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375章

第375章

去看了一眼沙漏,道:“时间不早了,这会儿县衙应该下衙了,不过赵吏一般会比别人晚下衙,你们要是去得早,说不定今天还能住进来。” 朱三郎一听,领了条子后便带着两个小伙伴飞奔进城,在城门口不远的巷子里找到了两个人,“其他人呢,赶紧把他们叫回来,我们一起去县衙登记去。” 那俩人看着大变样的朱三郎三人,惊诧得不行,“这是新衣服?还有新鞋子,三郎,你们发达了?” 朱三郎拍掉他们的脏手,“别乱摸,你们也会有的,赶紧把大家都叫回来。” 俩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问道:“去县衙的事靠谱?” “靠谱,”朱三郎将怀里还没焐热的铜钱拿出来在他们眼前一晃后就珍而重之的收起来,道:“三天结算一次工钱,我们去了两天就正好碰上发工钱,我们三个都有了。” 俩人听着羡慕不已,然后立刻出去找人,他们也不一条一条巷子的找,直接沿着大街往下,用家乡话一路跑一路喊,“回来咧,三郎回来了,快回来咧——” 正蹲在后巷里扒拉饭馆泔水的几人听见,立即把才翻出来的小半块馒头塞嘴里,转身就往外跑…… 街边正伸着手和路过的人说吉利话的孩子也听到了,头一扭看向各自的亲人,他们也立即上前,夹起孩子就往城门口那块跑。 两刻钟后,一群脏兮兮,气喘吁吁的人在县衙门口堵住了要下衙回家的赵明。 赵明:…… 他看了看天上已经坠西的太阳,又看了看眼巴巴望着他的这群人,到底还是转身领了他们进县衙。 加上孩子,一共十八个人,不少了。 因为人多,且又都是流民,所以在给他们登记完以后赵明亲自带他们出门,却没有去医署,而是去了县衙后院的侧门敲门。 不一会儿,穿着家常衣裳的白善便和周满一起出来看。 ☆.第2968章 不会掉馅饼(7月16的补更) 俩人正在用饭,看到他们,周满第一句问的就是,“吃饭了吗?” 大人们有些拘谨的站着,倒是站在最前面的四个孩子特别老实的摇了摇头,因为瘦,眼睛就显得特别的大,有个小姑娘抬起头来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周满,那眼睛几乎占了脸的一半。 周满便伸手牵起她的手,转身进门,“那先吃饭再说吧。” 白善便也侧身让他们进门,顺便叫上赵明,“你一起进来吃点儿吧。” 只是因为县衙没有药皂,想要过来找西饼要几块药皂的赵明:…… 他没想惊动县令和周大人啊! 赵明沉默的跟着进门。 五月看到这一群看上去比乞丐还要脏的人愣了好一会儿,然后忙转身去厨房里打温水过来给他们洗脸净手。 院子里的下人都忙碌起来。 周满叫住她道:“让厨房将饭煮成粥,多放一点儿水,煮烂一些。” 五月扫了他们一眼,有些纠结,这么多人,恐怕得把所有人的饭都开了吧? “郎主和娘子吃什么?” “我们也吃粥呗,快去吧,有开水就用开水煮上,快一些。” 开水没有,但热水是有的,贺嫂子直接把所有人的饭都挖了倒进一口大锅里,加上热水就煮。 等他们洗好脸和手,周满又给他们摸完脉,粥也煮好了。 贺嫂子直接倒在木桶里提过来,即便是已经吃了两天饱饭的朱三郎看到这热腾腾的稀饭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贺嫂子将木桶提过来,见他们都坐在院子里,便放在廊下,转身道:“奴婢去拿碗筷和小菜。” “不用,不用,我们有碗。” 十多个人立即从怀里,包袱里拿出自己的碗来,有木碗,也有缺了口的瓷碗,要不是这里是县令家,他们肯定一哄而散分食了。 但因为这是县令家,所以他们不敢。 白善看了眼他们手里的碗,觉得不能浪费了刚才洗的温水和药皂,于是坚持道:“你们再等一等。” 然后让贺嫂子他们下去拿碗筷和小菜。 好在白家下人还是挺多的,不一会儿大家便从厨房里送来各种东西,还将饭桌摆在了外面。 五月给他们盛粥,见他们一拿到就要喝,连忙拦住,“小心烫嘴。” 周满也眼皮直跳,连忙道:“太烫会烫坏嘴巴和食道的,要是烫坏了食道,你们想吃东西也吃不了。” 本来并不介意被烫的几人一听,便不敢往嘴里灌了,只能一小口一小口的吸着喝。 周满松了一口气,等他们都打过以后便也拿着碗上前排队打了一碗。 看着同样接了一碗粥跟他们一样蹲在台阶上喝粥的白善,赵明许久说不出话来。 白县令这也太熟练了吧? 一桶粥就这么完了,贺嫂子又拎了一桶出来放着,流民们看见骚动了一下,然后加快了喝粥的动作,然后五月和九兰也抬了一桶上来…… 流民们就放缓了动作。 周满为了让他们喝慢点儿,就让他们绊着小菜吃,白善则是找他们说话,“你们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 县城里多了一群流民,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白善也早就从巡街的衙役们那里知道了。 不过他派衙役去劝说他们到衙门登记无果后便不再勉强,他大概能猜出他们是在观望。 他并不想勉强人,以免给后面过来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会儿人终于来了,他自然有许多的话要问。 他们道:“我们是从潞州过来的。” 赵明想了想,没能想清楚潞州是哪儿,白善则问道:“你们是因何出来流浪的?” “没有地了,朝廷要交的赋税交不上,就出来了。” 白善挑眉,“都没有地了吗?” 便有两个不好意思的道:“我家还有两亩地,但那地不好,没什么收成,种着还不如不种。” 白善微微颔首,“你们是为什么失地?” 那原因也是不统一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差不多的,五年前,潞州干旱…… “其实也不是很旱,但那年运气实在不好,后来好容易下雨了,也不知为什么,那稻穗上的虫子特别多,都是那种黑乎乎的,一眼望去,一整块地都是那黑乎乎的虫子,稻穗上的壳没多少,倒是虫子压弯了稻穗,叶子都被啃了不少。” “各种方法都试过了,用火赶,用手撸,但累了一月,那稻壳还是空了,没有收成,要交税,又要活命,免不得就得跟人借钱借粮,本想着这几年勒紧裤腰带就能还上,谁知第二年收成也很一般,交了赋税后剩下的也就够家里吃,根本还不上。” “赵老爷不愿再赊借,让我们立即还钱,没办法,我们只能把田地卖了或抵押给他。” 白善微肃,“朝廷有令,除非有丧,有病,不然不能卖永业田。” 永业田不能买卖,除非家里有死人需要发丧,或者病人急需治病,到县衙拿了核准的文书才可以卖。 白善说完便一顿,显然也想到了其中关键,他们要卖,这些东西自然有人替他们办好。 果然几人道:“这个容易得很,赵老爷和县衙里的主簿大人说一声就行,卖多少地都是可以的。” 他们都觉得赵老爷是好人,只是他们运气不太好,遇上灾年了。 白善顿了顿,也没说赵老爷不好,只是问,“当年县衙没有赈济吗?” “旱灾并不是很严重。” 虫灾也属于天灾好不好? 不过白善张了张嘴,还是略过这个话题,问道:“你们要落户北海县吗?“ 大家都有些迟疑,不由看向朱三郎。 朱三郎此时却对北海县和白县令很有信心,尤其此时白县令还捧着一个碗跟他们面对面蹲着吃粥,试问有哪个县太爷能做到这点? 因此他狠狠的点头,直接跪在地上道:“只要大人肯收留我们,我们万死不辞。” 白善放下碗,将人扶起来道:“倒也不至于如此,你们也可以考虑一段时间,本县也要考察你们的。” 他道:“你们落户,本县会给你们足够活口的田地,还会给你们建造房屋,给你们免税两年,但本县也不是全无条件的。” 大家一听说他有条件才安心一点儿,不然凭什么有这么好的条件呢? 他们在外流浪四年了,一路从潞州流落到这,早就深知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 ※※※※※※※※※※※※※※※※※※※※ 作家的话 今天断电了一天,笔记本的电也快用完了,所以晚安了,哈哈哈哈 ☆. 第2969章 孤注一掷 白善只有一个条件,要他们每人耕作官田两亩三年,免费的。 县衙只提供种子和农具,县衙会有专人负责查看,以核定对方是否尽心,“给你们耕种的官田必须全部按照本县的吩咐来,至于最后的产量是多少不用你们管。” 他道:“歹也好,高也罢,本县全部接受,种子和农具全由本县来负责我会派人去查看,只要你们做到了本县吩咐的,三年以后,分给你们的田地会造册分地契,算你们的永业田。“ 朱三郎忍不住问道:“那要是大人不在了呢?” 白善:“除非我死,不然三年内我都会在任上,不过你们放心,我要是三年内离任或死了,会有人替你们办理地契,这一点可以写到合约里。” 一群人不解,“合约?” “对,本县,或者说北海县与你们的合约,到时候这些都会写下来,双方签字画押,这不仅是本县和你们的约定,也是北海县和你们的约定,所以即便是本县不是北海县县令了,也自有人替你们办好这一切。“ 当然,白善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承诺的事假以人手,总觉得是失信。 流民们心动不已,很想当场应下,但又有些顾虑,于是没说话。 白善也不要他们现在就给出答案,他愿意给他们考虑的时间。 周满和白善只吃了一碗粥便停下了,看着他们将剩下的两桶粥都分吃了。 这是他们四年来难得吃得最饱的一次,好在米被煮得很烂,小菜也是清淡的,不用害怕吃坏了肠胃。 考虑到他们带着四个孩子,周满便让人去不远处的方县丞家里借了四套干净的孩子衣裳来,“县衙户房没有小儿穿的衣裳,这四套你们带上吧。” 县衙是容许来做长工的人带孩子的,这群孩子有两个去处。 一是育善堂,只是他们需要一个孩子交五文钱,这些孩子才能跟着育善堂里的孤儿一样吃住学习; 二是自己带着,吃住也都是县衙的,但他们的工钱会比别人少,多带一个孩子便多少五文钱。 他们初来乍到,到底不放心把孩子放在育善堂里,所以带着往城外官田去了。 官田那处的书记员将他们安排在一处,倒可以让他们互相照应。 他们还从县令家里拿到了传说中很好用的药皂,朱三郎传说的。 他们这边才收拾好天就黑了,城门关闭,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进城的护卫跺了跺脚,回头看了眼跟在身后的三十多人,叹息道:“我们先在城外住一晚上吧,明日再进城。” 三十多人中女子更多些,足有二十一人,有四个是他们回来的路上在一些村庄借宿,听说了他们要去北海县务工,便丢下了家里的事跟着一起过来的。 男女有别,所以队伍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护卫一说在城外露宿,女孩子们便找了块草地坐下,就近找了点木柴点火,然后就挤在一起。 她们也知道,女子出门在外不安全,所以她们很团结,一路上基本不跟男人说话,即便同队,甚至同一个县城同一个里出来的乡亲,她们也不搭理他们。 坐在另一个火堆边上的男人们早就习惯了,一开始还有几个混子一样的人色眯眯的看着这些女孩子,言语调戏起来,结果护卫呵斥了几句后,那些娘子竟然直接挥着包袱和石头揍起人了来。 十多个人打几个人,即便男女力量悬殊,那也是打得过的,何况一旁还有北海县的护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帮衬。 没错,男人们就是认为护卫是在帮衬,不然怎么他们才口花花几句他就呵斥他们,而那些娘子都动手了,他却还是拄刀站在一旁有气无力的喊,“别打了,别打了,大家和和气气的……” 所以一路上不管是真老实的男人,还是假老实的男人,离这群娘子都远远的。 现在大家露宿也是,娘子们在这边生火,男人们就坐在老远的地方生了一堆火。 两个护卫则是两不靠,自己在中间起了一堆火,只是夜里大家都睡了,俩人便一边守夜一边说悄悄话,“这次回城,我一定要和大吉哥说一声,我宁愿去衙门里当衙役跑腿也不要出远门了。” 这种活儿真不是人干的。 “别想了,现在郎主手上缺人,这种事县衙不好出人手,不用我们用谁?” 第二天天还未亮,他们就被要进城的商旅和百姓吵醒了,因为最近白善招了很多长工,城里消耗的菜蔬等物都在增长,所以近来菜价略有上涨,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闻听便每日一大早挑了菜蔬进城售卖。 所以现在每日进出城门的人比以前可多多了。 小娘子们醒来,有见识的大丫头便暗道:没想到这北海县的城门看着破破烂烂的,来往的商旅却这么多,难怪有这么多钱从外头招人。 城门一开,两个护卫便立即带他们进城,也不吃东西,直接送到县衙里去登记。 只是县衙还没上衙呢,来开门的衙役看见他们,忍不住揉了揉眼屎,眼睛又闭了回去,“一大清早的,你们敲门作甚?” “我们带人回来了,谁领他们下去休息?” 衙役勉强睁开眼睛,“哦,对,你们随崔先生出去招人了。” 他看了一眼他们身后的人,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进来吧,且有的等呢,赵吏还没回来,大家随便找地儿做吧,别客气。” 又道:“县衙外头就有卖吃的,要是饿了就自己出去买,往外数第五个卖炊饼的摊位是我大哥摆的,味道不错,你们可以去试试。” 大家尴尬的笑了笑,没应声,虽然他们出门在外或多或少带了些钱,但并不打算此时花掉,不是说县衙包吃包住吗? 他们饿两顿,等分派到了活计再吃也不迟。 男人们是这么想的,娘子们则更坚定的站着,她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别说钱了,连干粮都没准备多少,到今天身上带的东西都吃完了。 所以她们如今连后路也没有了,只有孤注一掷的往前走。 ☆.第2970章 选人 好在带他们来的护卫靠谱,闻言便对他们道:“那你们歇息片刻吧,我去禀报大人。” 俩护卫留下一个,还有一个则是回后院去了。 白善听说他们招募了三十多人回来,惊喜不已,听说其中有二十一个娘子,更是高兴,“他们在何处?” “就在前头县衙里。” 护卫是白家的护卫,虽不比大吉跟在郎主娘子之前的情分,但也一直跟着刘老夫人,他自然知道自家郎主不是那等看不起女子的人,因此道:“那里面有些娘子从前是大户人家的丫鬟,便是不识字,也多知道针织女工。” 白善高兴的道:“好!我现在就缺这样的人。” 县衙户房卖给长工们的衣裳为什么这么便宜?那当然是因为质量不好呀。 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现在放在户房里给长工们的衣服都是女工们的练手之作,当然,便是练手之作,她们也已经尽量做到最好了,就是总有那么一点瑕疵,而且那瑕疵要改过来耗时耗力。 比如,针脚不够细密,再比如,一边的袖子看上去略比另一边的小一点儿…… 所以白善干脆就成本价放到户房里给长工们了。 那成本价还只是布料的价格,白善是亏针线和人工的,可以说,每做出一套这样的衣裳,他就亏一笔。 但没有办法,现在他招收的长工需要衣裳,女工们也需要练手,他显然没有那么长的时间等待她们慢慢成长,所以他就砸量,做得多了,他就不信她们练不出来。 当然了,要是有优秀的女工,他会更高兴的,其中要是有识字会计数的,他会更高兴的。 因为劳力易得,管理劳力的人却不易得。 也幸亏白二郎和殷或都在帮他,他们身边的人也能用,满宝则是通过医署帮他分担了一部分,连正在害喜的明达公主都带着宫女帮他盯着育善堂。 不然他一下铺开这么大的场子,肯定照看不过来。 周满一听说来的娘子中有识字的,也立即要跟着过去看,问道:“他们可用饭了吗?” “没有。” 周满就扭头叫九兰,“拿一些钱出去外头摊位上买些炊饼给前头送去。” 九兰应下,回屋去拿钱,白善则拉住周满道:“你先吃了饭再去吧,也不急在这一时。” 周满有孕的时间还短,但明达已经出现孕反,倒是周满一点反应也没有,每天都活蹦乱跳的,但白善就是很担心,生怕她哪一天什么不对劲了也有反应。 他能做的也不多,就是尽量不让她饿着渴着。 二十一个娘子,真正识字的只有两个,都是丫鬟出身,一个曾经跟在一个少爷身边,另一个则是一位娘子的大丫头,不仅识字,还会管账呢。 周满看着都心动,白善直接把她们收到了户房下的织造间里做女工,先考察一段时间,若是品性能力还可便要让她们管事了。 白善从青州城里请来的织娘和绣娘过来看人,让她们拿针缝了一些东西,又让她们拿着纺线和纺锤做了几个动作,然后就选走了十三个人,剩下的八个便是她们挑剩下的了。 剩下的八个眼巴巴的看着她们十三人站到了一边,心中忐忑不已,她们不会被遣回去吧?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除了织布做衣服外,白善还需要会做饭做菜的人,种菜种地的人,这些都是不拘男女的。 他就问道:“你们谁做饭好一些?” 八个娘子争先恐后的自荐了,看向彼此的目光都有些凶狠。 白善平缓的道:“伙房里需要做饭做菜的人不少,除此外,还要会种菜,养鸡养鸭的人,这些活儿都可以做,所以不必抢,老实说,你们做饭的手艺真的好吗?” 八人听白善这么一说,表情好了许多,连忙道:“大人,这做饭种菜都是小事,谁家娘子不会做?我从八岁上就会做饭煮菜了,到现在已经煮了小二十年,手艺很好的。” 其他七人也连连点头,“是啊,是啊。” 当中年纪最小的那个是十三岁,她也没被选上去做衣裳,绣娘说她的手掌太粗,板板的,拿着针都不会转弯的,她有点儿着急,但声音很小,淹没在了其他人的声音中。 但周满就站在一旁,听得很清楚,“我能挑水浇菜,我的力气可大了,八岁就能挑满桶的水了。” 周满便扭头看她,见她手长脚长,虽然才十三岁,却长得和旁边的妇人一样高,但脸却很嫩,最要紧的是,周满看得出来她的骨架很大,力气应该是不小。 她现在还小,再长一长,说不定比西饼还要高……大。 嗯,西饼是高挑,但这位…… 周满越看眼睛越亮,立即扭头和白善道:“我喜欢这个,你把她让给我吧。” 人群顿时一惊,一起扭头去看那小娘子。 小娘子有些胆怯,往后缩了缩,差点儿缩到人群之后。 有些人脸上便显出了讥讽之色,有一个更是道:“夫人,您看看我,我也很能干的。 小娘子有些沮丧的低下头,又往后面缩了缩。 倒是另一边的十三人中走出一人来,直接上前将她拉了出来推到周满跟前,笑道:“夫人,我这位妹妹别的没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气,而且人老实听话,您指西,她就决定不会往东。” 说完压低了声音和她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过夫人?” 她敢从家里跑出来,固然有伙伴们的撺掇,但她的胆气也是一项,所以她虽胆怯,却还是抬起亮闪闪的眼睛看向周满,屈膝行礼,“谢夫人。” 见她如此标准的行礼,周满便猜出了她的出身,不由抿嘴一笑,更和善了一些,颔首道:“我是医署署令,你以后可以叫我大人。” 小娘子从善如流,立即道:“谢大人。” 白善当然不会和她抢人,虽然不明白她为什么要一个有些蠢笨的丫头,明明那个出头的思静更好一些,看得出来,她是这一群丫头的主心骨,而且她还识字。 哦,她就是那个跟着少爷到处游学的大丫头。 ☆.第2971章 钱小羊 白善将剩下的人安排好,交给各行的管事,至于那些男子,因为没有特殊的才能,所以被赵明一并带下去送到了城外官田里种地去了。 袁三郎和袁四郎就在其中。 兄弟俩很沉默,在看到露地上竟然有这么多房屋和人,更沉默了,同时深深地忧虑起来,“这么多人,真的能发给我们工钱吗?” 然而没那么多时间给他们思考,他们的工头敲着梆子大声让他们排队去领东西,“领了东西后就去领农具干活儿,这一片荒地看到了没,还剩下最后三天,必须得开出来,若是迟了,所有人的工钱都要被扣的。” 兄弟俩不再胡思乱想,立即去领了东西放回自己的铺位上。 周满则带着那小娘子回后衙,看了一眼她的木牌,“你钱小羊啊,这名字挺别致的,谁给你取的?” 她小声道:“我娘取的,她说我爹就是用一头羊追的她。” 周满:…… “你……以前在哪家干活儿?” “和思静姐姐一样,我们以前在祝老爷家,思静姐是从小被卖的,我是因为我娘是世仆,所以我一出生也是下人。” 正如思静所言,小羊真的很老实,基本上周满问什么她答什么,而且有时候为了说清楚事情,她还会铺垫很多,将关联的事情说清楚。 比如,周满问她是要落户在北海县,还是从此以后跟着她? 周满道:“你要是跟着我,可以签活契,当然,你若是想签死契也可以,若是想落户在北海县,那就要往女户上立了。但女户也要纳税,你有考量吗?” 小羊就思考了一下后道:“我跟着大人,只要大人能让我吃饱饭,不打我就行,可以随便骂。” 她顿了顿又道:“其实打我也可以,但不能太用力,要是打得太厉害我会跑的。” 为此她举例道:“我之所以跑出来就是因为我舅母和表哥总是打我,大人要是打我太厉害,我也会跑的。” 一旁的五月和九兰:…… 就是自认肠子一根通到底的西饼都忍不住无言起来,然后忍不住和她道:“你是不是傻呀,便是心里这么想也不能说出来呀,你得跑了再说,你现在告诉大人,那你还能跑吗?” 五月和九兰:……那你倒是心里想想就好,私下提醒人就是,现在当着娘子的面说出来算怎么回事? 俩人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了。 五月连忙将话题接过去,问道:“你舅舅家的人打你?那身上可有伤?” “有呀,”钱小羊很豪爽的撸起袖子给她们看,手臂上是一条条血痕,应该是藤条一类的打出来的,她道:“后背还有呢,你们要看吗?” 五月微微皱眉,看向周满。 周满见医署已经来了病人,便对五月和西饼道:“你们带她到屋里看看去。” 周满看了两个病人后,西饼就愤愤不平的出来找周满,“后背是扁担打出来的,娘子,你去看看吧,我怀疑她都打出内伤来了。” 周满蹙眉,让剩下的病人等着,连忙去看她。 后背的伤是青黑色的,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周满轻轻地一按她便嘶的一声,不太自在的动了动,应该是疼了。 周满就给她把了把脉,问道:“平时不痛吗?” 钱小羊不在意的道:“不去想它就不痛了。” 她道:“我脑子不聪明,一次只能想一件事,所以我每次一疼,我就努力的去想别的事情,然后就忘记疼了。” 九兰目瞪口呆,“哪有这样的人?” “有呀,”钱小羊道:“我就是。” 她道:“我娘说这是好事儿,这样我能活得长长久久的。” 周满这才想起来问,“你爹和你娘呢?你怎么是跟着舅舅家生活的?” “我娘死了,我爹,我没见过他,他是胡人,我娘跟着老爷去北地时,他用一头羊和老爷换了我娘,可惜遇上马贼,我娘说他为了保护我们娘俩就死了,我娘没办法,就又带着我跟着老爷回来了,然后就一直在祝家帮工。” “祝家犯事,老爷被抓了,郎君和娘子们都被赶了出去,我们也被抓进牢里,后来新来的县令说主人作恶与我们这些下等仆人无关,所以放了我们的籍书,让我们做良民,”钱小羊虽然不聪明,这些缘由却记得很清楚,她道:“我舅舅和表哥都分了田地,我和舅母是女子,所以没有地,只能去种舅舅和表哥的地。” 她小心的摸了摸自己的手臂道:“他们嫌弃我吃得多,其实我也不想吃这么多的,我已经尽量少吃了,但舅母和表哥还是很生气,所以就打了我。” 她叹气道:“思静姐说我不能再呆在舅舅家了,不然总有一天我会被打死的,我要是被打死了,不仅我娘会不安,我舅舅他们一家也会因为杀我而坐牢,所以为了他们不坐牢,我就只能跑出来了。” 五月三个目瞪口呆。 周满却赞她道:“没错,思静说的没错,你做的也没错,以后再有人这样打你,你打得过就还手,打不过就跑,不然不仅自己受罪,打你的人也犯下了罪孽,两边都得不偿失。” 听到周满夸她,钱小羊更放下心来,越发觉得自己没做错了。 周满给她开了药,有内服的,也有外用的,外用的分了一种,一种是沐浴用的,一种是药膏。 她道:“你这两日不用做什么,就跟在我身边递些东西吧,药膏让西饼给你擦,这是沐浴用的,傍晚回去我给你抓几包,你让厨房熬了以后泡澡,泡上一刻钟就行,这是内服的药,一会儿让小寇给你熬……” 她扭头对五月几个道:“她这几日不能提重,你们多注意些。” 五月三人肃穆的应下。 一直到傍晚白善才知道钱小羊的事,然后他越发好奇起来,“你是因为看出她身上带伤才点名要她的?不至于吧?若要给她治伤,说一声就是了,我还能拦着不成?” “……不是,”周满道:“我是觉得她根骨俱佳,很适合习武。” 白善:“……真的假的?你一个根骨不佳的人能看出一个适合习武的根骨?” ☆.第2972章 互帮互助嘛(7月17的补更) “你也太小看我了,我是没什么功夫,但我是大夫啊,不信你问大吉,她是不是很适合习武?” 白善就扭头看向跟在后面的大吉。 大吉:“……是。” 白善瞪圆了眼睛,“还真是?她适合什么功夫?” 大吉道:“其他还未知,但她一定很适合硬功。” 顿了顿又道:“她要是练习郎主从戒嗔大师那里学来的功夫,会比郎主你更适合,就看悟性怎么样了。” 周满道:“她……很单纯,我觉得天尊老爷素来公平,她既然心思纯净,那必定另有天赋造化,所以我赌她悟性不错,十碗酸梅汤,赌不赌?” 白善:“一天半碗的喝吗?” 周满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憋屈的应下了。 她最近很喜欢喝酸梅汤,要不是心里告诉自己孕妇不宜多喝,她恨不得一天两碗的喝,但她觉得一天一碗还是可以的,但白善认为解暑的方法有很多,所以剥夺了她喝酸梅汤的乐趣。 白善也觉得她应该赌对了,但依旧点头,“行吧,那就赌十碗酸梅汤。” 不过这也不是马上就能知道的事,要考她在习武上的悟性,最少要等她的伤好了再说。 俩人并肩走到一扇门前,大吉上前敲了敲门。 门房打开门看见是他们,立即将两扇门打开,躬身笑道:“周大人,白县令,公主和驸马爷已经到了,现在都在后院呢。” 白善点了点头,牵着周满的手进去。 这是殷或刚买下来的宅院,他大概是嫌弃县衙太吵,所以干脆买了院子搬出来,离县衙也不远,距离白二郎他们买的院子更近,就在隔壁。 现在白二郎就在和他商量着是不是在两家的墙上开一道门,“这样进出也方便些,你一个人住,要是不想做饭了,还能到我家来吃。” 殷或很淡然,“厨娘做饭,我不麻烦。” “吃不完不浪费吗?”白二郎极力劝说。 “还有下人呢,不会浪费的。” 殷或搬出县衙后院就是嫌吵,又怎么会在墙上开门? 要不是北海县的房子实在少,又难买,他其实更想和白二郎住对门,而不是住墙靠墙。 再开一道门,那和同住一个府苑有什么区别? 见周满和白善到了,殷或立即转开话题,“听说你今天收了三十多个人?” “对,”白善笑道:“都已经安排下去了。” 明达其实有些不理解,“你近来招募的人也不少了,还要再招多少人?” 现在城外官田上的人已经快两百数了,这样的架势,要不是正值太平盛世,主事的又是白善,她几乎要以为他心怀不轨了。 白善道:“来多少我收多少,不过我自己预估过,除了听到消息过来的流民数量不可控外,其他县过来的人应该不会超过五百人。” 不仅明达公主,连白二郎都忍不住严肃了些,他看了看明达,又看看白善,代替她问道:“那算上流民和本县的人,岂不是有可能上千人?” “对。” 白二郎眨眨眼,“你该不会想着把县衙的官田都耕作起来吧?” 白善道:“是这么打算的,但这一千人也未必能种完,所以我说我来者不拒。” “当地百姓不会有意见吗?”便是白二郎都知道,“那些官田本来应该是分给他们成丁的。” 白善道:“我也没说不分给他们,只是现在他们还没有成丁分地,而我不想土地荒废,所以先叫人耕作起来。” “可是……”白二郎隐隐觉得哪儿不太对。 殷或放下了茶杯,问道:“可是这些长工在这里做久了,将来他们耕作的官田要分给成丁,他们又该去往何处呢?” 白善道:“所以我还每年还需要一部分役丁去开露地养地,将生地养成熟地。” 殷或恍然大悟,然后便忍不住笑起来,“你倒是算计得够长远,就不知下任县令能不能如你这般坚持了。” 要是能继续白善的政策,那么自然是不怕新生儿成丁后无田可分。 周满道:“现在过来投奔的人,要么是已经到了绝路,要么是快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我们总也要顾念他们的。” 当下的人,有勇气离开家乡的人不多,而一无所有背井离乡的人更是少,能找到北海县这里来打长工的,多半是没别的活路了,他们总不能为了将来可能长成的成丁就把不管这些人吧? 白善道:“虽说我当下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北海县,看着似乎是在和其他州县争利,但最后获利的却是到这里来的每一个百姓,他们也都是大晋的子民。” “甚至等北海县稳定下来,周遭州县也会因北海县受益,”他道:“我素来认得清自己的位置,我是北海县的县令,但也是大晋的官员,公主大可放心。” 明达笑道:“你的忠心我自然是放心的。” 她不过是害怕他过于年轻,因为好大喜功,摊子铺得太开,若是掌握不住崩了,到时候受罪的还是治下的百姓。 周满却对白善很有信心,和她道:“这也不是他一个人在做,你们不是在帮忙吗?” 她道:“你、殷或和白二,谁没有握国之才呢?我不信我们这么多人还管理不好一个县。” 明达:“我?” “对啊,”周满理所当然的道:“你上次还帮我们看账本了呢。” 明达:……她不是帮的白二吗? 哦,对,白二是帮的白善。 看着笑眯眯的周满和白善,明达这才想起来,他们似乎是不知不觉间插手了很多东西。 明达想扶额。 白善则鼓励他们道:“等江南盐场稳定,我一定在陛下面前为你们请功。” 皇帝的女儿和女婿:“……谢谢?” 并不想要功名,也不会出仕的殷或:…… 周满觉得肚子饿了,忍着没去摸肚子,而是左右看了看后问:“我们晚上吃什么?” 殷或回神,和她道:“我知道你最近嫌弃热,今日有道人拿了些野菜来看我,我让人拌了凉菜,酸酸脆脆的,你可以尝一尝,或者开胃。” 周满立即连连点头。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973章 花费巨大 北海县穷,连带着道士也不多富裕,殷或前段时间到山里游玩顺便避暑的时候在山里看到了一家小道观,当时就住在了道观里。 他捐了一笔钱,倒不是很多,但他和观主相谈甚欢,临走前还派下人回县衙,从白善和周满那里搜刮了两本经书送给观主。 于是他收获了包括观主在内所有道士的友谊。 此时正值秋收,道观的田地不多,道士们将豆子水稻等都收割了,留下了足够自己吃的粮食,剩下的就给扛到了县城卖。 进城时就顺便掐了一点儿野菜来看殷或。 他们觉得其他的东西殷或也看不上,也就这些野菜或许还能对他的胃口。 殷或果然很喜欢,不仅他喜欢,周满和白善四人也很喜欢。 此时虽已入秋,但天气还是热得很,吃着清脆的凉拌野菜,五人都觉得胃口大开。 吃得高兴了,白善便宣布了一件事,“待秋税收上来,我便开始发役令了。” 之前他就想着在夏收和秋收之间的那短短二十天农闲时候发役令的,但那时一是发生了小刘村劫匪案,二则是天气渐热,他猛然发现青州比京城还要热。 所以一是为了安定民心,二是为了百姓的身体健康,他才没有依照计划发役令。 他眼睛亮晶晶的,扭头看向白二郎,“到时候他们的饮食由县衙负责,你所要做的就是巡察,确定底下的人没有克扣饮食。” 白善道:“给他们安排的工作量和饮食都比照着我们小时候的那篇文章来,我也想对比一下历年劳役的效率,若是能行,我会上报陛下,改善劳役服役条件。” 他看向周满。 周满颔首道:“我会提前准备好一些应急的丸药,以及汤方的。” 白善道:“还得便宜,不然便是我们县有钱给,别的县未必愿意花销这么大来弄。” 白二郎,“只是饮食的花销就很大了吧?别的州县能答应?” 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小时候写的那篇文章设想很好,但花销可不少。 白善却道:“不能只看花费,而不看他们的劳动成功。役丁好歹不用工钱,若不是役丁,除了饮食外还要额外付出工钱,那才叫高呢。” 他觉得役令的价值远高于他们付出的那点代价,所以他们就算成本提高,衙门和朝廷依旧收获很大。 当然,役丁们建设的基础设施最后还是会回馈到他们身上。 虽然是为他们自己干活儿,白善也不愿意委屈了他们,反正饮食的花销也是从县衙的库房中出的,他觉得他还是擅长经营之道的,不至于连一群役丁都养不活。 白善只是开口给出了条件,然后去写计划案的是方县丞,具体实行自然也是手底下的人。 方县丞就很犹豫,看了眼白善役令的条件,问道:“大人确定了吗?” 白善颔首,“确定了,这两日秋税就要收上来,各里里正也要来县里,便先和他们知会一声,今年需要修的路和水利工程不少,尤其是进出大家洼和龙池的官道,这两条路一定要修好。” 那两条路现在可不太好,尤其是大家洼那条路,那是坑坑洼洼,每次进出白善都骑马的,能不坐车就不坐车,实在是太颠簸了。 要修好这两条路恐怕要耗费不少人力。 方县丞应了下来,想了想还是提醒了一句,“大人,若按照您给的单子提供饮食,花费只怕不少,库房那头……” 现在库房已经不是宋主簿在管了,从白善拉着一堆盐去青州城卖出后,库房就由白善完全控制了,别说方县丞,连宋主簿这个主官都不知道县衙现在到底有多少钱。 虽然方县丞不知道,但也能大致猜得出来,因为最近县衙的花销太大了。 现在他们还在源源不断的接收过来找工作的人,出了外县的人外,还有本县的百姓。 一些人家里的秋收已经结束,或者快要结束,所以也都有了空闲时间,听说县衙这里招工,工钱还是三日一结,便兴冲冲的跑来了。 当然,也不是来的人县衙都要的,首先便声明他们是招收长工,所以只打算干上几天或者一二月的,不收; 然后是因为衙门要发役令了,所以家中只有一个成丁的不收。 但就是这样,被选中的人也依旧不少。 方县丞有时候去城外看到那么多劳力都心惊,这摊子铺得太大了,他生怕第二日县令就告诉他库房没钱了。 这么多劳力在县城外,一旦鼓噪起来,那是会出大事的。 白善却微微一笑道:“你放心,如今钱还还够用。” 方县丞沉默了一下后便点头,然后出门拿了一张单子进来,递给白善道:“当然,既然钱足够,不如给县衙添置一些东西吧。” 白善便接过单子看,微微皱眉,“这种东西不是应该找宋主簿添置吗?” 方县丞道:“宋主簿打回来了,他说没有钱。” 白善不悦,“本县每个月都给他掌管的户房拨了一笔钱银的,就是专门支付县衙支出。” 现在,长工们的所有支出都从白善这边走,他交给了赵明主管。但像官吏们的俸禄,县衙的各类花销,还有底下各里各村的一些常规支出还是找的宋主簿。 白善翻了以前的账簿,直接每个月拨款给宋主簿。 相当于现在县衙有两个库房,一个是白善管着的,一个是宋主簿管着的,像这种笔墨纸砚办公用品的采购,直接找宋主簿啊。 方县丞难得为宋主簿说了一句话,“大人,纸张很贵的,您这五个月的纸张花费是以前北海县两年的量。” 不仅因为最近涌入的大量的人,还因为之前他让各里里正清点人口,这些都要纸张。 白善:“……花费这么大?” 方县丞点头,而且以县令什么都要留档核查的习惯,接下来劳役所用的纸张肯定也不少,所以他才在这时候提起要买笔墨纸砚。 “上个月,崔大人拉走了一箱子的纸,前天又让人过来拉了一箱子过去。”更不要说各色笔和墨条了,花费也不少。 崔巍现在住在龙池那里不动弹,每天丈量的数据还有画画都需要大量的纸张。 白善能在这种事上委屈了千辛万苦请来的工部大佬吗? ※※※※※※※※※※※※※※※※※※※※ 作家的话 今天太渣了,本来想四章一起更新的,结果竟然没写出来,所以晚上九点见吧 ☆.第2974章 洛阳纸贵 钱先生也正拿着一张单子去找周满,“周大人,这是明日我们要去青州城采购的清单,您看还需要添置什么?” 周满接过扫了一眼,直接提笔在纸张后面加了一倍,她道:“秋收快要结束了,秋税一收上来,医署的病人会增多,而且我和文大人也商量着在医署里开几次医理宣讲,需要的纸张不少,多添置一些吧。” 钱先生接过单子,还是道:“大人,最近纸张偏贵,而且您没发现吗?医署在纸张上的花销太大了。” 都超过一般县衙的花销了。 在周满的记忆中,除了刚开始认字,科科很穷没有积分外,其他时候她从没有因为纸张而忧心过。 因为商城里的纸张真的很便宜。 就是现在,她偶尔懒得出去书铺买纸,也会从商城里买一些纸,而且不能否认,有些纸张这儿是没有的,但商城有。 好在他们书房都是自己收拾管理,五月她们除了送些吃喝的东西,对书房里的事基本不过问。 所以除了白善,没人知道书房里总是多出一些纸张来。 或许大吉会察觉一些,但他们两个都不开口问,周满便自动认为他们不知道。 所以……“纸贵?” 钱先生道:“进士考在即,而且荥阳郑二郎做了一篇新赋,纸更贵了。” 周满:“……骗人的吧,现在纸张还会因为一篇赋贵起来吗?” 又不是以前产量很低的时候。 钱先生却一脸严肃的点头道:“就是真的。” 周满摸了摸下巴,“说起来荥阳的郑二郎……不会是叫郑斐吧?” 钱先生惊讶的看着她,“正是郑二郎君,大人不认得他吗?” 郑斐的名气也不小的,他以为嫁到世家里的周满便是没见过,应该也是知道的才对。 “你没说名字,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周满道:“不过说起郑斐,我熟啊。” 他的脑袋她可是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呢,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他现在京城,还是在荥阳?” “这篇赋是在荥阳做的。” 那看来他没有参加今年的进士考啊。 周满若有所思起来,陛下显然是想用他的,去年就过问此事,她还以为今年他会参加进士考呢。 不过她很快就没心思想郑斐的事了,她问了一下青州城书局里纸张的价格后便去逛了一下县城里的书铺。 书铺里的纸比书局里的还要贵一点儿,虽然郑斐的那篇赋对偏远县城的影响不是很大,但青州城的纸贵了,和青州城拿纸的书铺就只能跟着涨价了。 周满正觉得那篇赋的影响不是很大呢,一转身就见一群书生挤进书铺,张嘴就要最好的纸。 “郑二郎的这篇赋须得最好的纸才配得上。” “有道理。” “我们北海县的消息还是滞后了许多,要不是宋兄从青州城里抄了回来,我们都不知道郑二郎竟写出了这样一篇赋。” 周满不由回去问白善,“郑二郎写了什么赋,似乎很厉害的样子。” 白善就在书桌上翻了一下,随手翻出一篇赋来给他看,“前两天路县令写信来与我分享的,的确是一篇好文章,文采斐然,见之忘俗。” 周满接过,看了一遍却觉得有点儿不太好,“他这是……想隐世?” 白善点头,“我也有此感觉,郑二郎有个叔叔,现在便沉迷于求道,而听说郑二郎小时候就是他教导的。” 周满就叹气,“难怪他不在京城,看来是真的不参加今年的进士考了,陛下一定很伤心,失一良才矣。” 白善也惋惜,不过这是各人选择,他虽然认识郑斐,但和他还不是很熟,所以他更关心当下的事。 “殿下来信,他要启程回京了,他断了江南往太原一带输送官盐的路,现在这条路是他接管,我要开始给他们供盐了。” “钱怎么给?” 白善道:“虽然有太子牵线,但为了抢占这片市场,我决定将官盐的价格略微下调一下。” 周满点头,那看来县衙不缺钱了,但她的医署缺呀。 奈何两边的财政是分开的,虽然白善也乐意支持一下医疗事业,但其他地方医署显然是不能够的。 她来青州建医署是为了将地方医署正规化,所以也不和白善开口求援,她决定先自己想着解决。 但出出主意还是可以的,“你说我们医署做些药丸子来卖怎么样?” “可以啊,不过你打算卖给谁?不担心会抢了医馆药铺的生意了?” 周满道:“我做他们没有的药丸子。” 论药丸子的种类,这世上怕是任何一个药铺医馆都比不上太医署吧? 他们拥有的药方一定是全天下最多的。 但是,卖给谁呢? 周满思考起来,忍不住叹息,“纸张也太贵了。” 白善便忍不住看她,“你竟也有此感叹,巧了,我今日也感叹了一下纸张很贵。不过……” 他往门外看了一眼,见大吉也不在,就附到她耳边小声问道:“你不是有办法弄到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的纸张吗?” 周满心中一动,“你也觉得我可以大量购进纸张转手卖到医署去?” 现在他们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势力,做这种事遮掩的方法有很多种,哪怕不用白善帮忙,周满自己都能做好,多花费两分心力便可。 白善忍不住笑眯了眼,压低声音道:“既然是好东西,何不学了来,我们自己来做,不然每次都要耗费心力和东西去与人交换,多麻烦?” 他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周满,小声道:“好东西可以留给小岳父做他用,没必要费在这种东西上。” 他也用过周满的纸张,大部分与他们现在用的差不多,但也有少部分很不一样。 从满宝用纸的态度来看,这东西应该不贵,加上她从那一个世界拿出来的远胜于这个世界的东西,他觉得那边的制造工艺更强一些。 虽然满宝从不谈到那个世界,但白善也推断了解出来不少,他现在已经不愿将它称之为阴间,而是另一个世界。 他觉得或许志怪话本上说的有可能是真的,那个世界不仅有鬼神,可能还有妖精之类的,所以构成很丰富,就和他们这个世界一样。 白善想到这里还感叹了一句呢,“不知道将来我们百年后能不能进入那个世界……” 周满:……这个有点儿难,她也回答不出来。不知道人死以后是什么样的。 ※※※※※※※※※※※※※※※※※※※※ 作家的话 差一些资料和看前面的章节给耽误了时间,时间太晚了,所以今晚只有两更,明天再不上 明天见 ☆.第2975章 一起呀 周满听进去了,于是抽空就问科科,“纸怎么造?需要买什么书?” 科科:“……不用这么麻烦,百科馆有词条,宿主可以直接搜索,当然,你要想更了解纸张的发展过程和更具体的制造方法,买书也可以。” 它就给周满找出了两本书,看着都不是很厚的样子,它道:“纸张并不贵,就算现在书籍多是电子的,人类的习惯行为也是电子书,但依旧喜欢收藏大量的纸质书籍。” 所以纸张的制造从来没有退步过,甚至有的人追求复古,还照着古法将以前的纸张都复原出来。 以科科的数据来分析,它很不能理解人类的这类行为的,因为那些纸张的书写质量看着并不如现在他们制造的工艺。 而且花费还大。 不过人类喜欢就好。 只是词条搜索就能出来具体的制作方法,纸张也分为很多种,输入名字,每一种的制作工艺都有些差异,但大致的步骤是一样的。 周满没想到竟然这么简单,这东西……不是只有书局和世家大家在会有的吗? 她愣愣的,然后再次感叹起来,“真好啊,技术都分享的。” 科科现在也更“聪明”了一些,分析过宿主这句话后道:“百科馆内是有很多技术,囊括了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基本上所有基础和略微高深的东西都可以在百科馆内学习,但更机密一些的东西就不行了。” 没有主系统盯着,它话也更多了,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莫老师的复原药剂,虽然在给你的教学过程中他将其列为教学材料,但整个百科馆,除了你外,没有谁能在百科馆内学习到这个知识。” 虽然她学了也没用,因为她没有工具能做出来。 “这是属于高深的机密知识的一种,一般是在现实中私密教学,你在百科馆内也只能查找到莫老师为制造药剂写的论文,但要想了解更多,至少百科馆明面上是没有的。” 周满若有所思,“而现在纸张的制造在当下就是高深的机密知识,但在你那个世界却是和现在的咸菜一样,不说家家户户都会做,至少你随口一问会做的人,大家都会说的。” 科科应了一声,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可以直接搜索出制造方法,但周满还是花积分买了这两本书。 书并不是很贵,她买下来后便又付了一笔积分将之打印出来,拿到手里后就兴冲冲的去找白善。 晚上两个人就挤在床上看书上的造纸技术。 白善一边翻一边感叹,“我从前只在一些书上看到过零星记载,说书可从竹子、渔网和木片中制作而出,却不知道原来连稻草都能做纸。” 周满道:“看描述似乎质量不太好,对水质的影响也很大。” 白善:“所以造纸的地方得好好选择。” 周满就问他,“我们自己造?” 白善想了想后道:“叫上白二和殷或。” 但这么多的造纸方子…… 白善若有所思起来,“我们先赚一笔,等以后再选出几个好方子来送给陛下和太子。” “什么样的方子算好?”这上面这么多方子呢。 “对陛下和太子来说,成本低,步骤少的方子就是好方子。” 这样的方子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质量很一般。 但是也是这样的纸张才适合推广,皇帝和太子面对的是全天下的人,不像他们,他们可以选择美好的纸张方子。 不过当下的确是以便宜为主。 白善在挑挑拣拣,最后挑出了两个方子,“先用这两个试试。” 于是第二天白善和周满又去殷或府上蹭饭吃,顺便还叫上了隔壁府上的白二郎和明达。 殷或正在窗下写东西,看到他们便停下笔,“今天没有野菜了。” 周满道:“没关系,随便吃点儿就行。” 殷或就将笔放在了笔山上,“也是稀奇,你们两家成了亲的却总是到我家来蹭饭。” “这不是怕你一人孤单吗?”白善道:“大家一起吃饭也热闹。” 殷或无奈,将才写好的东西递给他,“你要的,每日役丁的粮食消耗预计,还有银钱预估。” 白善接过扫了一眼便先放在了一旁,“这个明日再说,我们今天说纸张。” 白二郎:“荥阳纸贵?” “咦,”这倒是让白善惊讶了,他扭头去看白二郎,“你知道郑斐的事。” 白二郎就看向明达,“嗯,这事儿传得挺广的。” 明达道:“荥阳离鲁地不远,郑二郎在这一片很有名望。” 京城也是人才辈出,之前最有名的是杨和书唐鹤几个,后来则是白善几个,而现在王家和卢家的郎君在京城扬名,相比之下郑二郎在京城的名声没那么大。 但他在这一带却是很有名的。 殷或看了看他们,将话题扯回来,“纸张怎么了?” “哦,我打算建一个造纸作坊,你们要不要一起?” 殷或:“……因为纸贵你就造纸吗?” 白善就叹气道:“当然不至于,这天下的物价起起伏伏,总不能稍有起伏我就做什么吧?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纸张牵连很大。” 他道:“衙门的文书,各村各里记录人口,这些都需要纸张,尤其核对人口时,更是需要耗费大量的纸张。” “要是纸张不够,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今年北海县是我当家,我在纸张上没亏过属下,这才看不出来,但我昨日翻看以前的花销,衙门为了节省纸张,许多东西都没有记录,”白善道:“北海县要不是有盐场在,我恐怕也不能如此豪气的大手一挥说买一百刀就买一百刀,所以为天下计,纸张也得便宜下来,不然长此以往,公务荒废,人口隐匿不报,很多政令都难以下乡。” 殷或道:“造纸的法子,朝廷的书局有,但据我所知,成本并不低,除此外,会造纸的便是一些世家豪族了。” 他顿了顿后道:“我家也有一个书铺,但也只能雕刻些书籍印书,纸张都是从外头购买的。” 白善道:“我有方子。” 殷或挑眉。 “而且成本很低,当然,高的也有,不过我现在还不打算做更好的纸张,北海县现在有盐场,我们不宜太过张扬。” 原来你知道啊? 殷或若有所思起来,“那你要将造纸坊放在北海县吗?或是放在他处?” “就

相关推荐: 至尊痞神   我身边的那些诡异事件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天神,境魔,诗剑仙   拽丫头的霸道殿下   异界大领主   漂洋过狌海   我家小萨成精了   重生:溺宠太子妃   洪荒:家父盘古,我一气化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