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思?” 夏荷的眼泪成串的往下落,不过第一句话出来了,她就不是很害怕了,抖抖嗖嗖的问,“夫人知道了,能带我们夫人出,出苦海吗?还是,还是也叫我们夫人忍着,马家要是知道了,会打得更凶的……” 唐夫人眼前发晕,一下抓住她的肩膀,“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王家知道?” 夏草依旧趴在地上抖着身子哭。 夏荷嘴唇发白的微微点头,抖着嘴道:“二夫人说,夫妻打架都是床头打床尾合,我们小姐,是,我们夫人回家住了不到两日,二,二夫人就让人将夫人送了回去,大爷就拿酒淋在夫人的头上,说她下贱,跑回了娘家,有本事就别回来,不等他接就回来了……” 唐夫人气得将手边的杯盏全都扫落在地,咬牙切齿的磨牙,“崔氏!” 这两个字似乎打开了两个丫头的心房,两个人一下就崩了,夏荷更是突然仰天嚎哭出声,一把上前抱住唐夫人的脚,哭得泣不成声,“大小姐,大小姐,我们小姐苦呀,二夫人她不是人,她不是人啊,我们小姐要见大老爷,要大老爷做主,二夫人说家里生计越发艰难,我们这房怎好因为这些小事就去找大老爷,连二老爷都没让见就把我们小姐送回去了,马家本来只有三分的胆子,一下就涨了十二分,那个畜生从那以后就不把我们小姐当人看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394章 你有什么打算一 “大小姐,你说我们小姐该怎么办,她该怎么办,没有嫡亲的兄弟,亲生的伯母都拦着不出头,谁还能救我们小姐,谁还能救她?” “我们说找大小姐,但大小姐远在益州,那两年送进来的信要先过那边老夫人的手才能到小姐手上,小姐要送出去的信更不要说,连节日下给各家的礼单都到不了小姐的手上……大小姐,你能救我们小姐吗,你能救她吗,还是和二夫人一样把我们小姐送回去?要是,要是……求您让我们小姐过几日松快日子吧,好歹让她体面些,体面些……” 唐夫人许久才平复下自己的心情,问道:“这事儿,四娘子知道吗?” 王瑞乐之所以会来京城求医,还是老四极力提议的。 夏荷抱着唐夫人的腿哭道:“奴婢不知道四小姐知不知道,我们小姐自从二夫人后就没再和外人主动提过这事。” 唐夫人就明白了,她思虑半晌,忽而冷笑一声,问道:“这次你们带来的人里有几个是陪嫁,有几个是马家的人?” “除了奴婢两个就没有陪嫁的人了,以前的陪嫁不是打发去了庄子上,就是已经被发卖出去了。” 就是因为外面的那拨人没有了,她们才彻底被困在后宅,不管撒了多少钱出去都动弹不得。 一开始主仆几个莽莽撞撞,拿着钱收买了好些下人,还想着让人往外传信,结果那些信兜兜转转到了那些人的手上,于是他们失去一个人,再失去一个人…… 到后来,她们已经很谨慎很谨慎,只小心翼翼的在马家后宅里散播善意,想着总有一天能用上,结果,她们自以为稳妥时,伸出去的手就又被砍了…… 她们失去了两个姑姑,三个大丫头,四个小丫头,现在就剩下她们两个人陪在小姐身边了,她们哪里还敢动? 就是小姐也轻易不肯开口动手,有时外头需要用到小姐出面,小姐也都是笑盈盈的去,笑盈盈的回来,多余的话一句不多说,多余的事一件不多做。 三四年下来,对方这才松软了些,但这样的事中间也不是没有过的,有时候他们就是无聊了,特意放松了警惕让她们作为,好抓了她们的把柄。 以前她们不懂,所以总是莽撞,以为真的糊弄过去他们了,以为那些人的心真是好的,以为真的可以收买住人,为此她们失去了一个又一个人…… 从那以后她们就知道,这世上的人,不是你有一颗好心就够了,也不是你有足够多的钱就足够了的。 可这是唐府,这是大小姐,大娘子,是在做姑娘时就风风火火,敢趴着墙头看郎君,挑夫君,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大娘子啊,所以夏荷在心中权衡了又权衡,还是抖抖嗖嗖的招了。 唐夫人问清楚他们这次跟来的人,来了唐府的有多少人,在唐府之外可还有人手…… 夏荷不知道他们在唐府之外是否还有安排,却知道他们这一行一共来了多少人。 “还有三个不和我们一起入府,都是外院里听差的,进府时就不在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不见的,”夏荷总算是止住了哭,只是刚才哭得太厉害,此时还时不时的有些抖,但话说的很清楚,“但每日马姑姑都要往前头去吩咐一些话,或是让人买些水果干果,或是点心小食之类的,反正就是有各种理由往前去。” 唐夫人没想到马家还考虑得这么周全,沉默的运了运气才挥手道:“带她们下去梳洗,把眼睛上的红肿消了,找上两套和她们身上一样的衣裳换上,别让那边瞧出端倪来。” 唐夫人咬牙切齿的道:“此时治病要紧,待我捋顺了再一并收拾了他们。” 夏荷和夏草大喜,齐齐给唐夫人磕头。 唐夫人胸中压着一股火,跑去找唐大人。 唐大人听着她边发脾气边噼里啪啦的说完了,就端了茶给她喝。 唐夫人一口饮尽,满眼怒火的问唐大人,“你说,这畜生要怎么整治?” 她已经把这么多年的事都问清楚了,马宏中第一次动手时不重,当时马母又是打马宏中,又是道歉的,因为只是被打了一巴掌,所以王瑞乐就忍了。 但第二次马宏中有些失控,于是王瑞乐就回娘家了。 却没想到王二夫人会直接把她送回去,直接让她在马家那边颜面尽失,从那以后马家,上至马母马宏中,下至仆妇下人,就没有人把她放在眼里了。 所以唐夫人不仅恨马家,更恨她那位二婶。 唐夫人第一次没忍住在丈夫面前说了刻薄至极的话,“到底是庶出的种子上不得台面,崔氏也没把人教好,归家的姑奶奶不说帮着出头,竟还敢把人往回送。” 唐大人却蹙眉,“这不像是崔氏的家教,她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仇怨?” 唐夫人愣了一下便皱眉,“因为我那五弟过继的事儿?” 王瑞乐出自二房,上一次嫡支这边分房头还是她祖父成亲那会儿,所以他们是同一个曾祖,祖父是堂亲,到父亲这一辈已经是分了三代了。 他们都还住在前后几个巷子里,角门关上,那就是独门独院的大户,角门打开,那就是连接一片的坞堡,唐夫人十二岁之前都是在那里长大的,小时候就是孩子头,带着兄弟姐妹们四处跑的。 王瑞乐父亲有兄弟两个,并没有分家,他在家里排行二,嫡支这边排行五,整个家族的排行下来更是排到了十二。 但他们基本只论嫡支这边,所以都是王五王五的叫着,他没有儿子。 不,现在有了,王二把他嫡出的小儿子过继给了王五,父子俩刚好都排行五,只不过运气都不好,因为王五郎过继每两年,还没来得及从王五手上接过他手里的东西,他就死了。 唐大人继续问道:“你想此事怎么解决?是还和马家继续过下去,还是和离回家?要是和离,孩子怎么办?” “你都将你想要的结果列出来了,才好确定路要怎么走,如今不是生气的时候,我看小姨子她那里也没什么好主意,不如你问过她的意思后我们将事情给她做成就可以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2395章 你有什么打算二 只要有心,想问王瑞乐的意见并不难,夏荷她们又是敷眼睛,又是整理心情,最后带着人抬了一堆东西回去。 俩人的面上依旧和往昔一样温顺的垂头低眉,还带了些麻木。因为天已经黑了,屋里便是点了灯光线也不是很好,何况王瑞乐还睡着,此时还没有醒,所以院子里点的灯不多,将将让人看得到人而已。 马姑姑看到她们带回来这么多东西便上前问,“怎么拿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夏荷声音和往昔一样平板的道:“夫人一定要给,说都是以前闺中的东西,我们夫人应该用的惯。”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两分后道:“夫人让我们夫人留在这里治病,待病根去了以后再回去,还让我和夏草劝一下夫人,至于府里,夫人会去信询问。” 马姑姑早在周满说根治要半年到一年时就料到这一点儿了,其实她也不想回去,夫人要是听话,在这里住上一年半载把病治好也没什么不好。 不过这种事是主子的事,她只管做好分内之事就可以。 今天已经把消息递出去,信件明天应该就能寄出去,到时候府里自有决断。 所以她看了看东西,颔首道:“夫人还在睡,你们动作轻些,别惊醒了夫人。” “是。” 看她们进去了,马姑姑就招来一个丫头,低声道:“留意一些,别让她们跟外人说了不该说的话,今日那边来叫人,我一个不注意你们就让她们两个一并出去了,这事儿回去要是让大爷和老夫人知道了,小心你们的皮。” 丫头抖了一下,脸色发白的低头应下,将手腕上的镯子撸出来塞进她的手里,哀求道:“姑姑千万别告诉,昨夜是我守夜,夫人起夜七八次,夜里也睡不好,白天又一直忙,下晌才不小心打了一个盹,谁知道她们就被叫走了?” “哼,”马姑姑收了镯子,小声道:“这次就放过你,下次再这样,我是不敢替你遮掩的。” 丫头连连点头。 王瑞乐一觉到天亮,夏荷和夏草面上不显,心里却是很高兴的,这么多年了,这是夫人第一次睡得这么好。 王瑞乐却觉得懒洋洋的,还想再睡,但马姑姑怕她睡坏了,于是笑着将人劝慰起来。 夏荷和夏草就要服侍王瑞乐更衣,她从昨天下午睡到现在,身上肯定脏了。 马姑姑扫了一眼,立即指了一个丫头道:“春心,你和夏荷去服侍夫人,夏草,你去厨房拿早食……” 几个丫头应下,夏荷和另一个丫头就扶着王瑞乐去盥洗室更衣。 王瑞乐不喜欢别的丫头服侍,即便春心到她身边也好些年了,她依旧只让夏荷和夏草做贴身的事。 春心也知道,所以只站在一旁给夏荷递东西,和往常一样。 马家要的不过是她们不离视线。 夏荷仔细的给王瑞乐整理腰带,背着春心,一张被叠得很小的纸条被她塞进了王瑞乐的腰带里。 王瑞乐看见,低头去看夏荷。 夏荷也只是掀起眼皮看了夫人一眼,然后就垂下眼眸继续将腰带整理好。 王瑞乐换了衣物,身上舒爽些了,面无表情的对夏荷和春心点头道:“你们下去吧。” 春心便知道她要更衣,弯腰点了一支香,然后抱了脏衣服和夏荷一起退出去。 隔着一道屏风,王瑞乐坐在了便桶上,她的手指轻轻地从腰带里取出那张纸条来,放在腿上展开,却是一张不小的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这是唐夫人给她写的信,信中前面颇有些悲愤,后面则是问她想如何? 若是她还想回马家,她和王家定可以保她安全;若她不愿再回去,也自有不回去的办法。 唐夫人是很恶心马宏中和马家的,因此建议王瑞乐离开马家,不论和离与否,都要离开马家。 王家要养个姑奶奶却还是容易的。 王瑞乐就低头静静地看着膝上摊开的信,眼泪一滴一滴的滴下,一下就晕开了信上的墨。 她面无表情的擦干了眼泪,然后细细地将信折起来,放进了袖子里。 她曾经无数次的想过这个问题,要怎么办呢? 第二次被打,第一次回娘家时,她想的是娘家那边出面让马家付出代价,最好也打马宏中一顿,让他知道怕了,将来再不敢动手。 有聪儿在,就算为了他,这门亲事也得继续下去,她那时候就没想过离开,更别说和离了。 可她被二夫人送回去后面对马家的一切时,她就知道她在马家待不下去了,最后要么是横着出去,要么竖着出去。 但出去也有三种办法,和她想的一样,唐夫人也在问她想要哪一种,是和离,干干净净的一个人离开;或是带着孩子离开,还是分家不和离,她带着孩子回去? 她知道,这三种办法,第三种最简单,第一种也不难,第二种很艰难,不仅实现艰难,将来对聪儿来说也很艰难。 可是,凭什么呢? 王瑞乐眼中闪过狠意,凭什么她生的儿子要留在腌臜的马家,还姓马? 有唐大人的指点,又是在自家的地盘上,交换信息这种事情他们做得很顺利。 唐夫人亲自带着三孩子来和王瑞乐用早食,然后姐妹两靠在一起看孩子们玩闹时,唐夫人从王瑞乐的袖子里掏出了那张纸条,不动声色的塞回了自己的袖子,然后问她,“才厨房送来的三样点心,你最喜欢哪一样?” 王瑞乐捧着送上来的苦药一饮而尽,擦了擦嘴角后道:“第三样最好吃,可我最喜欢吃的还是第二样。” 唐夫人挑眉,笑道:“我也是,也不知道厨娘往里头夹了什么,吃着有些苦,但你别说,这年纪上来了就不像小时候一味儿的喜欢吃甜的,倒觉得苦的也不错,吃起来一阵爽快。” 王瑞乐微微一笑,拉着唐夫人的手笑道:“我倒觉得姐姐的口味一直没变,从前也不见得多喜欢吃甜的。” 唐夫人就叹气,“是啊,倒是你,以前一点儿苦也吃不得,现在喝药就跟喝水一样,那么苦也眼都不眨的吃下去了。” 马姑姑她们站在一旁听,一点儿也没怀疑这些话有什么不对。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十点左右 ☆.第2396章 给你出气(给书友“安心黑芝麻糊”的打赏加更) 得了王瑞乐的准信,唐夫人就开始动作起来,照她的主意,先告诉她爹,然后找个由头把马聪带回王家,她这边直接就把马家的人打下去,接下来就是和离的事儿了,简单得很。 他们拿了马家的把柄,他们不敢不离,带走孩子有些困难,可孩子已经在王家,其实名义上是不是跟着母亲的并不要紧,不跟着也行,等他长大了,回去再分了马家的财产便是,有什么难的? 她觉得她爹再活二十年也一点儿问题也没有,有她爹撑腰,除非马家后面飞黄腾达了,不然她不信聪儿抢不过马家的人。 他不仅有外家,身份也不差,马家的嫡长孙呢! 只是唐大人听了她的打算后直接把茶给喷了,他乐道:“你这是打算让王氏和马氏结世仇啊。” 唐夫人这会儿还怒火中烧呢,闻言冷哼一声。 唐大人就笑道:“你这样倒把理儿让了他们一半,本来就是我们家占理,何必让我们这边和他们一样背负骂名?” 他道:“对我们来说,和离是不难,但你这样把孩子抢走,世人迂腐,很容易就忘记马家做的那些事,反倒觉得我们咄咄逼人,将来小姨子要是还想改嫁呢?而且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前程。” “那你说怎么办?就和离,然后灰溜溜的收拾了陪嫁离开?” 唐大人就点了她的额头笑道:“你这是气急则乱,忘了马家当年为什么费尽心思的求娶小姨子了吗?” 唐夫人沉默了一下后道:“我五叔没了。他们家是为了前程,为了和王氏联姻……” “五叔是没了,可不是还有岳父吗?”唐大人道:“你还是问一声岳父和两个哥哥,问一下他们愿意为这个堂妹妹做到什么份儿上吧,他们那边确定了,剩下的事儿就好拿主意了。” 唐夫人怀疑的盯着他,“你有办法让她和离后带着孩子离开,光明正大的离开?‘ 唐大人就微微笑道;“这个关键在于岳父。” 他顿了顿后道:“不过,岳父那边要是不愿意,我这边也还有一个办法,只是要艰难一些。” “什么办法?” “姻亲,”唐大人伸手握住她的,微微一笑道:“姻亲,姻亲,为的不就是这种时候吗?不算兄嫂弟妹那边的姻亲,只你们姐妹几个的姻亲就有多少了?” “好在当年五叔五婶心疼小姨子,特意选了门第不是很高的马家,所以我们可以威逼利诱,要是换了其他家与我们家世相当的,想要做到都有些难。” 唐夫人则呸呸两声道:“五叔五婶要不是选了马家这样腌臜的人家,瑞乐都不一定受这样的罪。” 唐大人一想也是,不过他还是安慰她道:“好在发现得及时,还有补救的机会,这就不算晚,你也别太气了,还是先给岳父和哥哥们写信吧。” 唐夫人就去拿笔,唐大人殷勤的给她磨墨。 不过唐夫人写完信后总觉得这样等着太慢,于是又气呼呼的拍了一下唐大人的手臂好几下。 唐大人夸张的嘶嘶叫,想了想后凑到唐夫人耳边问,“要不,你跟着试一下后一种方法?” 唐夫人就抬头看他,“快说!” 唐大人就微微一笑,捂着手臂叫道:“好疼呢。” 唐夫人:“……我给你揉揉?” 唐大人就伸手。 唐夫人敷衍的给他捏了两下手臂就拍着他的肩膀道:“快说。” “就先让你出口气好了,你把几个小姨子请到雍州去,最好带上妹夫们,再去请马宏中,一起在雍州会面后就让几个妹夫揍他一顿。” 唐夫人皱眉,“为什么是去雍州?直接来京城不行吗?” 唐大人:“……夫人,为夫既不想抓你们,也不想被御史弹劾。” 唐夫人:“……那我要是把人带到万年县那边呢?” “别,大朝会的时候郭县令就坐在我边上,我可不想被他打,夫人,雍州也不是很远,你就找个借口在雍州那边见面,找个偏僻点的地方好下手。”唐大人道:“不过要叮嘱好了,打人可以疼,但一定不能缺胳膊断腿,更不能闹出人命来。” 唐夫人冷哼一声道:“我知道,要是真打出个好歹来,便宜的是马家。” “不错,”唐大人安慰她,“将来有的是机会,我们这样的人家,打人反而是最不心疼的一种方法了。” 唐夫人就丢下唐大人去写信。 崔家女儿遍天下,但其实王家的女儿也不少,只不过和崔家生了许多女儿相比,王家是儿子比女儿多,倒显得王氏没多少女儿似的。 唐夫人自然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联系的,她联系的都是可以出手打马家脸,且可能会参与她一起打脸的姐妹。 老四就是第一个。 满宝并不知道她的病人要在外面搅风搅雨,她此时正给第二拨病人种痘呢,而第三批试验者也被送进来了。 第二拨病人也是一百八十人,第三拨则是直接进了三百人,皇庄里又建了不少房子。 不过他们这两天除了给人种痘,也要再给牛种痘。 太医院经过商议,都觉得现在牛痘的风险依旧很大,倒不是一百八十人中死了一个人,傻了两个人的风险,而是因为一百八十人至少有四十人是高烧,而这个比例太高。 在皇帝看来,高烧就意味着高风险,人就有死和傻的高风险,所以务必将这个比例降低。 要让皇帝来要求,那就是一百八十人最好一个人都不要死,不要傻,甚至不要高烧。 萧院正当堂应下了,但一转身出去就忍不住和满宝几个念叨,“这是不可能的事。” 满宝:“那您还应下?” “陛下心里也知道是不可能的事,他需要的是我等的一个态度,不过高烧的比例的确要想办法降一降,让牛痘更安全些。” 满宝:“说到底还是毒素太大,怎样调制牛痘可以让它的毒性没那么大呢?” 几位太医一起冥思苦想,想了两天,满宝有些不太确定的道:“牛痘比人痘更安全,那用牛痘给牛再种痘,再发出来成熟之后的痘会不会更安全些?” ※※※※※※※※※※※※※※※※※※※※ 作家的话 明天见啦,明天要带我外甥女他们出去游乐园玩儿,所以可能没有加更,星期一再开始日万第四天吧。 晚安 ☆. 第2396章 遮掩 萧院正:“……牛痘的毒性小很多,牛还能成功染上天花吗?种人痘的时候都要特别调制痘苗。” 满宝道:“试试呗,反正我们现在也不缺痘苗,就缺几头牛。什么方法都试一试,不行再说。” 萧院正想了想,觉得这话没毛病,于是点头,在拨款上又添了一笔,不过添过后他迟疑,“我们好像没有西域那边过来的牛了。” 满宝就叹气,“是啊,草原上的要不要?我家庄子里有一些从草原上带出来的牛。” “草原的牛和西域的一样?” “不太一样,但它们总比我们离得近,说不定是亲戚呢?” 萧院正:“……天下的牛都是亲戚。” “那不一定,就好比我是人,您也是人,但谁能说我们是亲戚呢?” 这话好有道理,萧院正一时不能反驳,于是他迟疑了一下后道:“买两头。” 满宝就大手一挥道:“行,回头让管事联系我五哥,让他去庄子上把牛送来。” 剩下的三头萧院正还是打算用本地的牛,总不能一直用外地牛试不是? 正好,今年太医署那边也有一批学生要毕业了,可以把他们拉过来,两种试验可以一并进行。 他们不能进病区,但可以做一些打下手的活儿,这样周满和卢太医也轻松些。 萧院正在心里计划着,再一次觉得搞掉那些禄蠹正确无比,钱都宽裕了好多,便是多养了三百人花的钱也是差不多的。 萧院正摸着胡子欣慰起来,和周满道:“等牛一到,你和卢太医就先挑两头牛出来试试手,一头我们这儿的牛,一头草原上来的牛。” 满宝应下。 萧院正又叮嘱卢太医,“这一次接种六号和七号牛痘的二十人要盯紧了,看与其他牛痘相比如何。” 卢太医也应了一声“是。” 萧太医这才准备离开。 满宝就热情的去送他,顺便提了一下过几天请假的事,“也不久,就吃午食和午歇的时间出去就行。” 萧院正就瞥眼看她,“周太医,你日常碰见的都是病人,怎能往外走呢?” “出去之前我会从头到脚都洗一遍的,穿我从没穿过的衣裳。” 萧院正见她这么坚持,好奇,“怎么,白县子也要开封爵宴了?不是说等过了吏部考试才开吗?这还有一个多月呢?” 满宝就小声道:“我出去看一个病人。” 萧院正就皱眉,“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接私活?” 满宝道:“我不接,她就要死了,就算外面的大夫能暂时保住她的命,那底子也坏了,将来也没多少年寿。而且又是亲近之人的家眷,哪里能推却呢?” 萧院正就不说话了,作为太医,这就是他们的工作特殊性,和别的官员不一样,亲朋求上门来,不想帮可以找各种理由推却,他们转过身可以去找别人帮忙。 可他们不行。 一般找上他们的,都是病,能治不能治都要给准话,不能治也要想办法找能治的人,要是和别的官员一样敷衍的找借口推却,落在亲朋的眼中那就是草菅人命。 那不是生隙而已,那是结仇,还有可能是死仇。 所以对上门求医的人,除非是实在走不脱,不然他们都会给看一看,能不能治,怎么治也都会真心诚意的说出来,至于信不信,那就是对方的事了。 现在皇庄这边的确不是不能操作的,毕竟是一条人命,萧院正就问她,“你有把握能治好?” 满宝点头,“有的。” 萧院正便也不问是什么人,什么病,挥手道:“行,不过你速度快点儿,就一个时辰,多的没有了。” 满宝立即应下,快乐的将萧院正他们送到关卡那里才回转。 萧院正回头看了一下她的身影,哼了一声,“用得着的时候就热情,用不着就弃之如敝屐。” 郑太医很好奇,“周太医要给谁看病?” 萧院正瞥了一眼刘太医,“谁知道呢?” 刘太医的确知道的,不过不是他孙女告诉他的,那孩子很少与他讨论病例,倒是周满拿着脉案与他请教了一下药方。 宫中这种病症也有过的,外面的方子到底没有宫中的好,刘太医根据脉案回太医院斟酌的给她找了两个方子。 满宝的时间紧,所以唐夫人一早准备好,她一出皇庄就可以上马车,快马加鞭的到唐府。 满宝连饭都是在车上用的,等到了唐府更是一路顺畅,到的时候刘三娘已经提着药箱在了,并且已经提前看过,她一到刘三娘就禀报,“师父的药很好,前天下午止住的血,昨天确定不再出后就告诉的您。” 又道:“只是脉还是很虚,我也不敢大补,怕她虚不受补。” 满宝点头,摸过王瑞乐的脉后欣慰的颔首,“有些成效了,你放宽心,再多扎两旬的针就可以下地走动了,后面也要精心调养。” 她照例将所有人都赶出去,然后指点着徒弟扎针,就在刘医助把针袋拿出来扎针时,满宝就好奇的从袖子里掏出才在路上唐夫人给她的信,打开一看,厚厚的一沓纸,却不是写给她的,而是写给王瑞乐的。 满宝挑眉,看了一眼床上的王瑞乐,又看一眼屏风上印出来的人影,觉着世家就是顾虑多,要是他们家,哥哥们几个直接打上门去,该怎样就怎样,好比当年她大姐…… 满宝收回思绪,就将信交给王瑞乐,和刘三娘道:“先扎后背吧,今日行三套针,明日……算了,连着行三天的三套针,第四日再减为两套。” 刘三娘对师父和王瑞乐的行为假做不见,应了下来。 满宝睁眼说瞎话道:“这其中的一套针可是我的绝学,你要认真的扎,记在心里,不许外传,知道吗?” 刘三娘看了一眼师父,应下,心中明白过来,以后她再来扎针,也可以让下人们都退下去了。 刘三娘看了一眼王瑞乐,师父倒是为她付出良多,要知道师父在太医署中一直有“众师”的名号,就是不论是谁,不论提问的什么问题,她能回答上来的都会回答,她会的针法,对方只要到了可以学的地步,她都会教。 和对家学有所保留的众太医相比,这才有了“众师”的名号,今日师父这话传出去,太医署的同学们听了,只怕会多想。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2398章 第二种痘 满宝这会儿可没考虑到这一点,她很贴心的给唐夫人姐妹做着遮掩,还给徒弟都找好了借口。 因为时间有限,等针扎完,她换了一张药方给王瑞乐便起身离开。 刘三娘收拾了药箱跟着一起走,唐夫人自然笑着要将人送到大门。 出了客院,外面就是唐夫人的世界,她可以毫无顾忌的和周满说话了,“她的病怎么样了?” 满宝:“思虑过重,就还行吧,她要是肯放宽心养病,会好得更快。” 心情这种东西可不太好控制,尤其现在和那边还不能翻脸,许多事都不能做,因此唐夫人略过这个问题,“信给她看了?” “看了。” 满宝在左边袖袋里一掏,将沾了王瑞乐泪水的信还给她,又在右边袖袋里一掏,将两张回信给她。 刘三娘的药箱里就备有写药方的笔墨纸,所以王瑞乐在扎腿时直接给她写了一封信。 唐夫人立即展开看。 满宝两封信都没看,虽然很好奇,但这是人家的秘密,她是不会偷看的,她直接光明正大的问,“这不是你家吗?还用细作的这一套,直接把人拿下不就好了?” 唐夫人一目十行的将信看完,脸色平淡的道:“没那么简单,他们在外头也留了人手,马家那老货每天都要到前院找一下他们带来的小厮,不过我已经让人盯着外面,等我们把他们外面的人手也摸清楚就好办了。” 满宝:“搞得好似两国交战似的。” 唐夫人哼哼道:“这就是两国交战。” 唐夫人将她送到马车边上,满宝就指了刘三娘道:“我和她说过了,以后她扎针也让他们出去,你有什么话就告诉她。” 唐夫人点头,便笑着和刘三娘打招呼道:“以后就有劳刘医助了。” 刘三娘笑道:“夫人客气。” 唐家的马车原路将周满送回皇庄。 她下午要和卢太医去看已经出痘的病人,还要去看还没有出痘的牛,很忙。 马家的下人并没有怀疑,一是王瑞乐主仆三人没什么变化;二是,自周满看过后,王瑞乐的情况的确在一日好似一日。 就是马姑姑都知道,她只七天就止住了血,换了药后虽然还是脸色发白,但脸上的青色却淡了一些。 以前看着像是个快没气的美人,现在却有气了。 马家为什么松口让王瑞乐来京城治病? 一是马家不愿意失去王家这门姻亲,二是王家的四姑奶奶一催再催,极力推荐;三则是王瑞乐主仆这几年都很听话,一副已经完全顺从的模样,再不像一开始那样桀骜不驯。 而王瑞乐这一次也的确病得很严重,她们主仆三个不知道,他们马家却是请了冀州最好的几个大夫看过,他们都说活不长了,就算能止住血,后面也没多少年寿。 王瑞乐要是死了儿子就是鳏夫,二婚能娶到什么好媳妇? 他初婚能娶到王瑞乐都是讨的巧宗,所以他们不希望王瑞乐死。 也是因为有这点叮嘱,马姑姑才能这么安心的在唐府住下,眼下满京城里能请到周太医的也就唐夫人了。 外头跑腿的出去打听过,现在蹲在周宅那条巷子口的人足有十多个,都是想求医的。 马姑姑进了内室,给王瑞乐拉了拉被子,笑问,“夫人觉得如何?” 王瑞乐道:“有些困倦,你让我眯一会儿。” 马姑姑笑着应下,给她盖好被子,借着这功夫将床上都摸了一遍,确认没什么问题就把帐子放下来,躬身退了出去。 周太医说过,她身体亏损得厉害,所以她要是困了就让她睡,只是醒来后就不能再躺着,可以坐着,也可以扶着人的手在屋里溜达溜达,风不大的时候在院子里走走也行…… 把精神养起来了,阳气就慢慢生,人就康健了。 满宝回到皇庄,很快便将外面的纷争丢在了脑后,因为她才回到自己住的院子,还没坐下喝一口茶呢,卢太医就亲自跑了来叫道:“周满,周满,周满——” 满宝吓了一跳,立即丢下茶杯跑出去,“怎么了,怎么了?” 卢太医很兴奋,“牛痘出了,你去看看!” 满宝一听,转身回屋去拿了口罩,立即跟着卢太医跑去牛棚看。 单独一个牛棚的五头牛就一顿午食的时间就都出痘了,明明上午他们看时还是没有的。 卢太医刚才检查到,惊喜得不行,“不过不是很多,你来看。” 他将牛脖子上的毛拨开一点儿,让周满看新冒出来的两颗痘,他这两年看天花都快要看吐了,尤其是这段时间,因此很熟悉,“怎么样,是出痘吧?” 满宝点头,“是出痘,现在有多少颗了?” “不对,这是一号牛,就三颗。” 满宝:“……这么少?后面要是不发了,种痘得需要多少头牛才足够呀?” 卢太医:“……周太医想得可真远,这都想到了。不过想多了也没用,我们也不是天花,控制不住,来吧,你我二人给它们做个检查,将数据记录下来。” 几时发现出痘,出了几颗都要一一记录下来。 卢太医有些感叹,“我们明明是给皇室看病的太医,这会儿却沦落给牲畜看病了。” 满宝一边仔细的将一号牛从头检查到尾巴,又从尾巴的一面检查到头,确定真就脖子上的两颗痘痘后就记录在本子上,头也不抬的道:“我家的亲家老爷就是个老大夫,十里八村就他一个大夫,不管是人病了,牛病了,羊病了,甚至鸡生病了也都能找他。” 又道:“在我们那里,治牛比治人还要赚钱呢。” 卢太医:……这有什么好得意的? 他现在也能治牲畜了! 俩人将五头牛检查了一遍,将出痘的位置也一一记录下来,确认无误后各自签字。 满宝若有所思道:“我刚才摸过,它们的体温都不是很高。” 卢太医点头,“不错,我记得前面的牛种痘,才出痘的时候都有些烧的,就算不是高烧,也会低烧,温度总有些变化。” “我觉得这是好事,”满宝道:“天黑之前再来查一次,一会儿给它们喂点好的豆料,生病呢,得吃好点儿。” 卢太医点头:“好。”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399章 顺利 相比隔壁病房里时不时高烧,或是有些人出痘出得慢的病人,牛棚这边正在做试验的五头牛要顺利太多了。 它们应该是三批牛里最幸运的一批了,接种痘苗以后没有很难受,还有好吃的豆料吃,于是每天满宝和卢太医过去看它们,它们都欢快的摇着尾巴,偶尔可以出去溜达一圈时也很乖顺,就是非常的喜欢吃外面田野上的青草。 那是刚长出来没多久的青草,特别的嫩,嫩到满宝看着它们吃的时候都有点儿想吃。 看上去真的是太好吃了。 它们这么开心,可以想见这次出痘并不难受,卢太医只摸到过一次温度有变化,也只是微热而已,都不用他开药,它们多喝一点儿水,又出去吃了喜欢吃的青草,回来又吃油水大的豆料,两顿饭的功夫就又好了。 而且每一头牛的出痘量都不是很多,之前做实验的两批牛,出痘最少的一头也有百来颗,满宝需要夹上一个上午才能夹完,但这次,她和卢太医仔细的算过,出痘量最大的一头牛是六十七颗,其他的牛则在五十三颗到六十五颗之间。 直接比之前两批牛的出痘量少了一半,甚至还要多。 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太医们来说,他们判断毒性的大小就天花的数量和出痘时的反应,而这批牛不论是从数量还是反应来说,都是毒性最少的一批。 萧院正他们都亲自过来看,全都兴奋得不行,略一思索便道:“看紧了,新进来的那批人,不用等这一批完全痊愈再接种,这边牛痘一熟就挤出来接种。 那速度挺快的,第五天上,最后一颗痘痘也彻底成熟结痂,于是满宝和卢太医又开始了挤痘痘的旅程。 偶尔挤得快吐了就去隔壁的病房区里看病人的情况,将痊愈的人挑出去,再将快要痊愈的挑到一边,最后重点盯着还在发热出痘的人。 这一次,满宝直到将所有的牛痘都挤出来调制好才请假出去看王瑞乐,她的病情很稳定,稳定的在变好,七天的时间,又是扎针又是吃药,脸色已经微微有些好转。 满宝看了满意,就和刘医助道:“从今天开始,针灸改为隔天一次。” 王瑞乐一听有些许失望,这段时间她和唐夫人都是通过刘医助传递消息的,改了隔天,那消息也只能隔天了。 满宝照例将人赶出去,指点了刘三娘针法,留下另一个药方,叮嘱刘三娘,“你回去以后要将脉案和方子都记录下来琢磨,有问题就写信交给五哥,让他送进来给我。” 她道:“有的方子,你可能一时领悟不到,但看得久了,琢磨多了,就明白它的好处和弊处了。” 刘三娘认真的点头,问道:“师父,下次什么时候请你您呢?” 满宝想了想后道:“等她的脉有沉燥之相是再叫我,要是没有,这套针法和这张方子就可以一直用着。” 马姑姑在外面竖起耳朵听,记在了心里,打算回头写了传回去,不过这点儿还是不够的,所以等周满一出来,她立即迎上去问,“周太医,我家夫人如何了?” “略有好转。” 她想了想后道:“如果说她之前是一口枯井,只井底有微微湿润的泥土和石头是生气,而当时井底还是漏的,生气在不断的外泄,那么现在就是井底的漏洞补上了,生气不再外漏,而且井底有了浅浅的一勺水。” 马姑姑听得一愣一愣的,连刘三娘都听住了,忍不住问,“师父,那一般她要有多少水才算康健?” “水就是生气和生机,代表着以后的年寿,她这样的年纪,自然要有大半井水才是正常的,最少也要有可以淹没过两个头脚相连的成年人那么深才行,不然将来年寿有影响。表面看着似乎是好了,但也只是表面光而已。” 马姑姑忍不住感叹,“周太医不愧是京城出了名的小神医啊。” 满宝被夸,即便对方是坏人,她也没忍住对对方笑了笑。 唐夫人一直沉默着,等把满宝送出去就忍不住问,“她……将来寿数有影响?” 满宝道:“要说一点儿影响没有是不可能的,她小产次数太多了,而且年轻时所受的罪,老了会一点一点的反应在身体上的。” 见唐夫人脸色沉凝,她便安慰道:“不过也不要太过忧心,等她将来脱离苦海,好好将养,也未必补不上。” 满宝道:“人的寿数是很奇怪的,它受身体、饮食、水土、心情的影响,焉知保养得好的病秧子活不过身体健康却胡吃海喝还不动弹的人?” 唐夫人的心情这才好了些。 满宝很好奇,“这都过了清明了,你们怎么还没动手?” 唐夫人:“……你就这么盼着我们动手?不对,你怎么知道我们想做什么?你偷看我的信了?” 满宝自信的道:“我猜的,所谋越多才会越发谨慎,要是只单纯发一个火,给她撑腰,你们当时知道,当时发作出来是最好的,这都半个月了,你们还在偷偷摸摸的传信,可见你们所求有多大了。” 唐夫人就伸手点了一下她额头,“和你唐学兄好的没学会,光会动这些脑筋了。” 点完了她才拢着手道:“你说的没错,我们所求的确大,之前几天都忙着清明的事儿,现在可以动起来了,再过一个月左右就有结果了。” 满宝:“还要一个月呀?” 唐夫人横了她一眼道:“你以为容易呢?这里头可涉及到好几条人命和好几个人的人生呢,可不得谨慎些。” 其实都是唐大人劝告的,说,既然要做,那就做得漂漂亮亮的,既能给小姨子讨回公道,又不让她落一点是非。 她这才忍着气谋算那么多。 唐夫人看不得满宝摇头叹息的模样,转开话题道:“对了,今天是礼部的考试吧?” 满宝就更叹息了,点头道:“是啊,可惜我就只能出来一个时辰,这就要回皇庄去了,明天又要接种痘苗,根本不能在外久留。” ☆. 第2400章 礼部考试(给书友“初拥”的打赏加更) 唐夫人很好奇,“你怎么总是在种痘苗?上次你来也说要种痘苗。” “不一样的痘苗,”满宝扭头冲唐夫人灿烂的笑道:“我们会不断的研究出新的,更安全的痘苗,到时候你家的三个孩子都可以种一下。” 唐夫人:“……他们,就不用了吧?” 满宝道:“要是出远门,还是种一下安全,小孩儿不像大人,其实危险性更低,现在我们选用的试验者都是十四岁到二十五岁之间,但下一批我们就要选用十二岁到十九岁之间了,以后更要放低到七岁左右,到时候你可以看一下数据。” 唐夫人:……她一点儿也不想看。 满宝冲她挥了挥手,溜溜达达的回皇庄去了。 而此时,白善他们还在礼部那里候场呢。 礼部的考试,去年考中进士的考生,今年考过明科的考生,以及包括他在内才有三个的前年考中进士的考生一起来参考。 根据人数,考试分为两天,白善和刘焕这些比较有名气的就排在了第一天。 不过他们排到了下午,上午先考了去年的进士。 正等着,有吏员出来叫了白善和另外俩人的名字。 他们三个都是前年的进士,因为各种原因去年他们没有补官,所以就没有来考。 白善起身,将袖子的那点微小褶皱弄平,和另外俩人行过礼后便举步进去,从走进院子开始,他们的考试就开始了。 三人阔步上前,如行云流水一般和上面坐着的三人躬身行礼。 主考官微微颔首,抬手道:“起吧。” 三人道谢后站直。 礼部的考试很简单,就是看你长得好不好看,咳咳,不,是不是长得五官端正。 除此外,还有走路的风姿,咳咳,是四肢是否协调,头发是否乌黑(身体是否健康),行礼是不是好看(知礼否)…… 反正时间很短,就从走进院子来到考官们跟前,行个礼,再让他们看一看你的脸,每人回答一个问题,在这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考官们会看你的牙齿,一般龅牙或者牙齿不太好的也有可能会被淘汰,这同样被他们认为五官不端。 当然,最要紧的是,官员不能口吃,这就是口试的主要目的。 大晋就是这么颜控,所以虽然礼部的考试,通不通的就一个字,但在单子上记录下的符号却是有高低之分的。 像白善就得了一个优。 等他们三人一走,主考官就摸着胡子道:“不错,不错,这个孩子长得是真不错。” 一旁的大人就笑道:“老大人上次这样说还是杨氏的小杨大人来参考的时候。” “哎哟,那可不能比,”主考官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我说的是风姿,可不是脸,真的比脸,这世上有几人比得过小杨大人呢?” “那是,我还记得当年他来我们礼部考试的时候,外头有好多蹭了父兄的马车进皇城来的女郎,哎呀,差点儿把我们礼部给堵了,哈哈哈哈……” “咳咳,正经点儿,学生来了。” 乐得哈哈大笑的大人立即正色,一脸严肃的看着冲他们走来的三个学生,三人同时有些失望,论风姿,还是上一个白善出众些。 白善拿到了自己的单子,拍了拍刘焕道:“我在外面等你?” 刘焕有点儿紧张,紧张的却不是马上就到的礼部考试,而是下个月的吏部考试,再一次忍不住问白善,“我真的要报名吏部考试吗?” 白善:“……都已经报名了,你再问这个有用吗?” “对啊,我报名了,都是我祖父,说缩头是一刀,伸头也是一刀,可是我看过你给我找的那些卷子,我就能做一半啊。” 白善安慰他,“能做一半也可求官了,等考过礼部,我带你复习,你就只专门复习工部那边的数算,到时候你求工部那边的官就是了。” 吏部考试是选官必要考的,而且通过进士和明经考试的卷子不一样,明经科的吏部考试会容易很多,可以选择偏重的方向。 比如你想去礼部还是吏部? 或是刑部工部? 报上去,除了最基础的一些问题相同外,后面会有侧重。 而进士科则没有选择,不仅要全面,题量大,也会更高深。 自回到京城后白善就一直在准备吏部的考试,尤其他准备外放的,不仅要熟知刑律,户部那边的税收、田亩计算、人口等也要了解,地方的农桑,水利这些都会考到。 还有教育,民心等,因为县官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化万民,顺服君心。 这段时间庄先生去上班之余,一回到家也都是在给白善查漏补缺,可以说,他要学的东西比刘焕繁重多了。 因为知道他是白善,那个告过御状,将益州王拉下马,还参与过征西大战的白县子,考生们都喜欢观察白善。 有的人是暗中观察,有的人则是直接走上来结交。 白善应付了一上午,此时有些疲倦,所以叮嘱完刘焕后就道:“我在外面等你,你快一点儿。” 刘焕点头应下,很不舍的目送他离开。 殷或和白二郎在外面车里吃着点心等他,此时车里正传来呼呼喝喝的声音,他掀开帘子往里看,看到赵六郎顶着一脑袋的纸条抬起头来看他就有点儿愣,“你怎么来了?” 赵六郎看见他如同看到了救星,立即扯下额头上的纸条叫道:“快上来,快上来,就等你了。” 白二郎盯着他的脑门看,不过想了想还是没点破,只是顺手把脑袋上的四五条纸条也扯了下来。 三人只有殷或的脑门是最干净的。 白善扫了一眼矮桌上的跳跳棋,微微一笑,掀起帘子上车,问道:“你们两个全输了?” 赵六郎道:“我这是第一次玩没经验,下一次就不会输了。” 白二郎:“我是被他连累的。” 赵六郎:“你放屁吧,这是两个人下的棋,我怎么连累你?” 殷或问白善:“考过了?” 白善点头,将单子给他们看。 其他三人都不是很在意的点头,白善长得又不差,也不结巴,礼部考试能有什么问题? 白善好奇的再次问赵六郎,“你怎么在这儿?” 赵六郎道:“我进宫求见娘娘呢,出来的时候就看见你们的马了,我不会认错你们的马的,所以就过来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呀,明天万更 ☆.第2401章 旨意 都不用白善问,赵六郎就叹气道:“我替我家老夫人来求医的,她身上有些不爽利,请了太医去看,但吃了七八天的药也没见好转,家里一商量就决定请一下周满,你们也知道现在周满在皇庄里,所以我进宫请旨来了。” 白善一听,精神一振,“娘娘答应了?” 赵六郎道:“要是答应我也就不叹气了。” 他道:“娘娘没说答应,但也没说不答应。” 就是因为拿不到旨意,赵六郎这才到处晃荡不着急回家的。 他撞了撞白善,压低了声音道:“听说这段时日她偶尔会请假外出?” 白善道:“出来一次不容易,全身都要换洗不说,她时间也被压得很短,只能用自己午歇的时候出来,不敢耽误皇庄里的一点儿事……” “既然出来了,一个病人是看,两个病人也是看嘛,我家老夫人都那把岁数了,也是太医院这边不好下手,这才想请周满的。” “何不让太医院开了方子,再请刘医助下针?” 赵六郎道:“这是扎针的问题吗?这是脑子的问题。” 他道:“不同的大夫看过后开过的方子和要用的针灸都是不一样的,正是因为他们那里不太有效果,家里才想请他。” 白善上下打量他,“你想走我的后门?” 赵六郎就搭着他的肩膀道:“我们是亲戚不是?又同窗几载,难道不比唐家那边关系好?他们都能走关系,我如何走不得?好兄弟,你就帮帮忙呗。” 白善将他的手扯下来,“你想累死她呀。” 他想了想后道:“你先等着吧,娘娘仁厚,若是太医院果真没办法,宫里会下旨的。” 白善想的没错,下午刘太医便接了旨意去了赵国公府一趟,看过国公夫人后就回去和皇后禀报。 皇后和皇帝商量了一下,到底还是叫了萧院正去,让他重新安排一下周满的工作,容她明日去赵国公府走一趟。 皇后道:“拨刘医助过去给她做帮手,让周满开了方子后指点一下刘医助,要是可以,以后国公夫人那边可以交给刘医助。” 萧院正应了下来,第二天一早就去皇庄了,还拿着皇后的懿旨。 他到的太早,满宝刚在庄子里跑了一圈回来,正洗了手,端着一碗羊汤,泡着饼子吃早食。 萧院正一进院子就闻到了味道,他就溜达过去,“怎么一大早就喝羊汤?” 卢太医也不老实的坐在堂屋里吃饭,而是和周满一样坐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吃,萧院正这么一大早的过来吓了俩人一跳。 “您怎么来了?” 萧院正坐在他们边上看着他们的汤,一旁伺候的九兰机灵的去大厨房里盛了一大碗汤给萧院正。 萧院正便从桌子上的篮子里拿了一张饼,撕了一块进去泡着吃,一口饱含羊汤滋味的饼子下去,胸腹都舒爽不已,他道:“我今日来接替周太医来的。” 萧院正一边吃一边道:“赵国公夫人身上有些不好,娘娘让你去看看。” 满宝问:“怎么个不好法?” 萧院正想了想后道:“刘太医说是肾虚过劳,这种毛病每个上了年纪的人多少都有点儿,何况赵国公夫人还经过战乱,看着似乎更严重些。” 并不是男人才会肾虚,女人也会! 那腰酸背痛的,一大半是因为肾虚过劳引起的。 赵国公夫人是皇后的嫂子,比皇后还大上十来岁呢,所以年纪也挺大的了。 满宝一听便心中有数了,她点了点头,表示一会儿去病房里溜达一圈就出去。 萧院正也不阻止,毕竟这里面的试验者还是她和卢太医最熟,走一遍查漏补缺也好。 萧院正道:“今天我和卢太医做准备,明天就开始种第四批痘。” 满宝应下。 三人吃饱喝足,将篮子离的饼吃完了才算。 满宝足足吃了三个,就这她还嫌不太够呢,只吃了两个就有点儿撑的卢太医面无表情的看了她一眼,扭头和萧院正道:“我们的伙食不太够。” 萧院正:“你们怎么一大早上的就喝羊汤?这东西可以留待午食的时候用吧,早上吃些鸡蛋、饼子和馒头就差不多了。” 满宝道:“这汤就是熬到中午的,昨晚上就把羊架子砍了放进大锅里煨着了,我们这不是觉得太香了,所以才要喝一碗的。” 萧院正听明白了,然后看了一眼桌上的饼子,“那你们早上就吃饼?” 卢太医就指了院子的一角道:“还有两个鸡蛋。” 萧院正扭头看去,这才发现里丢着蛋壳,应该是有人站在那里剥了鸡蛋吃。 萧院正:…… 他也看向周满,片刻后欣慰的道:“能吃是福,没事儿,你只管吃去,对了,你今天可以在赵国公府多待一会儿,将事情都叮嘱清楚了再回来,在外面吃晚食也是可以的。” 说完才道:“你看你开的方子能不能管用,要是有用处,开了方子后就交给刘医助去做。” 满宝领着萧院正走了一圈病房,又挑出几个已经痊愈的病人后就去沐浴更衣溜溜达达的出皇庄去。 这一次,她不仅可以自己出去,还能带一个人。 于是满宝就带上了九兰。 她道:“一会儿到了赵国公府,你就坐三娘的车回家去,就和大嫂说我晚上回去吃晚食,再多准备一些小食带上,哼,萧院正他们嫌弃我吃得多呢。” 九兰便有些愤愤不平,“娘子哪里吃多了,您还小呢,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还是衙门,连饭都不给吃饱。” 满宝深以为然。 到了赵国公府,早有管事候着了,于是接到人后就热情的把人往后院引,然后就给引到了一间客房里。 有两个丫头捧了两盘衣服在候着。 满宝看得稀奇,“这是做什么?” 候在此处的管事嬷嬷立即堆着笑上前道:“这些是服侍大人沐浴更衣的,大人您看,这屋里用的是我们家古方里的香汤,我们家的娘子和太太夫人们都爱用的……” 满宝听明白了,这是让她再沐浴呢。 她微微一挑眉。 九兰脸上就有些愤慨,什么意思?嫌弃他们娘子?那别请呀! 管事嬷嬷一颗心半提着,也实在忐忑的很,可没办法,这位主才从皇庄里出来,别说他们不敢让她近身,后院的那些大小主子也不愿意呀。 满宝见她们恨不得离她八丈远,便微微一笑,颔首道:“既然是娘娘的旨意,臣自然听从,将衣裳放着吧,九兰,去看一下有胰子吗,先给我洗个头。”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02章 洗刷刷 出来前不是才洗过吗? 但见满
相关推荐:
至尊痞神
我身边的那些诡异事件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天神,境魔,诗剑仙
拽丫头的霸道殿下
异界大领主
漂洋过狌海
我家小萨成精了
重生:溺宠太子妃
洪荒:家父盘古,我一气化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