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392章

第392章

:“四叔,你干啥呢,这是个贼船啊,趁着船刚开,我们快找理由回去下船吧。” “闭嘴,”周四郎先往外面看了一眼,这才小声道:“贼多半已经走了。” “你怎么知道?” 周四郎后背都渗出汗来了,道:“咱又没丢东西,这贼显然是找别的东西,不是为了钱财,既然在我们这儿找不着,自然不会再来。” “这是什么贼,要找什么?” “我一个平民百姓怎么知道?” 话是这样说,周四郎一路上还是坐立不安,一直到看见龙池码头,他提着的心才微微放下一些。 船一靠岸,他顾不得船上他那些价值连城的东西,全部交给石大爷和周三柱清点后就撩起袍子先上岸了,然后就直奔龙池的衙门去。 一看到方县丞,他如同看到了父母一样激动,立即上前握住他的手,“方县丞,我妹夫呢,在这儿不?” 方县丞吓了一跳,待认出周四郎,连忙道:“周四爷来得不巧,前日大人刚来巡视离开,这会儿应该是在县城里。” 方县丞斟酌问道:“周四爷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吗?” 周四郎打哈哈糊弄过去,“没有,就是许久不见他,怪想他的,他既然不在,那我就回县城找他就好。” ☆.第3109章 打晃 周四郎回去找石大爷,和他们道:“我们在这儿有铺子,东西都先送到铺子后头的库房里,铺子都还没开,你们随便开个门,把东西摆出来,价钱按照我们之前定好的,合适的就出手,不合适我们就带回京城。” “我有事儿先回北海县城,你们先住在山上别院侧边的小院子里,就跟上次住的一样。”周四郎给了周三柱一笔钱,叮嘱他道:“大家跑了一路,这两天好好歇歇,吃个好的,这是吃饭的钱,你拿着,回头记好账目给我。” 周三柱虽然不太会写字,但认字,毕竟他家侄子和儿子都在学堂里读书的,而他也有自己的记账方式,因此点头应下。 周四郎便要去找刘贵,而刘贵听说周四郎回来,已经提前找过来了,“四舅爷,我已经让厨房烧水做饭了……” 周四郎打断他的话,问道:“有马吗?我先回县城看看满宝。” 刘贵愣了一下后点头,“有啊,但四舅爷要一个人走吗?怕是不太安全,不然把店里的两个伙计带上?他们经常往返北海县和龙池,对路熟。” 周四郎直接点头,抬脚就走,“走吧,人和马在哪儿?” 刘贵见周四郎空着手就走,竟然连个礼物都不带,立即将一个伙计安排到码头,“你去石大爷他们领路,这两天就领着他们在龙池走走,听他们吩咐就行。” 说罢亲自牵了一辆车过来,和周四郎道:“四舅爷,小的给您驾车吧,我们家在这儿也就一匹马,它拉车惯了,单跑可能还不习惯。” 周四郎应下。 三人立即启程,中途只是歇了片刻便继续,傍晚落日前便到了衙门。 周四郎下车时身子都打摆了,他坐了这么多天的船,刚开始不觉,这会儿坐了半天车后再踩在地上,他觉得房子都是摇晃的。 刘贵连忙扶住他,“四舅爷,您没事吧?” 周四郎摇摇手,“没事,没事,走,去敲门。” 周满五人正要带着白景行和白若瑜两个小屁孩出门溜达呢,一开门就看到刘贵抬手要敲门。 但周满没看他,而是先看到了他身后被扶着的周四郎,“四哥?” 白善也吓了一跳,“四哥,你病了?” “你们怎么不念我点儿好?没病,就是这车太晃了,我这会儿有点儿恶心,还有看你们有点儿摇晃,你们先不要晃,站直来。” 周满和白善就下意识的先看了一眼自己,再看一眼彼此,确定他们自己没问题,便立即把白景行塞身后殷或怀里,上前扶住他,“走,我们回屋去,四哥,我先给你摸摸脉。” 白二郎抱着他家白若瑜立即让开。 两个小胖孩儿见白善和周满转身回去,不乐意了,立即伸手抱紧了白二郎和殷或的脖子,伸出一根手指指着门外啊啊的叫着,屁股一上一下的颠着,做出一副死也不回去的姿态。 周满就挥手,“去吧,去吧,今天你们带他们去玩儿,早点儿回来。” 两个孩子听懂了,不再啊啊叫,身子却还是偏向大门用力倾斜,白二郎还能抱住白若瑜,殷或却有些勉强了,候在一旁的长寿连忙伸手去抱,五月也伸手。 白景行看了看长寿,又看看五月,果断的扑向五月的怀抱。 知道可以出去玩儿,她也不闹着要爹娘了,兴奋的在五月怀里跳了跳,咯咯笑着就往门口偏。 五月只能带着她出去。 白二郎和周四郎打声招呼便赶忙抱着白若瑜去追白景行,两个孩子非要一起走才乐意。 周满和白善扶着周四郎回到房间,先摸了摸他的脉,没什么太大的毛病,“忧惧过甚?” 周满觉得很神奇,“四哥,你忧惧啥?” 白善:“路上不安定,碰上打劫的了?可你们不是走海路吗?难道海上还有海盗?” 周四郎没觉得自己有毛病,“我这就是坐船坐久了,回头睡上一觉就好了。” 他往外看了一眼,见没人才小声道:“我是想赶紧告诉你们,杨大人好像出事了。” 白善和周满脸色一变,“你见到杨学兄了?” “见到了,”周四郎将他们的见面,还有扬州的传闻一五一十和他们说了,他摸着自己的脑袋道:“以前杨大人在夏州的时候,我每次回京他都要托我送些东西回来给亲朋,就是没东西,信件也是不少的。” “但这次不说东西,连信都没有了,就一句平平常常的口信,”周四郎道:“我当时就觉得不好,后来我们上船后清点货物,就发现我们的货物被人翻过,连行李也被人悄悄翻过。” 周四郎常年走商,早就在各种磨难中养成了谨慎细心的习惯,就算自己离开船舱也会让其他人留意他们的行李和货物的。 尤其是他们住的船舱,至少每次都有人看守。 但就是这样都能被人找到空子去翻找,可见对方有多厉害。 周四郎不傻,已经隐约猜到他们要找的东西,“他们是不是怕杨大人经我的手往外带东西?” 白善颔首,也觉得心惊和庆幸,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平安回来就好,到了青州,他们就不会再盯着你了。” 幸亏对方还有顾忌,没有因为一点怀疑就下死手。同时也对杨和书的处境更加担忧起来,“现在唐学兄应该早到扬州了吧?” 周满算了算时间道:“应该到了。” 白善呼出一口气,“第二批盐也要出海了。” 周四郎:“什么盐?” “对了,盐!”周四郎瞪眼,“我记得立威过来就是给你管盐场的,江南现在盐场没盐,你们北海县有盐,是不是赚了许多?今年少了这么多盐,外头的盐价岂不是要疯涨?” 白善正要解释,周四郎已经拉住白善道:“你们这里的盐贵吗?一人一户最多能买多少?我打算多买一点儿送回去,家里这么多人要吃盐呢,还有一个饭馆,消耗可不少。” 白善:…… 周满忙截断他的话道:“四哥,外面不缺盐。” “不是说江南一粒盐都没卖吗,怎么会不缺盐?” 周满道:“我们青州把缺口都补上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晚安呀 ☆.第3110章 推销 周四郎不能相信,整个江南这么多盐场,靠着北海县一个盐场就能补上缺口? 白善见他神色震惊怀疑,便解释道:“不止我们北海县,还有寿光县,莱州和登州好几个临海的州县现在都在晒盐。” 白善用晒盐法换了好多东西,比如莱州的船,登州的客商资源,沧州的人口等等。 凡是北海县缺的,他都换,更不要说为了建设龙池码头,他还需要大量的木料,这其中一大半是他买的,还有一小半则是沧州那边的刺史送的。 那边的好木头还挺多。 周四郎听得一愣一愣的,然后捂住胸口惊叹道:“这得多少钱啊?” 码头和盐场,最有钱的两样都在北海县里了。 周满道:“那也是朝廷的钱,连陛下和太子都动不了,不过今年的钱应该够建码头了,明年我们北海县就很富裕了吧?” 只要一想到这个她就很喜滋滋。 白善扭头看她,“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吧,朝廷已经决定盐铁专卖,以后朝廷不再征收盐税,所有官盐都由各地县衙配合盐运司售卖。” 他道:“各地价格虽因运输成本不一有所差异,但不会相差很大,所有盐到达地方后可放量给杂货铺,价格由盐运司和县衙共同议定,其价格不能高于成本的百分之五。” 周满:“啊呀,那以后我们吃盐会便宜很多了呀。” 周四郎有听没有懂,问道:“那是多少钱?” 白善道:“假如一斗盐从生产到运输,所有的成本都算在内,到地方后是五十文一斗,那么售价不能高于五十二文半。” 周四郎呆呆的:“现在盐价不是一百一十文一斗吗?” 白善微微一笑道:“会降下来的。” 白善说的没错,价格的确会降下来,现在盐运司还没接管盐政,依旧由各刺史府和各县衙主管,此时价格就已经有所下降。 或许是怕上一季度的意外再次出现,明明白善才让人送盐出去两月,还没到下一季度购买的时间,各地已经有采买的官吏找上门来。 重新修缮扩大过的驿站迎来了一波客人,驿丞热情的招待了他们。 虽然他们住宿是免费的,但县衙付钱啊。 白善也欢迎他们,虽然他们在驿站里吃住是免费的,但他们带来押运官盐的镖头和工人不是免费的啊,而且谁来出公差,还是友好公差会一直窝在驿站里吃住? 他们的到来让北海县看上去更繁华了一些。 白善直接带他们去参观了一下县里的织造坊,现在女工们纺织和裁缝,包括刺绣都有模有样了,做出来的衣服和布料都很不错。 采买的官吏们一脸懵逼的跟着白善走了一遍,甚至还被带到农场里看了一圈他们养的猪、养的鸡鸭和种的瓜果菜蔬,以及水稻豆子…… 这些东西谁还没有啊? 最主要的是,他们是来买盐的,不是真的客商啊。 白善笑眯眯的道:“我们这里的猪都是阉割过的,不仅味道更好,长得也更快,看见这一头了吗,这是第一批阉割过的猪,才养了不到七个月,现在已经可以开始杀了,这样我让人杀一头,晚上我请你们吃全猪宴。” 众官吏:……并不想吃。 他们都更喜欢吃羊肉和鸡肉,再不济也是吃鱼肉,基本上很少吃猪肉的。 白善却已经拉着他们去看果园里鸡,“我们的鸡养的也多,最近我们北海县的兽医发现,公鸡也是可以阉割的,而且阉割后长的肉更多不说,肉的味道也更好……” 他观察着他们的神色,立即一转道:“不过我们养的母鸡也很多,有不少已经开始下蛋,所以鸡蛋每天都能产出很多,很是新鲜。” 说完这些,白善终于道出自己的目的,“将来你们州县若有需要采购这些东西,可以考虑我们北海县的,我们这里不论是猪肉鸡肉还是瓜果菜蔬都比外头的好吃。” 众人:……他们只是采买盐的官吏,不采买农副产品啊。 不过白善是县令,不仅官比他们大,此时他们还需要仰仗白善拿到官盐,所以他们没表现出来,只是笑吟吟的表示一定一定。 白善也不管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笑容满面的让庄子里的长工抓一头猪杀了送到驿站去,然后就带着他们回县城,“明天用过饭我们就去大家洼买盐,诸位把自己的人手和钱都带上吧。” 他笑道:“现在北海县人手有限,暂时不能将官盐运到县城里交易,所以还需要你们亲去盐场交易。” 众人眼睛大亮,没想到来的第二天就能得到准话,他们不介意多跑一段路去盐场啊,只担心买不到盐。 采买们热情了一些,纷纷表示这都不是问题,多远他们都愿意去,你们人手不够,他们有啊。 第二天一早,白善亲自带着他们往大家洼去。 大家洼现在看着还是灰扑扑的,周立威把能开盐田的地方都开出来了,此时已经不能再开,但每天的产盐量是巨大的。 这段时间,从各个庄子里调到这里来的长工数不胜数,因为工人众多,围着小家洼的空地都被建成了一排排房子,还有了集市,不知道的人过来,必定认为这是一个大镇,而不只是一个小村庄。 周立威现在是这里的总管事,事情太多,基本上没有功法下田晒盐铲盐了,但他也没白多少,经过半个夏天的毒晒,现在看着更黑了。 他小跑着迎上白善和他身后的众多人,跑上前道:“大人,盐都在库房里,我们去库房吗?” 白善点了点头,直接领着大家去买盐。 采买们还以为要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再谈买卖呢,没想到盐场的管事这么雷厉风行。 他们连忙跟上,走过一些盐田,他们只觉阳光照射在盐田上反射出来的光让他们眼睛发涩,一行人愣愣的走到了库房。 周立威让人开了库房,将盐一袋一袋的扛出来,“来吧,把官引拿出来对照。” ☆. 第3111章 她不专攻 盐不是你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的,来采买的官吏都会带上官引,也叫盐引。 是刺史府核定的所需采买的盐量。 拿着这张官引到产盐地便可兑买官盐,最好的结果是足量,不好的结果就是不足量。 不足量也会在官引上注明,卖了多少便写多少,以免有人私吞官盐,用做私盐。 当然,这并不能完全杜绝私盐,只是堵了一条路而已。 周立威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这些事情,不过到底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政务,还有些紧张,手心都出汗了。 他看了一眼白善,白善对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袖手站在一旁等待。 其他官吏见状,对周立威这个盐场管事也多了几分尊重,忙将官引拿出来。 周立威看了一眼,便对身后的长工道:“拿称来。” 一袋又一袋官盐被抬出来,称过以后放在一边,采买的官吏上前,摸了摸那盐袋后问,“可以拆开看看吗?” 周立威便上前打开袋子给他看。 其他采买也立即围上去,大家捻了一点儿盐放嘴里尝了尝,的确和上一季度送的盐一样,众人满意的点点头。 他们仔细的查了查,还随机选了一袋盐放出大半后检查,确认品质都一样后才满意的倒回去。 称好足量的盐,周立威就在官引上写上已购兑足量,然后盖了盐场的章,看向采买官吏,“钱呢?” 官吏愣了一下后连忙让人把车赶上来,让人把钱抬下来,双方算好,于是周立威给官引收钱,对方就让人把盐装车拉到一旁。 不过他也没走,继续围观其他采买购盐。 一袋又一袋盐被抬出来,一个库房的盐被买空,周立威转身便带他们去隔壁的库房。 众人目光微闪,北海县还真能耐,竟然真的有这么多盐替代掉江南的盐场? 这事对他们的影响其实不大,对于他们这些采买的盐官来说,只要有官盐给他们采买就行,在哪儿买不是买呢? 说真的,眼见着江南的盐场被抢了生意,他们心里还是有一点儿窃喜的。 但其实北海县的盐并不足以供应这么多的人。 他们一走周立威就说了,“小姑父,库房里还有六十八袋盐,再来几个采买我这边就不够了。” 他道:“时间太短了,虽然现在产盐量挺高,但需要买盐的地方也多。” 白善颔首,“我知道,放心,我那边有办法。” 他的办法就是给莱州的刺史写了一封信。 北海县时不时的来一个采买官盐的官吏,他有时让人把他们带到盐场,有时候将他们引荐给莱州过来的官员,介绍他们互相认识后就不管了。 采买官盐的官吏被忽悠着去了一趟莱州,不仅在那边采买了官盐,还走莱州码头运送官盐。 白善听说后微微一笑,将信封好交给衙役,“送到驿站,这是给登州的信,这是送往京城的,送去吧。” “是。” 白善伸了一下懒腰,转着脖子通过小门回家,才走了没一会儿就看到周四郎站在廊下盯着一朵花出神。 白善便上前,“四哥,您看什么呢?” “看花,”周四郎呆呆的道:“我都回来两天了,你说我怎么看东西还是会摇来晃去?” 白善迟疑了一下后道:“坐船太久的后遗症?”他没坐过这么久的船,也不知道啊。 周四郎摇头,“不对,我去的时候也坐船了,当时下船的时候虽然觉得有点儿晃,但睡一晚上就好了,这次尤为严重,你看,这花好好的长着,它又动了。” 白善:“……这是风吹的。 “哦,”周四郎移开目光,扭头去看走廊上的柱子,揉了揉额头。 白善关切的问:“怎么样,摇晃了吗?” “这会儿没有,但有时突然转身或转头,它就会摇晃,最关键的是我还经常做噩梦,半梦半醒时就觉得那床是摇动的,就跟在船上一样,”周四郎叹息道:“白善啊,你说我是不是生病了?” 白善就拉着他走,“是不是生病问满宝就知道了。” “不是,你听我说,”周四郎拉住他,“你们常说的话里不是有那么一句吗,就是学问手艺各有专长……” “术业有专攻?” “对对对,就是这个。”周四郎呼出一口气道:“我觉得满宝可能不太专长这个,她毕竟没有坐过船。” 白善认真的打量对方,确认他是认真的以后便点头道:“你说得对,那我先扶你回去休息吧,一会儿我让人去请个大夫来。” 周四郎扶着他的手走,“这样不好吧,大嫂知道了会不会生气啊?” 白善忍着笑道:“不会的,大嫂现在忙着带大姐儿呢,我让大夫悄悄的来,悄悄的走,不会知道的。” 周四郎就呼出一口气,“好,就悄悄的来啊。” 把人送回房,白善就撩起袍子小跑着去医署里找周满。 周满正在编撰医书,因为正写得兴起,所以才没下衙回家。 听到动静抬头看了一眼,见是白善便又低下头去写,“你怎么来了?” “来请大夫。” 周满头也不抬,“给谁请啊?” “四哥。” 周满就停笔想了一下,问道:“什么病?” 白善:“晕船?” 他也有点儿不确定,含笑道:“他说自己现在看东西都是晃的,晚上还总是做噩梦,觉得还在船上呢,他想请别的大夫去看看。” 周满琢磨了一下,总算放下笔来,“他这是信不过我的医术啊。” 白善忍着笑道:“他说这是术业有专攻,你可能不擅长治晕船症。” 周满一愣,眼睛微亮,“对呀,还真有可能,那请谁好呢?田大夫和邵大夫都下衙回去了,嗯,韦大夫还在,可以让韦大夫去看看。” 周满摸着下巴思考起来,“其实四哥最主要的不是晕船,他是心里忧惧,到现在都不能安宁,所以才迟迟不好,我已经给他开了安宁汤了。” 白善便一叹,严肃了些,“也不怪四哥害怕,我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呢,今天唐学兄的信到了,他已经到江南。从魏大人上书新盐政开始,杨学兄就一直被刺杀,有在路上刺杀的,也有在府中刺杀的,唐学兄他们一路去江南,进江南之后就遭遇了两次刺杀。” 他叹气道:“那些人已经疯了,也亏得四哥空着手从杨学兄那里出来的,他但凡带点儿东西,哪怕他们找不出有问题的东西来,只怕也会想着宁可错杀不可错过。” 只是想一想他都觉得后怕,更不要说周四郎了。 周满皱眉,很是厌恶,“江南的情势何时能安定?” “快了,”白善抓了她的手道:“新盐政要实行,他们最近这段时间的动静这么大,想要不留痕迹根本不可能,何况去主办的还是唐学兄。” ☆.第3112章 忧惧 周满有些写不下去了,干脆把案上的资料一收,放进篮子里道:“回家写。” 她叫来西饼,“去请韦大夫出诊。” 西饼:“去谁家?” “我们家,”周满道:“给我四哥看,惊惧忧虑,嗯,还有晕船,让韦大夫多安慰一下病人。” 周满收医书的手一顿,小声问白善,“我跟着去,四哥会不会紧张啊,要不我当不知道这事儿?” 白善:“四哥又不傻,县里现在两个好大夫都在你医署里当学徒,怎么可能瞒得过他?” 周满一想也是,“行吧,不过为了不让他紧张,一会儿我在外面等候。” 事实证明,周四郎还真是傻的,他完全想不起来这一点儿,所以白善带着韦大夫进去看他,他就悄悄的问,“满宝不知道我悄悄请大夫的事吧?” 正要坐下问诊的韦大夫身子一僵。 白善也顿了一下,然后就面无异色的道:“不知道,我让人去外头请的。” 周四郎也没认出来韦大夫是医署里的学徒,就是靠在床上看他,“大夫,我觉得您有点儿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韦大夫面无表情的道:“在周大人那里吧。” 白善:…… 周四郎点头,“还真是,我在满宝那儿见过好多大夫,您是哪个药铺的?” “韦记。” 没听说过,但不妨碍周四郎夸奖,“听说过,听说过,韦大夫真是妙手丹青啊。” 白善正端茶喝水,差点儿一口茶喷出来,他努力的咽下去,忍不住咳了几声,眼尾都红了,眼泪差点儿下来。 “四哥,你现在头还晕吗?” “晕!”周四郎捂着脑袋道:“其实也不是很晕,就是睡觉睡得不好,总是做噩梦不说,还会被惊醒,一醒来就难睡着,好像一直在船上一样,有时候想醒过来都醒不过来,不好受。” 韦大夫一听这症状便道:“这不是晕船吧?或者说不只是晕船……” 韦大夫给他摸了摸脉,觉得他就是思虑过甚才会如此,于是让他放松心情,他道:“我给你开副安神汤吧。” 韦大夫觉得他是第一次出海被吓着了,毕竟大海危险。 韦大夫下去开药方,顺便看一下之前周满给他开的方子,看过后半晌不言,最后还给他开了一样的方子。 韦大夫郁闷的去找周满,“周大人,您给周四爷开的方子就已经是最好的了,我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方子了,思虑过甚说到底是心病,得让他自己想开才行。” 周满忧虑的点头,苦思起来,最后跑回房间翻找起来。 五月忙跟上,问道:“娘子,您要找什么?” 周满努力的想了想道:“我记得在京城的时候我给魏大人制香,当时做坏了一些,因为用料珍贵,我没舍得扔,就用香袋和盒子装起来了,我带来了吗?” 五月想了想后去搬了一张凳子过去,踩着将柜子上面的一个箱子搬下来,打开,里面什么东西都有,甚至还有周满小时候玩的竹蚂蚱。 五月找出一个小盒子,先打开看了一眼才递给周满,“娘子看是不是这个?” 周满接过,打开拿出一个小香袋,闻了闻后高兴的点头,“就是这个。” 周满拿着香袋去找周四郎,“四哥,这是安神香,我以前做给魏大人的,坏了一些,晚上睡前你放香炉里烧了吧。” 周四郎把自己当成病人一样躺在床上,愣愣的道:“坏的也能用啊?” “就是做碎了,不太成型,效果还是一样的。” 周满打开香袋给他看,“本来我想留着自己用的,但我和白善都睡得好好,一直用不上,稀里糊涂就收到箱子里去了,幸亏来北海县的时候带上了,不然就浪费了。” 周四郎好奇起来,“这香真有用?” “试试,安神的。” 周四郎晚上就放进了香炉里,为了让效果好一点儿,他还在床边放了一张凳子,特意把香炉移到凳子上…… 闻着淡淡的香味儿,不知道是安神香起了效果,还是才喝没多久的安宁汤有了效果,周四郎眼皮沉重,慢慢睡着了…… 半夜,夜深人静时,周四郎的腿一蹬,人一下就惊醒了。 周四郎睁着眼睛看帐子,摸了摸脑门上的汗,半天睡不着,只能扯开帐子下床。 周四郎看了外面的天色一眼,忍不住叹息,开门出去。 奇了怪了,他怎么就睡不着呢? 周四郎百思不得其解,满宝说他是忧惧过甚,韦大夫也说他是思虑过甚,但他自觉回来后就放下心来了,并不害怕呀,怎么会睡不着呢? 周四郎觉得他们都诊错了,他分明就是晕船! 周四郎在院子里转起来,头疼,给他开什么安宁汤啊,就给他开晕船的药就行了,可惜满宝上次给他上船预防晕船的药都吃光了,不然…… “四哥,你干嘛呢?” 周四郎啪叽一声就摔在了地上,抖着嘴唇去看突然出现在不远处,一身白色里衣的周满,“我,我这会儿觉得我被吓到了,大嫂呢,快叫大嫂把我的魂儿叫回来。” 周满:…… 一人从她身后越过,快步上前将周四郎扶起来,周四郎这才发现那儿站的不止周满一人,还站着白善,他抖着嘴唇问他,“大晚上的你们不睡觉干嘛呢?” 白善将人扶起来,半晌无言,“四哥,这话该我们问您吧?大晚上您不睡觉在院子里干嘛呢?” 周满道:“我们是被你来回走路的声音吵醒的。” 她瞪眼道:“要不是府里四周都有值夜的护卫和侍卫,我们差点儿以为刺客摸到我们院子里来了。” 周四郎:…… 周满伸手抓过他的手,给他按了几个穴位,疼得他要抽手,被周满抓住,“现在还怕不怕?” 周四郎梗着脖子道:“我那是怕吗?我那是左脚绊右脚摔的。” “是是是,您不是怕,”周满和他一起坐在了栏杆上,一边按着他手上的穴位一边问,“又睡不着?” 周四郎颔首,“上半夜睡得挺好的,就是下半夜被吓醒了。” 周满很好奇,“你梦见什么了?” 周四郎皱紧了眉头,半晌不说话。 周满就推了他一下,“说呗,说不定说出来病就好了。” 周四郎就无奈的道:“就是噩梦,乱七八糟的,我先是梦见自己掉到了海里淹死了,转眼又梦见船上出现了刺客把我杀死了,还有你和白善也遇到了刺客……” 他皱紧眉头道:“反正就是乱七八糟的各种噩梦,然后就醒了。” 白善惊讶,一阵见血的问道:“四哥怎么会觉得我和满宝会遇到刺客?” 周满遇到刺客的事俩人并没有宣扬开来,家里除了白二郎和殷或,其他人都不知道呢,更不要说刚回来的周四郎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啦,晚安 ☆.第3113章 喝酒吧 周四郎瞥了他一眼后道:“你都把人家的财路给抢了,人家会不想杀你?” 他坐在俩人之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你看杨大人多厉害的一个人,家世那么好,他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照样派刺客杀他。” 周四郎每每想起这个就头顶冒汗,他抖了抖,伸手搓了一下胳膊上起的鸡皮疙瘩,和俩人道:“而这断的财路到了你手里,你说他们恨不恨你?” 他用自己举例子,“我一直给草原卖茶叶呢,要是有一天,有个人拦住我,不给我卖了,还把我的买家都抢了去,我肯定恨死他们了。” 周满和白善:…… “当然了,我倒不至于就去杀他们,”周四郎见俩人目光怪异,立即解释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是?可我那点儿茶叶才赚几个钱,那江南的盐场赚多少钱啊。” 他压低声音道:“我听人说,我们大晋的官盐大半是从江南出的,你想想这世上谁不吃盐?一天光吃的盐就去了多少,那得多少钱啊……” 白善:“……倒也没那么厉害,其他地方也是产盐的,还有井盐呢,其他沿海地方也有些许盐场,江南盐场最多占了大晋四分之一左右的盐。” 但这却是最集中的,其他地方的盐多是自给自足,比如青州。 青州几个县都是从北海县拿盐,基本上没有多余的往外卖,偶尔有,也就能卖给最近的齐州一点点。 所以和不仅能够供应整个淮南道,还能向外供应大晋近四分之一州县的江南盐场相比,以前的北海县差远了。 周四郎想了想,没能算出来到底是多少钱,反正觉得也挺多的,“这是说每四户就有一户吃江南的盐?” 白善颔首,“差不多吧。” “那也很赚钱啊,”周四郎道:“现在这些钱都叫你赚去了,这是挡了多少人的财路啊?” 白善:“……不是我赚的,我没落多少好处。” “反正大家就认定是你了,”周四郎道:“我以前觉得当官挺好的,这天底下还有比当官更威风吗?除了比你们更大的官儿外,也没人能欺负你们了。” “欺负也没啥,大家同朝为官,多少有些情分,你们又都聪明,别人未必能斗得过你们,可我没想到他们斗不过人会直接动刀子啊,”周四郎抬手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心有余悸的道:“你可不知道,听人说,杨大人在江南隔几天就被人刺杀,连出门喝的茶里可能都有毒,你们说要是那些人发现杀不了杨大人,转过来杀你们咋办?” 以前他们在官场上明争暗斗,周四郎觉得没啥,他妹妹人缘好,俩人又都聪明,明争暗斗那些人也斗不过俩人,可现在…… 周四郎有些忧愁,看着俩人小心翼翼的问道:“要是……你们这会儿肯辞官不?” 白善没说话。 周满则是直接问他,“从京城到夏州的路上有土匪,你们路过很可能会被打劫,你这会儿愿意放弃那条商路吗?” “那必定不行啊,我们走了多少年才把这条商路开出来的,我们和大雨那边都走熟了。” 周满道:“我和白善也不愿意,哪有遇着一点儿挫折就放弃的?” 她道:“而且我和白善要是都不当官儿了,谁来庇护我们家的商队?信不信转头你们连药材生意都做不下去。” 白善颔首,“只有我和周满还在官场上,他们才不敢对你们动手,要斗也是和我们斗。可要是我们两个都退了,他们肯定会痛打落水狗的。” “我才不是狗呢,”周四郎嘀咕了一句,不过还是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不由的叹息一声,“算了,我就先不回京城了,明天我就去龙池把人都带回来,让人在后罩房那儿给我腾出几间房来,我带着伙计们住进去,人多了,来刺客咱也不怕。” 周满:“……倒也不必,四哥,你该干啥干啥去,这儿可是县衙后院,白天有衙役在,晚上还有家里的护卫和侍卫们在。” “对了,公主和殷或都住在这儿,他们身边带的侍卫和护卫可都是好手,刺客敢来吗?” 周四郎听得眼睛微亮,心底安心了一点儿。 白善继续道:“而且这是青州,距离江南远着呢,这儿是我的地盘,我还能在自己的地盘上被别人欺负?” 周四郎一拍大腿,“对啊,这是你的地盘。唉,杨大人就是时运不好,竟然调去了江南,那可是别人的地盘,难怪他总被人刺杀。” “夏州多好呀,我跟你们说,杨大人在夏州可有威望了……” “我知道,我知道,”周满连忙打断他,“四哥,你今晚还睡觉吗?我们明天还要上衙呢。” “我感觉一下,”周四郎歪着脑袋望天,好一会儿后对两个眼巴巴看着他的人道:“我现在毫无睡意啊。” 白善和周满脑袋一下就低下去了,怎么办,想打人呢。 三人枯坐了一下,白善试探性的提议道:“听说喝醉的人会睡得很好。” 周四郎一听,高兴起来,转着眼珠子道:“但我没酒啊。” “我有,”白善立即起身,“你等等,我去拿酒。” 不管是白善、白二郎还是殷或,三人都不太会喝酒,但逢年过节总会有人送酒,而且家里偶尔也会有客人,所以还是有酒的。 白善搬了一坛酒转身正要走,想了想,又转身回去抱了一坛。 周满看到沉默了好一会儿,“喝冷酒不好,我去生炉子热酒。” 炉子生起来,白善把酒开了倒进酒壶里热,周满又道:“饿着肚子吃酒也不好,我去厨房找些东西吧。” 她去厨房翻了翻,翻出几个馒头,想了想,在橱柜里仔细翻了翻,果然找到一些点心,于是装了给周四郎带上。 周四郎看着一盘馒头和一碟点心,半晌说不出话来,“哪怕是来一碟炒豆子也好呀。” “没有,你将就吃吧。” 周四郎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先啃了一口馒头,喝下半口酒,眼睛一瞪,亮晶晶的,“这酒好啊!” ☆. 第3114章 活泼 殷或习惯性早起,他照着周满的叮嘱搓热了手脚才起床,洗漱完便出门散步。 走着,走着,习惯性的往白善他们的院子去,就见俩人正一脸懵的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脸上还有些红印子。 他好奇的进去,“你们干什么呢?” 俩人面无表情的抬起头看向他,目光呆滞,好一会儿才道:“哦,是你啊,起了?” 殷或:“……” 他仔细打量了一下俩人,见他们身上披着衣裳,但里面还是里衣,他不由转开头去非礼勿视,“你们这是刚醒?怎么不穿衣洗漱?” 白善打了一个哈欠,将落在地上的披风给周满披上,眼泪都快下来了,“别提了,一言难尽,我们先回去洗漱了,吃早食的时候见。” 说罢拥着周满回去。 周满也疲倦的冲殷或挥挥手,和白善拖着身子回屋。 殷或目送他们回屋,低头看着桌子上散落的酒杯和酒壶,再看一眼地上放着的两个空坛子,挑了挑眉,“他们倒是有闲情逸致,大晚上的喝酒?” 跟在他身后的长寿就道:“少爷,白大人他们身上也没多少酒味儿啊。” 殷或就看向收拾东西的五月,五月便笑道:“是四舅爷喝酒,我们郎主和娘子作陪。” 他们想等周四郎喝醉了回去睡觉,谁知道周四郎那么能喝,总也不醉,最后他们两个撑不住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周四郎自酌到天明,然后摇摇晃晃的回去舒服睡大觉,靠在一起趴着睡了半晚上的俩人却手麻脚麻,神情麻木。 “好端端的为何深夜饮酒?” “四舅爷睡不着。” 院子里的下人又不是死猪,何况五月和九兰就带着白景行睡在耳房呢,白善和周满刚醒来出门她们也都醒了。 不过是打小的习惯,知道白善和周满做事不喜欢下人跟着,所以她们虽然醒了却没有出门查看。 还是后来闻到了酒味儿,九兰才起来听吩咐,所以九兰也熬了半晚上,这会儿刚回屋趴着。 但九兰可以休息,周满和白善却不行。 俩人用冷水洗了一把脸才精神一些,但等到用早食的时候,俩人眼皮又耷拉下来了。 白二郎不停的抬头去看他们,“我听人说你们喝了一晚上的酒。” 周满有气无力的道:“你听谁传的谣言?” 五月将白景行抱上来,小东西一看见父母立即张开手就要抱。 白善伸手接过,将她放在膝盖上,下人立即将她的蛋羹送上来。 白善拿着勺子挖了蛋羹喂给她吃。 这是白景行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所以她特别乖巧的靠在父亲怀里,蛋羹一入口就用牙床嚼了嚼咽下去。 白善却不急着喂她下一口,而是用勺子点着她的嘴唇道:“吃慢一点儿,要细嚼慢咽知道吗?” 白景行踢了踢小短腿,拍了拍小手,催促着父亲赶紧喂她下一口。 白善挖了半勺喂她,对面的白若瑜双手握在一起看得认真,目光随着勺子一上一下,口水无意识的流下来…… 明达公主忙用帕子擦了擦他的小嘴巴,他这才醒过神来,便伸手指着那碗蛋羹。 明达笑道:“你已经吃过了。” 白若瑜不听,用力朝那边伸手,想要抓碗,差点儿整个人扑在桌子上,吓得白二郎忙伸手把人抱过去。 他轻轻拍了拍他的屁股道:“闹啥,差点儿抱不住你。” 白若瑜踢着腿儿,指着蛋羹就啊啊的叫。 白二郎就摸了摸他的小肚子,和明达道:“我觉得他还能吃一点儿。” 明达:“……不好吧,每天早上都是一碗的,还得喝奶的。” “哎呀,再给他吃一点儿嘛,相比奶水,他肯定更喜欢吃辅食。” 明达就看向周满。 周满想了想后点头道:“他们又长大了一点儿,给他们多吃点儿也行,不过别吃多了,小心积食。” 白二郎就喜滋滋的道:“放心,不会多的,我就给他两勺,让他不要看着大姐儿馋嘴。” 说给两勺就给两勺,剩下的他全自己吃了,一旁的殷或看得半晌无言,“到底是他想吃,还是你想吃啊。” “当然是他想吃了,这蛋羹一粒盐都没放,一点儿滋味也没有,有什么好吃的?” 周满抬头看了他一眼后道:“还是有滋味的,不然你也不会吃得这么有滋有味。” 白二郎:…… 这下连明达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喂过两个孩子,郑氏就派人过来接孩子,“夫人说要带小娘子和小郎君出门逛逛,中午日头大就不出去了。” 孩子越大,睡眠的时间越少,越向往外面。 自从白善和周满养成每天傍晚带他们出门一逛的习惯后,只要不是在睡觉吃奶,他们就永远在想办法出去。 郑氏很宠孩子,舍不得他们啊啊的闹和撒娇,就时不时的抱出去晃一圈。 但这几日他们午睡醒来的时间越来越早,他们出门的时间总是赶在太阳最大的时候,郑氏就决定改一下出行时间。 白善和白二郎把他们交给下人抱下去,这才谈起正事来,“京城要来人了。” 一直在消极吃早食的周满闻言看向说话的殷或,“来人?来什么人?” 殷或看向白善,道:“盐政改革,朝廷已经成立了总盐运司,现在北海县已经代替江南成为最大的产盐区,所以盐运司的人要过来看看。” 殷或道:“我父亲给我的家书上写的,朝廷的公文应该也快到了。” 太子的信件比朝廷的公文早一步到北海县。 他明着告诉白善,盐运司要是接过盐场,那以后盐场经营就要全部交给盐运司了,把该处理的处理好,该安排的安排好…… 白善看完信后就丢给周满看,然后向后一趟倒在床上,“我哪有什么可处理的?盐场的钱现在全投在码头上,至于安排……” 白善想到了什么,连忙起身,“对了,立威那里得安排好。” “现在的钱够建码头了吗?” “还差一些,不过不要紧,盐运司只是说过来看情况,想要彻底接手,我估摸着得等江南的事尘埃落定,谁知道到什么时候?说不定要翻过今年,再来一季度的官盐收入,未来几年码头的建设钱都够了。” 白善算盘打得极好,却没料到,江南这会儿已经是大变天了。 ☆.第3115章 猪肉之美 周四郎前脚刚离开扬州,后脚唐鹤就带着人到了。 除了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的人外,唐鹤还带来了五百禁军。 因为人太多,所以直接驻扎在了城外。 有这五百禁军在,以往隔一段时间就出现的刺客瞬间消失不见了。 唐鹤和杨和书道:“本来我们只带了五十禁卫军,陛下给了我们兵符,想着要是有事可以调集地方驻军,没想到我们一路上遇到了两次刺客。” “我们上书后,陛下直接让五百禁军快马加鞭的赶过来,我们就一起到了。” 别看数字不大,五百人,还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禁军,别说只是盐场,就是整个扬州驻军都反了他们也不惧,何况唐鹤手上还有兵符,杨和书更有直接调兵的权力。 唐鹤撸了袖子道:“来吧,说说这件事我们从哪儿开始?” 杨和书微微一笑道:“我知道他们将官盐藏在了何处。” 唐鹤挑眉,竖起大拇指道:“光凭这一点儿,他们就输得不冤。” 唐鹤和三部认真调查了一段时间,核查了一些情况后,在某个月高人静的夜晚,他们的人一起动手,直接将藏匿官盐的地方一锅端了,包括各个盐场的管事官吏…… 藏匿官盐,那就是贪墨官盐,以充作私盐,更不要说杨和书还查到了他们前几年造假官盐交易数量,贪墨盐税。 每一项都够杀头的。 江南风云变幻,但消息传得很慢,青州这边还什么都不知道。 临近入秋,前来采买盐的人越来越多,白善问清楚人的来历后,靠近青州的,他留下,或者介绍给寿光县; 靠近莱州的,他推荐给莱州; 离登州更近一点儿的,他推荐往登州去。 当然,他并不会让人白走一趟,那不是败坏北海县的清誉吗? 所以他都是先把莱州和登州的人请来,顺便让他们带上自己的盐,采买盐的人一到,他便介绍他们认识。 至于他们是怎么交易,又是怎么被拉到莱州和登州的,他就不管了。 白善这样友好,不仅包教包会,竟然还包售后,着实让莱州和登州的刺史县令们惊讶。 然后两州刺史就忍不住和手底下的县令道:“难怪人家年纪轻轻便前途无量,便是这份心胸便世上少有。” 县令们能怎么办呢? 只能连连点头表示,“是啊,是啊。” 周四郎跟在白善身后认识了不少人。 本来他早该回京城去的,走海路速度要快很多,他要是把握好时间,赶在年前再出海一次都是足够的。 但那天晚上喝过酒后,他虽然不失眠了,却也不打算回京了,而是打着保护周满白善的旗号,开始了县城龙池两地奔波。 他一开始是打算带着人守着县城的,结果跟着白善周满两天,发现他们出行不仅有护卫,还有衙役跟着,晚上悄悄起来几次,发现明里暗中还真有侍卫守夜,于是放下心来。 这一放心,他又不甘寂寞了,隔三差五的跑到龙池,一来是把手上的货卖出去一些,二来是打量着龙池那边的商铺买点儿东西,三就是为了从回来的客商手里再买一些他认为好卖的东西。 他上下跑得欢快,白善最近又热衷于领着来采买官盐的官吏四处溜达,作为经济支柱之一的龙池码头便是着重关照之一。 他特别喜欢推荐采买们带着盐乘坐官船回去,不仅快速还安全。 稀里糊涂跟着走了一路的徐州采买一脸懵的看着码头,他是向西走啊,走啥海路? 难道要坐船上了平州沧州,然后再从那里绕着回徐州? 周四郎就这么跟在白善身后认识了不少人。 虽然暂时看不出来有什么用,就好比他不理解白善为什么一直带着人去看他的官田庄子一样。 要知道,这些是采买官盐的官吏,又不是种地的。 周四郎就撞了撞妹夫,低声道:“你这样白费时间不说,还白费了许多钱,我听说你热衷请人吃饭?” 白善道:“官田庄子里养的猪和鸡多,我得提前找好销路,虽然现在本县能消耗,但越往后收成越多,到时候肯定消耗不了。” 他道:“像齐州,兖州几个州离我们青州都近,要是他们肯从我们县采买这些东西……” 就算后面盐场被盐运司接管了,他的官田庄子也能创收不少,可以做很多事了。 周四郎:“可惜猪和鸡都不好携带,不然我可以给你带出去,沿途一卖,肯定能赚不少。” 阉割过后的猪和鸡的确肉质更好,也更容易长肉出栏,节省了很多粮食。 白善伸手搭着他的肩膀笑道:“四哥,其实我觉得是可以的,鸡就不说了,但猪可以和牛一样赶着走呀……” 周四郎就把他的手拿下来,“别,你可别忽悠我,猪和牛那能一样吗?我带着牛只要在车上带一些草料或豆料就可以,再不济在路上吃些草也能让它们活着。” “但是猪,我要是喂得不好,你信不信到了地方它能把你好不容易养起来的肉全掉了。”周四郎道:“吃猪肉就靠着那肥肉了,要是那肉没了,我不都砸手里了吗?” 白善没养过猪,也就看个热闹,因此没考虑到这一点儿,直接傻眼,“那我这猪肉是卖不出去了?” “也不至于,”周四郎斟酌了一下后道:“你不是说齐州距离青州近吗?你先在青州里卖,然后慢慢卖到齐州去,你养的猪有那么多吗?两州应该可以消耗掉吧?” 白善就垮下肩膀道:“我觉得是可以的,但大家不舍的吃肉,就是不买我有什么办法?” 周四郎:…… 白善叹气。 周四郎迟疑道:“我记得猪肉比其他肉要便宜的,有钱人家或许看不上猪肉,但家境一般,甚至是贫寒的人家也不买吗?” 白善:“他们不知猪肉之美,而且也舍不得买肉,真到必须买肉的时候,他们宁可高价选择不会犯错的鸡肉和羊肉。” 周四郎就摸着下巴道:“那就让他们知道猪肉之美就是了。” 白善略一思索,冲他挑眉。 周四郎就笑嘻嘻的道:“让大嫂用猪肉做些肉菜放在摊位边,给人尝一尝,他们自然就知道猪肉的美味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了,晚安 ☆.第3116章 油渣 周满和明达抱着孩子坐在厨房里,不断的吸着香气,口水急剧分泌,她们怀里的两个孩子更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小钱氏手里的勺子看,口水从嘴角里流出来。 明达嫌弃的拿帕子擦掉白若瑜的口水,“你怎么这么馋?” 周满和她女儿一样眼也不眨的看着大嫂的勺子,头也不回的道:“像他爹呗。” 小钱氏闻言回头瞪了她一眼,催促她道:“大热的天你们窝在厨房里做什么?等我做好了就盛出去给你们吃。” 周满吸了吸飘过来的肉香味儿,摇头道:“厨房大着呢,我们坐在这儿一点儿也不热。” 明达点头,“要是热,让人端一盆冰盆来就是。” “哎哟,这锅里的油都不一定有一盆冰盆值钱。”为了看她炼油就花去一盆冰盆,这也太不划算了。 没错,小钱氏正在炼油,切成一块又一块的油渣此时慢慢浮起来,灶里只有烧红的木头煨着小火,大锅里的油冒着小泡,油渣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到最后只有小半个指头那么小…… 小钱氏将油渣捞起来,把油挤了挤后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手快的往上面洒了一点儿盐,盐接触到滚烫的油渣瞬间消失不见。 小钱氏将盘子端过来放在桌子上。 两个孩子的目光追随着落在了桌子上,还是白景行最先反应过来,身上就要抓。 被周满眼疾手快的抓住,“别拿手抓,而且这个你吃不了,就我能吃。” 油渣超级香,虽然看上去有点儿焦黄,但真的是太香了,想到素来饮食清淡,不太注重口腹之欲的明达都忍不住一再的看过来,在周满说话后接口道:“我也能吃吧?” 周满连连点头,“能能能,你肯定能。”眼睛亮晶晶的。 小钱氏见她这样馋,便拿筷子给她夹了一块塞进嘴里,白景行正张着嘴等呢,结果见大舅母竟然把肉给她身后的母亲而不是她,立时回头去看周满,盯着她看了许久,见她没有分享的意思,嘴巴一瘪就要哭。 周满唇齿生香,快乐得不行,见她要哭,连忙扭头和五月道:“快快快,快把蛋羹拿来。” 五月就端来两碗蛋羹,和宫女一起接过两个孩子。 四个大人带两个小孩儿就坐满了一桌,母子母女两对还是面对面。 于是周满和明达吃一块油炸,两个小孩儿就吃一口蛋羹,白若瑜是吃得津津有味,但白景行不是。 虽然她也没少吃一口,但她就是对桌子上的油渣很有执念,总是想要趁大人不注意伸手去抓,虽然总是抓一个空,但从她伸手的频率就可以看出她的执着。 小钱氏下定义,“她比大宝调皮。” 周满道:“这叫聪明,她就知道油渣比蛋羹香,比蛋羹好吃。” 明达就去看看安静的白若瑜,颔首道:“不错,大姐儿比大宝聪明。” 俩人虽然喜欢吃,但也不敢多吃,吃了几块后就克制的放下筷子,“大嫂,这个要摆在肉摊上?” 小钱氏应了一声,“还有很多油呢,都是今天一早杀了猪后送来的。” 她道:“我炼出来,明日给他们一些油渣放在摊位上给人品尝,希望能卖出去多一些吧。” 周满道:“粉蒸肉,肉丸子,还有粉蒸排骨,甚至炖猪蹄都很好吃。” 小钱氏:“……这是免费给人品尝的,就是让外头的人知道我们的猪肉肉质好,但也不能亏本赚吆喝呀。” 周满:“油也贵呀。” “那是油炸,油我都炼出来了,”小钱氏道:“你要是想吃,我回头在家里单独做就是。” 周满正要应好,明达提醒道:“满宝,我们好不容易才恢复正常的体型,这么吃,会再胖吧?” 周满想了想后自信的道:“我早上起床和傍晚洗漱前再多打一套拳就是了。” 为了吃,她可以很拼的。 小钱氏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投喂满宝了,也连连点头。 油凉了一些,小钱氏让人把油瓮拿来盛油,然后她就着锅底和锅面的那点油做了一锅面,里面就放一些青菜和油渣,盛出来后,才觉得自己已经吃饱的明达竟然也饿了。 她摸了摸自己的胳膊,真的觉得自己比以前圆润了不少。 明达只要一想到此处便高兴,这说明她的身体比以前更好了。 小钱氏盛了面,让下人给郑氏、白善和殷或他们送去,她们三个则是在厨房里吃了。 其他人还罢,殷或却是第一次吃到油渣,所以他不认识,也就没有第一时间下筷。 他夹起一块油渣,抬头看向白善和白二郎,就见他们一人一碗面吃得香喷喷的,他不由好奇,“这是什么肉?” “这不是肉,这是油渣。”白善顿了顿,歪着脑袋思考,“话说你能吃油渣吗?” 白二郎立即抬头,一边吃面一边含糊的道:“应该不能吃,给我吧。” 他将自己的碗推过去,示意殷或把油渣拨过来。 殷或迟疑了一下,小心的放进嘴里嚼了嚼…… 白二郎:…… 白善就看着他笑,问道:“怎么样,好吃吗?” 殷或蹙着眉头点头,“挺香的,就是有点儿粗糙,但吃在嘴里有种焦脆的感觉,很好吃。” 最主要的是,他嚼过后有油出来,却又不觉油腻,他很喜欢。 白善就笑道:“喜欢就吃吧,满宝他们在厨房吃了呢,既然他们能让下人送来,显然是你能吃。” 白二郎就惋惜的收回碗,扭头和下人道:“还有没有,周大嫂炸的油渣最好吃了,洒上盐当零嘴吃也很不错,你去厨房里看看,要是还有就拿一碟来。” 白善道:“别吃太多,小心不消化。” 转头却吩咐下人,“问问看有没有小菜,面配大嫂做的小菜也好吃。” 下人应声而去。 等下人走了,三人才一边慢慢的吃,一边说话,“有些地方可以开始秋收了,保证秋收是我作为县令的职责,盐运司的人也快要到了,你们谁替我招待一下?” 白二郎沉默以对,殷或道:“让白二去吧,他是驸马,最合适不过。” 白善也是这么想的,于是看向白二郎。 ☆.第3117章 找上门来 白二郎只能点头答应,“行吧,那我晚上要吃粉蒸排骨!” 白善立即道:“我一会儿就去请大嫂做。” 他又看向殷或,“那码头那头就有劳你多帮我盯着了,还有江南那边的情况。” 殷或表示没问题。 白善喜滋滋的,问道:“你有想吃的东西吗?一并告诉我,我一会儿去求大

相关推荐: 寒门少君   托假胸的手微微颤抖   重生纪事   大奥爱憎录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   总裁越过界   解放军连长张海涛   都市之绝世杀神   重置   长生引