺,有什么好看的?” “恭王身强体壮的,除了断腿他能有什么毛病需要留一个非值守的太医在宫中看病?”白善收回了目光道:“我在想她现在是有空看月亮,还是在看恭王,或者是两者都不看,正被人关着呢。” 白二郎吓了一跳,问道:“恭王怎么了?我今日进宫见陛下,我觉着他挺正常的呀,对了,满宝她们还躲在屏风后面偷看我们呢。” 白善便叹息道:“所以更担心了,不是急病,就是出了什么意外,好在明儿一早我们也要进宫了。” 满宝心里想的却是:宫里的病人太不讲道理了,刘太医说,这一次之后,就算萧院正守住了皇后的病,他只怕也要被降职或被夺官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恭王的腿想要再复原,那就跟奇迹一样困难。 她悄悄和科科道:“所以当官一点儿也不好,我要不是太医,而是外面的大夫,早指着恭王的鼻子骂了。” 科科没说话。 满宝叹息道:“我不想当官儿了。” 科科问:“那大片大片的职田也不要了吗?” 满宝更重的叹了一口气,“所以我纠结,下不定决心呢。我既想要职田,又不想当官儿。” 科科正想着是不是给她找几本书看,好让她充分了解一下什么是白日梦。 结果它还没开始找呢,满宝已经道:“我知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既想要鱼,又舍不得熊掌,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儿?” 尚姑姑一出来便听到周满一连叹了三声,目光直直地看着天上的月亮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便上前劝慰道:“周小大人,还在自责难过吗?” 满宝回神,暗道:她有什么自责难过的? 尚姑姑见她呆呆的,已经叹息道:“别多想了,谁也不知道三殿下会那么做,此事不怪你。” 满宝:……是不怪她,她知道的。 尚姑姑拍了拍她的手臂,转身道:“进去屋里歇着吧,陛下去书房了。” 满宝便跟着她进去,她先去内室看了一眼沉睡中的皇后,摸了摸她的脉确定没什么问题后才转出去,和尚姑姑一起在榻上歇息。 尚姑姑忍不住问她,“周小大人,恭王的伤你们有几成的把握?” 满宝想也不想的道:“一成吧。” 尚姑姑:…… 满宝道:“应该问要给恭王断腿的人有几成的把握。在他的基础上,我们大概有三成到七成的把握,不过我想世间很少有人可以在原来的断腿上再一模一样的断一次,所以大约就是一成吧。” 尚姑姑就觉得这个消息暂时还是别让皇后知道吧。 皇后嘴上说得狠,心里却还是心疼恭王的,她要是知道恭王真的要瘸腿,只怕病情要更不好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954章 断腿 第二天一早,太医院里上班了的太医,有一个算一个都站在了恭王面前。 待所有人看过,确定真的没有别的纠正方法时,皇帝便将目光落在了恭王的腿上。 恭王也有点儿紧张,其实他现在是不怎么疼的,但被大家这么看着,他就觉得腿一阵一阵的疼,尤其是小腿断过的地方。 太医们自然是没有那个打断腿的本事的,万一一棍子下去没打断,只是让恭王白受罪呢? 于是皇帝便将殷礼给叫来了。 满宝担心的看了一眼殷礼,一边奉命上前给他们讲解恭王当初的断腿情况,具体断的是哪一根,当时摸出来的断面大致是怎么样的,现在怎么歪了…… 她还跟重新打断腿提了一个建议,认为怎样用力成功率会更高一点儿,这一切自然是因为有科科的扫描数据帮忙,不然她是说不出来这么细的。 萧院正等人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可以添加的了,于是点头表示殷礼可以动手了。 殷礼:…… 殷礼上前摸了摸恭王的断腿,作为一个武将,他当然知道要打断或捏断一个人的腿不难,但想照着原来的伤口原样来一个…… 殷礼摸了半天,最后还是跪在地上拒绝了,“陛下,臣没有多少把握。” 皇帝眉头紧皱,半响后上前捏了捏恭王的腿,最后还是自己拿了棍子。 恭王看到那小拳头一样粗的木棍,吓得咽了好几口口水,连忙从凳子上收回腿,隐隐有些后悔,“父,父皇,要不算了……” 本来还有些迟疑的皇帝立即瞪了他一眼道:“难道你要一辈子当个瘸子吗?既然当初算计好了,那这会儿就要进行下去。” 说罢另左右按住恭王,将腿抬到了椅子上按着放好,满宝退到一旁,忍不住缩着脖子闭上眼睛,然后又悄悄的睁开眼睛看…… 她一个旁观者都这么怕,更别说恭王了,他都快要哭了,叫道:“父皇,要不我们过几日再看……” 萧院正给郑太医使了一个眼色,郑太医立即从袖子里拿出一块缠好布的木块,上前道:“殿下,得罪了。” 说罢将木块塞进了恭王嘴里,就跟要生产的妇人一样。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又点了周满道:“你说要怎么打下去更好来着?” 满宝就比划了一下道:“斜着用力,大概四十五度角这样,力气要不大不小,不要波及别的骨头……” 皇帝体验了一把太医的苦,皱着眉看他儿子的腿,恭王已经在哭了,只是他的手和腿都被压住,嘴巴又被堵着,所以只能用目光表达了自己的拒绝。 皇帝在别的事上心疼他,在这件事上却不愿意将就他,而且断一条骨头而已,在战场上九死一生过的皇帝并不觉得这有什么。 他这样安慰自己,然后目光一厉,抬起木棍就敲了下去…… 恭王瞪圆了眼睛,疼痛让他整个人都绷直了,然后目光一黯,头一歪就晕过去了。 郑太医等立即上前抢救,萧院正上前时见满宝还闭着眼睛就拉了她一把。 满宝立刻睁开一只眼睛,见已经尘埃落定,连忙跟着一起上前。 恭王的腿又折了,这一次折得很彻底,还连着折了两根,除了那条本来的断骨外,还有另一条骨头也折了。 而且情况不太好的是,那条本来的骨头虽然折了,但断面和之前的并不完全重合。 萧院正和众太医检查过后,就决定趁着这次断腿,干脆想办法将那条长歪的骨头正一正,应该有很大概率可以恢复。 萧院正跪在地上道:“……但将歪了的骨头正过来需要很大的意志力,不知恭王可能忍受。” 皇帝也知道,完全一样的几率有些低,他真知道答案还是有些失望,叹息了一声问:“怎么正?” 萧院正道:“拉伸骨头,有一定的可能可以将骨头拉伸。” 皇帝皱眉,“既然可以拉伸,为何非要打断了腿拉,之前为何不能拉?” 萧院正:“……骨头已经长好,再拉伸也很难将歪的骨头拉正,现在是因为骨头断了,且断点包括了一般歪的骨头才有此可能。” 萧院正强调道:“也只是可能而已,而且恭王殿下未必能受得了那个痛。” 皇帝就心想,腿都被重新敲断了,还有什么忍不了的? 他道:“你们拉,朕在一旁看着。” 萧院正便松了一口气,再次忍不住强调道:“就算可以拉伸,若不能完全拉正,那多是还是会有一点儿瘸的,不过臣等会努力,尽量减低这种可能性。” 于是,处理完伤口的太医们就等着恭王醒来。 恭王一醒来,目前被公认为对续骨比较在行的满宝撸了袖子上前问诊。 恭王整个人都还有些恍惚,腿上熟悉的疼痛又回来了,不,是比以前更疼的痛,他看向周满,张了

相关推荐: 寒门少君   托假胸的手微微颤抖   重生纪事   大奥爱憎录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   总裁越过界   解放军连长张海涛   都市之绝世杀神   重置   长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