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许你找她们喝酒,就不许我找她们陪我说话吗?” 韩大人噎住,“你一个小娘子,找一群娘子做什么?” 满宝道:“说话呗,你以为我是你们呀,非得找异性,反正他们是刘家请来宴请客人的,我也是客人,谁抢到她们各凭本事。” 韩大人被噎得不轻,还要说话,周满突然眼睛一亮,冲着他们身后就摇手,叫道:“刘小娘子,我们在这儿呢。” 带着下人路过的刘小娘子闻言跑过来,好奇的看了一眼韩大人他们就问周满,“周小娘子,你在这儿干嘛呢,我祖母刚才还和客人们提起你呢,正想介绍你给几位老夫人认识,结果一转身就找不到你了。” 满宝就指了凤华几个道:“我想玩游戏,正找人呢,可巧看上了她们,结果韩大郎君也看上她们了。” 刘小娘子闻言便露出东道主的微笑,正要笑着安抚,顺便协商一下,韩大郎君已经不耐烦的挥手道:“行了,行了,我也不是非要她们陪酒的,走走走,我们走。” 看他们走了,满宝就笑着对刘小娘子道:“多谢你了。” 她扭头对凤华几人道:“你们忙去吧。” 凤华深深地看了周满一眼,屈膝行礼后带着人退下。 刘小娘子看着她们走远,啧了一声,和她道:“你可真够怜香惜玉的。” 满宝道:“那也要她足够我见犹怜,有哪家的老夫人要见我?我不认识吗?” “你肯定不认识,从晋阳那边过来的,”刘小娘子给她带路,解释道:“各家的老夫人都有,也不知道她们是来恭喜我堂哥的,还是来见你的。” “我有什么好见的,肯定是来恭喜你堂哥的。” “那可不一定,就是不看病,那也可以看个稀奇,”刘小娘子道:“你不知道,你现在名声可响亮了,本朝第一位女太医,第一位能上朝的女官,最近京中女学盛行,好些小官之家都把家中的女孩儿送去读书,就想着以后要是能个你一样也进哪个馆子当个编撰就好了。” 满宝:“……我也只是编撰医书而已。” “所以最近要学医术的女孩子更多了。” 连周立如都点头,悄声和满宝道:“小姑你不知道,我今年回太医署读书,看见了好多新同学,全是去年新进学的,好多女孩子。” 刘小娘子这才发现周立如,扭头看过来,问道:“你以后也要当太医?” 周立如点头,“这是我的理想,我不仅要当太医,我以后还要和我小姑一样写医书,努力一把看能不能当编撰。” 她道:“能够编撰医书是所有医者的梦想。” “好志向呀,”一群老太太从石屏后转出来,笑道:“小姑娘能有如此志向,倒显得我们一群老不死的太古板了,小姑娘也是周家的孩子?” 满宝领着周立如和大家行礼,好奇的看向尚书夫人,“老夫人这是要去哪儿?” 尚书夫人笑道:“我正要领着她们去前头听书呢,可巧你们就找过来,走,我们一起听书去。” 他们这群人哪里是去听书的,分明是借听书的名说别的话,消遣其他的。 一坐下就有人问周满,“这就是周太医了?看着可真年轻,今年多大了,可定亲了吗?” ※※※※※※※※※※※※※※※※※※※※ 作家的话 太冷了,今天太冷了,晚上六点见 ☆.第2386章 说亲 周满和白善有婚约的事又不是秘密,京城中知道他们两个的人,十个里有九个知道,剩下的一个有可能是还没懂事。 虽然问这句话的老夫人不是京城的,但她也是知道的,问这句话不过是为了顺势引出下一个问题。 在满宝表示自己已经定亲后,老夫人们的目光就一起落在了周立如身上,笑眯眯的道:“这是周大人的内侄女?长得可真好看,今年多大了?定亲了没有?” 周立如看了眼小姑,憋了一口气,将脸憋红以后就低下头。 满宝见了连忙道:“她还小呢,不着急。” “看着和周大人差不多大,成亲可以晚两年,定亲却是可以了的。” “是啊,这女孩子过了十三就可以把亲事说起来了,不然好的郎君都叫人给挑走了。” 满宝左右看了一下,发现她们被团团包围,现在想跑也找不到好的理由,干脆摆开了架势问:“老夫人是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吗?” 对方见她明问,眼睛顿时一愣,立即道:“有呀,我有个侄孙,年纪和她相仿,一表人才,这次跟着我一块儿来吃喜酒了,周大人要是愿意,我这就让他进来拜见一下你。” 满宝就笑道:“老夫人也太心急了,他们还小呢,不急着相看,不过我们做大人的倒是可以帮着先看一看,不知道府上是?” 对方立即介绍起来,是刘氏在晋阳的一个族亲,他们家再晋阳做官,虽然不大,只有五品,但也挺体面的。 满宝笑着听,就问道:“不知您侄孙叫什么名字,现在哪个学里读书?” “他叫刘义,懂事早,所以现在跟在他哥哥身边做事呢,”老夫人笑眯眯的道:“周大人一看就知道,他长得好呢,又高又壮,就看面相就和您内侄女很相配呢。” 满宝微微扬眉,端了茶笑道:“倒是个好孩子,只是我家立如还要读书呢,估计再读个三四年才能勉强出师。” 满宝努力的回想起来她娘给她四哥五哥说亲时,觉得不合适时说的拒绝的话,斟酌了一下后道:“要我说,女孩子也不必很急着说亲,虽说她是女孩儿,但也该练好本事,等将来离开了父母能有本事养活自己,也就完事不愁了。” 老夫人一愣,勉强笑道:“我们这样的人家哪里还需要媳妇亲自出门讨生活不成?” 其他人老夫人也很赞同,刘太夫人却讶异的看着周满。 满宝就笑道:“这倒也是,可能养活自己,还能养活家小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何况,这做的还是自己喜欢的事,那就更高兴了。” 一位老夫人迟疑了一下,还是道:“女子还是应该相夫教子为主的。” 满宝笑道:“当然要相夫教子了,就好比男子也要努力谋取前程封妻荫子一样的。夫君若是出仕,我等能在仕途上助他们一臂之力,这便是扶持夫君,而我们读的书多,经历的事情多了,以后有了孩子也能更好的教导他们,老夫人,您说是不是?” 老夫人们:…… 周立如在一旁连连点头,小声道:“太子和太子妃喜欢我小姑,连带着也很喜欢我小姑父呢。” 这是一记重击,没人能说周满的这番话不对了,因为这的确是“相夫”。 老夫人们看着一旁眼睛闪闪发亮的周立如,便知道这一位和周满一样,所以做媒的心思一下就淡了不少。 刘太夫人去一下热情起来,扫了一眼她们姑侄俩边上的点心盘子,转头吩咐下人道:“去厨房要一盘不是很甜的点心来,嗯,就要酥肉好了,要才出锅热乎的。” 刘府很少将酥肉当点心招待客人的,不过下人也只是愣了一下便行礼退了下去。 刘太夫人回头对上一众老姐妹的目光便笑道:“两个年轻女孩子,胃口一定好,这会儿离吃饭过了一段时间了,她们正好补充补充。” 刘太夫人笑着问周立如,“学医累吗?” 周立如摇头,“不累。” “傻孩子,读书哪有不累的,我家那小子啊……倒也不喊累,只是我见他早起晚睡的读书,这心啊就疼。” 满宝差点儿被茶水呛到。 她咳了两下放下茶杯,刘太夫人笑眯眯的道,“虽说他读书也不喊苦,不喊累,但要是没人看着就容易偷懒,去年西域之行多亏了你们照顾和监督他,这次回来才能一举得中明经,对了,你们一路上他都读了什么书?” 这个问题周立如还真能回答上来,因为这一路上,她就和他们一起在庄先生面前读书听训的,不巧,她的文化课最差,总是和刘焕一起被单独留下背诵课文。 于是周立如道:“就学了《康王之诰》和《文侯之命》里的六篇文章,还有的就是几篇诗经,剩下的都是一些课业了。” 刘太夫人见她说的这么明白,眼睛顿时一亮,她顿了顿后笑道:“那《康王之诰》的第一篇是?” 这问答的模式和庄先生太像了,周立如一下绷紧了脊背,道:“叫《毕命》,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一旁的老夫人们听得一愣一愣的,尤其是刘义的堂祖母,此时看着刘太夫人一脸欣喜的模样,她心中不由有些后悔。 她垂下眼眸思索片刻,便抬头和周满笑道:“周大人,我有个小孙子在县学中读书,可惜他此次不来京城,不然可以让周大人见一见他。” 不等周满说话,刘太夫人就接口笑道:“所以这就是缘分呀,弟妹下次把他带来,我让他堂兄带他在京城四处逛一逛。” 刘太夫人突然微微拢眉,和满宝道:“之前焕儿喝醉了是吧?” 满宝点头。 刘太夫人就叹息道:“难为你们照顾他,我都听他说了,你们这一路西行可是遇到了不少艰难险阻,一行人历经生死才到的西域,又波折了许久才从西域回到京城。” 满宝立即表示这都是她该做的,毕竟她是主官,自然要尽可能的保护随行的人。 又道:“他也帮助使团许多,要不然陛下也不会赐他县男之爵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今天真的是太冷了,一直在下雨,恨不得长在床上了 ☆.第2387章 心动 提起这事儿刘老夫人就神清气爽,刘焕能封爵对他们老两口来说是意外之喜,可以说,有这个爵位在,刘焕就是一辈子不出仕,当一辈子纨绔也够了。 到时候分家产时多给他分点儿不动产,就足够他平安富贵一世了。 刘老夫人对周满更和气,主动道:“知道周大人时间难得,我就不留您和我们这些老太太说话了,来人,送周大人去找白公子他们。” 满宝立即就走,她也怕她们再提起亲事之类的话。 等她们走了,这边就只剩下一群老太太了。 一位老夫人道:“姐姐这是想给焕儿说亲呢?” 刘太夫人就笑道:“焕儿年纪也不小了,说亲不是正常的吗?” 是正常的,可和周立如说就不是很正常了,周家是什么家世,刘家又是什么家世? 这一次为什么不请自来的客人这么多? 自然是因为刘焕得封爵位,很多人都想给刘焕说亲的。 不过到底是大庭广众之下,人又多,许多话不好出口,于是大家笑了笑,转头看着亭子里的说书先生说书。 一直等大家换地方,或者休息去了,和刘太夫人关系最好的一个妯娌便跟着她一起去正院的偏屋那里坐着,“嫂子,你不会真看上周家那个小姑娘了吧?” 刘太夫人道:“就是我们这样的人家,女孩儿们从小教着,她们都未必能说出《康王之诰》有几篇文章,更别说背下来了,娶妻娶贤,家世什么的倒可以先放在一边,我倒觉得她不错。” 二太夫人就皱眉,“可这家世也太差了些,周满之前,他们家可都是泥腿子。” 刘太夫人不在意的道:“他们家有一个绵州牧,周满现在又是四品的编撰,也就是家底薄一些,可你看她的本事,别说世家小姐,就是世家公子,又有几个比得上她的?” 她道:“不是我自贬,咱自家的孩子自家知道底细,焕儿就不是多能干的人。” “说句大不敬的话,之前宫里要给明达公主选驸马,我是想过让焕儿去努力一番的,”刘太夫人道:“我想着,他读书不行,人又憨直,做了驸马都尉,便是将来没本事出仕,在这京城里也没多少人可以欺负他去。” “可他祖父不答应,说陛下心疼明达公主,一定看不上他,我略一想,也觉得明达公主太好,虽说驸马都尉少有出仕任实职的,但陛下肯定也不想太委屈了明达公主,到时候挑刺起来,左看他不好,右看他不好,那也是一对怨侣,这才不了了之。” “本来呢,我和他祖父也没想他有多出息,就想让他试一下明经科举,实在考不上就恩荫一个县官或是小官当一当,”刘太夫人道:“到时候给他娶一个擅庶务的妻子管着,又有他大哥和几个堂兄弟看顾,好歹能平安一生。” 其实后一种方法是他们家公认的,就是刘焕都不止一次的和白善他们说过,“等将来我恩荫出仕,再分了家,我就能做主了。当驸马有什么好的,你要是和公主关系不好,进公主府还得奴仆一再禀报,要是遇上一些刁奴,你就得站在外面受气。” “皇帝盯着你,皇后盯着你,宫中的其他皇子皇女也都盯着你,尤其明达公主这样受宠的,做她的驸马可太惨了。” 刘焕只要想到他都被他祖父母管了前半生,再被皇室管后半生,想想就可怕。 刘太夫人自然也看出孙子的想法,和二太夫人道:“你看这次来赴宴的这些人和我提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家?仔细一扒拉,比得上周立如的能有几个?” 二太夫人笑,“嫂子说什么呢,她们怎么会比不上?” 刘太夫人摇头,“她们还真比不上,你仔细的论一论,他们提的几个女孩儿有几个是真的和焕儿门当户对的?” 二太夫人一愣。 “焕儿祖父就不说了,他爹也是五品的官员呢,可他们提的这些姑娘,官品和他父亲相当的,不是庶女就是嫡次女;能提嫡长女的,不是父兄没有官职,依靠的是叔伯堂兄弟的,就是官品很小的。” “我知道,便是焕儿得封县男的爵位,见过焕儿之后,他们也觉得他没多大出息,加上他上头还有个哥哥……”刘太夫人顿了顿,在这一点儿上她也不得不承认偏心,家里的政治资源基本上都倾向于刘大郎,留给刘焕的很少很少。 “周立如的叔公还是绵州牧呢,又是天下闻名的义士,在陛下那里都有名号的,更不要说周大人,她小姑小姑父将来都是前途无量的,这门亲事要是能成,将来焕儿和周白两家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说到底,婚姻一事是利益结合,她给焕儿带来的利益并不比那些官宦之家的小娘子差。” 又道:“撇开利益结合看主母的品性手段,她更不差,你刚也看到了,论读书,就是你养的几个小娘子怕是都比不上,手段更不用说,将来立志要当她姑姑那样的小娘子,她还会处理不好家里那些庶务吗?” 二太夫人不说话了。 刘太夫人越说越兴奋,道:“这事儿晚上我就和他祖父提一提。” 二太夫人:“大伯能答应吗?还有焕儿,他能愿意吗?” 刘太夫人就道:“问一问就知道了。” 不过刘太夫人没有先问刘焕,而是先跟刘尚书旁敲侧击。 刘尚书就撇撇嘴道:“泥腿子?往上数几代,谁家不是泥腿子出身?我们家是耕读之家,可不是只会读诗书的人家,晋阳那边是怎么想的,竟然拿出一个庶孙跟人家说亲。” 他顿了顿后道:“我倒不是说刘义那孩子不好,而是觉得他们不配,周满那侄女现在还在太医署读书呢,她四个亲传弟子,一个现在太医院里当医助,两个在地方医署,虽说官品小,但那也是九品,以周满现在的医术,他们就是背靠大树,进太医院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要我看,周立如将来所成也不会差。” “刘义和焕儿差不多大吧,这点儿年纪就早早不读书,只给人做些跑腿的活儿,将来能有什么出息?这门亲事不合适,你别掺和,免得将来周满怪罪起来我们面上难看。”刘尚书道:“这位可不是留情面的人,在大朝会上连魏大人那样的人都敢怼的。” 刘太夫人就问:“和刘义不合适,你觉着和焕儿合适吗?” 刘尚书就一呆,反应过来后扭头看着老妻,不由摇头笑道:“你呀,你呀,你明着说就是了,何必拐这么大的弯?” ※※※※※※※※※※※※※※※※※※※※ 作家的话 今晚太冷了,所以第三天的日万推迟到明天吧,我决定明天买一张小桌子放在床上写,南方的冷真的很伤害人,急需安琪拉的火球 晚安 ☆. 第2388章 满意 刘太夫人道:“我可没有拐弯,她想给刘义说亲是真,我想给焕儿说亲也是真。” 她道:“一家有女百家求,谁抢到那就是谁的本事。” 刘尚书就瞥了老妻一眼,觉得她说的废话,“她那侄孙能比得上我们家焕儿?” “虽说我们焕儿不太出息,但现在不仅有爵位,还考过了明经,将来就是当不得大官,求个四五品的实职还是可以办到的。刘义能比吗?” 刘尚书虽然百般看不上刘焕,可也要看和谁比,和大孙子,和白善殷或这样的人是比不上,但比刘义还是绰绰有余的。 刘太夫人就问他,“那你觉得这门亲事怎么样?” 刘尚书就沉吟起来,半晌后道:“我们家又不是那种死守着身份的人家,而且他们周家现在也算新贵,别看他们家如今就一个周满在朝为官,还是个女子,但她一人就抵了多少人了。他们家子侄又多,只要一直读书,将来总有能出仕的人。” “不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咱这位陛下都换了几拨臣子了,所以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知道将来是什么样,谁也别在这时候就看不起谁。” 刘尚书摇头晃脑的念叨了一阵,颔首道:“你看过了那丫头的人格品性,要觉得好就定下吧。” 刘太夫人道:“我看着倒有几分她小姑的志气,虽然才华比不上,但比我们家里养的孩子还要好。” 刘尚书就撇撇嘴道:“周满这样的才气天赋,满朝文武有几人比得上的?” 他道:“她端的是本事的碗儿,别人抢不走,萧院正私底下都偷偷的说,他提了皮毛,她转眼就能摸到骨血,在医学上,她可不只是举一反三,人家是得一就推出十来,这份本事是老天爷特地赏脸吃饭呢。” 刘太夫人想起了什么,幽幽的问道:“那我们家要能定下这门亲事,将来你这孙媳妇岂不是也要入朝?” “求之不得,”刘尚书笑道:“你不是说她有几分她小姑的志气吗?那牙口要是也能学到她小姑的三分就好了,将来焕儿要是有幸能站在大朝会上,吵起来还有个人帮衬。” 刘太夫人就想起今日刘焕被人为难时周立如打趣说的那番话,眼中发亮,“好,既然你也应下了,那我就找机会替焕儿去周家走一趟。” 刘尚书却想起来一事,“这事儿不得给大郎和大郎媳妇他们说一声?” 刘太夫人就冷哼道:“回头与他们提一声就是了,难道他们还会反对不成?” 她道:“孩子都是我们养大的,亲事自然也是我们这边做主。” 刘尚书头疼,只能劝慰道:“也要说一声的,毕竟是他父母,之前益儿的婚事也是他们那边定下……” “就是因为益儿的婚事是他们定下,焕儿的婚事才要我们来定的,”刘太夫人提起这事还一肚子的火,“之前这事一早就定好了的,怎么,他们现在想反悔了?” “她在提防谁?难道我就是个恶婆婆,娶了孙媳妇就教她跟她婆婆作对吗?”刘太夫人连珠炮似的道:“两个孩子都放在我跟前养着的,我让她留在京城教养孩子,她不乐意,非说大郎身边没个照顾的人要跟着去……” “他有手有脚,身边奴仆不少,做什么非要她跟着?可怜我两个孙儿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特别是我的焕儿,那时候才两岁,都还吃着奶呢……” 见刘太夫人落泪,刘尚书连忙掏出帕子给她,“行行行,我不说,我不说行了吧,孩子你不是养得挺好的吗?” “我是养得好,可这祖母和母亲能一样吗?之前他们调任太原,我就说离得不是很远,两个孩子也长大了不少,太原那边的官学也不差,为了他们父子母子之间不至太生疏,所以让益儿带了焕儿过去投奔,结果他们两个是怎么做的?对着一个庶出都比他们俩兄弟好。” “这两孩子还是她的亲生骨肉呢,果然老话说得对,不亲自教养就是没感情,既然没感情,我们就客客气气的,偏她以小人之心度我之腹,觉得是我挑拨他们的关系。”刘太夫人难掩怒气,“益儿可是在我跟前长大的,他们在那边给孩子定亲竟然问都不问我们一声,有这心思好好的待两个孩子多好?结果俩孩子连半年都待不下去就跑回来……”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可你现在不说,将来受难的还是焕儿的媳妇?”刘尚书道:“你现在倒是出气了,将来怎么办?你有多少日子,她有多少日子?将来做婆媳的不还是他们吗?” “好呀,你咒我短命!”刘太夫人气恼的伸手拧他,刘尚书失声“嗷”的一声,捂住胳膊叫道:“又动手,又动手,外头还有客人呢……” 刘焕捂着脑袋从榻上爬起来,一眼瞥见屏风上有投影,他就捂着脑袋走过去,就见周满他们正在下跳棋,就见满宝拿着一颗棋子跳呀跳呀就把白善的一颗棋子给吃了,她哈哈大乐起来,捡起棋子道:“我赢了!” 殷或垂眸看了一眼后道:“这种棋法有趣是有趣,就是不太用脑子。” 满宝:“……谁说不用脑子的,跟围棋差不多,很用脑子的好不好?” 白善输了,收了棋子后点头,“比较直,没有围棋那么多的道道,不过的确很趣味,可惜你拿来的那本残本上记的玩法不多。” 白二郎还在琢磨刚才那盘棋呢,看到阴影就抬头看,见是刘焕就起身道:“你醒了?” 刘焕呆呆的道:“我刚才梦见我祖父和祖母打架了,原来是因为在说话呀。” 白善:“……你祖父和祖母经常打架吗?” 刘焕:“也没有经常,就偶尔我祖父惹我祖母生气了,我祖母就会锤两下。” 白善等人就一脸同情。 寄语在屋外,听到动静探进脑袋来看,见是少爷醒了,立即去端茶倒水,给他润了嗓子后才道:“二少爷,太夫人吩咐了,您就在屋里歇着,别出去了,外面的人进不来……” “酒宴还没结束?” 寄语笑道:“这天还没黑呢,他们估摸要用到天黑,这会儿都在花园子那边赏舞听乐呢。”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2389章 小产 唐夫人请了刘家的下人送信过来,满宝收到便起身道:“我带着立如先走了,你们继续玩吧。” 刘焕刚清醒一点儿呢,这会儿正捏着鼻子喝很难喝的解酒汤,闻言抬头看她,“这么早?你不吃了晚食再走?你晚上不是要直接回皇庄吗?” 满宝挥手,“我有个病人要看,没空吃晚食了,你们玩儿吧。” 刘焕只能失望,“好吧。” 白善就将满宝送出门去,“就你们两个去?” “会绕回家接三娘,听唐夫人的意思,三娘之前去看过,只是没多少成效,这次正好带上她。” 白善就点了点头,将人送到停放车马的院落那里。 唐夫人已经在车上等着了,看到白善过来便笑道:“你还特意送来,怎么,我还能把人给你拐跑了不成?” 白善便行礼笑道:“还要劳烦学嫂稍后将人送回家,家里有些东西要给她带上。” 这是怕她耽误周满的时间太多,误了她回皇庄的时间呢。 唐夫人笑着应下,乐道:“放心吧,我一定全须全尾的把人给你送回去。” 唐夫人提早派人给刘医助送了信,所以唐家的马车到周宅的侧门时,门一敲,不多会儿刘三娘就提着药箱从里面出来了。 满宝就问她,“今天不是休沐日吧?” “不是,只是今日我太医署有一节课,上完了之后就可以走了,我就没回宫去,直接回家了。” 今天刘家酒宴,虽然不是休沐日,但旷工和请假跑去喝酒的人也不少,因为去的人多了,皇宫里都显得冷清了两分,她又没有值守的活儿,所以就先回家了。 满宝点点头,看了一眼她的药箱问道:“东西都带齐了吗?” “是,都带齐全了。” 满宝就靠坐在车壁上,问道:“你既看过病人了,那你说说她的病情。” 刘三娘一怔,就有些迟疑的看向坐在一旁的唐夫人,有些为难。 满宝也扭头看唐夫人,半晌后凑过去问刘三娘,“有什么隐私?” 刘三娘无奈,压低了声音道:“师父,人家的这个病本就是隐秘的病,所以……” 唐夫人微微一笑道:“我知道,我那妹妹什么都跟我说了的。” 她扭头看向满宝,“这一点儿我也和满宝说过了,她是小产之后恶露不止,本来治好了的,但前段时间有两三月没来,她还以为是又有孕了,但请了大夫后不是拿不定就是说不是,后来有个老大夫开了活血化瘀的药,谁知道一吃就糟了,好似血崩一样,后头用了药倒是少了,却是淅淅沥沥一直不断,倒像是要把身体里的血都流尽一样。” 满宝之前只听她说是恶露不止,却不知道她还吃过活血化瘀的药,第一直觉就是扭头问刘三娘,“她是小产了?” “不是,”刘三娘小声道:“我仔细的看过,应该不是有孕,也看了前一位老大夫开的方子和写下的脉案,没看出什么问题来,倒像是她的身体前头小产时坏了,所以……” 刘三娘顿了顿后小声道:“师父,她小产应该不下于三次。” 不说满宝,唐夫人都吓了一跳,声音都劈了,“什么?” 刘三娘就不说话了。 唐夫人脸都气变色了,问刘三娘,“这是她说的?” 刘三娘就道:“夫人和她身边伺候的丫头说是三次,但我觉得不止。” 她和满宝道:“我仔细的问过,但几年前的事她记得也不是很清楚了,倒是她身边的大丫头记得六年前她月事来的时候出的血有些多,不过她们说王夫人的月事一向不准,有时候多,有时候少的,所以也就没在意。” 满宝就问:“她有孩子吗?” “有,”刘三娘道:“有一位公子,今年七岁。” 满宝就松了一口气,那就不是原始的习惯性小产,一定是有什么外因。 刘三娘却垂下眼眸没有继续说了。 可唐夫人一双厉眼岂是好瞒的?她咻的一下看向刘三娘,问道:“刘医助,可是还有什么隐情?” 刘医助却笑了笑道:“唐夫人,剩下的就是病人的隐私了,您要想知道,就只能去问病人。” 她能说三次小产的事儿,是因为这事最后肯定瞒不住,肯定要写入脉案之中的。 因为她认为,病人如今会这样,之前多次小产是关键。 唐夫人便扯了扯笑容颔首道:“对,有劳刘医助了。” 等到了唐府,唐夫人便先走了一步,将空间让给她们师徒三个,她知道,刘医助肯定有重要的事情没说出口。 果然,等唐夫人走了,刘三娘就小声的和满宝道:“虽然她问了也不说,但我发现她身上有些旧伤,有些骨头还折过,我看着倒像是人踢踏捶打出来的内伤。” 满宝脸色一沉,“你问过了?” “问了,可不管是她,还是她身边的仆妇丫鬟全都一口咬定说没有,问就是自己因为雪天路滑摔过几跤,可我仔细的看过,她身上的一些伤根本就不是能摔出来的。” 刘三娘还提醒道:“师父,她身边还有两个姑姑和两个丫头一直紧紧地盯着我,倒是她陪嫁的两个丫头一直想要我单独和她待一待,可也一直没有机会。” 满宝就哼了一声道:“真是找死的,在这唐府里跟人玩这点儿心眼。” 满宝叮嘱俩人,“一会儿进去了收敛一下神情,你们就当什么都不知道。” 刘三娘和周立如一起应下,然后俩人一起看着满宝的脸色问:“师父,您不收敛?” 满宝沉着一张脸道:“我收敛什么?这叫官威知道吗?你们看朝中几位上官,对人有笑脸的有几个?这就叫官威!” 说罢,她阴沉着一张脸去见那位王夫人,一进院子,迎出来的几个下人就唬了一跳,行动间小心了几分,正屈膝行礼,满宝就问:“病人在哪儿?唐学嫂呢?” “在这儿呢,”重新收拾了一下心情的唐夫人笑盈盈的走进来,拉了满宝的手道:“给你们师徒说话的时间,还想着先请你去堂屋里喝茶呢,谁知道你就直接过来了,给你引路的这几个小蹄子也不知轻重,怠慢了你,回头我罚她们。”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390章 王瑞乐 给满宝她们领路的丫鬟倒是不怕,只是也低头行礼认错,满宝脸上神色才和缓了些,和唐夫人道:“你可别罚她们了,下次我来她们该不给我点心吃了。” 唐夫人就笑了笑,和两个小丫头道:“还不快谢过满小姐?” 两个小丫头便笑嘻嘻的和满宝屈膝行礼,一直候在一旁的仆妇这才笑道:“唐夫人,周大人,我们夫人已在里面等着了,快里面请——” 唐夫人就笑着引满宝进去。 这是客院,院子不小,主屋自然也不小,满宝知道,只有很亲近或尊贵的客人来了唐夫人才会安排这个客院的。 唐夫人和满宝笑道:“我这妹妹呀,胆子小,又是个锯嘴的葫芦,跟你完全是掉了个个儿,早两年我就和你唐学兄说,有空让你们见见才好,要是一不小心成了朋友,让她学了你一分胆气和这一分的机灵,我就心满意足了。” 说着拉着满宝进去见王氏。 她并没有躺在床上,而是衣冠整齐的坐在椅子上,看到姐姐带着一个陌生的小娘子进来,再结合刚才隐约听到的话,她就知道这位是名满天下的周满了。 于是撑着桌子就要站起来,一旁的丫鬟连忙伸手扶她…… 唐夫人紧走两步,上前扶住她的另一只手,皱眉道:“你这是干什么,不是让你躺着吗?” 王氏扯了笑容温柔的道:“我不累的,其实刘医助的药我吃着也有一些效果的,姐姐也太大惊小怪了,何苦又费劲的请了周大人来?” 要是别人,唐夫人一定说“你当周满是好请的?我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 可对着这个堂妹,唐夫人却笑了笑道:“她和别人不同,你不知道,我们关系好着呢,她管你姐夫叫一声学兄,管我叫一声学嫂,算是自家人,请她可比请其他的大夫还要容易。” 满宝也浅笑着点头。 唐夫人就给她们介绍,“这位周大人你也认识了,她有个小名叫满宝,以后你们亲近了可以这么叫她。” 又对满宝道:“这是我娘家妹妹,她叫瑞乐,你要愿意,就见她一声瑞乐姐姐,要是不愿意啊,就叫她王太太好了。” 满宝就笑着叫了一声“瑞乐姐姐”。 唐夫人听了高兴,就和丫鬟一起扶着她坐下,“来,让我们的周太医给你看看。” 满宝就坐到她身边,先打量了一下她的脸色,见她脸上用脂粉遮掩住了,但依旧能看出脂粉下苍白的脸色。 满宝拿出脉枕诊了一下脉后就收手,道:“姐姐要是不嫌弃麻烦,还是净脸,再把钗环去了,我们去内室里检查一下,我想看一看。” 王瑞乐被刘医助检查过几次,自然知道是怎么检查的,一时脸红,有些羞臊,但还是扶着丫头的手起身去了内室。 屋里的下人就动起来,打水的打水,找衣服的找衣服。 满宝就留意了,发现扶着王瑞乐的是一开始站在边上的另外两个丫头,一直扶着王瑞乐的则去找衣裳去了,另一个则是去端水。 才出去院子里迎她们的仆妇则一直笑着站在一旁,此时亲自去奉茶来给唐夫人和周满等人。 满宝就垂下眼眸,心中有数了。 唐夫人也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她之前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毕竟她身边的丫头仆妇也都是各司其职,可现在再细看,出去的夏荷和夏草都是瑞乐的陪嫁。 唐夫人脸上笑着,眼底却不见多少笑意。 等下人端了水来给王瑞乐洗好脸,身上的外衣也去了,满宝这才进去看她。 只见她脸色苍白憔悴,比之刚才精致的妆容下老了十岁不止,这哪里是唐夫人的妹妹,是唐夫人的姐姐吧? 不过她身上有一股唐夫人身上没有的温柔气质,见之便可亲。 满宝就上前重新给她切脉,开始详细的问起来,“这次崩漏是从何时开始的?” 这些话都由一旁的仆妇和丫头来回答,因为这些问题之前刘医助都问过,所以一旁的姑姑就能很详细的说出来,都不用人补充。 但满宝还是等她回答过后问一声王瑞乐,“是这样吗?” 王瑞乐就点头。 满宝问清楚这一次的病情后就问道:“上次有这样的情况是什么时候?当时是为的什么?” 一旁的姑姑就叹息一声道:“我家夫人半年前曾经小产过,当时就有些恶露止不住,后来吃了两个多月的药好了……” 满宝细细地问起来,最后问道:“一共小产过几次?” 姑姑恭敬的回道:“三次,我们夫人身体不好,不好坐胎。” 满宝仔细的看了看王瑞乐的面色,见她一直垂着眼眸低头不说话,便点了点头后道:“我看看。” 说罢对这一屋子的人道:“除了三娘,其余人等都退出去吧。” 唐夫人和上次一样起身,不过她走了两步后就看向要服侍王瑞乐换衣服的姑姑和丫头道:“你们也退下吧,这屋里交给周大人,她看病不喜欢有闲杂人等在身边。” “这……”丫头不由抬头看向一旁的姑姑。 姑姑连忙笑道:“唐夫人,我们留下服侍夫人,夫人身上有些脏污,总不好假借周大人的手。” 满宝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沉肃的道:“退下吧。” 姑姑一把噎住,但因为周满是太医,加上她脸色冷肃,她一时不敢造次。 她迟疑了一下,唐夫人就微微蹙眉,不善的盯着她看,“怎么,你要盯着周太医用针?” 姑姑这才连忙应下,带着两个丫头躬身退下。 她们和唐夫人一起躲到了外室,不过她站在屏风边上,竖着耳朵还是能听到里面的动静的。 满宝和刘三娘一起解开她的衣裳检查,满宝伸手按了按她的腹部,问道:“疼吗?” 王瑞乐小声的道:“不疼。” “有酸胀的感觉吗?” 满宝摸了许久,然后就开始沿着她的骨骼向上摸,刘三娘用眼神示意满宝看那隐约的深颜色,那是旧伤沉淀下来后的颜色,这种伤痕必是伤及骨骼才能留下的旧伤,而且应该不是很久,以她的经验,大约是半年左右。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391章 检查(给书友“vivi含笑”的打赏加更1) 她每每想到这时间便是心中一跳,心中的那个猜测就越发明显,但不论她怎么旁敲侧击,她们都岔了过去,或是找别的借口。 刘三娘从十二岁进宫到现在,谨慎是刻在骨子里的,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问的道理她知道,所以在问了几次问不到以后她就收起了打探的心思。 满宝在伤痕那里顿了顿,用力的捏了捏后问她,“疼吗?” 王瑞乐看见这伤痕,脸色微微发白,但依旧道:“不疼。” 满宝也知道这时候应该不会疼了,她细细地摸了摸,的确有些骨骼直接承继的不是很顺,再结合这些伤痕看,很容易就能判断出骨折过。 满宝又检查了一下她的后背和四肢,都检查后才拿出帕子来擦了擦手,也不让她穿衣服,直接用被子将她盖起来。 王瑞乐一直提着心,想着她要是提问她要怎么应答。 满宝却是擦干净手以后沉吟道:“你这病不好治……” 外面竖着耳朵听的人一下提起了心,床上躺着的王瑞乐却一下放松了下来,一直僵直的脊背也一松,整个后背都靠在了床铺上。 满宝道:“要想要经血停下,最少要扎针三个月,因为你小产过几次,底子坏了,所以要慢慢的治,先将底子补上,可这样也不稳当,将来很可能还会崩漏,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你能持续用药用针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样断了根,将来你再有孕才不会再小产。” 王瑞乐听得一愣一愣的,问道:“要这么久?” 满宝点头,“要连续扎针十日,十日之后隔一天扎针一次,又一旬,隔两天一次……到后面一旬扎针一次,因为各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效果也不相同,底子好一点儿,药物吸收好一点儿的,半年后或许就断了根,但要是底子不好,可能需要一年时间。” 王瑞乐沉默了一下后问:“那您看我的底子如何?” “不太好,”满宝直言道:“所以姐姐要做好长留京城的准备。” 她瞥了一眼屏风上映出来的人影,眼中闪过寒光,和她道:“这套针法目前也只有我和我这徒弟能扎得出来。” 王瑞乐一愣,显然这才想到这点,“要,要长留京城吗?” “是呀,不知道姐姐夫家是哪里的,离京城远不远,要是远,自然是要留在京城的,毕竟这个病是女人的病,娇气得很,不仅不能受寒,也不能受热,有些风吹日晒的它就不乖巧了,所以最好住所固定,饮食规律,作息也规律,既不能冷也不能热……” 王瑞乐却是眼睛越来越亮,越来越亮,最后拽着衣服道:“也,也可以吧,我得问一下家里和姐姐。” 满宝就点头,“那今天我们就来行第一套针吧,三娘,你来。” 满宝就在一旁念着针法看刘三娘行针。 王瑞乐一开始还有精神听周满说的什么阴交半寸,石关三分……后来就眼皮渐渐沉重起来,慢慢的睡过去了。 刘三娘不解,不明白为什么还要给她扎凝神静气的针法,但见师父对她摇了摇头,她也就不问了。 至少不能在这里,这会儿问。 屋里一时只有满宝不时指点刘三娘的声音,半晌听不到王瑞乐的声音,似乎接下来也不会问王瑞乐什么问题了。 一直竖着耳朵听的姑姑就松了一口气。 唐夫人也收回了耳朵,将手中一直捧着的茶杯放下,轻轻的碰撞了一下,“马姑姑听得如何了?” 马姑姑立即站直,对唐夫人羞愧的笑了笑道:“唐夫人见谅,奴婢也是忧心我们夫人,您是知道的,我们夫人一向腼腆。” 唐夫人颔首,“是啊,我这堂妹从小就是兔子胆子,一吓就惊,胆小得很,这些年有劳你们照顾了。” “伺候主子本就是奴婢们的分内之事。” 唐夫人笑了笑,问道:“我离得远,听得不真确,周太医都说了什么,可好治吗?” 马姑姑立即把自己刚才听到的一五一十的说了。 唐夫人便皱紧眉头,半晌后叹息一声道:“竟这么坏了,唉,怎么就小产了呢?听周太医的意思,她不止小产过一次?” 马姑姑道:“我们夫人体弱,所以不好坐胎,唉,这每次小产都是失去一次骨血,这底子如何能好?” 唐夫人就一脸忧虑的叹气,然后转身吩咐下人道:“去,开了库房,将拿补血补气的人参鹿茸这些东西都找出来,一会儿给满小姐看看哪些适合用,都拿出来给瑞乐准备上。” “是。” 又过了半刻钟满宝才出来,刘三娘留在了里面看针,她当着马姑姑等人的面写了一张药方,叫了刘三娘一声,让她出来后指点她这一张药方是怎么开出来的。 两位姑姑趁机往内室看了一眼,看到躺在床上的夫人肚子和小腿上都扎了针,甚至连头上也有,一时不敢靠近,于是过去听周满给刘医助解释药方。 虽然她们大多没听懂,却听懂了气血不能急补,要缓缓补充,同时要配以止血…… 而之前刘医女开的方子补血太急切,反而没能止住血…… 到了时间满宝就进去看着刘三娘拔针,见王瑞乐还睡着,且眼底有些青黑,她就将被子给她盖好,然后和刘三娘悄悄出去。 满宝和马姑姑几个道:“她睡着了,睡眠可生气血,所以你们不要打搅她,她能睡多久就睡多久。” “可现在睡了晚上要睡不着的。” 满宝道:“她晚上本来就睡不着。” 马姑姑一想也是,于是不再说话。 满宝将刚才的那张方子递给她,道:“先吃这张药方,等她断了血再换方子,这几日就让三娘过来给她扎针吧。” 马姑姑欲言又止的看着唐夫人,小声道:“周大人不能亲自来吗?我们夫人的病拖得有些久了。” 满宝还没说话,唐夫人就已经道:“周大人现在接了陛下的差事,每日都要在皇庄里试验天花的事呢,这次能出来还是因为刘尚书家吃酒,特意请了假来的,她哪能天天过来?” ※※※※※※※※※※※※※※※※※※※※ 作家的话 才发现上一章的作话错了,应该是十点见的 ☆.第2392章 感动(给书友“vivi含笑”的打赏加更二) 满宝道:“在血断之前要扎的针法都是一样的,我这徒弟针灸还不错,她来做这事绰绰有余。” 唐夫人就和她笑道:“我呀,就盼着你能在她需要换药和换针法时再来看一次,重新给她开两个法子。” 满宝想了想后点头道:“到时候你给白善送信,让白善捎带着告诉我,要是能请假,我一定请假出来,不能,就让三娘写了脉案给我送出去,到时候我把方子传递出来。” 但现在刘三娘的脉案还是比不上周满的,所以还是自己亲自看一看才是最好的。 药方子给了,针灸也交给了刘医助,满宝就要起身告辞。 唐夫人却一把拉住她笑道:“急什么,一会儿你学兄就好了,见过他再走。” 她笑盈盈的道:“之前他还说有本书要送你呢,走,我们书房里说话去。” 说罢拉了满宝出去,她转头吩咐马姑姑等人,“你们进出小声些,好好伺候你们夫人,别搅了她难得的安宁。” 马姑姑立即带着一众下人应下。 唐夫人的目光就滑过夏荷和夏草,见她们低头站在角落里,目光便一寒,笑盈盈的拉着满宝走了。 刘三娘和周立如拎着药箱跟在后面走,到了正院,她们却被唐夫人的贴身丫鬟拉着,笑盈盈的要拉着她们去喝茶吃点心。 刘三娘和周立如一时没动,一起看向满宝。 满宝就对她们点了点头,俩人这才和丫鬟们离开。 唐夫人笑着拉她进屋,等丫头上了茶退下,这才看向满宝道:“好妹妹,你总不会也跟着你那个徒弟一样瞒着我吧?” 满宝好奇的问,“学嫂怎么不直接去问她?这毕竟是病人的隐私,我们医者不好说的。” 唐夫人便冷笑道:“你没看见她身边严防死守的那几个人吗?我就是找了借口把人支走,恐怕过不了多少会儿就会回来,而且她的确是锯嘴的葫芦,要不然也不会让她受这委屈家里还不知道。” 满宝端着茶喝了一口,思索片刻后道:“我让她留在你这里半年到一年呢。” 唐夫人就笑道:“我就知道你是故意的……” “别,我还真不是故意的,”满宝道:“她这病的确要治半年以上的,至于用不用一年,那才是不一定的。” 唐夫人笑容微敛,“这么严重?” 满宝颔首。 唐夫人就抓心挠肺一般,拉住她的手问:“你老实告诉我,她到底是为什么小产的?因为站久了?还是饮食不周?或是中毒了?” 唐夫人咬牙切齿的道:“难不成是马家让她立规矩?或是后宅不宁……” 满宝垂下眼眸想了想,沉默了许久后还是抬起眼睛看向唐夫人,“我在她身上发现一些伤痕,我摸过骨头,应该断过,虽不确定,但胸口的一条肋骨此时应该还是骨裂的状态。” 唐夫人瞪大了眼睛,眼中又惊又怒,震惊的一时说不出话来。 “你,她!”唐夫人深呼吸几下,运了运气才没有立即发火儿,但也腾的一下站起来,原地走了两圈后目光炯炯的盯着周满问,“你没摸错?” 满宝道:“要是以前,我肯定没这么肯定的,但这次去西域的路上我摸过那么多骨头,不会有错的。” “你当时怎么不问她?” 满宝就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后道:“问她什么?那些话又不是说给她听的,而是说给外室的你们听的,你想她会怎么回答?” 唐夫人便怒气勃勃,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后扬声道:“来人——” 满宝就有些兴奋起来,虽然插手人家的内宅事务不好,但她还是想知道。 唐夫人的贴身丫鬟就小跑着进来,“夫人有什么吩咐?” 唐夫人的怒气就在看到满宝的兴奋后冷了一冷,她垂下眼眸思考了一下,再抬起眼来时冷静了许多,道:“去客院那边叫夏荷或者夏草过后,就说我从私库里找了些东西出来,都是我的陪嫁,有些是以前我们在娘家住时常用的东西,瑞乐治病心情要好,让她们过来看一下私库里有什么是瑞乐喜欢的,缺的,让她们挑上给她布置上。” 丫鬟愣了一下后应了下来,转身而去。 唐夫人这才运了运气,转身点了一下满宝的额头,“你那是什么表情?把这看戏的眼神收一收。走吧,我送你出去。” 满宝咦了一声,“这就要送我走了?” “我的姑奶奶,你往外看一下时辰。” 满宝往外一看,见太阳已坠西,吓得立即跳起来。 唐夫人起身,拢了拢袖子后道:“走吧,送你出去,一会儿你还得回家呢,白善此时应该已经在家等着了,你再不回去,他怕是要亲自来接人了。” 满宝只能惋惜的离开,虽然很想,但她并没有开口让唐夫人将来告诉她实情,她甚至不打算以后问王瑞乐实情,反正病因已经摆在那里了,即便她不说,她也能治,所以何必开口询问剥人家的伤口呢? 她可以偶然得知是一回事,就不必要特意去打探了。 告诉唐夫人,一来是因为唐夫人是家属,她觉得她有权知道;二来,她对王瑞乐感官不错,她心里告诉她应该告诉唐夫人。 满宝嘴角的笑容有些冷,唐夫人就不说了,她脾气不好,唐大人可也不是好惹的,把人打成这样还敢时刻监视人,哼! 满宝领着刘三娘和周立如回去了,唐夫人站在门口目送她们的马车走远,脸上的笑容就垮的一下收了起来。 骑着马从另一条路上嘚啵嘚啵过来的唐县令远远看到了,一下就吓住了,立即勒住马就想调转头回县衙加班。 唐夫人却已经听到声音扭头过去看,一见是他,眼睛顿时一亮,于是冲他招手。 唐县令只能带着明理骑马回去,脸上扬起灿烂的笑容,下马后就看了一眼马车离开的方向,笑问:“夫人怎么知道为夫回来,还特意来门口接我?” 唐夫人道:“不是特意来接你的,正巧送满宝出门,我想着你也快回来了就多站了一会儿。” 骗鬼呢,分明是要转身回去时才看见他的。 但唐县令扬起笑脸,一脸感动的道:“夫人真好。” ※※※※※※※※※※※※※※※※※※※※ 作家的话 日万第三天完成,明天见 ☆.第2393章 搜查 唐县令跟着唐夫人回正院,才进屋,丫头们便纷纷行礼,他一眼看到了夏荷和夏草,便知道唐夫人有事要做,他大松一口气,转身就进了内室,将身上的官袍脱了换常服…… 唐夫人看他进去,就扭头看向夏荷和夏草,问道:“你们怎么一起过来了,瑞乐身边谁照顾着?” 夏荷一怔,连忙道:“马姑姑她们在身边伺候呢,夫人还没醒来。夫人要是不放心,奴婢这就回去。” 唐夫人手中的杯盖就哐当一下落在了杯子上,不仅夏荷夏草吓得心一激灵,屋里的唐大人也吓了一跳,然后就兴味的竖起耳朵听。 唐夫人道:“你们是瑞乐的陪嫁,才该是她的心腹之人,我不说,你们也该时刻不离她身边才是,结果我这边叫,你们两个就都过来了?” 夏荷和夏草吓得脸色发白,连忙跪下请罪。 唐夫人就挥手,让仆妇将她们带下去检查。 夏荷和夏草又惊又吓,一脸的懵,根本不知道要检查什么,等她们被带到耳房里脱衣服时俩人就吓了个半死,紧紧的抓着衣襟不肯松手。 芸草快步从外面进来,一把将夏草往后一推,推倒在床上后半压住她道:“你傻呀,跟我们夫人要强,你也不看看这屋里都是谁,那都是我们家体面的姑姑,她们来检查已是夫人给你面子了,你要是不依,一会儿换了粗使的婆子进来,她们动手可不知轻重。” 夏草忍不住哭,惊惶惶的道:“表姐,你们要做什么倒是说明了呀,哪有一上来就剥人家衣裳的?” 芸草:“我哪知道要做什么?这也是夫人的吩咐,但你放心,我们必不害你,我们老爷夫人你还不知道吗,满京城里哪一对夫妻中间不夹着几个妾侍通房的?你还是六小姐屋里的,更不会为难你了,你就解了让我们看一看吧。” 夏草还懵懂,一旁也惊惶惶的夏荷却隐约明白了什么,她抖着手要解开腰带,但手抖得不行,半天扯不出来不说还给打死结了。 一直沉着脸站在一旁的仆妇见了脸色总算和缓了一下,上前扯过腰带,三两下就给她解开了。 这边检查过去,芸草双眼红肿的和两个仆妇过来回屋,屋里的人大多都退了下去,此时只有唐大人和唐夫人坐在一起喝茶。 唐大人的茶才喝了一口呢,看见她们过来就放下茶杯看向唐夫人。 唐夫人就沉着脸思考了一下,还是点了一下头道:“你先出去吧。” 唐大人就扬眉,“我还以为夫人是要我帮你审案子,为你做主伸冤呢。” 唐夫人沉着脸道:“自有用得上你的时候。” 唐大人挑眉,这才起身出去。 一出院子他就呼了一口气,招手叫来一个丫头,问道:“今天夫人是几时回来的?” 丫头低头道:“不到未正就回来了。” “和满小姐一起?” “是,还有刘医助,周家的三娘子一起。” 唐大人就摸了摸下巴,未正之前就来了,这会儿都酉时了,看个病,最多两刻钟,他们却用了一个半时辰,这可不短。 芸草跪在地上道:“……夏草身上有三处伤,除了踢打出来的,还有好些鞭打的伤,夏荷身上更多些,手腕以上的伤一层累着一层,几乎看不出原来的皮肉了。” 唐夫人震怒,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问道:“她们是怎么说的?” “夏草只知道哭,夏荷说,她得问过夫人的意思才说。” 唐夫人紧紧地抿住嘴巴,不过心里的确好受了些,这会儿才觉得手上火辣辣的疼。 她脸色沉凝,道:“去把她们两个带过来。” 夏荷和夏草的衣裳已经重新穿好,只是脸色苍白,好像下一刻就要晕过去一样,一进屋俩人就跪下。 唐夫人见她们才进门就软倒了,恨铁不成钢,指着骂道:“跪在那儿给谁看?滚过来!” 俩人便膝行上前,跪在了唐夫人跟前。 唐夫人就抬起她们的下巴问,“我问你们,你们夫人一共小产几次,都是怎么小产的?” 俩人脸色发白,浑身发抖的不说话。 唐夫人冷哼一声,放掉她们的下巴道:“怎么,替马家隐瞒,给他们献忠心他们能给你们什么好?” 夏草整个身子都软在了地上,好似没有骨头一样的趴着,夏荷比她略强些,但也抖得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但就是这样,她也结结巴巴的问道:“夫,夫人要,要怎么过问呢?” 唐夫人沉着声音问,“这是什么意
相关推荐:
至尊痞神
我身边的那些诡异事件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天神,境魔,诗剑仙
拽丫头的霸道殿下
异界大领主
漂洋过狌海
我家小萨成精了
重生:溺宠太子妃
洪荒:家父盘古,我一气化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