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363章

第363章

抖,一言难尽的看着白善,他就说不行吧? 白善一脸恍惚的走出小小的会客厅,走到正院后才回过神来,他对方县丞道:“让他们演《捉黄鬼》吧,这个没有唱词,只是扮鬼,应该不难演吧?” 方县丞:“大人,他们刚才说了,乡下地方最喜欢听他们唱《孟姜女》,所以《孟姜女》他们更熟。” 那可真是太完蛋了。 白善揉了揉额头道:“还有一天半的时间,《捉黄鬼》这个戏目又不难,他们现在可以先练一练,放心,工钱不会少了他们的,百姓的打赏也都归他们。” 方县丞立即问:“大人,就演一个戏目吗?” 白善就忧伤的问道:“他们还能演其他的戏目吗?” 方县丞沉默,然后道:“可一个也不够呀。” “这有什么要紧,北海县的主街就这么长,让他们一路演下去,来回的演。”白善揉了揉额头,“对了,从粮库里抽调出一些糯米来,你请人包一些小粽子,后日沿途发一些给百姓,权当是与民同乐了。” 具体要怎么做,他全权交给方县丞。 方县丞应了下来。 北海县不大,县城里的人也不多,他们也不需要准备很多,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准备好,这对他们来说不难。 此时,周满也在和文天冬商量,“我们做一些药包,到时候放在医署门前给人来领,拿回去后做成香包,可以驱秽防虫。” 文天冬一点儿意见也没有,当下就从药房里取了一些药材出来,那是晒干的艾叶、苍术、山奈和白芷、香草等,还有一大袋的雄黄。 周满就让人把桌子椅子搬到医署门口,然后让他们裁纸,她则和文天冬一人坐在桌子的一边开始包药材。 一个纸包里就包一种到两种药材,不需要很多,一个手掌那么大的纸包上去就好,有路过医署的人看见,上来一问,听说是免费的,便立即道:“大人,给我十个吧,我家里人多。” 周满却只给她一个,笑道:“那得让他们自己来拿,我这里一人只能拿一个。”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870章 提前赔偿 妇人失望,不过还是拿着药包走了,一路走碰见相熟的人便告诉对方,“医署那里周大人再发做香包的药材呢,快去看看吧。” 话不免被边上站着的人听到,于是大家纷纷朝医署跑去。 有的人虽然早听说过医署,却一直未曾去过,也不知在哪里,不由拉住人问:“医署在哪儿?” “就在隔壁路上,近得很。” 有人则先跑回家找了亲友一起去。 医署没病人,所以周满和文天冬很悠闲,俩人坐在门前优哉游哉的包着药材,看到这么多人跑来要药包,俩人都一愣,然后就开始给他们一人一包的发,叮嘱道:“这是配来做香包的,你们可别拿来吃呀。” 很怕他们把药当点心之类的吃了。 来领药包的人又不傻,连声应道:“大人,我们又不傻,怎么会吃做香包的药包?” 有人领了药包回去便宣扬开了,于是这一天便有不少人跑去医署门前排队拿药。 周满默默地将药包发给他们,回去就和白善道:“原来发东西比我走街串巷义诊的效果还要好呀,早说嘛,早说给他们包各种药包呀,可比我走街串巷的宣传医署,他们还不一定知道医署在哪儿便利便宜多了。” 白善:“这是端午,平时你能发什么药给他们?药还能随便乱吃?” 满宝道:“也不需要多复杂的丹方,比如夏天闷热,就给他们配一些消暑祛邪的药茶;天冷了就给他们配一些驱寒暖身的药包,平时的话……” 满宝想了想后道:“身体不好的人可以来领个鸡蛋豆腐之类的回去补身体,你觉得如何?” 白善:“……你也不怕医署被人踏破了。” 周满便哼哼道:“那也得身体不好,需要补身体的人才能从我这儿得到东西,一天只能拿一次,我不信能把我的门踏破。” 白善便道:“那你试试?” 周满立即应下,“待过了端午我就试。对了,你案子审完了吗?” 白善道:“还有八个,下午尽量审三个,明天再审五个就完了。不过要判决得端午之后了。” 他道:“这个案子不小,刺史府那边来了口信,郭刺史对此事也很关心,所以我还得听听他的建议。” “他要是不支持你严判呢?”很多才到地方的官员为了施恩,都会先展示自己的宽仁。 白善就笑道:“身为下官,我自然要应承下上官的要求,但怎么做就是我的事了。” 周满鄙视的“咦”了一声,道:“你越来越卑鄙了。” 白善轻轻哼了一声,说起端午的活动来,道:“北海县不似益州和绵州,没有赛龙舟,所以我让人准备了傩戏,到那天我们一起上街与民同乐?” “我们不是要去青州城吗?” “我们可以晚一点儿去,反正大人请我们吃的是晚宴,我们过了午时快马过去也是可以的。”他道:“这是我来北海县后的第一个大节日,自然要好好的与民同乐的。” 做县令观看傩戏的感觉和做普通人时观看傩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会儿只是想一想俩人便油然而起一股责任感。 周满问:“演什么戏目?” “《捉黄鬼》。” 周满点头,示意他继续说,白善却端起茶杯来喝茶,许久没有下一句。 周满就睁着大眼睛等着,半晌,忍不住眨眨眼,“没了?” “没了。” “就一个?” 白善颔首:“一个就够了,演完了重复演,我了解过了,北海县的人最喜欢的傩戏就是《捉黄鬼》。” 周满没有调查过这件事,但白善说得这么肯定……那就一定是假的。 周满瞥了他一会儿,哼哼两声便走了。 白善呼出一口气,和大吉道:“告诉方县丞,端午的活动一定要好好办。” 大吉:“才方县丞让人过来传话,说是账上没多少钱了,宋主簿问是不是要省着点儿花?” 白善很财大气粗的挥手道:“就那么两个小活动能费多少钱?不必省着!” 大吉就应下了。 的确是不费多少钱。 傩戏的衣服面具等都是伶人自己准备的,县衙承诺了端午表演一天给他们每人五十文的辛苦费,百姓打赏的钱他们自己拿着,县衙不收; 还有就是粽子。 糯米是从库房里拿的,记账就好。 他们要准备的只有粽子叶、红枣、豆子等东西,另外就是请帮工包粽子蒸粽子的钱。 这方面花费的也并不多。 北海县县衙就是穷,这点钱还是能拿得出来的,就是拿出来以后就不剩多少钱了。 宋主簿已经瞄向了董县尉陆续从确定的匪徒家里起回来的赃物。 谁知道他还没提出来,白善在下午审问三个犯人后便召了董县尉道:“将小刘村的人和这两年记录在案的比较大的受害者找来,核对了他们损失的东西,按照一定比例先把东西赔给他们,也让他们过个好节日。” 董县尉一愣,“我们起回来的赃物都要赔出去吗?” 白善颔首,目光紧盯着他道:“我知道,这段时间兄弟们辛苦了,该奖赏他们的我自不会吝啬,但本县没有奖赏的,希望你能约束好他们,不要乱伸手。” 他道:“尤其是这些该发还给受害者的赃物。” 董县尉认真的应了一声,领命而去。 因为白善每天都在审问犯人,小刘村的人这段时间就住在县城里,想要听了审判再走。 而且他们也想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想亲耳听一听匪首贾大郎是怎么说的。 而除了小刘村的人外,还有一些常被这些混混村霸欺负的人也跑了过来围观,见县令竟真的在认真审案,便纷纷报案伸冤,想要往这些混子身上加一根压死他们的石头。 所以董县尉找他们并不困难。 这一群人大多住在城东那一片比较混乱和低矮的房子里,一群人可能就租两间房或一间房,男人一间,女人一间完事儿。 听到白县令要把一些赃物先还给他们,大家立即就奔县衙去了,小刘村的人还拉上了金氏和大朵。 母女二人跟着懵懵懂懂的去了县衙,登记名字时才反应过来,金氏没有画押,而是腾的一下收回手,问道:“是不是我画押他们就是拿钱买命,县令大人就不判他们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871章 洗干净点儿 董县尉:“……你可真会想,我都没想过这一点儿呢。” 他道:“这是白县令怜惜你们,人虽然已经审得差不多了,但要判下来最少得等端午过后两天,大人这是怕你们在县城花销过大,先给你们一些赔偿,剩下的等判决之后我们拿了回来再给。” 金氏一听,悄悄松了一口气,不是放过对方就好。 她丈夫和儿子都死在对方手里,不管他们给多少东西她都不会答应原谅他们的。 大堂那边还在审案,董县尉在这边将东西分割给受害者们,小刘村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来人了,而是只来了一些代表。 金氏和大朵之所以会来是因为她们家死的人最多,受损也最严重,她们一定要亲自看到那些山匪才罢休。 所以董县尉结算给他们村的东西需要他们共同签字画押,先由他们代领后分给村里人。 他将做好的单子给他们,“这是先期赔给各家的东西,都是大人之前给你们算好的,没什么问题就签字画押吧。” 他们能有什么问题呢? 他们从没想过被打劫走的东西还能再赔回来的,他们一直想的是,人抓住了,以后不会再有人来打劫他们村庄他们就很满足了。 董县尉从那些匪徒家里抄回来的东西有钱,也有粮食和布匹。 钱和布匹还好,这两样东西都好拿,粮食就比较困难了,既重,占的地方也多。 但大家一点儿也不嫌弃,领了东西就扛着往他们租住的地方走。 外面围观的百姓知道这是县衙赔给他们的东西,听说连被抢走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就不由叹气,“能拿回这么点也不错了。” “这些人可真可恶的,听说死了不少人呢。” “小刘村就死了三个,听说还有个老人是因为失去了儿子和孙子给气死了,外头的死了最少也有三四个了。” “怎么都没想到我们北海县竟然有这样的恶人。” “不知道白县令会怎么判?” “匪首肯定会斩首的,其他人就不知道了,要判也得端午之后了吧?” “庞郎君,端午你回家吗?” “听说北海县端午有活动,白县令只休沐两天,我想着不如在这里等结果出来,我要是回家,再想出来可就不容易了。” “我也是,我也不想回家,正好趁此机会去海边看看,听说北海县的海产不错。” “同往,同往,我也不回家。听说端午那天会有傩戏,看完了傩戏我们就走。” “说起来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傩戏了。” “这东西还是在中原、岭南一带更多一些,我们这里很少。” “上次看傩戏还是在齐州看的呢。” 他们在这里议论,白善也将嫌疑人都过了一遍,基本上把没犯大事的都筛选出来了,除了还没抓住的五人外,其他人全部被认定为有罪。 白善对书记员道:“整理出来,本县明日去青州城要带去给刺史看的。” 书记员整个人都呆滞了。 他低头看了眼案桌上厚厚的案卷,很想到海里去静一静,他期盼的看向白善,“大人,就我一人吗?” 白善偏头,“这案卷不都是你和赵明记录的吗?应当都了然于胸了,再整理整理就是了。” 书记员面无表情的收回了目光,虚弱的应了一声。 等白善一走,他就差点儿落泪,他揉了揉自己酸疼的手腕和手指,想辞职了怎么办? 书记员拿着案卷去找赵明,面无表情的道:“赵吏,大人让你……与我一起整理案卷,明日大人要带去青州城的。” 赵明看了他一眼,抬头看了一下时间后还是认命的去和他加班了。 白善也没下班呢,他去找方县丞处理事情。 方县丞在县衙的另一个院子里,白善进去时他正抱着脑袋蹲在地上,院子里,伶人们身上穿着各种鬼怪的衣服正无措的看着他。 白善很好奇,“方县丞,你这是怎么了?” 方县丞抬起头来,抹了一把脸沧桑的和白善道:“白县令,傩戏只怕要不行了。” 白善:“……我都昭告天下……不对,是昭告整个北海县了,现在你说不行?” 他抬头看向低着头站在院子里的人,好奇的问:“我看他们的装扮虽然有些破烂,但扮相还可以啊,为什么不行?” 院子里的人便齐齐往两边一站,露出后面一个阎王扮相的人,他坐在地上正捂着脚,看到白善,花花白白的脸上就流下眼泪来,因为害怕还打了一个嗝。 董县尉道:“他脚扭了。” 白善:“……脚扭了坐在地上干什么?送医署啊——” 于是衙役们和伶人们七脚八手的把人抬到医署去了。 满宝看了看后啧啧道:“这是骨头不好啊,崴了。” 阎王爷和白善强调道,“大人,我平时身体很好的,我就踩着栏杆往下跳,我也不知道为何落脚时脚会往一边扭,然后就……” 白善叹息一声道:“罢了,我也不怪你。” 阎王爷就松了一口气,方县丞从后面飘进来,问道:“大人,傩戏怎么办?” 白善扭头问那些伶人,“你们谁会扮阎王爷?” 《捉黄鬼》其他的鬼可以少一点儿或者没有,但阎王爷不能少啊。 伶人们互相对视一眼,纷纷摇头。 白善瞪眼,“你们都跳了这么多年的傩戏,竟然连阎王爷都不会跳吗?” 为首的老者道:“他还没收徒弟呢,这每个人都跳自己的戏,要传下去得找徒弟啊。” 白善揉了揉额头,问道:“那就没人会跳阎王爷了吗?” 众人干笑,别说他们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能告诉白善啊,他们恰饭也是有竞争的,怎么能让别人加入他们呢? 白善一一扫过他们,最后扭头看向坐在椅子上的阎王爷,眼中渐渐兴味起来,问道:“你只有这一套阎王爷的衣裳吗?” 阎王爷愣愣的点头。 白善就矜持的点头道:“罢了,你脱下来吧,我来找人代替你。” 董县尉呼出了一口气,觉得白县令不愧是底蕴深厚的世家,身边竟然还有会傩戏的下人吗? 周满却一下扭过头来看向他。 白善轻咳一声,给她使了一个眼色,让大吉把衣服剥下来以后送回去给五月洗。 “洗干净一点儿。”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872章 发表讲话 此时已过酉时,医署也要下衙了,周满处理好他的伤,开了敷的药膏后便兴致勃勃的和白善一起回县衙去。 一众小鬼黄鬼抬着阎王爷跟在后面。 这群人在县城里租了房子住的,不过这会儿不是回去休息的时候,白善让他们,除了受伤的阎王爷外表演一下自己的动作。 周满和白善一起抱着胳膊靠在栏杆上看,见他们大汗淋漓的表演了一场后微微颔首,虽然缺了阎王爷,但他们的这篇戏目和他们以前看的《捉黄鬼》差不多,只不过因为一些演员的动作习惯和幅度的问题,看上去有差异而已。 白善很满意,就对他们道:“你们回去休息吧,明日辰时过来县衙集合,我会给你们找好一个阎王爷的。” 伶人们对视一眼,纷纷道:“大人,既有人选,不如将人叫来,我们先演过一遍?” 白善看了一下时间,觉得自己的时间可能有点儿不够用,他还得准备一下明天去见郭刺史的东西呢。 于是拒绝了,“放心,明天你们自顾自演你们的,抓到了黄鬼押到阎王爷面前就行,他不会忘记自己的主要动作的。” 伶人们也不想失去这次赚钱的机会,因此略一思索就同意了。 本来就是他们的人受伤,万一县令顺势就不要演傩戏了怎么办? 他们还指着这一次赚点儿钱呢。 周满和白善一回到家里就开始翻箱倒柜。 西饼愣了一下后马上问:“郎君,娘子,你们要找什么?” 周满沉思了一下后道:“让五月来,当时好多东西是她收拾的,她应该知道。” 白善:“那面具还是我们在益州的时候定做的呢,这会儿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戴得下。” 周满就扭头看了看他的脸,勉为其难的道:“也不差多少,应该可以戴得下。” 五月很快来了,白善就和她描述,“就是我们常放玩具的那个箱子,以前我们玩剩下的小弓、弹弓之类的,里面有一张面具……” 五月:“那面具可就多了,郎君说的是哪个?” 她拖了凳子来,从柜顶拿下来一个箱子,打开来,从边边的布袋子里拿出好几张面具,“都是郎君以前买回来后舍不得扔的。” 白善就翻找了一下,翻出一张阎王面具来。 这是杨木做的,质地非常的轻薄,当年他们在益州时找摊主定做的,私底下没少玩儿。 白善一直做的是阎王爷,这可是他凭实力拿到的角色。 周满也翻出了自己的面具,戴上玩了一会儿道:“明天我也要戴面具上街玩儿。” “去吧,”白善道:“你要记得看我的表演。” 周满表示没问题。 虽然他自信自己记得所有的动作,也能跳出来,但他还是戴上面具在院子里跳了两遍,周满给他查漏补缺了一下。 俩人和白二郎私底下没少玩傩戏,甚至他们在益州府学的时候还和同窗们私底下跳过好几次。 但公开的演出却是第一次。 以前跳的傩戏是给同窗们看的,最多还有几位先生,这一次却是当着全城百姓的面一起跳的。 想想就有些激动,所以白善一大早就醒了。 周满察觉到身边的人起床,她勉强撑开眼睛,发现外面的天空还只是蒙蒙亮,她就翻了一个身继续睡,还把被子给拉到了头顶。 即便已经五月了,但清晨依旧有些冷。 白善起床穿好衣服就去扒拉周满,“你起来看我跳傩戏吧。” 周满死死地躺住不动,嘟囔道:“不起,讨厌死了,你快走吧。” 白善见叫不动她,只能惋惜的自己练去了。 天亮以后,县城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大家都知道,今天一大早县令会在县衙门口主持傩戏开坛,到时候还有粽子发,所以大家都早早准备好在县衙外等候了。 白善穿着绿色的官袍站在县衙前广场的一个台子上与众人说话,“这是本县来北海县的第一个端午节,将来本县还会与诸位度过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是第四五六个端午。” “近日来,因为审问排除山匪之事让县城人心浮动,本县还听说今年城中的孩子哭闹的都比往年的多,怀疑是邪祟作祟。” 他道:“本县不管是人心险恶,还是邪祟作祟,敢伤本县子民的,本县皆斩之。” 底下的百姓一听,感动不已,纷纷叫着大人英明。 白善抬手压了压,等众人安静下来后才道:“人心险恶,我们就斩去险恶人心,只望将来尔等父慈子孝,友睦乡邻,做到了这两点,再忠君尚义,我北海县别说在青州城,就是在整个大晋也都有名有望了。” 白善带领着大家展望了一下未来,又鼓励了一下大家,这便开始上香开坛了。 不管懂不懂的,大家都跟在白善身后拜。 等拜完了,县衙一侧的小门打开,有衙役抬出两筐还冒着腾腾热气的粽子,一看就是才捞出来的。 大家一看到,立即往前拥挤,这可是衙门发的福粽呢,除了前两年路县令送过一次,他们就没得到过。 听说吃了县衙的福粽,那就自有一股正气,不惧邪祟了。 董县尉和方县丞早准备着了,一见他们拥挤,立即哐哐的敲锣,大声喊道:“挤什么挤,挤什么挤,都老实些,排着队上前来领,县衙请了这么多人包了两天呢,足够你们吃的……” “都老实点儿,谁要是不老实,别说请吃粽子,我还能请你们去牢里住两个晚上。” 大家便你挤我,我挤你的慢慢安静下来,不敢再闹腾。 白善扫了一眼,看见他们还算有秩序,便转身回去换衣服。 周满好奇的围着他团团转。 他们以前跳傩戏都是只戴面具,从不换衣服的,她还是第一次见穿上玄衣纁裳的白善。 阎王爷的衣裳是玄色为主,纁色为辅,不过这件衣裳质量一般,玄色不够厚重,纁色又偏黄,看上去不够威严。 五月和九兰连夜将腰和肩收了收,白善此时穿上去勉强合体,步一迈开,没有多少阎王爷的稳重,倒是多了两分活泼。 周满看着哈哈大笑起来,“还不如我呢,我扮上说不定比你还好。” 白善就瞥了她一眼,上下打量了一下后道:“你?你不行,你过于娇小了,又矮,哪有阎王爷身量那么小的?” 周满脸上的笑容落下来,“你再说一遍。” 白善伸出手指道:“好话不说第二遍。” 话音才落他就往后一蹦,直接躲开周满的扫堂腿,两蹦三蹦就出了门,还哈哈大笑道:“你打不着我。” 不一会儿又从门口探头进来叫住五月,“快把我的面具给我拿出来。” ※※※※※※※※※※※※※※※※※※※※ 作家的话 下午七点见 ☆.第2873章 傩戏 白善戴上面具,避着周满,也不进屋,就在花园边上的水缸里照了照,确定没什么问题后就背着手走到门前,冲着里面的周满道:“你看,我好看吗?” 周满一脸无言的看着他,“戴着阎王面具问我你好不好看,我要是说好看,那到底是夸你好看,还是夸阎王好看?” 白善笑眯了眼,“现在我便是阎王,阎王就是我。” 他冲周满伸手道:“快来,我们一起出去。” 满宝就抓起自己的面具跑出去,伸手在他手掌心拍了一下,并不让他牵。 白善也不在意,接过她手里的面具,给她戴上,绑到一半道:“紧不紧?” “还好,就这样,掉不了。” 白善就将面具给她绑好。 满宝有两个面具,一个是判官面具,一个是小鬼面具,都是当年在益州找匠人做的。 判官面具是因为她抢不到阎王,最后抢到了判官的角色,而小鬼则是因为这一张小鬼面具很好看。 周满觉得是所有小鬼形象中最好看的,平时看傩戏她都是戴着这个,只有和白善他们去跳傩戏时才会戴上判官的面具。 现在她戴的就是小鬼面具。 一戴上,白善就从后面拎住她的后衣领,压低了声音道:“小鬼,本王抓住你了。” 周满拍开他的手,蹬蹬的先往前面跑了,“赶紧的吧,前面的人都等急了。” 俩人从连接前衙的小门过去,伶人们早等着了,看到一个小鬼和一个阎王走进来,他们立即起身。 一旁的衙役都张大了嘴巴,虽然白善换上了阎王的衣裳,还戴着阎王的面具,但那身形,那气质,一看还是县令好不好? 更不要说和他几乎肩并肩走进来的“小鬼”了,那就是周大人啊! 白善看到他们,手一挥道:“我们走。” 伶人们:…… 众衙役:…… 大家一言难尽的跟在白善和周满身后往前去。 到了县衙门前,周满就主动避到一旁,白善看向门外,偏头看向后面拿着锣鼓的小鬼,他们反应过来,立即Duang的一声敲响锣,俩人则敲着脖子上挂的鼓,一跃跳出了县衙,动作怪异的簇拥在台阶下…… 白善便气势一变,透过面具眼神犀利的看向前方,也跳出了县衙。 外面百姓听到锣鼓声扭头看过来,看到这些身着鬼差衣服的伶人敲着锣鼓,跳着舞冲出衙门便大声喊道:“傩戏!是傩戏开始了,大家快来看呀——”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傩戏,特别是小孩子们,没有官方组织,乡下地方逢年过节偶尔还能看到傩戏,城里就基本不见了。 所以他们惊奇不已,才挤进来,便见被众鬼簇拥在中间,衣饰看着最华丽的一个鬼便跳跃着朝他们来,只是两下就到了跟前,他弯腰,伸脖,脑袋一下就凑到了眼前,正好和孩子们眼对眼。 孩子们看到他脸上戴的面具,吓得“哇——”的一声叫出来,孩子的母亲却很高兴,一边按着孩子一边大声道:“这是驱祟,保健康的,快谢谢阎王爷,快谢谢——” 孩子被母亲感染,总算不闭着眼睛叫了,但依旧害怕的躲在母亲的身后,才睁开眼睛要去看他,但阎王已经走了,他步伐灵动跳跃,在众鬼的簇拥下往前跳去,看到他感兴趣的人就跳过去盯着人看,跳完驱祟的舞步后就又灵巧的跳回众鬼之间。 领了粽子的人好奇的簇拥上来,连没领到粽子的人都忍不住围过来,和跳傩戏的队伍一起往前。 不一会儿街上就围满了人,好在他们带着鬼面具,穿着鬼差服,本身就让人很可怕,哪里拥挤了,他们就蹦到旁边去吓唬人,然后中间就会空出一片空间来,拥挤的人群便慢慢分流,都不必衙役们维持秩序。 崔瑗被人群一下挤到了中间,那阎王爷看到他,一下就跳了上来,围着他来了一段驱祟舞,崔瑗对他行了一礼,见他不走,只能无奈的摸了摸钱袋,从里面抓了一把铜钱给他。 铜钱当然不是白善收的,后面有捧着托盘的小鬼,他立即捧了托盘上来接住钱,高兴的大喊道:“阎王驱祟赐福——” 崔瑗:……驱祟也就算了,赐福算怎么回事? 判官见县令大人跳得忘乎所以,连忙蹦了过去,手很敷衍的划拉了几下,就凑到白善身边道:“大人,我们要捉黄鬼了。” 这驱祟舞他们都跳两遍了。“ 白善瞥了他一眼,“捉啊。” 捉黄鬼不是大鬼和小鬼们的活儿吗? 这种事难道还要他这个阎王爷亲自去做吗? 那您倒是别再乱跑啊,您是阎王爷,要在中间的,一直领着大家跑,他们要怎么抓黄鬼? 周满带着小鬼面具挤进来,差点儿把面具给挤掉了,她冲白善道:“怎么还不捉黄鬼?” 嘻嘻哈哈看得正欢乐的百姓们才反应过来,“对啊,黄鬼呢?” 一直落在后面的黄鬼终于跑到前面来了,他都快要哭了,他才应该是C位好不好,本来应该是他戏份最多的,虽然都是被打被捉的戏份,但的确应该他跑在最中间啊。 白善终于反应了过来,老老实实的退回到中间。 捉黄鬼的戏码总算上演。 黄鬼不仅代表了洪涝、虫害和疫病等天灾,也代表了忤逆不孝、欺负弱小等邪恶的势力,捉住黄鬼,对其审判,处以极刑便代表了众人战胜那些天灾和人祸,确保这一年和未来都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世道安宁,同时也对人们进行了尊老爱幼的教化。 这也是白善百忙之中还要在北海县举办一次傩戏的原因,最近北海县抓了太多人,审出这么多恶人和恶事,若不教化,震慑不住,恐怕会有人学习这些恶行,到时候使民风更加败坏。 再没有比娱乐更深入人心的东西了,而其中又以歌曲、傩戏为最。 白善这个阎王爷当着众人的面处置了黄鬼,围观的百姓顿时大声喝好,欢欣雀跃不已。 一个戏目就结束了。 白善清了清嗓子要说话,判官吓得不轻,连忙挥着手臂跳着凑上去,压低声音道:“大人,不能说话呀,咱没有唱词,全靠跳的舞的呀。” 白善瞥了他一眼,忍下了满肚子的话。 罢了,虽然想趁机宣传一下律法道德,但也不能坏了行当的规矩,不说就不说吧,哼,等以后他再专门招了人到跟前听。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874章 酣畅 一个戏目跳完,白善便又领着一众小鬼凑上去给人跳驱祟舞,他最擅长这个,因为每次上街去看傩戏,他们最喜欢围着他和周满白二跳这段舞蹈。 当然,跳完了他们总要给对方一些钱的。 大家欢乐的沿着前门大街往前,北海县的百姓一边随着人群向前,一边道:“虽说我很少看傩戏,但这阎王爷也太爱跳驱祟舞了吧?他刚才就冲我家孩子跳了两段,我都不好不给他钱。” “他也冲我跳了,别说,跳得还挺好的。” “他最有气势了,不愧是阎王爷。” 大家簇拥着傩戏的队伍慢慢走远,县衙门口空了一大半,还有一小半的人坚持不懈的在排队领粽子。 不过这个速度也快,粽子都是提前蒸好的,一人一个,多的没有。 上去一个给一个,他们拿了粽子就去追人群。 方县丞见队伍有秩序了,便呼出一口气,回身找人,“幸亏傩戏将人带走了,对了,县令呢?” 董县尉一脸的一言难尽,指向已经快要消失不见的人群。 方县丞就皱眉,“时间不早了,大人该准备去青州城了吧?怎么这时候还去凑热闹?” 董县尉瞥眼看他,“方县丞,大人并不是去凑热闹,而是去做热闹。” 方县丞不解。 董县尉就背着手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一副忧虑沉痛的表情道:“我们县令亲自去扮阎王爷了。” 方县丞:…… 方县丞惊呆了。 别说方县丞,整个县衙的人知道这件事都惊呆了。 “不可能,你是不是看错了,大人怎么会跳傩戏?” “千真万确,那就是县令,虽然戴着面具,但我跟在大人身边这么多天,我还能认不出县令吗?” “那气质,那身量,是一般人能比的吗?” “我也看到了,就是县令,董县尉也说了是县令大人。” 大部分人没见到白善的扮相,但衙役们今天都要当值,大家凑在一起时你传我,我告诉另一个,不一会儿全县衙都知道了。 “不可思议,大人竟然会跳傩戏。” “那不是下里巴人才跳的吗?” “也不是吧?听说以前还有贵人以傩戏祭祀祈福呢,但县令大人跳傩戏……” 不可想象,真的不可想象。 一群衙役你看我一下,我看你一下,最后就齐齐往大街上去,谁也没再偷懒,而是跑去和董县尉道:“董县尉,我们去大街上维持秩序。” “对,今日上街的百姓多,可不能让他们挤到。” 大家呼啦啦的全跑了,追上大队伍后发现他们挤不进去了。 越往下,吸引到的人越多,整条街上都是人。 百姓们不知道中间的扮演阎王爷的是他们县令,但北海县难得有这样的活动,连周边村落的村民都早早进城,为的就是看傩戏,领粽子了。 周满被大吉和两个护卫护着在人群中穿梭,跟着白善一边跳着一边往前走,但人太多,不一会儿他们四人就被挤分开了。 只有大吉因为抓着她的手臂还紧紧的跟着她。 周满只能退出去,到了边上摊位上,正好对方在卖甜酒,她便要了一碗,将面具取了,呼出一口气道:“人太多了,回县衙把衙役们叫来维持秩序。” 大吉应下,却看着周满没动。 她就竖起两根手指道:“我发誓,绝对不挤进去看热闹了。” 大吉这才走。 周满呼出一口气,转头去看围观的人群,这才发现有不少人不是北海县城里的人。 她自来北海县后就走街串巷,不说都熟悉了人脸,至少对衣服帽子和鞋子这些是熟悉的,城中四处,每一处住着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而看这些挤在中间看热闹的人,他们很显然是从乡下进城来的,还有的则是文士打扮,应该是从其他县过来的,或是从下面的乡里上城来。 周满对此很高兴,这说明北海县城吸引到人来这里了。 董县尉很快带了剩余的衙役过来,敲着锣鼓让想挤进去凑热闹的衙役都召集了出来,然后分队上前去将围观的人群分流,总算让人群不那么拥挤了。 县城就那么大,而且他们只跳一条街。 从辰正开始,他们一路跳到街尾,中间还休息了两下,说是休息也要带着面具和围观的百姓互动。 等到街尾时正好午时。 百姓们意犹未尽,就围着众鬼要祝福。 白善悄悄退出人群,在大吉等护卫的护持下上了马车,直接拐入另一条街,绕着路回到了县衙。 白善在车上就把身上的衣服给剥了,他只着一身中衣的跳下马车,看到站在门口的方县丞便冲对方笑笑,想到他这会儿还带着面具,便将面具拆了,把衣服丢给护卫,一边朝里走一边和方县丞道:“失礼了,本县去收拾收拾。” 方县丞:…… 白善转着手上的面具高兴的回到后院,见周满也才回来的样子,便兴奋的问她,“你看到了吗,我跳得如何?” 周满不吝夸赞,竖起大拇指道:“超厉害!” 白善便自得起来,“我也觉得我跳得不错。” 五月已经急匆匆的准备好了热水,出来看见俩人便迟疑起来,“郎君,娘子,你们谁先洗?” “我吧。” “我来。” 俩人一同开口,然后看向对方…… 周满转身就往门里跑,最后以更近的距离取胜,一把跳进门里,反手啪的一声关上门,差点儿把冲上来的白善鼻子给拍掉。 周满栓上门闩,大声喊道:“我先!” 白善只能摸了摸鼻子退下。 等俩人先后沐浴好,家里也给他们准备好了午食。 看到他出来,周满便指了桌子上的公文道:“刚刚方县丞和赵明送来的,说是你需要的东西。” 白善便一边吃一边翻开公文看。 他看得很快,一目十行的扫过,等吃晚饭,公文也就看完了,他合起来放到一旁道:“不错。” 满宝也吃饱了,扭头看了一下外面的太阳,叹息,“这会儿出门很辛苦啊。” 白善就起身刮了一下她的鼻子,“赶紧的吧,迟了就不好了。” 她只能起身出门,赵明和文天冬已经在等着了,只等俩人出来便可以走。 宋主簿看着和白善一起离开的赵明,心中更忧虑了。 之前赵明代过一阵主簿,白县令不会是想让赵明取代他吧?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875章 上官 白善和周满快马加鞭的赶到青州城,青州城的端午活动也刚刚结束,各县县令都是提前一天到达青州城的,因此有幸和郭刺史一起参加了活动。 活动完毕,郭刺史干脆带着他们去酒楼里吃了一顿午食,吃饱喝足,正坐着喝茶聊天呢,有衙役悄悄来报,“刺史,北海县的白县令和青州医署的周大人到了,现正在刺史府呢。” 郭刺史看了一下时间,发现他们两个比预计的还早了一个时辰来,微微满意,颔首道:“请他们过来。” 又让酒楼的掌柜给上了一壶新茶。 同坐的其他几位县令便忍不住对视一眼,然后偷偷看向一旁的路县令。 路县令眼观鼻,鼻观心的垂眸坐着,好似看不到大家的注视一样。 郭刺史已经高兴的先和大家介绍起白善周满来了,“白县令今年刚到任,这是他到任后的第一个端午,所以他们县里有个活动,便比大家晚到一些,好在我们吃的是晚宴,倒不耽误什么。” 众县令:……说得好像他们不是第一年到任,不是第一年和县内的百姓过端午似的。 就是路县令,他也是益都县的新县令,并不是旧的。 郭刺史笑眯眯的看着众人道:“说起来,白县令是你们之中最年轻的县令了,他未曾外放过,之前是在中书省做中书舍人,他若有做得不周全的地方,你们多指点指点他。” 众县令会心一击,连路县令都感觉心脏被插了一箭,这话说的,虽然他们有外放的经验,但白善外放前的官职不仅尊贵还高品,他们怎么指点人家? 而且他们现在都是县令好不好,除了郭刺史,谁有资格去指点另一方的做法? 坐在郭刺史下首的路县令就在心里叹气,果然白善预料的没错,郭刺史这是要将白善提起来打压他呢。 白善和周满很快从刺史府赶了来。 俩人一进门郭刺史便起身,其他人便只能跟着起身相迎。 郭刺史很有分寸,先和周满行礼,笑道:“多日不见,周大人风采更胜往昔啊。” 周满笑道:“刺史也越发的精神了。” 等问过周满,郭刺史这才看向白善。 他这还是第一次见白善,不由的上下打量一下他,见他身着月白色祥云团纹圆襟,腰间一左一右挂着两块乳白色的羊脂麒麟玉佩,含着笑站在眼前,便如朗月清风,就是他都忍不住心中赞赏欢喜。 郭刺史暗道:幸亏不是在京城,这包间里也没有女眷,不然不知要收去多少女子的心。 倒跟当年杨和书风靡京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郭刺史也不例外,他看看白善,再看看周满,这才发现她穿的妃色羽纱衣裳,显得俏皮活泼,难怪觉得今日看见的周满更胜往昔呢,原来是衣裳衬的。 这一看就是特意打扮过的,郭刺史的宴席能被人如此看重,他自然是高兴的,于是他更高兴了,忍不住赞道:“我在京城时就听人说起过白县令姿容不下杨长博,今日一看果然如此。” 白善不由尴尬,“刺史过誉,我岂能和杨学兄相比?”他和杨学兄差的是一张脸吗? 他们差的是一个娘啊! 听说杨学兄的母亲曾是公认的京城第一美人儿,所以他要是长得和杨学兄一样好看,那不仅要回胎重造,还得换一个爹娘才可能。 包厢里站着的路县令等人一点儿情绪波动也没有,他们掀起眼皮来扫了白善那张小白脸一眼,心中冷笑,果然小白脸都是一样的,明明长得好看,自己非不承认,就是想让人夸。 他们没见过杨和书,觉得白善这样已经是极好看的了。 郭刺史可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畅快的笑了一阵后伸手拍着白善的肩膀道:“你这是自谦了,就算有所不及,那也不差多少了,且你们二人还都饱读诗书,才华横溢。” 郭刺史笑问:“我记得白县令以前是在绵州居住,那应该和杨刺史很熟悉才是啊。” 他在京城时就听人说了,白善和杨和书唐鹤的关系极好,官场之中,除了其妻周满,他和这俩人走得最近。 郭刺史心中叹息,他可是比杨和书唐鹤早了十年出仕呢,却没想到他们如今的官职却是差不多的。 甚至论影响力,他还比不上俩人。 郭刺史心中叹息时也命也,便笑着拉白善周满入席。 白善正想解释一下他和杨和书的关系,但见郭刺史也不是很在意的样子,便闭上了嘴巴,笑着行礼过后便入席了。 郭刺史拉了白善坐在右手边,那本来坐在郭刺史左手边的路县令就只能往下挪一个位置,将位置让给周满。 因为现在这个屋子里,除了郭刺史,也就周满的官职最高。 众县令眼见着郭刺史明着偏爱白善,心里有点儿发酸,不过很快又忍不住悄悄去看路县令。 他们算什么? 本来郭刺史就不太看得上他们,但路县令不一样啊。 路县令这会儿一定比他们更难受,只要有一个人比他们难受,他们心里就好受多了。 看着没多少表情的路县令,众县令呼出了一口气,嘴角含笑,也高兴起来,竖起耳朵听郭刺史和白善说话。 郭刺史和白善正在说京城的人和事,在场的县令虽然都去过京城,甚至还见过皇帝,但论对皇帝的了解,肯定没人比得上郭刺史和白善。 所以他们就竖起耳朵听,现在听到的多一点儿,将来说不定就能派上用场。 郭刺史早在出京前就听人提起过周满和白善,周满他之前已经见过,的确是位不同于一般女子的女子,但见白善也名不虚传,他便也忍不住和他们这一对夫妻俩搞好关系。 于是谈着谈着他就论起亲戚来了。 郭刺史笑道:“……我与两位可真是相见恨晚,可惜当时焕儿成亲时我不能亲自上京,若是当时我便去京城见到两位就好了。” 白善便笑道:“今日再见也不晚,虽然晚了,但下官依旧折服于大人风采。” 满宝忍不住轻轻打了一个抖,觉得他的这个马屁拍得太肉麻了,但郭刺史却很高兴,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876章 说情 算起来,郭刺史手底下有七个县,只是除了益都县以外,其他县的民生都有些差; 而且除了益都县外,其他县的县令都是去年和今年陆续派过来的。 郭刺史才来不久,虽然明面上接手了刺史府,但因为路县令管理了刺史府半年时间,和刺史府的长史、司马等关系不差,更不要说和底下的小吏了。 有时候郭刺史传下去的事情都需要两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做好,但路县令那边有点什么事,说一声,这边当天就能做好。 所以郭刺史急需抬起一个县来和益都县打擂台。 他本来更倾向于千乘县,但因为有白善和周满的缘故在,他现在更倾向于北海县了。 北海县距离青州城也不远,最主要的是,他们是亲戚! 亲戚嘛,就要互帮互助嘛。 白善也认为他们要互帮互助,他不仅可以帮助郭刺史更快的融入青州,为其做出政绩来,还会尽量缓和他和路县令的矛盾。 路县令就坐在一旁看着他的盟友和郭刺史相谈甚欢,心中也复杂得很。 吃过下午茶,郭刺史带着众人移步回到刺史府,他先让众县令去休息一会儿,却请了白善和周满去书房说话。 让郭刺史很满意的一点是,北海县发生了山匪劫掠这样严重的事件后,白善第一时间告知他,并且和他求助。 这让郭刺史可以参与到县治中去,让他很满意。 这次郭刺史将他叫去要谈的就是这件事。 被带下去休息的县令们互相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凑在了院子里说话。 见下人上了茶便退下去,他们便不由放松了一些,悄悄看了一眼路县令后道:“听说北海县出了一伙山匪,竟然打劫村庄,还死了不少人呢。” “我也听说了,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都已经传到我们县去了,因为白县令公开审案,最近我们县还有些文士特意跑到了北海县去看热闹……哦,不,是堂审去了。” 又有县令去瞄路县令,“白县令这算有功还是有过?虽说剿灭了山匪,但治下出现如此严重的匪患……” 他话没说完,意思却很明显。 路县令终于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有些愧疚的道:“山匪是本官在任上时出现的,就连劫掠事件也是在本官在任的时候,要说失职,那也是本官,和白县令并无干系。” 其他几位县令面面相觑,没想到路县令这么爽快就认了,话说郭刺史都这么看重白善了,您真的不再挣扎一下吗? 直接就认输真的好吗? 郭刺史此时也在和白善商讨路县令的失职之错。 白善道:“路县令的确有失职之过,但此事也不能全怪他。” 他道:“他们第一次抢劫小刘村是在去年的九月,当时只有几户人家受损,因为没伤人,只是损失了一些财物,所以村长只报给了里正。” “而当时恰逢三年一次的里正评选,他出于私心没有上报,”白善道:“第二次,也就是出了人命的那一次是在过年前,当时路县令已经调任益都县,北海县那边是方县丞和董县尉代理政务,贾里正发现是治下村民纠结人组成了匪帮劫掠村庄,又因为贾大郎等人都出自同族,所以就帮着隐瞒了。” 案子现在已经很明朗了,贾大郎好吃懒做,又横行乡里,平时还喜欢赌钱。 他去年输了不少钱,但又好面子,花销特别大,第一次抢劫小刘村算是意外,当时他缺钱花,就叫上了几个玩得好的人一起进山去狩猎,想要抓一些野味去县城卖。 结果野味没打到,他们竟然顺着山到了另一头的小刘村。 一直以来,小刘村只有一条通往外面的路,他们走出来的这条路杂乱无比,根本就称不上路。 但见下面的村庄安静平和,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晚食才过不久的麦香味儿。 饿了快一天的贾大郎就恶从心起,带着人藏在山里半宿,等到天黑得透透的,所有人都熟睡之后就悄悄摸到了山边的几户人家里。 动静惊动了人家,但他们蛮横,动作又快,手中还有要打猎特意带上的刀,直接就威胁人拿出了钱,然后又一人扛了一袋粮食跑了。 他们原路返回,粮食都没带回家,直接拿到大集上出手卖了,和抢来的钱一汇合,发现还不老少,都快抵上他们一年的收入了。 于是他们拿着那些钱又浪了一阵,将钱都花完之后还倒欠了不少赌债。 但这一次,尝过甜头的贾大郎一点儿也不着急,他来回盯着小刘村好几次,发现这个村子虽然小,也穷,但因为它几乎与世隔绝,里面的田地又肥沃,所以其实是不缺吃的。 他们的粮食很多,比他们大井村这个大村还要多。 所以贾大郎决定干一票大的,所以召集了他能找到的所有兄弟,找了时机进去直接把整个村都抢了。 那一次,他们几乎把小刘村的粮食全都搬空了,还有那些村民的积蓄。 那可是一个村子几代人的积蓄,平时不显,放在一起还是不少的。 虽然要分成很多份给兄弟们,但作为老大,贾大郎还是分了不少,和他关系比较亲近的几个也分了不少。 这样的结果是很显然的,两个村子里突然富起来好多人,贾里正人品不怎么样,大眼光还是很敏锐的,当下觉得不对,就到各家走了走,然后就发现了一些不得了的事情。 加上小刘村的村长也找了过来和他报案,说小刘村被劫掠。 贾里正又不傻,一下就知道是谁干的了。 治下出现这样严重的事,那些土匪还多是他们同族的人,贾里正都没犹豫就决定瞒下这件事。 不然闹出来,贾家以后在这一片别想做人了。 他就只能替贾大郎瞒着。 贾大郎也知道贾里正知道了,见他出手,倒也大方,直接给贾里正家里拎去了两只鸡和两袋粮食。 贾里正收了东西,那就只能更尽心的替他们遮掩了。 白善道:“所以此事路县令虽失职,却也不能全怪他。” 他转移掉话题,道:“如今贾里正和众匪都被押在了县衙中,下官想听一听大人的处理意见。”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877章 投桃报李 郭刺史被请教,对此很满意,他想了想后道:“按律严惩吧,这些人都是本地的村民,甚至同里,竟然能做出劫掠乡民这样的事情来,民风已经败坏,若是不严惩以震慑人心,只怕以后还有人学着他们落草为寇。” 打劫绝对是这个世界上聚拢财富速度最快的方法,对于因为天灾人祸,活不下去才落草为寇的人郭刺史还有可能考虑网开一面; 但对这些完全是因为心恶才落草为寇的人,郭刺史觉得便是全杀了也不为过。 尤其是劫掠乡里的人,更不能容忍。 大晋说到底还是熟人社会,同州、同县便比陌生人更有感情,更不要说同里了,说白了,大家喝的水可能都来自于一条河。 就算是灾荒年代落草为寇的山匪,那也是去别的地方抢劫的,谁会在自己的地盘上落草? 那些人抢掠的也多是过路的客商,抢掠本地的人,你还当不当人,以后还葬不葬回祖宗祠堂了? 做土匪的人恶,做到连本地人都抢的土匪更是恶上加恶,已经连最基本的廉耻都没有了。 白善也是如此认为的。 他道:“贾里正也该严惩。” 郭刺史颔首,不过还是提醒道:“地方宗族盘根错节,你处理时要小心一些,贾氏要是不好处理,可以暂缓,不要再弄出民变来。” 白善应下。 他又道:“小刘村太小,山匪之事虽不是他们的过错,但因为涉及的人过多,当地只怕会排挤小刘村,结成村仇就不好了,你也要想办法化解掉。” 白善恭敬的应了一声“是”。 郭刺史沉吟,“此事其实还是上一任遗留下来的问题……”显然还是想把锅完全扣在路县令头上。 白善:…… 为了他们那摇摇欲坠的盟约,白善只能继续劝道:“刺史,路县令是青州资历最老的官员之一了,他在这事上所有失职,但并不显。何况他在青州的名声还很好。” 去年一场东征之后,青州大半重要官员都被撸了,只遗留下一个路县令。 在那之前路县令还没什么名声,之后就声名鹊起了。 别人都有事儿,就他清清白白留下来了,看着就是个好官呀,更不要说他接手刺史府后能够将青州的乱局稳定下来,不仅在青州官场有了很好的名声,在读书人中也有了名声。 各县的文士这大半年来都没少讨论这位益都县新县令,所以白善给郭刺史的建议就是,“大人此时对他问责,落在外人的眼里,只怕有心胸狭窄之嫌,既如此,不如大方勉励,也让世人看一看刺史的胸襟。” 郭刺史本来就在犹豫之间,闻言叹息一声道:“罢,就如此吧。” 谈完了县城的公事,郭刺史就和周满谈起医署的事来。 周满便道:“大人,我这次还带了青州医署药典文天冬来。” 她笑道:“他是我的学生,在太医署时成绩便很好,青州城这边的医署要是开起来,我会让他暂时坐镇。” 郭刺史闻言便含笑来回看着俩人,笑问,“周大人的这个安排倒是周道得很呀。” 周满觉得他想多了,她之所以这样安排并不是想留在北海县和白善待在一处,而是因为北海县那边的医署正到关键时候,她得紧盯着它,看它走上正轨。 她回头可还得写报告呢,很重要的。 但郭刺史只是调侃了一句,没有再继续,让周满想解释都找不到机会。 白善就伸手悄悄的捏了捏她的手指,见她看过来就冲她笑。 周满冷艳高贵的瞥了他一眼,咻的一下抽回自己的手指,不理他。 郭刺史带着俩人出去,大家在宴会厅上坐下,总算开始了这次设宴的主题。 大家谈论起各县的发展问题和需要的帮助来。 当然,作为最近有重大问题发生的北海县被重点关注了,就算郭刺史和白善没有提起,也有别的县令对山匪之事表示了关切。 白善便官方的回复了几句。 见郭刺史竟然没有趁机对路县令发难,不免有县令主动道:“治下出现如此严重的匪患,白大人和上任县令都难辞其咎吧?” 路县令便主动和郭刺史道:“这的确是下官失职,请大人惩处。” 郭刺史却叹息一声道:“事情发生时你已经调离北海县,也不能全算你之过,不过教化平民亦是尔等身为县令的责任。” 郭刺史对七县令道:“尔等该引以为戒,回去后好好的宣传忠孝仁义,做好教化之责,不要以为教化就只是看着县学里的学生,并不是多少人考上府学,多少人考中明经进士就可以了的,平民百姓的教化也不容忽视。” 白善立即和其他县令一起起身出列,对着郭刺史恭敬的应了一声“是”。 这件事竟然就这么轻轻揭了过去。 众县令:……说好的郭刺史和路县令龙虎相斗,水火不容呢? 多好的找茬机会啊,怎么就放过了? 路县令一直提着的心悄悄放下来一半,落座时忍不住看向对面的白善夫妻一眼。 白善正在给周满拉开椅子,没接触到他的目光,周满就拉了拉他的袖子,白善回头,趁着郭刺史不注意朝他微微颔首,露出一个笑容。

相关推荐: 寒门少君   托假胸的手微微颤抖   重生纪事   大奥爱憎录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   总裁越过界   解放军连长张海涛   都市之绝世杀神   重置   长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