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连徒弟,还有上官犯事也会牵连下属的,诸如此类多着呢。” “我们满宝当然不会犯事,但架不住她人缘好,万一她认识的亲近的人犯事怎么办?” 老周头并不知道,牵连也是有原因的,双方要么有利益关系,要么是政治立场一样,或者是一同犯事。 都说师同父,真以为爹和儿子是那么好认的? 没两天明经就放榜了,满宝和白善现在已经不用上衙了,干脆去贡院外的茶楼等着。 白二郎翘班和他们一块儿去凑热闹,就遇上了现在的富贵闲人殷或,于是大家一起要了一个包间坐下。 周立学几个坐立难安,坐了没一会儿就起身,扭头和周满道:“小姑,我们要亲自去看榜。” “去吧,去吧。” 周立学四个就行礼,然后跑下去挤人堆里了。 殷或捏了一块点心吃,道:“今年录取的名额似乎比往年的多?” 这个白善知道,他点头道:“对,太医署那边也需要文职,所以报缺的人数多,今年就多录取了一些。” 殷或便道:“他们赶上时候了。” 满宝也有点儿紧张了,道:“希望他们能过。” 这要是都不过,感觉明年更悬了呢。 ※※※※※※※※※※※※※※※※※※※※ 作家的话 晚上十一点见 ☆.第2771章 全中(祝书友“小胖妞需要正能量”新婚快乐) 窗外远远的传来了“当”的一声,满宝立即坐直了身子探头往窗外看。 白善很有经验的道:“才敲锣,刚放榜呢,肯定要好一会儿才能知道结果。” 他虽然也很想知道结果,不过还是决定先转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让周满不要那么紧张,“北海县临海,你还没去过海边吧,等我们在那边安顿了,请你去青州玩一段时间?” 殷或笑着点头应下,他现在已经不去崇文馆读书了,京城纨绔们的娱乐活动他也加不进去,也不能过于劳神入仕,所以现在每天就是看看书,偶尔与白善他们聚一聚,出去走一走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白二郎立即道:“我也去!” 他苦恼起来,“不知道我能不能外放?” 白善道:“你不是不想外放了吗?” 白二郎叹息道:“那不是你们都在京城吗,当时不觉得,这会儿你们都要离开京城了,我以后找谁玩去?” 他道:“之前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大家休沐时在京城附近玩,工作时间则写写书,整理一些公文便很不错了,但你们都走了……” 满宝立即道:“刘焕还在京城呢,还有好些同窗学兄,你可以找他们玩儿。” 白二郎想了想后摇头,“罢了,刘焕还罢,其他人一段时间不见,交情也就淡了,不好平白无故的叫人出来相聚。” 他不由抱怨道:“赵六郎倒是能说上话,只是他爱玩的许多东西我都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好,”白善道:“费钱费精力还费身体。” 正说着话,他耳尖的听到了周立学几个的尖叫声,说话声一顿,不由扭过头去,就听到楼梯上传来咚咚咚的跑步声。 其他人也发现了,一起抬头看向门口。 周立学一路从贡院那里跑回来,一口气从楼下跑到楼上,一把撞开包厢门,眼睛发亮的大声喊道:“我考中了!小姑,我们都考中了!” 周立固和白叔平落后他两步,也气喘吁吁的跑了上来,扶着膝盖站在门口连连点头,话都说不出来了。 满宝眼睛大亮,确认道:“四个都考中了?” “对!”周立学一把扯过白叔平道:“叔平最厉害,他考中了二十三名,然后是大姐夫,他考了三十六名,我和立固差一些儿,嘿嘿嘿,他八十三名,我八十七名。” 满宝疑惑,“先生不是总夸你吗,怎么你比立固还差?” 周立学一点儿也不在意,大手一挥道:“管他呢,考中就行。” 八十三名是明经,八十七名不也是明经吗? 他觉得只要在榜上就行。 白善就笑道:“我猜一定是差在字上。” 满宝就上下打量了一下周立学,觉得很有可能,不过这会儿不是找错的时候,于是对四人道:“干得好,晚上回去给你们包红包。” 四人都隐隐兴奋起来,却矜持的道:“小姑,我们都长大了,不用拿红包。” 他们考中了明经,考中了明经,以后就可以当官赚钱,自己养活自己,还能养家糊口了,哈哈哈哈—— 周立学和周立固太过于兴奋,忍了忍,没忍住,直接站在包厢门口仰天大笑起来。 笑到一半觉得这样不好,就捏了拳头往嘴巴里塞,眼睛却笑得眯起来,连缝都看不见了。 白善:“……你们想笑就笑吧,不必如此矜持。” 俩人就放下拳头咧开嘴大笑,连内敛的白叔平和关咏也不由笑眯了眼。 笑过一阵,四人都觉得积存在心口的那口气都笑了出来,又从心底升起了一股豪情,“小姑,以后我们也可以为民办事了。” 满宝笑眯眯的道:“恭喜,恭喜。” 其他人也连忙恭喜他们四个。 周立学焦急道:“小姑,我们回去告诉家里,爷爷奶奶和我爹娘还等着呢。” 报信的人肯定回去了,哪儿用得着他们? 不过让他们回去感受一下自己胜利的喜悦也好,于是大手一挥道:“行吧,你们先回去。” 四人就高兴的先跑了。 老周头他们已经很有经验了,毕竟前头白善、白二郎和白大郎几个考中都是往这边报喜讯的。 所以一听到外面锣声响,就坐在门里石墩上的老周头立即站起来,指着大门道:“快,快出去看看!” 周大郎也不由站了起来,抬脚就要亲自去开门。 门房已经先开了半扇门,探头往外一看,果然是往他们家来的报喜队,立即将门打开,“是我们家哪位郎君考中的?” 喜差敲着锣大声喊道:“贵府周立学郎君高中八十七名……” 老周头一听大喜,周大郎更是心脏蹦蹦跳,眼前都花了一下,感觉耳朵什么都听不到了,他看到老四抓着他大声的说着什么,好一会儿才听清楚,“大哥,我们家的男娃总算考出来一个了。” 他对自己的儿子总算有点儿信心了,不然他可能真的要和媳妇多努力努力再生个女儿了。 生女儿太难了。 钱氏已经让人将赏钱给了喜差,结果喜差还没出呢,就又跑来一个敲着锣鼓的公差,他大声道:“府上周立固郎君高中八十三名……” 但这还没完,周立固的名次和周立学的很近,他之所以落后这么久才过来,就是因为他看完了全部的榜单,因此他继续报到:“府上关咏郎君高中三十六名……” “府上白叔平郎君高中二十三名……” 他一口气报完,这才冲着周家一家老小咧开嘴笑。 老周头手指微抖,“全,全中啊……” 他眼睛发亮的道:“赏,赏,快拿赏钱来。” 因为等着发榜,所以今天没有跟着白善出门的大吉也回过神来,立即扯了腰上的钱袋伸过去。 刘老夫人大出一口气,忍不住抱住拳头放在胸前念了一句,“天尊老爷保佑……” 钱氏也觉得是天尊老爷保佑,不枉她之前日夜拜祭。 周家和白家全都欢喜起来。 特别是周大郎和小钱氏,不仅儿子考中了,女婿也考中了,俩人喜得眼睛都含泪了,然后开始找人,“三头呢,三头上哪儿去了?” 周四郎大声道:“大嫂,他们去看榜还没回来呢,肯定在外面玩呢。” “才没有呢,我们回来了——”周立学听到了周四郎的话,从车上跳下来,最先跑进来,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爹,娘,我考中了,我考中了——” ※※※※※※※※※※※※※※※※※※※※ 作家的话 祝”小胖妞需要正能量“新婚快乐,百年好合呀 明天见 ☆.第2772章 嫁妆 周家可谓双喜临门,因为周满被贬官外放而生的担忧和郁气顿时消散了不少。 大家喜气洋洋的要庆祝。 周四郎问钱氏,“娘,要不要宴请宾客庆祝,庆祝?” 钱氏道:“等满宝回来问问她。” 满宝想了想后道:“不必大肆宴请,在家里摆几桌,只请他们的先生同桌就可以,或者给他们钱,让他们出去外头饭馆酒店里吃一顿好的。” 她道:“虽说这次外放是我们求的,但毕竟是被贬官了,还是低调点儿好,甭管内情是怎样的,我们态度还是要有的。” 周四郎就歪头,“什么内情?” 哦,周四郎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事情,满宝想了想,觉得解释起来太麻烦了,于是道:“此事说来太过话长,也太过复杂,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们这次外放是有目的的,我们还是会回来的!” 周四郎:“……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短则三五年吧。” 周四郎心头一凉,“那长呢?” “那可就太长了,”要是长就意味着他们要做的事不顺利,那谁知道会长到什么时候? 所以她道:“长就是我算不出有多长。” 周四郎就不说话了。 家里最后还是给了四人一点儿钱,让他们自己出去宴请自己的朋友同窗和先生去了。 而家里继续为周立如准备嫁妆。 周二郎和周三郎是赶在婚期的前两天到的,他们还给周四郎拉来了他要的茶叶。 俩人道:“我们照着你信上写的去找人了,但因为不是你去,他们给的茶叶比你要的要少,因为要赶着上京,我也没有再去找其他茶商,你今年的生意怕是要做小一点儿。” 周四郎不在意的道:“没事儿,我今年多拉点儿粮食北上。” 他道:“去年冬天北边不少地方都闹了雪灾,那边现在最缺的是粮食,去年满宝的职田上出产了不少粮食,都还没卖出去呢,这次正好往北运,在京城出手太便宜了。” 一旁的周六郎道:“记得给我留足饭馆用的粮食。” 周四郎点了点头。 一旁的周立君则道:“你们提粮食的时候我只能给你赊一半,你们得先结一半的账,小姑要外放,在外头用的钱肯定多。” 周四郎和周六郎都没什么意见。 钱氏也在和老周头说钱的事,“穷家富路,他们新到一个地方肯定要添置不少东西,所以得多带一些钱,我们不是替满宝存着一些钱吗?收拾出来全给她带上,我们再往里添一些,让她带上,万一碰上什么事也有周转。” 老周头应下。 冯氏则是在检查周立如的嫁妆,见她的嫁妆不少,便咋舌,悄悄的问她,“这都是你爷奶和小姑给你置办的?” 周立如点头,没告诉她娘,大头是刘家的聘礼,然后是她这些年的积蓄办的,爷爷奶奶也给了一些,小姑也给了不少,然后就是哥哥姐姐们给的添妆…… 冯氏看得惊叹不已,就问她,“那刘家的聘礼,是谁收着?” 周立君进来就听到这句话,就和她娘笑道:“娘,刘家的聘礼大半给了立如做嫁妆,剩下的就是爷爷奶奶收着了。” 她伸手抱住她的胳膊,笑问:“娘,你给三妹准备了什么嫁妆,拿出来让女儿见识见识。” 冯氏道:“罗江县哪有什么好东西,我和你爹带了钱打算在京城买的,但我刚才看了一趟,发现该有的都有了,我们想添也添不着了。” 她把话题扯回来,问道:“刘家给的聘礼单子呢,给我看看。” 周立君:“……娘,您识字吗?” “死丫头,我不识字你不会给我念啊,赶紧的,我看看都有什么聘礼。” 周立君就去拿了礼单给她看。 冯氏不认识上面的字,但只看那长长的单子就足够让她心惊了,“这么多呀,大户人家娶媳妇都是要给这么多聘礼的吗?” “是也不是,”周立君笑道:“这上头的东西都实惠,也是刘家看重妹妹的意思。” 那上面还有两个田庄两个铺子呢,全部又作为嫁妆给陪送回去了,以后这部分就是小两口的私产,分家分不到这一块儿的,可见刘家是真心替俩人打算。 冯氏听到上头有两个田庄和两个铺子就忍不住心蹦蹦跳,周立君似乎知道她娘在想什么,还没等她开口就道:“单子上的东西除了前头几样器物外,剩下的奶奶都做主加到三妹的嫁妆里了。” 冯氏便叹息了一声,她可不敢反对婆婆的意思。 周立君揽着她笑道:“娘,我们姐弟三个的婚事都完成了,您也算去了一桩心事,将来只跟着我们几个享福就是,何必想这么多?” 冯氏一想也是,“你大伯家还有三头的婚事没定,更不要说你三叔了,四头也没定亲,五头还小呢……” 这么一算,的确是他们这一房最快,也最有福。 冯氏又高兴起来,悄声问周立君,“二头媳妇这一年也没个动静?” 周立君:……得,这就是还不想享福的意思。 她道:“急什么,我们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大夫了,小姑不说,还有大嫂和三妹呢,她们都给弟妹看过,她身体康健着呢,这一年也在调理,随时都可以怀孕,要是没怀上,多半就是二头的问题了,回头让小姑给他看看?” 小姑治不育也是出了名的。 冯氏呸的一声,点着她的额头道:“你今天含了火炭,一开口都是火气,你弟弟招你惹你了?” 等冯氏走了,周立君就和周立如道:“立威倒是没惹我,只是我不太高兴,娘自看了你的嫁妆后就不再说给你添嫁妆的话。” 周立如不是很在意,“二姐,我的嫁妆够多了。” 周立如自八九岁上就一直跟着小姑在京城,对父母的记忆已经有些远,感情自然也淡了,她和小姑二姐最亲近,和父母的感情可能还比不上和大伯大伯母的感情好。 毕竟感情是要相处出来的。 而且她嫁妆的确已经够多了,少那么一点也没什么。 周立君却道:“别人的那一份可以少,父母的那一份却不能,不过你也不必忧心,娘不添,爹肯定会添的,你且等着。”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773章 婚礼 果然,等到了晚上,周二郎就提了一包袱的钱去找周立如,他悄悄的和她道:“这是我和你娘原来定给你买嫁妆的钱,但我们今儿看了看,你嫁妆里的东西已经很齐全,再添也是浪费钱,也不好看。” “所以我直接给你钱,我想了一下,刘家是高门大户,我们家全靠你小姑支撑着才显得不那么差,但家底和家世还是有差别的,这些钱你就不要记在单子上了,自己偷偷的收着。” 他道:“以后需要用到的时候就可以悄悄的用了,不必看人眼色。” 又道:“要是在刘家被欺负了,你也不用怕,我都打听清楚了,他们家就两个兄弟,就是算上堂兄弟,也才五个。” “我们家兄弟更多,足有九个呢,而你几个叔叔都还能生,将来会越来越多的,他刘家要是敢欺负你,别的咱做不了,骂他一顿,打他一顿还是可以的……” 周立如安慰她爹道:“爹,您别担心,之前小姑教过我们针灸,扎哪里可以让人全身无力,扎哪儿让人疼痛难忍却又查不出毛病来,刘焕他欺负不了我的。” 周二郎:……突然间有点儿担心小女婿了怎么办呢? 周二郎将钱给了周立如,第三天便是正婚礼,一大早,周家就开始忙碌起来…… 满宝和白善白二郎等人站在大门口等着,远远的,看到刘焕骑着马被人簇拥着过来,便啧啧两声,手一挥,他们身后的大门就关起来了。 刘焕看到他们一呆,见殷或都袖手站在一旁,立即叫道:“这不公平,你,你们是长辈,怎能来挡门?” 白善一听便道:“来叫一声姑父,我们便走。” 满宝也精神一振,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刘焕:“……说好的各论各的呢,我们可是同窗呢。” 白善便道:“你既要我们做你的同窗,那便是同辈,我们站在这里就是天经地义的。” 刘焕总觉得有些不对,却一时又说不上来,跟着他一起来迎亲的青年们立即推着他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先叫他们一声怎么了?” “就是,反正三朝回门认亲时你也得叫,到那时候你能当着长辈的面说各论各的吗?” 刘焕就看向白善和周满,对着他们的脸张了张嘴巴,憋了半天,脸都红了才叫出一声来,“小姑,小姑父……” 满宝和白善就脆脆的应了一声“哎”,白二郎立即上前,“我呢,我呢?” 刘焕看着他不张口。 白二郎道:“我可是他们的师弟,这个你能不认吗?快叫师叔?” 刘焕身后的同伴们就推着他乐道:“叫呗,叫呗,反正都叫了两个,也不差这一个了。” 刘焕没好气的问他们,“你们到底是我的宾者,还是他们的宾客?” “哎呀,一切为了婚礼顺利进行嘛,而且人家的确辈分比较大,这也不是假的不是?” 刘焕只能冲着白二郎叫了一声“师叔”。 白二郎心满意足了,这才高兴的让到一边,剩下的就是周立重他们的活儿了。 三人也说话算话,和殷或站在一旁看他闯关,并不插嘴。 刘焕悄悄松了一口气,这样就很好了,没有他们四人插手,在他的迎亲队伍的帮助下,他进行的非常的顺利。 老周家的人很有拦门的经验了,等刘焕到达正堂时,不多不少正好是吉时。 周立君和周立信一起将周立如扶出来。 周立如拜别了祖父母和父母,又冲着站在一旁的周满和白善跪了下去。 周满一惊,伸手拉住她的一条胳膊,周立如抬头看着周满道:“小姑,你们一定要等我回门了再走呀。” 他们定在了后天启程,正好是周立如回门的日子。 她一笑道:“好,等你回门送我们。” 周立如松了一口气,恭恭敬敬的给周满磕了一个头,“谢师父多年来的栽培。” 她这才起身,周立威便上前,在她身前蹲下笑道:“快上来吧,不要误了吉时。” 周立如红了眼眶,周立君就上前扶着她趴在周立威背上,笑道:“我们家就在京城,两家就差着两条街,想家了就回来,有什么可哭的?” 刘焕连连点头,也道:“你放心,你要是想家了,我陪你一块儿回来。” 宾客们大笑,有人起哄道:“这话可不能让刘尚书听见,不然刘尚书得找周大人的麻烦了,这是娶了媳妇,还是嫁了孙子?” 众人哄笑。 周立如这才将眼泪憋了回去,靠在周立威背上,让他背了出去。 刘家那边也是张灯结彩,等新人到了便拜堂。 刘尚书和刘老夫人都是一脸的喜意,最操心的孙子终于成亲了,这个担子算交出去了,好开心。 刘父和刘母没有回来,只派了一个管事婆子送了给新媳妇的见面礼回来。 刘父不回来可以理解,他毕竟是一州刺史,除非是他爹娘重病或者死了,不然是不能轻易离开肃州回来的。 但儿媳妇也不回来,这就让刘老夫人有些不高兴了,不过面对这一对新人,她将不悦压在了心底。 等他们拜过堂后便吩咐人道:“去看着些,别让郎君们娘子们闹得太过,我们小娘子脸皮薄呢。” 嬷嬷和丫头们就笑着应下了,转身去新房那里盯着。 第二天认亲,刘老夫人特意当着族人的面给了周立如一套玉饰,她笑道:“这是我出嫁时家中的老祖母给的,我一直舍不得给人,今日就给你了。” 周立如愣了一下,看了一眼刘焕后便恭恭敬敬的接受了。 刘焕的两个婶婶见了心中便有数了,对着周立如也更多了两分客气和尊重,一个将手上的镯子撸了下来和一早准备好的见面礼一起给她,一个则是拔了头上的金簪和红封给她。 一旁捧着个盒子的嬷嬷:…… 刘老夫人这才开口介绍她,“这是你母亲身边的高嬷嬷,他们远在肃州,一时赶不回来,所以就派了高嬷嬷回来。” 刘焕就带着周立如上前见礼,高嬷嬷不敢受俩人的礼,让到一旁后回礼道:“这是夫人让奴婢带回来给新人的礼物,夫人知道自己不能回来,委屈了娘子,等以后她回来了再给娘子补一份。” 她道:“还请娘子不要嫌弃才是。” 周立如笑着收了,道:“母亲太过客气了,母亲给的一针一线皆是赏赐,儿媳只有感激不尽的,又怎敢嫌弃?”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774章 算账 周立如收了一堆礼物,一回到新房就盘腿坐在榻上喜滋滋的清点。 刘焕将门关起来,也兴致勃勃的跑过去看,“看看她们都送你什么了?” 周立如打开给他看,刘夫人的盒子里是一套宝石头面,也很不错了的,但刘焕和周立如都去到过西域,知道这些宝石的价值并不是很贵重。 这时候就要看工艺了。 刘焕只看了一眼就放到一边,撺掇她将刘老夫人送的玉饰戴起来。 周立如道:“我还小呢,压不住这套首饰,先收起来,等过几年再戴。” 主要当大夫的,上手的时候多,手上戴着玉镯子多少有些不方便。 刘焕也不勉强,先放到了一边,去翻看他家亲戚给周立如的见面礼,叹气,“现在你比我还有钱了。” 周立如得意起来,“我听嬷嬷说,我每个月还有月钱呢。” 刘焕立即道:“我也有。” 周立如,“我还有俸禄,小姑和我说,萧院正已经核准了我进太医院,我大嫂升了七品太医,我则是九品的医助,官虽小,但每个月的俸禄却不比你的少多少。” 因为她没有职田,所以每个月的禄米会增加一些。 刘焕道:“我们要不要拿个账本记起来,这算是我们家的私账吧?” 周立如点头,翻出一本空白的册子,问刘焕,“我们赚的钱要交几成给公中?” “交公?不交公呀,哦,禄米都是家里的管家去领的,领出来以后统一处理了,俸银还是给我们自己收着。” 周立如颔首,他们每个月从公中拿一万钱的零花钱呢,别说禄米,俸银也都交上去她也没有意见啊。 “那其他的收入呢?” 刘焕愣愣,“我们还有什么其他的收入?” 周立如鄙视他,“田庄铺子的收益,还有我们的额外收入呢?比如我出诊,就算没有诊费,也会有些车马费的。” 刘焕立即道:“自然是自己收着了,那都是你的嫁妆。” 周立如眨眨眼。 刘焕道:“大哥都从来不往家里拿钱呢,你看我爹,都这把年纪了,也从来不往家里拿钱,都是有自己的私账的,你往公中交钱,不是傻吗?” 周立如一愣一愣的,“可我们吃公中的,住公中的,还每个月从公中领月钱呢……我们全靠祖父祖母养啊?” 刘焕也挠了挠脑袋,“祖父那点俸禄能有多少啊,主要靠的是家业吧?” 其实他也不是非常肯定,道:“反正大哥大嫂他们在京城时也是这样的,我们听祖父祖母的话就好了。” 周立如就横了他一眼,道:“事情不是这么算的,亲兄弟明算账,账目算清楚了才不会起小心思,没有小心思自然不会有嫉妒和怨恨,家里才能长长久久。” 刘焕懵懂:“什么小心思?” “占便宜的小心思,”周立如直白的道:“比如现在,不问清楚,我们心中就会窃喜占了公中的便宜。你想,现在父亲母亲和叔叔婶婶们都不久居京城,祖父母膝下只有我们二人在。不说远的,光是每个月的月钱就不少了。” 她一万,刘焕一万,他们夫妻两个每个月从宫中领的月钱就两万了,更不用说吃住都是家里,穿衣打首饰之类的也都走公中的话,长年累月下来不知花费多少。 连她这个得益者都忍不住心惊,更不用说非得益的人了。 “所以得说清楚,我们该往公中填补的就该往公中填补,有些账需要糊涂,但有些账却需要清楚一些。”周立如道:“像我家,我爷奶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我大姑嫁出去,不与我们住在一起不算,算上我小姑,七个孩子都算公中的。” “每年的账目,种地是种地的,经商是经商的,小姑的职田又是另外算账,该分给各人的分给各人,剩下的放在公中花用,”周立如道:“公中花不完的年底又分一波。” “我们家就没什么月钱之类的,自己有自己的私账,你想额外花的,那就自己出钱,像你们家这样,子孙后代挣的全都不往公中放,却还往公中拿钱的,我却是第一次见。” “哎哟,”刘焕忍不住笑倒,乐道:“什么第一次见,你家这样的我才是第一次见呢,我所知道的人家,只要不分家,那吃的穿的花的全是公中的。” 见周立如不信,他便道:“是真的,离我们家不远的赵国公家,你以为赵六郎为什么这么缺钱?” “因为他太过奢靡,花的多?” “……话倒也没错,但也不止是这个原因,”刘焕道:“因为他们家没分家,他手上没什么产业,就靠吃俸禄和每个月的月银,肯定是不够花的。也就这两年,他拿钱掺和了你四叔的生意,日子才过了起来。” “从没听说过他赚的钱还往公中放的,”刘焕笑道:“你放心,我们不止是吃祖父的俸禄,还有家中的产业呢,那才是大头。” 他摇头晃脑的道:“我们这点月钱算什么,我爹和两个叔叔花的才多呢,就是我大哥也比我们花用多。他们是不住在家里,但用到钱的时候,那就是几十万几百万钱的拿,只要是正事,祖父从不会说一声‘不’的。” 周立如咋舌,这么豪富吗? 刘焕自以为安抚住了周立如,但周立如还是有些不安,这和她家里的情况差太多了。 用晚食的时候,刘老夫人察觉到她情绪似乎不太好,便笑着将她留下来说话了。 周立如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心中的疑惑照实说了出来,最后道:“祖母,我们都是大人了,也都能自食其力,没有往公中送钱奉养祖父祖母已经是罪过,竟然还从祖父祖母这里拿月钱……” 未成婚和未立业的人也就算了,从公中拿钱没什么,但他们夫妻两个现在可都成家立业了。 她爷奶年纪比刘尚书和刘老夫人年纪还小呢,每年她爹和叔叔们在分完公中的钱后也都要再奉上一份给爷奶做体己。 刘老夫人一时感动得眼睛都酸了,拉着她手安抚道:“傻孩子,你们每个月的月钱是从家中产业的产出来的,那些东西以后也都是要分给你们的,如今只不过是我们给你们暂管。这些产业的产出就算是你们放在公中的了,又怎么是白吃呢?”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775章 送行 送走周立如,刘老夫人叹息一声,和嬷嬷道:“这么多孩子里,最后最贴心的反倒是才娶进来的孙媳妇。” 嬷嬷笑道:“这说明老夫人眼光好啊。” “也不是时时都好的,”刘老夫人倒更惆怅了,叹气道:“老大媳妇一把年纪了,却还没一个孩子懂事。” 嬷嬷不好跟着说刘夫人的坏话,只能劝慰道:“我们郎君心大,并不是在意的人,奴看新娘子也不在意,老夫人何必再往心里去呢?这也是自己难受。” 刘老夫人叹气道:“我们做长辈的,总是希望他们一家和睦的。我和他祖父还能活多久?虽说立如能干,但焕儿有家里帮衬肯定能过得更好。” 嬷嬷就笑道:“还有大郎君呢。” 她道:“大郎君和小郎君从小一块儿长大,兄弟间甚是和睦,感情也好,以后大郎君肯定会照顾小郎君的。” 刘老夫人一想还真是,也想开了些,道:“罢了,到底是他们父母子女之间缘浅,回头我们整理一下我的嫁妆,把我用不上的一些东西挑出来,到时候给几个孩子分一分。” 嬷嬷应下了。 第二天周立如回门,刘家给准备了非常丰厚的礼物。 因为周满和白善一行人是今天启程离京,所以周立如早早的起床,去给刘老夫人请过安后就拉着一车的礼物回家了。 周满果然等她,以至于周立如回到周家时他们刚洗漱好,连早饭都没吃呢。 周满便道:“那就一起用个早饭吧,一会儿等你们见过礼我们就启程了。” 老周家是家里人多,本家的亲戚并不在此,所以刘焕拜亲特别顺利而快速。 用过早食,满宝便去换了一身衣服要出门。 老周头和钱氏以及庄先生,刘老夫人等人将他们送到大门外。 他们的行李早就准备好了,满宝摸了摸自己的赤骥马,将它交给护卫,上前和白善一起拜别师长。 庄先生叮嘱他们道:“在外行事要谦逊低调,莫要过于张扬。” 满宝和白善一同应下。 刘老夫人道:“要注意安全,家中你们放心,自有我照应,你们在那边要是缺了什么便来信告诉我,我让人从京城里给你们带去。” 满宝和白善也一同应下。 老周头和钱氏也是让他们注意身体健康,钱氏道:“官场的事我也不懂,这次你们说的什么贬官是为了外放做事,这些我也听不懂,但我就想着,你既领了皇帝的俸禄,那就要给皇帝办事,你们听皇帝的就好。” “但除此外,我还另有几句话叮嘱你们,”钱氏看着两个孩子叹气道:“我不识字,没什么见识,只是活长了,见的多了,便忍不住多想了一些,也不知道庄先生教没教你们,若是教了,我不过白嘱咐你们几句,要是没教,那你们就且认真的听一听。” “你们领了皇帝的钱给皇帝办事没有错,但办事的时候也要摸着良心问一问,要是背了良心的事,咱宁愿不要皇帝的那些钱。”钱氏叮嘱道:“我们家现在不缺钱,就是缺钱的时候都没做过背良心的事,更不要说现在我们不缺钱了。” 满宝和白善认真的点头道:“娘,我们记下了。” 钱氏这才让他们走了。 在钱氏看来,满宝和白善外放虽然官职降低了,但责任却更大了。 她总还觉得俩人是孩子呢,他们在京城虽然也当官,但上面还有很多上官给他们兜底呢。 但到了地方上,他们就是长官了,做错了事,那可就直接害了人的。 钱氏很是惆怅的叹气,刘老夫人和她笑道:“亲家,我们家两个孩子皆是良善的孩子,你放心,不会做坏事的。” 钱氏就笑道:“我也不信他们会做坏事,却担心他们做错事。” 刘老夫人当然也担心,官场不是那么好混的,比如是谁撺掇着罗县令的师爷去劝说罗县令用假药对付洛州医署,这到现在都是个迷。 俞大人仔细的查过,罗县令的师爷只招供说是一个从江南过来的姓蒋客商,因为要从他这里走关系拿去西域的路引,所以极尽讨好。 送了他好些金银和珍珠。 那段时间罗县令正在为考评忧心,作为罗县令的师爷自然是忧东家之忧,所以言语间就带出来了些。 和蒋商人说话时话题就延展开了,说起医署妨碍县衙办公的事来,还提起前年的抢水案,要不是医署那里已经有了备案,不然只要打通了刺史府这边,这事完全可以隐下,即便得不到一个上等的评价,也该得一个中等的评价。 师爷当时竟然也觉得有理,所以就稀里糊涂的越说越深,最后就变成了要把医署驱逐出地方,这样县衙就可完全掌控政务,等到考评时,这说不定还能成为一项功绩,毕竟破获要案大案也是功绩嘛。 刘老夫人叹息,官场上的一些斗争,可能人死了以后真相才会浮出水面,也有可能秘密永远埋藏在一些人的心底,永世不会为人所知。 只希望白善和周满能够一切顺利吧。 白二郎和周四郎等人则是把俩人送到城门外的,城门外头的长亭里已经有不少人在等着给他们送行了。 明达公主和长豫公主也在。 让白善他们比较惊讶的是,唐大人竟然也在。 于是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旷班呀。” 唐大人:…… 他瞥眼看向白二郎。 白二郎立即道:“我请假了的。” 他可是请了好几天呢。 唐大人显然不可能请“好几天”的假,所以他还真是旷班来的,不过他也很理直气壮,“我来巡视巡视,看见这处人多,便不由驻足看了看。” 他上下打量周满和白善,颔首道:“看着精神不错,我也就来送送,道一声保重而已。” 白善和周满行礼道谢。 唐大人笑吟吟的道:“你们两个不错,当年长博能靠一己之力将罗江县从下县带出中县的税收来,相信你们二人也可以。” 殷或的话更简单,他道:“等天气暖和一些了我去看你们。” 明达也兴致勃勃的道:“我也会找机会去看你们的。” 长豫不喜欢出远门,她喜欢玩儿,但不喜欢累,所以迟疑了一下后道:“我也去?” 大家就看向她的肚子,周满道:“你还是别来了吧,到时候生了孩子还得带孩子呢。” 长豫不在意的挥手道:“有宫人和奶嬷嬷呢,用不着我带他。” 第2776章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776章 青州 虽然依依不舍,但周满他们还是启程了,目送他们的车队走远,大家互相看了一眼后便决定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而周满则是撩开了帘子,看着外面闪过去的树木开心的道:“春天到了呢,看,路边还有野花。” 白善也笑了起来,和满宝道:“等温度上升一些了我们去骑马。” 满宝高兴的应下。 青州距离京城不近,比去益州还要远,但官道平坦,赶路对他们来说并不艰难,何况他们还有征东战的经验,其中有几段路很熟。 一行人快速的往青州赶去,终于在十天后看到了青州出城门。 白善微微勒住马,让速度慢下来,和周满排队跟在一些商队的后面走。 越靠近城门,排队进城的人越多,白善扫了一眼他们车上的东西,和周满对视一眼后干脆打马跑到前面,找到一个显然是商队管事的人打听,“郎君是来青州做生意的?” 那管事坐在车辕上,瞥见白善和周满的马不错,再一扫他们的衣着,尤其是腰间的腰带和佩戴的玉,脊背不由坐直了些,笑道:“不在青州,只是路过,要往莱州去的。” 他笑问:“郎君是来青州游玩吗?” 白善笑着颔首,“早听闻青州人杰地灵,因此来走走。” “青州是不错的,它的丝、绵和麻都极好。” 白善好奇:“丝绵的话还是蜀地更佳一些吧,不过这里临近海路,所需之量更加庞大。” “正是,中原一带的人更喜欢蜀地的丝绵,但北地和新罗百济那边却更喜欢青州所产的丝绵。” 白善便微微一笑,“难怪郎君会从青州去莱州,先预祝郎君生意兴隆了。” 管事觉得他说话好听,又疑似身份贵重,因此很高兴的道:“承郎君美言。” 他笑问,“郎君来青州可有了落脚处?若没有,在下可推荐一二。” 正想回到自己车队的白善心中一动,立即笑道:“已有了住处,多谢兄台,在下白善,家中排老大,还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一旁的周满扭头看向他。 白善却一脸笑吟吟。 管事也有心结交白善,立即道:“小人程干,排行九,这是我程家的商号,虽然我家商号小,但来往青州多了也认识一些人,白郎君要是住店游玩之类的有疑问可以去运来客栈找程某人。” 白善便笑着应下,几句话的功夫,众人已经到了城门下,众人正有序的排队进城。 白善便和周满告辞离去。 白善骑着马看了一会儿,普通百姓都是走的小门,挑担背着背篓的都走那一边,士兵只是稍稍检查,或是扫一眼便让人进去。 而商旅排在一个大的桥洞下,进出两排分开,同样有序,进去的人要查验路引之类的东西,货物也要检查,进去后还要跟着城门口的书记员去计数交税,倒是和京城一样,只是城门更小,里面的空地也有点儿小罢了。 白善扭头和周满道:“这一位益都县令倒是能干。” 满宝也是这么认为的,路过这么多座城池,只从城门口看的话,青州是最有序的了。 俩人打转马头去了隔壁另一道门,这是单开的小门,是给骑马、驾车,却又不是来经商的贵人们进出的。 刘贵已经拿着俩人的帖子去城门口登记,等他们骑着马过来时,一个城门官特别从边上的大门里迎过来,行礼道:“是白大人和周大人吧,我们大人早在等着了,早早下令让卑职们留意,今日总算是等到了两位大人,快快里面请。” 虽未曾见面,但很让人如沐春风啊。 满宝和白善下马,先与城门官回了一礼,这才笑着牵着马和他进城。 城门官没想到俩人还会下马与他行礼,见他身后那些护卫家丁也都下马牵着马进城,不由心生好感,脸上的笑容更盛,送他们进城后干脆也不叫小兵领着他们去驿站和县衙了,自己亲自带他们去。 远远排在另一边的程干看到了俩人被迎进城中的场景,目光一闪。 他身边一个小管事也看到了,不由高兴,“九爷,看样子这位白郎君身份不低啊。” “看他们身上的玉腰带便知,虽然只是两块玉扣,但做工极精美,合在一起足有巴掌那么长,上面还镶嵌着宝石,”程干道:“这种玉带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和爵位方可佩戴,要不然就只能是御赐了,我看这二人是贵人。” 白善和周满跟着城门官一路往城中去,青州城内往来客商不少,看着还挺繁华的,和城外的萧索有些不太一样。 到了岔路口,城门官先让人带着白善他们的车队去驿站,他则带着白善和周满去县衙。 白善看到县衙就微微挑眉,问道:“新的刺史大人还没到任吗?” 城门官立即道:“谁说不是呢?不仅刺史大人没到,连长史和司马朝廷都还没有指派过来,所以现在咱青州的事务都是交给路县令来处理的。” 白善便笑着点了点头,“那我们便去拜见一下路县令。” 本来作为北海县县令,他应该是去拜见青州刺史的,周满更不用说,她虽然官小,却是青州医署的署令,抬头也是青州的,属于州府一类的官员。 城门官非常的贴心,他人手又够,不仅派人领着车队先去驿站安顿,还提前派人去通知了路县令。 白善他们刚到县衙下马,就见一个中年男子笑着带了一帮人迎出来。 白善只一眼便认出对方的身份,毕竟那明晃晃的深绿色官服嘛。 白善也笑起来,和周满对视一眼后便上前行礼。 路丛也连忙行礼,笑吟吟的道:“是周大人和白大人吧,本县在收到朝廷公文后一直在等着了,快里面请。” 白善和周满相让一番,这才同样笑容满面的进去,等进了县衙,路丛才给他们介绍起来,“这是刺史府的曹录事,” 然后才介绍益都县的班底,“这是段县丞,这是汤主簿……”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2777章 打扮 大家互相行礼后路县令才歉疚的道:“新任刺史还未到任,所以只能本县来招待白大人和周大人了,好在本县之前也做过北海县的县令,倒是可以和白大人交接,倒是周大人这里……” 还没等周满说话,路县令又笑道:“怪我,白大人和周大人风尘仆仆,还未来得及给二位接风洗尘便谈起这些公事来,实在该打该打,这样,白大人和周大人先歇息,晚上我在食味来设宴,一边为白大人和周大人接风洗尘,一边再谈?” 周满和白善对视一眼,皆笑着点头,然后起身告辞。 白善和周满回到驿站,都兴奋起来,白善很高兴的道:“这位路县令不错,总算不是蠢人。” 周满也点头,叹气道:“虽然强势了些,但跟聪明人打交道总是让人高兴的,就不知道新刺史怎么样。” 说到这里又嘿嘿一乐道:“等新刺史来了,他才有得头疼呢。” 看样子路县令现在已经把持住青州刺史府了,即便现在刺史府的司马和长史都缺任,但他要是拿住下面的录事,相当于刺史府的半壁江山在他手上。 满宝幸灾乐祸道:“这对我是好事,对你却不是,这可怎么办呢?” 白善:“把你脸上的笑容收一收。” 长官和州治的县令关系不好对他来说的确不是好事,不过有弊也有利吧,白善道:“先洗漱,晚上去看看他要说什么。” 满宝点头。 五月只拿出了两个箱笼,已经带着人把他们房间里的被褥等都收了起来,全换成了自家带来的。 还让人烧了热水端进来,“娘子,热水好了。” 满宝立即道:“我要洗头!” 五月就叹息一声道:“好吧,奴婢把九兰叫来。” 白善也想洗,于是转身道:“让驿站再给我们一个房间,我也要洗头沐浴。” 五月只能去了。 沐浴过,俩人坐在一个屋里让人擦头发,“晚上穿什么衣服呢?” 出来前,他们已经领了新的官服,家里又给做了两套,保证管够,满宝道:“出席的肯定都是官员,我们也穿官服?” 白善沉思,然后摇头,“不,我们穿常服。” 他道:“路县令是正七品,穿的深绿色衣裳,我们俩都是从七品,浅绿色,他的颜色压住我们了。” 满宝就转了转眼珠子,“我还有一件深绯色的官袍。” 她身上还挂着崇文馆编撰的官职呢。 白善:“……那更不行了,等新刺史到了你再穿着深绯色的去看他吧,到时候你们绯色对绯色才不亏。” 满宝惋惜,“也是,不好喧宾夺主呀。” 白善就微微一笑,吩咐五月道:“准备一下,找出一套低调却又奢华的衣裳来,娘子的不仅要低调奢华,款式还要简便些,对了,我记得去年我们征东时祖母让人给你拆了一套团领衣袍,类男装,却又不是男装,极方便行动的,就穿那一套。” 那是一套橘色的衣裳,特别的鲜艳,衬得周满的小圆脸好似发光一般,白皙透亮,极为好看。 白善看了看后便也选了一套团领,然后道:“还戴今天我们束的玉带,再选几块玉来戴上就差不多了。” 那玉带还是他们从辽东回来加封时皇帝特别赏赐的,大晋虽然可以佩戴玉带的人不少,但多数在京城,还有的分散在各地,他可以保证,在青州,目前只有他们两个可以。 头发擦干以后俩人换上衣裳,彼此打量了一下都非常的满意。 白善戴上玉冠,还帮着周满挑选头发的样式,今晚见的都是同僚,所以不必太过繁复,却也不能太过简单,方便动作,但也要体现自己的身份地位不是? 白善就从妆盒里挑出一件珍珠的夹子递给九兰,让她给周满夹好头发,看了看后非常满意的点头,这可是东珠呢。 白善挑挑拣拣的挑出一支红宝石的簪子,打量了一下后给她插到了头发上。 九兰看见了大乐,赞道:“少爷这个选得好,娘子看着一下威严庄重了许多呢,又大方漂亮。” 五月也觉得好看,先是点头赞同,然后对九兰道:“不能再叫少爷了,出来前老夫人提过,要叫郎主的,再叫少爷,外头的人该当我们郎主是没长大的爷了。” “是,郎主。” 白善便收回撑着桌子的手,站直了笑道:“行了,一时半会儿适应不过来也是有的,以后记住便是。” 他目光在她们之中一扫,还是点了西饼道:“你带西饼出去?” 不仅因为西饼长得好看,还因为她是胡女,她可不止会歌舞而已,她还会舞剑呢,自然也有一些拳脚功夫的。 满宝却道:“让五月跟着去吧。” 她笑道:“这位路县令这么厉害,今晚未必只有官场上的官员,要是他们都带上女眷,那五月更能应付。” 白善就点了点头。 准备妥当,俩人又看了一下时间,发现还早,干脆让驿站煮了些东西送上来先填一填肚子,吃了五分饱才带着大吉他们晃悠悠的往食味来去。 俩人今晚都没骑马,而是乘坐马车,马车上是白氏的徽记,外面虽然还是青布,但里面却很宽敞,不仅有一面架子,里面的桌子是好木,两边长凳上放着的布料都是绸缎的,很是松软。 这是刘老夫人给他们装点门面的,出门在外,不怕人高看,就怕人低看了。 刘贵已经提前打听过,都一一报给了大吉,此时大吉就坐在车辕和白善周满道:“这食味来青州里最好的饭馆了,东家姓尚,是青州这一片有名的商人。” 白善见他不说话了,便问:“还有呢?” “没有了,”大吉道:“刘贵只说了这些。” 满宝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摊位,不在意的道:“我们初来乍到,你总不能一来就把人的底子都翻出来吧?目前食味来与我们又没有关系,嗯,我们只有店家和食客的关系。” 白善就笑道:“我这不是想打听打听食味来和路县令有没有关系吗?”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2778章 身份 他们到食味来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此时才三月,天还有点儿凉,太阳下山也快,但街上依旧有不少行人,甚至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一看就知道是出来吃晚食和逛夜市的人。 白善先下了马车,然后转身扶了周满下来,笑道:“看来青州宵禁得晚。” 满宝还是有些高兴的,这说明青州繁华,如此一来,青州医署建立起来也有路子赚钱。 俩人站在店门口抬头看了一下,见是三层的楼高,再次满意的点头。 俩人出行虽然只有一辆马车,但随行的护卫却不少,因此人还没下来就引人注目了,等到白善下车,大家更是忍不住看过来。 白善和周满站在店前,人群自动离他们远了一些,以至于周围出现了真空地带。 路县令已经提前到了,他请的客,自然要早些来的,但比他更早的是县衙和刺史府里的其他官吏。 路县令带着路夫人才进包间坐下,茶都没有喝一口便听闻白善和周满到了,他立即起身,与众人道:“我们下去迎接一下白大人和周大人吧。” 曹录事便道:“论品级白县令还在大人之下,大人何必如此放低姿态?” 路县令却笑道:“大家同朝为官,何必过于计较品级?而且真论起品级来,在座的只怕没人比得上他们夫妇二人,别忘了,他们在青州的官职虽低,却还是有爵位的。” “爵位是功,官职却是能,既在官场,自然是论能了,若是都比拼爵位,谁还敢任用有爵之人?” 路县令摇头,“就是不论爵位,周大人身上还挂着崇文馆编撰的官职呢,那不比你我高?何况,白大人虽下放北海县做县令,但谁不知道他是陛下心腹,从中书省里出来,历练一番,总还是要回到京城的。” 路县令意有所指的劝道:“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将来我们说不定还有求到人家门下的意思呢。” 他是真的打算与白善为善的,白善的前程可比他的明亮多了,若能与他成为朋友,将来自可互为助力。 不过他此时该争的还是要争的,比如青州医署的落脚地。 路县令带着众官吏和官眷们下楼,笑容满面的将白善和周满迎接进酒楼。 酒楼的掌柜见状,也立即机灵的凑上去,亲自给他们引路,将他们送到包厢里安顿了,便亲自给他们报菜名点菜。 包厢里是两个大桌子,非常的宽大,是一般包厢的三倍大,本来两个桌子之间是有屏风隔着的,这就是给带着家眷来的贵客们准备的。 这样男客和女客既在一处,又不在一处。 不过或许是考虑到周满的身份,她肯定不会单与女眷在一桌,那样路县令还怎么和她说话? 所以此时屏风被收了起来,每个官员都带了自家的夫人来,此时正陪坐在身侧,这样也就不分男客女客了。 这样的坐法在这个时代属于亲近之家招待客人才会如此,不过用在此处倒也不算失礼。 白善再度在心里感慨一句路县令的贴心,脸上的笑容便更多了些。 路县令请俩人上座,白善和周满推辞,最后还是周满坐在了尊位,没办法,谁让她身上还挂着四品的官职呢? 白善扫了一下众人的脸色,憋着笑的在周满一侧落座,路县令就在另一侧坐下。 虽然这是圆桌,但周满还是有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她自己回味了一下这种感觉,便笑着听掌柜的报菜名,她意思意思点了两道酒楼里的招牌菜,然后就把点菜的重任交给了其他人。 掌柜的一边记下他们点的菜单,一边看着他们的县令大人亲自执壶给周满白善倒了一杯茶,笑问:“周大人和白大人可还适应青州的天气?” 周满笑道:“才来一天,不过倒觉得比京城湿润些,也好受些。” 路县令便哈哈大笑道:“青州临海,是要比中原湿润一些的。周大人和白大人还没去到北海,等到了北海便知那里要更湿润些。” 路县令既然主动提起了话题,白善自然要跟上,他便问,“北海县现在是谁主政?” 路县令立即道:“是方县丞。” 他笑道:“这位方县丞原先是主簿,去年我调任益都县便暂时由他主管北海县,所以就提了县丞。” 白善笑问,“方县丞是北海人?” 路县令却笑着摇头,“这却不是,他是莱州掖县人。” 白善惊讶,满宝也惊讶的抬了一下头,这就很稀奇了,当下县丞主簿之类的都还多出自本地的士族,多是考明经或者察举选官,只有要升县令时才会调往他地。 俩人当着众人的面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白善继续问起北海县的情况来。 路县令显然也是有心交好白善,因此将可以说的都说了,在众人眼中就是俩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掌柜记下他们点的菜后躬身退了出去,先去厨房里点了菜,然后去一楼后院里找他的东家,“是北海县的县令,但跟着的那位娘子,路县令叫她周大人,应该就是青州医署的署令。” 尚大郎点了点头,“看今天路县令的动作,我还以为是新任刺史到了呢,但看年纪又不相符,原来是北海县的县令和医署署令呀。” “东家,那位周大人坐的尊坐,看路县令对她很是恭敬。” 尚大郎想了想后道:“早听说过这位名医是宫中的红人,不仅治好了太子,连皇后的病都是她治的,路县令对她客气是正常的。” “那她怎么会来青州做署令?” 医署署令的官职并不高。 尚大郎道:“谁知道呢,你回头打听一下青州医署建在何处,回头送一份贺仪过去就行。” “是。” 与此同时,坐在二楼的程九郎收回了耳朵,和对面的人笑道:“没想到今晚食味来还有贵客,这是整个县衙的官吏都来了吧?不知迎接的两位是什么人?” 坐在他对面的人摇头叹息道:“谁知道呢,去年青州惹怒了陛下,被拿了不少人去,新任的刺史已经任命两月有余,人却迟迟不到任,唉,刺史府总被益都县这样越级管着,也不知是好是坏。”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779章 目的 程九郎没说话,程家只是一个小小的商号,连自己的日子都过得不明白呢,哪儿来的闲心去操心这些大人物? 但对着对面的人肯定不能这么说,他笑问:“先生还是不打算出仕吗?” 对面的人摇了摇头叹息道:“虽然
相关推荐:
吾为将军
快穿之世界线全乱了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总裁越过界
烂人一双[重生]
总有人刷我好感度
什锦良缘
[网配]谁说傲娇不当攻
重生之韩棋
盘龙:开局抢夺至高神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